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故鄉》課后反思
《故鄉》課后反思1:
今天上完了《故鄉》這一課,回想起來有些東西需要記下來,以供以后教學中參考。
新課程改革后,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成為時代的要求。那么怎樣來培養學生的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呢?在《故鄉》一課中,我還課堂給學生,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在對閏土這一人形象的理解時,是這樣做的.
師:小說中幾次提到閏土?
生:兩次。第一次是回憶童年時和閏土一起的經歷;第二次是我回故鄉搬家與成年后的閏土相遇的情形。
師:請同學們認真朗讀這兩部分有關閏土的描寫文字,說說你對成年和童年閏土的印象。
生1:我覺的童年閏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成年以后的閏土好象很少說話,很拘束。
生2:童年閏土很可愛,中年的閏土不怎么可愛了。并且成年的閏土像木偶一樣,不僅話少,和我也隔膜了。
師:是啊,童年和成年以后的閏土的變化很大。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次朗讀這兩部分。任選一個角度談談閏土的變化。
生1:閏土的外貌變化很大:小時候的閏土是紫色的圓臉,手是紅活圓實的;成年的閏土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圓臉變作了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了,像是松樹皮。
生2:我覺的小時候的閏土是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他的父親很愛他,他整天無憂無慮的;中年的閏土變的沉默寡言,對生活也是充滿了憂愁。我想是性格發生了變化。
師:同學們從多角度談了閏土的變化,老師也覺的閏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身材自然是要增加外,為什么他的語言.動作。性格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呢?
生1:孩子多,收成不好。
生2:書中提到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的他像一個木偶人了。師:大家還能不能再深入的探討一下原因呢?如寫作的時間
生1:小說寫于1921年,當時中國正處于最黑暗的年代,軍閥混戰,人們生活流離失所。
生2:辛亥革命不徹底,人民受到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生活更加悲慘.蕭條。
師:閏土是生活在最底層農民的悲慘遭遇的代表。
閱讀要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擴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的質量。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
《故鄉》課后反思2:
故鄉是一篇傳統課文,課文篇幅較長,許多老師在教這一課時,都習慣采用表格來教學,通過對比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 解,我在上這課之前想來點創新,拋棄先前的表格教學,在課堂結構上改變一下填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到上課時間了,我輕松的來到教室,信心滿滿的,我自以為準備充分,完全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我先來了一段自認為比較煽情的開場白: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中國大文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大家都知道有人稱魯迅的作品是匕首,它能刺破敵人的`心臟,今天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把匕首。聽完我的開場白,許多學生的興趣來啦,他們都想看看魯迅的匕首。
接下來,我們開始上課了,學生剛開始還很有興趣,嘰嘰喳喳,大聲朗讀課文,還有同學搖頭晃腦,很投入的樣子,我看了很高興,可沒想到課文太長,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很快就沒有了,教室里只有蚊子的嗡嗡聲了,我不停的提醒學生要認真讀才能見識魯迅匕首的厲害,但收效甚微,慢慢的讀書聲消失了,我是干著急,最后一節課下來學生沒見識匕首的厲害,我也很累。
課后我總結了一下,其實傳統的教法并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教這一課用表格更直觀,學生帶著任務邊讀書邊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味的抽象的講解其實不可取,至少老師講起來不夠輕松,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因為文章篇幅太長。
通過教這一課,我明白了并不是越創新的教法越好,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無論它有多么老,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就是最好的,不需要去追趕時髦,尤其是教學方法,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決定不人云亦云。我需要的最好的教法,就是適應學情的。
《故鄉》課后反思3:
今天剛下課,一個學生跑過來問:“老師,文中的迅哥是魯迅嗎?”我遲疑了一下,心想:這下可糟了,這個問題正是我所納悶的,如何回答呢?我稍停片刻,說:“你和同學們下去先討論討論,我們明天再講。”回到辦公室,我趕緊查閱資料,結果關于這方面的資料極少,我又通過其他途徑,多方查閱,終于搞清楚了“我”與魯迅、“我”與迅哥、魯迅與迅哥三者之間的關系。
一、“我與魯迅”
我們都知道,小說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是經過作者再加工創造的藝術形象,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他有作者的影子。魯迅的小說也同樣,“我”是一個經過作家藝術加工而典型化了的小說人物,“我”并非魯迅自己。
二、“我”與迅哥
很顯然,迅哥是楊二嫂對“我”的稱呼,那么,“我”就是迅哥,迅哥就是“我”,通過上文分析,我們知道,“我”是作者運用想象和虛構的手法,經過藝術加工,塑造成的藝術形象。以此類推,迅哥也就是作者塑造的藝術形象。
三 、迅哥與魯迅
魯迅只是虛構了一個迅哥,多少帶點他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但在本質上,這個角色還是個虛構的,不是指魯迅。之所以有的同學會混淆,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迅”字,因此就把他們劃等號,或者明知不能劃等號,卻也無從解釋。
理清了三者之間的關系,才感覺舒坦多了,心里的泥團也終于解開了,這無疑對教學有很大的促進,對自己也是一次提高。其實,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總結、反思,傳統的“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的思想早已落伍,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師知識素質的要求已經不再是“一桶水”、“常流水”,而應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江河”。因為時代在變,知識也在更新,如果不及時保鮮自己的知識,那么那“一桶水”遲早會不夠用甚至“過期”!
【九年級上《故鄉》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一上語文《冰花》課后反思06-29
一上語文《a o e》課后反思06-26
二上語文《小鷹學飛》課后反思06-27
蘇教版二上語文《秋游》課后反思06-26
蘇教版五上《10、嫦娥奔月》課后反思06-26
一上語文《z c s》課后反思06-27
蘇教版三上《水上飛機》課后反思04-27
蘇教版六上《10輪椅上的霍金》課后反思?06-27
《景陽岡》課后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