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鞏固生字、生詞和文學常識,學習比喻修辭方法。
能力目標:
1.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2.通過品味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蘊含文中的情愫。
情感目標:認識鄉愁這一中國文學史的特殊文化現象,感受中國古樸淳厚的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通過解讀語句,理解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2.學習文中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通過品味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文中情愫。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導入新課。
思鄉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被鄉愁所緊緊纏繞。琦君作為一名臺灣作家,故土難離而離了又難以再回的愁緒深深困擾著她。對她來說,最令她念念不忘的就是童年那一杯充滿家鄉味兒的春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嘗這壇味道獨特的春酒,共同感受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作者敘述了童年時的哪些事情?
提示:喝春酒,過新年,喝會酒。
2.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作者懷念的不僅僅是家鄉的春酒,文中主要通過寫春酒來寫故鄉的風俗美、人情美,即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寫自己對家鄉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著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
三、默讀課文,合作探究。
1.作者筆下的人物,個個生動鮮明,形神俱備,也蘊涵著作者美麗的鄉愁。請用以下三個話題說一說你最喜歡的人物。
這是一個 的“我”,理由是
這是一位 的母親,理由是
這是一群 的鄉親,理由是
①這是一個無拘無束、調皮貪吃、快樂天真、活潑可愛,在母親和鄉鄰的呵護下幸福成長的“我”,理由是:(略)
②這是一位淳樸、善良、勤勞、熱情的母親,理由是:她很樂意把花廳借給鄉鄰“供人請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寶酒”給大家嘗嘗助興。母親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厚道的母親因別人的贊美而高興得“兩頰紅紅”,兩頰紅紅的、因鄉親的詢問而“笑咪咪地”寫出了母親內心十分高興。
(母親是千百萬勞動婦女中的一員,她沒有甜美親切的話語,沒有讓人心動的情態,但她有著淳樸厚道、善良仁愛的美好心靈!在她身上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忍辱負重、主持家業;她一心向善、助人為樂;她勤勞節儉、仁愛無私……。在母親身上體現了中國勞動婦女的淳樸、善良、勤勞和熱情。這就是天下最偉大的母親,是最令人迷醉的母親!)
③這是一群淳樸、厚道、熱情的鄉親,理由是:春節是熱鬧的,但春節過后再度掀起高潮,那就是“家家邀飲春酒”。“我”作為一個孩子,也能加入到這熱鬧非凡的場景中去。“我”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可見多么淳樸的民風……家鄉的人也不因為貧窮而自卑,急需錢用,就起個會,喝春酒,問題迎刃而解;也沒有人因為家境富足而驕傲,借出花廳,大家舉杯暢飲,其樂融融。這就是“我”從小生活的家鄉,這就是“我”耳濡目染的家鄉文化。“我”念念難忘的是相親相愛、和諧融洽的鄉情民風。春酒,透出了鄉里民風的`淳樸與熱情。
2.作者對兒時的一切、對故鄉的一切懷念之深,歷歷在目。她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用“春酒有____味道,它是____”的句式說。
示例:“春酒”有民俗的味道,它是“每逢佳節倍思親”;“春酒”有思鄉的味道,它是“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酒”有母親的味道,它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春酒”有道地的家鄉味道,它是“鄉音無改鬢毛衰”。鄉情、親情、民俗、童趣融入這一壺春酒中,道盡了作者詩意的心情。
【資料助讀】
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臺灣著名女作家。她古典學養深厚,代表作品有《三更有夢書當枕》、《細雨燈花落》、《水是故鄉甜》等,被譽為“臺灣文壇上閃亮的恒星”。其多篇作品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為大家熟知的電視劇《橘子紅了》也是根據她的小說改編的。
琦君三十多歲就離開大陸到臺灣,后來一直定居美國。她寫本文時, 母親已故去,無拘無束的童年也一去不復返,淳樸善良的鄉鄰也是隔山隔水,她的許多文章里都有一種懷鄉的情緒,被稱為臺灣懷鄉作家的優秀代表。2006年6月7日,琦君逝世了,臨終前,她還一直念叨:“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最后,她的骨灰被帶到她的家鄉浙江溫州,安放于“琦君文學館”現址。
琦君心語:
1.媽媽,如果您現在還在世的話,我們將是最最知心的朋友啊!(《母親》)
2.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忍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愛,像花草樹木一樣,誰能沒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寧愿擱下筆永不再寫。然而這怎么可能呢?(《煙愁》)
3.在上海求學時,母親來信說她患了風濕病,手膀抬不起來,連最簡單的縲絲髻兒都盤不成樣,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幾根短發剪去了。我捧著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著眼淚。深秋的夜風吹來,我有點冷,披上母親為我織的軟軟的毛衣。渾身又暖和起來。可是母親老了,我卻不能隨侍在她身邊,她剪去了稀疏的短發,又何嘗剪去滿懷的愁緒呢! (《髻》)
4.來到臺灣,此心如無根的浮萍,沒有了著落,對家鄉的苦念,也就與日俱增了。“日里想,夢里思”,昨夜夢魂又飛歸故里,躺在雙親的墓園中,擁吻著綠茵覆蓋的芬芳泥土。望著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懷得以暫感舒松,可是短夢醒來,淚水又濕透枕邊,美麗的家園啊!它依舊是海天一角,水闊山遙。(《鄉思》)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琦君以細膩溫婉的筆致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只屬于她的藝術世界,在這場“春酒、會酒”席上彌漫成濃濃的人情、民俗之美,而這一切都只是蘊涵在文中極不起眼但非常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中。找一找你最欣賞的細節描寫。
1.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評析:趁著母親不備,在話沒說完的瞬息之間幾次下手,“好幾回”,至少三回吧?“伸”了還要“舔”,動作之快,令人稱奇,全然不顧“流鼻血”之類的了,足見 “八寶酒”對我的誘惑。機靈、調皮、可愛的情態躍然紙上。
2.“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
評析:運用語言描寫,刻畫出一個善良、大度、充滿靈性而又慈愛溫柔的母親形象。
3.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評析:一是“我是母親的代表”,一個農村小女孩,竟然可以作為母親的代表,獨自去別人家赴宴!二是“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雄赳赳,氣昂昂。“總是”,不是偶爾一次。三是“不請自到”,農村請客,一般要叫三遍,客人才會到,人家這位小女孩等不及叫,迫切得很!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這是吃請前。四是“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寫出孩子吃的過多的情狀,吃得飽,吃得好,毫不客氣,充滿童趣。這是吃請中。五是“捧一大包回家”,連吃帶拿,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這是吃請后。多年后的琦君,憶起這事,字里行間還充溢著自得幸福地暖流!這不是對家鄉、對童年、對母親的懷念嗎?
