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1: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主要講了懷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以及他教育學生人生哲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的事件。這個單元是圍繞“科學精神”這一主題編排的,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有兩個:一是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本課要體會獨立思考和懷疑精神的重要性);二是學習用具體的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圍繞學生的關注點“懷特森到底是什么樣的老師”、“他為什么是最好的老師”引領學生走進課文,走近主人公,抓住關鍵點“當我讀到( ),覺得懷特森先生是位( )的老師”,引導學生去揣摩人物心理,想象課堂場景,換位思考表達。通過抓住“人”展開教學,進而引導學生通過三個層次理解“為什么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最好的老師”:了解懷特森先生的特點;角色轉換,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教學方法的真正用意;通過前后情感沖突,讀懂“我”對懷特森先生的贊揚,體會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的重要,并讓學生恰當地表達了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從而讓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走近懷特森先生那充滿“冒險”的課堂,從而感受到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風格。并在本節課的結尾讓學生感言贊美,說說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容為一體,歷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凸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靜下心來,回頭看,課堂缺少了語文味。雖有帶著學生一起感受懷特森先生的人格魅力,但是沒有和學生一起沉下心研讀課文,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從而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者,讓學生說說有關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敢于創新的故事這一環節時,應該引導學生不僅從曾經的閱讀中尋找這樣的事例,而且可以從自己身邊入手。這樣既讓學生進一步明白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這一道理,又為本課的難點找準突破點,為學生的寫法進行指導。最后,讓學生寫幾句自己的學習感言,旨在讀寫結合,發展學生語言能力。但最終因時間短,倉促地將本環節改為課后的作業作為本節課學習的.延續。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拿起語文書,靜下心來讀,沉入課文讀,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語文能力在課堂上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這篇課文也帶給我做老師以很大的啟示。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2: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21課《我最好的老師》。這篇課文結構清晰簡明,內涵深刻,充滿哲理。課文主要通過寫我的科學課教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式,表達了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要具有科學的懷疑精神。
文路和教路是為學路服務的,回顧本堂課的教學,考慮到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力求削枝去葉,理清課文的主線,凸顯主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整體感知課文之后,我開始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教學方法獨特,很有個性的人。”交流時原本認為學生可以抓住重點語句品讀,沒想到,學生幾乎把整篇課文都說到了,交流到最后,就顯得有點繁瑣,從而影響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學,主要問題在于沒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如果問題這樣提:“關于‘貓猬獸’這堂課,懷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體現了他是一個教學方法獨特,很有個性的人。”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學生會很快找到重點語句品讀,以上教學片斷中教師所提問題就是經過修改之后的,這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會水到渠成。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這樣,整堂課的教學才能夠凸顯主體,線條簡明。其實,只要看看大師們的教學實錄有些問題就可避免。如就 “懷特森先生這樣的教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問題的討論,學生抓住重點句討論交流時,教師可巡視發現,這樣就會心中有數,在此前提下有序地去找學生來交流,就不至于將教學的預設弄得不可控制!
總之,語文課不要把教學環節設計得過于復雜,要找準問題的切入點,才能把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這是教學這一課給我最大的啟示。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3:
就本課的教學目標而言,一節課完成不成問題,但在課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學生只說了一些標簽式的語言,好老師應該如何如何,而沒有說出具體的一位老師怎樣,當在 “好”前面加上“最”時,他們就更無言以對了。從學生的表現來看,無論校內的 任課老師,還是校外輔導班上的老師,用“最好的老師”這把尺子來衡量,都很難夠格,很難入學生的“法眼”。這令我思考,一周有五天時間朝夕相處的學生,眼看就要六周年時日了,時間不可謂不長,人生有幾個六年呢!對孩子們來說,況且又是人生最美好的六年,我到底教給了他們知識、能力以及人生多少應該教給而實際教給了多少呢?
課文內容新穎吸引學生。這是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閱讀課文,是以“科學精神”為主題編排的。在前三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同學們對科學精神和課文的寫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作為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繼續引導學生自主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比較理解本篇課文的寫法。從課堂效果來看,課文內容完成的比較輕松。
教學遺憾:
1.朗讀方式過于單一。本課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意圖是引導學生自讀、自主、自悟,努力想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內容,所以整節課閱讀方式的選擇我大多采用默讀,這樣課堂顯得有點“安靜”,對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學習目標不能有效達成。
2.在體會作者情感變化時,引導不夠深入,進而導致學生淺嘗輒止。課后反思,在作者“氣憤:算哪門子老師?”時,我完全可以讓學生帶著感情多讀幾遍,或分角色、或個別讀,加強“氣憤”的情感體驗,進而與后文“最好”產生強烈沖突,真正達到欲揚先抑的作用。可我僅僅讓學生停留于理解便一帶而過。
3.教學組織還是不夠嚴謹,教學語言也不精煉、激勵性還不足,等等。這的確都是我在今后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的。
【六年級下冊《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02-09
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01-15
《我最好的老師》的教學反思范文04-28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范文04-29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及反思05-25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范文05-25
《我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反思01-19
《我最好的老師》的語文教學反思01-31
《我最好的老師》課文教學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