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精選12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1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體現了鄉親們淳樸的愛。
本節課以“走搭石”為切入點,是因為“走搭石”中含著“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引導學生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學中,我讓在初讀課文后,先了解什么是“搭石”,再以課文中的關鍵短語“家鄉的一道風景”為線索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體悟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含著的謙讓美,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體現的敬老美同樣是家鄉的一道風景。最后以反復誦讀最后一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結束教學。一節課下來,教學過程較流暢,重點也比較突出,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標。特別是在三個走搭石的畫面的教學中,學生都能較好地抓住重點的字詞去體會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理解了搭石是家鄉的一道風景,也是劉章爺爺心中的一道風景。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一些重點詞語的.教學還是動了一翻腦筋的,也運用了多樣的方法,有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畫面理解,聯系生活體驗理解,也有教學生通過查字典理解等。比如在初讀課文后認讀生字詞時,不但要求學生讀準,部分詞語還隨機地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義,比如認讀“俗語”一詞,讓學生說說文中出現了哪句俗語?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俗語后再拓展: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在教學“協調有序”一詞,學生對“協調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協調有序”。在“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兩個詞語,是讓學生通過想象畫面來理解,結果學生描述的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畫面并沒有我預想的那么美。課后反思一下,生活實際中學生根本就沒看到過這樣的美景,也難怪想象不出,如果當時能有圖片的補充展示,學生一定會理解得更深。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細節的處理也是欠缺的,今后在研讀教材方面還是要多花工夫。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2
《搭石》這一課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兩個人面對面過小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采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教學中我主要以兩個方面展開教學:
1、發現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自然美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恒的主題,教學時采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發現感受身邊的美
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為什么是美?在我們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在教學中,盡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1、課堂駕馭能力十分欠缺。課堂教學中總是被自己備好的課所牽制,按照自己已有的思路一步步開展教學,對于課上突發的意外情況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引導。
2、雖然教學中注重了感情朗讀的指導,但是學生的'朗讀效果、朗讀的層次感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在朗讀指導方法上自己還缺少一些有效地方法。
3、通過教學,我感到自己設計的一些提問過于細碎,總感覺自己在課堂中一個勁地在提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一節課下來,自己沒少忙乎,可學生的情感總是處于一種很平的狀態。激發學生的情感方面是我這節課很薄弱的一個環節。
4、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學中,我總是一味地牽著學生學習,大膽放手讓學生學習方面做得很不夠。
5、板書設計也有所欠缺。設計板書時只注重了簡潔,對看不見的美“謙讓美、奉獻美、敬老美”等沒有在板書中凸顯出來。如果能將這一點表現出來,會更好地突破重難點。
6、本課教學中忽視了寫作方法的指導,沒有為“學生寫生活中的美”做好鋪墊。
其實,教學中暴露出得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3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緊扣這一主題,這組教材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古詩兩首》表現了朋友間真摯的愛,《搭石》體現了鄉親們純樸的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展現了愛的奇跡,《卡羅納》詮釋了愛的真諦,《給予是快樂的》闡述了愛的哲理。我所執教的是《搭石》的第一課時。重點是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小事讓我們感受到美的。課后靜心反思,感觸頗多。現將本節課教學反思如下:
在教學預設時,我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首先,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通過自由的朗讀,思考、勾畫,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成為文章中的`角色,真正感受到家鄉人走搭石的美,家鄉人的淳樸善良,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在教學中我注重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規律。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把詞語放到句子中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等,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追求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同時,我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滲透。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勤勞是美、助人是美、謙讓是美、和諧是美、美就在我們的心里,只要我們奉獻了愛,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雖然預設時考慮比較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借班上課,對學情了解不是十分清楚,因而不能兼顧優等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造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忽視的現象。
新課改的探究之路還很長,如何真正落實新課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學思考和實驗的主旋律。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4
《搭石》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劉章爺爺通過身邊平凡的小事——搭石,把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默默無聞的在文中字里行間表達出來。
一、成功之處:
1、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升華。把 “美”這條主線,貫穿于課堂始終。讓學生在感知美、體會美、欣賞美、感受美、發現美的過程中,感悟到風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景人合一的和諧之美,感悟到樸實的為人之美。
