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13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13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寫“憂傷、哀痛、持續、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搜集、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課文啟示人們: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學生從學習中獲得這一啟示,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有所感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難點:由于時間觀念比較抽象,小學生的時間觀念比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師:重點語句和珍惜時間名人名言的幻燈片
學生:收集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身邊珍惜時間的人物和事例。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全文初探,整體感知,重點探討課文1-8自然段
課時目標:
在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有所收獲基礎上,通過檢查預習的方式了解在學生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等情況,指導學生再讀課文,討論交流,結合自己生活實例,深入理解課文所蘊含的“珍惜時光”這一深刻哲理。
教學準備:
教師:幻燈、電腦、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全文初探
(一)導入新課
方案一: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看誰先猜到:“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不長腳,只見它過去,不見它回頭”。
學生可能猜到謎底“時間”。
然后教師問:“同學們對時間這個概念,是怎么認識的。”引出對時間不斷流逝永不復返的認識。
方案二:教師放課前錄制好的鐘表嘀嗒、嘀嗒響的錄音,讓學生認真聽,教師問:“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能回答:“聽到了鐘表走動的聲音,感受到時間一直往向走,不斷流逝。”
讓學生交流預習時搜集的材料,加深對時間的認識。
教師小結:臺灣作家林清玄不僅感受到了時間不斷流逝,時間的珍貴,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還能和時間賽跑(板書),今天我們學習第三課《和時間賽跑》。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讀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問:學生在課前反復讀課文基礎上會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談話;(2)觀察太陽變化;(3)觀察小鳥飛行路線;(4)和太陽賽跑;(5)和作業賽跑五件事。如果學生說不全,引導其他學生補充。[這一環節設計,培養了學生抓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第二問:質疑問難:四人小組活動,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提出共性問題。在學生回答后出示預先寫好的問題: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什么意思?
(2)“我”把什么當作一個謎?
(3)“我”怕什么?
(4)“說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
(5)“雖然明天還會有新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什么意思?
[以上全文初探過程,教師了解了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程度,為重點探究做了準備]
二、重點探究,解決問題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解決前四個問題學習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讀,自由讀這部分內容。聯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說的話談感受來回答前四個問題,教師這樣引入:“從剛才大家疑問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第4自然段提出問題最集中,那么我們就先來解決這些問題。”然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組內交流達成共識:這個謎是“我”對爸爸說的為什么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這里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認識來談。進一步理解“所有時間里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這句話的意思。
(二)學習課文(6-8自然段)
學習步驟:
教師過渡:“是啊,就因為‘我’對事物永遠不會回來這個問題產生了疑問,對時間有了朦朧的可怕認識,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觀察。通過觀察又有了新的認識。”
學生活動:
(1)自由朗讀6、7自然段。
(2)觀察課件,幫助理解。
(3)結合自己生活中觀察及親身體驗來談。
(4)再讀課文,深化認識。
為了幫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
(1)教師出示課件:畫面的左上方一個鐘表,右邊有初升的太陽,隨著鐘表時間走動(比實際鐘表要快),太陽慢慢移動,由東方升到當空,再到日落,天氣由暗到明,再逐漸變暗。教師操作可循環兩次三次表示時間過去了兩天三天,課件設計太陽顏色、位置、天空中云彩每天可稍微有些不同,讓學生觀察后感覺每天太陽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但時間不同了,從而明白“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是今天的太陽了”這句話。
(2)結合學生生活體驗談:教師可讓學生回憶自己過去最有意義、最留戀的某個時間或某件事情。問想不想再重新過一次,是不是特別渴望再經歷一次。如:某某領獎儀式,幼兒園三年美好時光。這種愿望能否實現?為什么?從而體會時間流逝的無情。