4.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評析:一個“靠”字就足以表明東鄰西舍不分你我,團結得如一家人一樣。人與人之間沒有虛偽,沒有奸邪、沒有爾虞我詐,有的是真誠、正直和憨厚質樸。宴席間,談笑風生、斛籌交錯、期在必醉。鄰里之間的那種親密無間、融洽溫馨,令人向往、令人陶醉。看似十分隨意的幾筆細節描寫,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愛這小姑娘,在故鄉,鄰里之間是如此親密隨和、融洽溫馨。這種溫馨的人際關系讓人向往不已,而這一切都只包蘊在文中極不起眼的細節描寫中。
5.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
評析:“巴結”寫阿標叔熱情勤快,氣氛寫得熱烈。
6.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評析:動作、神態描寫。“只”和“一點點”說明對母親的“小氣”而感到不滿足;“走來走去”表明“我”即使只得到了一點點的酒,也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表現了自己的珍惜和撒酒后的失望;“直”表現小花貓對八寶酒滿是喜歡,舔個不停,煞是可愛;“呼呼”地睡了,表現了小花貓舔完酒后相當滿足和陶醉的情態;“也是”一詞,是以“我”當時的心理來揣摩小花貓的,可見“我”也同小花貓一樣饞得要命,寫出了童趣。作者的每一個詞語和句子,不僅寫出了小花貓的可愛有趣,而且反映出孩子天真無邪的童心,更突出了八寶酒的醇香與魅力。
7.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評析:這一處寫出了母親甜蜜的神態。“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母親得到別人表揚后的得意和些微的害羞。
教師小結:在琦君筆下,鄉情是那一壺春酒,思鄉之情、懷母之心、童年之味融入這壺春酒,它道盡作者詩意的心情,是作者記憶中的樂園,是作者心靈的理想國,故鄉的真切與兒時的印象輝映成一片快樂而感傷的迷朦,這一壺春酒,這一場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啊。
四、拓展遷移
1.結尾一句,作者說:“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對此,你有好的建議嗎?
示例:在作者描繪的一幅幅歡快的童年畫和一個個邀飲春酒的節日里,蘊藏著作者心中難以消逝的風俗和人情,正因為這樣,思鄉的惆悵來得更為悠長。往者已逝,感悟幸福的童真,珍惜生活的賜予。
2.琦君把對故鄉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其實,像琦君這樣的游子有很多,你能舉出一些嗎?
六、作業
1.鄉愁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從古到今,詩人作家們往往借用豐富的事物來表達對故鄉無盡的情思。請寫幾句有關“思鄉”的古詩名句。
①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③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⑤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
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
2.《春酒》給我們帶來的回味是多種多樣的,談談讀后的體會。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2
【教學理念】
語文課要充滿“語文味”,關鍵在于教學立意的明確得當。一堂課的教學立意,應依據文本特點、學生情況、編者意圖以及教師本人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來定位。“教什么”定位清晰了,“怎么教”也就得當了。于是師生互動,深入文本,浸潤在字里行間品味、感悟、鑒賞,領略文本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人文精神便在濡染中得以培養、積淀與提升。
【設計簡說】
《春酒》的特色是通過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生動展示出家鄉的民俗風情和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深深眷戀。琦君表達的“思鄉懷舊”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鄉愁”,她素淡、寧靜,蘊藉、溫潤,以一種洗盡鉛華的筆調絮絮地訴說著對童年、家園的深情。由此確定教學立意: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及其作用,體會生動展示民俗風情與思鄉之情的寫法,感受民風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師應在課堂上氤氳出溫暖、甜蜜、眷戀的情緒氛圍。
讀書有三境界:“吞”、“啃”、“品”。“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讀懂作者,體悟深情;“品”至其靈性,領略韻致,讀出韻味。《春酒》文字素淡卻意蘊豐厚,更須細酌慢品。本堂課就設計了“識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享韻致”這樣三個環節步步推進。在學生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抓住文眼“家鄉味”,引導學生立足文本探究“家鄉味”,說理解的話,原汁原味感受課文。然后組織合作探究與交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細部探微,個性品味,學習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和傳神詞句及其表達作用,說體驗的話,體悟琦君情懷。最后適當拓展有關“思鄉”的詩文,欣賞朗讀,領略韻致,說感悟的話,豐富自己的情懷,提升自己的境界。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理解作者通過生動展示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情懷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細節和傳神詞語,領悟文章的意蘊。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激發學生關注生活的熱情,發現并領略生活的詩意。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文章的傳神語言及細節描寫是本堂課的核心重點。
2、領會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識春酒,知文意
1、“每逢佳節倍思親”導入,聽女作家琦君把酒話往事,遙寄思鄉情。
2、想一想,琦君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課文里有沒有這樣的句子?找到“文眼”。
3、家鄉味體現在哪些地方?
家家邀飲春酒的無窮情趣,會酒的熱鬧與喜慶,人情的`淳厚與溫馨,童年的天真和快樂,母親的賢惠和慈愛,阿標叔的善良和淳樸……(板書)這些便是濃濃的家鄉味!
二、品春酒,懂琦君
1、課文中有很多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抓住了人物的細小動作、簡短的話語或細微的表情,寫得富有情趣,乃至一字傳神。現在,請小組合作探究、品味,分別找出關于母親、童年、風俗人情的一些細節,讀一讀,品一品。
2、用多種形式朗讀,讀懂琦君,讀出深情。
3、課文中還有一些關于家鄉自豪感的描寫,寥寥數語,開心、自豪神情畢現。你能找出來嗎?
4、“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用怎樣的語速、語調讀這句話?(泡不出家醅的遺憾,嘗不到家鄉味的惆悵)
三、醉春酒,享韻致
1、琦君就是用這樣素淡的文字,傳神的細節,絮絮地說著對童年、母親、鄉情的無限眷戀,氤氳出溫暖甜蜜的家鄉味。請用一句話概括我們品出的家鄉味。
2、還有人仿照余光中的《鄉愁》改寫了《春酒》詩,詩意地表達了對家鄉味的眷戀。請欣賞朗讀。
3、故鄉的酒,流淌著醉人的芬芳;故鄉的歌,總在想家的夜晚輕輕吟唱。借助音樂的抒情力量再次渲染、體會游子思鄉的深情。
4、介紹琦君作品風格:
“一花一木耐溫存”。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3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理解本文的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和意旨。
3、品味精彩語言,關注細節描寫,體會文章的感情和意旨。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閱讀,老師引導,師生共同探討。
2、討論法、問答法、課件演示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文章通過寫春酒所展示的風俗美和人情美。
2、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思鄉之情,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通過寫春酒所展示的風俗美和人情美。
2、品味文中動人的細節描寫,體會文中的感情和意旨。
【教學難點】
領會文章意蘊。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我介紹、激發興趣
二、創設氛圍,導入新課
1、鼓勵學生談家鄉過春節的風俗
師:提起過年,相信在同學們的腦海中一定有不少過新年的樂事、趣事,請大家談談我們這里是怎么過春節的?