2、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等,并注重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引導學生想象“假如還有哪些人來走搭石,家鄉人會怎樣做的”,進行說話的訓練。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引導學生學習一行人走搭石的'內容時:我設計“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的文本情境,再將文本轉換成詩的語段,通過朗讀訓練,使得孩子們讀出鄉親們過搭石時的和諧之音。
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1、教學語言不夠自然,靈活性不夠。
2、在課堂上,個別地方有點走過場,如:在講“謙讓美”這部分時,挖掘得不夠,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倆人會說些什么家常話呢?從而進一步體會家鄉人淳樸的感情。
3、朗讀指導欠佳。
4、如果能增加一些課外的資料豐富課堂就更好了。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5
四年級上冊《搭石》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而它這種美很樸實,親切,真實,好像就在身邊。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激發學生善良的心靈美,人性美。本學期我們學校的教研活動我就選擇了它。因為它感動了我,也因為曾經聽過其他老師上過,學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于是想把這些想法付諸行動。
這節課,我沒有采用多媒體,而是最最普通的常態課。課前我做了準備,除了小黑板外,又在大黑板上畫了8塊大小不同排列整齊的石頭,一看就知道題目《搭石》的意思了,可別認為這些石頭難看,他們可有大用場。這節課的中心句是: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提出過渡句:“有美的地方才是風景,為什么搭石也能稱為風景?”從文章中找讓你感受到美的句子,讀讀,細細體會,進入文本的解讀。重點理解文中4個句子。每個句子都體現一種美,如上了年紀的人把不平穩的石頭放平穩,他認真負責,為他人著想,于是我就在石頭中間寫“美”字,又寫上“為他人著想”;又如年輕人背老人過河,體現出他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于是讓學生來寫寫,學生也在石頭上寫個“美”字,又寫上“尊老愛幼”……這樣,一塊塊石頭上就內容豐富了,光禿禿的石頭也變漂亮了。
從文本中找美,又延伸到生活中找美,于是有助人為樂美,講衛生美,勤勞美……原來美到處都有,只要用我們的眼睛用心看,感悟,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多么美好。
我這人上課真的.有很多毛病,比如容易緊張,一緊張,自己說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一緊張,學生說了什么也不知道了,也不能很好的抓住課堂上一瞬間的生成,比如,一學生說上了年紀的人擺放搭石是因為他想好人是有好報的,我給予她的是認可。其實這樣的說法有欠妥的地方,家鄉人這么做是認為應該的,“理所當然的”,并沒有什么施恩圖報的想法;一緊張,我有時腦子里會一片空白,接下來不知要講什么了,于是重復的讓學生說,讓學生讀,結果時間安排上就緊張了,今天這節課也是,開頭很坦然,優哉游哉,結果來不及了,草草結束。辛苦準備的一堂課總讓人開心不起來。
看過薛瑞萍的一本書《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她在書中這么說:至于公開課,說白了,和寫文章一個道理:開頭如爆竹之燃放,突如其來;結尾如鐘罄之輕叩,余音繞梁;該問處問,該議處議;當松便松,當緊便緊;字斟句酌,環環相扣;高潮迭出,起伏有致……。有什么呀!說的好輕松啊,讓人難以想象,而她用她的實際行動也一次次說明了一切,讓人佩服。她愛讀書如愛學生同樣重要的,她說:“讀書讀到一定程度,語文教學就好了。平時上課就是妙語連珠、舌燦蓮花;掌聲不斷、笑語相連;或悲或喜、或嗔或怒——調動學生的情緒,像樂師按動琴鍵一樣得心應手。坐在我的課堂上,想開小差都難。”這樣的老師誰都羨慕。知道自己和名師之間差距何等大,繼續一點一點努力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6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本節課要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和“讓”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這次拉練似的賽課,時間短,準備不夠充分,但讓我收獲了很多。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首先,目標明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較強。
我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清波漾漾“、”協調有序“、“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的體會,品讀,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語文能力也得到提高。并通過多種方式地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從初步感知搭石給你的印象到抓住每個盡顯人性美的片段的品讀,最后再讓學生談搭石在你們心中是怎樣的搭石,這樣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引導學生品悟語言文字的美的同時,引領學生逐漸認識作者心中的搭石
以“美”為切入點,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伴著音樂創設情境,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品讀“搭石”,尋找美的畫面。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如在學習“協調有序”一詞時,我運用想像,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領讀課文,開火車讓學生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寫的畫面。又如:把課文其中一段內容變成一首小詩,讓一個學生配樂示范讀,再讓全班讀。讓學生在濃濃的“美”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句子。
但是,在教學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促使著自己以后在教學中要多學習、多思考:
1、本次賽課,課前并沒有與學生見面,在不了解學情的情況下,有些問題局限性較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2、教學機智還需培養。在課堂上,我注重重點詞句品味,但是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讓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如“人影綽綽、理所當然”)不理解的基礎上,充分發動學生評議、補充再總結的方式,因此錯失讓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的機會
3、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進行個別的反饋,而是通過整體地檢查、整體地過關。
4、在過渡語上還不夠連貫。
5、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仿寫”,時間沒有給充分,導致最后學生反饋的時間不夠。如果能在這個環節在時間上能夠給學生們充分的時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揚長避短,不斷努力,不斷反思,爭取進步。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7
在學校進行的第二輪體驗課堂展示活動中,我選定了四年級課文《搭石》這一課,并進行了認真的備課。當我捧讀此文時,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兩個人面對面過小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鄉村的生活氣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種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在文本中和諧共生。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采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升華。把“美”這條主線,貫穿于課堂始終。
(一)以風景為主線
這篇課文文字并不是很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新課伊始,由課題引入什么是搭石?
