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導語:教案設計要以學生為目標,盡可能使學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識點,同時也能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情感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
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步驟:了解《左傳》→熟悉背景→疏通課文→掌握字詞句→了解結構美→欣賞游說藝術→人物形象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二、關于《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傳”意為注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注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三、相關資料
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四、背景資料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余波。
五、疏通課文,掌握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課文情節
1、錄音朗讀,學生聽讀,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自由讀。通過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引導學生感知課文的情節及燭之武的說辭藝術。
2、學生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先自己疏通文意,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問的內容,然后師生共同解疑,歸納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現象。
六.總結字詞句
重點字詞
1、夜縋而出:(名詞作狀語)
2、敢以煩執事:(表謙敬的副詞)(對對方的敬稱)
3、越國以鄙遠:(以……為邊邑,意動用法。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方的國家)
4、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么)
5、朝濟而夕設版焉:(于此.兼詞)
6、既東封鄭:(名作狀)(使……成為邊邑,使動用法)
7、夫晉,何厭之有:(句首發語詞)(賓語前置)
8、闕秦以利晉:(使……削減,使……得利,使動用法)
9、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來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否定副詞)(那個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還也:表示商量語氣、還是
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范南. 軍:駐軍,名詞作動詞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損害,形詞作動詞
3、且貳于楚也。貳:從屬二主,數詞作動詞
4、既東封鄭。封:以……為邊界
5、夜縋而出。夜:在夜里,連夜名詞作狀語
6、與鄭人盟。盟:結盟,名詞作動詞
句式:
1.何厭之有?譯:有什么滿足呢?(賓語前置)
2.以其無理于晉。(介詞結構后置)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介詞結構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與,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說,與鄭人盟。說:悅,高興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供,供給、提供
4無能為也已。已:矣
5。何厭之有。厭:饜,滿足
6。焉用亡鄭而陪鄰。陪:倍,增加
古今異義:
1、行李之往來。行李:出使的人
2、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詞多義
若
如果,連詞,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你,代詞,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動詞,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明智。失其所與,不知
能
才能,名詞,今老矣,無能為也。
能夠,動詞,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
說
陳說,動詞,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雜說,名詞,故為之說,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通“悅“秦伯說
辭
推脫,動詞,不辭勞苦
告別,動詞,停數日,辭去。
推辭,動詞,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鄙
邊遠的地方,名詞,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邊境,名詞,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淺陋,鄙俗,形容詞,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之
到,動詞,輟耕之壟上
他們,代詞,子犯請擊之
的助,詞,是寡人之過也
結構助詞,無意義,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七、布置作業。
賞析本文結構美;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再次熟悉課文.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第2段:臨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賞析本文結構美
1、提問學生,檢查賞析情況。(每組派一個代表,以論文的形式,發表看法)
2、集體討論,教師歸納學生的看法,并補充。
(一)兩起兩收的對稱美
縱覽全篇,首先會感到行文布局謀篇的對稱美。全文共計五個自然段,根據事件進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二自然段為第一層(略寫),第三自然段為第二層(詳寫),四五自然段為第三層(略寫),整體呈現“二一二”的結構布局。第一自然段寫“攻”:秦晉聯合,大軍圍鄭,來勢洶洶,銳不可擋;鄭國岌岌可危,朝夕難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國難當頭,命懸一線,鄭國君臣驚慌失措,一籌莫展,燭之武臨危受命,勇赴國難。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從矛盾沖突的雙方入手,寫“攻”述“守”,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中間一段是全文主腦部分,詳敘燭之武游說秦伯、離間秦晉,曉之以弊,誘之以利,娓娓道來,步步進逼,說得秦伯心悅誠服,從而改弦易轍。末尾兩段分別從秦晉雙方落筆,先寫秦方背晉盟鄭,班師回朝;再寫晉方審時度勢,因孤立無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結尾是秦晉背約,秦鄭結盟而孤立晉國。兩段起,兩段收,首尾簡潔,中間飽滿,呼應對稱,精警圓美。
