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學會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幾處對比描寫的作用。
3、懂得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4、導讀《小王子》,走進名著,從中感悟。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
2、理解孩子和大人的思考為什么會不同。
教學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初解題意
1、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王子》這本書嗎?能說說對它的了解嗎?
2、《小王子》是書籍世界里的一個奇跡。它的作者是法國的圣埃克蘇佩里,他不是一個職業作家,而是一名空軍飛行員。但是,在西方世界,這本書的印數僅次于《圣經》,迄今已發行了許多億冊。這個成績的確也得之無愧,世上只有極少數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質樸,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從內容到形式都幾近于完美,卻不落絲毫斧鑿痕跡,宛若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
《小王子》被稱做哲理童話。的確,這本書不但非常適合于孩子們閱讀,同時更是寫給某一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話來說,它是獻給那些曾經是孩子并且記得這一點的大人的。
3、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讀讀書中的小故事,請同學們一起輕輕地讀課題——《蛇肚子里的象》。
4、讀課題的時候,你的腦海中閃現出了什么問題嗎?
(如:蛇肚子里怎么會有象呢?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我們請一名同學給大家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仔細聽,并把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字詞的'讀音做好標記,并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
2、訂正朗讀中的錯誤,評議朗讀情況。
3、自學生字生詞,并進行交流
⑴學生強調需要注意的字詞的讀音
蟒(mǎnɡ)蛇、捕(bǔ)蛇、囫(hú)圇(lún)、反復(fù)、剖(pōu)視、中輟(chuò)、接觸(chù)、始終(zhōnɡ)、結(jié)交
⑵強調生字字形
嚼:右下角是艮字少個撇,再把捺變成點,并且加上寸
帽:巾+冒
⑶查詞典解決生詞
咀嚼:把食物嚼碎。
囫圇:整個的,完整的。
杰作:杰出的作品。
剖視:深入分析,仔細觀察。
中輟:中途停止。
心灰意懶:情緒低落,意志消沉。
遷就:將就,迎合別人。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現在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輕聲朗讀課文,并且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故事呢?
2、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寫“我”畫了兩幅“蛇肚子里的象”的作品,可是卻無法讓大人們理解。而當“我”不再和他們研究圖畫轉而談論大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時,他們都很高興。)
3、課文圍繞著兩幅作品的產生及相關的故事進行記敘,你能依此為線索,把文章分成兩個部分嗎?
學生嘗試把課文分成這樣兩個部分,感受作者清楚、有序的表達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我”畫了兩幅蛇肚子里的象,可大人們都不能理解。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寫“我”迎合大人們的世界,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使他們接受。
4、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再來讀讀課文。
四、作業
1、讀熟課文;
2、閱讀相關文章。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回顧內容
請兩名同學分別來讀文章的兩個部分,我們一同來回憶文章的主要內容。
(請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理解主題
1、你們還記得在讀課題、課文時腦海中出現的問題嗎?請你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思考,看看我們能解決哪些問題。如果不能馬上解決的,我們再通過讀書、深入思考嘗試解決,好嗎?
(學生提出問題,并相機解決。老師把較難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2、請大家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看看在文中能不能找到答案,把相關的語句畫出來,可以在旁邊寫上簡潔的批注。
(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3、學生交流閱讀感受。
4、在課文中有這樣幾個句子,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幻燈片出示
a、我給大人看我的杰作,還問他們看了我的畫怕不怕。
“一頂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b、為了讓大人看懂,我又補畫了蛇的內部。
大人勸我別畫什么剖視的或不剖視的蟒蛇圖,把心思用到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上去。
c、我不得不另選一個職業……
我始終把作品一號留著,遇上一個我看來頭腦略微清醒的人,就用圖畫考驗他。我要了解他是不是真的懂事。但是沒一回他們不是回答:“這是一頂帽子。”
d、我跟他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和領帶。
大人很高興,認為結交了一個如此明白事理的人。
⑴能讀懂這些句子嗎?可以聯系平時的生活感受,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a、我畫了一幅圖畫,一條蛇把大象吞進了肚子里。可是大人們卻看不出來,認為那只是一頂帽子,沒有害怕的感覺。
b、我想使大人明白我畫了什么,懂得我的感受,于是畫了第二幅作品,可是卻受到反對,他們認為我沒把心思放在“該用”的事情上。
c、、雖然我的興趣、作品沒有得到大人們的理解和認可,但是我仍然不放棄,仍然堅持自己充滿童心和想象的世界。
d、我適應大人的世界,大人們能接受這樣的我。)
⑵老師引導學生總結:作者的作品無法得到大人的認同和理解。孩子和大人思考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面對同一個問題,大人和孩子經常會有不同的看法。
⑶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些句子。
5、你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歷嗎?
學過課文以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得到哪些新的啟示呢
三、導讀名著,課外延伸
喜歡這個故事嗎?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小王子》,感受這部書籍世界里的奇跡帶給我們的不一樣的精彩。
四、作業
1、閱讀《小王子》;
2、制作讀書卡片。
板書設計:
蛇肚子里的蛇
自己的角度、不被理解
大人的角度、被人接受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紅軍戰士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3、學習作者利用環境描寫側面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學生:搜集紅軍翻越大雪山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七律·長征》這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了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面對種.種艱難困苦,面對地方軍閥、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在極其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走進大雪山,感受當年紅軍翻越大雪山的艱難。
2、板書課題:翻越大雪山。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教師提示重點字詞的讀音及書寫。
戳:讀音chuō,注意“羽”字頭的變化。
踉蹌:讀音liànɡ qiànɡ。
2、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感受。
三、感受雪山環境的險惡
學習課文第1、2段。
1、讀課文第1、2段,勾畫出寫雪山特點的語句。
2、引導學生概括大雪山的特點。(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天氣變幻莫測)抓住“白雪皚皚”、“終年不化”體會氣候的寒冷,抓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體會天氣的變幻莫測。引導學生思考這段環境描寫的作用。
3、指導朗讀。
學習課文第3、4段。
1、紅軍從江西出發,已經整整八個月了,他們現在又是怎樣的情況呢?自由讀課文第3段,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匯報勾畫的'內容。
3、這樣的隊伍翻越這樣的雪山,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4、面對險惡的環境,面對重重困難,紅軍將士的態度是——齊讀第4段。你從感嘆號中悟出了什么?(態度堅決、毫不猶豫)該怎樣讀?引導學生讀3、4段。
四、感受紅軍的無畏精神
學習第5段。
1、紅軍在翻越大雪山過程中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們是怎樣克服的?默讀課文第5段,在相應的句子下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環境描寫的句子“一到山腳……到處都是雪,雪,雪。”“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體會環境的險惡。
作者不惜筆墨著力進行環境描寫用意何在?面對險惡的環境,紅軍戰士怎么做的?
