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教學設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尷尬、煩躁、微不足道、大庭廣眾”等詞語。
⑵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
2、能力目標:
⑴把握課文的敘述角度,體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的雙重感情色彩。
⑵學習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
⑶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
3、德育目標:
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教學方法】
1、復述法:
本文以農民的兒子作為故事敘述者,圍繞“臺階”命題立意,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節的發展變化中完成的。通過認真閱讀,復述故事情節,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蘊。
2、研討探究法:
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關鍵性語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體把握課文。質疑研討,理解父親形象的深層意蘊,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具準備】
多媒體 CAI 課件、打印好的講義資料、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抓關鍵性語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親形象,領悟主旨。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背景音樂《愚公移山》)
透過朱自清先生飽含深意的《背影》,我們分明看到了困頓前行中的父輩的身影,今天學習的李森祥的《臺階》將以小說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父輩們現實的生活畫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誦讀感知,整體把握
1、出示投影檢查學生的字詞預習情況:
1、注音:
凹凼(dàng)揩(kāi)黏(nián)尷尬(gān gà)硌(gè)煩躁(zào)
2、釋義:
揩:擦、抹。
尷尬:神色、態度不自然。煩躁:煩悶急躁。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廣眾:人很多的公共場合。
2、學生通感全文,指名學生簡要講述故事情節。
教師提示閱讀要點:
⑴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⑵父親是怎么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⑶新屋造好了,父親怎么樣?
學生依據閱讀提示,高效搜求相關的重要信息。教師針對學生的感知,補充,整理:
父親覺得自家的臺階低,望著人家高高的臺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父親體壯如牛,吃苦耐勞,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于建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愿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父親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3、學生速讀全文,就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分析評價和心得體會。
教師啟發、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交流中不太準確的理解,一般不予糾正,留待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學生的感知可能有:
⑴小說以農民的兒子為故事敘述者,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
⑵課文圍繞“臺階”命題立意,安排材料的詳略。“臺階”是全文的焦點,顯豁突出。
⑶文中著力塑造了父親這一非常要強又老實厚道的農民形象。
⑷課文的關鍵句是“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對高臺階新屋的追求,深層地說是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⑸新臺階砌好后放鞭時,父親喜悅的神情描寫是非常個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討:
學生小組內研討以下問題,然后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
⑴為什么“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
⑵“新臺階砌好了”,為什么父親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了?
⑶作者為什么在老屋的三級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筆墨?
⑷“父親坐在綠陰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一處描寫表現父親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為什么不作心理描寫?
⑸為什么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父親放鞭炮時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⑹為什么“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么理解?
⑺從父親苦干大半輩子蓋起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生活經歷,你受到怎樣的啟示?你是如何看待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
教師點撥、明確:
⑴因為臺階是地位的標志。人家高的有十幾級,自家臺階只有三級,被人小看,“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沒有地位,所以總覺得自家的臺階低。
⑵臺階低,意味著經濟地位低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⑶這篇小說題為“臺階”,先在老屋的臺階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么大,后面寫造新屋的時候托石板閃了腰,前后就形成對比。
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
第三,寫“我”在臺階上跳來跳去,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蓋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之低。寫父親在臺階的坐姿,又是寫臺階之低。
第四,寫父親的腳板,寫出了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貧困。
⑷這篇小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寫神。父親抽煙時專注地望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他向往,他在謀畫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
⑸文章的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則要詳寫。
父親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奮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他一輩子老實厚道低眉順眼,高興起來也自有他高興的樣子。作者微妙地寫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異乎平日而又與眾不同的樣子,他手足無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尷尬的笑。這副喜悅的樣子是非常個性化的。
⑹父親干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獲,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⑺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九級臺階砌好后,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5、教師引導分析父親形象的意蘊:
⑴從人類需要層次論的角度:人都有獲得社會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贏得尊重,是父親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當然首先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但是,建筑物,無論大小,都具有人文性。“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這篇小說著眼在臺階,寫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對地位的要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總是在自己視野的范圍里,由比較而產生的。父親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目光那么專注,他羨慕那個氣派,他感嘆“我們家的臺階低!”尊重的需要使他產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現實可能性的基礎上的。父親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謂理想遠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質中拼命硬干、堅韌不拔的精神。
⑵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角度:父親創業之所以如此艱難,根源在于生產力水平低下。
這篇小說固然謳歌了父親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種凄楚、辛酸的情感籠罩全篇。
父親造的新屋,規格并不很高,不過是屋基高些,臺階從三級增至九級。但是他為此付出了大半輩子的辛勞。年輕時,三百來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沒覺得花了太大的氣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小說告訴我們,父親創業的艱難困苦,根源在于農村經濟極端落后。小說深沉地響著時代對先進的生產力的呼喚。
6、變換人稱練習。
請學生速讀全文,試用第三人稱說說小說的故事梗概。
教師示例:
××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干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地撿,一角錢一角錢地攢,終于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屋造好了,人卻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說話延伸
請學生從家居住房變化的角度,談談自己對社會發展引發的人們思想觀念(如按揭買房)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的獨特的體察和感悟。
四、課堂小結
從凄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愿望、追求,在兒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著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撐托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獲和喜悅,感謝父親!
