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應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景激情: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調查,發現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在已經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相信大家只要堅持下去,也會成為一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現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
(師過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詩,據說是詩人被罷官后回到故鄉鐘山,應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愿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么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匯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注釋及你們查找的有關的資料,小組內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學習一、二句
1.師總結過渡: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么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提問:王安石的故鄉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么意思?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么?
“數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里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
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二)學習三、四句:
(過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瓜洲,發現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提問: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么意思?
師導:是啊!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說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導: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兩岸,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看課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討論用那個字好?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
教師小結:是啊!一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為官,什么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詩什么意思,那個詞表現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現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免除宰相職務后回到家鄉,第二年皇帝又啟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情節更濃。想想我們應該怎么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了,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就想著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愿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中華文明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平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思鄉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思鄉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們學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2
目標:
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征;
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學會觀察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進行細致的描寫練習。
重點:
通過閱讀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了解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激發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美好感情。(難點)
第一教時: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看過《人與自然》節目嗎?你喜歡其中介紹的動物們嗎?在這些可愛的精靈中你最喜歡誰呢?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呢?(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句式) 可以寫出許多如:(溫順的小貓,忠誠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會唱歌的鸚鵡,憨態可掬的熊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2、引出新課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用多媒體播放“松鼠”影片), 看完了影片之后,用簡潔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位剛認識的朋友嗎?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我們先認識一下作者:(多媒體:作者簡介) 經過同學們的預習,現在還有生僻的字詞嗎?那我們就來一個課前游戲—— 二、課前游戲(多媒體演示)
1、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 矯健( ) 帽纓( ) 榛子( ) 橡栗( ) 蟄伏( ) 苔蘚( ) 櫸實( )
2、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通過叫學號等形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
三、整體感知(快速瀏覽全文)
1、自由朗讀課文,帶著問題分段閱讀課文: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松鼠的?
(3)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
明確:第一段在全文中總寫。(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第二個問題以小組 合作解決
1、A組:(1)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B組:你在剛才的閱讀中發現了哪些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a)為什么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為什么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四、才藝表演
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請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動人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動作吧!(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指導思路:順序、語言)(寫作—交流—點評)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著,用前爪送吃 (剛才同學的發言,不僅注意了語言的準確,而且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盡量做到了生動,這也正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五、比較閱讀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讓學生了解平實的說明與用文學筆調描述這兩種說明方法的不同。)
六、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第二教時
一、閱讀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勾畫一些準確、形象的詞語,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文中其他類似的句子,特別是運用擬人寫法來說明小松鼠的句子,討論這樣寫的好處。(準確、生動、形象)
2、作者為什么能準確、生動寫出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這些寫對我們有何啟示?學生很自然得出結論:這離不開認真細致的觀察。點撥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認真、細致、長時間、多方面多角度。我們寫作文也應如此。
二、遷移訓練:
以小白兔或小花貓等動物為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它的特征,快速練習口頭作文,找幾個同學代表發言即可。
三、梳理鞏固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本文用細致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的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動物。
四、寫作練習
以“我最喜愛的一種動物”為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多方面、多角度介紹動物的特性、習性,字數在300左右①本文是按先總說、后分說的邏輯順序安排的。善于把握說明的順序,大有益于思維的條理性。
②觀察和表達有著密切關系。只有對事物做了細致的觀察,才能用生動、準確的語言表達觀察的結果;反過來說,生動準確的表達,要依靠認真、細致的觀察。
課外活動:利用假日組織學生到動物園參觀,或就在自己家里,細心觀察某一種動物,把觀察到的某種動物的特點或可愛之處,在小組里給同學們說一說,相互交流,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學習課文的敘述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三、教學準備:余光中《鄉愁》、馬思聰《思鄉曲》《我的中國心》
四、教學時數: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聯系生活:(板書:的圣誕包裹)孩子們,圣誕節快到了,如果讓你選擇,你想要一份什么樣的圣誕禮物?
2.你們可真會選禮物,而有人卻選擇了一份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鄉曲》)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奇怪的圣誕包裹》,(板:奇怪)去解開他神秘的面紗。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交流
1.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圣誕包裹是奇怪的?
2.小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誕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包裹中是一袋故鄉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種子。(板:泥土、菊花種子)
4.師:難怪家明和妹妹會哈哈大笑,圣誕節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還千里迢迢寄到美國去,泥土能值幾個錢呀?孩子們,請問這泥土值錢嗎?
