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A、理解三個科學發現的故事,以及在寫法上和內容上的相同點。
B、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C、學習作者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并仿照著寫一段話。
2、過程與方法:
本文所述的內容比較抽象,教學時要把握重點,組織學生研讀三個具體事例,引導學生聯系具體事例以及生活實際質疑問難,自主、深刻地理解課文,從而受到啟發,明白“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深刻哲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家的不斷探索、獨立思考、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引導學生認識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用具體、典型的事例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初步了解議論文的形式。
課前準備:
幻燈片制作、學生收集“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2、師生互相抽查舊知。
3、師引導質疑:你還想學習哪些知識?
二、點撥導讀,側重領會
1、師篩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
(1)具體事例中的“?”是什么?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么?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樣的?
(2)這幾個事例在內容上、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3)在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還有哪些?
(4)發現真理需要什么條件?
(5)課文的寫作思路和寫作特點是什么?
2、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3、反饋匯報,全班交流。
(1)投影出示表格。師生合作,完成事例一。
(2)啟發學生總結事例一的質疑方法,學生匯報事例二、三,完成表格,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看表格,我們能否發現這三個事例在寫法上、內容上相同的地方?
人物
現象
“問號”
過程
“真理”
謝皮爾教授
(敏銳地注意到)
洗澡水的旋渦
為什么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反復的實驗和研究
水的旋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
化學家
波義爾
濺到鹽酸的紫羅蘭變紅色(敏感地意識到)
是什么?
會不會?
有什么?
什么樣?
許多實驗
終于制成了酸堿試紙
奧地利
醫生
兒子做夢時眼珠
轉動(百思不得其解)
會不會與做夢有
關呢?會是什么
關系呢?
反復的
觀察實驗
推斷出凡睡者眼珠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
師小結過渡:洗澡水的旋渦、紫羅蘭的變色、做夢時眼珠的轉動,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科學家們卻能把“?”拉直變成了“!”,都發現了真理。是不是人人都會有所發現呢?生答后幻燈出示:
善于“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師引導生質疑:讀了這個句子,有什么需要幫助或者想考考同學的地方嗎?
(4)在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還有哪些?
(5)這么多的事例說明了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但是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課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
(6)課文的寫作思路和寫作特點是什么?
三、拓展閱讀,知識延伸
閱讀《生活中需要思索》
1、我想考查同學的題目是:
2、我想請教老師和同學的題目是:
3、我認為我們小組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是
因為
四、學法遷移,由讀到寫
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例如“功夫不負有心人”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團結就是力量”等。
五、回歸整體,總結收獲
1、讀課題,談談課題的含義。
2、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收獲。
3、學完課文,還有不懂的問題嗎?生質疑。
六、布置作業,延伸文本
1、心動不如行動。選擇一個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嘗試做一做研究,看能不能最終解決你的疑問。
2、課后繼續搜集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讀一讀。
3、經常看看中央10套科教頻道的《我愛發明》。
附板書設計: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觀點)
! ?
講道理: 見微知著 追根求源 鍥而不舍
舉事例:發現問題 研究問題 解決問題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深入研讀文章的三至五自然段,重點體會作者圍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一觀點“選取三個具體事例,詳略得當地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
2 運用學到的寫作方法,合作探究:選取三個具體事例,有詳有略地說明“勤能補拙”。
一 回顧內容,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篇課文。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作者先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出了一個觀點——;接下來,中間部分用了——說明了“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個觀點;最后,在文章的結尾處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結論——(師板書:觀點、事例、結論)觀點、事例、結論,是我們閱讀這篇文章首先要把握的三個要點。這節課,我們就深入到文本當中,重點研讀一下作者是如何運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上課伊始,在回顧文本內容、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提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們“學有目標”。)
二 深入研讀具體事例,重點體會作者 “選取三個具體事例,有詳有略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
(一)合作、探究“依據觀點確定詳略”的寫作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文章的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幻燈片出示)作者所列舉的這三個事例有什么相同之處?生獨立思考。
1選材的相同之處:選取的事例都是從日常生活細小的現象中發現了問題,最后發現了真理。也就是說作者選取的事例是根據所要說明的觀點來確定的'。
2 寫法的相同之處:
(1)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第一個事例敘事的層次結構。
師:比如,老師在讀第一個事例的時候,把第一個事例分成了這樣三部分。(幻燈片出示:a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xuán)渦(wō)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這是為什么呢?b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研究。c1962年,他發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就不會產生這種漩渦。他認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渦將朝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他的這個見解,引起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完全正確。)猜一猜,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分呢?
引導學生發現:前面寫的是發現問題,中間寫的是反復實驗,最后寫的是得出結論。
(2) 學生仿照教師的方法標注其余兩個事例,從而發現三個事例敘事時相同的層次結構。
師:其余的兩個事例,作者是怎樣寫的呢?同學們也像老師這樣來標注一下,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生分層,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達成共識:這三個事例的寫法是相同的,作者都是先寫發現問題,再寫反復實驗,最后寫得出結論。(板書:發現問題、反復實驗、得出結論)
(3) 再次對比,發現三個事例“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每個事例的“發現問題、反復試驗、得出結論”這三部分內容,看一看你還能發現什么?