(3)結合學生生活觀察談:充分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時間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談出來。如花的生長過程:由發芽、長葉、開花到枯萎,明年雖然還會這樣生長,卻不是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
教師小結:時光一旦過去了,將再不會回來,當“我”留心觀察后對爸爸說的話有了進一步認識,并且心里感到了著急和悲傷。于是突發奇想,要與時間賽跑,下面請同學讀第"自然段,想作者如何“和時間賽跑”的,跑勝后的心情怎樣?畫出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教師幻燈出示:“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你就快樂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討論理解這句話,教師可引導,當“我”跑勝了太陽,提前回到家,贏得的時間可干些什么?從而理解快樂的無法形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再談贏得時間后的感受。這里應重視有感情朗讀的訓練,使學生從有感情朗讀中感受與時間賽跑的快樂。
三、布置作業
課下也試著“與時間賽跑”,下節課談一談自己的收獲及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拓展練習。
課時目標:
通過課內外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心“和時間賽跑一定會成功。”
教學過程:
一、交流和時間賽跑的收獲
教師導入:“上節課老師布置給大家一個作業,試著和時間去賽跑,感受跑贏時間那份收獲的快樂。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先在小組內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
(因為學生親自去做了,有了體驗和收獲,興趣會很強烈)
學生可能回答:放學抓緊時間回家,抓緊寫作業,比原來節約了時間,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去看課外書、玩游戲、上網等。這一環節充分讓學生談,使學生此時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產生共鳴,在此基礎上讀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無窮的喜悅。最后全班齊讀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匯到讀書中去。
二、介紹林清玄背景
這部分內容先由學生介紹,若學生不了解可由教師介紹,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林清玄這位作家,對他產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與時間賽跑的結果,激勵學生如果能像他那樣堅持和時間賽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時,激勵學生閱讀林清玄的書,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華。
三、拓展練習
1.出示兩道數學課題:
a.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時?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學生計算得出:700800小時,29200天。
2.寫有關珍惜時間的片斷或自己學習本文的感受。學生此時會把自己發自肺腑的語言真真切切地寫出來,如原來自己是怎樣對待時間的,今后又將怎樣珍惜時光,和時間賽跑等等。四、布置作業
(1)設計“惜時”專欄
讓學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時光的名人名言,諺語、詩歌、散文制作成手抄報貼在宣傳欄。
(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歡的名人名言、諺語貼在桌子角上或床頭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自己一直和時間賽跑。
【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課本中《和時間賽跑》一課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由疼愛自己的外祖母去世引起的悲痛讓人心憐,由此明白的生命的意義更是讓人折服,進而得出要與時間賽跑也是順理成章的。
但三年級的學生大都沒有如此經歷,要理解起這些內容就有些遠了。課上同學們繪聲繪色地讀課文,通過討論解決了很多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最后學生也說出了很多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今難買寸光陰”、“花有重開日,人無兩度春”……課文知識目標突破的很好,可我總覺得對“珍惜時間”這一情感目標突破的不很徹底。從學生不以為然的表情里我總覺得“時間”在他們的眼里還沒意識到有多重要。在課文將要結束時,我興致勃勃地與他們算起了“帳”:每天有24小時,睡覺大概用去10小時,上課約用去5小時,各種作業差不多也要用去1小時,吃飯要用2小時,那大概還剩6小時,去哪里了?同學們也紛紛驚異:是啊,那6小時干什么了?比上課還要多的6小時上哪去了?
我見同學們的興趣來了,便又做了個實驗:我計時間,看同學們一分鐘能讀多少字。結果出來了,同學們大都能讀三百字左右。接著我們算了算:一小時我們可以讀一萬八千字,6小時呢?近10萬字!大家瞪大了眼睛,顯出驚訝的神情。!
雖然我沒再說什么,但在同學們的眼中,我看出了震驚,看到了決心。課下同學們在日記里,有的為以往浪費時間而后悔不已;有的談了時間的寶貴,并決心珍惜時間;也有的定下了學習計劃。看著這些發自內心的語句,我知道,學生們懂得了要珍惜時間,因為他們從自己出發,在內心深處理解了時間的寶貴。
【三年級語文下《13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4-19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11-14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模板11-05
《和時間賽跑》優質教學設計03-28
小學三年級語文《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01-13
三年級語文下冊:《和時間賽跑》的教學設計04-14
《和時間賽跑》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11-25
《和時間賽跑》課文教學設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