生:??
師: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在這杯甘醇的“春酒”中盡情地陶醉吧!
2、了解作者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求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同時,勾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2、檢查閱讀成果
(1)檢查對重點詞語的認讀和理解情況
枸杞 門檻煨燉 家醅 一馬當先 顧名思義 如法炮制
(2)巧設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并回答,從而了解全文內容,感受作品意蘊。
①作者回憶了兒時在家鄉過新年時的哪些快樂的事?
②作者所說的“春酒”到底是一種什么酒?寫這種酒好喝的目的是什么?
③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④我們從文中除了感受到“春酒”的甜美外,還能真切的感受到一些美的東西。這到底是什么美?這些“美”是怎樣展現出來的.?
⑤ “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這句話應用什么語氣來讀呢?除了表達無法找到“真正的家醅”外,它還有什么深刻含義?
四、品析語言,關注細節
1、引導學生就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進行品析,學生自由發言,老師點撥引導。 例如:
① “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比喻新奇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我”盼望喝春酒,喜歡熱鬧,吃了之后心滿意足的情態。一個活潑天真的小姑娘的形象躍然紙上。)
② “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這句話運用了細節(動作)描寫,生動的刻畫了“我”的活潑、貪吃、調皮的童真。)
③ “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這處細節描寫寫出了“我”的天真可愛,充滿童趣。)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能否從具體的詞語來說說呢?
④ “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添一舔,才過癮。” (這句話寫出了“我”當時很撒嬌,很嘴饞的情態。充滿情趣)
問:文中有哪些詞語能體現作者的感情?
2、教師總結:
細節是文章鮮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過這些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刻畫了善良大度、慈愛溫柔、勤儉樸實的母親,活潑靈動、天真可愛的“我”,淳樸厚道的鄉親,進而抒發了她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濃濃情思。閱讀文學作品,只有細細品味文中的細節,才能充分體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
五、布置作業
寫一篇短文,表現你過年的歡樂。注意運用細節描寫。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4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重點
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的人情民風之美,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
1、導入建議
同學談自身過年的故事、感受,或說一說當地有哪些民風民俗;或教師談自身小時候在家鄉過年的故事……
2、導語示例
青島的啤酒不只是青島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每年的青島啤酒節都迎來許多國內外的客人,這在當地已經成為一種民風民俗。每逢過節,人們也都要喝啤酒以示慶祝。好多離鄉在外的青島人總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這是為什么?今天學習《春酒》一文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啟迪。
3、教師投影學習目標和字詞
同學自查“讀一讀,寫一寫”,根據查找的資料交流琦君的事跡。教師或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同學聽讀、考慮問題。
4、教師投影出示考慮題
a、本文記敘了作者童年的哪幾件事?表達怎樣的感情?
b、課文題目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5、同學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同學明確
本文記敘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的幾件事,表達作者對故鄉民風、人情的贊美。就像琦君曾說過的一樣:“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作者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滲透在本文的字里行間。
6、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第二課時
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地引導同學掌握課文主旨。
研讀賞析
1、教師引導同學精讀課文
優美的散文,經常是精巧構思的結果。本文圍繞“思鄉”的主旨,交叉了許多有“家鄉味道”的`細節、關鍵詞語,使文中幾個人物生動形象,尤其是對母親的描寫極為傳神。
2、教師投影出示考慮題
請同學們朗讀或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有情趣的細節或詞語,與同學們合作交流,以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同學閱讀,小組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精讀文章,才干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干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才干提升自身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通過對細節和詞語的品味,加深對文中作者情感和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同學自主閱讀,珍視同學的獨特感受和考慮,提高閱讀的質量。
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寫過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你讀過這些作品嗎?把課前準備的文學作品與同學們交流一下,看誰積累的資料多,交流得好。
2、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引導同學開展課外閱讀,積累知識,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延伸練習
把與同學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練筆本上,并試著仿寫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歌。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表達的情感。
2、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來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教研課題:
初中語文“雙主,雙思”教改試驗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文導入。
1、聽配樂詩朗誦《鄉愁》引入本課
2、介紹作者:琦君(相關圖片及生平介紹)
二、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識記字詞,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配上音樂)。讀時,注意畫出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詞語,或不太熟悉的詞語
強調生字詞。
氣氛(fēn)兩頰(jiá)煨燉(wēidùn)枸杞子(qǐ)
薏草(yì)斟酒(zhēn)家醅(pēi)
2、本文題為春酒,作者僅僅就是來寫春酒的嗎?
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3、作者為什么選擇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個生活場景來寫呢?(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二)重點研讀。
1、課文中有許多細節寫得很有情趣,表現出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濃濃的感情,請迅速瀏覽課文找找相關語句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
2、教師示例句子并引領分析其中紅色部分
(1)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2)“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
(3)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4)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5)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6)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3、通過圖示理請課文思路
問題:作者為什么能在幾十年之后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么清楚,描寫得那么細致呢?對故鄉的什么有感情呢?
