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雨的四季》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學習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寫方法。
2、學習鑒賞方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將學到的景物描寫方法應用到實踐中
教學難點:欣賞文章的畫面美,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寫的能力。
開課導語:
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了解它的歌詞,一點一滴,奏出歡快合諧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線譜上的音符,這就是雨,它似歌、如詩、像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著萬物也浸潤著心靈。被譽為中國抒情詩之王的當代詩人劉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這樣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他筆下如詩如畫的文章,領略文章語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整體感知:
下面請大家聽一段音樂并伴著它默讀課文,醞釀一下情感。同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文章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放音樂)
明確:
1、更有韻律美
2、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目標達成:
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又叫美文,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本文,我想恐怕非美字不可。
讀完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是很喜歡雨的,他通過對四季雨景的描繪,通過四幅雨景圖表現了自己對雨深深的喜愛。
在這四幅圖畫中我最喜歡第一幅——春雨圖。我想請同學們先和我一塊來欣賞欣賞它。
首先,我想請一位同學朗讀一下“春雨圖”部分。(配樂,小評,一語帶過)
問:這段文字是如何寫春雨的?是直接描寫還是間接描寫?
明確:不是,是間接描寫。這段文字實際上寫的是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幅“春雨初霽”圖,因為它展現的是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筆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給世界帶來的變化上。
問:所以這一段最后作者說:“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來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憑生活經驗談)
交流結果:植物是僵硬的,顏色是昏黃的,空氣是干燥的,整個世界是寂靜的,然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來了,一切都變了。所以不僅作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喜愛它、感謝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春的雨”和“雨的春”。
問:那么,作者都描繪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明確:樹、水珠子、水霧、小草、空氣等
問:作為一篇優美的散文,本文在寫景上有許多亮點,你認為春雨圖中哪些亮點?(也就是怎么寫的)說出你的理由(好在哪里)。(學生思考、發言)
點悟:
① 樹:
“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別明亮的”去掉,是否影響表達效果?——影響。
為什么?
“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蘇醒過來,樹干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②花:把花苞滴下來的水珠子與少女的眼淚作比,說它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使本來平淡無奇的自然現象擁有了人的神態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嬌媚,那么那朵花呢?那個春雨浸潤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艷動人吧!
③水霧:或濃或淡的水霧映射著雨后的陽光,更映射著雨后的美麗世界。
④小草:誰聽過春草復蘇、萌發、成長的聲音?作者聽到了。這沙沙聲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珍視生命、細心于生活的人用心靈聽到的,這美麗的文字是作者用細膩的心寫出來的。
⑤空氣:空氣本是無色無味的,平常到甚至讓人忽視。可是在作者筆下空氣卻在春雨過后透出果子一樣的芳甜,這正好可以和我們學過的一個句子互相詮釋“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下面請一位同學伴著音樂再帶我們走進作者營造的美妙意境,讓我們共同沉浸其中吧(音樂起)
小結:
多美的文字啊!透過這美的文字我們更感受到了雨的春季那美的意境。
在作者筆下沒有生命的樹生機盎然,沒有情感的花意態嬌羞,沒有聲音的成長沙沙作響,沒有味道的空氣四溢芳香。這種美源自自然,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秀美的文字向我們講述著雨的春季。雨的春季被作者飽含溫情乃至熱情的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來之筆借春雨點染了整個春天,一支升花之筆借春天寫活了萬物。美麗的春天被作者用美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們通過分析“寫了什么”“怎么寫的”“好在哪里”領會了“春雨圖”的語言美、意境美,下面請大家也用這種方法來分析“夏雨圖”。(學生思考討論發言老師簡單點評:熱烈粗獷)
實踐: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以上種種事物特征描寫得淋漓盡致,下面讓我們學習這種方法也來寫一種你熟悉的景物,一段也好,一句也好,只要能語言優美、描寫形象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學生寫,讀3-5個,略評)
總結:
今天,我們從寫了什么、怎樣寫的、好在哪里入手,分析了前兩幅圖,課后請大家繼續分析后兩幅雨景圖,繼續領會作者筆下的語言美、意境美,并學習這種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