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經典語錄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語錄吧,語錄通常是用于說明一段時間內某人的所說句子和語言特征等。你知道什么樣的語錄才能算得上是走心的語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斷舍離經典語錄,歡迎大家分享。
斷舍離經典語錄 1
1、 老子的《道德經》中講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意即有關學習,要日益精進,廣學多聞;關于修道,則是要日漸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蕪存菁而能明心見性。 ——蘇靜 《知日·斷舍離》
2、 人無法在與自己沒有連接點的事物上感受到魅力。因為我感興趣,所以覺得有魅力。這就是建筑的突破口''! ——蘇靜 《知日·斷舍離》
3、 對其他事物的了解讓人更加了解自己。去過很多不同的國家旅行,接觸各個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這讓我自身的價值觀越來越明確。 ——蘇靜 《知日·斷舍離》
4、 通向自由的50個舍棄 斷舍離告訴我們的,并不是數字與傳統的好壞,而是觸發我們,在可能選擇的范圍內,可以更加瞻前顧后地選擇素一種最好最舒適的方式。它帶來的不只是空間上的清爽,還有隨之而來的時間上的余裕。 沒有比雙手更靈巧的工具。 ——蘇靜 《知日·斷舍離》
5、 便當的存在卻又是無法替代的,因為它永遠都表達著制作者:"我永遠都是你的支持者""在外注意安全,要平安回家哦"的心聲。 ——蘇靜 《知日·斷舍離》
6、 制作者的用心會體現在產品上,而享用者則會體會到這份用心,從而用具體行動來報答制作者。 ——蘇靜 《知日·斷舍離》
7、 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能夠放開執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山下英子 《斷舍離》
8、 這些在居住環境里放了好幾個月,甚至放了好幾年的東西,只不過因為不是生鮮食品所以才沒有爛掉。但是如果從機能上來說,它們早已經腐爛了。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就幾乎等于是暫住在一個垃圾暫放室。 主語到底是“我”還是“物品”?請養成經常如此自問的習慣吧。 ——山下英子 《斷舍離》
9、 斷舍離告訴我們的,并不是數字與傳統的好壞,而是觸發我們,在可能選擇的范圍內,可以更加瞻前顧后地選擇一種最好最舒服的方式。它帶來的不只是空間上的清爽,還有隨之而來的時間上的充裕。尤其對于都市人的工作與生活來說,空間和時間永遠是最寶貴的東西,也是重要的資產。 ——蘇靜 《知日·斷舍離》
10、 試著使用高于自己形象的物品……一旦發現這種自己貶低的情況,就要有意識地允許自己使用更高級的東西,這就是運用加分法的過程……因為每天都在用的東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潛意識……到了日常隨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別扭的時候,潛意識里的自己形象也就跟著提高了。 這本書很棒的地方,就是把物品和人的關系做了相當深入的思考。比如上面一段,就很有啟發性。 ……覺得“這東西會壞,說明我還是別用它的好”,進行自己貶低。 ——山下英子 《斷舍離》
11、 但無論如何,我們也還是要如“在逆風中揚起風帆”這句話一般,始終懷揣一顆迎著風浪也要拼盡全力向前進的心。 ——蘇靜 《知日·斷舍離》
12、 接觸瑜伽的行法哲學“斷行、舍行、離行”,把這種放棄心中執念的理念提煉成“斷舍離”,運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頓、人際關系、思考等各個方面。 ——蘇靜 《知日·斷舍離》
13、 這就是讓物品當了主角的狀態……物品原本是因為“我用”才有價值。可多數人都說“眼鏡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當了主語。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讓給了物品,把焦點聚集在物品上的狀態……收納這些東西,不過是在做垃圾分類。 ——山下英子 《斷舍離》
14、 “舍棄的背后,正是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 ——蘇靜 《知日·斷舍離》
15、 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 ——山下英子 《斷舍離》
16、 就拿斷舍離來說,首先出現的是斷與舍這種自己肯定、恢復自信的過程……你會發現,一直以來都以為是自己的觀念的東西,其實是父母的觀念,或者是身邊其他人的觀念。像這樣,通過物品,確定自己本身真實的價值觀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之后就能進化到下一個階段。接下來,你會慢慢開始肯定、相信你自己……只要在看得見的世界行動起來,就會對看不見的世界以及更加看不見的世界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看清身邊的物品,然后做出選擇。 ——山下英子 《斷舍離》
17、 新的整理術,不僅要解決表象問題,更要灌輸新的人與物的價值觀念。 ——蘇靜 《知日·斷舍離》
18、 啟動自動整理的機制 斷舍離把身體上的這種自動化系統歸為“相”,徹底地進行了斷舍離,打做出舒適的生存環境后,自己也就成為完全可以信賴的自己了。到了這個階段,人就自然而然不會再允許房間出現亂糟糟的情況了。維護住所與生活的舒適已經變成了理所當然、自動化的事。 必要的東西在必要的時候一定會獲得,與之相對的就是不懷疑和樂觀。 ——山下英子 《斷舍離》
19、 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讓人變得快活是讓一切變好的先決條件。我們很容易讓自己隨著別人的心情起伏波動,讓自己陷入別人的引力圈。其實不應該這樣,應該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來。 ——山下英子 《斷舍離》