5.交流“泥土”的意義:
A.在旁人的眼里,這泥土或許不值錢,可文章卻說:這泥土能用金錢來衡量嗎?(出示句子)這句話什么意思?請你把它改為陳述句。
B.在誰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是啊,在叔公眼里這泥土比什么都珍貴,請畫出文中叔公珍愛泥土的句子讀一讀。
C.指讀句子,體會感情。孩子們,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你從這句話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顆怎樣的心呢?(板書:濃濃的思鄉情)
D.指導朗讀:“雖然外面是火樹銀花……還有那濃郁芬芳的鄉土情!”
E.是啊,故鄉的土地是游子魂牽夢繞的地方,故鄉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無數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聲。請看――
F.出示幻燈,拓展閱讀。
G.導讀上句。正是對家鄉故土愛得深沉,叔公在來信中說:――
6.繼續交流。讀到這里,我們終于明白了叔公來信要家鄉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種中國菊花)美國的花種也很多,他為什么偏要種中國菊花呢?請找出文中寫菊花的句子讀一讀,細細品味。
A.學生讀畫句子。“我得小心栽種……那傲霜枝的中國菊花呀!”
B.你喜歡菊花嗎?為什么?文中哪個詞語寫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們是怎么評價菊花的。(幻燈出示菊花資料)一起讀讀。
D.正是菊花有著"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的青睞。(出示詠菊句)
E.而叔公對菊花更是情有獨鐘,不僅是因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國菊花是的象征。
F.請再讀讀這句話,此時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顆怎樣的心?
G.指導朗讀上句。
H.配樂朗讀叔公的信。是的,對一個思鄉情深的海外華僑來說,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朗讀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濃濃的鄉情,去觸摸他那顆拳拳的愛國心吧。
三、聯系閱讀,深切感悟
還有人說,一件事一片情。課文還有哪些事情也體現了叔公的這份思鄉情結?
1.學生自讀課文。
2.交流體會。
A.教家明說北京話。
B.站在落馬洲山頭北望祖國。
3.這兩件事是通過家明的回憶來敘述的,這種寫作方法叫插敘。
4.教師講述舅舅故事。
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結,不僅僅是叔公心頭永遠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揮不去,刻骨銘心的烙印。許多游子為此魂牽夢繞,創作了許多的詩詞歌賦來表達心聲。臺灣的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閱讀,體會感情
1.播放《鄉愁》,欣賞閱讀,體會游子思鄉愛國之情。
2.而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聲,讓我們在張明敏的歌聲中根據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將會是怎樣過圣誕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3.學生練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圣誕節又到了,叔公
板書設計:
泥土濃濃的故鄉情
奇怪的圣誕包裹
菊花種子拳拳的愛國心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日出的全過程
2.難點:理解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三、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畫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2. 查閱資料理解難句。3. 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4 .通過多讀展開想像理解難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的方法來理解句子。指名讀課后練習2 (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具體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種景象"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小組先討論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點理解: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為什么覺得太陽像負著重擔?為什么是"一縱一縱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寫太陽由露頭兒至跳出海面的上升過程。是動態的。此時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動,所以使作者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先指名說"奇觀"的意思,再說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偉大、雄偉美麗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陳述句讀一讀,再想想反問句在這里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課文中難句的。(1.在難句的上下文,有對這個句子進行解釋說明或提示的文字,讀了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也可以根據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斷出難句的意思。2.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難句,就是聯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過聯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導朗讀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綺麗,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陽躍出海面時該是怎樣的心情呢?(欣喜)我們該怎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五)指導背誦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1.讀背交叉。2.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3.先部分,后整體,一段一段背誦)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著有趣地對話。《竊讀記》生動、細致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對閱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走遍天下書為侶》則在假定和選擇中,告訴我們要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提出善于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于讀書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我的“長生果”是什么?為什么把書叫做我的“長生果”?)
2.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煙人小畫片;看連環畫;
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嘗試背誦)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但它是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它的寫作特點可以說是對整個單元的回顧和總結。
它的寫作特色1、大量的四字詞語、好詞佳句的運用,。文辭優美,善用比喻,用詞準確。(板書)
1、出示本課的四字詞語
2、按課文內容填空
3、師:好的詞語組合成一個個優美的語句,老師從課文中選取了兩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例一:課文第2自然段:象蜂蝶飛過花叢,象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情。這里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讀書的那種愉悅之情。
例2:象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個比喻用的妙,“嵌”字用的好!一個嵌字,將月亮與天空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寧靜恬美的感覺 。
(指導方法:劃一劃,寫一寫,讀一讀。)
3、那么你們覺得課文中還有哪些詞句優美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圈畫出來,并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生默讀課文,師巡視。
5、生匯報交流
生:我喜歡第9自然段。朗誦:(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著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你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這段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秋天寫的非常美。
師:僅僅如此嗎?
