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單元教材簡析】
第一單元有四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它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由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第一組課文,首先考慮的是銜接問題,這一組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級語文教學的接口處。除了識字還是教學的重點外,還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
【單元總體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樂趣。
3.掌握36個生字和46個詞語。
1.了解我國各族兒童間的友愛團結以及它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4.培養自讀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單元教學建議】
單元學習活動名稱:“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
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學習單元,分四個模塊:
1.《我們的民族小學》(3課時)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并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課時)使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其中《金色的草地》在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爬天都峰》意在使學生從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體會勞動中的快樂”(1課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懂得勞動會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4.“匯報與展示”(3課時)這次活動圍繞課余生活這一主題進行。活動要能體現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主要展示學生課余生活的內容和收獲。可以設一個班級展示臺,把自己收集的課外書、郵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獲。
5、課文學習中穿插閱讀訓練若干課時。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揭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 同座互讀互查。識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三、研讀感悟
學生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①重點研讀第二自然段,體驗盤古創造宇宙的艱難。
a.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體會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
b.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c.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②重點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a.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b.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c.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③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全文,進一步體驗。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聯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③學生借助多媒體畫面嘗試復述。
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五、布置作業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教學過程:
一、練講故事
①朗讀課文,做好講故事及評選“故事大王”的準備工作。
②評選方法:小組內互講、互提意見,并推薦一句同學代表本組參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評選。
③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④頒發“故事大王”證書。
二、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寫的生字,引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注意左右結構的三種類型。提醒學生書寫時,多數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創”字左寬右窄。注意寫好半包圍的字。
②教師在田字格內范寫生字,學生仿寫。
③學生寫字、抄詞。寫后小組比較、評議。
三、課后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別人聽。
板書:
18盤古開天地
風 云 雷
太陽 月亮
東 西 南 北 美麗的宇宙
大地 江河
花草樹木 雨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者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而快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
2、使學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槐樹枝。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什么時候感受到快樂了呢?
同學交流
同學們在學習中、游戲時感受到了快樂,而有一群小伙伴,他們的快樂卻是在勞動之中,他們就是──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去體驗槐鄉孩子勞動的快樂。
二、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要求:不認識的字看拼音或問同學,長句子、一下子讀不同的句子多讀幾遍。
(自由讀課文。)
師:下面請幾個同學分段讀讀課文,請別的同學當評委。
分段讀課文和評議,重點是生字和詞語。
師: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槐樹高大。槐花是淡黃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樣大小,叫槐米,清香好聞,可以做藥。
生2: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愛自己的家鄉。
生3: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愛勞動,自己掙錢交學費。
生4: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生活得很快樂。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老師還有幾個問題:
槐樹什么時候開花?花苞什么樣?文中還把花苞稱作什么?槐米有什么用?
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三、品讀體驗
師:槐鄉的孩子愛家鄉、愛勞動,在勞動中得到了快樂。讓我們再仔細讀讀課文,體會槐鄉孩子的快樂。并把描寫他們快樂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記號,多讀幾遍。
生(認真讀課文、找句子、作記號)。
師:誰能讀讀找出的句子和段落?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生2: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生3:女孩……
師:你們能夠讀出槐鄉孩子的那種快樂嗎?
生:(高興地說)能!
師:下面哪幾個同學能用快樂的語氣讀出這幾個句子呢?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師:從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甲:我體會到了孩子們起得早,當大人們生火做早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唱著歌兒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生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很辛苦,但是他們以苦為樂。
生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收獲很大,非常高興。
師:體會得深刻。你們感受到快樂了嗎?
生:(反復讀、體會)。
師:同學們找的句子都對,剩下的句子你們分組交流吧。
生:(學生分組交流)。
師: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聽出了槐鄉孩子們生活的快樂。
四、小結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是怎樣學習這篇略讀課文的?
