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教學設計[常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壓強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壓強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了解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的主要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的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 使用控制變量 法。
(3)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浮力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悟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壓強的大小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強的計算及單位
教學工具
釘板、砝碼、石粉、鉛筆、海棉、橡皮泥、鐵釘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課文76頁14.1-1蟬 及14.1-2沙漠之舟)引入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用壓強來表示,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壓強
二.新課教學
(一)壓力: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方向:與接觸面垂直。
大小 :有時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時)、有時不等于重力
2.突破 難點的方法:
練習:利用圖幾種情 況分析壓力的作用情況來鞏固所學的壓力的知識。
(二)壓強
利用探究實驗進行壓強的學習
1.提出問題
2.進行假設和猜想
3.設計方案(實驗)
4.進行實驗(學生探究)
5.分析現象
6.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或結論
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P)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叫做壓強。壓強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壓強 、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P---壓強---帕斯卡(Pa) F-- -壓力---牛頓(N) S---受力面積—平方米( m 2)
1Pa = 1N/m 2
壓強的物理意義:
以P=20Pa為例,P=20Pa=20N/ m 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20N。
講解例題,使學生能真正理解壓強及有關計算(特別是公式的應用和單位的統一)
通過列舉相關的實例(啄木鳥、圖釘、刀等),提出問題,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感受、經驗進行討論并總結和歸納:
減小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
(2 )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小壓力
(3)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增大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時, 減小受力面積
(2)受力面積不 變時,增大壓力
(3)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練習:小李的質量是65Kg,其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約是4.5dm2,當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時,他對地面產生的壓強大約是多少?
壓強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說出大氣壓產生的原因,能簡單描述托里拆利實驗,知道標準大氣壓的數值。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托里拆利實驗,知道如何測量大氣壓強以及大氣壓的數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對大氣壓應用的了解,認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大氣壓存在的原因和大氣壓的測定。
【難點】
大氣壓的測定。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拿出馬德堡半球進行講解:這是兩個半球,將兩個半球靠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氣制成馬德堡半球,在上課之前,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實驗名字叫拔河,請幾位力氣大的同學上臺來與馬德堡半球進行拔河,在規定時間內,如果把半球拉開,則同學們贏,反之則半球贏。
時間到,馬德堡半球依然紋絲不動,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不能將半球拉開?在學生存在疑惑的時候,
教師引導,大氣像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那么它是不是也像液體存在液體壓強一樣也存在大氣壓強呢?我們這節課就來一探究竟。
環節二:建立規律,生成新知
演示:
1.將塑料掛鉤掛在光滑的墻上;
2.在玻璃管里盛滿水,用紙片覆蓋,再倒立過來,水不會流出來;
3.請同學用吸管吸飲料。
師生總結:大氣壓強確實存在,產生原因是由于重力,且空氣具有流動性,發生了擠壓。
環節三:深化概念
提問:大氣壓強如何測量?
教師播放演示實驗: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為760mm。把管子傾斜,豎直高度差也不發生變化。
教師講解: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的上方是大氣,因此,是大氣壓支持管內這段水銀柱不會落下,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這個實驗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學家
當學生得出實驗結論之后,教師對實驗過程進行提問:
1.以下操作對實驗有無影響:
a.玻璃管是否傾斜;
b.玻璃管的粗細;
c.在不離開水銀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距水銀面的位置。學生結合教材在交流討論后會得出不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結論。
2.如果在實驗中玻璃管不慎漏有少量空氣,液體高度減小,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大小關系。
生答: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3.這個實驗利用了什么思想?
生答:等效替換。
4.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做氣壓計,影響大氣壓的因素有哪些?
生討論得:高度。
師繼續補充:還與溫度有關,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大氣壓減小。
師: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做氣壓計。學生思考大氣壓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應用?
環節四:鞏固提高
問:我們如何解釋拔河比賽中拉不開馬德堡半球?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為什么沒有感到難受或被壓癟呢?