生:作者還非常善于遣詞用句。如:這一系列動詞用的十分生動:拂 撒 擋 捧 等等 。作者還善于運用排比短句,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這些細致入微的描寫個我們展示了一個十分美麗的秋天。
師:你真會讀書。還有沒有 別的同學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悟?
生:我喜歡第5自然段。朗讀 (后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一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癡:《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后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得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師:請你談談理由。
生:這段作者用了很多四個字的詞語,使得句子非常生動。如:如醉如癡 浮想聯翩 淚落如珠…..此外,本段采用了列舉法,使得句子變得翔實而生動。
師:說的真好。請同學們齊讀這段。
生:我還喜歡第7自然段。朗讀:(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我喜歡這段是因為我覺得作者善于引用名言使自己的文章生輝。還善于舉例子讓文章增色不少。
師:真好。你真會讀書。課文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只要你留心細細揣摩,一定會品出更醇香的滋味。
師:醉心閱讀使作者悟出了什么?(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2、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師:本文除了在遣詞用句上 頗具特色外,在布局謀篇上也是我們學習的典范。譬如本文多次使用過渡段和具有過渡意義的詞語,使得文章行文流暢,渾然一體。同學們找找,看看哪里是過渡段?板書(寫作特色2:善于使用過渡詞,過渡段)
生:第7自然段。朗讀(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生:還有第4,第12自然段。
師:第4自然段(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一個總結段,而不是一個過渡段。此外作者還用了一些明顯具有提示的詞:如最早 后來 漸漸地 這些詞語它和過渡段一樣也起著轉承的作用。
師:那么從這些提示詞上看,你可以看出文章是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的?
生:按時間先后順序組織材料
師:說的很好。那么哪些事情寫的詳細,哪些事情寫的簡單?
生:看“香煙人” ,看連環畫寫的簡略,到圖書館看書寫的詳細。
師:詳略得當也是我們要掌握的寫作技巧之一。(板書:寫作特色3:時間先后順序組材,詳略得當)除本課的寫作特色之外,我們在第一、三兩課還相應的學了人物的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這些我們都應該巧妙的用到我們今后的作文中。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文中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在讀書中的收獲寫成一個小片段。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了兩個農夫在秋收后都從自己角度出發,一個認為趁天冷之前賣牛可以從中獲利,另一個認為天冷前買牛節省金錢。買賣成交后,兩個農夫卻分別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教學目標:
1、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看待問題,處理事情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換個角度從別人的立場審視問題,從長遠打算,經過深思熟慮后在做出決定,同時還不能強調偶然的因素。
2、理解課文的內容,積累本課中的佳詞佳句。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揭示看待問題,處理事情。
教學策略:
放手讓學生自學本課,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相機的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展開討論:買牛者和賣牛者還應該想到什么?用個農夫提建議的方法寫一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古詩兩首。
2、默寫兩首古詩。
3、說一說
從前面的課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課文《兩個農夫》,看看從這篇文章中你又會有哪些收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遇到重要的詞句勾一勾畫一畫,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2、說說你初讀后有哪些收獲和疑惑?
三、理解課文
1、畫出兩個農夫買牛、賣牛的原因。
(1)你認為他們的想法合理嗎?為什么?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從書中劃出相關的語句,感情讀讀,將自己的感悟可以寫在旁邊。
(3)這兩個農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為什么?他們還應該想到什么?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2、圍繞著文章的中心: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看待問題,處理事情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換個角度從別人的立場審視問題,從長遠打算,經過深思熟慮后在做出決定,同時還不能強調偶然的因素。
抓住關鍵的詞語,人物的語言來理解體會。
四、發散思維
賣牛者和買牛者還應該想到什么?(提示:從雙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議)
小組討論交流
五、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作業設計:
將你的建議寫下來。
板書設計:
兩個農夫
賣牛者
買牛者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7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2.布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誰?大樹又是誰?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4.這篇課文的形式與我們以前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互相評議.
3.指名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8
【教學目標】
1、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2、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收集資料。(課前查找有關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
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還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
1、同學們,在課前先請大家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會出現什么?