讓學生從圖文中領略出搭石的美,領略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并領悟到鄉親們擺搭石是為別人著想,是心靈美。然后,我請學生帶著“你從哪幅畫面感受到了什么美”,靜靜地默讀課文,抓住“一群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老人與年輕人走搭石”三個板塊,勾勒成三幅畫面,很自然地引導學生理解搭石在作者眼里為什么是一道風景。
(二)以欣賞為前提
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讀“什么是搭石”那一段,我通過引讀“脫鞋綰褲”讓學生讀出搭石為人們帶來的方便。讀“一群人走搭石”那段話,我通過引導學生對“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理解,引導學生誦讀,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有著濃濃鄉情的搭石旁邊,讓學生讀出詩的節奏美,讀出人們走搭石走出的畫面美。而“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和“老人與年輕人走搭石”主要讓學生抓住文本的空白點進行想象。
當學生通過這些畫面的體會,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時,學習最后一段,并通過背景介紹,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搭石默默無聞的美,情感又進一步得到升華。
在教學中,盡管我想把同事們集體的智慧最大限度的體現在課堂中。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1、整堂課自己給學生的空間還不夠,因此,便有了整堂課都希望學生順應自己的思維方式,害怕學生在課堂上生成與自己思維截然不同的新模式。如在教學從人們走搭石的畫面中體會家鄉的一道風景時,我總喜歡讓學生按順序交流,不想讓學生跳出我的思維方式,因此便有了課堂上,自己在瀏覽孩子們讀書勾畫的情況時,特意尋找按順序勾畫的孩子來首先來發言交流,這樣就讓孩子們的思維順應了我的思維方式。
2、整堂課自己的語言顯得過于啰嗦,同時還特別喜歡重復孩子們的發言。
3、在教學一行人走搭石的畫面時,孩子們體會一行人走搭石走出的音樂美,畫面美體會得還不夠深入,同時,對于這幅畫面的朗讀指導也是還不夠深入。
體驗課堂改革的這一個月來,雖然過程是艱辛的,但是,結果卻是讓自己欣慰的。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自己才真正明白,“一點一線一板書,三語一撥兩體驗”在課堂中的真正的魅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8
前些天,我上了一節移植課《搭石》,校領導和全校的語文老師都來聽課。在課前我精心設計了教案,還花費心思做了多媒體課件,自認為做到了全力以赴。一開課,我按照設計好的環節一步步開展教學,精美的課件和我富有感情的語言把孩子們漸漸引入情境,課上得非常順利。孩子們精彩的回答也獲得聽課教師們贊許的微笑。課堂上有一個環節讓我記憶猶新。當我抓住“理所當然”這個中心詞作為本節課的訓練重點,通過理解詞語、品悟句子、感情朗讀等方式讓學生體會鄉親們默默奉獻、善良淳樸的品質就像搭石一樣美好,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之后,接著是思維拓展訓練:讓學生發揮想象,除了課文里寫的事,在搭石上還有可能發生哪些事也是被鄉親們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當教學到這一環節時,我的心里暗暗捏了一把汗,因為平時我總覺得班里的孩子思維不夠活躍,想象力不夠豐富,待會兒要是學生們回答不上來冷場了該怎么辦呢?領導和老師們又會怎么想呢?我在心里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要是學生們都不舉手,我也只有自己把這個場子撐下來,我直接說出來好了。
問題拋出之后,課堂上安靜下來,看得出孩子們確實都在認真地思考,一會兒之后,小手三三兩兩地舉起來,雖然不多,但總算讓我松了一口氣,最難看的場面應該不會出現了吧!但是心里仍然沒有底,手是舉起來了,可答案怎樣還不知道,說不定會給我來個大驚嚇呢。考慮一會,我選了自己認為最可靠的語文課代表——也是我班的才女韋雨涵來回答,心想她就算答不好至少不會太離譜。韋雨涵果然不負眾望,她說:“如果河里的搭石被水沖走了,一定會有人默默地找來合適的石頭把它補上。”多合情理又有新意的回答,我不禁一邊鼓掌一邊表揚她“你的想象真豐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精彩的回答開啟了大家的思路,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回答也是百花齊放:“如果有小朋友來走搭石,我會把他背過去,因為他自己走不安全。”
“如果是抱小孩的阿姨來走搭石,我會幫她拿手里的.東西,讓她專心過搭石。”“如果是老人來走搭石,我會攙扶他走過去。”“如果有人不小心從搭石上跌進河里,我會馬上把他拉上來。”……聽著這一個個精彩紛呈的回答,我不禁又是詫異又是開心,今天怎么了,難道孩子們都超水平發揮了嗎?但是能把公開課上好,自己心里非常高興!下課后,我大大地表揚了他們,同時思索為什么平時不夠出彩的孩子們今天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呢?我想,教師的引導雖然是一個原因,但是我平時對孩子們信心不足也是一個原因。平時上課,有時因為怕時間不夠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沒有給孩子們足夠的思考時間,往往提問之后自己就急著把答案說出來了,還有些時候,孩子的回答不夠完整準確,自己也沒有再次啟發引導,耐心地等待他們自己感悟我就說出答案,而這些現象卻被我誤認為是他們的思維不活躍,回答不標準,想到這里,心中不禁又是慚愧又是內疚。這件事啟發了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不要低估孩子,也不要高估自己,要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思考時間,要讓他們暢所欲言,要耐心地等待他們的回答,而不是由教師包辦代替。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9
《搭石》這篇課文有很多老師上過,我也聽了不止一節。本課我是這樣設計的:以一段話導入課題,然后是理解什么是搭石,然后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理解鄉親們之間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這一節課當中,我對于自己的前半部分比較滿意。從各個環節的.連接等等都能夠做到位,自然而流暢。從導入到搭石的理解,我都認為自己做得還不錯。在詞語的理解方面我能夠聯系生活實際來進行,加上圖片的運用很形象。在閱讀方面,我能夠做到多種形式的讀,有小組讀,男女生分開讀等……
在前半部分中,人們走搭石那塊我最滿意。特別是對“協調有序”的理解,從反復的齊讀中明白“協調有序”的含義,再加上多樣的讀使學生理解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另外,板書的設計我也覺得還不錯。
