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棗兒》教學分析
《棗兒》
《棗兒》是一個話劇小品,它是新時期戲劇百花園中一朵盛開的小花。全劇運用象征手法,圍繞著“棗兒”展開情節,描寫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切親情,反映了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變遷。全劇的主要藝術特點就是它的象征性,象征是現代戲劇常用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本劇所具有的豐富深厚的思想內涵,是與象征手法的運用密不可分的。這個話劇小品的思想內容,具有表層意義與深層意義的雙重性,以及內涵的多樣性。因此,劇本的思想內容可以有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多樣化的理解。
創意說明
質疑+點撥
教學預設
一、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然后為《棗兒》這個話劇小品設計一段演出海報中的劇情介紹。
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表露了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二、理清思路
全劇以“棗兒”為標題,并以“棗兒”貫穿全劇,讓老人與男孩圍繞“棗兒”進行對話,展開情節,請理出劇本的結構圖。
事情發生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開場的童謠表達了在“棗兒”中所融入的父母疼愛子女的親情;男孩因“撿棗”而與老人邂逅;老人請男孩吃“棗兒”;算命先生給老人的兒子起名,以及兒子小時候尿尿的事情,都離不開“棗兒”;老人給男孩講“棗樹”的來歷,以及“一顆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鬧災荒時爺兒倆靠“僅剩的八十一顆棗兒”活命的故事,也都離不開“棗兒”;男孩要把“棗兒”帶回家,留給父親吃;結尾以“棗兒甜,棗兒香……”的童謠,與開場相呼應。結構圖如下:
童謠開場
棗 棗兒來歷 呼 感
兒 老人念兒子 棗兒尿脖子 喚 動
為 男孩與老人邂逅 棗兒尿樹 親 親
線 藏棗留父親 人 情
索 棗兒思父親 吃巧克力
童謠收場
三、質疑點撥
設想:
①怎樣認識劇本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出現的還是未出項的)
全劇只有兩位人物出場:老人和男孩。
老人:首先是老一輩的農民形象。他一生勞作,不離鄉土,如今年邁,兒子離鄉外出,他繼續留守家園。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義的老一代的長者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關愛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愛尚年幼的新一代;作為過來人,他念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則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他的父親在城里又有了一個家,他愛吃巧克力并盼望父親帶巧克力回來,則顯示了男孩成長環境的鮮明時代特征。
劇中還有兩個未出場的人物:老人的兒子和男孩的父親。
老人的兒子(棗兒):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于外面的世界。
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于城里,拋棄了舊家而另成了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社會的變化。
②劇本是怎樣生動地表現人物感情的?
1、個性化的語言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感情。劇中的人物語言個性鮮明,真實自然,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情味,具有長者之風而又有很濃的鄉土氣息和很強的人生滄桑感。“老子個兒大,兒子個兒能小嗎?”體現出老人樸實自豪與典型的鄉土語言。
例如,“(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還不跟你一樣?臉皮兒像這青棗,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過去了——快吃棗兒吧(從匾子里挑了顆熟透曬干的棗兒)你吃這顆。”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滄桑感。“(將棗兒擦干凈)給,嘗嘗。男孩默默地接過。吃吧,樹上的棗兒多著呢!”
老人的語言表現了長者對小孩的疼愛,而且隨著他與男孩交往的深入,這種疼愛的感情表現得越來越強烈。男孩的語言則顯得純真活潑,稚嫩可愛。例如,“和你的臉一樣,皺巴巴的”表現了男孩的天真可愛頑皮。又如,“迷路了吧?(見老人沉默默,自語)不會的。這棵樹好大好大,會老遠就瞧見了,棗兒叔叔哪兒會看不見?”寫出了孩子對棗兒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現了男孩的一顆純真稚嫩的心。從兩人的對話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內心情感。
劇中的舞臺提示雖然文字很少,但對表現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些舞臺提示大都是人物動作、表情的簡要說明,例如,寫老人“威嚴地”“命令”“驀然溫和”“將棗兒擦干凈”“撣去男孩身上的灰塵”“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繼而激動不已”“緊緊摟住男孩”“將棗兒塞進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棗兒咀嚼”,等等,都傳神地寫出老人對男孩的疼愛,以及他在與男孩交談過程中的感情變化。
劇本中的`情節,如老人向男孩講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小時候在老人脖子上撒尿并在“棗樹”下尿尿的情形;給男孩講“棗樹”的來歷.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鬧災荒時靠“棗兒”活命的故事;男孩要把“棗兒”帶回家給父親吃;老人與男孩拉勾發誓,都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感情。
《棗兒》一劇以情感人。全劇重在寫情,寫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親情,寫老人與男孩之間的感情,寫老人的故鄉之情和對以往歲月的懷念之情。
③怎樣理解題目“棗兒”?
全劇運用了象征的藝術表現手法。“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的象征,也是傳統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園的象征。全劇以“棗兒”為線索貫穿劇情,借“棗兒”牽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棗兒”而相遇.而親近,又因“棗兒”而引起他們對親人的思念和呼喚。劇中寫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棗兒”而發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內涵卻是對當今社會狀態以及各代人生存狀態的一種隱喻,一種象征。“棗兒”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經歷,代表的是親情和歷史,也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棗兒”所牽涉的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系,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著嚴重的考驗。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征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
④怎樣理解劇本的思想內容?
劇本的思想內容具有雙重性、雙向性和多樣性。
雙重性:劇本的思想內容,在表層上,表現的是牽動人心的深切親情,一位老人與一個男孩的純真情義,以及老一輩的深厚鄉情;但在深層,表現的是人們在社會變革中的情感動蕩.人生變化和生存考驗,等等。
雙向性:劇中感人至深地描寫了老人對兒子和男孩對父親的親情,老人與男孩之間真摯感情,以及老人對以往歲月的懷念。劇本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實際上有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它既表現了深摯強烈的至愛親情,也反映了家庭關系的必然變化;既表現了對以往歲月的懷念,也反映了社會變革的必然趨向;既表現了人們對傳統的依戀.對精神家園的尋求,也反映了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其中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困惑,也有企盼;有對往昔的眷念,也有對未來的呼喚。
多樣性:劇本的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因此可以有多樣化的理解。例如這樣一些看法: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系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溫暖親情和心靈溝通;反映了現代化過程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追尋;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如此等等,都是劇本思想內容的應有之義。
?
【九年級下《棗兒》教學分析】相關文章:
棗兒的教學設計03-27
《棗兒》教學實錄04-24
棗兒教學反思范文04-29
棗兒12-29
經典散文:棗兒04-14
九年級下冊《棗兒》教學設計03-16
九年級下冊《棗兒》教學反思04-24
棗兒讀后感04-03
九年級語文下冊《棗兒》教學設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