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
《比尾巴》這首兒歌是一首問答歌,通過三問三答的形式,告訴了兒童六種動物尾巴的特征,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十二個生字,會寫“云、公、車”三個字。認識新筆畫“ㄥ”(撇折)和兩個偏旁“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3.了解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歸納識字方法,激發識字興趣。
2.以讀代講,在讀中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3.多種形式的讀,讀好問話的語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的興趣。
2.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寫本課的生字。
2.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讀好問話的語氣。
三、教學策略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因此,在識字過程中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創造各種形式,注意在復現中鞏固。
一年級學生的起始閱讀,重在培養興趣,激活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閱讀中有所發現,在發現中熱愛閱讀。因此,“朗讀”是他們學習閱讀的重要方式。本課的教學設計以讀的訓練為主線,指導學生讀好問話的語氣。
1.采用游戲導入法、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
2.以讀代講,讀中自悟自得。
3.指導書寫,采用教、扶、放結合使用的教學形式。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做摸一摸的游戲。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做個摸一摸的游戲,看誰的反應快。摸摸你的頭,摸摸你的眼,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生:我們沒有尾巴。
師:人不需要尾巴,所以退化了。想想什么有尾巴?
生:有些動物有尾巴。
師:誰知道哪些動物有尾巴?
生:公雞、老虎、孔雀……
今天,動物王國特別熱鬧,動物們要舉行一項特別的比賽,比什么呢?它們要比尾巴。
2.出示課題,學習課題中的生字。
(1)教師板書“比尾巴”,學生觀察并記憶字形。
(2)指導讀課題,強調“巴”字讀輕聲。
【設計意圖】課堂一開始就創設情境導入,讓學生置身于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授新課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范讀課文。
在比尾巴大賽中,哪些動物獲勝了?它們的尾巴什么樣?你們聽老師讀了有趣的小童謠就知道了。
(2)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
課件出示本課認讀字,讓學生邊讀課文,邊圈生字,邊記讀音。
學生自查認讀字掌握情況。
(3)同桌互讀互查認讀字。教師巡視,了解認讀字掌握情況。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識記生字。
①課件出示生字,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②利用漢字規律識記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巴、把、公、松”。
A.課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巴”,學生齊讀。這課哪個生字里有“巴”?(把)
課件或卡片出示生字“把”。誰來說說,怎么記“把”字?
B.小結:我們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字,也可以叫做“加一加”。
C.課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公、松”。我們用這種方法記這組字。
生學習生字“公”。認識新偏旁“八”,強調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認識新筆畫“ㄥ”。
記生字“松”。
②用“公、松”組詞帶出生字“鼠、雞”。認識新偏旁“鳥”。
③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鴨、猴、扁”。
A.用“雞”帶出生字“鴨”,識記“鴨”。
B.小結:我們利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也可以叫做“換一換”。
C.課件或卡片出示生字“猴、扁”。我們用這種方法記“猴、扁”這兩個字。
④用“幾個字合在一起組成新字”的方法識記“最”。
(5)課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詞語:猴子、松鼠、公雞、鴨子、一把傘、最好看。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6)指名讀課文。
這些生字朋友回到課文里了,你們讀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了,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找一找這課有幾小節。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歸納多種識字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進一步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
2.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這課一共有幾小節,你們用手勢表示。(四小節)
(2)請四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記在比尾巴大賽中,哪些動物獲勝了?
(3)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說說哪些動物在比尾巴大賽中獲勝了。
3.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朗讀感悟第一、二節。
①朗讀感悟第一節。
A.自由讀第一節,找找這節有幾句話,用了什么標點符號?想想這節告訴我們什么?
B.指導學生讀好問句。
指導:這節用了三個問句告訴大家這場比賽的內容,讀的時候要用問的語氣把它們比賽內容讀清楚。先聽老師讀。
師范讀,生齊讀,指名讀。
②朗讀感悟第二節。
A.指名讀第二節,其他同學注意聽比賽的結果。
B.指名說比賽的結果。總結:長、短、一把傘。
你們看看圖,想想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傘?(降落傘)
這里有一組反義詞,說出了兩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正好相反,誰發現了?(“長”和“短”,說出了猴子和兔子尾巴特點正好相反。)
C.指導朗讀第二節。讀這一節要把動物尾巴的特點讀清楚。指名讀、齊讀。
D.男女生用問答的語氣對讀第一、二節。
(2)朗讀感悟第三、四節。
①第二次比賽開始了,我們接著觀看比賽。
②學生自學第三、四節。
提自學要求:你們小聲讀讀第三、四小節,找找比賽項目和結果。同桌互讀互說。
③集體交流。
指名讀第三、四小節,說說比賽項目和結果。總結:彎、扁、最好看。
④通過對讀,進一步感悟理解。
讓我們通過有語氣的朗讀讓大家知道這場比賽項目和結果。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
【設計意圖】運用多種讀書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問句。
4.練習背誦課文。用問答形式練習背誦課文。
(1)老師問,學生答。老師當主持背第一、三節,你們當裁判背第二、四節。
(2)男生問,女生答。男生當主持背第一、三節,女生當裁判背第二、四節。
(3)女生問,男生答。女生當主持背第一、三節,男生當裁判背第二、四節。
(4)齊背。請大家一邊拍手一邊背。
5.拓展延伸。
(1)做找尾巴的游戲。課件出示沒尾巴的動物圖和它們的尾巴。
(2)看圖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用處,教師隨機評價。
(3)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動物圖片,說說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教師隨機評價。
(4)試著編兒歌。
范例:
誰的尾巴能撥水?魚兒尾巴能撥水。
誰的尾巴能趕蠅?老牛尾巴能趕蠅。
誰的尾巴能再生?壁虎尾巴能再生。
【設計意圖】激勵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激發學生探討自然科學和搜集資料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6.指導書寫。
(1)課件或在黑板上出示三個生字卡片:“云、公、車”。
(2)讀三個帶田字格的字。指名讀、齊讀。
(3)這三個字有一個共同的筆畫,看看是什么?(撇折)伸出小手把這個筆畫寫一寫。
(4)學寫“公”。
讓學生自己觀察“公”的結構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學生邊說,教師邊在田字格中范寫,強調“八”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
學生描書中“公”的筆順,再照樣子寫三個。
教師巡視,了解書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隨時糾正寫字姿勢。
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評價。
(5)指導書寫“云、車”。
【設計意圖】本課要求寫的三個生字中,有一個共同的筆畫“ㄥ”(撇折)。因此,老師重點指導“公”字的關鍵就是寫好這個新筆畫,然后充分發揮學生寫字的自主性寫好“云”“車”兩個字。在評價中培養學生把字寫規范、端正、整潔的能力。
(三)課后小結
今天,我們在動物王國里玩得可真高興,親眼觀看了一場有趣的比賽。希望你們課后觀察一些小動物或收集一些小動物的圖片和資料,看看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課下講給你的小伙伴聽。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12-05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12-30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04-20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12-21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模板12-23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比尾巴》教學設計10-24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教學設計12-28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案設計09-16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教學反思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