20、 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具體有三步: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心,割舍既有;離,松開“多就是好”的念頭 ——山下英子 《斷舍離》
21、 我常常在日本的設計或是藝術里,看到許多"留白"的空間,畫面或文字,因為有形無形的留白空間,而多了喘息與想象的美感。 ——蘇靜 《知日·斷舍離》
22、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去多余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盡管放手。 ——山下英子 《斷舍離》
23、 斷舍離在行為上要先學會“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全部扔掉。 舍的秘訣,就是完全地以自己為中心,并且以當下為時間軸。因此, 1、在考慮物品是否應該被留下時,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 2、將與物品的關系比作人際關系,選擇對當下的我來說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級別是只選擇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歡的東西的階段。 掃除: 分為收拾,整理,以及表現為掃、擦、刷的打掃。 ——山下英子 《斷舍離》
24、 “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 ——山下英子 《斷舍離》
25、 想要的東西,很多;需要的東西,很少。 ——蘇靜 《知日·斷舍離》
26、 舍不得丟是一種狀況,還有一種舍不得的狀況是"舍不得用"。好東西因為舍不得用,而被藏在柜子里面不見天日。山下英子認為,好東西舍不得用而把它收起來、還勉強自己去用比較差的,這樣的話品味永遠都無法提升,也影響別人看待你的態度。明明有好的東西,卻容許自己去用次等的物品、對物品和贈送禮物的人的心意,其實都是一種浪費和虧待。 ——蘇靜 《知日·斷舍離》
27、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7成 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放5成 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放1成 ——山下英子 《斷舍離》
28、 即使身處逆境,我們也要學會像帆船一樣采取”z”字形迂回前進的心態和方法。這樣,面對再大的困難,我們也永遠不會被擊垮。 ——蘇靜 《知日·斷舍離》
29、 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 1、逃避現實型——不愿待在家里 2、執著過去型——對過去幸福時光的留戀 3、擔憂未來型——致力于投資未來的不安因素 對現在的界定因人而異 扔不掉是自己把感情移到物品上面,并因此充分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機制 破爛分三類: 1、不用的東西——會念咒的束縛人的淤泥 2、還在用的東西——一灘混亂的淤泥 3、充滿回憶的東西——散發出強大的氣場 堆積的破爛代表著良心不安的聚集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0、 斷舍離=不收拾的收拾法 維度:一是我和物品的關系,二是當下 斷舍離的結果是只有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需,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自己的空間里。同時,進行時時更新,不斷進行更換。 斷舍離給人帶來改變的機制:要得到“這種東西與當下的我很相稱,對當下的我來說是必需品”這樣的判斷,人就必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通過斷舍離不斷篩選物品的訓練,能漸漸了解自己,從而更清楚地判斷出自己準確的自己形象。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1、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這是一種以“物品和自己的關系”為核心,取舍選擇物品的技術,思考方式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2、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間。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3、 斷舍離衍生出了很多副產品,“選擇力”就是其中之一。斷舍離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選擇,選擇,再選擇的過程,而選擇所依據的標尺會根據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標尺應該盡可能地簡單,因此,分類也應該是進行最小限度的分類。 阻礙我們行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選項太多以至于無從選擇,也就是“回避決定原則”。要想從二三十種東西里做出選擇,光是了解情況恐怕就已經讓人應接不暇了。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4、 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可以說,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5、 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山下英子 《斷舍離》
36、 我們不就是為了追求讓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為了生活里洋溢著幸福感才一直努力的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講到的整理二部曲,一是“判斷物品是否要丟掉”,其重要的整理觀念是:整理時選擇的并非“要丟掉的東西”,而是“要留下的東西”,選完后其余全部舍棄,讓空間立馬清爽起來! 二是要“決定每件物品的定位”。 ——蘇靜 《知日·斷舍離》
斷舍離經典語錄 2
