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特點,理解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及二者的關系。
2、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3、初步學習“擺事實”(舉例論證)和“講道理”(道理論證)兩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4、對自身學習態度進行反思,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敬業”與“樂業”。
5、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提升思想素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有業----敬業----樂業),把握論證方法。
2.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三、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梁啟超的有關資料,以供課上交流。
2.教學錄音及設備。
3.小黑板(出示字詞與課內思考練習題)。
四、教學安排:四課時
五、教法與學法:
1.朗讀法。
2.品悟法。
六、教學過程與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剛剛結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對著自己的成績,面對著自己與那些成績比自己高的同學,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做到了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呢?我們又該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國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主張。盡管時隔大半世紀,但他所提的這種主張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
(三)檢查預習情況:(課后讀一讀,寫一寫)
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釋義(并注意寫法):
①征引:引用。
②佝僂gōulóu
③駢進pián
④褻瀆(xièdú):輕慢,不莊重。
⑤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點也不分心。(騖wù)
⑥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⑦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不二法門: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后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⑨言行相顧: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強聒不舍: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聒guō)
(四)整體感知,理清寫作思路:
1.播放教學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
(1)從題目上來看,本文談論的是一個關于什么的問題?
(對職業應采取怎樣的態度)
(2)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在文中劃出能明確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讀一讀,好好揣摩。
(“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第二要樂業。)
(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五)課時小結:
1.本節課主要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2.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見解。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課的字詞導入。
(一)提問:
本文從文體上看,既是一篇演講辭,更是一篇議論性較強的文章。也就是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于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構成。那么什么叫“論點”?什么叫“論據”?什么又叫“論證”呢?
舉例引導:(舉班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做例子)
小丘同學學習怎么樣?----------討論的問題
↓↓
小丘同學學習認真,成績好!----------你的看法,觀點
↑↑
小丘同學上次月考成績總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據,事實
(二)像上例中,你對某一個問題所持有的看法或觀點,在議論文中,就叫做“論點”。用來證明你的觀點的材料和依據,就叫做“論據”。而運用那些材料和依據來證明你的觀點的過程和方法,就叫做“論證”。(板書議論文三要素)
(三)文章標題為“敬業與樂業”,那么,它是討論關于什么問題的呢?試找出文中相關語句。(對職業應采取怎樣的態度)(課文第5段: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于自己現有的職業應采何種態度。)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要敬業與樂業。)
(四)認真朗讀課文,思考:
1.文中除了談論“敬業”與“樂業”外,還談論了什么問題呢?(有業)(課文第3段: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2根據作者先后所談論的問題,將全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層(1--5)有業;第二層(6--7)敬業;第三層(8)樂業。
(五)賞析第一層:仔細朗讀(1—5段)
1.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找了哪些材料依據?
(1)孔子的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百丈禪師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
2.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3.請你再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
(1)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
(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于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3)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鍛煉;
(4)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
(六)課時小結
1.本節課時,主要是通過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議論文的三要素。
2.領會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引導論證“有業之必要”的。
【第三課時】
復習上節課的議論文知識導入。(論點,論據,論證)
(一)賞析第二層:仔細朗讀(6—7段)
1.假設是你,你打算怎樣來證明“要敬業”這一觀點?
(學生討論)
2.本文作者梁啟超先生又是怎樣證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據?
(1)朱子的話;
(2)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的例子;
(3)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4)木匠與政治家,挑糞工與軍人;
(5)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話。
3.思考:這些依據有什么特點?可以大致分成幾類?
明確:
第一類(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類(2)(3)(4)都是實際的事例。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明白論據的兩種類型: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
(二)再次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來證明這一論點的?
明確:
(1)什么是“敬”----主一無適便是敬
↓↓
(2)為什么要“敬”----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
(3)怎樣“敬”----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
(三)拓展延伸
我們常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假如把“學業”當成是你的“業”,那么,學習了本節課后,你認為該怎樣“敬業”?
(學生討論)
(四)課時小結
1.本節課時著重研討作者論證“敬業”的過程。
2.引導學生明白議論文論據的兩種基本類型。
【第四課時】
復習舊知導入。(議論文論據的兩種形式)
(一)賞析第三層:請同學們默讀第8段
1.作者論證完了“有業”和“敬業”之后,緊接著又是怎樣論證“樂業”的呢?