(教師放歌曲《喜馬拉雅山》)
2、學生匯報。
(會出現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師:這就是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跟隨作者的,一同去游覽雅魯藏布大峽谷。
(出示圖片)
(板書:雅魯藏布大峽谷)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思考:雅魯藏布大峽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奇)
4、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再次讀課文,出示閱讀提綱)
⑴讀一讀,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⑵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做標注。
5、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三、交流匯報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2、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
四、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真是世界上的奇觀,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的內容是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觀?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9
教學目標:
1.讀準帶拼音的7個生字,理解“咆哮、滔滔不絕、紛至沓來、昔日、形容枯槁”等詞語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的雄偉壯觀與現在的奄奄一息,并了解導致瀑布枯竭的原因。
4.從瀑布的變化中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能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把握課文內容,明白菲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情感。
教學準備:
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為此做些什么?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大屏幕出示“葬禮”兩字。參加過葬禮嗎?參加葬禮的人們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
是呀,人死的時候,親人們會懷著無比悲傷的心情舉行葬禮。然而今天,我們要走進一個特殊的葬禮。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反饋預習:
出示詞語,讀,理解難讀的詞語:
咆哮而下 滔滔不絕 一瀉千里 雄偉壯觀 震耳欲聾 紛至沓來
生命垂危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乘興而來 失望而去
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學生自學課文。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體會變化
1.通過自學,你們一定記住了這條瀑布的名字,它叫——塞達凱拉斯大瀑布(練讀)。
相信你們也看到了它前后截然不同的樣子,你能各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你喜歡它怎樣的景色?
2.感受瀑布曾經的雄偉壯觀
(1)學生讀相關課文內容,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了瀑布的雄偉壯觀。讀后說說閱讀感受:
指導:
▲這條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的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 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說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重點詞:洶涌、咆哮、滔滔不絕、一瀉千里、1萬立方米、萬朵蓮花、震耳欲聾、30千米等)
理解尤其:平時就很壯觀,到了汛期,更加壯觀。
▲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在這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面前,置身于細細的水霧之中,感受著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氣。游客們常常為此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2)看錄象幫助理解。感受了這么壯觀的瀑布,你的心情怎么樣?贊美瀑布。
(3)指導朗讀。
3.然而,這壯觀雄偉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了,它永遠只留在人們的記憶里。(加上“曾經”,再讀前面的句子。)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4.了解瀑布現在的奄奄一息
電腦出示有關課文內容,教師配樂朗讀。
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那些詞讓你特別心痛?
學生說體會;反復練讀,看圖片幫助理解。
5.對比引讀:
曾經它是世界上最壯觀點瀑布,然而現在——
曾經它讓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無比自豪無比驕傲,然而現在——
曾經它吸引了無數世界各地的游客,讓他們陶醉不已,流連忘返,然而現在,它卻讓游客們乘興而來失望而歸,因為——
6.了解原因:我們情不自禁的想問:是什么原因,讓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瀑布也走向枯竭?
(1)瀑布上游建起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2)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制;
(3)沿河兩岸森林被濫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
四、課堂練筆,喚醒意識
1.過不了多久,瀑布將淡出我們的視野。于是,生態學家來了,環保專家教授來了,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都來了,巴西總統菲格雷特也來了,親自主持了這個特殊的葬禮。想一想:舉行這次特殊的葬禮,目的是什么?(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更是為了喚醒。讓大瀑布的悲劇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2.根據課文中的提示,寫寫演講詞。站在即將消失的瀑布面前,面對廣大熱愛自然的人們,菲格雷特總統深情地進行了演講。他會說些什么?
3.反饋。
五.出示菲格雷特的演講稿。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沉痛悼念塞特凱達斯瀑布。因為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也許你們不會忘記,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是世界流量最大的瀑布。你們不會忘記,昔日她那雄偉壯觀的景象,曾經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共同的驕傲!
可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呢?她將逐漸枯竭,最后完全斷流。昔日的風光不再有,留給我們的,將是這一片沉默的大山。
這一切,都是誰之過?
是那些亂砍亂伐樹木的人們,用水毫無節制的工廠,恣意破壞環境的鼠目寸光之輩。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還能對這種行徑熟視無睹嗎?不,再也不能了。
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保護自然環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塞特凱達斯瀑布,你安息吧!
你那驚心動魄的身姿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重難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激發興趣
1.結合課題質疑、解疑。(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意圖: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白小苗指的是苗苗,大樹指的是季羨林。
2.為什么要把苗苗比作小苗,把季羨林比作大樹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找出答案來的。
3.交流課前對季羨林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1999年8月21日,苗苗同學采訪了著名作家季羨林爺爺。讓我們去聽聽他們都談了些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再讀課文,說說苗苗同季爺爺都交流了哪些問題?他們對讀書各自有何見解?
2.學生先自己思考,再與同桌交流。(主要有以下 方面: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
3.讀了他們的對話,你有什么感受?
他們之間的交流親切自然。苗苗:熱愛讀書的小學生,謙虛好問,對季爺爺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爺爺:平易近人,親切隨和,幽默中善于引導,滿含著對下一代的關愛之情。他們的對話,使我們懂得了多讀書、讀好書的必要。)
4.本文是一篇訪談錄,通篇都是對話,你認為應該怎樣朗讀?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要像說話一樣自然,不做作,爭取做到親切與自然。
5.同桌分角色對話交流,朗讀課文。
6.在苗苗與季爺爺交談的內容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問題?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來談一談。
學生自己先做準備,再在小組內展開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7.重點引導“閑書”的問題:
(1)在苗苗對季爺爺的采訪中,他們用了很長時間討論看閑書。那么到底“閑書”是什么,能結合課文談談你們的'理解嗎?