1.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去多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盡管放手。
2.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能夠放開執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3.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可以說,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
4.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7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放5成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放1成。
5.這就是讓物品當了主角的狀態……物品原本是因為“我用”才有價值。可多數人都說“眼鏡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當了主語。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讓給了物品,把焦點聚集在物品上的狀態……收納這些東西,不過是在做垃圾分類。
6.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
7.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
8.集中一點,做到完美。
9.讓人猶豫的東西,果然還是不要的。
斷舍離經典語錄 3
1、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2、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
3、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去多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盡管放手。
4、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5、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6、和物品成為好朋友,也就是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在一起。
7、如果不改變平日的生活習慣,就得不到根治。
8、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逃避現實型,執著過去型,擔憂未來型。
9、收拾,是一種篩選必要物品的`工作。換句話說,收拾就是要捫心自問某條件物品與當下的自己是不是確定關系,進而對物品進行取舍、選擇的過程。
10、通過不斷地篩選物品的訓練,當下的自己就會越來越鮮明地呈現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斷出準確的自己形象。
11、通過限制總量,更加嚴格地篩選出自己真正喜歡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12、物品在此時、當下,應該出現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處于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
13、允許自己使用高級的東西,這種機制一旦運轉起來,看待自己的方式就從過去的減分法變成了加分法。
14、在買東西的時候反復思量,讓物品物盡其用,并且確保它能把它的功效發揮到極致,一直到用完。
15、只有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需,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你自己的空間里。
斷舍離經典語錄 4
1.所以從現在開始要放棄剩下的信息,只選擇能自己付諸行動的信息。盡快擺脫心里便秘。
2、分離,不需要,又舒適又不方便。
3、清潔,過濾所需項目的操作。也就是說,整理是咨詢哪些條件物品與當前的自己有關,并相應地對物品做出取舍的過程。
4.為了得到這樣的東西,要和現在的我很般配,對現在的我來說,要有一定的把握,這是必需品。人要清楚地認識自己。通過不斷篩選物品的訓練,現在的自己越來越鮮明,人可以通過它確認正確的自己形象。(另一方面)。
5.斷絕的任務是找回過去浪費的這一切。
6、清潔,過濾所需項目的操作。在篩選所需物品時,我們需要研究兩個維度。一個是我和物品的關系軸,另一個是現在這個時間線。也就是說,收拾是咨詢一下哪些東西與現在的自己確實相關,然后對物品做出取舍的過程。
7、打斷所謂的“休息”,即無用的東西;所謂“家”就是扔掉剩下的廢物。所謂“脫離”是指擺脫對物品的迷戀。有清凈之心,但為斷念而想。苦惱來源于想法,結束于想法。
8.不斷重復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時發生的貨物混亂。
9.斷交的主人公不是東西,而是自己,時間線總是這個時刻。
10.我們每個人都會對別人的東西感到厭惡。因為人類也是動物,所以如果不獨處,就有爭奪土地的欲望。
11,這不是迷戀,而是執著。
12.首先診斷物品從你身上帶走了多少能量,然后經過篩選物品的行動,實現自己完善,這就是斷交的精髓。
13.要記住,選擇東西的秘訣不是“能用嗎”,而是“我要不要用”。
14、畢竟,擁有是一種確定的錯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不要擁有,理解擁有的本質,自然地傾注想要珍惜東西的心境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
15.平時不改變生活習慣是無法根治的。
16.經過不斷篩選單品的訓練,現在的自己會越來越鮮明地展現在現在的自己眼前,人也可以通過它確認正確的自己形象。
17、放著不能發揮作用的東西,隨心所欲地對待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東西,或者根本不在乎那個東西,但因為什么感情而留著它,喜歡這樣的自己?
