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之旅教案設計
一、主題和題目含義
文章通過描寫杜小康隨父親放鴨所經歷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歷程,刻畫了一個少年心理成長的軌跡,揭示了挫折能促進人迅速地成熟這一道理。
小說標題“孤獨之旅”的含義不僅僅指杜小康跟隨父親放鴨過程中產生的孤獨、寂寞、恐慌之感,還有杜小康心靈的變化過程,即從孤獨、寂寞、恐慌到堅強,自己努力奮斗的人生之旅。
二、結構內容
這篇小說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只好跟著父親去放鴨”寫杜小康放鴨的原因。)
第二部分(從“小木船趕著鴨子”至“直到明年春天”)寫杜小康及其父親在蘆葦蕩放鴨的過程。
第三部分(從“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至結尾)寫杜小康在放鴨時所遭受的磨難,尤其是尋找失散的鴨子給自己帶來的磨難和自己的成長體驗——長大了,堅強了。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小說通過故事情節的巧妙剪裁與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對孩子進行磨難、挫折教育實施的必要。
三、文中的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的段落主要有:第一部分第9小節,第11~12小節,第20小節,這些環境描寫強化了孤獨的氛圍,增強了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感受;第23~24小節,描畫了一幅優美、恬靜的畫面,暗示杜小康的心理逐漸趨向平靜,但對于未來漫長的孤獨,他仍然覺得恐慌。第二部分第9小節寫暴風雨中的情景,惡劣的自然環境是促進杜小康思想轉化的一個因素,突來的暴風雨,使杜小康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迅速地成長起來。第20小節,雨過天晴,美好的夜色,預示著杜小康的成熟。這些環境都突出了“孤獨”這個意境,這也是杜小康成長的環境。它為表現人物的變化、文章的主題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細膩的心理描寫
描寫杜小康成長過程的細節:如第一部分第10小節,寫杜小康最初面對孤獨時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的茫然。第20小節,面對更加孤獨的環境時,杜小康心中的恐慌與膽怯。再如第二部分第2~4小節,孤獨中的人們越發孤獨,并逐漸強化成一種精神上的壓迫,杜小康很自然地想到回家,并且這種意識一發便不可抑止。第11、16~19小節,是杜小康走向成熟和堅強的過程。他敢于在暴風雨中獨自找尋失散的鴨群,沒有恐懼,強烈的責任感使他能夠承擔困苦、孤獨的侵擾。第20小節,更是鮮明地揭示了杜小康的成長,“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文章對于杜小康的心理描寫很細膩,面對孤獨,他由恐慌到面對乃至最后戰勝它,這段心路歷程通過杜小康不同的感受表現出來,也體現了他逐漸成長的主題。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整體感知
導入新課,并介紹作家作品(略)
二、通讀全文
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在小組內討論,要求語言必須簡潔明了。
三、明確文章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節: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學,不得不跟隨父親去放鴨。生活的艱苦、精神上的寂寞,壓迫著他同時也錘煉著他的身心,在一場暴風雨后,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環境:無邊無際的蘆葦地。
四、作者是怎樣來表現社小康成長的過程的?并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加以分析。
主要通過了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事件的細小環節或對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
描寫。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語句:(l)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現在,占據他的心靈的全部是前方,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么樣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東西,似乎更能撩逗一個少年的心思。地盤腿坐在船頭上,望著一片茫茫的水。
分析:對前景的茫然,但似乎也包含著對未來的向往。
(2)當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時,他害怕了——這是他出門以來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蘆葦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
覺。
分析:面對眼前如“重山鎖住”的蘆葦地,杜小康害怕現實,害怕孤獨的感覺,這也是一個少年所特有的心理。
(3)吃完飯,杜小康才稍稍從恐慌中安靜下來。
(4)但,這一切無論如何也不能完全驅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覺時,他緊緊地挨著父親,并且遲遲不能入睡。
分析:殘酷的現實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驅趕孩子心頭的恐懼之感。