環節五:小結作業
提問:大氣壓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數值是什么?課后思考如何用塑料瓶分離蛋黃和蛋清。
四、板書設計
略
壓強教學設計3
1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科學探究,歸納得出壓力作用效果 跟哪些因素有關。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初步認識“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樂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的興趣。
教學理念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2.注重科學探究,過程與知識并重。
3.充分表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 。
4.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第七章力的概念,知道里的三要素、施力物和受力物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識。讓學生構成了學習本章的前概念。通過情景引入,學生容易提出壓力概念。進一步想到壓力的作用效果。從而進行探討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重點難點
1、壓力的理解;
2、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壓強定義的理解和基本應用。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導入】一、壓力
分析實例:
1、鋼片受到的壓力;
2、茶杯對桌面的壓力;
3、手對圖釘的壓力。
交流討論得出結論: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力的三要素:
3、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
鞏固加強: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不懂的物體對桌面的壓力(F=G)
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手對圖釘產生的壓力。
活動2
【練習】壓力大小方向的練習
如課件:幾種情況下壓力大小的判斷。
活動3
【導入】感受壓力的作用效果
情景觀察1:在雪地上用滑板滑行和步行的區別;
用手指壓住一端削尖的鉛筆的兩頭,觀看兩只手指的區別。
分析討論1:雪地上步行的人和滑雪的人對雪面都有著壓力,都讓雪面發生了形變,不過在雪地上行走的人踩出的痕跡更深;手指對鉛筆都有壓力,手指都發生了形變,在尖的'那端手指形變大。
猜想1: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
情景2:在沙地上玩耍的兩個同學一個同學重一個同學深,他們發現腳印深淺不同。
用力擠壓洗碗用的泡沫發現泡沫變成了很小一團。
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
活動4
】壓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
可能有兩個因素同時影響著壓力的作用效果,應選用(xxxx)進行實驗。
為了讓實驗效果明顯可利用什么來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運用的什么方法觀察到了現象。
設計實驗:
1、要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壓力是否有關,應保持(xxx)不變,改變(xxx),觀察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 要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積是否有關,應保持(xx)不變,改變(xxx) ,觀察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儀器選擇:實驗小桌、砝碼、海綿墊
實驗過程參看課件
結論:相同接觸面積,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相同壓力,接觸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活動5
】壓強
物理學中為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定義了一個物理量——壓強。
1 、定義: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叫壓強。
2、意義: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
3、壓強公式:P=F/S (各符號表示的物理意義)
4、壓強的單位1Pa=1N/m2
活動6
】壓強的應用(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幾個常用壓強的參考值
壓強 單位(kPa)
一般有縫鋼管能承受的壓強 1960
無縫鋼管能承受的壓強 7840~78
載重汽車對地面的壓強 137~196
六輪汽車對地面的壓強 122.5
履帶拖拉機對地面的壓強 39.2~58.8
炊事用高壓鍋(安全塞熔化時) 120~130
任何物體能夠承受壓強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壓壞。為了不壓壞物體,要設法減小壓強,而有些情況下又需要增大壓強。請看下面的圖,討論并回答圖中的問題。
圖片分析:(圖片參看課件)
得出結論:
增大壓強: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減小壓力,減小受力面積
學以致用:(情景分析討論)
壓強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了解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的主要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的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
(3)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的理解1感悟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的大小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教學難點:壓強的計算及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課件1引入壓力的作用效果。
二、引入課題:出示課件2思考:圖中的茶杯對桌面,圖釘對墻面,木塊對斜面是否有作用力?方向如何?認識壓力。出示課件3—4理解壓力與重力的關系。
(一)壓力:杯子垂直壓在地面上的力圖釘垂直壓在墻面上的力木塊垂直壓在斜面上的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方向:與接觸面垂直并指向接觸面。
3、作用點:受力物體的接觸面。
4、壓力與重力的關系:有時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時)、有事不等于重力,但與重力有關;有時與重力無關。
(二)壓強
1、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實驗:用兩手指擠壓使用過的鉛筆或圓珠筆。出示課件:5—6手指受壓的感覺有什么不同?用力后這種感覺有何變化?
2、利用探究實驗進行壓強的學習。出示課件(7—8)
(1)提出問題
(2)進行假設和猜想
(3)設計方案(實驗)
(4)進行實驗(學生探究)
(5)分析現象
(6)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或結論
3、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p)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4、壓強:出示課件9
(1)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的效果。
(2)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3)公式是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
(4)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P———壓強———帕斯卡(Pa)(簡介帕斯卡。)
F———壓力———牛頓(N)
S———受力面積—平方米(㎡)
1Pa = 1N/㎡
(5)1Pa的物理意義: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
5、講解例題課本31頁,出示課件10,使學生能真正理解壓強及有關計算(特別是公式的應用和單位的統一)
6、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出示課件11—12—13舉相關的實例(啄木鳥、圖釘、刀等),提出問題,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感受、經驗進行討論并總結和歸納:減小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
(2)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小壓力
(3)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增大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時,減小受力面積
(2)受力面積不變時,增大壓力
(3)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7、出示課件14
練習:小李的質量是65Kg,其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約是,當小李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時,他對地面產生的壓強大約是多少?