五、課堂練習
閱讀《討債》,回答文后問題。(分發打印好的資料)
①那是一個除卻精神,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十二塊四毛錢,全在這兒了。昏暗的燈光下,媽攤開自己的掌心,怎么數還差十塊。 明天──我們就要開學,姐妹仨的學費便成為父母的負擔, 大姐那筆不少的開支和她班主任對欠款學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慮萬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頭緊鎖,欲言又止,這微妙的舉止難逃媽犀利的目光,她緊緊地逼視著爸:有辦法嗎?
③爸終于下了很大的決心:“你還記得年前借給陳家的十塊錢嗎?說好過完年就還,可是直到現在……”
④媽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說:“我帶小三子去要!”
⑤陳家滿目窘迫、凄涼。惟一值錢的恐怕就是那張搖搖欲墜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窩深陷的女人頭上扎根花布病懨懨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們,女人眼里掠過一陣恐懼,男人縮了縮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囁嚅著:“那十塊錢早就該還了,可他媽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幾口人吃飯,還要看病,實在還不出來,緩一緩行嗎?”
⑥媽深深地埋下了頭,猶豫片刻,還是艱難地吐出:“我們如果有辦法,也不要了,可三個娃明天要交學費,再窮不能窮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著招人憐憫的微光,溢滿了憂傷和無助。他們太窮了,媽也真夠狠心的,簡直是釜底抽薪,我對媽產生了一絲怨恨,甚至寒心:“媽──別要了……”
⑧不知什么時候男人不在了。當男人裹著一陣寒風進屋的時候,手里攥著不知如何弄來的十塊錢。母親和我坐了一陣冷板凳,終于捏著錢訕訕地走了。媽一路無言,臨近家門時,她沉甸甸地嘆了口氣。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點掛念那家人,并深懷內疚,不知他們過得怎樣了。
⑩一年后的一個傍晚,陳家男人突然親自上門,并帶來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男人剛坐下就從懷里掏出十塊錢,媽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說好送你們嗎,不用還。”“不,欠錢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況且孩他媽病已經好了,家里境況已大大改善了。”
媽雙手顫抖著,無語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臉上寫滿了疑問。
后來,媽輕輕地說出了我永生難忘的一段話:“我一個家庭婦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們交了學費后再想法子掙錢,把十塊錢給他們送去。看他們那般困難,真不忍心,否則我會一輩子也不心安的。”
那一瞬間,我不禁泫然淚下。
我終于讀懂了一顆熠熠生輝、美麗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間,我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敬畏,她為我拉開了認識善良的帷幕,使我終生感念人性的美麗,并埋下一顆仁愛的種子。
1、根據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①段中空缺處最恰當的一組關聯詞語是:
A、可是尤其
B、可是而且
C、因為尤其
D、因為而且
2、文中主要寫“討債”,可第①段卻是寫那個年代,寫“我”的家境。這跟寫“討債”有什么關系?試簡要分析。
3、第 段共兩句話。第一句中“媽雙手顫抖著,無語凝噎”,這是為什么?第二句中“臉上寫滿”的“疑問”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4、簡要解釋第⑧段中“坐了一陣冷板凳”和第幾段中“她為我拉開了認識善良的帷幕”的含義。
5、文中母親有著怎樣的性格特點?這些特點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6、文章主要寫的是母親,那么,“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
1、A
2、第一段寫的是討債的背景。假如不是那個“年代”,不是“我”那樣的家境,“討債”的故事就不會發生,也就表現不出母親善良、仁愛的美麗人生。(意思對即可)
3、第一問,為當初對陳家的誤解而懊悔,為當初“討債”的.舉動而自責。第二問,當初那錢已經討回來了,為什么陳家又來還錢?