這些險惡的環境與“被救出來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塊,系好鞋帶,又歸隊繼續前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引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學習第6段
1、紅軍戰士越往上爬面臨的困難越大,“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艱難地前進,“拼盡”可換成哪些詞?為何用“拼盡”?默讀第6段,并在相應的詞句下作上記號。
2、全班交流。
從“像被無數把尖刀割著”、“渾身哆嗦”、“牙齒打顫”體會天氣冷到極點;從“頭暈腦漲,呼吸困難”、“要是……就……”這些句子中體會紅軍將士邁步前進極端困難,并且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挑戰極限,翻越雪山。
3、引導朗讀,并通過引讀、結合插圖或浮現畫面的方法引導學生背誦本段。
五、感受紅軍的革命情深
過渡:雪山無情,人有情;氣候惡劣,但“人定勝天”!看吧,我們的紅軍戰士是怎樣用頑強的意志,人間的真情去戰勝那堅實的冰山的!
1、讀7~12段,在你深受感動的地方作上批注。
2、小組交流閱讀感受。
3、全班交流。
從“一摸他的身子,已經冰涼了”可看出,戰士江良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著怎樣的痛苦折磨在風雪里前進。
從“指導員望著……心想……也要挪過山去。”可看出他們患難與共,唇齒相依;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之間的情誼比山高,比海深。
4、第11段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
5、讀12段中寫景的句子,與前面寫景的句子作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紅軍戰士戰勝自然,越過雪山的喜悅心情。)
六、感受勝利的喜悅
紅軍勝利會師,想象戰士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七、作業練習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在寫作方法上有何收獲。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摘抄下來。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2、通過深入閱讀,體會不同人士對于故事的不同評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文作者用寓言的手法寫了一只狼四天發生的故事——追捕羊、兔、松鼠的失敗與被老虎追捕的經歷,因為狼的不留余地,導致自己被送入虎口。作者用富有哲理的思維方式,對這只狼的案例借各界不同人士的內在邏輯思維趨向,表露看法。故事雖短小,但這只狼的不留余地,卻給人留下了一個思考的余地。人們指責著狼的愚蠢與不明智,因為他們都在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看待事物都在奔赴一個自己認為有益的目標。狼的遭遇,繁衍了各界人士的思考,對人生、對環境、對計劃等等。精辟的言論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2、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教學難點:
理解各界人士對故事的.不同評價。
4、教學突破點:
通過引導學生結合活動提示,先弄清楚各界人士是什么樣的人,然后結合他們的職業來理解他們的評價。
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新課,齊讀課題。并指生讀課文。
2、同學們評議讀得怎么樣。
(二)讀課文,注意讀得文通字順。
(三)結合課前的預習,匯報自學的成果。
師:同學們之前已經預習過這篇文章,有哪些需要同學們的內容請大家充分交流。
關注字音、字型、詞義、等基礎知識部分。
(四)在把文章讀流利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觀察作者畫的這兩幅畫,談談你的看法。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結合書后習題,試著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根據時間順序可以給文章分為兩段:
第一段:(1——5)講述狼的故事。
第二段:(6——12)不同人士對故事的不同評價。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請兩名同學分別來讀文章的兩個部分,試著概括其主要內容。
(二)精讀文章,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精讀文章進行學習,將其中你認為最值得研究的語句找到,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其中的含義。
結合書后第二題所給出的重點句子。
2、含義深刻的句子:
不同人士對故事的評價。(幾個句子。)
3、在讀這個故事時,可以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討論交流自己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1、討論書后的“討論”題,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體會。
2、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形象、身份、特點,在讀到評論性的語言時要讀得沉穩、深刻。
3、體會這個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整篇文章又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板書設計:
不留余地的狼
哲學家、唯心——唯物
宗教學家、善——惡
環境學家、生態平衡
經濟學家、盈——虧
軍事學家、強大——弱小
農民、種植——收獲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難認難寫字。查閱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詞章《清平樂·六盤山》,體會這首詞飽含的革命豪情。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使命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和學習心態。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字,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體會《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飽含的革命豪情。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使命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詞章《清平樂·六盤山》。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和學習心態。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紅軍長征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課題。
1.還記得第九課辛棄疾寫的那首《清平樂》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茅檐低小……”
2.“清平樂”是個詞牌名,它表示填詞的平仄、韻律、節奏格式。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也是這樣的.詞牌。
3.板書課題:21.清平樂·六盤山
4.讀課題。你明白了什么?《清平樂·六盤山》是一首詞。以“清平樂”為詞牌名,“六盤山”是這首詞的題目。
5.這首詞是誰在什么時候寫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盤山又在哪里?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一邊看課文一邊聽課文錄音。
2.聽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在1935年9月帶領紅軍第一方面軍翻越六盤山時的有感之作。正式書寫是在1935年12月。)
3.自由讀課文。
4.自學生字及詞語。可邊讀課文邊將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畫記出來,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也可以先讀課后的生字,讀準字音,再讀課文。如果課文中除了生字還有不認識的字,可請教同學或老師。
5.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將課文讀準讀通,交流對課文中詞語的理解。
6.檢查生字讀音。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纓、縛、梁、眺、陜、誦
(2)交流難點字的識記方法。“纓、縛、梁、眺、陜、誦”六個字可以用與形近字相比較的方法識記。
纓——櫻 縛——搏 梁——粱
眺——跳 陜——峽 誦——通
讀準后鼻音字:纓、梁
三、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1.將生字放回到課文中,讀一讀課文中的詞語。