(2)其實,我們已經從他們兩人的交流中體會到閱讀能帶來歡樂,幫助寫作。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走過愛讀書的童年和少年,我想說,“是閱讀,為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對閱讀的感受嗎?
學生自由交流,如果自己說不出來,還可以談談自己搜集的關于閱讀的名言警句。
(3)看來,“閑書”不閑,杜甫曾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今天,老師想說的是,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吧!
四、品味題目,理解深化
1.再讀課題,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羨林比作大樹呢?
(1)與二人名字有關。
(2)寓意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季爺爺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
2.文章把季爺爺比作根深葉茂的大樹,其理由是什么?
(1)季爺爺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2)季爺爺平易近人,關心下一代,有著高尚的人格魅力。
3.啟發思考:怎樣才能從一株小苗長成為一株參天大樹?
五、學習訪談技巧,提高實踐能力
1.訪談是與人交流,通過閱讀這則訪談錄,你對訪談技巧有了一些什么新的認識?
(1)要有禮貌地請教,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要傾聽對方的表述。
2.結合以上兩個方面,再細讀課文,加深對訪談的認識和了解。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1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熟悉桂花嗎?(師生介紹桂花)
2、介紹作者——琦君。想起我們一般大小時所經歷的——桂花雨。
二、整體感知,初聞桂花。
仔細、認真、大聲地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家鄉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過渡:哪一句話寫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滿隴桂讀《品桂》
可母親卻說:鄉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為什么呢?再讀課文。
三、走進村子,浸潤花香。
每個句子讀兩遍,體會一下哪一個句子最讓我們感受到:家鄉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齊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讀這一句時,哪個詞冒出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讀:“浸”。
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地遠;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很久……
2、品讀:“全年”
除了這個詞,還可以換成哪些詞:“一個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個季節”……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是怎樣的一年
師引讀:每一天,……
每個月,……
每個季節,……
這個“全年”讓你體會到什么?(時間久遠)
3、品讀“整個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氣里?
生:村長、村里人、作者的母親、……
師:除了人呢?
生:鳥兒、動物、花草、每一樣物品……
讀句子“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四、透過花香,體悟思鄉。
1、抽讀5自然段。(對我來說,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讀,哪一個句子讓你有特別的感受。
4、“搖呀搖”我們再來體會這三個字。
(生讀;師評:不著急,你可以讀得更好!)
(生讀:師評:一臉的燦爛,真的樂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滿院子,她一個人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搖。
“搖呀搖”你們搖出了什么?
(童年的樂趣;桂花的香氣;童真;樂趣……)
6、在我們家鄉難道香的僅僅是桂花嗎?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飄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讀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這美好的中秋佳節,除了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還會想起什么呢?
結束語:孩子們,桂花是故鄉的香,月亮是故鄉的明,溪水是故鄉的甜,人兒是故鄉的親。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這一場場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讓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樂,是溫馨,更是一種心靈的滋潤,一種長長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牽掛,一種人生的幸福。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2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捕獲、傾斜、哺乳動物”等詞。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表現事物,并用打比方、舉數字等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一些鯨的圖片。
②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①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么了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
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二、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①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可在小組解決,也可查字典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0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右半邊的筆順是。
②認識生字后再來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說說。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③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①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后讀一讀。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重。
②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是太大了,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現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加以說明的好處。
③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④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小描寫得非常具體。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①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一說出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魚,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匯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②快速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你是從哪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③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默讀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④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
四、五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讀一讀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點)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 須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 齒鯨
大魚海獸咬住兇猛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⑤鯨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自習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鯨睡覺的樣子,并把它畫下來。 ⑥輕聲讀一讀第七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
二、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那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三、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①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②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布置同學搜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教學反思:
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時,除了讓學生感知鯨的形體特點:大、重、長之外,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這些內容介紹清楚的。重點引導學生學習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并通過課文中的具體例子加以說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對稍顯枯燥的說明文也學得有滋有味。課后的拓展練習引導學生把這些寫作方法適當地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
課后我感到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指導學生讀課文上不夠到位,范讀一下效果會更好,對學生的激勵性語言運用的應再準確恰當些,這樣學生能更好地融入到我設計的教學情景中去。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廣廈、伐木、綜合、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感受大興安嶺景物的美,認識大興安嶺在祖國建設中的作用。
4、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解題
1、導入課文。
2、解題。
二、初讀課文
提出閱讀要求:
1、把不理解的詞語抄出來。
2、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把它們寫在課文旁邊。
3、了解課文寫作的順序。
讀后請同學們討論課文內容,教師小結:本課主要寫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目睹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作者聯想到木材和社會主義建設關系,聯想到林場對興國安邦的意義。
三、學習第一小節
1、齊讀,思考:“我”一走進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覺?這種感覺是怎樣產生的?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小節,讀出感情的變化。
四、總結
五、作業
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跟你們一起學習了林海。
(板書:林海)
2、師:通過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寫了作者剛進森林、深入林中,以及作者的聯想等幾個內容。并且學習了第1小節。第1小節寫了什么內容呢?