梁啟超先生從司空見慣的“做工好苦呀”的嘆氣聲中談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對于無法逃避的事,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
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2.為什么說“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3.“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舉了哪幾條理由?你能不能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示例: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他們懷著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正是這種“樂業”的精神,成就了她們非凡的人生與輝煌的事業。)
(二)綜合全文,思考:文末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
(1)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業)
(2)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敬業)
(3)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樂業)
(三)質疑探究
作者在論述“敬業”的問題時,提到“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學生討論)
(四)課時總結
1本文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思想主張,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充分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三層分別論述“有業”“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
(2)論證說理,引經據典。本文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儒家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百大禪師,都被作者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3)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五)作業布置
(1)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好好揣摩。
(2)根據本文所學的議論文知識,試寫一篇以“自信”為話題的議論文。字數不少于600字。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大量經典語句、格言的積累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實質
【德育目標】
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研討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俗話說:人各有志同學們即將初中畢業,老師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從事什么工作……
到時,你擁有了一份屬于你自己的職業,你是否會因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頭或者因為是個官員就趾高氣揚?或者當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時就輕易地選擇“跳槽”?我們究竟該怎樣去看待自己的職業,這里有一篇文章《敬業與樂業》或許會給我們極大的啟示
二、作者簡介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維新代表人物及學者,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這篇文章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噗該校學生所做的職前演講
三、整體感知
1、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演講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自學難懂的句子
2、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有業、敬業、樂業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樣把問題說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
二(2~5):論述中心論點前的鋪墊,強調“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基礎
三(6、7):論述“要敬業”的原因以及怎樣“敬業”
四(8):論述“要樂業”以及怎樣才能“樂業”
五(9):總結全文,強調“責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⑴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⑵ 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
⑶ 論據分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⑷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不同點:
⑴ 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
⑵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五、布置作業
同學們現在作為學生,學習便是你們的職業,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學業中的種種態度和現象,來進一步解讀文中那些耐人尋味的語句?
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還感受了演講與一般議論文的兩點不同,這堂課我們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看能否談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二、研讀,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了解“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三、拓展延伸
1、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深入解讀,談談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進行自省式閱讀,鼓勵“有獨特見解”“進行個性化表達”)
2、仿寫練習:
既然大家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有如此深切的見解,不如讓我們動動筆以“樂學之必要”為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兩段文字
四、作業
摘抄文中經典語句、格言
五、結語
課堂學習時間終歸非常有限,所以課內學習并非終點讓我們課外再去讀一些關于“敬業與樂業”的名言或文章,讓這些思想滲透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在你面對現在的學業唉聲嘆氣時,在你將來面對不喜歡的職業怨天尤人時,希望這篇文章以及課外閱讀的文章都能給你帶去無窮的力量!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按目的篩選材料并加以分類整理的能和不斷積累的習慣。
2、理解課文在確定話題、運用語言方面的特點。
3、認識敬業樂業的意義,培養敬業樂業的職業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的分析可落在論點和論據的關系。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要點〗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課文,思考問題,初步讀懂文章。
〖教學過程〗
一、解題,介紹作者
導入新課:《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梁啟超先生字卓如,別號有任公、滄江、中國之新民及飲冰室主人等。廣東省新會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注意者,著名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的文章被成為“新文體”。文編《飲冰室合集》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以試驗、總結、推廣職業教育而著稱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該校1918年5月由黃炎培發起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的,校址在上海陸家浜。以黃炎培提出的“敬業樂群”為校訓,提倡“手腦并用”“雙手萬能”,著重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生產勞動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強調教育與社會聯系,有優良的傳統和校風。
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
1、先請學生講一講自己歸納的段落大意,然后發動學生評議。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⑴這是一篇講演稿,是梁啟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但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今天立足本職多作貢獻,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還是大有幫助的。
⑵總結議論文文體知識。