18.接下來,我們有空間給其他裝飾性的人展示。這種收納空間只能放10%。減少東西的數量,不管多么狹窄的老房子,自然都能產生高貴的感覺。
19.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的人才足夠強大。只有解開執念,人才能更自信。
20、它們放在生活環境里幾個月,甚至幾年,但因為不是新鮮食物,所以沒有腐爛。但是從功能上說,它們已經腐爛了。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幾乎等于在垃圾臨時房間里呆一會兒。主語究竟是“我”還是“東西”?請養成經常這樣咨詢的習慣。
21.可見的收納空間是在美觀中放東西的限度是50%。因為東西太多真的會影響美觀。
22、基本上,如果把房間搞得一團糟,把房間搞得一團糟,粗暴地亂堆東西,就等于賦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
23、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打折的陷阱。完全忘記東西是否適合自己。
24.在避免囤積物品的同時,對物質的欲望也枯萎了,相反精神世界異常豐富。
25.把房間弄得臟的人大部分也傾向于自己懲罰。如果覺得自己也是這樣,就應該先承認這種現象。這是完全可以確定的。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改變。(喬治伯納德肖)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改變。
26、斷交在行為上要先學習“家”。也就是說,扔掉所有不必要的東西。房子的秘訣是完全以自己為中心,以現在為時間線。因此,在研究物品是否應該留下時,事故的主語不是“我”,而是“我”。把與物品的關系比作人際關系,選擇現在的我最需要的朋友。更高的水平是真的需要,只選擇自己喜歡的階段。打掃:分為打掃、整理和打掃,表現為打掃。
27、如果你對別人的東西比自己更在意,那意味著你對自己太放松,對別人太嚴格。
28.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幸,使人快樂是使一切都好的先決條件。我們很容易讓自己隨著別人的心境而波動,讓自己陷入別人的重力圈。事實上,不能這樣做,要把討厭的人引入自己心境開朗的重力圈。(快樂)。
29、隔絕是生活的減法哲學,是除了剩下的東西,認識自己,敏銳感知的本能。彎曲的力量是心靈的加法哲學,理解深刻的需求,相信自己,堅定人生的信念。自由力量是人生的乘法哲學,是恢復生命自立的自由和自由,解放自己,走向人生的高境界。
30、日常使用對潛意識很容易起作用。
31,因為覺得很可惜,所以不能直接帶回來接受,要分享。因為遺憾,不能為未來的某一天無限期地保管,必須在現在這個時刻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32.與人類的生存需要相比,歸屬、認同感等需求更強。
33、斷交我認為扔東西的時候要表達歉意。謝謝你表達這種感情。談論你拋棄的東西,說再見,人們可以更快地整理心靈。(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離別)。
34.在自力世界,盛事進入天空境界就是終極自動化。
35.只有適合現在的自己,必要的東西,確實能用的東西,才會留在你自己的空間里。
36.斷交是整理東西,了解自己,整理內心混亂,使人生舒適的行為技術。也就是說,如何收拾家里的雜物,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變得快樂。
37.如果能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地球借來的,自然會產生感激和敬畏感。
38、能整理一件東西就等于遵守與自己的約定。這件事成為值得信賴的自己的信用資金。
39、要活在當下,成為能立即付諸行動的人。我認為成功者是真正能實踐的人。
40、他們不想面對任何問題,所以總是找理由讓自己忙碌的瞬間也要不停地外出。
41.在隔絕的離別中,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填滿70%。之所以要留下30%的空間,是因為可以整理干凈的欲望和心境。因為30%的空白空間可以成為物品出入的通道。
(42),先使自己快樂,再把不愉快的人引入自己心境開朗重力圈。
43.在隔絕的離別中,比起混亂,把重點放在過去和未來的項目堆積起來是個問題。
44、如果自己能隨心所欲地寫一件東西,別人也會以隨心所欲的態度對待你。
45.分手的主人公不是東西,而是自己,時間線總是這個瞬間。選擇東西的秘訣要牢記在心,不是“能用嗎”,而是“我要不要用”。
46.斷絕可以阻止人類的這種不知不覺中,只用本能來抑制與物品打交道的行為。
47.不斷進行斷交后剩下的可分為兩種。從一開始就珍惜的東西和清醒后才能發現剩下的東西。清醒后才發現的這種東西會給我們傳達非常深刻的信息。
48.如果能留下真正需要的物品,物品分類收納等技巧也沒什么用。
49.需要從斷流中清除明確地分為上面所說的那種整理,用收納術進行整理和打掃來表示的清掃。(威廉莎士比亞、斯圖亞特、離別)()這三個詞的意思幾乎完全不同。
50,休息,停止不必要的東西。房子,扔掉剩下的垃圾。擺脫對東西的執著。現在自己不需要的就放過我吧。
51.把東西清理到這個維度,這段時間妨礙視聽的東西消失了,就能看得更好,打開通往更深維度的通道。
52.從加法生活過渡到減法生活很重要。不是內心改變了行為,而是行為帶來了內心的變化。可以說,斷交是一種銅線。
53.完全沒有必要消除這種異樣感。如果能意識到使自己異樣的原因,如果能解開或意識到負擔,就不會只增加剩下的壓力。
54、認為多久能屬于這個時刻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要有最適合自己的時刻。如果在實施隔絕的過程中能發現最適合自己的瞬間,那當然是最好的。(蕭伯納)。
55.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的人才足夠強大。
