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實錄兩課時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營造氛圍師: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句話,這種稱呼一般會出現在哪里?出現在什么情況下?
生1: 出現在書信里。
生2: 出現在詩朗誦里。
生3: 出現在歌詞里,李春波不是有一首歌的開頭就是———“親愛的爸爸媽媽 ”( 生唱。眾生笑并鼓掌。)
師: 好,非常好。我們同學都很聰明。的確,這樣親切的稱呼本來應該和溫暖的家書、美好的詩歌、父母的呵護等等聯系在一起的。然而大家想過嗎?這稚嫩的呼喚也可能是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最后一次呼喊,這美好的稱呼構成了他留給世界的最后一行文字。( 隨著師沉重的話語, 教室里開始肅穆起來, 空氣也仿佛凝重了許多。師故意停頓了片刻。)
師: 我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們是很難想象出我所說的這種情形的。不過這不是一個虛構的電影故事,而是發生在歷史長河中真實的一幕。有一位善良的華裔女作家真實地記錄了這段歷史故事。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作家的文字,去重溫這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吧。
( 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 讀課文先要讀提示,看看編者的編輯意圖是什么,看看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先請一名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 一生朗讀。)
師: 有了這些提示,一會兒朗讀課文時應該注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把握文章的語音語調。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作家的心聲來。我們請五位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分別來讀引文和課文的四個部分。誰對自己有信心?請舉手。( 五名學生依次讀完全文。)
師: 感謝這些同學的精彩表現。請大家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看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請各位發表高見。( 生分組熱烈討論。)
生1: 課文分了一、二、三、四,四個部分。一般的課文沒有。
生2: 課文里有引用詩句的地方,結尾還引用了孩子們寫的那些話。而且字體與其他文字不同。
生3: 課文前面有一段名人名言。
師: 同學們發現得很好。其實,課文前面引用的作家薩特的話是正文之前的引文,它的作用是引出和介紹全文,引發我們的思考。我們不妨就從這里開始研讀整篇課文吧。
師: 請男同學齊讀這段引文,請女同學思考:如果只允許你從這段話里選擇一個最重要的詞語,你會選擇哪個詞?( 男生齊讀。)
女生1: 我選擇“痛苦”。
女生2: 我選擇“沉重”。
女生3: 我選擇“美麗”。
女生4: 我選擇“英勇”。
女生5: 我選擇“殘酷”。
師: 我看這些詞語都很重要,而且它們之間似乎有一種內在的關聯,誰看出來了?
生: 老師,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作家薩特是因為南斯拉夫人民“殘酷”而“痛苦”的經歷才留下了“沉重的記憶”,又因為“整個民族的英勇”而變成了“美麗的記憶”。所以留下了既“沉重”又“美麗”的印象。
師: 剛才的問題提得很有水平,現在的回答則更精彩。這樣看來,我們就理解了什么叫既沉重又美麗的記憶了。我們還可以通過下面對課文正文的學習來進一步理解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的正文部分,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四個部分的內容。
( 生快速瀏覽。)
生1: 第一部分寫作者來到墳地參觀。
生2: 第二部分寫作者觀看朗誦、合唱等演出活動。
生3: 第三部分寫作家們的討論。
生4: 第四部分寫被殘殺的人留下的最后的文字。
師: 大家概括的很好。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全文的行文線索是什么呢?
生5: 作者的行蹤。作者先參觀了被害孩子們的墳地,然后觀看了紀念演出活動,接著和世界各國作家進行座談,最后親眼目睹了那些人的遺書。
師: 對,最后一部分應該是作家參觀紀念館的一個特寫鏡頭。作家通過四部分記述了自己在事件發生47年后參加的悼念活動,以此來再現半個世紀前的殘酷歷史,反襯出法西斯的慘無人道。那么作者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記述整個活動呢?作家是如何自如地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呢?
生6: 我覺得,作家去參觀孩子的墓地,當地的人舉行各種紀念活動,都是在回顧歷史,而作家們的座談討論,是在面向現實,指引未來,表達全世界人民呼喚和平的共同心聲。
師: 啊,他不但看出了歷史與現實的聯系,而且還看出了文章對于未來的指引作用。這么深刻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用心閱讀的基礎之上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用心體會,有所收獲。
三、局部探究、研讀第一部分
師: 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看看距離作者寫作的47年之前,究竟發生過什么事件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民,以至于當地人們現在每年都要舉行各種悼念活動?( 師請一生朗讀課文第一部
分。)
生1: 有300個孩子被納粹分子殺害了。
生2: 他們不但殺孩子,也殺普通的市民。一共有七千多人在一天里遇害了。
師: 這些可以說是沉重的記憶,那么,有沒有美麗的記憶呢?
