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課文原文
《敬業與樂業》是近代文學家梁啟超于1922年8月創作的一篇演講稿,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敬業與樂業》課文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業與樂業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我所說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后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甚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廔 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舍。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敬業與樂業》課文知識點
一、知識講解
生難字
旁騖(wù)、解剖(pōu)、蜩翼(tiáo)、駢進(pián) 、教誨(huì) 、禪師(chán)、羨慕(xiàn) 、容赦(shè)、 強聒(guō)、褻瀆(xiè dú) 、佝僂(gōu lóu)
形近字
①褻(xiè)褻瀆、衰(shuāi)衰老
②鴛(yuān)鴛鴦戲水、鶩(wù)趨之若鶩
③活(huó)死、活恬(tián)恬靜
巧記提示:
②“騖”的本義是縱橫馳騁,“馬”部;“鶩”“鴛鴦”都是一種鳥,“鳥”部。(部首巧記法)
③聲音嘈雜,“耳”部;心里安靜舒適,“忄”部;源頭活水,“氵”部。(部首巧記法)
近義詞
斷章取義 尋章摘句
同:都有“選取部分材料”的意思。
異:“斷章取義”指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如:如今只斷章取義,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尋章摘句”指讀書時只摘記一些漂亮詞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寫作只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如: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辨析這兩個詞語,可運用詞義辨析法,“斷章取義”強調孤立截取,“尋章摘句”則突出摘記漂亮詞句。
強聒不舍 絮絮叨叨
同:都有“嘮叨”的意思。
異:“強聒不舍”指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多用于書面語。如:“強聒不舍”雖然是勇壯的行為,但我所奉行的,卻是“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這一句古語。“絮絮叨叨”多用于口語,口語色彩較濃。如:那呆子絮絮叨叨,只管念誦著賠禮,爬起來與沙僧又進。辨析這兩個詞語,可運用語體色彩分析法,“強聒不舍”適用于書面語,“絮絮叨叨”適用于口語。
重點詞
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理至易明:道理極容易明白。
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一點不旁騖:意指專心致志,一點不分心。
層累:重重疊疊的層次。
褻瀆:輕慢,不敬。
主旨把握
這篇演講針對聽眾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并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段落結構
樂業——趣味敬業——責任心
重難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圍繞中心論點,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你認為這幾個問題的關系是怎樣的?
中心論點:“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談論的問題:有業;敬業;樂業。關系:“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
2.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地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先解釋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著,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最后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并引導,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是敬”。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的方法。
3.怎樣理解“業”的含義?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作者說:“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因此,文中的“業”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根據自己的才能、境地,從事一種職業,力求做到圓滿,就是“敬業”。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從勞苦工作中找出快樂來,就是“樂業”。
表達技巧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這篇演講詞開頭提出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末尾總結全篇,條理清晰。論證中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實例,有我國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經驗,還有古人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使演講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本文作為一篇演講詞,用語準確、周密,還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了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這些表達手段,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其口語和演講特色體現在:
①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
②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③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此外,幾處設問句的使用,恰到好處地把幾個分論點提煉出來,有利于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注釋
1.敬業與樂業:選自《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36年版)。
2.《禮記》:儒家經典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
3.敬業樂群:專心致志于學業或事業,與人相處得很好。
4.《老子》:又名《道德經》,道家的經典,相傳是春秋時老聃(dān)所著。
5.安其居,樂其業:使人民安居樂業。
6.不二法門:佛家用語,比喻獨一無二的門徑。法門,指修行入道的門徑。
7.主眼:主要的著眼點,意即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
8.朱子: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學家,教育家。
9.主一無適:專心于一件事,一點也不向別處分心。適,指朝別的路上去。
10.旁騖(páng wù):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騖,追求。
11.因:憑借,根據。
12.黃包車:舊時一種用人拉的車。
13.學理:科學上的原理或法則。
14.惟其:連詞,表示因果關系,跟“正因為”相近。
15.《莊子》:戰國時的思想家周莊所著,又名《南華經》。
16.佝僂(gōu lóu)丈人承蜩(tiáo)的故事:駝背老人捕蟬的故事。出自《莊子·達生》。痀僂,駝背。丈人,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承蜩,粘取蟬,捕蟬。
17.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雖然天地這樣大,萬物這樣多,但是我只注意蟬的翅膀。這是駝背老人對孔子說的話。
18.曾文正:即清代軍政大臣曾國藩,”文正“是他的謚號。
19.褻瀆(xiè dú):輕慢,不尊重。
20.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語出《莊子·達生》。意思是:運用心思,專一而不分散,精神便會集中(凝)起來。
21.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語出《中庸》。意思是:按與他平素所處的地位,做他所當做的事,而且不祈求本分以外的事情。
22.淘神:使人耗費精神。
23.打算盤:合計,盤算。
24.層累:層層疊疊,指困難和阻力重重。
25.駢進:并進。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出《論語·雍也》。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27.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語出《論語·述而》。意思是:他這個人啊,用功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里,便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來,如此而已。云爾,語助詞,相當于”罷了“。
28.強聒(qiǎng guō)不舍:硬要啰嗦個不停。聒,喧擾。舍,舍棄,放棄。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梁啟超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做的一次演講。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是中國近代史上以試驗、總結、推廣職業教育而著稱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該校以黃炎培提出的“敬業樂群”為校訓,提倡“手腦并用”“雙手萬能”,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生產勞動實踐和職業道德培訓,強調教育與社會聯系。
當時作者經歷無數災難后退出政壇,赴歐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和弊端。回國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遂作此文。正由于作者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廣闊的文化視野,所以其闡述的觀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也從側面說明了作者推崇傳統文化的緣由。
賞析
這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意在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
演講一開始,梁啟超就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家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全文旨意。
“敬業與樂業”的前提是“有業”。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論證“敬業”問題時,先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著,用“為什么該敬呢”一句設問。作者從人類生存的需要(為生活而工作)與個體生活的意義(為勞動而生活)出發,論證“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在作者看來,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在職業的神圣性質上,并沒有什么高下之別。因此,“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至于該做哪一種勞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于是,他又設問:“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是敬”。莊子、孔子、曾文正公的名言,木匠與政治家、挑糞工與軍人的比較,都是為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越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價值。論述“樂業”重要性時,梁啟超先從司空見慣的“做工好苦呀”的嘆氣聲中談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對于無法逃避的事,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為什么呢?”這句設問下面,列出了四個理由。這四個理由,浸透著深刻的人生體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個曾經專注于某項工作或事務的人,都會有同感和共鳴。
演講最后,梁啟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樂趣”,強調“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并“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不能敬業,就不能樂業,就不能找到自己生存奮斗的價值。凡職業沒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可敬的。這篇演講稿中主要有兩個原則:一是工作要有責任心,二是從工作中尋找趣味。
這篇演講稿論據充分、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為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哀時客、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啟超是清末民國初中國文壇上影響較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敬業與樂業》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敬業與樂業說課稿敬業與樂業說課稿范文04-14
敬業與樂業作文04-20
《敬業與樂業》閱讀訓練09-17
關于敬業的作文:敬業與樂業(精選39篇)11-07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03-31
《敬業與樂業》閱讀練習題09-09
敬業與樂業作文實用(6篇)09-06
爭吵原文課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