長纓山梁陜北縛住
談古論今天高云淡紅旗漫卷瓦窯堡不朽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3.檢查評價,請學生朗讀這篇課文,引導學生適時評價。
4.多讀幾遍,討論疏通詞句。
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幫助理解“山梁”。
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眺望、吟誦。
交流搜集的長征資料,理解“第一方面軍”“六盤山”“會師”“瓦窯堡”“陜北革命根據地”等詞。
5.課文有幾個部分,主要寫了什么?(第一部分是毛澤東寫的詞《清平樂·六盤山》,第二部分是介紹這首詞產生的過程。)
四、指導學生寫字。
1.觀察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字,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梁”字上部的點畫較多,注意寫好。
眺:左邊是“目字旁”,不要寫成“日”。
朽:與“巧”比較識記。
2.自由書空寫一寫。
3.將每個字描紅一個,臨寫兩個。寫完后,同桌互相評價。
五、作業設計。
1.把這篇課文讀流利,讀給家人聽。
2.用本課的生字做詞語卡片。
3.找找長征的故事,讀一讀。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5
一、知識教學點
1.增進對科幻作品的了解,體會想象在科幻作品中的表達作用。
2.培養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模式,勇于提出新奇見解的科學精神。
二、能力訓練點
訓練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變換角度思考。
三、學法引導
放手讓學生自由想象,想象越新奇越好。
四、教學的重難點
1.在學習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大膽想象力。
2.理解大膽而奇特的想象必須有合理的根據作導引。
五、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六、教學具準備
若干圖片
七、教學步驟
一、激情導入課文
1.先和同學們講一段“關于尾巴的故事”,動物最有用的工具之一是它的尾巴,每種動物的尾巴都有它的特殊用途。鱷魚用它的強有力的尾巴擊退敵人;狐貍用它的尾巴保持溫暖;而松鼠如果從樹上掉下來,就把尾巴當作降落傘使自己安全著陸;海貍用它的尾巴發警號,游泳時用尾巴劃水轉向,還用尾巴給窩里墊土,當咬斷大樹時用尾巴來穩住身體。有一天動物進行了一次交換尾巴的游戲,它們是這樣交換的。(印發有關資料,資料附后)
2.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知道了每個動物都有適合自己的尾巴,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人類如果也有尾巴會是什么情況?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國作家坎斯?彼勒的科學小品:“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自由讀課文。
1.在預習的基礎上鞏固對字詞的掌握
重點字詞:閑暇翹起蹭(cèng)
2.同學們思考討論后明確:
(1)作者是由什么而想到人類會有尾巴?(“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這個客觀事實引發出來的)
作者通過奇特而有據的想象入題,提出“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設想。
(2)如果人類有了尾巴,那么人類的尾巴該是什么樣的?
(不會太長,不會長毛;男尾比女尾粗壯些,女尾巴會更柔美;尾巴外裹著一層薄薄的皮;尾巴都會露在外面。)
(3)有尾巴的人們又會如何去珍視自己的尾巴?
(會對尾巴加以裝點和保護,以使尾巴更美麗,更耐用)
(4)人類的尾巴有哪些功能?
A.生理上有表情達意的作用(表示歉意、表示贊同、表示友好、表示愛戀);
B.有保健的作用(更方便地感知外界的溫度、豐富的穴位可以用來治療凝難病癥);
C.尾巴可以帶來操作之便(木工用尾巴夾住木頭、女人用尾巴圈緊小孩,運動場上用尾巴拔河,使體操動作更精彩)。
(5)最后作者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6)你們還有什么大膽的想象?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待機出示圖片)
(二)學習課文的重點: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是開啟本文思路的鑰匙,更是展開本文的翅膀。
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都源于作者大膽的想象,作者的想象雖然大膽而奇特,但都有著合理推導,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作者在文中是怎樣體現新奇和合理的?
1.人類有尾巴——“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引發出來的。
2.想象人類尾巴的樣子——有尾巴的基礎上——根據人類身體發膚的特征及男人、女人體態差異上進行的。
3.尾巴的生理功能,工作之便——是從尾巴與人類參加社會活動的聯系想象出來的。
4.化妝品商店會有“尾巴專柜”,醫院開設尾巴的專門門診,也都是從與人體相關的社會服務項目誘導出來的想象。
5.文章最后說:“人們之所以貧困,之所以壽命不長,之所以行動不便……都是因為人們沒有尾巴”——這驚世駭俗的想象,作者雖然難以將“貧困、短壽、行動不便”同尾巴的關系一一說明,但由于全文的想象都是有據的,所以讀者對最后的驚人之語,雖然感到奇異,都又不覺其荒.唐。
(三)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作者大膽地想象了“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的一片天地,同學們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現在我們來認真地想一想,如果作者的這一愿望實現,那么我們人類人人都會擁有一條美麗的尾巴,作者筆下尾巴有很多的用處和好處,現在我們一起來發揮想象:如果這一愿望真的成為現實,尾巴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麻煩?
同學們自由發言:(1)人類有尾巴不美麗,甚至是丑;(2)露著尾巴是把個人隱私暴露出來;(3)有了尾巴坐車不方便;(4)會給別人帶來騷擾……
(開一場現場討論會:如果人類長尾巴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通過發言培養學生大膽的想象,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我們的祖先是有尾巴的,是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尾巴的功能被四肢和語言等代替,尾巴所要表達的信息,用其他都能表達,所以尾巴就漸漸消失了,應該說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
三、課堂小結
課文描述的是想象中的奇妙世界,想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想象讓我們今天的生活變得如此豐富多彩。課文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了不同于傳統的新的見解,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同學們也不妨試著對周圍的事物,換個角度去思考,大膽地作出假設,提出不同于傳統的新見解,也許你會獲得一種別有洞天的喜悅,現在我們以“假如……”開頭說一段話,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又合乎情理,想象越新奇越好。
例:假如人類仍能夠四肢自如地行走,就會帶來行動快捷,減少車輛擁堵等效果,也會避免或者減少大腦缺血、脊椎彎曲、勞損、胃下垂、痔瘡等疾病的發生。
四、布置作業
以“假如……”為話題寫一段話,看看誰的想象豐富、奇特而合乎情理。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完整地敘述自己參與過的一次活動,寫清楚活動的場面,注意點面結合。
2.能寫清楚自己參與活動的想法、感受、心情。
3.學習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
重點難點
1.能寫清楚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的相關信息。
2.做到詳略得當,中心(感受)突出;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抓住細節進行描寫。
3.學習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
教學準備
教師: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班級曾經參與活動的圖片。
學生:
回憶曾經參與過的活動,寫下活動名稱,有條件的可以準備當時的照片或視頻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主題
1.展示學生活動的圖片,激起學生對活動的回憶。
導語:大家看看這些照片,是不是很眼熟?這幾張照片中大家笑得可真開心,而這一張照片中大家的表情看起來可真嚴肅。再看看這張,這位哭得稀里嘩啦的同學又是誰呀?看著這些照片,老師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精彩的活動中去,你們呢?