在這一節課中,我對自己的后半部分十分的不滿意。雖然這一部分的導入做得還算可以,但是在后面的環節上我處理得不是很好。特別是在處理情感的環節上,我和學生之間出現了小小的誤會,造成了學生回答不了我的問題,課堂幾乎冷場。
另外,在后半部分中,我認為自己讀的環節設計得太少,幾乎沒什么讀。本來,在每一塊講完都應該讓學生去讀一讀,但是在這一節課中被我忽略了。我只是機械地問“還可從哪里看出?”
對于今天的課,我要說的是:我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10
在教學中我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受,帶著問題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來讀書,即為讀書設立了目標,又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接著主要以這兩個問題為抓手,層層深入的去解讀什么是搭石、尋找搭石的美。
在尋找搭石的美這一環節,我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例如:教學一排排人走搭石時的情景時,通過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來讓學生感受到協調美、畫面美。
2、通過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以此來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時,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將會是一副怎樣的畫面?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
3、為了使學生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我從課文的實際出發安排了一個小練筆。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感受到并體會到小山村的那種淳樸的美,那種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
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時間關系,原來預定的“小練筆”臨時改成了課后練習,使寫的訓練沒有完成。
2、由于在教學中既想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想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還想滲透寫作方法。設計的內容太多,講授的內容太細,不敢大膽的放手,因而對文章分析理解不是很到位。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11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也正是“搭石”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1、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入地閱讀文本,進行感悟。以“美”作為主線,貫串課堂始終,從看得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會美,抒發、表達美,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我注重朗讀、速讀。通過一次次地朗讀、速讀練習,讓同學們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不會十全十美,這次教學中存在著幾點遺憾:
1、對于上了點年歲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學生的想象還不夠豐富,體會得還不夠深刻。
2、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通過多種方式引發學生的想象,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對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 12
《搭石》是四年級上冊第六組教材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體現了鄉親們淳樸的愛。
我有幸在現場觀看梁老師以及牟老師的現場教學讓我再一次看到“搭石”的真實美麗。梁老師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梁老師以“走搭石”為切入點,是因為“走搭石”中含著“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引導學生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尤其是梁老師的板書仿佛讓學生也一起來走了搭石。
“家鄉的一道風景”為線索進行教學,兩位老師都是以引導學生體悟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一個切入點。“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體現的敬老美同樣是家鄉的一道風景。最后兩位老師都是以反復誦讀最后一節“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一節課下來,教學過程較流暢,重點也比較突出,特別是在走搭石的畫面的教學中老師都和學生互動。我在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對一些重點詞語的教學還是動了一翻腦筋的,也應該運用多樣的方法,有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畫面理解。但在教學中我有太多細節的處理也是欠缺的,今后在研讀教材方面還是要多花工夫。教學之路永遠沒有盡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搭石教學反思10-28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04-17
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05-17
《搭石》語文教學反思04-07
《搭石》語文教學反思03-06
小學語文搭石教學反思04-18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搭石》教學反思02-02
語文搭石教學反思15篇02-27
語文搭石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05
語文搭石教學反思(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