56.要記住,沒有人遲早能實現,只有你自己。
57.堆積的簡陋的孩子們表示良心不安的集合憂慮的聚會。在隔絕中要把時間線放在現在,良心不安和憂慮其實是把時間線錯當成過去和未來。(另一方面)。
58.在命理學中,有一種激進的觀點,它會做好準備,成為你想象的樣子。這也是吸引力法則的一種吧
59、東西其實是事物和感情的綜合體。即使是同樣的東西,自己賦予這個東西的感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容納負面情緒的東西還是太重了。最終,我們不必在我們的人生中背負如此沉重的負擔。
60、大多數人以后會知道:讓我猶豫不決還是沒必要的。猶豫其實是感性理解考試的證據。
61.“可惜”不是不需要扔掉東西的赦免令,而是對物品的熱愛,而是要成為物品循環的原動力。
62.如果能徹底實施斷交,很少猶豫什么是垃圾,什么是可回收的。
63.研究物品是否應該留下時,事故的主語不是我,而是物品。
64.在斷交的初期,如果感到無法抑制的好可惜,良心不安,想想不扔東西造成的損失,心情會好很多。
65.所有類型的東西都是虛幻的,我們的心也是不斷變化的。盡情享受與物品珍貴的短暫相遇。這就是我們追求的幸福本身。緣分盡了就灑脫地放手。不僅是物品,對一切都可以這樣做,這就是斷交的愿望。
斷舍離經典語錄 5
1、所以,從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剩余的信息,只選擇自己能夠付諸行動的信息。盡早從頭腦的"便秘"中解脫出來。
2、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并且時間軸永遠是此刻。
3、把物品這一次元收拾干凈了,以往一向阻礙視聽的東西沒有了,就能夠看得更清楚,就能開啟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4、斷舍離是生活的減法哲學,減去剩余的物品,認清自己,磨礪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靈的加法哲學,了解深層需求,相信自己,堅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學,重獲生命的自立自由與自在,解放自己,邁向人生的高境界。
5、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虛幻的,我們的心也是不斷變化的。盡情地享受與物品難能可貴的短暫相遇,這必須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幸福本身。當緣盡了,就瀟灑地放手。不僅僅對物品,對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這樣,這就是斷舍離的愿望。
6、如果能夠認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來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激與敬畏之情。
7、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
8、在斷舍離的最初階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現"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類的感覺,想一想這些"因為不扔東西而造成的損失",你的感覺就會好很多。
9、不斷地進行斷舍離之后,剩下來的東西就能夠分成兩種:從一開始就很珍惜的東西,以及回過神來才發現留下來的東西。這種回過神來才發現的東西,會給我們傳遞十分深刻的信息。
10、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鏡子,它所照出來的是那個你想當做不存在不愿承認的自己。
11、斷舍離認為,在扔東西的時候,要把"對不起,多謝"這樣的情緒表達出來。跟那些被你扔掉的東西說說話,做個告別,能夠讓人更快地整理心境。
12、在斷舍離里,"掃除"明確地分為上頭所說的那種收拾,需要利用收納術的整理,以及表現為掃擦刷的打掃。這三個詞的意思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
13、再接下來就是一些裝飾性的給別人看的空間了,這種收納空間只能放一成東西。減少物品的數量,這樣不管是多狹小的舊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營造出高品味的感覺。
14、要成為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真正實踐的人。
15、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讓人變得快活是讓一切變好的先決條件。我們很容易讓自己隨著別人的心境起伏波動,讓自己陷入別人的引力圈。其實不應當這樣,應當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來。
16、基本來說,讓房間亂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團亂,粗暴地隨便亂堆東西,就相當于賦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
17、覺得多長時間屬于"此刻"都能夠,這是每個人的自由;可是必須要有對自己而言最適宜的"此刻"。要是能在實施斷舍離期間,發現最適宜自己的"此刻",那自然是最好可是了。
18、根本沒有必要消除這種異樣感,如果能夠意識到讓自己感到異樣的原因,所以而卸下包袱,或是對此有所領悟,那么就不會徒增剩余的壓力了。
19、如果能真的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類收納物品之類的技巧也就沒什么大的用處了。
