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經典語錄(精選260句)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道家的語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1】道家的思想語錄 |
【2】道家玄妙的語錄 |
【3】道家語錄平心靜氣 |
【4】道家的經典語錄 |
道家的思想語錄
1、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2、常道無名,唯德以顯之;至德無本,順道而成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
5、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老子
6、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
7、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既善,養生萬物,無不置也。圣人悉樂理天下而實法天地,故萬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輕,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8、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
9、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
10、要得谷神常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黃金屋,一顆明珠永不離。
11、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國。
12、夫易,廣矣,大矣。以言其遠,則不御,以言其邇,則靜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間,則備矣。
13、上順天時,下養萬物,草木昆蟲不失斯所,獺未祭魚不施網罟,豺未祭獸不修田獵,鷹隼未擊不張尉羅,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1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15、養形必先以物,物有余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
16、無名者道之體,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17、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18、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9、體之盈虛消息,皆通于天地,應于萬類,和之于始,和之于終。靜神滅想,生之道也。
20、天地之化,在高與深,圣人之制道,在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
21、金丹之道,煉己為先。己煉則神定,神定則氣住,氣住則精凝,民安國富,一戰而天下定矣。
22、以不爭而達到無所不爭,以無為而達到無所不為。這是道家的智慧。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學而思,則智如江河不絕;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儒家的智慧。悟道明心,轉識成智,善念如流,佛境自至。這是佛禪的智慧。
23、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4、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視不聽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自守根本也。
25、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應化之道,平衡而止。
2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老子
27、無財不養道,道家重視傳承,講究尊師重道。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成就不了道心,當年祖天師創教,入教者還需五斗米呢。
28、仙道以精、霖、神三元為正藥。以煉三合一,喻名煉藥。
29、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30、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
31、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32、修真之道,全是盜天地虛無之氣,竊陰陽造化之權。
33、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這就是標準的.道家套路,老夫子心里清清楚楚,只是不去那樣做罷了。
34、言人性命生死,由人自己。人若能知自然之道,運動元和之氣,外吞二景,內服五芽,動制百靈,靜安五臟,則寒溫饑渴不能侵,五兵白刃不能近。死生在手,變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此之為我命在我也,不在于天。
35、炁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36、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7、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38、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39、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40、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能夠保身,能夠全生,能夠養親,能夠盡年。
41、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恩怨兩忘,方知至道。
42、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
4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老子
4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5、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莊子
46、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47、見素抱樸、少私寡歡。——老子
48、故人主誠明,以言取人理也,以才取人理也,以行取人理也;人主不明,以言取人亂也,以才取人亂也,以行取人亂也。
49、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5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恒無欲以觀其妙。
5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5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53、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復,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54、修道之人明生死,求正道,懲惡揚善,利益蒼生。我們能把握的就是今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道家玄妙的語錄
1、乾坤剛柔,配合相包。陽稟陰受,雄雌相須。須以造化,精炁乃舒。
2、德有所長而行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3、先天炁,后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4、天地無涯,萬物齊一。
5、為無為,則無不治。
6、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7、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8、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同與者相愛,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愛,同壯者相嫉。
9、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10、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1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2、我欲度你成仙,卻被你度成了人。
13、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14、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17、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18、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19、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1、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
22、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24、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神氣祖,便是得仙人。
25、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2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27、治人事天,莫若嗇。
28、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29、道之費隱不可道,道之發見則可道。
30、天地之炁從鼻入,接著腎中之祖炁,與之混合一運,此人之炁而漸與天地合。
31、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32、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3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34、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35、彼岸花開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門藏因果,斬花之路莫問天。
36、美之所在,雖污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局隆,世不能貴。
37、欲修大道者,理無別訣,無非神界而已。
38、大天之內,復有小天。
39、前世,你為我入魔;今生,我為你成仙。
40、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愚迷枉擺拋。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
41、云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
42、人道順施,仙道逆取,取藥于坎。而造丹于離也。
43、有道無術,獨善其身;有術無道,害人害己;以道御術,兼濟天下。
44、養神惜氣以持盈,喜墜陽兮怒損陰。兩目內明馴虎尾,朦朦雙耳聽黃庭。
45、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46、道自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47、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法自然。
48、沖霄漢慧燈明,八卦祥煙靄靄生。九轉金丹成玉性,十州瓊路坦然行。
49、天地同一炁,彼此感而通。陽自空中來,抱我主人翁。
50、神氣須如夜氣清,從來至樂在無聲,幻中真處真中幻,且向銀盆弄化生。
51、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52、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結。
53、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54、修真之道,一得永得。
5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6、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
57、圣凡相隔者,只是在斑厘。順去為凡道。逆來即圣基。
58、大道無多子,唯在清靜一法門。
59、業愧清虛,行慚忍辱,恒愿立功補過,延福拔咎消遣,累欲增長勝緣
60、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61、致虛極,守靜篤。
62、不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63、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64、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65、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66、入門就是把人道修好。好好吃飯睡覺,作息正常,仁義禮智信,孝敬父母,不亢不卑,不貪不懶。發心修道,而后讀書明理,練體勤快,持之以恒,然后必有明師來渡。道教怎么入門
67、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善游者溺,善騎者墮。
68、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69、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70、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
71、我若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72、舉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則曰:有此一口氣在,皆可為之。
道家語錄平心靜氣
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2、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3、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4、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8、清靜處于,虛以待之,無為無求,而百川自為來也。
9、有生于無,實出于虛。
10、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1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2、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1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14、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1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16、元氣生萬物而不有。
1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18、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9、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21、物得以生,謂之德。
22、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2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24、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5、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6、凡物皆始于無。
27、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28、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29、抬頭時,便看云;低頭時,便看路。淡泊寧靜,自然從容,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的苦樂,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情。清空心里的`陰霾,心凈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30、戒點養氣,無私無為。
31、修行大抵要聰明,只恐聰明太外呈。
3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33、心靜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心靜才能聽到生命的回音。
34、百年大小榮枯事,過眼渾如一夢中。
35、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36、人教,我也教。強梁者不能死,我會以為教父。
37、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所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長久。
38、大成若缺,用不弊。大盈若沖,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9、靜勝躁,寒勝熱。安靜為天下正。
40、禍莫大于不知足;怪莫大于欲得。所以知足就夠了。
41、為學越來越多,為道日損。又損又損,以至于無為。
42、無么都不做。取天下往往無事可做,有事可做,不足以取天下。
43、圣人常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44、道的尊重,德的貴,夫莫之命,往往是自然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成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依,長而不宰。是玄德。
道家的經典語錄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6、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8、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12、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1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17、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8、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20、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2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26、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7、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9、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3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32、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4、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3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7、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3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39、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1、治大國,若烹小鮮。
4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4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44、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4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6、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7、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48、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9、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5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51、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5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5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5、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56、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57、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5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59、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6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61、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2、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6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64、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6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6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67、窮則反,終則始。
68、則仄,月滿則虧。
69、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70、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71、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
72、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
73、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74、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7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6、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7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78、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見大者所知小。
79、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8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8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82、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
83、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長得其用。
84、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85、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86、能至于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87、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之為禍。
88、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
89、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莊子·知北游》
90、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道德經》
【道家的語錄】相關文章:
道家經典語錄集錦03-25
道家的語錄36句03-03
道家的語錄38條06-26
道家的語錄40條09-27
道家的語錄46句12-22
道家的語錄集合35條02-09
道家的語錄集合45句12-19
道家的語錄集錦36條12-06
道家的語錄合集30條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