2.引導學生體會照片中的情感,導入課題。
過渡:很好,看來大家對之前參與的活動都記憶猶新,感觸深刻呀。那么,這堂寫活動的作文課相信大家都能暢所欲言了吧!
二、拓展思路,確定寫法
1.點名學生說一說這學期或小學階段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
2.歸納、總結學生發言。
體育競技類:拔河、跳繩、接力賽、乒乓球……
文藝表演類:合唱、課本劇表演、集體舞……
公益慈善類:看望老人、植樹、校園清潔、愛心助學……
民俗活動類:包粽子、寫春聯、踏青、看燈會……
校園活動類:開學典禮、課間操、校運動會……
3.點名學生總結活動收獲(即確定文章中心)。
預設:參與一次活動,必然會產生很多想法和感受,也會從中得到不少收獲。這些收獲或許是增加了一種新的生命體驗;或許是鍛煉了某種能力,展示了自我風采;或許是走進他人,了解了陌生世界;或許是汲取了文化營養,開闊了眼界;或許是放飛心靈,體會快樂人生,等等。多多引導學生體會活動中和活動后的感觸,明白參與這些活動的深層意義。
4.引導學生明確寫作重點和寫作技巧。
(1)確定寫作內容和寫作重點。
明確:教材中已經明確交代了本次習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將這些問題的答案一一寫明,就可以初步組成一篇文章的框架。但是,作為一篇寫活動的文章,其目的必然是讓讀者感受活動的氛圍,闡述作者的收獲。因此,所有與之相關的內容均應作為寫作重點,即須寫清楚活動最精彩之處,寫清楚活動過程中的什么內容讓自己感受最為強烈(一般為活動的高潮部分),寫清楚活動帶給自己的啟發。
(2)掌握記敘活動寫作技巧。
明確:寫作順序和場面描寫應注意哪些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學過的課文進行點撥式指導。一般而言,可以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依次敘述活動的全過程,也可以采用倒敘的手法,把活動的結果或活動中某個重要場面提到開頭,再回顧活動的起因和經過。寫活動就離不開場面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和心理是描寫的重點,要從細節出發,營造出活動的氛圍,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此外,環境描寫和恰當的修辭手法可以讓作文增色不少。
三、總結素材,完成初稿
1.學生翻看自己準備的資料,回憶當時的所見所聞,確定寫作對象。
過渡:關于本次習作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技巧相信大家都有了初步的印象,現在應該迫不及待地想要動筆了吧。請大家翻看自己準備的資料,回想一下那些活動經歷,其中讓你記憶最深刻的是哪一次呢?把這次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吧!
2.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活動,說一說活動的過程和記憶深刻的細節。
預設:學生可能有好幾個選擇,必須明確出一個作為本次習作的寫作對象。
3.點名學生說說自己想寫的事,教師指導學生把活動過程說清楚,引導他們說出為什么會印象深刻,從而明確活動的感受和想法。
4.完成初稿。學生根據交流的內容,列出習作提綱,把活動過程完整地記錄下來,形成作文。
5.教師巡視,注意個別輔導。
四、點評習作,修改謄寫
1.出示幾篇典型的習作初稿,師生集體修改。
評議重點:
(1)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明白;
(2)場面描寫是否生動;
(3)想法感受是否深刻,情感的抒發是否水到渠成;
(4)有哪些優點可以借鑒。
2.學生自己嘗試修改習作,注意使用修改符號。
修改重點:(1)標題應在符合要求的條件下新穎有趣;(2)改正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3)改正不通順的語句;(4)對內容進行增刪調整。
小學階段常用的修改符號:
(1)改正號:(2)刪除號:(3)增補號:
(4)對調號:(5)轉移號:
3.小組間交流習作,互相修改評分。
4.小組推選佳作進行朗讀展示,教師點評。
點評重點:(1)過程敘述完整;(2)內容具體,重點突出;(3)場面描寫生動,情感真摯;(4)標題、開頭、結尾精彩。
【優秀習作】
記一次有意義的義賣活動
時光如流水一般,沖刷著我的記憶,有些事早已褪色,但唯有一件事讓我至今也難以忘懷,那就是學校開展的“愛心大義賣”活動。①
記得那是“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下午,老師布置了一項特殊作業——回家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和書籍,并挑選其中一些標上合適的價格,明天拿到學校來賣,賣來的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同學們聽了,個個興奮不已。放學回到家,我就開始翻箱倒柜,大肆搜尋自己的玩具,精心挑選了幾件標上價格,等待第二天義賣活動的到來。②
第二天,我帶著自己的“商品”來到學校,只見操場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還拉上了“愛心大義賣”的橫幅,簡直像個大市場。“市場”上的“商品”真多,有芭比娃娃、變形金剛、鉛筆盒、套裝尺子,《淘氣包馬小跳》《百科全書》……,真是應有盡有,看得人眼花繚亂。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個攤位,把義賣的“商品”擺了出來。③
不一會兒,我左右兩邊的幾個攤位都圍滿了“顧客”,我卻門庭冷落,連個問價的人都沒有,這可怎么辦呀?這時,一陣吆喝聲傳入我的耳朵里:“走過路過,機會不能錯過喲——”循聲望去,那不是我們班的李小小嗎?還真像個小商人,不愧是生意人的后代(他爸媽就是做生意的)!看來,我得學學他。我清了清嗓子,張張嘴,可怎么也叫不出來。試了好幾次,我終于鼓足勇氣,大聲叫了起來:“快來買喲,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買好產品這里來!”沒想到,我這一吆喝,還真吸引了不少“顧客”。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問:“這個玩具多少錢?”“這個便宜點啦,好不好?”“把那個拿給我看看,好嗎?”可真是忙得我不亦樂乎。就這樣,我手中的“商品”終于賣得一干二凈。整理好攤位,我仔細數了數,總共賣了25元,哈,還真不少!我懷揣著自己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走向捐款箱,鄭重地投下了自己的一份心意。④
這次義賣活動可真有意義!它不僅僅是一次愛心活動,而且還鍛煉了我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更讓我嘗到了成功后的喜悅!⑤
句段賞析
①采用倒敘手法開篇,點明本文寫作對象。
②簡單交代了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③描述熱鬧的活動場面,營造氛圍。
④這段是文章的重點,詳細描寫了“我”的“商品”是如何從無人問津到反響熱烈的。描寫細致,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都恰到好處,尤其是詳細刻畫了“我”的內心活動。
⑤結尾點題,總結活動的意義,升華文章中心。
總評:本文記錄了一次學校組織的義賣活動,從義賣活動的準備工作到義賣過程,再到義賣結束后的感受都寫得非常清楚。文章詳細刻畫了“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將自己的“商品”推銷出去,并將個人的心情穿插其中,寫得細膩而真實。最后的感想貼合事實,具有說服力,可以體會到作者為何會對這次義賣活動難以忘懷。
5.引導學生再次完善自己的習作,謄寫習作。
五、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總結: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也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了鍛煉,它們能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健全、更有追求的人。通過本次習作,大家是不是又重新獲得了心靈上的熏陶和洗禮呢?希望大家能夠謹記活動帶給我們成長上的益處,不斷提升自我。本次的習作課堂,大家的表現讓老師很欣慰。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次的作文練習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保持這種學習的熱情,多多努力,爭取在今后的學習中創造更多的成功。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學會“真摯、避免、朦朧、凄涼、引用、強烈、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表情達意的關鍵詞,理解作者對母親的悔恨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季羨林資料及相應文稿《賦得永久的悔》,制作相關課件。