生1:我們先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讀準字音。
生2:我們再根據課文前面的提示來邊讀邊思考。
生3:我們最后和同學們互相討論來解決疑難問題。
師:同學們說的方法都很好!老師還有一點要提醒你們,那就是要靠自己讀,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盡量自我思考、自我質疑,力爭自己做出新的發現。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后簡要討論。]各小題后括號內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略)
備注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 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么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觀察小能手的稱號)(板書:花)
2、 教師播放課件:欣賞一些美麗的花。問:你知道這些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么時間開
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里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 請學生讀1、2兩段。
4、 評議。
5、 余下一段同桌讀。(幫助伙伴糾正錯誤)
6、 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么嗎?(補充課題:鐘)
7、 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么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 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師都被你感動了。你為什么會如此鐘情于這一段呢?
(說體會,談感想)
3、 用課件出示兩段話,學生朗讀進行比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師改編,描寫花兒開放的句式單調、干巴。)為什么你喜歡原文?(說理由)
4、 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5、 交流自己的收獲。
6、 帶著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8、課件出示課后第三題。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為什么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范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等有什么關系。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系。
7、 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搜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13 花鐘
濕度
溫度 花鐘 光照
昆蟲活動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為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后,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后的資料袋為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為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后提供的關于孔子的介紹,都屬于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為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后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系,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為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么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于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后的資料袋,為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并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于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為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后并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了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后自覺主動地進行。至于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對于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盡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為,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后關于圣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后關于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于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后共同交流。對于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為,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盡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為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難點: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嗎?(守信)這個題目還可以怎樣說?(我要守信)
2、課題質疑:“我”指的是誰呢?是說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課件出示宋慶齡的照片,并配有文字。指名讀。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們應該怎么來讀呢?你有好的方法嗎?
出示朗讀要求,學生齊讀:①借助拼音讀課文。②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③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糾正字音。同時出示本文生詞及幾個難讀的詞學生認讀:照耀、早餐、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出示課件)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
板書:
爸爸 去↗伯伯家
→宋慶齡 守信 留下等小珍
媽媽 留↘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說故事內容(提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時間),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決定(留下來)。(人物、事情)
三、自讀自悟。
(一)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慶齡守信?
1、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劃上線,并好好讀一讀畫出來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表情。提示: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A、“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他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宋慶齡說。
宋慶齡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爸爸見慶齡停住了腳步,當時就很好奇,于是他就奇怪地問———,慶齡回答說———)
她當時只是停住了腳步,可見她還是有點猶豫的,是嗎?
指名朗讀。
小結:從這句話中,確實讓人感受到宋慶齡的守信。
B、“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指導朗讀: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這里可以看出什么?(慶齡的話說明她已認識到盡管明天教小珍疊花籃是可以的,但是讓她來了撲空會使自己對不住小珍;如果說父親問慶齡怎么不走時,她的回答還略顯猶豫的話,那么此時“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則直截了當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引讀:正當爸爸拉起慶齡的手就要走的時,慶齡又一次想到了小珍,連忙說———
小結:從這里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守信。
C、“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
指導朗讀:
正當爸爸和慶齡在一旁遲疑的時候,媽媽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在一旁說———— 可是慶齡覺得這樣好不好,她是怎么說的?(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小結:這里也可以感受到宋慶齡的守信。
D、理解第一自然段。
她本來就很想留在家里,對嗎?從課文中找出理由(第一自然段)。 指名說。
a、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指導朗讀。
b、伯伯家……
指導朗讀。體會: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3、引讀守信的句子:
小慶齡當時是多么想去伯伯家的啊!可是當她走到門口,想起今天要教小珍疊花籃的時候,她便停住了腳步,對爸爸說:——————
爸爸讓她改天再教,拉起慶齡的小手要走時,她連忙說:——————
這時媽媽也給她建議,讓她回來向小珍道歉,她還是拒絕了,并且說:——
從這一系列的語言和動作中,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小慶齡是個 的人。
(二)當時,媽媽深有感觸(出示媽媽的話)。
媽媽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媽媽當時為什么要笑?
慶齡又為什么要笑呢?