三.小結:讓學生小結本節課的知識,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課本P32————2/3/4
六.附板書設計:
一、壓力
二、壓強
三、增大或減少壓強
1、定義
1、物理意義
1、增大壓強的方法
2、方向
2、定義
2、減小壓強的方法
3、作用點
3、公式
4、單位
壓強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以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
2、了解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重點
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教學難點
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及密度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學案導學,合作達標
教學后記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創設情景,明確目標
一、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實驗:
用一個塑料袋裝滿水,用一個釘子從底部扎一小孔,水就會從底部流出。
(組織學生討論)說明:水對底部有壓強。
老師用釘子從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會從四周噴出。
(組織學生討論)說明:水對側面有壓強。
如果塑料袋子裝的是別的液體,實驗現象是一樣的。
拓展: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壓強。
(組織學生討論)液體有重力,所以對底部有壓強;液體與固體不同,有流動性。容器壁阻擋著它流動,它就會對容器壁有壓強。
二、進行新課
水對底部和側壁有壓強,水的內部是否有壓強?
就像我們在吃火鍋時,在中間有一個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開了。假如設想一下,把隔板的一邊的水拿走,另一邊的水對側壁就有壓強。因此,我們都同意當隔板還在時,兩邊的水對它有壓強,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內部有壓強。
(一)提出問題
液體壓強有什么規律?或者說,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引導類比
咱們先看能不能把液體分成若干小液滴,(邊畫示意圖,邊講解)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那一個個的`液滴,被裝容器中。而你是要流動的,旁邊在阻礙你的流動。
每個小液滴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作用,這種作用與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關,也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三)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說
根據剛才的討論,請你談談對液體壓強有關因素的看法。
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不同的深度壓強不同,不同的液體中同一位置的壓強也不同。
(四)檢驗論證
我們用實驗來驗證,現在有這樣一種測液體壓強的儀器──壓強計(教師簡介:我把手指壓在橡皮膜上,在右側的“U”形管中出現高度差,我們看到“U”形管中出現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壓強)。
請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交流。
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①將壓強計金屬盒放入水中,并改變橡皮膜所對的方向
結論: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②金屬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處,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側面。
結論: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壓強相同。
③把金屬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觀察U形管內液柱的變化。
結論: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改用鹽水重復②,③。
結論:液體內部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3.學生歸納液體壓強特點: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三、總結梳理,內化目標
1、回顧本節學習內容
2、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四、今日感悟
壓強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
2.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了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敘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于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么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說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后拉活塞,手指有什么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說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溫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沖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著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敘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里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鉆,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閱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制成了打氣筒。并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敘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復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壓強教學設計7
《壓強》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了解壓力的概念及壓力與重力的區別。
2、理解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4、知道液體壓強;了解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液體的深度有關。
二、過程與方法
l、通過師生共同理順知識結構,使學生對固體壓強、液體壓強、知識理解的系統化、條理化。
2、通過課堂訓練,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l、通過師生共同理順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2、通過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物理就在身邊。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l、壓強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
2、液體壓強是教學難點。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一、知識點
其次,對于各個知識點,采取邊復習邊練習各個擊破。實驗:“頑強的氣球”。引入課題。
(一)、復習“壓力”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3)壓力的方向如何?
壓力的方向是垂直物體表面。思考1:壓力一定等于重力嗎?
(二),復習固體壓強
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課本P143實驗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從而引出壓強的概念。
2、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壓強(p):帕斯卡(Pa);壓力(F):牛頓(N),受力面積(S):米2(m2)。注意事項: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休、正方體、長方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p gh (4)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 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l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5)、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
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思考2:受力面積和物體底面積一樣嗎?
如圖甲所示,將一塊質地均勻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緩慢推動木板,使其右端漸漸露出桌面,如圖乙所示。在推動木板使其右端逐漸離開桌面邊緣至木板中心到達桌面邊緣的過程中,長木板對桌面的壓力________,壓強________,所受摩擦力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思考3:壓力大對應的壓強一定大嗎?(計算說明)
例坦克40t著地面積5m2
女孩體重:50Kg高跟鞋著地面積:25cm2
教師演示實驗:將保鮮袋裝里放入蘋果,逐漸進入深水中,袋子里的空氣被排出,成為真空。引出液體壓強。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2、壓強公式:液體壓強公式p=pgh說明: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液體壓強p:Pa;g:N/kg;深度h:m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這一點。
3、生活實例:
(1)、人能否在水中無限下潛?