⑶介紹演講的基本知識。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對于演講尤為重要。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⑷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教者總括:9段文字,按議論文的一般論證結構,文章可劃分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第二部分是2~8段,論證中心論點;第三部分是第9段,歸結全文。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四、布置作業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學生讀課文,概括段意:
第1段,對題目作簡單解釋,然后提出中心論點。
第2段,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
第3段,從反面論述,說明無業的害處。
第4段,說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反面論述。
第5段,作者具體論述有業之必要。
第6段,開門見山提出第二分論點“要敬業”。
第7段,以設問方式把“要敬業”的論述引向深入。
第8段,論述“要樂業”。
第9段,歸結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要點〗
1、分析文章的觀點和材料是如何統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把握本文的論證結構。總結文章為證明論點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粗讀全文,然后提問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的統一的。
2、要求學生能根據論據找出論點,根據論點找出論據,從而認識課文中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
二、讀議課文第二部分課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層
第一層(第2~5段),提出有業之必要。這是確立全文論點的基礎。第2段,共3句話,第1句和第2句是轉折關系,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這是提出本層的分論點,第3句和1、2兩句是因果關系,說出先談“有業”的原因。第3段,說明無業的害處,這是先從反面論述。課文先引兩句孔子的話作理論論據,然后再簡單評述。第4段,說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正面論述,與第3段形成對照。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屬事實論據。第5段是作者的具體論述。有了第3、4兩段的對照,本段作者的說理就顯得十分自然。文中的兩個“簡直”以及“徹底”“萬不能”等詞語,都表現出作者鮮明的態度,具有不容置辯的力量。本段結尾處限定論述范圍,轉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論,又不致使人誤解。
第二層(第6~7段),論述“要敬業”。第6段,先開門見山提出本層中心,顯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層展開論述:①先解“敬”字含義,引朱子的話來解釋。②再講為什么可敬,以設問方式展開論述。課文舉兩個地位懸殊的職業作例子,證明“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為進一步論證“敬業”打下基礎。③贊美敬業的人。第7段,以設問的方式把論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實于自己的職業,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論述,也引用《莊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論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國學者的著述,以英國人和法國人不同的行為,把“敬業”解釋得十分形象具體。
第三層(第8段),論述“要樂業”。這一層先從反駁“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與“樂”的不同態度展開論述。論述了怎樣理解“苦”,指出應當從“苦”中找出“樂”,批評了“無業游民”和“厭惡自己本業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再具體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奮斗前去”,“比較駢進”,“省卻煩悶”,引導青年人確立“樂業”思想,鼓勵青年人去過有價值的生活。
三、結合本文總結
啟發學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論證思路列表分析。
四、總結歸納
文章為證明論點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課文論據豐富多樣,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事實論據,包括所引的各種事例,有的詳細敘述,有的簡略提及,最簡的甚至只有一句話。哪些該詳,哪些該略,全看論證的需要而定。這類論據是使論點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據,所以必須真實可信,充分確鑿。
第二類是理論論據,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論、俗語格言等,因為提出言論的這些名人有一定的權威性,俗語格言被人們普遍認可,所以這類論據也就有比較強的說服力了。
五、布置作業文章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特點;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能力目標: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的論述自己的觀點。
教育目標:尊敬學習,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點難點:把握中心論點,體會敬業與樂業的情感。
策略方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從提問學生對待自己的學習態度入手。
教學目標提示:同學們學習這兩篇課文時要注意兩點:1課文是怎樣開頭的?2課文中說理時,舉了哪些例子?是為了證明什么觀點的?關于作者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二、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認字與詞語及名句的解釋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旁騖 佝僂 承蜩 倘若 褻瀆 駢進 強聒
2、把握的中心論點
3、 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4、最后怎樣總結的?
以上提綱挈領性的給學生了提示的問題后板書即可,不必詳細。
作業:
1、書寫字詞
2、完成《目標》第一題
課后記:掌握字詞,梳理結構,是本課的`重點。但必須注意板書地清晰。
第二課時
一、字詞復習
二、研讀與探討
1、 怎樣理解“業”的含義?
“業”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 怎樣深入理解“敬業”精神?
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干一行,愛一行,不能蔑視普通職業,尤其體力勞動。
3、 論證上的最大特點
(1)引用經典、格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如儒家的《禮記》、《論語》、《老子》、《莊子》等。
(2)舉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孔子、朱熹、曾國藩。
關于課后練習的討論:
“合理的生活”指什么?
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對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認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發現了樂趣,而不是發牢騷。
課后記:本文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如何學習議論文,如果更好把握議論文的論點和論據,給予學生議論文方面充分的指導,這是學好本文的關鍵所在。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反復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并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熏陶。
2、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
3、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特點。
教學重點:
文章2-5段的教學上,因為這一部分論證層次清楚,論據充足,論證方法靈活,演講的特點也比較突出。把這一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
一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怎樣巧妙地使用論證方法為自己闡述的論點服務的,
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演講的特色。并且以此為引子,引導學生總結讀書的方法,來自學課文的其他段落。這樣以來,即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又能讓他們活潑主動地發展,還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會了一種讀書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的演講特點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啟發、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著對未來職業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呢?