四、分角色朗讀,師讀父親、母親的話,學生讀宋慶齡的話。
五、交流感受。
小結:通過大家的朗讀,一個誠實守信的小慶齡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俗話說得好“一諾值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六、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誠實守信的成語、俗語或故事?請介紹給大家。
2、課外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成語、俗語記在日記本上,找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讀一讀。
3、寫一則日記,描寫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或一件事。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懂得做錯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和對兒童的保護,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來學習《灰雀》這一課,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把課題讀一遍。很好!
二、品讀課文。
師:同學們,課文你們都讀熟了嗎?(讀熟了)那誰來告訴老師,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主要講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的事。
師板書:
灰雀
列寧男孩
師:是呀,課文講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愛鳥的影響下,把捉回家的小鳥又重新放回樹林的故事。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美麗的灰雀)
師:孩子們,灰雀美嗎?(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課文是怎樣描寫灰雀的呢?誰來告訴老師?
生:
電腦出示:
三只灰雀顏色(),
動作(),歌聲(),
真()。
電腦出示:請同學們再輕讀課文,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輕讀課文,邊讀邊劃。
生1:每次都要經常
師:這三個詞語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無比喜愛。
生2:一天,列寧……也沒有找到。
師: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說明列寧怎么樣?(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擔心。)列寧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歡快的灰雀,這,當他抬頭仰望這三只灰雀時,他發現灰雀怎么了?
生:灰雀不見了。
師:此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生1:
生2:
所以列寧才這樣說:電腦出示:
師:誰來讀一讀?
生試讀,師指導。
師:字里行間充滿了列寧對灰雀的擔心之情,列寧還自言自語的說:電腦出示:生讀
師:什么叫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說話)列寧自言自語的目的是什么?(列寧想用自己的情緒感染男孩,體現了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對于灰雀的丟失,列寧充滿了可惜、充滿了擔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說的呢?
生:沒……我沒看見。
師:這里有一個省略號,從這個省略號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男孩說話吞吞吐吐。
師:那他為什么會吞吞吐吐呢?從他吞吞吐吐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覺到灰雀的失蹤與他有關。
師: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獨自欣賞,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后來經過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小男孩后來是怎么說的?
電腦出示: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師:男孩連說了兩次“會飛回來的。”說明了什么?“一定”又說明了什么?
生1:說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
生2:說明男孩這時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來。
師:“一定會飛回來的。”男孩肯定的說。“肯定”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男孩已經決心改正錯誤。
師:那么,灰雀真的會飛回來嗎?
生:會。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第二天……低著頭。
師:從哪個詞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師:“果然”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師:和我們想的一樣就叫果然。聽了列寧的話,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一起來說一說吧。
電腦出示:
男孩回到家,來到鳥籠邊,只見那只()的灰雀不再()歌唱,顯出很不安的樣子,男孩想起剛才列寧的談話,()地說:“我真不該把它捉回來,明天,我()把它送回樹林里去。”
師:是呀,男孩聽了列寧的話,他的心里也充滿了慚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該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紅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決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樣?
生:送回去。
師:正象大家說的那樣,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樹林,此時,列寧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讀:
師:灰雀真的會回答他嗎?
生:不會。
師:那列寧為什么還要問那只灰雀,而不直接問小男孩呢?
生:因為他認為男孩是誠實的。
師:“沒……我沒看見。”很顯然男孩最初是撒謊了,那為什么大家和列寧還是認為男孩是誠實的呢?
生:因為男孩知錯就改,所以我們都認為他是誠實的。
師:哎呀,你還用到了“因為……所以”的句式,真好。
師:小男孩雖然開始犯了錯誤,但他后來在列寧的影響下改正了錯誤,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誠實的。
師:圍繞著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寧之間發生了這樣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列寧是愛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愛灰雀。
師:他們同時愛灰雀,那老師問你們,他們的愛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呢?
生:列寧給他吃的,給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愛灰雀?
生:列寧才是真正的愛灰雀。
師:板書“愛”,列寧愛它,是給它吃的,當發現灰雀不見時,他的內心是著急的,是擔心的,而男孩愛灰雀,卻把它捉回家,這里邊我們看到了列寧和男孩對灰雀的愛,還看到了誰對誰的愛呢?