(2)、深海的魚被捕上來后,放在盛海水的容器中會很快死去,這是為什么?4.連通器
(1)、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2)、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3)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思考1:液體內深度和高度一樣嗎?
如圖所示的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閉的圓孔,在兩側倒入不同質量的水,A、B兩點距容器底部高度相等,則(填“A”或“B”)點水的壓強較大,橡皮膜會向(填“左”或“右”)邊凸起。
思考2:當液體中出現物體時......
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分別放入容器中,當兩球靜止時液面相平,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設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小分別為p甲和p乙,則它們的關系是(
)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確定思考3:液體的壓力如何求解?
如圖,一個重4 N,底面積為20 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將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離為10 cm,則:
(1)此時該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各是多少?(2)水對杯底的壓力和壓強各是多少?
【課堂小結】
1.壓力與壓強的概念及壓強的計算2.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及其應用;
【作業布置】
導學案后的《課后演練》板書設計
一,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壓力的方向:垂直物體表面二,固體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公式p=F/S (4)壓強單位Pa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壓強的特點:
2、壓強公式:液體壓強公式p=pgh
3、生活實例4.連通器
壓強教學設計8
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
——《壓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學內容的重點知識,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也是學生以后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這一節內容著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它是在學習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此外,壓力、壓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在本節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并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學習的認知基礎;控制變量、比值定義、對比、歸納等學習方法,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所涉及,這為本節課的探究學習提供了方法基礎。另外,初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于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大、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和壓力總等于重力的誤區,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且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采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
2、在壓強概念的學習中,學習運用比值定義法和類比法。
3、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和壓強的公式。教學難點:影響壓強的因素。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講解與討論相結合。
學法:控制變量法、比值定義法、類比法、對比法、分類法、歸納法。教具學具:多媒體、海綿塊、鉛筆、啤酒瓶、水、燒杯。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課件動畫播放:冬天的北方,漫天雪花飄飄,大地披上了銀裝。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厚厚的積雪中行走,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甲:腳會陷到雪里,舉步維艱。
課件動畫播放:小聰陷到雪地里。
師:怎么辦呢?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小聰在雪地里自由行走?
生乙:穿上滑雪板
課件動畫播放:小聰的朋友穿上滑雪板在雪地里自由行走、滑行。
小實驗:讓學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夾著一端削尖的鉛筆,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生甲:食指感覺有點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覺得疼,肌肉凹得淺。
師:你實驗做得很認真,觀察得很仔細。
以上現象都是由壓力產生的與壓力的作用效果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壓力,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什么叫壓強等。
二、新課教學:1.壓力
師:請同學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生甲:人走過雪地為什么會留下腳印?生乙: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生丙: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么會不一樣?生乙: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對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甲: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于物體的重力。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入墻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墻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墻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墻面有垂直于墻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墻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墻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課件播放: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總結: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呢?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生甲: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生乙: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么感覺,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接觸面積有關。
生丙: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可能都有關系。生甲: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比較壓力作用下物體的凹陷程度的大小。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做實驗?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后進行交流。
生甲:我們組是利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將啤酒瓶放在海綿上,受力面積一定,通過在瓶子中加水來改變瓶子對海綿的壓力,從海綿的凹陷程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生乙:我們將瓶蓋蓋緊,保持瓶子對海綿的壓力不變,通過倒放和正放來改變瓶子對海綿的受力面積,從海綿的凹陷程度大小可以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
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的大小都有關系。 2.壓強
師:設疑:怎樣方便地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的大小都有關系,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要取相同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來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利用“類比法”(與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速度)及“比值定義法”等得出壓強的概念。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生:可以說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教師歸納:(1)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2)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教師說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在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40的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要減小壓強,用的是什么辦法?課件展示圖片。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例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教師歸納:可從壓強公式P=F/S分析:
F一定時,S增大,P減小;S減小,P增大。 S一定時,F增大,P增大;F減小,P減小。
三、作業課本P41
板書設計
9.1壓強
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2、公式:P=F/S
3、單位:帕(Pa) 1牛頓/平方米=1帕斯卡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始至終讓學生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親自觀察和實驗,經過分析歸納出物理概念,把學習和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無疑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實驗能力等智能因素得到發展,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由于課堂教學時間較緊,對壓強計算花時較少,對壓力和壓強概念的類比還比較初步,這些只能在以后的教學中給予加強。
壓強教學設計9
第九章
第1節壓強
教
學
設
計
學校:古浪縣定寧初級中學科目:物理年級:八年級教師:劉彥文
日期:20xx年4月11日
【課題】第九章第1節壓強【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探究實驗,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2.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2.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問題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2.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精神和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壓強概念。教學難點:比值定義法定義壓強。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演示實驗法、列舉實例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一頭削尖的鉛筆、四角小桌、海綿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
提出問題:兩個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觀察兩個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和這個實驗類似的情況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再看一個圖片。
兩個人對雪地的壓力是差不多的,但壓力的效果相同嗎?你覺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帶領學生分析
引導:上面這些現象都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有關。
二、新課講授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
首先讓我們用實驗來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根據剛才的分析,你覺得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們要用什么方法,來分別研究兩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呢?我們把壓力作用面積叫做受力面積。 PPT展示實驗過程,引導學生得到實驗結論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引導:
從剛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辦?
