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日月明》說課稿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在熟讀課文中認識漢字,并引導孩子發現構字規律,認識“筆尖、鮮花”等8個詞語,會寫本課生字“力、手、水”。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漢字的構字規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團隊合作的意識,提高識字效率。
(2)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感悟漢字,掌握朗讀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悟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主動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漢字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生字,會寫“力、水、手”三個字。
教學難點
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初步的認字能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過程:
一、形象揭題,趣味識字
1、出示“一輪紅日圖”。你能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幅圖嗎?板書:日。紅日高照,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2、出示“一彎月牙圖”。這幅圖又用什么字來概括呢?板書:月。
3、“日”和“月”和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字。板書:明。齊讀題目。
4、大家觀察這個題目,你發現了什么?像這樣的字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這些新朋友。
二、學習生字
出示:
明、鮮、塵、尖、滅、男、休、看、林、森、眾
1、你們仔細看看,有誰認識這些漢字?說說是怎么認識它的?曾在哪兒見過它?讀讀看,讀對了同學們就跟著小老師讀一讀。
2、同學們再仔細瞧瞧,看誰能發現這些漢字有什么特點?舉手說說。然后把它們分成三類:左右結構:明、鮮、休、林;上下結構:塵、尖、滅、男、看;品字形:森、眾)
3、是呀,這些漢字有的是由兩個不同的字組成的,有的是由三個相同的字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們一樣能干,他也發現了這些規律,而且還把他的發現編成了一篇小韻文,讓我們來讀讀,說不定,待會兒我們也能像他一樣編一篇小韻文了。
三、熟讀課文,語境識字
1、自由拼讀課文,并把這些漢字在課文中用圓圈圈出來。
2、同桌互讀課文、教師引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比比誰讀得好。
4、比賽讀。自選一節最喜歡的反復讀,然后分組讀課文、分男女生讀、指名讀、開小火車讀。
5、讀著讀著,你們又發現了什么?(每一小節有一句話,有兩行,第一、二兩節與第三節不一樣,是把一個字拆開來變成兩個字,第三節是把幾個相同的字組成新的漢字。)
6、出示:明、鮮、塵、尖、滅、男、休、看、林、森、從、眾,讓小朋友獨立猜猜并相互說說這些漢字的意思。
7、匯報學習情況。
(1)明:明亮的意思。日和月都很亮。
(2)鮮:“魚”和“羊”的味道都很鮮美。
(3)塵:土少就叫塵,灰塵。
(4)尖:(用鉛筆演示)上面小,下面大,就尖了。
(5)滅:用蓋兒一蓋,火就滅了。
(6)男:田里出力干活兒的主要勞動力是男人。
(7)休:人靠著樹干什么呀,休息。
(8)看:(動作演示)手掩目是“看”。
(9)林:樹木多了,就成山林了。
(10)森:樹木多了,就成林了,再多一點就是森林了。
(11)從: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隨,叫跟從。
(12)眾:上面看,一個人,下面看,兩個人,仔細看,很多人。人多了,就成“眾”了,眾多、大眾。
四、誦讀韻文,鞏固識字。
1、自己出聲讀韻文。
2、用對口令的方式,鞏固識字。
五、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生舉手說說。
第二課時
目標:
1、開展實踐活動,擴大識字。
2、指導書寫。
過程: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讀課后詞語。
(1)自由讀讀“我會讀”中的詞語。
(2)指名讀詞語。
(3)找朋友。(老師報詞語,學生在詞語上標序號,然后校對。)
4、讀讀想想。
(1)自由讀讀“讀讀想想”中的內容。
(2)跟老師讀。
(3)指名說說還從哪兒看到過像今天所學的漢字一樣,也是由兩個不相同的漢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個相同的漢字拼成的新字。(說到品字形的字時,可以從學生的姓名中遷移開去,給學生提供認識更多的認識漢字的機會,例:石頭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創兒歌。
1、根據課文形式,自創兒歌,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指導書寫
力:先寫橫折鉤,再寫撇。
手:注意第一筆是撇,要寫得平,第三筆在橫中線上,要寫得長,第四筆在豎中線上。
水:第一筆豎鉤寫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撇壓橫中線出筆,第三筆寫至中心點,最后一筆捺收筆在撇的平行線上。
四、課外拓展。
課外利用多種渠道去認識漢字,把自己的發現編成兒歌。
《日月明》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鑒于《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對日、月、火、竹等會意字的組成部分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因此,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音以及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上。本課出示了12個會意字,并以節奏明快、音韻和諧的韻文形式介紹了這幾個字的構字規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認了以下幾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明、鮮、塵、尖、滅、力、男、休、手、林、森、從、眾”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由讀、對讀、等多種形式反復讀,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會意字的構成規律,知道他們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塵的塵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為達成這些目標,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因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但是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學生去自由活動,而是在教師有序指導下的自主探究,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從四方面著手讓學生進行探究:
一、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認的會意字,因為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所以對于這些字學生很快就讀出并讀準了他們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仔細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鮮是由魚和羊組成的,而日、月、魚、羊則都是我們學過的象形字,通過反復的認讀,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日月明、魚羊鮮等這些朗朗上口的韻文。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每個小朋友都能掌握識字規律。也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二、結構上的探究
讓學生看看明、鮮、男、森等生字同樣是由獨體字拼成的,他們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結構分類,讓學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認一認,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又是品字結構。使生字反復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同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三、筆畫上的探究
讓學生探究發現獨體字是不是簡單的相拼,學生很快就發現了一些部首的變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邊人的捺變成了豎,小土塵塵上面的小,豎鉤變成了豎等,再一次讓學生體會了構字規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編出來的韻文兒歌讀讀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三、字義上的探究
新的課程觀指出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杜威也主張“在做中學”,因此為了更好得讓學生理解字義,我讓一高一矮兩個學生上來,高的當樹,矮的坐在樹旁邊,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這是休,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會意字,有讓學生知道了休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黑板上畫冒著熱氣的魚和羊肉串,讓學生體會鮮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拿出鉛筆來觀察,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鉛筆頭尖尾粗的特點,這樣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課沒有出現的意會字,如采、苗等,讓學生說說字義,通過討論解決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識字、理解字義活動中,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學習方法提高自學的能力。
四、拓展上的探究
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一項“讀讀想想”,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結合這項練習,我組織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首先,我先引導學生完成“讀讀想想”的練習,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念成一段小韻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導學生自由組合,與好朋友一起復習前面學過的漢字,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因本冊書至此已過大半,學生已學了不少漢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讓學生試著找出這些漢字有趣的地方,或畫畫,或出字謎,或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韻文。總之,用各種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最后,開個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有了展示才能的舞臺和自主發現的過程。
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構字規律,互相傾訴,欣賞別人的發現成果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互相傾聽、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總之,我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時刻牢記用新課標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時時處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不動搖,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雖然在課上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朝著這樣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終會屬于自己。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