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教學設計
目標與重難點
1.學會4個生字,理解“教誨”等新詞的意思,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故事梗概。
2.抓前后兩則對話的對比,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展開情境揣摩、觸情練筆等語言實踐,理解對話背后的心理活動。
3.初步認識“實事求是”的內涵:感受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的畫。
重難點:分板塊解讀文本,逐步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
教學準備
楊桃實物(模型)、課件、學習活動建議單
教學過程
(一)情境體驗、導入新課
1.出示楊桃,師簡要介紹,啟發學生興趣
2.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楊桃不僅僅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小學時畫楊桃的經歷,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齊讀)
【激發期待:以懸念式、趣味式、聯想式導語激發學生的“期待心理”,導入文本學習,激發與文本對話欲望,成為體驗文本的引線、探究文本的前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交流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著重糾正字音: 半晌(shǎng) 教誨(huì)
點撥“教誨”是表示有教育意義的話語,所以“誨”字是言字旁。
師范寫“誨”字,注意其中“母”的筆順,學生當堂練寫
3.默讀課文,這節圖畫課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交流:(集體完善事情經過)
【感知文本:以讀正確、讀通順為朗讀目標,是與文本對話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巧設感知性話題對文本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變被動的消極接受為主動的積極探究。】
(三)探究“我”的作畫態度,初識“實事求是”
1.自由讀讀第2小節,想想:在課堂上,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劃出句子多讀幾遍。
2.交流:(出示句子)指名讀,談感受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根據學情,相機定位:老老實實,啟動“學的活動”,提出活動建議:
4.小組活動
5.交流反饋預設(一):老老實實地在座位上觀察。出示句子: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師采訪坐在前排靠邊的同學:這個座位會給看楊桃、畫楊桃帶來什么影響?
6.交流反饋預設(二):老老實實地遵從父親的叮囑。出示句子:
父親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子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1)反向思考:在那個座位,如果我想當然地去畫,會把楊桃畫成怎樣呢?理解“想當然”、“走了樣”
(2)指導朗讀:抓住不同情境的提示語,讀出父親的語重心長,體會“叮囑”。
當我提筆開始畫畫的時候,我的耳畔總會想起父親嚴肅地說:(齊讀句子)
當我粗心大意、畫得想當然的時候,父親仿佛在跟我語重心長地說:(齊讀句子) ……
【情境揣摩:這是本板塊中一條隱形的副線,在“自主感悟——反向思考——揣摩體驗——品讀提升”中奠基尊重實事求是的重要性,為第二板塊的主題內化埋下了伏筆。】
7.將“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提升為“實事求是”。板書:實事求是
指導讀出“我”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畫畫的那份滿意與自信
【由點輻面:緊扣“老老實實”的思維情感核心點,從兩個側面來豐富其外顯特征與內涵緣由,進而提升出了文本主題——實事求是。】
(四)探究“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豐富“實事求是”
1.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我的這幅畫的呢?出示前后兩則對話,啟動“學的活動”,活動建議如下:
【閱讀反思:直接對立前后兩則對話,啟發換位體驗,將讀中感悟、讀中品味的時空完全交給了學生,造成“憤悱”的閱讀心態,營造了很有磁力的讀和悟的“閱讀場”。】
2.小組學習
3.交流反饋:相同點:問題很相似,回答也很相似
不同點:標點符號不同,語氣的不同,發現也不同
4.交流第一則對話:同桌對讀——相機追問——師生對讀
5.交流第二則對話:
(1)同桌對讀。師相機追問:你為什么這么讀?為什么你讀得如此吞吞吐吐?
(評讀省略號中包含的情感,發現當時的意外、驚訝、羞愧、愧疚,理解對話背后的心理活動。)
【有效追問:交流時,通過“你在讀時心里怎么想?”等有意創設的“追問”,關注情感體驗,讓讀層層遞進,學生內心的情感也逐步升華。】
(2)情境復現:此時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師,我把楊桃的一端正對著大家,看,你看到了什么?(真實體驗,師生展開第二則對話)
【視界融合:創設真實情景,引發類似體驗,以已度人,融入“自我”,實現自我視界與文本視界的融洽。】
6.真情練筆: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心里想說些什么呢?