生:列寧對男孩的愛。
師:是呀,列寧這樣做既保護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讓男孩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了錯誤,這種默默的教育,也是對男孩的愛呀,一個簡單的事理,卻寫出了動物和人之間、人和人之間的愛。下面,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再來體會人和人之間,人和動物之間的這種濃濃的愛。
三、課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么呢?
2、同學們,你們在生活當中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書設計:
5麻雀
(惹人喜愛)
不見捉走
擔心愛放回
列寧男孩(知錯就改、誠實)
(循循善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不同心情,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里放風箏帶給孩子們的樂趣。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又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里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分享,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品讀課文,走到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出示課文題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復朗讀。
5.引導發現、質疑。讀后有什么發現?產生了什么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在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的,放風箏時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在讀中質疑,“我們”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三 細讀深究,領悟情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要求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自然段。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寫了些什么嗎?
(3)角色轉換:如果是你在做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4)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5)(老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于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
(6)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課文。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呢?
(2)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的畫面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課文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自學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五 課外延伸
上網搜集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制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里展示。
課后習題
1.選字填空。
托 拖 脫
(1)媽媽(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里。
(2)一個人用手(托)著風箏,另一個人牽著線。
(3)我擺(脫)了噩(è)夢的困擾。
(4)今天,我參加的是(托)球跑比賽。
2.選詞填空。
精心 細心
(1)這道題如果你(細心)檢查了,就不會錯。
(2)我生病了,在媽媽(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復了。
希望 盼望
(3)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4)媽媽(盼望)我早日成為一名少先隊員。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自由地說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于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說,有條理地寫。教學難點: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讓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秋天,搜集秋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感悟秋天──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同學們,我們在第三單元學習了四篇描繪秋天的課文,上節課,你們不但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而且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說說秋天的'特征嗎?
2、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小伙伴們放風箏的身影、玩耍嬉戲的場面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秋天里紅紅的楓葉,金黃的稻田,清涼的秋雨……這么美麗的秋天,同學們想親眼去看看嗎?(出示課件:秋景)
3、剛才同學們自己描繪了秋天,現在我們又親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們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吧!你們能借助手中的筆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出示課件: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4、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說說秋天吧!
二、說秋天──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1.請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么想的就怎么說(小組交流)。2.集體交流。
(1)誰來描繪一下秋天?聽了這位同學描繪的秋天,你們有什么感受?(你聽得可真認真!是呀,剛才那位同學注意用上了咱們平時課文中積累的詞句來說秋天,他多會學習呀!) 誰再來描繪一下秋天?(他觀察得多仔細呀!不僅說出美麗的景象,還體會到了秋收時人們的喜悅之情。)
(2)師小結:(出示課件:這就說描寫秋天時不僅可以寫秋景,還可以寫秋天里的人和事,及秋天帶給我們的歡樂。)
三、品秋天──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課件出示:出示范文
四、寫秋天──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同學們,那怎樣才能寫漂亮秋天的美景呢?(出示課件:寫作的方法)
2、秋天的景色的確很美,那現在就請你提起筆,把你心中的秋天寫下來,怎么想的就怎么寫,別忘了用上咱們平時積累的詞句,好嗎?
3、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五.小結延伸:同學們,習作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后,請大家把習作念給家長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然后根據別人的意見自己改一改。
板書設計: 看圖知中心
觀察有順序
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寫作有條理
用上好詞句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歡快。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4、感受槐鄉孩子的快樂、勤勞,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自讀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的風土人情及槐鄉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準備】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品析,感知理解
1、學生自讀課文:
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小組內朗讀:
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⑴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處?
⑶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5、理解課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描述后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⑵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干得可歡了!)