(板書:大興安嶺親切、舒服)
3、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作者深入林中和聯想的部分。首先,我們來學習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
(板書:景色、聯想)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生快速地閱讀第2小節,問: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板書:嶺)
2、生默讀第2小節,問:哪一句寫了作者看到“嶺”?
3、理解“多少條嶺啊,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句子。
⑴ “疾駛”什么意思?“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說明什么?
⑵找出“看不完”的句子,“看不厭”的句子。并理解“孤峰突起”“盛氣凌人”等詞語。(板書:多、溫柔)
4、指導朗讀“多”“溫柔”的句子。(板書;喜愛)
5、過渡:課文第2小節,作者描述了嶺“多”“溫柔”的特點,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我們是這樣學習的:
⑴找出第2小節景物(嶺)及其(多)(溫柔)特點的句子。
⑵品讀(多)(溫柔)特點的句子。
⑶體會文中(喜愛)的感情。
出示幻燈片:
學法:①找出重點詞句;
②品讀重點句子;
③體會文中感情。
三、學習第3~5小節
師:出示圖片,配樂范讀第3~5節,生看圖欣賞。
師:生輕聲讀第3~5小節,把句、段讀通順、流利,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1、學習第3、4小節。
⑴默讀第3、4小節,問:看到了什么景色?(板書:林)
⑵品讀第3小節:
①理解“目之所及”的意思。(板書:綠)
②理解第3句,弄清兩對反義詞的用法。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比賽讀)
⑶品讀第4小節:
①寫了哪些林?(板書:如海)
②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并體會2個反問句的用法。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引讀)
⑷過渡:課文第3、4小節,作者描述了林之大──“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林中有波浪──“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林中有浪花──“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可見,林之大之美,只有“海”才能與之相比。我們是運用這種方法學習的:找出重點詞句,品讀重點句子體會文中感情。
2、自學第5小節:
⑴品讀“多”“美麗”的句子。
⑵理解句子:
出示幻燈片:
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花鞋。
這個句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女生讀)
⑷過渡:這里,我們和作者主要欣賞了興安嶺“林”“花”的特點,作者寫的非常美!下面請同學們再有感情讀一讀3~5小節。并根據老師提示選擇一小節背一背。
3、指導背誦:
⑴學生練背。
⑵指名背誦。
⑶作者深入林中欣賞了嶺、林、花,這么誘人的景色怎么不令作者浮想聯翩呢?
四、學習6、7小節
師:快速閱讀6、7小節,用橫線畫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1、學習第6小節:
⑴指名生說。
⑵理解句子:
出示幻燈片:
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
“空洞”什么意思?“并不空洞”呢?為什么說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板書:建設)
2、學習第七小節:
⑴指名生說。
⑵理解句子:
出示幻燈片:
我不曉得當初為什么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興國安邦”“邦”什么意思?“興國安邦”呢?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板書:興國安邦)
⑶過渡:同學們,作者描述興安嶺真美!下面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聽,感受感受大興安嶺的美!
五、學生練說,體會感情
六、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主要運用“找出重點詞句、品讀重點句子、體會文中感情”的方法,理解了興安嶺景物特點和作者聯想的內容。仔細的觀察,加上豐富的想象,作者把滿腔喜愛之情蘊含在文字的字里行間,寫得生動、形象。我們應該學習作者這種方法。
板書設計
林海
嶺溫柔
林綠
花美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4
【教材分析】
《竊讀記》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著“喜愛閱讀”這一專題整合教材內容。其中,第一課《竊讀記》是一篇富有教育意義且生動傳神的記敘文小故事。故事同蒙古國對一個小女孩如何竊讀的描寫,表現力她對知識的渴求,對圖書的熱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側重培養的是閱讀雨寫作的能力,重點啟發他們對穩重“我”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的認知,以對其進行寫作技能的培訓。字詞部分相對淡化,以自學為主。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會認“竊”、“腋”、“呦”等七個生字、準確書寫 “竊”、“炒”、“鍋”等14個生字。
2、過程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3、情感態度目標:重點感悟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難點:感悟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方法】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同學們喜歡讀書嗎?平時都在哪里讀書?有沒有人嘗試過“竊讀”?(板書課題)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預測:為什么要竊讀?是怎么竊讀的?竊讀是怎樣的感受?
