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爭吵》課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爭吵》課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爭吵
作者:(意大利) 亞米契斯
今天我和克萊諦吵架,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師叫我替他抄寫每月故事。我正抄著,坐在旁邊的克萊諦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臟了,字跡也看不清了。我火了,罵了他一句。
他只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心想:“哼,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了!”于是我想報復他。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被老師看見了,克萊諦急忙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你!”
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幫助父母親干活、服侍生病的母親的情形。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誠心誠意地歡迎他,父親又是那么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他上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大概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吧。想到這里,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里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可我心里卻在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決不還手。”畢竟是心里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終于挨到了放學。我獨自在街上走著,聽見克萊諦從后面跟上來。我手里拿著戒尺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戒尺。
“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后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讓父親高興一下,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說著從我手里奪過戒尺,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
《爭吵》重點知識
一、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后的表現如何?
(爭吵前:我:嫉妒 克萊諦:無意;
爭吵后:我:后悔、矛盾、不安 克萊諦:傷心 寬容
我:知錯就改 克萊諦:主動示好)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
(“不安”是怕克萊諦放學后再報復我。“后悔”說明“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該和克萊諦吵架。)
2、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瞟”是斜著眼睛看。“不是憤怒”說明克萊諦并不生“我”的氣,他為我的行為感到“悲哀”,為“我”不承認錯誤而傷心。)
3、終于挨到了放學。我獨自在街上走著,聽見克萊諦從后面跟上來。
(“挨”字用得好,是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了出來。)
4、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
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但心里想的卻不一樣,克萊諦心里想著(跟“我”和解),“我”卻想著(怕他報復一心防御他。)
5、“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而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父親認為(克萊諦)比(“我”)高尚,因為(克萊諦能諒解“我”的過錯,寬容“我”,珍視友情。)父親這段話告訴我們要是自己錯了,應該(主動認錯),不應該(舉起尺子防御。)
6、讀課文第5自然段,回答:
(1)“我”和克萊諦爭吵后,為什么很后悔?
(因為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
(2)這段話中,作者分幾步寫出“我”內心矛盾心情的?
(分三步。不安——后悔——矛盾)
三、學了本課,你認為他倆是什么樣的少年呢?
1、安利柯是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人。
2、克萊諦是一個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別人,珍視同學友情的人。
四、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朋友之間要互相諒解、彼此寬容。
近、反義詞
近:緣故——原因
憤怒——憤慨
服侍——侍候
悲哀——悲傷
溫和——和氣
防御——防備
反:故意——無意
防御——進攻
溫和——兇狠
高尚——卑劣
巧析詞語
緣故(yu2ng)):原因。
悲哀(b5i1i):很傷心。課文中指對“我”有意報復,他感到傷心。
防御(f2ngy)):抗擊敵人的進攻。課文中指保護自己,不讓別人打著。
畢竟(b@j@ng):究竟;終歸;到底。
嫉妒(j0d)):對某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課文中指對他得獎心懷怨恨。
報復(b4of)):打擊批評自己或損害自己利益的人。
后悔(h^uhu!):事后悔恨不該這樣或那樣。課文中指悔恨自己不該有意把克萊諦的本子弄臟。
服侍(f*sh@):伺候;照料。
誠心誠意(ch6ngx9nch6ngy@):誠懇,真心實意。
點撥難句
1.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這句話說明了克萊諦對“我”故意報復的行為不以為然,既不生氣,也不憤怒,而是感到可悲。同學之間為一件小事而報復別人,這值得嗎?這應該嗎?他滿以為“我”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公開認錯,而“我”卻沒有這樣做,這使他為“我”感到可悲。可見克萊諦為人正派,人格高尚。
2.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
這是當“我”將事情告訴給父親后,父親對“我”的批評和教育。父親的話里包含著很深的做人道理,意思是:一個人既然知道自己做錯了,就應該主動地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錯誤,多做自我批評,求得別人的諒解,而不應該為了面子猶豫不決。當別人向自己表示和解時,應該多些理解和寬容,更不應該心存戒備和進行報復,這樣,你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精釋課題
“爭吵”指因意見不合而大聲爭辯。這篇課文寫的是“我”和同學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臟而發生爭吵的事。
段落結構
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講“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
第二段(第5~8自然段):講“我”后悔和克萊諦吵架。
第三段(第9~13自然段):講“我”和克萊諦重歸于好。
第四段(最后一個自然段):講父親對“我”的教育。
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我”和克萊諦吵架以及克萊諦主動找“我”和解的故事,教育我們要知錯就改。
提示寫法
通過“我”的目光去寫事件的過程以及人物的神態舉動,通過“我”的心理去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將“我”的態度、想法、行為和克萊諦的態度、行為進行對比,鮮明地表現出了人物的思想品格。
人物小引
亞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課文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他的作品還有《工人女教師》和《公共馬車》。
學習要點提示
1.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課文《爭吵》教學方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后各自的表現。
2.技能目標
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
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有什么不同?