⑶指導感情朗讀。
三、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交流欣賞:
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談感受:
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參加過什么勞動?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結。
通過說自己的實際勞動與感受,得到情感升華,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四、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把參加的一次勞動的過程與感受寫下來。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給鹿帶來什么。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好處。
2、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理解美麗與實用的關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不能過于注重事物外表,得看它有沒有用處。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給鹿帶來什么。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不能注重事物的外表,得看它有沒有用處。
四、課前準備:
①學生復習《陶罐和鐵罐》,思考課文的寓意。
②課文朗讀錄音帶。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揭示課題
①分角色朗讀《陶罐和鐵罐》。
②學生交流查找的有關鐵會氧化的資料。
③師生共同回味寓意:鐵罐很堅硬,這是鐵的優點,但同時又具有會氧化的缺點。陶罐容易碰碎,這是陶制品的缺點,但同時又有不會氧化的優點。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優點和缺點。
④教師板書課題:獅子和鹿,請學生讀題。
⑤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思考:這篇課文通過獅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二、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①進行闖關活動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第一關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關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關是聯系已學課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本課寓意。同座同學互為闖關員和守關員,做闖關的準備。
②學生自主讀書,做闖關的準備。
③同座同學開始闖關。一次沒有過關,可以練習后再次闖關。
④匯報、交流,展示闖關情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參與第一關展示的可加1顆星,參與第二關展示的可加2顆星,參與此文轉自淘.教。案網().第三關展示的可加3顆星。
A、愿意參與第一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開火車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做守關員,看他們是否能通過。
B、愿意參與第二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互相評議,看哪些地方讀得有感情,也可請讀書同學自己介紹一下,為什么這樣讀。
C、愿意參與第三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說說自己領悟到的寓意。看誰能聯系已學課文和生活實際說得有理有據。
⑤增設一項特別獎項——“智慧星”:鼓勵學生比較《獅子和鹿》與《陶罐和鐵罐》的相同之處。
三、拓展練習,引導實踐
①摘抄本課中你認為寫得寫的詞句。
②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③課后找《伊索寓言》讀一讀。
板書設計:28*、獅子和鹿
鹿角:精美別致差點兒送命
鹿腿:太細、配不上獅口逃生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獅子和鹿》教案二》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學習目標
1、 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課前準備
1、 展示屏。
2、 搜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此掌聲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自由說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學習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學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2、 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3、 學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后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
4、 學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變化
1、 屏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內容,讓學生自由讀,讀后說說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屏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內容:指讀,讀后讓學生說說這時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聯系第一自然段,理解“憂郁“的意思。)
3、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和第四兩個自然段。
4、 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呢?
引導學生提出: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呢?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后,可作為下一階段學生自主閱讀的目標。培養學生邊讀邊疑邊悟的能力。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9掌聲
四、指導認字和寫字
1、 屏顯本課的生字。
2、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3、 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姿、勢、吞、烈、普”這5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4、 學生練習寫13個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五、拓展活動
學生繼續搜集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和諺語。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提問,明確閱讀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的呢?)
二、精讀課文,自己釋疑
1、 學生自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帶著以上的問題自讀自悟。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勾畫畫,可以適當地寫一點讀書感受。
2、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教師提出討論的要求:
分工明確:組長負責,確定代表小組發言的人。
人人參與:要求每一個人在小組內都發言。
3、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余成員可以補充。
學生發言的要領主要是認識掌聲對英子的幫助,談從兩次掌聲中體會到了什么。
4、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學生自己先練讀。
b.然后展示朗讀水平,可以進行賽讀,挑戰讀。
學生讀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哪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三、拓展延伸,加深認識
1、 屏顯英子信的內容:“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a.學生齊讀這段話。
b.聯系全文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過掌聲嗎?當時有什么感受呢?你給別人掌聲嗎?當時又是怎么想的呢?
3、 學了課文,又談了那么多,還想對自己或別人說些什么呢?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9掌聲
四、抄寫詞語
先讀、記,再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誦積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呢?