那要是壓力和受力面積都不相同,怎么辦?在前面的學習中有沒有能借鑒的方法。非常好。壓力和受力面積的比值可以定量的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我們給他起個新名字叫壓強。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二)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
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p。 FS壓強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壓強越大,壓力產生的效果越明顯。提出問題
根據壓強的公式,壓強的單位應該是什么?
為了紀念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特別是壓強知識上的貢獻,我們把N/m2用一個專用名稱代替:帕斯卡。 2.壓強的單位:
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將一張報紙對折一下,平鋪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 Pa。 1 Pa表示物體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 PPt展示例題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書,書所受的重力為3 N,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2 m2,計算書對桌面的壓強。
引導學生完成計算,糾正計算過程中錯誤(過程略)提出問題
拖拉機在泥濘的田里工作,為了不陷進土里,我們用了什么辦法減小它對地面的壓強的'?類似的事例你還知道哪些?
展示各種減小壓強的事例,帶領學生分析
(三)減小或增大壓強
1.減小壓強可以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提出問題
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坐軟沙發比坐硬板凳要舒服呢?展示各種增大壓強的事例,帶領學生分析2.增大壓強可以增大壓力或者減小受力面積。
三、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進而形成壓強的概念,并討論了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事例。
四、反饋練習
1.如圖所示,A、B、C三個實心物體的體積、密度均相同,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A、FB、FC,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A、pB、pC。則三個壓力的大小關系是
,壓強自大到小的順序是
。
2.人在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與人站立在地面時相比較( ) A.壓力不變,壓強改變
B.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C.壓力改變,壓強改變
D.壓力改變,壓強不變
3.小麗買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沒多遠,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據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請你幫助她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說明這樣做的道理。
五、板書設計:
第一節壓強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二、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
pF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S。
壓強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壓強越大,壓力產生的效果越明顯。 2.壓強的單位:
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三、減小或增大壓強
1.減小壓強可以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2.增大壓強可以增大壓力或者減小受力面積。
六、課后反思:
壓強教學設計10
《壓強》教學設計
河北省滄縣杜生鎮第一中學劉學兵
【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學內容的重點知識,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在學生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中經常用到,也是學生以后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要充分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新課程標準理念,體現以探究式學習方式和合作學習方式,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采取分析現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進行實驗驗證猜想的研究方法,從而理解壓強的概念和掌握控制變量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壓強的概念;
·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
·了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理解壓強的概念;
·通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通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數據、總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善于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
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學習下定義的科學方法。
【教法學法】
對于壓強的概念的引入采用教師啟發式教學;對于壓強的影響因素和定義采用探究式教學;對于壓強的計算采用講授法及講練結合的方法;對于增大和減小壓強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沙子、小桌、砝碼
學生準備:壓力小桌、沙子、砝碼共16組
【教學過程】
一、壓力作用效果
復習提問:力的作用效果;壓力
從生活走向物理:
師:出示圖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對雪地有壓力,雙腳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對地面也有壓力,卻幾乎沒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膚,手指對皮膚有壓力,皮膚被按進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圖釘帽,手對圖釘有壓力,圖釘尖扎進桌面。(4)吊有鉤碼的細繩對橡皮泥有壓力作用,細繩壓入橡皮泥
師:用物理的語言描述這些事例,找出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相同之處,都有壓力產生,都產生了作用效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這些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不同之處,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等不同)
師:誰能夠根據這些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問題?(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說明:此環節的安排,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能夠用物理語言表述生活現象的語言描述能力;使學生掌握通過比較、分析等思維方式進行探究提問的技能。)
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的關系
1.猜想:師:那么,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請說出你的理由。(學生回答: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我們要研究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變量法
設計實驗:師:如何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變壓力、受力面積等變量?