一、談話導入、播放音樂導入新課
1、出示季羨林照片
師簡介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課件展示)
2、母親,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親切的稱呼,我們曾無數次呼喚著母親,無數次沐浴著母親的愛,此時,你腦海里浮現出母親怎樣的形象?用一兩個詞來形容(——的母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的母親有著一份獨特的愛,著名學者季羨林的文章,也對母親獨特的解釋,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季羨林的這篇——懷念母親,齊讀課題。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伴隨著季羨林的一生。再讀課題。讀出懷念的意味。
(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讀出“懷念”的情感。)
二、檢查預習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兩位母親?
2、作者對這兩位母親懷著怎樣的情感?
3、出示詞語“真摯”“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頻來入夢”“朦朧”“可見一斑”等詞語檢查學生讀音。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季老的許多文章里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那么,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一自然段。
1、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
2、作者說“我一生有兩個母親”是哪兩個母親?文中哪句話概括交代了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情感?
3、抓重點語句,理解對母親的懷念
出示句子: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四、失母之痛——永久的悔恨
走近季羨林:我們提起季羨林,看到更多的是他頭上的光環,然而,當我們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你們會發現作者心中有一個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說:我這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這悔、這恨就從失去母親開始——
1、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沒有你不懂的詞。同學們自己讀了,也聽別人讀了,相信同學們一定從內心走近季羨林,現在你們能不能把這長長的一段文字讀成一個字?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談,可以是“悔”,可以是“痛”,課文中為一“恨”字,這是怎樣的恨?悔恨,他恨什么?
2、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你看到了這個“恨”字?學生任意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句子1: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這個句子讓我感受到母親的去世,讓作者感到無比的傷心,一連痛哭了好幾天,而且吃不下飯,可見作者對母親有多么愛。
不僅吃不下飯,還“寢不安席”,你知道“寢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嗎?
就是睡不著覺,在床上翻來覆去。
是啊,最親最愛的母親的離去,讓作者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誰能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如此痛苦不堪?
因為作者六歲就離開了母親,而且平時也很少回家,沒有很好地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壓力,所以感到很內疚。
我覺得還有一點,母親臨終之前都沒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兒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
母親是帶著遺憾、帶著不舍,離開這個世界,也離開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絞。請你讀讀這句話。
在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的時候,他的腦海里會回想起什么?
會想起自己曾經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情景。會想起母親為了這個貧困的家日夜操勞的情景。
……
(出示資料:這是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時我大部分時間是和母親形影不離。母親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親到地里摘綠豆莢,我便跟到地里,在母親身后跑來跑去,不停地問這問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給母親看一看。棒子上長了烏霉,我一定要問母親這是為什么。母親總是一邊摘著豆莢一邊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師:這是存留在作者腦海中關于母親最深刻的記憶了,因此當母親突然去世,作者內心深處又怎能接受?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句子2:“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作者對母親真摯的愛慕,因為作者覺得自己失去了母愛,成了一個靈魂不全的孩子。
師:的確,這是一個很值得認真品味的句子,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句話,你能讀懂些什么?
生:我覺得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對母親的眷戀,對母愛的渴望。因為作者覺得只有擁有母愛,自己的靈魂才是完全的。
生:失去了母親,作者感到內心無比空虛、寂寞,似乎整個世界都變得一片黑暗,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任何快樂。
師: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可見母親的離去,帶給作者多大的傷痛。母親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終生遺憾。
(出示資料: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師;讀了這則資料,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因為無法迎養母親而更加感到遺憾。
生:我明白了文中提到的`“我的愿望沒能實現”這句話,我想這個愿望就是作者贍養母親的愿望。
師:是呀,當作者即將大學畢業,即將有能力贍養母親的時候,母親卻離開了自己,這怎么不讓作者難過、悔恨?帶著這種感受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讓作者傷心的,是不是僅僅是因為母親的去世?真正讓作者感到遺憾和悔恨的是什么?(生回答,師總結: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播放音樂)此刻,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懂這一段更為痛苦的文字:出示《賦得永久的悔》片段:“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師:在季羨林心中,他認為什么最重?(生:母愛,母愛最重!)師: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卻依然只有那一恨,還有那無盡的懷念,我們齊讀這段文字。
2、拓展作業:看了這句話,你們一定感觸很深吧?此時,你有什么想對你的母親說的嗎?(教師引導:想想母親在家的辛勞,養育你們的不易)快拿起你手中的筆把想對母親說的話寫下來吧!(叫學生回答)
3、推薦:課外閱讀《賦得永久的悔》
總結:是啊,季老再也沒有機會報答自己的母親了,留給他的唯有那遺恨和永久的懷念。而我們大家,卻還有這個機會,來報答自己的母親。我們能做的很多:在家,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母親的負擔;在學校,好好學校,不辜負母親對我們的期望!