4、①不是受到了熱情接待,而是受了冷落。
②我從她身上開始認識什么是善良。
5、善良、仁愛。通過行為描寫:把錢要回來,然后又想法掙錢送給人家;通過語言描寫:“不是說好送你們嗎,不用還”;通過心理、神態描寫等。
6、“我”是母親行為的見證人,“我”的感悟使母親的優秀品質得到升華。
六、布置作業
閱讀《默讀父親》,完成題目:
我是父親最小的兒子。“爹疼滿崽”這句話便成了父親愛的天平向我傾斜時搪塞哥哥姐姐們的托詞了。在我10歲那年頭上吧,我生病躺在了縣城的病床上,我突發奇想地讓父親給我買冰棍吃。父親拗不過我,便只好去了。那時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極少,大街上已找不見賣冰棍的人。整個縣城只有一家冰廠還賣冰棍,冰廠離醫院足足有一華里地,父親找不到單車,便步行著去。一時半晌,父親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跑回來,一進屋,便忙不迭解開衣襟,從懷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給我,嘴里卻喃喃地說道:“怎么會化了呢?見人家賣冰棍的都用棉被裹著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這在小鎮上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的事兒。學校為此專門召開頒獎會,還特地通知父母屆時一起榮光榮光;等到參加頒獎會的那天,父親一大早便張羅開了,還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裝給穿上。可當父親已跨出家門臨上路時,任性而虛榮的我卻天大地掃了父親的興:“爸,有媽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別去了。”父親充滿喜悅的臉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歡歡喜喜跟著大人去看電影卻被攔在了門外一般張皇而又絕望。迎著爸媽投放給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陣不說話,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門。父親猶疑思忖了半刻,用極盡坦然卻終究掩飾不住的有些顫抖的聲音說:“爸這就不去了。”父親已經破譯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訥、敦厚且瘦黑而顯蒼老的父親丟我的人啊!看看父親頹然地回到屋里,我這才放心地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了學校。可是,頒獎大會完畢后,卻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你和你媽風風光光地坐在講臺上接受校領導授獎和全校師生欽羨的眼光時,你爸卻躲在學校操場一隅的一棵大樹下,自始至終注視這一切呢!頓時,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陣痛楚……
父親最讓我感動的是我17歲初入大學的那年。我剛入大學的時候,寢室里住了4個同學,每個人都有一只袖珍收錄機,聽聽節目學學英語,很讓人眼饞。后來,與其說是對別人的羨慕,還不如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淚汪汪地跟父母說:我要一只收錄機。父親聽了,一個勁地嘆氣,母親則別過頭去抹淚。我一軟,兩手空空連夜趕回學校。過了一段時間,父親到學校找到我。將我叫到一片樹林里,說:“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個人活的是志氣。記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我正掂量著父親這句話,父親已從懷里掏出一樣東西放在我手上;伸開手來,正是一只我心儀已久的袖珍收錄機。事后我才知道父親是進城抽了500 cc血給換來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就是父親這句話,讓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讓我得以活出了一個男人的偉岸。
父親沒能活到60歲便病逝了。記得父親臨終的時候,他將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將手放在父親的手心里,父親極力想握緊我的手,但父親已無能為力了。是的,父親雖然沒能扶攜和目送我走更長更遠的路,但是,父親一生積攢的種種力量已滲透到我生命中來──我的生命只不過是父親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1、這篇文章主要寫的人物是父親,作者通
過、、這樣三件事刻畫了父親的形象。
2、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話“心里漫上一陣痛楚”,表達了我怎樣的心情?
3、第三段中父親所說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是什么?
4、第四段中,“父親一生積攢的種種力量已滲透到我生命中來──我的生命只不過是父親生命的另一種延續”,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5、文章題目是“默讀父親”,從文中看,作者“讀出”父親怎樣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
1、父親為生病在床的我買冰棍,父親躲在學校操場的大樹下默默關注我的頒獎典禮父親給我買收錄機,并教育我不要和人攀比(意思對即可)
2、為父親愛子之行為而感動,為自己不理解父親的心意而內疚、后悔。(意思對即可)
3、沒有優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同樣可以生存、長大,人活著要有志氣。(意思對即可)
4、父親對子女的愛和做人要有自尊、活出男人的偉岸,不與別人攀比的人生態度,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決心像父親那樣生活、做人。(意思對即可)
5、對子女充滿愛心,性格慈祥,對人生艱難敢于正視,性格堅強。(意思對即可)
【板書設計】
臺階
李森祥
【《臺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臺階》教學設計10-20
《臺階》教學設計范文03-27
《臺階》優秀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臺階》教學設計11-22
《臺階》人教版教學設計11-25
《臺階》優秀教學設計匯編04-02
《臺階》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7篇)05-27
《臺階》說課稿設計07-29
《臺階》教學設計匯編兩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