三、課堂小結。
琦君曾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我們讀了文章后,從作者的回憶中,我們似乎也跟著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鄉濃濃的.風土人情味;那種濃郁的家鄉情顯現在字里行間。
現在我們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思鄉情,在音樂中,大家共同朗讀課文的最后兩小節,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
三、拓展訓練
1、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名句。
2、推薦書目
3、小練習
四、作業。
“我”如法炮制,自釀了八寶酒,但兒子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酒呀。”聽了兒子的話,“我”當時是怎樣想的呢?請你用一段文字寫出“我”當時的心理。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6
教學設想:
1、激發學生生活體驗,創設閱讀氛圍。孩子對于新年總是有著許多豐富的感受。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2、在充分調動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細細品味文章關鍵詞語句子,并要求學生在文中圈點勾畫。
3、教師應該介紹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動經歷,使學生可以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達到對作者較為深刻的理解。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達的思鄉這一主旨。
過程與方法
1、根據積累的生活經驗,創設閱讀氛圍,領悟文章的意蘊。
2、通過分析課文,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達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細節描寫對表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3、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學法指導:
1、通過了解春酒的配制過程及相關風俗知識,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增強對故鄉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2、通過學習本文善于運用細節描寫突現人物的寫法,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通過品味本文清新素淡、典雅雋永的語言特點,來感受風俗美、人情美。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導語: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的。在這些傳統節日中,同學們最盼望的無疑是春節。春節不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壓歲錢,可以買很多想要的東西。但每個地方過年的風俗又不盡相同,那么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琦君的《春酒》。
2、板書課題、作者:
3、簡介作者:(出示幻燈)琦君,1918年出生,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于杭州三江大學中文系。1949年赴臺灣,后定居美國。琦君以撰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而她現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總是與臺灣散文連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是電視連續劇《橘子紅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兒童故事為主,大半以她家鄉浙江溫州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風土人物勾畫出一副中國農村社會的樸素生活圖景。琦君的作品,有與人不同的獨特風格。特別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摯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筆致婉約,使文章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二、整體感知課文,體味作者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配樂《思鄉曲》)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劃出你認為能表達思鄉之情的句子。
2、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
(作者不僅僅是懷念家鄉的春酒,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美、人情美,寫自己對家鄉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著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三、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研討課文
(一)作者在文中敘述了兒時在故鄉的哪幾件事?這些事都是作者家鄉的風俗,你喜歡這兒的風俗嗎?為什么?(第1、2小組討論)
板書小結 :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風俗美
(二)在這幾件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第3、4小組討論)
板書小結:母親“我”阿標叔鄉鄰鄉親
(三)作者用一些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描寫風俗。請你找出來,并談談這些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第5—12小組討論)(學生交流后師作指導,出示幻燈)
1、母親(第5、6小組討論)
(1)“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
(2)“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喜氣。”
小結:突出母親熱情好客、慷慨大方。
2、花匠阿標叔(第7、8小組討論)
“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興高采烈”。
小結:突出花匠阿標叔的熱心。
3、鄉鄰鄉親(第9、10小組討論)
(1)“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
(2)“席散時,會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于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
(3)“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小結:表現了鄉親們的熱情大方。
4、“我”(第11、12小組討論)
(1)“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2)“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小結:表現我充滿了童真童趣。
(四)通過對人物的細節描寫,你對這些人物也有自己的看法,請談談!(第13小組討論)
學生討論、交流:
師指導要點:人情美(板書)
(五)作者為什么能在幾十年之后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么清楚,描寫得那么細致呢?
指導要點:對故鄉有感情。
問:對故鄉的什么有感情呢?(第14組討論)
指導要點: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向往,也表達了游子殷殷思鄉之情。
問:所以“春酒”是一杯什么樣的酒?
指導要點:懷舊思鄉的酒(板書)
四、遷移擴展
思鄉是遠離故鄉的人都會產生的一種思緒,余光中的《鄉愁》為什么能有這么廣的影響,就是因為它道出了許多游子的心聲。葉落歸根,這是人之常情,對故土的眷戀,是任何人也無法割舍的情感。你讀過這類作品嗎?把你所讀作品的內容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學生交流:
師提供相關作品(幻燈顯示)
1、余光中《鄉愁》……
2、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白《靜夜詩》
4、杜甫《月夜憶舍弟》“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5、馬致遠《秋思》
6、蘇軾《水調歌頭》
五、總結(幻燈顯示)
琦君說過:“人和花草樹木一樣,都有自己的根。”是啊!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有誰能夠忘記生養自己的故鄉呢?,遠離故鄉的人,無論與故鄉的距離有多遠,總不會忘記故鄉的山水、故鄉的親人、故鄉的一切。每年春節前夕,離家的人盡管票難買、車難乘,但家還是要回的。父愛天高,母恩難報,最難忍受思鄉情。這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淀下來的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礎。事實上,正是這種特有的情感基礎,才讓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一代繁衍壯大,成為偉大的民族。
六、作業:
1、積累“思鄉”的詩句。
2、研討與練習
3、預習新課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7
教材分析:
《春酒》文字生動、情感溫馨的美文。作者通過日常生活,訴說自己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眷戀。適合八年級學生閱讀,有利于引領學生感受親情,珍愛童年,懂得尊敬長輩,培養良好的人生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積累“炮制、挑剔、薏仁”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2.品味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和極富情趣的細節描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親情,珍愛童年,學會尊敬長輩,豐富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
感受文中的親情之美。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之美和細節之美
一、導入
1.同學們,有一位作家這樣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是誰,對故鄉,對親朋,對童年如此眷戀,是臺灣女作家琦君。
2.請看屏幕,看這位已經年邁而不失優雅、充滿書香味的老人。(學生滿含敬意,齊讀作者簡介。)
3.其實她的作品和她的名字、和她這個人一樣美麗,讓我們欣賞三個片段:
a.《桂花雨》(童年的快樂)
b.《長溝流月去無聲》(思鄉的惆悵)
c.《髻》(母女情深)
學生齊讀,教師提問:
(1)這三段文字最能讓我們產生共鳴,體味童年快樂的是哪一段?
(2)琦君把飄落的桂花比作雨,多么奇特的想象,南宋志南和尚不也有詩句把話比作雨嗎?是哪兩句詩?(“沾衣欲失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4.此刻,多情的作家又為我們斟滿了一杯香甜的春酒,就讓我們從中品味出母愛的真、人情的善、民風的美。
二、學習課文
1.交流初讀的感受,共享發現的快樂:這篇文章歷來被人們喜愛,已被眾多的學者、文學愛好者研究透了,同學們通過預習,也一定有不少收獲。今天,我更希望同學們說說自己獨特的研究和發現,讓我們共同享受發現的快樂。
2.深入文本與人物對話:同學們在初步的探究中,不僅品嘗到了語言的美,春酒的美,更感受到了人之美,是的.,“人”才是故事中的最佳布景。(板書)帶著發現的欣喜,帶著思考的快樂,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深處,走進人物的靈魂深處。
【分析總結】:母親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她真誠的愛著她的女兒和鄉鄰,她的勤儉、善良、寬容,感染著大家,并在這個古老的鄉村氤氳成那美好的民風。
3.(設問:此時,這濃濃的鄉情,淳樸的民風,這真情的母愛,一定會在你的心里掀起漣漪,你能用一個詞形容他們的生活嗎?你的生活是這樣嗎?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你內心的感受怎樣?)