【觸情表達:通過“角色定位”的真實模擬,利用“情境復現”時情感沖突的迸發點激發學生的內心震撼力,這種“有我之境”的引導效應讓學生觸情練筆,既是提升感悟,也是展現個性。】
7.交流點撥:學會去尊重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是多么重要!
8.小結深化:聽著這些充滿愧疚的回答,看著你們充滿愧疚的臉龐,我知道你們再也笑不出來了,因為你們已經學會實事求是地去評價別人的畫了。
9.回溯主題:再次出示父親的話,齊讀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子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內化文本:
我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子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父親就是在教導我們作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文本開發:努力發現文本視野與學生視野的距離,真正將文本作為思維情感的附著點來開發,大膽地將“你”改成“我們”,實現了文本意義的再建構。】
(五)探究“老師”的引導過程,深化“實事求是”
師: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去思考、去探索老師是怎樣引導同學們實事求是地去評價別人的畫的? 通過下節課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實事求是”有更深的理解。
作業設計
1.摘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讀讀背背。
2.在教室里試試從不同角度去觀察講臺桌上的楊桃(模型),并與課文中的觀察結果進行對照,談談你的發現。
3.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類似《畫楊桃》中描述的情況發生嗎?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也可以動筆寫一寫。
板書設計
畫楊桃
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緊扣本課閱讀話題,體現了兩個學習活動的推進過程,簡潔明了】
教學反思
一次有效的語言實踐,需要一個富有張力的閱讀話題來激活。閱讀話題,就是為引領學生通過對話解讀文本而設置的交流主題。閱讀是依托于閱讀話題來調動閱讀主體已有的.相似塊與文本信息進行選擇、匹配、重組、創造的過程,在話題的建構,引領學生一步步逼近文本的價值內涵。只有堅持話題建構“活”的方針,學的活動才能做好“動”的文章,力求實現“活動場”的參與程度高、思維程度深、探究空間大、創意機會多、實踐受益廣。
1.在引入課題時,設計“觸動性話題”。如“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楊桃可不僅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小學時畫楊桃的經歷。這是為什么呢?”切合學生心理,產生思維激發力。
2.在初讀感知時,設計“感知性話題”。如“默讀課文,這節圖畫課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巧抓故事梗概,產生認知輻射力。
3.在細讀課文時,設計“探究性話題”。如在第一板塊的學習中,以“你是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的呢?聯系上文1-2段結合句子去發現”啟發探究文本主旨;在第二個板塊中,以“聯系上下文讀讀2-18小節,怎么讀才能讀出兩則對話中不同的味呢?”自主展開文本對話。直指文本內涵,產生研讀支撐力。
4.在賞讀課文時,設計“綜合性話題”。如通過“角色定位”的 “情境復現”迸發學生的情感沖突,以“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心里想說些什么呢?”觸情練筆。輻射文本整體,產生文本穿透力。
隨著閱讀話題的不斷深入,教學過程也隨即形成了若干個“學的活動”板塊,通過推進和建構,使之成為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每個板塊都有一個較大的課文覆蓋面,但只集中為一個閱讀話題情境。每個板塊雖然相對獨立,但都緊密聯系,絲絲相扣,都以課文整體為起始點和歸結點。一般來說,閱讀課堂的一節課大致以閱讀話題驅動兩至三個“學的活動”,每個活動10至15分鐘。受益于閱讀話題,有效地實現個性化學習與群體學習的資源整合,學習過程得以充分展現,使學習空間、語境空間、心理空間三者合一,和諧開放互為作用,創生“活動場”的效應。這樣的“活動場”就像一個漩渦,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卷入、被吸引,激發了探究熱情。
【《畫楊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楊桃教學設計03-16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3-29
語文畫楊桃教學設計03-16
《畫楊桃》教學設計范文03-17
畫楊桃教學設計范文04-06
畫楊桃優秀教學設計04-08
畫楊桃教學設計模板11-05
《畫楊桃》教學課件設計09-12
畫楊桃語文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