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一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往往是老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這種授課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暫時的。在本設計中,打破傳統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質疑,自行討論解疑,通過這一形式,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
在對重點難點的講讀中,采用比較個性化的方式:讓學生在題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適的字,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深刻地了解燭之武在退秦師時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及其勸說藝術,從而讓學生了解燭之武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救國救民的行為,并學習他學習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完成情感態度方面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讓學生在燭之武的說辭之后想象秦伯的反應和可能有的對答之辭,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燭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進行勸說的。
總之,本設計遵循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文言知識,提過閱讀能力,并不同層次的對文本內容進行把握和理解。同時,授課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談論與探討之中,因此,可以說,這一設計(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二
本課教學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
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搜集、篩選,對于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閱讀大量的資料,對于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三
本課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點: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課堂,教學就應該貫徹落實高效課堂的'理念,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本課教學,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讓他們在課堂學習、討論、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課堂強調小組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強調合作探究。
3、滲透古代文化精髓。學習文言文,應該再教學中滲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強化讀寫訓練。讀寫訓練應該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本科教學中,讓學生領悟課文的行文特點和寫法,并在課后實踐,強化練習。
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1、文言基礎知識應該再講解細一些。
2、訓練的量應該再合理點。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四
1、課堂結構自然完整,結語與導語圍繞課文內容,并遙想呼應,思路清晰、嚴謹,關注每一個細節。
2、突出文言文的文體特點,注重誦讀教學,引導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和能力。而且三個段落三種不同的處理方法,體現教材特色、學生特點,以及教材處理的靈活性。
3、教學重點鮮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協作,從而在集體的智慧中完成學習任務。
4、充分尊重學生,及時評價(包括口頭評價和板書)學生、鼓勵學生,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5、教師語言自然、親切,富有感染力和時代感,教態自然而有親和力。
6、從整個課堂看來,氣氛活躍,師生互動配合緊密,能有效體現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的原則,學習效果較好。
7、課堂上回答問題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說明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值得反思。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12-10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精選」12-10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范文06-19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教案05-12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0-14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3篇07-12
燭之武退秦師的教案05-12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稿04-17
《燭之武退秦師》的說課稿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