(5)父子倆也一天一天地感覺到,他們最大的敵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逼近:它就是孤獨。
(6)言語被大量地省略了。這種省略,只能進一步強化似乎滿世界都注滿了的孤獨。
分析:陌生環境的不適應被沉重的孤獨的感覺所替代,害怕孤獨,害怕心里的孤寂,可怎么也不能逃避這樣的一個現實。
(7)后來,父子倆都在心里清楚了這一點:他們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獨了,這樣反而好了。時間一久,再面對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對這浩浩蕩蕩的蘆葦,再面對這一縷炊煙,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來。
分析:這時主人公杜小康和他的父親已能面對孤獨,面對現實。
(8)杜小康注定了要在這里接受磨難。而磨難他的,正是由他和父親精心照料而長得如此肥碩的鴨子。
(9)他哭了起來,但并不是悲哀,他說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想哭。
(10)杜小康順手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在嘴里嚼著,望著異鄉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親,想起桑桑和許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沒有哭,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分析:經過這一夜的風雨的考驗,面對著眼前的一切,主人公已無法回避,在困境中他磨煉著自己的品行,敢于面對現實,并勇敢地戰勝自然界的風雨,人生中的風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堅強了。
總結:杜小康由害怕孤獨到能面對孤獨到勇敢戰勝孤獨,作者用這些細節描寫的語句來表現了主人公人生成長的過程。
五、討論概括
請同學們說說題目“孤獨之旅”的含義。
提示:有兩方面含義。(l)指現實中杜小康所處的環境的惡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處的幸福的環境;(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來不能體諒父親的難處到后來能幫父親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擔并勇敢面對惡劣的環境,以自己頑強、不畏懼戰勝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長起來。
六、討論分析
文章的成功之處是對人物的成長過程采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心理變化的軌跡,而文中環境描寫也對人物形象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關語句并分析作用。
語句:(l)四周已只是草灘或凹地,已無一戶人家。
(2)黃昏,船艙里的小泥爐,飄起第一縷炊煙,它是這里惟一的炊煙。它們在晚風中向水面飄去,然后又貼著水面,慢慢飄去。當鍋中的飯已經煮熟時,河水困曬了一天太陽而開始飄起炊煙一樣的熱氣。此時,熱氣與炊煙,就再也無法分得清楚了。
(3)這里的氣味,倒是好聞的。萬頃蘆葦,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時,空氣里滿是清香。蘆葦叢中還有一種不知名的香草,一縷一縷地摻雜在蘆葉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時地去用勁嗅著。
(4)水邊的蘆葉里,飛著無數螢火蟲。有時,它們幾十只幾百只聚集在一起時,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見一只小鳥正浮在水面上。
(5)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一個最惡劣的天氣。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6)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
這些自然環境的描寫,在杜小康處于人生的三個階段時作用是不同的。在主人公恐懼孤獨時,更加襯托人物內心世界的無法排解的孤獨。面對孤獨時,把暴風雨的天氣寫得如此惡劣,也為人物在一夜之中能迅速成長起來,提供了一種可能,讓人們不禁想到這自然界的風雨不也是人生中的風雨嗎?再大再瘋狂,只要你能勇于面對,努力抗爭,什么樣的“風雨”走不過去呢?雨后那明亮的月亮、明亮的無空也正是杜小康此時的心情,也如這月這天,明亮而清澈,他已磨煉了自己的意志,由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長堅強了起來,環境造就了他的性格,同時他也使環境不再那樣單調而孤寂。
七、總結、擴展
作者通過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許許多
多的孤獨,如何使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人民文學》主編肖復興說“《草房子》,是一首詩”。作者不是詩人,卻憑著他對兒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愛創造了小說的詩的世界。作者在這里把草房子作為一種美好的象征。
八、布置作業(略)
【孤獨之旅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孤獨之旅》教案設計03-16
人教版《孤獨之旅》教案設計10-01
孤獨之旅09-04
初三語文《孤獨之旅》優秀教案設計04-27
孤獨之旅散文04-14
《孤獨之旅》說課稿03-16
孤獨之旅說課稿07-19
《孤獨之旅》說課稿06-29
九年級上冊語文《孤獨之旅》教案設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