板書設計:
6懷念母親
敬意
愛慕親生母親
悔恨教學反思:
《懷念母親》是新課標下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季羨林是個文化界殿堂級的大師,他的散文總是感人至深。真和樸無處不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除了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我還通過引導學生對比讀,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自讀等方式,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語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外,適當補充,拓展有關的資料,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1、掌握“而”字的兩種基本用法,順接和轉接。
2、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們常說四書五經,同學們知道“四書”指的是那四書嗎?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書中的《論語》。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解釋題目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題目,什么是“論語”,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的注解1,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什么呢?很好,把它畫出來。“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就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2、作者簡介好,我們現在來看一下作者:孔子,請同學們看到注解一,從這里我們又可以知道孔子的什么信息?很好,用筆畫出來。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與孟子并稱“孔孟”,其中,孔子被稱為“圣人”。
三、整體感知
1、誦讀全班朗讀課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2、檢查作業(掃除語言障礙,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①讀音論()語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誨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而內自省()也默而識之()何有于我哉()
②字詞的解釋(投影字詞與重要句子的翻譯)
a、要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通假字(“說”通“悅”(愉快)“女”通“汝”(你)“識”通“志”(記住))“知”通“智”(智慧)
b、總結“而”的用法“而”字是個連詞,它的基本用法有兩種,順接和轉接。課文中哪些是表順接的,哪些是表轉接的`?明確:表順接的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敏而好學、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轉接的有:人不知而不慍、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學而不厭。
③重要句子的翻譯
④全文的翻譯
⑤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精讀品味
1、課文里哪些話是談學習態度的,哪些話是談學習方法的?明確:談學習態度的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談學習方法的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默而識之等。
2、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么?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么?明確:學習態度強調要謙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與復習。
3、哪些語句強調謙虛,哪些語句是強調獨立思考與復習,并分別說明理由。
例1: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例2:獨立思考、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溫故而知新;傳不習乎?
4、在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在學與思、學與問的關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明確:在新知與舊知的關系上,孔子認為“溫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溫故”“知新”的人才能當老師。這里,孔子強調的是“新知”,是那種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知識與實踐的關系上,孔子認為“學而時習之”。學,指禮、樂、射、御四門課;習,指實習。學了知識要按時去實習,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行動上,在實踐中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學與思的關系上,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讀書而不通過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憊。
在學與問的關系上,孔子主張既學又問,不僅問知識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識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們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虛心向他們求教,不以為羞恥。
五、討論交流
1、自由朗讀,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
2、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后有何打算?
六、總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七、布置作業
1、搜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注明出處、含義,并制作讀書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論語八則》
學習態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默而識之。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悟。
2、積累諺語。
3、優秀課外讀物。
課前準備
1、至少各摘抄一個有關環境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片斷。
2、收集與“誠信”有關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爭辯”運用過的。
3、根據“課外書屋”的優秀書目,安排同學提前了解相關書籍,給自身喜歡的書籍寫一段廣告詞、一份優秀書或簡介。
教學過程
對話導入
1、讀著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著一份又一份美麗的感動,浸潤著我們一顆又一顆善良的心靈,真的很快樂!今天就讓我們快樂地走進“回顧·拓展三”,進行一場知識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請瀏覽一下課本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課外書屋”三局部內容。
2、師生討論比拼方式與方法。
3、總結討論結果:積累警句多的為“收藏家”,朗誦用情的為“朗誦家”,理由說得充沛的為“演說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斷
4、討論分享程序:朗讀精彩片斷→分析精彩片斷→說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斷一──環境描寫。
(1)指名讀來自課文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2)同學自告奮勇讀來自課外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學再評價、補充。
(3)再優秀一名同學讀自身習作中的精彩片斷→自我剖析→說明分享理由。
教師小結:同學們不只能用心用情地讀,能充沛地表達自身的分享理由,還能理解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厲害!希望各位繼續努力,各顯神通,爭取成為班級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誦家、演講家。預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身收集的環境描寫的精彩片斷。
分享精彩片斷二──心理活動描寫。
(1)組內分享,注意傾聽與評判。
(2)小組優秀一名同學進行班級分享,教師積極參與各小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幾名同學向全班交流,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4)教師適時點撥、歸納,關注同學的傾聽習慣、評價措辭、補充的方法。
民主評選第一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并用熱烈掌聲表示祝賀與鼓勵。
比拼二:讀悟警句
1、把“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讀成誦。
(1)同學自選日積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淺出的解釋,如同學都舉手表示懂了,此生即為本輪演講家的競爭對手。
(2)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根據同學實際,難理解的名句進行趣味性操練:同桌互說。
(3)至少背誦5句中的2句,指名背誦勝利者為本輪朗誦家競爭的實力派選手。
2、朗讀課外收集的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
(1)小組長負責:比比本小組誰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記錄姓名、條數報學習委員,由班長宣布本輪的收藏家,宣布前請老師鑒定。
(2)同桌互談自身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組長優秀優秀者。
(3)小組長負責:競選本組最佳名言警句朗誦家。
(4)各小組最佳朗誦家競選班級朗誦家,朗誦前由小組長說明優秀理由。
(5)全班參與評選。
3、民主選舉第二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
比拼三:優秀優秀書籍
1、自由朗讀“課外書屋”中對《綠山墻的安妮》一書的介紹。
2、通過談話提問,了解同學通過前一段時間的準備,對文中提及的《根鳥》、《窗邊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識大比拼──課外書屋中,你認為哪本書最值得優秀?我們來發扮演說,說出你的理由。看誰勇敢;看誰最幽默;看誰的書最有吸引力;看誰的書最值得看!
(1)發扮演說要有稱謂,有開場白,有結束語;還要注意聲音響亮,富有感情;態度自然大方。
老師傳授秘訣:設置懸念;用自身的話講而不是讀。
(2)自練。
(3)自薦,上臺優秀書籍。
(4)同學舉手上臺挑戰擂主。
(5)評價兩位選手,確定新擂主。
(6)鼓勵同學挑戰新擂主,再作分析與評價。
(7)根據小組交流,優秀新的挑戰者,發生新擂主。
(8)優秀本輪演講家、收藏家、朗誦家候選人名單。
(9)對當選者表示祝賀。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讀準每一個字,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語氣和節奏,理解八則語錄的內涵和現實意義。
2、了解“論語”表達的藝術方法和這些方法所產生的作用(排比的語氣氣勢,比喻的形象意義,對偶的整齊勻稱等)。
3、了解古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以此指導自己的學習。
【學習提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后人尊奉為圣人。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首開私立學校的先河,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2、《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書。它對我國思想史和文化史都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自漢以來,儒學成為兩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統。《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語錄體散文,主要是記言,又是先秦文學語言的總集。
3、《論語》八則內容,以“學習”為中心,分別闡述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內容。
【語句串講】
原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學習知識并按時溫習它,不也是愉快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這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嗎?