【點評】:在欣喜和失落之中,流露的是現代人在文明進程中對傳統習俗的珍愛,對至愛親情的渴望,一言難盡。我們還會拷問自己:我們丟失了什么?丟失的還可以找回來嗎?我們有這遺憾,琦君有嗎?在哪里可以讀出她的遺憾與感傷。(齊讀課文末尾一段)她還說過:“故鄉,我們哪一天回去?家鄉味,我們哪一天再嘗呢?”
三、語言運用,共寫小詩
1.故事終會遠去,感情終會沉淀,然而我們意猶未盡,你甜香的酒滴,那憨憨的小花貓,那亮晶晶的煤氣燈,都會成為溫馨的回憶……我們做點什么?回饋琦君。說聲謝謝,可以,讀讀文章,也不錯。不,我們還是來寫一首詩,寫一首小詩,送給琦君,送給我們自己。該怎么寫呢?屏幕打出余光中《鄉愁》,并配以要求:
(1)仿照《鄉愁》的格式;
(2)用琦君的口吻(“我”)
(3)選用文中的意象,如:甜香的春酒、晶亮的汽燈、憨憨的小花貓、母親的微笑……
(4)擬寫一節。
2.學生配樂擬寫、配樂齊誦《三月的回憶》。
四、總結
結緣琦君,品味《春酒》,它帶給我們永恒的精神享受。愿這一切像這風中的蘆葦,永遠在我們的心田搖曳。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8
【教材分析】
《春酒》是一篇文質優美的散文。琦君用自己的文筆為讀者營構心靈的理想國。思鄉,是本文一大主旨。故鄉的一切與兒時的印象疊印在一起,輝映成一片快樂而感傷的迷。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干,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氳起來,彌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作者通過平易、凈化、蘊藉、真摯的語言,抓住富有情趣的生活細節,表現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濃濃的感情。
【學生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再喜歡被動的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大大增強了。同時,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表達的能力。為此,《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初中學生很少離開家鄉,對思鄉之情較難理解。為此,教師要注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創設情景,激情入境,激發學生興趣,做好學習引導者、參與者的工作。
【教學設想】
教師一方面需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問題的發現者、思考者、探索者,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創設較為直觀的學習情景,激情入境,激發興趣,并開展賞讀、感悟、研讀、拓展等環節,在引導學生理清全文脈絡后,引導學生品位富有情趣的語言,及滲透在其中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⑴ 感情朗讀課文,了解民俗民風。
⑵ 理解作者蘊涵在春酒中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清文章脈絡,研讀賞析語言,品味語言的意趣,體會生活細節對表現文章主旨的作用。
⑵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思考者,探索者,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⑴ 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親人善,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⑵ 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情朗讀課文,研讀賞析語言,體會蘊涵在生活細節中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2、理解作者通過生活細節來表現思鄉之情的寫法。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誦讀法;
3、討論交流法;
4、體驗拓展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查閱字典、詞典,掃除文字障礙,熟悉內容。
2、查找作者琦君相關資料。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激情入境
1、課前或上課時在大屏幕出示春酒畫面,放一首輕音樂。
2、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曾經讀過的表現思鄉之情的古詩詞名句。
(展示春酒畫面,能給學生直觀感受;設置背景音樂,能給學生精神上的'愉悅;請學生說自己讀過的古詩詞名句,既能活躍氣氛,又能激活思維,為文章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朗讀會意,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這是一篇文質優美的散文,蘊涵了作者豐富的感情,下面請每組推薦一位同學朗讀課文,每人讀兩段,最后兩段全班齊讀,希望能讀出感情。
(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及春酒畫面)
3、教師鼓勵性評價。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學生通過自由讀和個別范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并不知不覺神游其中,與作者情感上產生共鳴,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對作品的理解之中,教師鼓勵性評價能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三、指導自學,整體感悟
投影出示問題:
1、哪句話直接表達作者的思鄉之情?
2、為了表達思鄉之情,作者主要寫了哪幾件事?為什么寫這幾件事?
(學生默讀后,小組討論)
討論明確:
⑴ 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這句話表明作者的思鄉之情。
⑵ 為了表達思鄉之情,作者寫了過新年、吃春酒,喝會酒這幾件事。緊扣春酒,說明作者思念家鄉的原因──民風淳、親人善、人情美。
(這里主要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培養學生自瀆和自學的能力)
四、合作交流,研讀賞析
投影出示問題,學生探究。
1、找出本課中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可以是:
最能抒情的:
語言最好的:
描寫最細膩的:
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
還可以是你似曾相識的:
還可以是:
總之,只要說出你喜歡的理由,讀出你真摯的感情,你就是最棒的
2、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每小組推薦一位同學,全班交流,理解體會這些語言的特點及蘊涵在其中的情趣,領悟作者字里行間所流露著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主動研讀賞析語言,體會并理解作者通過生活細節所表現的思鄉之情。教師只起到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體驗拓展,深化主旨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對家鄉的思念總是人們難以揮去的情愫。請你把對家鄉的思念以下列的形式表達出來。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了解作者家的鄉民俗民風。
2、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3、理解對人物的細節描寫所表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文章的關鍵詞語和句子,并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一、情境引入
春節、元宵、清明節、端午……,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節目,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而逐步長大的。今天我們就看看我國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請聽琦君為我們講述的她過年時的快樂故事——《春酒》。
二、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力求讀出文中的情感。在勾畫出疑難字詞時候,同時來想一想文中那句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指出生字詞。
氣氛(fēn)兩頰(jiá)煨燉(wēidùn)枸杞子(qǐ)
薏草(yì)斟酒(zhēn)家醅(pēi)
明確: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這種情感是通過什么樣的具體行動方式表達出來的呢?
明確:通過自釀八寶酒來體現自己對家鄉的懷念。
2、酒既然是作者思鄉情感的寄托,那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本文題為春酒,作者僅僅就是來寫春酒的嗎?
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
3、作者為什么選擇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個生活場景來寫呢?
明確:印象深刻、有代表性、有家鄉味(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同琦君回到她的故鄉,來體驗她的“家鄉味”。
(二)重點研讀。
(1)請同學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找出你所喜歡的句子。
(2)小組討論交流,請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教師巡視)
(3)小組代表發言
a、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生回答: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也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情趣)
問:“我”當時期望的熱情和可愛,是通過哪些詞語體現出的?
生答。
師再問:
想一想:如果把“一馬當先,不請自到”,換成了“受邀請”,會怎樣?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換成說吃得“像小豬”呢結果會怎樣?
如果把“還”換成了“便”,效果又會怎樣?