討論交流:這三個事例中,發現問題和得出結論寫的比較詳細,而反復實驗也就是事情的經過寫得比較簡單,一帶而過。
(4) 探究“敘述的詳略”與“要說明的觀點”之間的關系。
師:的確是這樣,三個事例中,至于怎么實驗、怎么研究的過程,只是一帶而過,是作者忽略了嗎?這是為什么呢?
生探討交流:為了突出真理是在許多個問號之后誕生的,正是因為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才會有偉大的真理的誕生。(幻燈片出示相關語句,齊讀:第一個事例中發現的問題是——得出的結論是——(發現的問題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問號,得出的結論就是誕生的真理);第二個事例中發現的問題是——得出的結論是——;第三個事例中發現的問題是——得出的結論是——)
師:作者詳細寫發現問題和得出結論,就是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是圍繞著所要說明的觀點來確定詳略的。假如,我們要說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觀點,還選取這三個事例,你覺得詳略應該怎樣安排呢?為什么?
生探討交流,得出結論:同樣的事例要說明不同的觀點,事例內容的詳略安排也是不一樣的。哪些內容要詳細寫,哪些內容要簡略寫,是要為所要說明的觀點服務的,是要根據所要說明的觀點來確定的。
(在教師的示范引領下,通過勾畫、對比、合作、探究,發現三個具體事例相同的敘述層次以及有詳有略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
(二)探究“選取三個具體事例”的必要性。
師: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知道了作者列舉的這三個事例的敘事結構相同,詳略的安排也相同,那作者為什么要選取三個事例呢?只寫一個行嗎?兩個呢?為了讓讀者信服,那我們干脆多寫幾個好了。平時,我們大家也都讀過好多類似的事例,比如——
生說事例。
師:我們把剛才說的這些事例挑幾個寫進去,行嗎?為什么作者要選取三個事例呢?
師生討論,達成共識:三個或三個以上,就能代表一般的規律,一般的情況(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所以,要說明一個觀點,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選取三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紅筆標出:三個)。
(通過刪減和增加事例的方式,使學生明確:為了增強所說明觀點的的說服力,例證以“三個”為宜。)
師指板書小結:剛才,我們著實下了一翻功夫,細細地研讀了作者所列舉出來的具體的事例,從中,我們知道了:為了說明一個觀點,我們要根據所要說明的觀點來選取三個具體事例,并且還要依據所要說明的觀點來確定具體事例的詳略。
(將探究出的寫作方法熟記于心,為下一個環節“仿照文章的寫法說明一個觀點”鋪平了道路。)
三 合作探究:選取三個具體事例,有詳有略地說明“勤能補拙”這一觀點。
1 寫法遷移,理清說明“勤能補拙“這一觀點的基本層次結構。
師:現在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如何用具體事例來說明“勤能補拙”這個觀點。首先,我們頭腦中要有一個整體的框架:開頭部分提出——,中間部分用——,結尾部分得出——。
生對照板書說:開頭先提出“勤能補拙”的觀點,中間用三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觀點,最后再得出結論。
(首先,運用遷移的規律,讓學生弄清所寫文章的基本層次結構。)
2 合作探究:選取具體材料,確定詳略。
師:同學們非常聰明,能夠學以致用!文章的層次明確了,那我們寫出來的文章結構也就十分清晰了。接下來,就要根據觀點來選取具體事例了。
1思考:圍繞著“勤能補拙”這個觀點,我們可以選取哪些具體事例呢?
2生快速默讀師提供的事例資料(5個),用筆勾畫出能夠說明“勤能補拙”的三個事例,想好選擇的理由。
小組交流:重點表達清楚選取的事例以及選擇的理由,如有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不能達成統一意見的,可以保留。
全班交流。
師提示:其實,能夠說明“勤能補拙”這一觀點的事例還有很多,課下,同學們可以繼續去搜集,還可以把搜集到的相關事例上傳到班級郵箱、qq郵箱、班級博客、班級云盤里,實現資源的共享)
3確定敘事的詳略。
根據觀點安排詳略,詳細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如何勤奮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其他內容可以簡略寫。
(合作探究,在“圍繞觀點選取具體事例以及敘事詳略的安排上”下功夫。)
師:剛才,同學們以“勤能補拙”這個觀點為例,選取了具體的事例,確定了所選事例的詳略。現在,動筆寫出來還有問題嗎?如果是其它的某個觀點,你能夠選取三個具體的事例、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嗎?那么,下節課,同學們就可以動筆寫一寫了。老師設定了兩個級別,分別是:黃金級:能夠選取三個具體事例、詳略得當地來說明“勤能補拙”;鉆石級:任意選擇一個觀點,選取三個具體事例、詳略得當地加以說明。下節課,同學們可以任選一個級別來挑戰。我們每個同學所寫的作品都會收錄到我們的班刊當中,印發到我們每位同學的手中。這可是你們的第一篇說明自己觀點的文章!加油吧!
(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階梯式的評價標準,點燃每個學生的寫作激情,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05-03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05-17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教學設計11-25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11-19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案設計05-17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導學案設計05-17
初二語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教學設計誰有?05-18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教案誰有?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