(二)不露痕跡這對應美
全文的情節結構可以說是里應外合,前呼后應,一線貫穿,層次井然,敘事張馳有度,圓美雋逸。首段埋設伏線,伏線有二,一是圍鄭原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二是兩軍陣列態勢:“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從原因上講,秦晉圍鄭,以晉為主,秦為輔,且與秦無關,秦國完全沒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晉國。這就為燭之武的巧言離間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為鄭人化敵為友,爭取秦國準備了先決條件。而秦晉駐軍分列兩處,缺乏周密部署和統一指揮,這既為燭之武的離間秦晉和秦鄭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鄭國的計劃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鋪陳,文章自然地進入主干部分,“說辭為一篇之主”,這段說辭分四層展開。首先,指出“亡鄭”只能“陪鄰”,即擴張晉的勢力范圍,而于秦無益,因為秦鄭之間隔著一個晉國,即使滅了鄭,秦國也不可能跨越晉國而將鄭國納入自己的版圖。這種態勢,一經點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層便反說,指明若舍鄭不攻,秦國向東發展,反而有了一個補給軍糧的通道,于秦無害而實惠,這一點對地處偏僻西隅而又時時也在圖謀向東擴展的秦國來說,無疑極具誘惑力,自然也易于為秦君所接受。但作為說客,燭之武不能不估計到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晉獨占鄭的同時,許秦以割讓晉國西部部分土地作為交換條件,以換取秦國的支持,因此,第三層便引晉背秦約為例,說明晉背信棄義,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徹底破除秦對傳統盟國晉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說得十分明確了,但燭之武猶嫌不足,再推進一層,指出亡鄭的結果不只是“陪鄰”,更主要的是,晉國強大以后,貪欲更大,向東亡鄭之后,勢必向西擴張,因而“闕秦”便勢所必然。四層意思,三層言害,一層言利,語語在理,句句動心,尤其是說晉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勢必闕秦兩層,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為之震動,有拔云見日之感了。
燭之武的游說終于收到地預期的效果,“秦伯說(悅),與鄭人盟。”不只如此,還留下將士為鄭鎮守,以防備晉軍入侵,自己則率軍回國。晉人見秦人背約,大勢已去。盡管心中憤憤然,但多方權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開篇的兩處伏筆,實際上成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事態的發展,燭之武的說辭,乃至最后的結局,無一不為這伏筆所牽制。文章正是在這種若隱若現的伏線貫穿下,將事件記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針密線合,天衣無縫。
(三)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燭之武退秦師》除去主體說辭部分層層深入、步步緊逼之外,首尾幾個自然段的敘事,盡管文字簡潔,可是情節的推進變化卻是波瀾起伏,扣人心弦。總體來說,其情節結構可以概括為“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開篇寫秦晉聯合,攻城占地,直逼鄭都,大有來勢兇猛,銳不可擋之勢,鄭國勢單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讀者自然會為鄭國命懸一線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寫佚之狐慧眼識英雄,關鍵時刻薦舉燭之武出使秦軍,“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燭之武是一個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國于倒懸的亂世奇才。“必”,一定,勢必之意,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對其智慧才干的堅信不疑。讀到這里,我們又感覺到鄭國安危系于一人,萬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許希望(揚)。這是一抑一揚。
燭之武應召進見鄭君,卻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當于弼馬溫之類的官職),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騷滿腹,自責自怨。他是臨陣退卻還是義無反顧?讀者不禁又為他,更為鄭國的命運擔心(抑),及至鄭伯反躬自省、自責致歉進而曉喻大義、點明利害時,這份誠懇自責,這番透徹分析給燭之武以極大的思想觸動,他終于顧全大局,勇擔重任,我們心神為之一震,鄭國或許有救(揚)?這是二抑二揚。
文章結尾寫子犯建議晉文公擊秦,在這個秦背晉約援助鄭國的敏感時刻,這種原本就不牢實的盟國關系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潛在危險。讀之令人心神倍感緊張,似乎“山雨欲來風滿樓”(抑),可是晉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斷果斷地拒絕了子犯的建議,并最終撤軍后退,這又讓我們心神舒緩,緊張化輕松(揚)。這是三抑三揚。
綜上所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敘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張馳有度,曲折多變,這也是其情節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背誦課文。(每小組提問一兩個學生)
四、布置賞析作業:本文的游說藝術,人物形象的歸納。
第三課時
一、欣賞本文的語言藝術:燭之武的游說藝術。
1、讓學生先挑出燭之武的語言,并說明他在什么情況下說出何話。
2、分組討論,每組各出一人,總結他們的看法。
3、教師歸納,并補充。