20、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能夠說,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
21、對人類來說,比起生存需要來,歸屬認同等需要更為強烈。
22、如果你對別人的東西比對自己的還在意,就說明你對自己太放松,對他人太嚴格。
23、我覺得他們多半是刻意讓自己變得沒感覺的,雖說不能一概而論,但生活在這種環境里的人,多數都以往歷過強烈的孤獨感。寂寞悲傷的感覺會讓他們更痛苦,所以他們干脆封閉了感覺的閘門,讓自己麻木不仁。
24、經過不斷地篩選物品的訓練,當下的自己就會越來越鮮明地呈此刻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確定出準確的自己形象。
25、如果能徹底地實施斷舍離,也就很少會猶豫某種東西到底是垃圾還是能夠回收的。
26、每一天都在用的東西十分容易作用于潛意識。
27、先讓自己快活起來,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己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來。
28、在斷舍離當中,比起凌亂,堆積了聚焦于過去和未來的物品才是問題。
29、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并且“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30、把無法發揮作用的物品放在一邊置之不理,或是隨意對待自己根本不喜歡的東西,再或者,明明根本不在意那個東西,卻因為某些感情而留著它,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31、僅有對當下的自己適宜且必需,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你自己的空間里。
32、“可惜”不是不用扔東西的赦免令,并且對物品的愛惜之情,要讓它成為物品循環的原動力。
33、收拾,是一種篩選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篩選必要物品時候,我們要研究兩個維度,一是我與物品的關系這條關系軸,另一個是當下這條時間軸。換句話說,收拾就是要捫心自問某件物品與當下的自己是不是確實有關系,進而對物品進行取舍選擇的過程。
34、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去剩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此刻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盡管放手。
35、在命理學里,有"因為做了準備所以才會變成你想象的樣貌"這種激進的觀點,這也算是吸引力法則的一種吧。
36、這不是一種留戀,而是一種執念。
37、在避免囤積物品的同時,人對物質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過來,精神世界異常豐富起來。
38、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此刻。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39、說到底,擁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錯覺。可是,也不是說所以就不要擁有任何東西,而是說理解了擁有的本質,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境,這一點才是重要的。
40、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在一起。這樣的話就是到達了“斷”。
41、要記住,能夠讓"總有一天""遲早"付諸實現的沒有別人,僅有你自己。
42、能夠收拾好一件東西,就等于遵守了與自己的約定,這件事就成了換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資金。
43、這種東西與當下的我很相稱,對當下的我來說是必需品"這樣的確定,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己。經過不斷地篩選物品的訓練,當下的自己就會越來越鮮明地呈此刻自己的眼前,人也能以此確定出準確的自己形象。
44、把房間搞得臟兮兮的人也一樣,多數都有自己懲罰的傾向。如果你覺得自己也是這樣的,那首先得承認這種現狀,這是完全能做出確定的。并且,能夠做出改變的,也僅有你自己。
45、不斷地重復三分法,能夠避免整理物品時所造成的貨混亂。
46、收拾,是一種篩選必要物品的工作。換句話說,收拾就是要捫心自問某條件物品與當下的自己是不是確定關系,進而對物品進行取舍選擇的過程。
47、斷舍離,由需要不需要,再到舒服不舒服。
48、物品其實是物與感情的綜合體。即便是同一件東西,自己在這件東西上賦予的感情至關重要。可包含負面感情的物品還是太過沉重了,畢竟我們沒必要給我們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49、所謂”斷“,即斷絕無用之物;所謂”舍“,即舍去剩余之廢物;所謂”離“,即脫離對物品之迷戀。清凈心思,可是為斷了念想。煩惱起于念想,也終結于念想。
50、如果不改變平日的生活習慣,就得不到根治。
【斷舍離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山下英子《斷舍離》的經典語錄01-14
讀《斷舍離》有感04-14
斷舍離讀書心得03-15
斷舍離讀后感03-17
斷舍離讀后感08-02
《斷舍離》的讀后感08-02
《斷舍離》讀后感09-19
斷舍離的人生感悟01-29
最新斷舍離讀書心得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