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通訊這一新聞文體的特點。
2.激發學生愛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過行為領悟人性善良的本質,讓學生體會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把握課文內容。
2.分析課文,學習通過反復、細節描寫把文章寫得生動感人。
教學難點:
分析蠟燭、炮火的特殊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特殊的葬禮,炮火是葬禮的伴奏音樂,炮彈炸出來的水坑是埋葬地點,墳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來的,舉行葬禮的人與被葬的人素不相識,這樣一個特殊的葬禮,發生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下面讓我們走進這篇通訊報道——《蠟燭》
二、新授課
(一)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并用兩個字來表達讀后的感受。——感動
(二)理清文章內容
這篇通訊的作者是蘇聯作家西蒙諾夫,當時他秋為隨軍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這里,我就來扮演西蒙諾夫,讓我們通過合理的想象,還原一下作者創作這篇文章的過程。
“你好,可愛的戰士們,我是記者西蒙諾夫,你們真的很英勇,我聽說在戰場上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們能給我講一個嗎?”
(請學生復述故事)
“這個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為我要寫的是一篇通訊,所以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非常的準確,所以我可以再核實一下這幾點嗎?”
【時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紅軍戰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原因),
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經過),
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結果)。】
(三)文章主題
(1)“我想請問戰士們,你們認為這個南斯拉夫的老婦人與我們的紅軍戰士素不相識,她為什么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埋藏我們的戰士?”——對戰士的崇敬與哀悼
(2)“我們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義在什么地方?”
——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老人和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對和平的共同的渴望
(四)寫作技巧
(1)“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達到更為感人的藝術效果呢?”
感人因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
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
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
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
可以運用反復、動作描寫及細節描寫,補充說明
(2)“那么,我們給這樣一篇文章起個什么名字呢?為什么嗎?”
蠟燭——象征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征著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
“謝謝大家,那我這就回去趕快完成篇文章。”
三、遷移訓練
那么,讓我們回到課堂,學習西蒙諾夫來設計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個女孩拾金不昧把錢還給失主。我們為這樣一個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設計一些感人的因素。
1、 天氣惡劣
2、 女孩需要錢
3、 錢對失主來說很重要。
四、結語
“蠟燭”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獻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回蕩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為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著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的教案03-14
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教案03-05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蠟燭》教案03-10
八年級上冊語文《半截蠟燭》教案03-21
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教案103-18
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教案03-24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蠟燭》優秀教案05-12
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教案設計08-15
初二上冊語文《蠟燭》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