“晉侯、秦伯圍鄭”,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說辭,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巧妙的游說藝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晉國圍攻鄭國,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秦國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晉同屬于一個軍事集團的,他們之間有盟約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兩個原因中,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單刀直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作為鄭國的子民,先講自己國家的處境“既知亡矣”,隱含意思是說鄭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所以也無法考慮鄭國的利益了,但鄭國的土地最后被秦國還是晉國得到呢?這還是個未知數。燭之武從這點做文章,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不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還贏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過讓步假設推理出不攻鄭的好處,以利益來引誘秦伯,讓秦穆公動心;“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希望秦穆公為了秦國的利益不受損害而放棄圍攻鄭國的計劃,言辭懇切,從而堅定秦穆公與晉國毀約的決心。
(2)、以“害”巧析形勢。
一從現實狀況來看,“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鄭亡后的情況如何呢?如果秦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越國以鄙遠”,是很難辦到的,即使辦到了,也是不好統治的;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話,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二從發展來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的貪得無厭,讓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險的存在,從而快速作出決策,否則貽害無窮。燭之武說辭切中要害,強而有力,且用反問句來加以突出強調,真是氣勢凌厲,銳不可當。
(3)、以“史”巧施離間。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游說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
燭之武對秦晉兩國關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見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鄭國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勢的同時,始終不忘離間兩國關系。如果說在“亡鄭”還是“舍鄭”的利害分析上,燭之武的挑撥離間還是隱性的話,那么他拿出歷史事實,“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指出晉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不可共事,則是赤裸裸地挑撥秦晉關系,以“夫晉,何厭之有?”把火燒得更旺,不僅使秦穆公覺得枉費心機,又頓感危險將至。燭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真是妙哉!
燭之武游說的成功還取決于語言的得體。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本是求人,卻能夠不卑不亢,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重心長,迫使對方就范。可謂是有理有利有節有體,從而出色完成了游說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文內容。
《燭之武退秦師》記敘的是秦、晉聯合圍攻鄭國時的一個故事。小小的鄭國被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包圍,可以說是危在旦夕。緊急關頭,勇于自責的鄭文公采納了慧眼識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議,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燭之武,雖然因為此前鄭文公有眼不識泰山埋沒人才而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不記前嫌。以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說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晉的聯盟。秦伯不但不再圍鄭,還與鄭人結盟,消除了鄭國的危機。
2、人物形象歸納
(1)、燭之武: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善于納諫。勇于自責。善于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三、探究學習。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樂還是狐貍)
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說這是個伯樂。
不可否認,佚之狐是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是他發現并舉薦了燭之武這匹千里馬給鄭伯,從而挽救了鄭國覆亡的命運。不可否認,佚之狐是一個胸藏韜略,臨危不懼,遇事冷靜,能謀善斷,高瞻遠矚的杰出之士;他對天下形勢洞若觀火.“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寥寥數語,足見其不同凡響。
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據史料記載,說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么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明確: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后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幾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說他是一條狡猾的狐貍!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人教版12-10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11-18
人教版《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0-15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12-11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12-03
左傳欣賞燭之武退秦師05-17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12-10
《燭之武退秦師》復習要點12-10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