(說明:教師邊啟發邊演示完成任務,設計實驗要解決三個問題:顯示什么,如何顯示?控制什么,如何控制?改變什么,如何改變?通過這樣的程式化的鍛煉,可使學生有目的、有方法的進行實驗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通過控制放在木塊上砝碼的個數控制壓力;通過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積。
3.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說明: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實驗完全放給學生,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親自體驗成功的喜悅,探究的樂趣。)
4.請同學們說出實驗的過程和得到的結論,教師追問:如何控制壓力不變和受力面積不變的?
5.師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我們物理學中用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板書: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三、壓強及壓強的計算
師:把三塊磚放在桌面上,已知每塊磚重10N,一塊立放,立放底面積為50cm;兩塊疊起平放,平放時,底面積為200cm。請同學們判斷哪組磚對桌面的壓強大?
生:討論并回答。(教師提示:我們使如何比較物體速度的?)
師:總結比較壓強大小時即不能夠只比較壓力,也不能夠只比較受力面積,應比較單位面積上的壓力最方便,所以我們用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表示壓強。
板書: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說明:采用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下定義的研究方法。)
22
師板書并講授:公式:p=F/S
公式中各個符號的意義: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1帕斯卡=1牛頓/平方米
1Pa=1N/m
師: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學習的公式來計算兩組磚對桌面的壓強。
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并進行全班的交流。
四、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師:由p=F/S可知,增大或減小壓強得思路有哪些?
生:增大或減小壓力,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
師:閱讀課本“想想議議”試舉例說明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得。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壓強?我們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
(說明:學生閱讀并回答,此環節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五、當堂練習
1.冬天北方的河面結冰,某同學在結冰的河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冰面即將破裂,他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原處站立不動
B.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C.趕快向河岸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邊爬行
2.請說明下列事例是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的。
(1)鋸、剪刀、斧頭等用久了就要磨一磨,為什么?
(2)背書包為什么要用寬而扁的帶,而不用細繩?
(3)啄木鳥有個細長而堅硬的尖喙,這對它的生存為什么特別重要?假如尖喙變鈍了,它還能夠成為森林醫生嗎?
六、小結:(1)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2)我們主要采取了幾種研究問題的方法?(3)在研究問題時,采取了幾種思維程序?
2
壓強教學設計11
“發現法”“做中學”“思中學”“說中學”“練中學”是新課改中常見的詞匯,其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其內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為了實現課堂互動,讓學生快樂學習、學會學習。由于水銀對人體有害,“大氣壓強”一節的實驗多為講解實驗,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應該怎樣把握教材,實現師生互助,達到教學目標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對于本節的教學,對學生提出課前預習要求:
1、根據課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實驗和水杯實驗,初步體會實驗原理、產生問題;
2、觀察生活中與大氣壓有關的現象。
課堂上,我將其分為四部曲:
一、課題的引入──設置問題、激發興趣;
二、問題的探究──得出概念、實驗測量;
三、問題的拓展──聯系實際、深化研討;
四、總結和歸納──形成結論、體味方法。
具體的處理方法:
一、課題的引入──設置問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家里做了實驗,你是怎樣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約2分鐘的發言時間)教師對講得好的進行表揚,對講得不怎么好的進行鼓勵,調動積極性。
二、問題的探究──得出概念、實驗測量
(一)大氣壓強概念的得出