明確:
終于到來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饞的樣子。
就是因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寫出了“我”的可愛。
“還”捧一大包說明她吃飽了后竟然還拿,也正寫出了孩子的可愛。
我們就請這一小組的同學給我們共同朗讀,注意讀出作者的情感來。
b、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生回答:“我”對母親的八寶酒很喜歡,很饞的樣子。(情趣)(甜蜜的`感覺)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如果把“偷偷”和“好幾回”去掉好不好?為什么?
生試著讀一遍。
明確:不好。“偷偷”而不是當著母親的面,表現“我”內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知道的隱秘心理。“好幾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我”充滿了誘惑,也顯示出“我”的可愛。
那我們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讀讀看,看他是否能讀出這樣的感情來。
c、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生回答:“我”的可愛和情趣。(情趣)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能否從具體的詞語來說說呢?
明確:
“只”和“一點點”說明對母親的“小氣”而感到不滿足。
“走來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點點的酒,但還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
“捏”是對撒了雖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點點后的失望。
“直”表現小花貓對八寶酒滿是喜歡,舔個不停,煞是可愛。
“呼呼”地睡了,表現了小花貓舔碗酒后的相當滿足和陶醉的情態。
“也是”一詞,是以“我”當時的心理來揣摩小花貓的,可見“我”也同小花貓一樣饞得要命,也寫出了“我”的那種童趣。
請一個同學來給我們來示范朗讀。其他的同學注意欣賞,聽他們讀得怎樣。
師再次強調幾個重讀的詞語。
大家來共同朗讀這兩句話。
d、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生回答:寫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時候,我那企盼的神態。(情趣)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若把“眼巴巴”去掉,會怎樣?
同學們你們把去掉“眼巴巴”之后的這句話,再讀一遍看看效果怎樣。哪個同學發現了?
明確: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夠寫出小女孩那種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滿是期待和向往。
e、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生回答:甜蜜的神態。
問:在語句中并沒有這樣的字眼啊,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答:跟喝過酒似的。
問:那你是否能通過具體的詞語,把母親當時的心理準確地說出來呢?
明確:“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母親得到別人表揚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農家婦人的樣子。
“其實”這一副詞十足地寫出了母親做八寶酒就是為了讓別人能夠品嘗到其中的濃香就很開心、榮幸和滿足了。一個賢妻良母就真實地再現了出來。
好!揣摩得很準確。
那哪一位同學能給大家朗讀一下呢?
f、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
生回答:花匠阿標叔的老實善良、純樸的形象躍然紙上。
你是怎樣體會到的呢?
師提示:
1、揣摩他當時的心理。
2、這是故鄉濃厚、淳樸人情的最好體現,不說話,總是樂呵呵地做事,能為很多人帶來快樂,自己是非常高興的。
請同學們來給大家讀。
(三)小結:
作者之所以能在幾十年之后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么清楚,描寫得那么細致是因為對故鄉有特殊感情。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些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一壺春酒,一場會酒,醉了年幼的“我”,醉了母親,也醉了眾鄉鄰。我想,他們也會勾起我們的許多關于新年的美好的回憶。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并用心去體會,我們生活中的情趣是無處不在的!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10
一、教材簡析
本文體現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點。琦君的散文,多寫童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她以中國傳統溫柔敦厚的情懷,以細膩溫婉的筆致,將童年、故鄉、親人、師友營造成了一個美好的藝術世界,為讀者營構了一方心靈的“理想國”。
思鄉,是本文一大主旨。故鄉的一切與兒時的印象疊印在一起,輝映成一片快樂而感傷的迷。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無數讀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干,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氳起來,彌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聲傳情,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文中精彩的細節描寫,感受作品中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3、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發現并領略生活中的美。
(⑴新課標要求學生能用正確、流利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注重朗讀時的情感體驗,加強積累,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對整體把握全文有重要意義,故從知識與能力這個緯度出發設計第一個教學目標;
⑵語文課的性質特殊,它需要學生去研讀、去理解、去體會;小組合作探究能讓學生將自己的意見互相交流,達到知識的互補和提高,有助于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課堂氣氛,故從過程與方法的緯度出發設計第二個教學目標;
⑶語文課標中提到學生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故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緯度來設計第三個教學目標。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探究和合作交流,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難點:研讀,品味文中細節和關鍵詞句,感受作品中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有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就這篇課文而言,它充滿童趣而略帶淡淡的鄉愁,有很高的品位價值,可以提高學生的內涵與素質)
四、課前準備
學生:
1、預習“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想一想自己過年的故事和體會,向父母長輩請教過年的習俗。
教師:
搜集有關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
1、讀書指導法:學生在朗讀前,老師先提出要求。按照文意和其他具體情況去處理閱讀效果,或輕,或重,或強,或弱……并同時指導學生掃清閱讀文字障礙。
(本文的朗讀為學習的重點,只有保障了順暢的閱讀,才使學生能更輕松、更深入地掌握課文。)
2、美點尋蹤法:首先讓學生朗讀,在把握全文概要后,讓學生自己選擇優美的語句進行賞析,老師再點撥、指導。
(這樣不但在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使教學的實際意義更大。)
學法:
1、自主學習法: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學生要自主、獨立地預習,并收集有關民俗的資料,鍛煉收集信息的能力,為上課作好準備。
2、合作學習法:此環節安排在賞析探究中。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的意見進行交流、比較,并提高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強調學法指導,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課文:
⑴我們一起來看一首詩(幻燈片1出示),是誰寫的什么詩?(王安石元日)
⑵讀一遍,說說描繪了怎樣的情景?(宋代人的春節一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可見人們對新的一年都寄于了美好的愿望)
⑶同學們記得過年有哪些習俗嗎?
(生說)看來同學們應該都很喜歡過年吧,過年時總是很熱鬧,各種風俗也都體現出人們對新的一年寄于了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臺灣女作家琦君去看看她小時候過年的情景吧!