⑴爭吵:因意見不合大聲爭辯,互不相讓。⑵爭論:各執己見,互相辯論。⑶爭執:爭論中各執己見,不肯相讓。)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么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么解決的,結果怎么樣。
(二)細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1、這篇課文章涉及到學校、路上、家中這樣一些地點,按照“爭吵”事件發生的先后,你認為可以分成幾部分?
(1)學生自由細讀課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議一議。
(可能出現這樣幾種看法:分成四部分。(1~4、5~8、9~14、15);分成二部分。(1~4、5~15)。一般說,可以分為兩部分,也可以分為三部分。如果以“爭吵”“爭吵后”劃分,分成兩部分;如果從弄清“我”知錯能改的原因看,也可以分為三部分。)
2、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屏幕板書映示:
①“你這是故意的!”
②“我在外面等你!”
③“我在外面等著你!”
④“我也等著你!”
(3)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說法不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諦說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說的“在外面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
(4)聯系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5)學生試讀,評價。
(6)教師指導朗讀。
(①句表示生氣,應讀出憤慨的語氣。 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應讀出強硬的語氣。③句表示強調,語氣應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語氣也應稍重。)
(6)師示范朗讀,學生練讀。
3、研讀有關爭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萊諦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兩人今日爭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讀有關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后選派代表發言。
(提出這一問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不為課文首句“今天我和克萊諦吵架,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所迷惑,“我”之所以不滿意克萊諦的微笑,之所以心存報復出現報復行為,就是“嫉妒”心理在作怪。這里要引導學生揣摩品味相關的語言。
可以引導學生注意這樣一些詞句并進行討論:第①句中的“只”能不能去掉,為什么?[“只”字在這里不能刪去,它表現出“我”此時對克萊諦處處不順眼的心理。] 第②句我為什么很不高興?[我“很不高興”看似克萊諦的“笑”導致,其實這是一種畸形心理,是“我”嫉妒的表現。] 第③句的“也”說明我怎樣一種行為?“也”后面能加上“故意”嗎?(“也”表明“我”的碰是有意的。如果在“也”后加上“故意”,那么克萊諦的“碰”也就成為故意的了,所以不能加。)
(2)指導朗讀。你認為這三句應讀好哪幾個字?(“只”、“很”、“也”應加重語氣)
(3)學生齊讀這三句話。
4、研讀爭吵后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⑴爭吵后“我”有怎樣的心情,為什么?
(“我”很不安,很后悔。“不安”,是怕克萊蒂放學后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后悔”的是,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⑵克萊諦的“好”和“可愛”表現在那些方面,請你再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條理地說出來。學生梳理后屏幕板書映示:
⑶從安利柯爭吵后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要點:安利柯雖然嫉妒過他的好朋友,并由此發生了兩人的爭吵,但他很快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這首先就是難能可貴的。課文使用了“不安”“后悔”等詞語,并有準備向克萊諦認錯的矛盾心理的描寫。安利柯之所以不敢主動道歉,并且對克萊諦的主動求和行為帶有防范心理,是他的虛榮心所致。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把安利柯看成壞孩子。課文的第11和第13段有這樣幾處值得我們注意的描寫,①“我覺得有兩只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與克萊諦面對面站著,為什么卻用“覺得”?這是因為聽到克萊諦要與我重新成為好朋友時我太高興了。②“再也不了!再也不了!”這里連用兩個“再也不了”并使用感嘆號,既表示他的興奮,也表示他的決心。)
5、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并說明理由。
(《爭吵》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克萊諦和安利柯重新和好的故事本身可以讓我們受到“愛”的教育,父親的教誨,更是直截了當地為我們指出了應當怎樣對待自己的缺點與錯誤,應當怎樣對待那些高尚的人,這也是一種“愛的教育”。父親折斷戒尺丟出墻外的動作給人言已盡而意無窮的余味。)
(三)小結讀后感受
1、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么。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后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四)作業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說說自己曾經與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三年級下冊《爭吵》課文】相關文章:
爭吵原文課文09-04
爭吵課文原文06-14
三年級語文下冊《爭吵》教學設計08-02
三年級上《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課文原文03-13
小學三年級下冊《荷花》課文及教案09-21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爭吵》教學設計09-28
三年級語文下冊《爭吵》教學設計優秀02-26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檢閱》課文總結11-06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爭吵》教學設計最新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