要點:“而”順接連詞,相當于“并且、從而”。“不亦…乎?”反問句式,“不也是…嗎?”“說”通假字,同“悅”,愉快。
原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要點:后面這個“知”是通假字,同“智”,聰明。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翻譯:(對于知識)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以它為快樂。
要點:好,動詞,愛好。樂,以……為樂。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三個人同行,一定有(可以充當)我的老師(的人)在里面。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并且順從它,選擇他們不好的(地方)作為自我改正錯誤的借鑒。
要點:“焉”是“于此”的兼音詞,相當于“在這里”。兩個“其”都是代詞,相當于“他們的”。兩個“而”都作順接連詞,相當于“并且、從而”。兩個“之”也都是代詞,相當于“它”,分別指代前面的“善者”和“不善者”。“…者”者字結構,成為名詞性短語,相當于“…的”地方、原因等。
原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溫習舊的(知識)學習新的(知識),可以以這種人作為老師。
要點:“故”名詞,舊的(知識)。“而”順接連詞,相當“并且、從而”。“知”動詞,“得到”“懂得”。“新”名詞,新的(體會和知識)。“可以”兩個詞,“可”是“可以”;“以”介詞,后面省略“之”(這種人)。“為”動詞,讀wéi。
原文: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譯:到一年最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要點:凋,凋謝,凋零。
原文: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翻譯:不要想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貪圖小利,就作不成大事。
原文: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翻譯: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所有時間)思考,也沒有什么好處,(與其這樣)不如學習。
要點:嘗,曾經。以,介詞,省略賓語“之”。
【課文分析】
第一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樂趣和態度。三句話各有側重。第一句“時習”(按時溫習)是方法;第二句“樂”(樂于與有學問的朋友交往)是情趣;第三句“不慍”(暫時不被人理解卻不怨恨)是態度,更是胸懷。
第二則:闡述了學習的態度(道德)。一句話中五個“知”字,前四個“知”意義相同,后一個“知”是“聰明”的意思。實事求是,既是學習的態度,更是做人的道德。
第三則:闡述了學習由淺入深的境界。學習有“知之”、“好之”、“樂之”三個過程,以學習為“樂”是學習的境界。“樂之”必須建立在“知之”和“好之”的基礎上。
第四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虛心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唯有如此,才能豐富自己的見識,才能不斷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被后人廣泛地運用。
第五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復習已有的知識,接受新的知識,這是“為師”的基本條件。“溫故”是舊知識的鞏固和積累,“知新”是新知識的吸取和接受。
第六則:闡述了為學為人的道理。本句是打比方,寫“松柏”不畏“嚴寒”,比喻為學不怕艱難,為人不懼逆境。類似的比方有:烈火見真金、路遙知馬力、板蕩識忠臣。
第七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欲速則不達”充滿辯證的思想火花。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學習亦然。任何違背規律,急于求成的心態和方法都行不通。
第八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吾嘗”兩字說明這是孔子自述學習的經驗和教訓。光“思”而不“學”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閱讀文章,要抓住場面描寫。
2.詞句段運用:體會詞句重復的妙處;談談人物說話時“說”的不同表達方式。
3.書寫提示:舉辦書寫作品展覽,注意行款整齊、正確、工整。
4.通過理解、感悟、誦讀,積累“愛國”的名人名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閱讀文章,關注場面描寫;背誦關于“愛國”的名人名言。
2.難點:體會詞句重復的妙處,以及說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1.準備書法作品的課件。
2.詞句段運用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學習“交流平臺”
1.復習本單元學習的課文。
2.本單元學習的方法。
關注場面描寫
3.閱讀“交流平臺”的內容,你明白這段話的要點是什么嗎?
(1)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圈畫重點語句。
(2)可以圍繞重點寫寫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閱讀文章,要關注場面描寫。
(2)要學會在作文中進行場面描寫。
5.怎樣在習作中進行場面描寫呢?
(1)注重對整個場面進行概括性地描寫,這便是“面”的描寫。
(2)注重對某個人物或具體的事情進行細致地描寫,這是“點”的描寫。
(3)注重點面結合,活動過程才會給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夠把重點部分寫具體。
6.閱讀下面的一段話,談談場面描寫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揮得那樣有氣派,姿勢優美,大方;動作有節奏,有感情。隨著指揮棒的移動,上百人,不,上千人,還不,仿佛到位的,上萬人,都一齊歌唱。歌聲悠揚,淳樸,像諄諄的教誨,又像娓娓的談話,一直唱到人們的心里,又從心里唱出來,彌漫整個廣場。聲浪碰到群山,群山發出回響;聲浪越過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幾番回蕩往返,一直輻射到遙遠的地方。
生:這段話有點的描寫,也有面的描寫,有點有面,所以能夠很生動地描繪出大合唱的氣勢雄壯,也能夠反映出大家的團結一致。
生:這是對延安歌唱場面的描寫。既有鳥瞰式的描繪,又有特寫的鏡頭,點面結合,層次分明,把一個熱鬧非凡的偉大場面,寫得十分動人,從而表現了延安軍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1.出示課件。
讀句子,注意紅色畫線的部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A.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
B.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2.朗讀,理解句子意思。
3.討論詞句反復運用的妙處。
反復,是根據表達需要,有意讓一個句子或詞語重復出現的修辭方法,反復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
4.反復與排比的不同。
數量不一樣,反復,相同的詞語出現兩次就行。排比,結構相似的短語或句子必須三項,或三項以上。
四、繼續學習“詞句段運用”
1.出示“詞句段運用”課件。
寫人物說話時,可以不用“說”來表達。讀句子,仿照著寫一寫。
A.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
B.“我還有作業沒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謝絕了伙伴的邀請。
C.“既然這樣,你以后再也不要來找我玩了!”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滿腹下甚至盯著我的眼睛,一臉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腫了?”