(出示課題幻燈片2)一起把課題讀一遍,我們剛剛說過的“屠蘇”也是一種春酒。
(用古詩詞、過年習俗導入新課,讓學生調動本身的經驗和知識儲備,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營造了學習本文的氛圍。)
2、作者簡介:
首先來認識一下作者琦君(幻燈片3作者簡介)。
(讓學生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增加文學常識,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3、整體感知:
請大家打開課本,用小組隔節朗讀法,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并思考以下問題:(幻燈片4整體感知)
⑴本文主要記敘了哪幾件事?(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如今自泡八寶酒)(本題的設計可以讓學生鞏固剛才的朗讀效果,并理清全文脈絡,幫助理解課文。)
⑵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寫自己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這道題考的是本文主旨。首先讓學生瀏覽課文,再加以引導,使學生從中找出除了寫春酒的其他事物,分析用意,延伸出答案。這兩題一前一后提出,可讓學生有淺入深地把握文意。)
4、品讀賞析:
⑴作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幻燈片5)
⑵請同學們細細地品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你認為寫得最有情趣的,或最能表現出作者對童年、母親、家鄉濃濃的感情的句子或詞語,把它推薦給同學們,并說說理由。(幻燈片6學生閱讀,小組討論交流)
⑶教師小結:
琦君認為,好的文章必須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善于運用細節描寫,細節是文章鮮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過這些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抒發了她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濃濃的情思,同學們今后閱讀文學作品,也要細細品味文中的細節,這樣才能充分體會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本環節是本文的重難點。此題的設計實質上是精讀和研討課文,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語句,將學習主動性放在學生的身上,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進行探討。由于本題的普及性較大,所以應事先設想學生將會提出細節問題,作好充分準備,如:課文最后一句“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意義,以及關于當地特定俗語“十二碟”、“分歲酒”的理解等等。)
5、拓展延伸:
關于思鄉的話題歷來在文人筆下屢見不鮮,同學們知道哪些表現鄉愁的詩篇嗎?(學生自由發言后出示幻燈片7、8思鄉詩句)
歷經坎坷的詩人,憂國憂民的詩人,多愁善感的詩人,將他們漂泊異地的惆悵和思念家鄉、親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們的詩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撥動著后人的心弦。
(本環節的設計可以鞏固以往知識,并擴大知識面,養成比較鑒賞的習慣與能力)
6、課后作業(幻燈片9):
⑴必做題:讀寫訓練:回想一下,曾有什么美食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以“我最愛吃”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寫出細節,寫出請趣,300字以上。
⑵選做題:
①搜集有關游子思鄉的文學作品。
②閱讀琦君的其他作品,如《故鄉的桂花雨》《讀書與生活》《琴心》等。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家醅、一馬當先、挑剔、炮制、顧名思義、興高采烈”等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
運用。
2、了解作者及其創作概況。
3、了解作者故鄉杭州一帶的新年習俗,領會文章中流淌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聲傳情,領會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蘊。
2、精讀課文,品味精彩語言,關注細節描寫,感受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發現并領略生活的詩意。
教學重點
感受作品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生活、詩一般的童年,激發學生珍惜花樣年華,追求詩意人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的思鄉懷舊之情。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孩子們對于新年總是有許多豐富的感受。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交新年家庭錄像帶并播放,引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營造教學氛圍。
2、朗讀教學法。朗讀是領會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教師宜采用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如教師范讀、 學生跟讀;學生練讀;學生表演朗讀;個體讀、集體齊讀等方式。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3、討論點撥法。
4、品讀鑒賞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錄像機、錄像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激發生活經驗,創設閱讀氛圍;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合作研討,領略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蘊;品讀課文,鑒賞作品詩化的語言,學習運用細節描寫;延伸拓展,從更深的層次上理解作品。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設計(一)
琦君,當代最有名的臺灣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說集以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琦君說童年》想必大家都看過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選自其中的《春酒》。
設計(二)
一年之計在于春,新年是極喜慶的字眼。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準備些象征來年幸福、美滿的東西,如春糕、春饃、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在這杯甘醇的“春酒”中盡情地陶醉吧!
二、激發生活經驗,創設課堂氛圍
1、課前,學生提供新年家庭錄像帶,教師選擇精彩片斷播放,創設濃濃的課堂氛圍,師生一起步入第一個教學環節——“都來看我過春節”。
2、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步入第二個教學環節——大家都來說“新年”。
3、教師總結并提示:我國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請聽琦君為我們講述的過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說中。
教師強調需要積累的字詞。
(多媒體顯示)
家醅(pēi) 炮制(páo) 挑剔(tì)
一馬當先:作戰時沖鋒在前,形容領先、帶頭。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意義。
興高采烈:興致高,情緒熱烈。
2、學生默讀,體會文中深情。
3、學生大聲讀課文,力求讀得順暢,讀出文中的情感。
4、選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范讀,其余同學點評。
四、精讀課文,合作研討,領略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蘊、作者的思想情感
多媒體依次顯示各個討論題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然后集體交流。
1、文章主要記敘了哪幾件事?這幾件事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主要記敘了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喝春酒、喝會酒,如今自泡八寶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構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設文眼,卻又不露痕跡,作者把許多有關的片斷匯集于“家鄉的味道”這個焦點上:農歷新年里的種種風俗與禁忌,“我”一馬當先地作為母親的代表前往家家戶戶喝春酒,鄉親之間互相“起會”置辦“會酒”的融洽,“我”在許多年之后按母親的辦法“如法炮制”的“八寶酒”……這一切都圍繞“家鄉的味道”展開。
2、作者回憶兒時過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件事,有何意義?
明確:這幾件事顯示了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誠地迎神拜佛,有諸多禁忌,添了幾許神秘;元宵節后,換下的供品堆得“滿滿一大缸”,孩子們興奮、快樂;家家邀飲春酒、賀喜道福。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中國傳統風俗畫卷。
人情之美:家家戶戶輪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歸”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錢急用,大家起會捐助;正月里會首置酒表示酬謝,母親讓出花廳供人請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寶酒”為人助興;此時燈火通明,人人興高采烈。寥寥幾筆,淳樸的民情便流淌開來。
3、文章結尾寫道:“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春酒的味道嗎?