2、 組織學生交流。
3、 讓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名言或諺語。
六、實踐活動
假如你的一個好朋友考試考得不好,他很難過,請你寫一兩句鼓勵他的話。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1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圖片
五、教學目的:
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用找出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讀懂第一段。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啟發談話。
中國人民歷來是勤勞善良、充滿著智慧,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其中就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筑,同學們知道有哪些呢?(長城、故宮等)趙州橋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樣的一座橋呢,有什么特點呢?
簡介趙州橋(播放趙州橋的圖片)
打開地圖,我國東部的川流映入眼簾,對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橋梁,古人有許多幻想和實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橋,造福人類而得到贊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明了建橋技術,漢代的畫像磚上刻有為數不少的拱橋圖形。我國現存最早的拱橋,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橫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洨河之上,全長50.82米,拱券凈跨37.37米,橋面寬9米,是一座單孔坦拱式橋梁。趙州橋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建造。李春在拱橋建造工藝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創造。他創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橋法,在當時堪稱獨步,橋梁質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趙州橋結構合理,外型秀麗,富有民族風格,素有“奇巧固護,甲于天下”的美譽。
趙州橋建成之后,成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東都洛陽的交通要沖。歷經千年風霜以及車壓人行、洪水沖擊的考驗,至今仍可通行車輛,成為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公元14世紀,法國在泰克河上建造過一座拱形橋,但已毀壞,趙州橋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橋。
我國古代造橋技藝在實踐中繼承發揚,留下了許多杰作,如廣西侗鄉的風雨橋,又稱廊橋;河北程陽的永濟橋等等。如今,橫跨江河湖海的大橋比比皆是,譜寫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嶄新一頁。
(二)、指導預習: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標標(自然段)、圈圈(生字)、劃劃(用直線劃出新詞,用波浪線劃出能回答上述問題的有關詞句。)
2、拼讀生字音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
3、同桌交流:“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初知課文內容(建造年代久遠,堅固而且美觀。)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的意思。
2、指名回答查字典的結果。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四)、指導閱讀第1自然段。
1、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記錄。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密切。閱讀時,要找出這些詞句,想想跟其他詞句的關系,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2、下面我們來看第一段,大家仔細找找這一段的重點詞語是哪一句。板書: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3、討論:為什么說這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經有1300多年了。解釋:“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距今1300多年。
設計上的獨特:這座橋聞名的另一個原因是設計上的獨特,我們在下一節課中將會學到。
4、指名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五)、課堂練習。
1、抄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2、預習課文并想想習題1、2的回答。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2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有關趙州橋的圖片
五、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復習檢查。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回顧這一段的閱讀方法,說說這一段的段落意思,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句。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那么它為什么能如此聞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遠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獨特的設計,是個創舉。第2段就寫了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2段,邊讀邊想下面的問題。(投影出示)
⑴、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5句話)
⑵、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
⑶、找找這個自然段的重點詞語。
2、集體討論。
⑴、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相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第一個特點,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所以課文第1-3句具體介紹了什么?這樣的設計有什么好處?(第4句: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時,河水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解釋:“橫跨”:因為發大水時,河水不但可以從大橋洞流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減輕了流水時對橋身的沖擊力,所以說它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
⑵、這段話的重點詞句是哪一句?為什么是這句?(出示這句話)
3、小結第二段。
結合完成《作業本》第5題,按課文內容填空,填好后讀一讀,集體訂正。
誰能說說這一段話主要講了趙州橋什么?(堅固)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第2自然段從它的設計上的創舉來說明趙州橋的堅固,而這一段則主要從什么方面來說明趙州橋的美觀,下面請大家看課文第3自然段。
1、請一名同學朗讀第3自然段。其余同學邊聽邊完成下列問題。
⑴、找一找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3句)
⑵、說一說這一段的重點詞句是什么?(精美的圖案)
2、回答問題。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請大家讀讀第3小節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不但堅固”總結第2自然段的內容,“而且美觀”是指這段課文介紹的重點。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⑵、課文從哪方面來說明這座橋美觀?(從橋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來說明美觀。)
⑶、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的……有的……還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纏繞”、“相互抵著、回首遙望”、“雙龍戲珠”。
②、精美圖案后面的冒號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內容有什么關系?
