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下冊《短文三篇》教學設計
《短文三篇》教學設計
熱愛生命
蒙田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豐富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2.注意學習課文語言,摘抄名言警句。
3.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
4.要在閱讀過程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5.讀懂這三篇短文,領悟文章哲理美和語言美。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要在閱讀過程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通過文化論著的閱讀,可以了解文章豐富的文化內涵,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領悟文章哲理美和語言美。
(板書)短文三篇
二、明確目標
1.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
2.要在閱讀過程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1)蒙田(1533—1592),法國文藝復興后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在16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從他的思想和感情來看,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的一位現代人。
蒙田出身貴族,祖上是波爾多人,他早年學習拉丁文,在波爾多市念完中學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深居簡出,閉門讀書思考。后來,他在政府部門任職,成為波爾多市議員,并兩度被選為波爾多市市長。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親死后才開始撰寫《隨筆集》。
2.關于《熱愛生命》
生命活動表現為日常的生活,熱愛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熱愛生活。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就表明自己熱愛生活的態度:“壞日子”,飛快地“度”過去;風和日麗的時候,則“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接著,作者把“哲人”與自己對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態度作比較。“哲人”消極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而自己認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是優越無比的,是值得稱頌,富于樂趣的。從比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愛,取決于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如果對生活的理解和態度不正確,“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所說的“糊涂人”正是如此。
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談到生命的孿生兄弟:死亡。人們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原因是,“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同時,“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所以“我們”要更加講究生活、專注于生活。作者以自己為例,自信“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經進入老年,但還是“迅速抓住時間”,“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過得“豐盈飽滿”。
3.文章主旨
“生命”的含義是指人的生命,具體指的是人生、生活,倡導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4.藝術鑒賞
本文在表達上有何特點?
提示:這篇文章以議論為主。直抒胸臆,想素深刻。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對比論證,觀點鮮明而突出。兩種日子,兩種不同的度態度和方法;“哲人”和“我”不同的生活態度。這樣,通過對比,批判了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又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以人以啟迪。
5.對比手法:
首先,把日子分為兩種,一是令人不快的時候,一是風和日麗的時候;
然后,對兩種不同的日子采取兩種不同的度日態度和方法;
最后再把那些“哲人”和“我”對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對比,他們“打發”“消磨”“無視”它,認為生命是“苦事”“賤物”;“我”認為生命是“值得稱頌”“富有樂趣”的,是“自然的厚賜”,是“優越無比的”。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把握文章內容。
2.品味鑒賞兩位哲學家深邃的思想。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捕捉關鍵信息和對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兩教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板書課題。
人是什么?請問同學們平時有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看看帕斯卡爾關于人的思考。
二、關于帕斯卡爾。
帕斯卡爾是法國17世紀有一位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和文學家蒙田的影響。蒙田認為思想很難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寫下來,樂事,我寫下的卻是思想逃逸了”,因為人的記憶能力差,念頭過多,要捕捉到有價值的思想全靠運氣。于是帕斯卡爾追隨蒙田《隨筆錄》的方式,記錄下偶然閃現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這就是《思想錄》。這些零星無序的思想比邏輯演繹的思想更加真實、細致,是一種智慧而不是胡思亂想。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思想錄》中有關思想價值的一個段落,來體會其思想的光輝。
三、要求學生圍繞以下問題閱讀課文,重點看看文章說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概括了人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說人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無與倫比的東西,為什么又說它有缺點又是卑賤的?如何認識人是可悲與偉大的統一體?
師生討論問題;
①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偉大。即:人之偉大源于他擁有思想。
② 作者以“葦草”為喻說明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比喻?
◆形象寫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擊。這樣比喻是為了襯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變得高貴和有尊嚴。宇宙的浩大,能毀滅脆弱渺小的人;人卻因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嚴。
③為什么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怎樣理解“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為人及人超出其他萬物的標志。因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著絕對的優勢,它的優勢表現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質,可以通向無限,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嚴,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我們存在于世界的意義,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這里作者把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層面,換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即喪失了人之為人的起碼條件。
④怎樣理解“表現為天使的人卻表現為禽獸”?