……
師:看來同學們的理想都非常的遠大,今天我們一起去聆聽梁啟超先生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敬業與樂業》(板書課題)雖然時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樣會給同學們許多啟示。
(二)簡介作者:走近梁啟超(學生介紹,教師出示補充)。
師:哪位同學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查到的梁啟超的信息?
(三)出示學習目標:
師: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們再來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見大屏幕)
學生齊讀。
(四)檢查預習:
1、讀準字音:(出示大屏幕)
請一名學生領讀(一詞讀兩遍)
強聒不舍褻瀆心無旁騖
2、回答預習問題:
通過預習你知道作者以敬業、樂業為話題,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中心論點是什么?
先說“有業之必要“然后再說“敬業”“樂業”。
中心論點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理解:“不二法門”是什么意思?
師總結
(五)整體感知:
速讀課文,從文中尋找什么是業,什么是敬業,什么又是樂業?
作者所說的業不僅僅指的是職業,他認為凡是做事情都是業。學生也屬于梁啟超所說的業的范疇。那什么是敬業呢?
出示大屏:專一于某種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師引導學生理解該句子
師引導生繼續找句子
大屏:“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理解“心無旁騖”的意思。
繼續引導學生找出相關事例
提示:(出示大屏)當大總統“實實在在把總統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實實在在把拉車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這兩個事例正說明敬業的含義,認認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經經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業。
引導生分析:覺得第七自然段中說的“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這也是在闡述敬業的含義。
總結: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論述敬業的重要性,闡述敬業的含義的句子當然俯拾即是,可見作者的論述是針對性是相當明確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樂業呢?
師總結:綜合上面同學們的交流,我們不難看出,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總結的那樣“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作者所說的“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嗎?
對于任何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都能夠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專心做得過程當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地步。
(六)深入探究:
1、學習2-5自然段:
提問:初讀課文時,老師首先就被課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師的原因?
師總結:這兩種懶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見了他們也沒有辦法,看來真是無藥可醫,我相信咱們班沒有這樣的人。再猜猜老師還有沒有其他的理由?
師引導學生分析
(出示大屏幕: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體會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論證有業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講這幾段時的語氣)
師總結:我認為這一部分還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引用孔子的話是為了說明無業的害處,這應該屬于從反面論證,而舉百丈禪師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世界上還有以有業為重的人,這是從正面進行事實論證,一反一正,說明的是一個問題,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因而是正反對比論證。
其二:老師喜歡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還應該是這一部分的結構。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要說的問題,然后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照應開頭,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嚴密。
2、學習課文剩余部分。
師先總結一下我們學習2-5段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用剛才的讀書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剩余部分,體會作者論證方法的運用和演講的特點,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部分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師提問: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像作者所說的天地間的第一等人呢?
出示大屏:獨臂英雄丁曉兵,一條臂膀,也能撐起血染的軍旗,他20多年如一日的旅行當一名舉人的責任,他是個真正的英雄。
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王百姓,始終戰斗在排爆治爆的第一線,多次臨危受命,10年時間排除各類炸彈1.5萬余枚,用自己的性命安危換來他人的幸福。(教師出示大屏幕,展示其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的人的照片和事跡。讓學生看看這些可敬的人)
師提問:同學能總結一下本篇文章演講的特點?(學生邊總結大屏幕邊出示本篇演講的特點: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②語言通俗易懂,如話家常③結合演講情境,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④通過設問、反問引出要闡述的問題,引起聽眾的思考和注意)
(七)課堂練習:
背誦: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請同學們在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的基礎上,積累書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
(八)總結提高:
看來我們的同學已經領悟了梁啟超先生演講的真諦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不管在什么崗位上,只要努力,就會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是金子無論在哪兒都會發光的。
(九)作業:
出示大屏:
寫篇辯論稿,要求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并用充足的論據使自己的觀點站住腳,也可以查找對方的漏洞,千方百計地推倒對方的觀點,注意要用到本節課學到的議論方法。準備下節課進行辯論。
板書:
敬業與樂業
提出問題論點:我確信…………不二法門。
分析問題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解決問題得出結論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通用5篇)】相關文章:
《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10-24
人教版《敬業與樂業》教案設計10-24
敬業與樂業教案10-24
九年級《敬業與樂業》優質教案設計10-24
敬業與樂業的教案11-07
《敬業與樂業》的教案11-07
敬業與樂業優秀教案10-24
敬業與樂業獲獎教案10-24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