(冒號后面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都屬于精美的圖案)
③、把這三個圖案都寫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寫的?請一學生讀。
這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所以這一句話是把前面列舉的三種圖案作了概括。這里用先列舉后概括的方法把圖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4、小結這段話的第一句,總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接著通過三種圖案分述它的美觀,最后,又總結了“所有的龍……像活的一樣”這種用“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寫出了橋的美觀。
四、小結。
第二、三自然段課文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用過渡句連接起來。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讀、引背第3段。
板書:
趙州橋 堅固(設計獨特):長 寬 大橋洞 小橋洞
美觀(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第三課時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投影片
五、教學目的:
1、聯系第一自然段,正確理解第4自然段,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六、重點、難點:
繼續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作業、板書……)
(一)復習鞏固(引讀)
1、課文寫趙州橋與其他拱橋的不同點有兩處: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這樣的設計。設計者考慮到平時_________,發大水時__________,這種設計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兩個好處,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復習第1段。
⑴、過渡:趙州橋在哪里?誰設計建造的?默讀完成填空(然后連起來說一段話。)
時間:
地點:
設計者:
⑵、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
(二)指導閱讀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要求讀后找出重點詞語。
2、指名回答,然后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
3、討論:聯系上面3個自然段,說說什么地方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哪里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練讀。
2、引讀。出示投影片填空:
寫趙州橋的雄偉,課文從橋( )、( )和( )三方面來說明,趙州橋與其他拱橋的不同點有兩處,一是( ),二是( )這樣的設計。設計者考慮到平時( ),發大水時( ),這種設計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兩個好處,一是( ),二是( )。
(四)、課堂小結。
趙州橋是一座橋,一個建筑物,象這種寫建筑物的文章與別的寫事情的文章不同。它首先寫了什么?(趙州橋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時間建造的,是誰建造的。)簡單介紹趙州橋,并指出趙州橋世界聞名。接著講了它為什么世界聞名,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獨特的地方。(第二段)此外還寫了它的什么?美觀,最后第四部分講了這樣一座堅固美觀的橋是勞動人民設計建造的,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以后我們介紹一個建筑物時也可以嘗試這方法。
(五)、布置作業:
1、摘錄有關句子。(1)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2)寫趙州橋美觀的。
2、用“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3、完成同步練習上的相應作業。
板書設計: 趙州橋
時間:1300多年前
地點:河北省趙縣交河智慧才干
設計者:李春
雄偉堅固(設計獨特):長 寬
大橋洞 小橋洞 歷史遺產
特點 有的互相纏繞
美觀(精美圖案) 有的回首遙望
有的雙龍戲珠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錄音帶(適合做朗讀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師:秋的腳步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錄音響起)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聆聽,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出現怎么樣的畫面。(音樂中師范讀全詩)
2、你覺得這秋天的聲音美嗎?生:秋天的聲音很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讀得美一點。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是否可以小組合作學習)
(其中的哪一種因學生說了拿來體驗感悟)(朗讀和想象、說話結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著像什么?黃葉對大樹媽媽說:“ ”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蠷蠷”蟋蟀振動著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看課件)
蟋蟀在唱著“ ”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課件)舍不得走,因為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出“ ”的聲音,(課件)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里 果園里 ……人們的心里
你能用朗讀表現么?
配樂朗讀1----4節。
三、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發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為寫打下基礎。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來說。
師:是啊,秋的聲音,我們已經說了好多,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
出示:聽聽,秋的聲音
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來。
師小結:是啊,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聽到秋的聲音,我們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悅吧!
感情朗讀。
擴展,可以欣賞一首寫秋的詩歌,送給大家作為禮物。
布置作業。
1、為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搜集有關秋的詩歌,畫面,歌等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
聞聞,秋的味道————
板書:
12、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來去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一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5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3-31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12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8
三年級語文上冊的語文樂園八教案03-31
語文A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自信》教案05-06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4-29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樂園八》教案02-04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案02-24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