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標出文中生字詞。
二、初讀課文,自主感知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自學生詞新詞。
自學檢測:正音:目的地dì踮起腳尖diǎn暫時zàn
釋義:適宜──適合,相宜。文中指在書店人多,無人注意到我的這種環境與我只讀不買的竊讀行為相適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討厭。這里指知道常常這樣只讀不買是惹人討厭的,每當感覺到書店里店員態度變化時,我就會放下書離開。
饑腸轆轆──饑餓得肚子發出腸鳴音。
白日夢──比喻不能實現的胡思亂想。文中是說作者在餓著肚子站著苦讀中,也幻想著能夠有錢;而有錢也不過能吃上一碗面條,再坐下來舒服地讀書。這種最簡單的需求對一個窮學生來說像“白日夢”一樣不可能實現。
依依不舍──留戀,不忍分離。
三、熟讀課文、理清線索
1、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2、讓學生概括地說說課文是怎么記敘“我“竊讀的經歷與感受的。
3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板書)
四、品讀課文、深度感知
1、默讀第3自然段:
畫出“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或關鍵詞。
2、課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學生朗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跨進店門,暗喜”,“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急切地尋找”,寫出了她讀書的渴望與急切,這些都說明了她特別喜歡讀這本書。)
3、想像當時“我”找書的樣子。表演體會。
4、她這樣去竊讀,你們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
5、引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讀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五、置留問題,布置作業
1、她是一個多么愛讀書的小姑娘!當她找到那本想讀的書,又是怎樣閱讀呢?她有怎樣的心理感受?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
〖板書設計〗
1、竊讀記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詞語“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
2、回顧課文內容。
3、過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為了讀到自己喜歡的那本書,費勁了力氣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樣閱讀呢?有什么感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指名讀第3自然段,體會我讀書的樣子與內心:
⑴ 體會“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著。”
(課件演示句子)
① 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
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感悟寫法,體會語言精妙,訓練語言運用能力。
⑵ 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課件演示句子)
① 快樂的是什么?恐懼的是什么?
② 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聯系生活說一說)
⑶ 引導學生讀出這種復雜的內心。
2、默讀5~10自然段:
體會“我”竊讀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動:
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動,然后,自主交流,師生對話,聯系生活,關注體驗。
⑴ “害怕書店老板發現”是什么滋味?
(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為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它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隱藏起來”是什么滋味?
(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趕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為了讀書,卻慶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還裝著鄒眉頭,望街頭。這樣的竊讀方式令人感動。)
⑷ “餓得饑腸轆轆”是什么滋味?
(作者讀書太餓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獲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燈亮起來”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沒吃,卻咽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心里非常高興。) ⑹ “我走出書店時”是什么滋味?
(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松,說明她讀完書后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3、聯系生活實踐說說“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三、感悟寫法
1、引導:
這篇課文真實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學生討論,相機引導學生朗讀)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品悟語言,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落實語文的基礎。 2、小結:
這篇語言樸實而又生動感人,特別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為傳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酷愛。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應該怎樣來讀書。
2、說一說有關讀書的名言。
五、布置作業
1、閱讀《竊讀記》節選(發放材料),寫出讀后感。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1、讀一讀,寫一寫:
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 2、解釋帶點的詞語:
我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怕被書店老板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
3、填空:
課文以_______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寫幾條讀書的名言。
〖教學建議〗
1、學生自學,讀出自己的體會,然后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體會,抓住值得探究的問題點撥引導:
⑴ 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交流時,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并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句。
⑵ 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⑶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并受到啟發,能夠在黃金年齡進行閱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5
教學目標
1、根據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習作,能寫出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表達自己真情實感。
2、能感受父母的愛,與同學、父母溝通情感,建立良好的關系。
教學重點:
習作訓練。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誘發動機
談話導人。上節課,我們交流了父母的愛以及對父母的愛的看法,知道世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時候呢?讓我們借這次習作的機會,和他們交流、溝通一下吧。
二、創設情境.出示話題:
1、你曾經有過不理解父母的時候,但通過一些事情,體會到了父母的愛。
2、你對父母提出一些建議,比如,請他們改進教育方法,或勸說他們改掉不好的習慣。
3、你想和父母說的其他心里話。
誘發動機.針對這些話題,你準備選擇什么話題來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呢?
