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優質教學設計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再見了,親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在這篇課文中,著名作家魏巍用動情的筆調,再現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開朝鮮回國時,在車站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文章以話別的口吻,滿懷深情地追述了大娘冒著炮火送打糕累昏、為救傷員失孫,小金花救老王失母,大嫂挖野菜致殘等幾件感人淚下的往事,表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贊揚了中朝兩國人民勇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全文感情真摯,語言親切感人,敘事抒情相互交織,構思精巧別致。本篇課文為敘事抒情散文,感情真摯強烈,敘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親切感人,構思精巧別致。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思想感情的,進而進行練筆。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在了解寫作背景后學生可大體讀懂文章內容,了解朝鮮人民與志愿軍送別的情景,對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但本篇課文獨特的.寫法應該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教學點,通過引領學生體會構段特點,掌握經典語句的積累方法,讓學生得法于課內。然后通過角色定位式練筆對習得的表達方法進行內化,以達到得益于課外的目的。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構段及表達方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1.回顧課文,了解學情。
2.積累語言,引導學生關注文本構段特點。
(設計意圖:簡單有效的回顧,使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更豐富、鮮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而明確本課教學目標。)
二、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1.默讀1-3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在結構和寫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然后四人一組合作完成探究任務單。
2.匯報交流,師生體會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閱讀活動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體驗各不相同,在課堂上應鼓勵學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發表獨立見解,允許見仁見智。教師也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遷移轉換,嘗試表達。
1.創設情境,模仿段落結構和表達方法進行表達訓練。
2.展示交流,師生點評。
3.同桌互讀互評,相互借鑒,進一步體會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總結和拓展閱讀,自然也會產生“寫”的欲望。這一練筆環節,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對本文構段特點的理解和掌握,嘗試用以角色定位的方式來表情達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培養想象創造能力并能靈活運用獨特的表達方法。)
四、課時小結,遷移運用。
板書設計:
【《再見了,親人》優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11-15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04-02
人教版五下《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及反思04-03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范文04-03
再見了“親人”01-06
再見了,親人07-02
五年級語文《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08-04
再見了,我的“親人”10-10
再見了,我的“親人”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