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教學反思
《出師表》教學反思1
在這次“踐行新課標,研磨示范課”活動中,我和同學們共同學習的是新課標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出師表》的復習課。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出師表》是必背篇目之一,同時對于文言文的教學,新課標也要求必須注重文言詞語的積累,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由于是復習課,根據新課標和中考的實際,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背誦默寫課文。
3、積累重點實詞及虛詞的用法。
4、會譯課文。
5、領會諸葛亮提出的三項建議的意義,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6、領悟文言文學習方法,學以致用。
在學習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與學生平等對話,做平等中的首席,異步備課,異步授課,扎實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在實際授課中,我在以下幾點做得較好:
首先,默寫課文這一環節中,我注意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強調書寫工整美觀,坐姿正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以人為本。
第二、針對學生反饋實際及時矯正強化,力求做到以學定教。
第三、落實重點實詞虛詞的理解掌握,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
第四、釋義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的三條建議和體現先帝知遇之恩的三件事,領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第五、在拓展延伸這一環節中,通過資料積累和比較閱讀,既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又進一步感受了人物的精神品質,陶冶了情操,堅定了向諸葛亮學習的信念。尤其是拓展三題的設計,對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具有較好的效果,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總之,以上的設計既緊扣中考重點,又凸顯了新課標理念,整體感知、部分研讀、精讀品析、拓展延伸,真正達到循序漸進,逐層深入,務實高效。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自己的設計也并非盡善盡美。缺點失誤在所難免。由于長期從事畢業班教學,總擺脫不了受中考的影響,教師說得多,學生悟的少。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關注知識的掌握,更要關注能力的培養,放手學生自學自悟。
《出師表》教學反思2
《出師表》是諸葛亮所作的一篇上書言事的應用文,陸游就有“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高度評價,同時它也是一篇實用性很強的議論文。
其中關于修明政治所作的闡述,對后世很有借鑒意義。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卻又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應用文迥異,作者以懇切的言辭,表達了真摯厚重的情感。多數學生是喜歡這篇課文的,而且他們本身對三國故事、諸葛亮這一人物就很感興趣。除文中少數語句必須由教師解釋外,絕大部分語句學生可以對照注釋,相互啟發,自行弄清大意。課上教師需積極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體內容和主題,以及本文的寫作特色,注重學生對文章中的重點句子的掌握。但這篇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到底是什么,學生往往把握不住;對于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考活動導向深人。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引導學生了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愿望和親賢臣、遠奸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師表》教學反思3
初中的文言文教學,看似教給了學生許多文言文知識,對學生來說,一提到學古文,從心里就有一種害怕的情緒。雖然在新課程背景下,淡化了古文的翻譯。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是在各類考試中,已不十分重視文言文的翻譯。但是,試想一想,如果學生連課文的基本語句的意思都搞不清楚,何談他們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我上本課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習,有效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1、組織同學在組內兩人一組,大聲對譯課文,互相質疑,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閱讀做了充分準備。
2、全班交流。在分組討論疏通文意后,指名學生翻譯。此時舉手的都是好學生,在他們釋義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哪些句子字詞學生已掌握;哪些句子字詞學生還存在這困難,因為某些問題,對好學生都已成為困難,那么這些問題更會成為差學生的困難。可在疏通文意后,教師再重點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這個方法,教師就為學生解決了疑難問題,化解了難題。
3、解決重點字詞,強化掌握重點知識
在指名疏通文意后,教師指名解釋黑板上板書的本課要重點掌握的實詞、虛詞的意義,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有能反映出本課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這一環節,教師應重點關注那些中差學生,讓他們多發言,回答正確的,多鼓勵、表揚,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回答不正確的地方,教師應及時指正,引起學生的重視,最終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4、重視歸納,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積累了文言知識。
在古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詞多義和多詞一義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指導學生歸納,就會變成千頭萬緒,學到任何時候,學生都會有知識零散的感覺,不會形成系統,更不利于遷移能力的形成。針對這一現象,教給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歸納法。
針對初中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持久的實際,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維持其學習興趣。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摸到了索取知識的門徑,拿到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會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養成習慣。養成了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出師表》教學反思4
今天早晨第三節課照例是7班的語文課。今天上《出師表》的最后一課時。當時我預設了一個問題:學生嘗試揣摩諸葛亮出師前的心情,并用詞語或者四字短語概括出來。一生說是“擔憂”,并結合了自己了解的歷史背景陳述理由,一生立馬補充說是“興奮激動”,并從文中找到語句來印證自己的觀點: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自然我預設的答案是:憂心忡忡。而我預設的第二個問題是:既然諸葛亮出兵前的心情是憂愁不堪的,那么諸葛亮的憂愁具體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這時出示補充的背景資料:包括一張當時的三國鼎立分布圖;劉禪資料;白底托孤的資料。
可是,我沒有預料到在第一個問題上,學生就會有強烈的分歧。怎么辦?當時腦子飛速旋轉,并詢問學生你贊成哪一方?幾只手舉了起來,但大多數學生作苦思冥想狀。學生卡殼了!我思來想去,幾秒鐘內做出了一個決定,將補充的背景資料提前出示。然后四人小組交流討論,展開辯論。
5分鐘過去了。無數只手陸續舉起。那剛剛站起來說“諸葛亮心情是興奮激動”的孩子,他又一次站了起來,并反駁自己剛剛的說辭。將其糾正為:百感交集。并陳述了理由:課本最后一段說: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之后陸續有孩子站起來補充或反駁他人觀點。最后大家意見歸一,并超乎預料地將我第二個預設的問題作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的依據。孩子們說:諸葛亮的憂,一來體現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憂蜀漢安危;二來體現在憂后主會“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親佞遠賢”、不能“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憂后主少不更事;三來體現在“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憂對不住先帝。
這節課帶給我的思考還在繼續:小組交流的時機、預設和生成、資料背景的及時出示。
正如毛校長上次在評課的時候所說:我們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問題拋給學生,挑撥學生爭鳴。用耐心去等待花開的聲音!
【《出師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出師表》教學實錄+教學反思06-09
語文出師表教學反思10-12
《出師表》語文教學反思05-13
出師表語文教學反思11-10
九年級語文《出師表》教學反思03-18
《出師表》教學設計11-12
《出師表》教學參考05-04
文言文《出師表》教學反思(通用5篇)11-20
九年級語文《出師表》教學反思2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