三、自主選擇,小組合作。
1、自主選擇,各自思考選擇適合自己的話題,準備寫什么內容。
2、匯報話題,請一小組同學,說說自己選擇什么話題,了解話題選擇情況,鼓勵每個話題都有人選擇。
3、小組合作,請前后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說說自己習作內容,互相評議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推選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打開思路。
1、代表交流,每個話題選擇一個小組代表交流,要求把內容盡量說具體。
2、師生評議,要點:a.是否有自己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b.是否表達出自己真情實感.c.否有具體事例,或事例是否具體。
3、明確要求,學生寫作。
4、明確要求,讀讀“習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話,說說給我們作了哪些提醒?(寫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完后讀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交流意見.)。
五、各自習作。
1、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習作草稿。
2、謄寫習作。
六、習作講評。
1、小結習作情況.運用激勵機制,總結這次習作情況,并表揚習作優秀、進步的同學。
2、提出任務.這次習作評講的重點是:a.是不是自己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b.是不是表達了真情實感。
3、欣賞佳作,師生互動。
4、欣賞佳作片斷,共同評議.(選擇3~4位學生的習作片斷,進行欣賞,說說值得賞析兩篇學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兩點評議。
5、小組交流,互評互議。
6、自讀習作,互相指出優點和不足。
7、各自修改,繼續完善習作.修改中,提醒如語句、標點、字等也要修改;訂正同學、老師修改中指出的問題。
以下是我對作文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寫作是一種主觀情感的抒發,是一種個性化的書面表達。
一篇為人稱道的好文章,往往滲透著作者真摯濃厚的感情。誠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過程中,學生常常覺得沒話說,沒有表達的也有不少學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也有話要說,卻陷入一種不知怎么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尷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的語言、詞匯積累得太少,這就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并且加以生動化和形象化,以培養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觀察和分析的基本素質。而要使學生通過文字,寫出對人或事物神韻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尤為重要,這需要執教者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培養。本課以話說“母愛”貫徹始終,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本課將音樂恰當地引入課堂,用歌聲撥動學生情感之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啟迪學生的思維,有利于調節學生的情感,使之產生共鳴,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弊端。
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
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響,從而產生相同的情緒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以熱情的言行,將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本課中,教師充滿激情的話語,傳遞著教師真摯的情感,強烈地影響著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愉悅振奮的情感體會,誘發學生對作文的內驅力,從而積極思維,興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動中。
三、思想情感是借助語言文字來表達的。
在作文中,思想情感與語言文字一個個聚焦點的整體聯系,才構成了語言文字與思想情感有機結合的有血有肉的鮮活文章,才使得我們面對的文中景物是那么活現,人物是那么活脫,情感是那么真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抓住語言文字與思想情感的聚焦點引導探究,促使對語言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深切領悟,使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水乳交融。引導學生運用語言表情達意,抒發情感,這既是語言訓練的重要方法,又是情感熏陶的有效手段。本課中執教者以“排比句”句式語言學習與情感實踐的結合點,由句式學習延伸開去,指導寫作實踐,達到了語言運用與情感熏陶的較好結合。
這次“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父母之愛”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同學生生活聯系非常緊密。
口語交際
讓學生在交際與溝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愛母愛,是這次“口語交際”的編排意圖。安排體現了三個層次。
先通過出示三則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話題,讓學生評說,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個小故事,媽媽的包辦,使劉明明養成了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應該像《慈母情深》中的母親,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第二個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當,使馮剛畏懼考試。爸爸應該幫助他找出失敗原因,鼓勵他盡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第三個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確引導的結果。
“口語交際”的另一個話題,是把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講給同學聽,并談談看法。這是前一個話題的拓展,與生活聯系得更緊密。
課后還可以給爸爸媽媽講上面的三個小故事,請父母談看法,與父母交流。
教學中,結合三個故事談看法,要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口語交際過程中,要讓學生打開思路,充分交流。同時,要注意搜集反饋信息。在教學的全過程,教師都要加以引導。
習作
內容:通過具體的事,體現對父母由不理解到理解,體會到父母的愛;建議父母改進教育方法,勸說他們改掉不良習慣;同父母再說說其他心里話。
要求:選擇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寫完后讀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選好寫的內容,這是習作能否做到真實具體、言之有物的關鍵。第二是溝通要真誠,只有真誠,才能做到表達真情實感。把習作讀給爸爸媽媽聽,這個環節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讓孩子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增進了解,融洽關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圍。這也是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為生活服務的具體體現。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8-25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06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0-27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05
五年級上冊語文的教案03-28
五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03-31
五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樂園四》教案04-22
語文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6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語文《遲到》教案03-07
五年級語文上冊《景陽岡》教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