生1: 那個拒絕與納粹合作的教師英勇地犧牲了,他給人們留下了美麗的記憶。
生2: 孩子們發出的最后一聲呼喊———“親愛的爸爸媽媽”也很美麗。
生3: 有兩個幸存者現在還活著,也可以算是美麗的記憶。
師: 這些人頑強不屈的精神的確給我們以美麗的記憶。作家正是要通過回顧這段歷史來讓人們記住歷史,從而激發人們對于和平的熱愛,進而珍惜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更好地再現歷史,作家運用了不少意味深長的語句,我們試著在第一部分里找出一兩處這樣的語句并賞析其作用。
生4: 我覺得第一句話就寫得很好。它只用了四個詞語———“凄風”“、苦雨”、“天昏”、“地暗”,就寫出了當時的天氣,渲染了一種悲哀的氣氛。師: 有道理。所以,讀這句話時
一定要放慢語速,讀出這種悲情、悲境來。
生5: 我覺得 那位老師所說的“給孩子們上最后一課”是很有深意的。這里的“最后一課”讓我想到了韓麥爾先生給小弗郎士上的最后一課。而這位老師也是寧死不屈,為自己的學生上了最后一節愛國主義課。
師: 聯想很豐富,而且讀出了自己的獨特體驗,這才是高質量的閱讀,我們為他鼓掌。
生6: 我看了課后的練習題,那里面有一道題,問第8段里的“他們殺孩子、老師,也殺牧師、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 全是純樸勤勞的普通市民”,這句話里的“全是”表達什么感情,我想這也是作者故意要強調這些被殺的人都是不該被殺害的,這也是意味深長的。
師: 你分析得很對,作者越是強調被害者的無辜,就越能體現納粹、法西斯的殘暴,也就越能體現文章的主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四、布置作業、拓展學習
師: 我想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已經對戰爭的罪惡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課后圍繞“戰爭與和平”的主題進行拓展學習,可以觀看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可以找找描寫戰爭的古詩詞,也可以搜集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名人名言等等,加深我們對戰爭的理解和對和平的珍愛。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銜接導入
教師先請一名學生板書上節課所學課文的題目和作者,然后請一名學生口頭回答課文的主題。( 請學生板書, 可以加深印象, 也可以借機糾正一些諸如筆順等寫字上的錯誤習慣。)
二、閱讀體驗、互動交流
師: 這是一篇以和平為主題的文章,課文以作者參加的一系列紀念活動為線索,一共分為四個部分。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寫了作家來到墳地的所見所聞。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請男同學齊讀第二部分,其中引用的詩句由女同學來讀。( 生讀課文。)
師: 第二部分記述了作家參加朗誦、合唱等演出活動的情況。其中有一句話,是對這一活動意義的高度概括。請找出來。
生1“:人,是健忘的。”
師: 哦,那既然“人,是健忘的”,南斯拉夫人民為什么還要年年搞紀念活動呢?這些紀念活動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2“: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師:很好,這句話在整個第二部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當于中心句。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歷史與現實,悲哀與美麗,真實與荒謬,這是三組意思相反的詞語,它們怎么能統一于一體,該如何理解?
生3: 歷史是指南斯拉夫人民慘遭殺害的事件已經是歷史了;現實是指眼前的紀念活動。二者此刻融合了。
生4: 悲哀是指人民舉行紀念活動時很悲哀;美麗是指
師: 人民舉行紀念活動時肯定是悲哀的',但這種悲哀最主要來自于什么?
生4: 悲哀是因為歷史上的悲慘事件。
師: 對,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美麗則表現在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紀念死者,這是美麗的。悲哀與美麗融合在一起了。真實與荒謬怎么理解?
生5: 歷史事件是真實的,今天的紀念活動是荒謬的。
師: 是嗎?歷史事件是真實發生的,今天的紀念活動難道不真實嗎?無論歷史上的罪行,還是今天的紀念活動,都是真實的。絕不能認為今天的紀念活動是荒謬的。那么,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究竟什么是荒謬的呢?( 生沉默思考。)
師: 這一歷史事件中最荒謬的因素在于納粹殺害了無辜的南斯拉夫人民,甚至包括300名兒童。無辜而慘遭殺害,這是最荒謬的!
師: 作者引用南斯拉夫女詩人迪桑卡的詩是為了表達什么?
生6: 表達孩子們不久以后就被殺害了。
師: 你說得不錯,但這一點又是為了表達什么呢?
生6: 表達“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
師: 非常好,你讀書讀得很認真。其實作者在文章里已經告訴我們了。作者用這些詩句表達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作者越是歌頌孩子的可愛和希望,越是對納粹罪行的控訴。
師: 塞爾維亞人用這樣的紀念活動來表達什么?
生7: 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師: 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希望世間消滅戰爭,永遠和平。作者由此聯想到了什么?
生7: 南京大屠殺。
師: 兩個歷史事件有著驚人的相似。作者最后說:“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不能忘記的是什么?
生8: 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歷史教訓。
師: 說得非常好。人,再健忘,也不能忘記歷史。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教訓,才能保證世間永遠不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師: 文章第二部分以回顧歷史為主,而第三部分則過渡到面向現實。我們先來讀一下這部分內容。( 師指定數名學生朗讀。)
師: 這部分有一句話表明了由歷史到現實的過渡,誰注意到了?( 生踴躍舉手。)
生1:“歷史是沉重的。現實呢?”
師: 不錯,正是這句話。文章第三部分寫作家們參加座談會的情景。來自世界各地的六十多位作家應邀參加了1988年南斯拉夫人民紀念克拉庫耶伐次事件的活動,作家們圍繞“放逐與文學”的話題展開了討論。文中寫了幾國作家的發言?( 生討論后明確: 4國。美國、中
國、西德、日本。)
師:寫美國作家安格爾時,作者引用了他的一行詩———“黑色在這兒也太明亮了”,如何理解這句詩?
生2: 黑色是人們為了紀念死者,說明死的人很多。
師: 思路非常好。“這兒”指哪兒?
生2: 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