◆作者認為,人的心靈追求與實際表現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墮落了,但也沒有完全泯滅心中的靈性之光,所以他才會想表現為天使;但是這個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顯意識,而在這一意識的冰山下蠕動的,常常是連禽獸都不如的邪惡,而人又常常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漠視這種邪惡。有一句老話:善良的愿望優勢把人引導到地獄中去,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愛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義等描繪,但在歷史上,有多少罪惡都是憑著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偉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點是何等卑賤啊!”這里的“本性”和“缺點”指什么?
◆思想是偉大的,因為它是獨立的、自由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可驚嘆的、無與倫比的東西。正是它使人如蘆葦一樣脆弱的生命變得有力;使人高于其它萬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強悍的對手,成為萬物靈長;使人擁有了尊嚴,形成了人的偉大。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時,它又是卑賤的的。帕斯卡爾認為“欲念和強力是我們行為的一切根源”,人們總是被許多虛幻、邪惡的欲念包圍著,它驅使人們追求享樂、追求安適、追求衣食溫飽,追求天倫之樂,人們永遠不會滿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到更高的來自別人的關懷,所以思想難以超越這些虛榮而真實地生活。這就是思想的缺點。
⑥第八、九兩節反復強調了什么意思?第十節以“偉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國王”類比,又是強調了什么?
◆八九兩節寫人是偉大與可悲的統一體。人是一個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貴的是,人能認識到他的可悲,其他萬物,譬如一棵樹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偉大的。
帕斯卡爾深刻地洞察了人類心靈的辯證法。他不像憤世嫉俗的人那樣,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沒有如那些膚淺的樂觀主義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對著人的心靈,他敏銳地察覺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東西莫過于我們在一切事物里都發現相反性。人的偉大與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點。
第十節以“偉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國王”類比,仍然強調人是偉大與可悲的統一體。
四、總結:“人是能思想的葦草”這一著名比喻,不僅確立了思想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也蘊含了帕斯卡爾對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與激情。帕斯卡爾認為只有同時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軟弱無力才能看到真理。
五、關于《思想錄》
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反復論述:人是偉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達到幸福的,又是處于十分悲慘的狀況的,所以認識自己至少是認識人的一部分,偉大與卑微的統一,高貴與貧賤的統一,幸福與不幸的統一。我們對自己越是認識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個真實的人。
六、 閱讀:
關于“人是能思想的葦草”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心。
金燦燦的陽光,金燦燦的溪灘,金燦燦的笑容。
周圍的東西影響我的心情,因為,我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容易觸景生情。
——寫在前面的話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是法國思想家帕斯卡告訴我的:“人只不過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她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所以人們能創造發明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人類居住的地球也比其他星球更富麗堂皇。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人類比其他的生物更高級,他們總是站得比其他生物高,看得比其他生物遠,自然就成了整個地球的主宰者。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愛迪生能發明電燈。這樣,人類在夜里就更覺得明亮,至少不用點著油燈,遭受滾滾的黑煙。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賈生能演繹出偷香的浪漫;李白的杯中酒能讓他有無限的情思;曹雪芹的夢中淚能讓他成就巨著《紅樓夢》;多多少少的深閨女子為《牡丹亭》憂郁又癡狂。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我會感嘆“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的那種瀟灑;會惋惜宋代那位“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的女詞人;會感慨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和豁然;也會憐憫那位吟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多愁善感的葬花人。