2.朗讀,理解其意思。
3.分析不同的“說”。
A句是“贊嘆”,B句是“婉言謝絕”,c句是“話一出口”,D句沒有用“說”,只是用“:”引出說的內容。
4.生活中形容“說”的詞語比較多,如“竊竊私語”、“談論”、“爭吵”……請選擇表示“說”的'一個詞語寫人物的“說”。
五、總結訓練點,布置作業。
1.本節課學習了閱讀文章要關注場面描寫,以及詞語反復的妙處。
2.“說”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達,請寫一句人物的說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交流詞語反復的妙處。
2.談談課文《開國大典》中的場面描寫。
二、學習“書寫提示”
1.出示書法作品的課件。
2.學生朗讀。
3.交流兩幅書法作品的相同點、不同點和妙處。
相同點:作品后面都有題款。
不同點:《游子吟》是一首詩,是豎著寫的。
《草原》(節選)是課文的一句話,是橫著寫的。
妙處:字跡工整,條理清晰,注意行距,給人以整齊端莊的感覺。
4.老師指導:完成書法作品時,要注意選擇合理的款式,同時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幾點:
(1)行款整齊,布局合理。
(2)書寫正確,不出現錯別字,不規范的字。
(3)養成自我檢視的習慣,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5.學生臨摹,注意要求。
6.老師及時點撥。
三、學習“日積月累”。
1.舊知導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選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這句詩詮釋了文天祥的愛國之心,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證明了中國人是有民族骨氣的!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幾則愛國名言。
2.教師范讀。
3.學生齊讀。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國】諸葛亮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宋】李綱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
4.學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貢獻出全部力量;到死為止。
為了解除國難獻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樣。這句話可以看出曹植非常的熱愛國家。
祖宗留下來的土地,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讓給別人。這句話告訴了后人要保衛祖國的疆土,神圣不可讓敵人侵犯。
盡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記處于患難中的國家。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每個人都有為祖國擔憂的意識,因為維護祖國的尊嚴是中華兒女的責任!
5.講一則愛國故事,學生談感悟。
愛國的杜子威
在蘇州,流傳著一位歸國博士的動人事跡。他叫杜子威,是蘇州醫學院副院長。他出生在日本,在東京獲得博士學位。1972年,他離開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國。
僑居在日本的父親為杜子威蘇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萬元人民幣。杜子威不要一點報酬,把研究室獻給了國家。有人以為杜子威很有錢,問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國產的,蘇州牌,才45元,走得相當準。”杜子威把價值一百萬元的研究室獻給了國家,自己卻省吃儉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們被他這種崇高精神所感動。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領醫學代表閉訪問日本,他離開日本七年了,家里聽到這個消息,高興極了,準備好飯菜等著他。可是,等了好幾天,也不見他的身影。原來,訪日時間只有半個月。杜子威舍不得這點寶貴的時間,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歸國的前一天,代表團的其他同志上街參觀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頓飯。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為了給國家節省外匯,從賓館搬到父母家住。臨走前,父親給他一臺彩色電視機。杜子威卻說:“電視機我有了,我缺的是專業資料,今后給我寄點”。
四、總結訓練點,布置作業。
1.書寫作品要行款整齊、布局合理,還要正確。
2.理解、背誦關于“愛國”的名言。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二
閱讀文章——關注場面描寫
詞語反復不同的“說”
書寫提示——行款整齊、布局合理、正確規范
愛國名言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1、品味文章的精彩段落和精彩語句,享受美文的藝術魅力。
2、體會散文的特點,以及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
3、從飲茶品茶的生活習俗中尋覓社會變革的蹤影和水鄉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正音正字】
見課文下方注音的字
【詞語積累】
古樸雅致 小巧玲瓏 小道消息 憤世嫉俗 拍案而起 味同嚼蠟
【課文分析】
本文寫水鄉茶居在新時代的變化和水鄉人的“嘆”茶,從飲茶品茶這一流傳久遠的生活習俗中尋覓到社會變革的蹤影和水鄉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全文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寫水鄉茶居的外在變化。
首先將水鄉茶居與城市茶樓作一對比,以見其小。然后與舊時茶居作對比:一比茶居建筑的變化,近年“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結構”;二比茶居名字的變化,現在“講斯文”,用“雅號”;三是茶居設備和品茶食品的變化,現時“越來越講究了”。
第二部分(第6—11段),寫水鄉人“嘆”茶的高雅情趣。
首先,總說水鄉人把飲茶作為一種享受。
然后,分兩層意思:一寫他們邊“嘆”茶邊欣賞美景,品味生活;二寫他們邊“嘆”茶邊談論,“釀”出生活的詩來。
最后,以月下“嘆”茶,使人“漸醉”收束全文,讓讀者思考回味。
本文以小見大,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習俗,來反映社會變革及這種變革帶來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的巨大變化。全文緊扣一個“變”字,寫水鄉茶居的環境變化,寫水鄉人生活情趣的變化。
全篇運用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這樣的語言清淡雅致,用來寫茶居飲茶,寫水鄉飲茶人,寫他們的雅逸的情趣,可謂恰到好處,體現出內容和形式的'高度一致。
【思維訓練】
1、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
生動比喻,如“嘆”茶“有如牛的反芻”。
有雅逸的比擬,如“大小船只在半新醒半睡的小河中搖擼揚帆來去”。(擬人)
“兩岸漸漸消失在溫柔的暮色里”。(擬人)
“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擬人、擬物)
有比比皆是節奏舒緩的排比,如“有輕輕的嘆息,有嗬嗬的笑聲,也有憤世嫉俗的慨嘆”;“茶居燈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皴皺,水氣的飄拂,夜潮的拍岸……”
還有引用,如“草草杯盤共一歡”,是引用蘇步青的詩句。
2、本文哪些地方使用了對比?
文章不僅用水鄉茶居與城市茶樓對比,與舊時茶居對比,還把飲茶與飲酒對比,作者認為“‘嘆’茶的興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達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嘆’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表現出水鄉人在飲茶中品味生活的雅趣。
3、哪一段寫得富有詩情畫意?它是從哪些角度進行描繪的?請找出相應語句。
水鄉人邊“嘆”茶邊賞景的那一段,寫得很富有詩情畫意。加上那“半依欄桿”邊“嘆”茶邊賞景的茶客,構成一幅詩意盎然、美麗無比的風俗畫。 聽覺:“小鳥的飛鳴”。
視覺:“揭去霧紗,露出俏美的真容”的小河。嗅覺:“如傾翻了滿河的香脂”的水果香氣。
4、生活中,哪些也可以稱為高雅的生活情趣?請舉例說明。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06-20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12-09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公開課教案5篇12-10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21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02-20
小學語文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16篇)07-24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11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秋天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