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蠟燭》全文解讀
《蠟燭》是八年級上冊課本里的一篇小說,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蠟燭》全文解讀,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全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起因。
事件發生的時間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點是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附近的一塊方場。起因是五個紅軍戰士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結果其中一個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紅軍戰士犧牲在方場上了。連長準備第二天再去進攻時,再埋葬這位戰士。
在第一部分的敘述中,有環境描寫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樹還沒倒下,好像有一雙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單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從這句描寫中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側面反映了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國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再次交代了戰場上環境的危險,這也是為下文做好鋪墊。
第二部分(從“方場的一邊”,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寫老婦人埋葬紅軍戰士。
這一部分敘述的地點發生了轉變,以老婦人的住處為中心進行交代。
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婦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礫”“磚瓦半掩著的一個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老婦人就住在這地窖里。是戰爭使她無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婦人對戰爭是無比的憎恨。
接著以老婦人所看到的情景來交代19日早晨發生的事情。當她發現有一位紅軍戰士已經犧牲在方場時,她決定去埋葬這位紅軍烈士。從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為烈士埋葬,這是全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且感人。老人不忍看到紅軍戰士暴尸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著炮火安葬紅軍烈士,不顧體衰,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干彈坑里的積水,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并捧土堆成墳堆。最后老婦人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上。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
第三部分(從“拂曉前”即第32段至結尾)第二天當紅軍們準備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時發現了那個墳堆,而且老婦人再次送來蠟燭。
這一部分的開頭照應了第一部分連長的決定——攻下橋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們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來士兵們發現了那個墳堆,還有燃著的蠟燭,他們知道烈士是被葬在這里了,然而這些戰士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婦人為這位烈士安葬的。老婦人又送了另一支蠟燭,并且為它點燃,臨走時“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雖然沒有說一句話,可此時無聲勝有聲。老婦人明白這些異國戰士是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戰斗在此,犧牲在此的,她心中懷著對他們的崇敬與仰慕之情。由此,我們更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徑,心中也加深了對“和平”二字的理解。
閱讀練習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問題。
①德國人的炮還在轟擊,但是,和先前一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②做好了墳堆后,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蠟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④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老婦人就取出火柴來,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
1、(1)第一段中的“還”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處?
2、作者為什么要對那支大蠟燭的來歷進行補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兩次寫到老婦人育乞西的黑色圍巾,有什么用意?
4、試從選文中找出表現老婦人虔誠的態度和對蘇聯紅軍戰士的深厚感情的詞語。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教學設計
一、教材依據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語文上冊。
二、設計思路
是一篇戰地通訊,安排在以戰爭題材為主的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學生把握了新聞、小說的文體特點,并了解到解放戰爭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在此基礎上,希望通過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通訊這種新聞形式,并擴大視野,了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礎上的血肉凝結成的情誼。進而讓學生懂得: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應該懂得珍惜。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常用詞語,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理清記敘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蠟燭的特殊含義。
方法與途徑:
1.自主學習解決字詞障礙,并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引領探究把握文章的敘事要素。
3、合作探究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握蠟燭的特殊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結合以前的學習體驗,更加深刻的了解戰爭的殘酷,懂得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應該珍惜。
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重點
1.學習文章用動作、細節、外貌、神態等描寫手段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學難點
1.對蠟燭象征意義的理解。
2.對國際主義情懷的理解。
六、教學準備
1、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障礙,查找作者資料和相關寫作背景,并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部分。
2、教師了解二戰以及蘇德戰爭,并搜集相關圖片、文字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蠟燭在我們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學生發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氣氛,哀悼等)
然而,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背景下,它卻被賦予了某種特殊的意義(板書課題,學生寫出作者)。
(二)自主學習
字詞積累
1、檢查學生對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字詞的注音及解釋:
2、補充課文中一些重要的詞語:(學生補充,并說明理由)
如:拂曉 瓦礫 地窖 腋窩 鞠躬 精疲力竭
名副其實 永垂不朽 燒灼
了解作者
1、學生介紹
2、老師補充:曾任軍事記者,一直從事戰爭題材作品的創作。1949年10月曾訪問中國,歸國后創作《戰斗的中國》。
了解故事背景
1、學生介紹:
2、老師補充:(投影顯示)貝爾格萊德戰役是 1944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保加利亞祖國陣線軍隊為粉碎德軍駐南斯拉夫集團和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而實施的進攻戰役。
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1944年9月19—9月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薩伐河前的方場上
人物:南斯拉夫老媽媽:瑪麗·育乞西
事件:南斯拉夫老媽媽掩埋蘇聯紅軍的遺體并將自己珍藏多年的結婚紅燭插在烈士的墳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1、自讀課文,勾畫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你感動的原因。
2、討論: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點?(分小組討論)
歸納:對侵略者無比憎恨,對紅軍滿懷敬意,渴望和平,渴望解放,對英雄戰士有著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討論: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那對結婚花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分組討論)
歸納:燭光是紅軍戰士的生命之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斗情誼的象征。
(四)訓練檢測
是一篇戰地通訊,通訊也是一種新聞體裁,比較和第一課《新聞兩則》,試著概括通訊的特點。(學生比較,討論,展示)
共同點:都具有真實性、時效性
不同點:通訊比消息的時效性稍弱,但比消息的故事性或者說文學性稍強。
(五)總結升華
通過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學生總結)
老師歸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通訊這種新聞體裁的特點,寫作上我們明白了要想使寫人敘事的文章感人必須挖掘事件的感人因素并反復渲染,情感上,我們了解到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多少先烈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生活,珍惜并且努力發展應當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
【教學總結】
在上課之前,我本來是勝券在握的:這篇文章雖然很長,但我已經讓學生提前預習了;這篇文章內容雖然離我們生活很遠,好在讓學生理解的知識點并不多。結果一上課卻使我大失所望。
首先,我錯就錯在沒有目標的讓學生自由去預習。一上課提問我才發現學生根本就沒有認真預習,而且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沒有預習,換句話說,學生根本就不會預習,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預習就是讀熟課文,僅此而已。結果一問三不知,沒辦法,只好給學生時間先讀課文,好在亡羊補牢,補救了一次,但卻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雖然課堂當中也出現過幾次亮點,但這臨時生成的問題與我心目中的期望值卻相差甚遠。
其次,由于學生沒有預習,我心里就沒了“底”。所以凡是難點就大包大攬,凡是重點就反復強調,這節課基本成了“一言堂”。學生一直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積極性和創造思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最后,因為課堂效果與預想的大不相同,所以我心情比較焦慮,語速過快,而且沒有耐心,學生出現錯誤后,表現出了對學生的不信任。
【語文八年級上冊《蠟燭》全文解讀】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課文09-19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蠟燭》02-25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蠟燭》閱讀附答案10-10
八年級語文《蠟燭》教案03-17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蠟燭》教案01-03
九年級上冊語文課程解讀教案07-09
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3-08
八年級上冊語文作文05-21
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06-14
八年級上冊語文作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