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我們人類周圍的世界很亮麗很精彩,各個角落里會有個個感人的故事,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情感。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我會歡喜我會憂,喜的是美麗的一切,精彩的一切,憂的是丑惡的一切。因為記不清哪位哲人告訴我“事物都是有兩面性”,我相對于“人是能思想的葦草”也是一樣的吧!所以,和平天空上的陰云會久久不散,恐怖分子也神出鬼沒,不計其數的無辜伊拉克人民會遭受戰爭的苦難。然而,我們最不愿看到的這一切也正是因為“人能思想”而引起的。這點我們還能否認嗎?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所以,朋友,思想是尊貴的,是無代價的。我們要緊緊把握好我們的思想。“只要還能思想,就證明人是活著的”,這是一句值得我們深思的話。朋友,只要你是活著的,你就能思想,就意味著一切有可能發生。但是,聰明的朋友,我們要讓我們的思想產生有益的作用,而不是有害的副作用。
信 條
富爾格姆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豐富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2.注意學習課文語言,摘抄名言警句。
3.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
4.要在閱讀過程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5.讀懂這三篇短文,領悟文章哲理美和語言美。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要在閱讀過程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樂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
一、作者介紹
羅伯特·富爾格姆,美國當代作家、哲學家。在他的經歷中,他當過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銷員、專業畫家、教區牧師、酒吧調酒師、繪畫教師和父親。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圖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當有人問他,“你是干什么的?”羅伯特·富爾格姆通常都回答說他是個哲學家,然后又解釋說,他喜歡干的事,是多想些平常瑣事,再把他所想到的表達出來,通過寫作,或者聊天,或者涂涂畫畫,隨便哪種看來合適的方式都行。
二、關于《信條》
文章開宗明義:“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我都在幼兒園就學過。”接著,文章列出了十七條。作者認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東西都在上邊那些條條里”。這些條條是人們過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則,包括個人的健康習慣,正確處理與他人關系,對生活保持熱情和興趣,承認死亡以及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等。
作者進一步闡釋,十七條中的任何一條,都可以應用到成年,實踐于家庭、社會,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為中。最后,作者強調十七條中的一條:“當你們出門,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還是手拉手,緊挨一起。”這是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團結,要互相關愛,要有集體精神。
“信條”就是信守的準則,是為人處事的標準是一個人成功及健康的人生狀態的關鍵。《信條》選自《我需要知道的一切》一書,是一篇闡述怎樣生活、做事和為人的隨筆。
三、文章主旨
闡述了自己在生活、做事和為人方面的一些準則和標準,希望人人有愛、平等及健康的人生態度,大家過得幸福、快樂。
四、本文在表達上有何特點?
提示:以小喻大,深入淺出,明白如話。
五、《信條》被刪節的部分(富爾格姆)
好多年了,每當春天,我都給自己規定作業,寫出個人信念的表白:一篇信條。在我還年輕些的時候,這樣的表白寫跑了好多紙張,總想包羅所有的根本性的東西,一個也不放過。那些話聽上去就像是最高法院的文件摘要,仿佛單憑幾句話就能打發掉全部存在意義上的麻煩似的。
這信條在最近這些年里是越寫越短了——有時帶點兒玩世不恭,有時搞得希奇古怪,有時則又是平淡無味——不過我還是一直這么干著。最近,我只用一張紙幾句話就交代了我的個人信念,并且充分理會到那種天真的理想主義的所指。
這里的啟示是我在一個加油站里頓悟到的。我給我的舊車加灌了超品級、高抗爆性汽油,可這老家伙卻消受不了還安頓不得——一路的噼噼啪啪,當著道口就熄火拋錨,下坡時又嘭嘭地放炮。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頭腦和意念也每每與此相仿。太多的知識高度膨脹,叫我犯上了面對存在的困惑癥——一味地嘀嘀咕咕,當著人生的選擇關口躊躇不前,要么就是知道得太多,要么也可能是知道得還不夠。這樣檢點過盤算過的人生,自然是不輕松了。
當時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明白了,過一種有意義有滋味的生活,最最需要的是些什么——那并非混沌不辨的一團。我知道它。而且久久地理會著它。生活中也過著它——好吧,那是另一碼事,對嗎?
六、思考
《信條》中作者列出這些最基本的信條有什么意義?
學生思考。
七、課外拓展
找出課文中富有哲理的語句,細細品味,并就其中的一條寫出自己的心得。
【高二下冊《短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下冊《信條》教學設計08-19
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學設計05-06
高二語文下冊《短文三篇》優質教案03-21
高二語文下冊《哈姆萊特》的教學設計04-24
蘇教版高二語文下冊《拿來主義》教學設計08-30
高二語文短文兩篇教案設計03-12
人教版高二下冊《短文三篇》教案08-19
高二《師說》教學設計09-15
高二《過秦論》教學設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