明確:作者在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寫自己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4、教師總結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記憶、故鄉懷想是那樣的美,兒童圣潔的心靈,鄉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輕籠著一種超凡脫俗的光輝。她曾經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五、品讀課文,鑒賞精彩的語言
教師提示:找出你喜歡的語句,把它推薦給大家,并說明理由。
學生自由發言。
生1:“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比喻新奇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新年兒童情不自禁、樂不可支的情形。
生2:“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運用語言描寫,刻畫出一個善良、大度、充滿靈性而又慈愛溫柔的母親形象。
“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都問母親里面泡得什么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這里運用生動的外貌描寫,形神畢肖,熱情好客、樸實大方的母親從字里行間浮現出來,栩栩如生。
“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致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敘事中帶著抒情,在娓娓的敘事中,讓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
生3:“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刻畫了“我”的活潑、調皮。
“母親給我小杯底里只倒了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這一段文字活潑靈動,夸張中透著情趣,比喻中透著詼諧,兒時的歡樂躍然紙上。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從字里行間凸現出來。
“我呢,就在每個人懷里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看似十分隨意的幾筆細節描寫,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愛這小姑娘,在故鄉,鄰里之間是如此親密隨和、融洽溫馨。這種溫馨的人際關系讓人向往不已,而這一切都只包蘊在文中極不起眼的細節描寫中。
“吃會酒,得了兩條印花手帕,于是‘開心得要命’。”運用細節寫出“我”的天真可愛。
生4:“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寥寥幾筆,就寫出了阿標叔熱情好客樂于助人的性格。
教師總結:琦君認為:好的文章必須語語動人,字字珠璣。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做到:平易、凈化、蘊藉、真摯。我們在《春酒》一文中可以看到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敘事抒情并行的方式;善于設喻,平易又蘊藉;善于刻畫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細膩又傳神;善于運用細節,隨意點染,意境渾然天成。善良大度、慈愛溫柔、勤儉樸實的母親,活潑靈動、天真可愛的“我”,熱情助人的阿標叔栩栩如生,形神畢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細節是文章鮮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過這些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抒發了她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濃濃情思。閱讀文學作品,只有細細品味文中的細節,才能充分體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
六、課堂小結
這是記憶中的樂園,這是心靈的“理想園”,故鄉的一切與兒時的印象疊印在一起,輝映成一片快樂而感傷的迷濛。春酒、會酒,醉了母親,醉了“我”,也醉了我們。“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干,鄉人的淳樸厚道,在“春酒”“會酒”席上不斷氤氳開來,彌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逝去的一切是多么清晰而美好地在作者的記憶深處招搖,撩惹起多少或感傷或甜美的心緒。那么,作為讀者,我們該如何面對那逝去的時光呢?請拿起手中的筆,為過去攝影吧!
七、布置作業
1、寫一段文字,表現你過年的歡樂。
2、課外選讀有關游子思鄉的文學作品,并把它推薦給班里的同學。
3、閱讀琦君的其他作品。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 1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3、通過分析課文,體會琦君散文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4、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對故鄉,童年,母親的懷念,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教學難點:
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對故鄉,童年,母親的懷念,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童年趣事導入
(此環節旨在喚起學生童年記憶,調動學生積極性)童年,是人生項鏈中最璀璨的一顆寶石,是記憶汪洋中最動人的一朵浪花。在你的童年記憶中,有那么一朵最美麗的浪花嗎?在你們的記憶中,小時候做過哪些有意思的事?由我們的童年導入作者童年的故事。
二、跳讀課文,把握回憶
過渡: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
屏顯:作者回憶了小時候哪三件事?
為何多年以后,作者對這些事念念不忘?
生自讀三四分鐘后,思考回答。
師呈現:過新年 喝春酒 喝會酒
三、選讀課文,感受美好
(此環節旨在通過小組討論,朗讀課文,掌握細節描寫,引導學生品味家鄉人物,感悟風俗美,人情美)
過渡:作者多次異地輾轉,無論走到哪里,故鄉兒時的回憶永遠難以磨滅。
屏顯:在這些美好的回憶中有哪些美好的人?從文中哪里看出來?
示例: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當時情不自禁,對喝春酒充滿期望而急切的熱情;
蜜蜂似的:用比喻修辭手法,寫出了當時“我”很“饞嘴”、可愛的樣子。
還:吃飽了還不滿足,小孩子真可愛。(可以從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或修辭或詞語等各方面賞析)
生選讀找出討論交流,師指導朗誦。
【板書】 我,母親,阿標叔,鄉親。
師依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并總結概括細節描寫。
1、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板書】可愛、調皮、活潑、純真、充滿童真童趣
2、討論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是作者養母,嬸嬸)
【板書】母親——熱情好客、慷慨大方、勤勞簡樸、溫柔慈愛、熱心助人、無私大方、善良純樸、耐心細致、勤勞能干
3、分析阿標叔的人物形象
阿標叔 ——熱情好客、樂于助人
4、分析鄉親的人物形象
鄉親——善良、純樸、好客
師小結:自幼父母雙亡的作者,她的童年沒有孤苦無依的凄涼,童年的'她活潑可愛天真頑皮中透著最至真至純的童真童趣,因為有這樣慈愛溫柔善良的母親,有這樣淳樸熱情善良的鄉親。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最質樸的風俗美,最崇高的人情美。
【板書】風俗美 人情美
四、悟讀課文,探究品味
(此題旨在品味最后一段,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屏顯:一篇春酒喜相逢,多少滋味在其中,琦君之意不在酒,在于這酒里滿是 的味道?
依據學生回答板書
1、家鄉的味道
2、童年的味道
3、母親的味道
過渡:當童年母親被時光帶走,當故鄉被萬水千山阻隔,當人若秋鴻杳無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而她自制的八寶酒卻怎么也找不到家鄉童年母親的味道。
再讀最后一段
師小結: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日的珍品,是美好的回憶,更是作者情感的依托。琦君的作品大多是回憶童年的,她寫故鄉,寫親人,寫師友,因為她曾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友忘掉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
五、朗誦仿寫,遷移擴展
(此題旨在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內化本文中的思鄉情)
過渡:是啊!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有誰能夠忘記生養自己的故鄉呢?舒蘭的鄉愁是一杯鄉色酒,你滿,鄉愁也滿。余光中的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鄉愁還是汪曾祺故鄉的一枚咸鴨蛋。
屏顯:鄉愁永遠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它是一曲悠揚的笛聲,它是一張永不褪色的郵票,它更是一杯值得永久回味的八寶酒,如果你是在外求學或出國留學或在異鄉工作的游子,想起故鄉,你會說些什么?寫出你的思鄉情。
六、小結
師呈現自己寫的片段結束課文:沉甸甸的夢,蕩漾在弱柳拂堤的那汪小池,嬉耍的浪花濺起多彩的童年。夢,不是纏綿,在夏夜的悶熱中,飄香的清風,吹開了那火急火燎的心扉。原來,鄉愁是母親那輕搖的蒲扇,迷糊中塑成經典
七、作業
1、圍繞童年或故鄉寫一篇300字小作文。
2、課外閱讀琦君《煙愁》、《家鄉味》、《鄉思》等。
【八年級下冊《春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酒教學設計05-26
《春酒》教學設計09-05
《春酒》教學設計優秀08-15
八年級語文《春酒》教學設計04-04
初中語文春酒的教學設計04-10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春酒》教案11-07
初中語文春酒的教學設計3篇04-10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2-28
八年級語文《春酒》教學反思(精選11篇)11-09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通用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