1、學生做皮碗實驗(如圖1),思考是什么力量吊起了鉤碼?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原因:除了皮碗和鉤碼,就只有空氣!這個力量一定來自空氣。那為什么要擠壓皮碗呢?學生會談很多的想法,然后教師進行動畫分析講解(圖2),得出a中大氣對皮碗有向上的壓力f;b中大氣對皮碗有向右的壓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間產生一個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鉤碼的重,從而得出大氣壓強的概念。
2、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還有哪些實例?鼓勵學生發言,肯定學生的發言后,請兩位學生分別演示書上的“水杯實驗”和“雞蛋實驗”,再一次分析原因。
3、教師指出: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很多,但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通過多媒體介紹奧托·格里克和馬德堡半球實驗,然后請學生上臺演示,學生踴躍爭取動手,此時,可趁機提問:①怎么做這個實驗?②為什么要將里面的空氣抽掉?實驗完畢后,再請學生講講: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力量?說明了什么?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科學求證,大膽實踐。
4、思路拓展:為什么大氣有壓強?為什么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了
對比液體產生壓強的原因,學生很容易得出空氣受重力作用,所以能產生壓強,空氣具有流動性,所以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的結論。
(二)大氣壓強的測量
1、提問:我們怎樣才能測量出大氣壓強的值呢?要用到什么器材?(猜想)
2、演示(圖3)實驗:將玻璃瓶灌滿水,再倒過來,看到什么現象?水受重力的作用,但沒有往下流,一定是受到一個向上的力的作用,這個作用只能是來自大氣壓。將瓶子灌滿的目的是什么?再將玻璃瓶換成1米長的'玻璃管,用水灌滿后倒放在水槽里,看到水還是沒有流下來。那么,是不是不管玻璃管多么長,水都不往下流呢?究竟大氣壓能支待多高的水柱?(引出話題,進一步猜想)
3、介紹托里拆利和托里拆利實驗: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實驗動畫,邊演示邊講解。
4、我們怎樣將大氣壓強計算出來呢?
水銀產生的壓力與大氣壓力平衡,將大氣壓強轉化為水銀的壓強來計算:
p=p0=ρ水銀gh
5、這里是采用轉化和替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算一算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由此知道如果用水來做這個實驗有難度。
三、問題的拓展──聯系實際、深化研討
(一)托里拆利實驗的拓展
1、實驗中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氣排盡?如果沒有排盡空氣,對實驗結果有什么影響?為什么?我們又怎樣檢驗空氣是否排盡?
2、玻璃管的粗細對結果有沒有影響?為什么?
3、如果將玻璃管往上提1cm或往下壓1cm,但管口都不離開槽中水銀面,管內外水銀高度差有沒有變化?如果將玻璃管傾斜呢?為什么?
4、如圖4,a中在玻璃管頂端a處開一個小孔,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b中如果在玻璃管中間b處開一個小孔呢?
5、如圖5,如果當時的
大氣壓是72cm水銀柱,a中a點的壓強是多少?b點的壓強又是多少?b中玻璃管頂端受到多大的壓強?
(二)計算問題拓展
1、能不能用公式p=ρ空氣gh來計算空中某點的壓強?為什么?
2、假定當地的氣壓是76cm水銀柱,塑料吸盤的半徑是10cm,塑料吸盤吸在天花板上(不考慮吸盤的質量),下面能吊多重的物體?
3、假定地面的氣壓是76cm水銀柱,地球的半徑是6400km,地球上空氣的質量大約是多少?
四、總結和歸納──形成結論、體味方法
這一部分盡量由學生完成,教師提示、鼓勵。在這里就略寫。
1、學生活動:總結本節內容,相互補充,形成本節知識體系。
2、學生活動: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
3、教師結語:生活處處皆物理,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多想方法,大膽實踐,就能學好學活。
壓強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由于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而產生的現象;
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了解大氣壓強的大小,能用大氣壓強解釋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觀察實驗現象,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
探究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應用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動手和積極探究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大氣壓的存在、大氣壓的大小
【教學難點】
測量大氣壓大小的方法。
【教學用具】
玻璃杯1個,粗玻璃管1根,小試管1個,燒杯1個,水槽1個,燒瓶1只,乒乓球1只,硬紙片1塊,水適量,注射器1只,馬德堡半球一個,抽氣機一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提問:
(1)液體內部壓強特點是什么?為什么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壓強怎樣計算?
二、情境引入:從生活走向物理。
實驗演示:
(1)將礦泉水瓶裝滿水后把一個乒乓球放在瓶口,請同學們猜測瓶子倒過來后會發生什么現象?你看到的現象是什么?想一想為什么?
(2)“覆杯實驗”:將玻璃杯裝滿水,用硬紙片蓋緊倒過來或朝向各個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原因?
(3)試管放在長玻璃管中倒過來會怎樣?這是什么原因?
(4)抽氣機抽取馬德堡半球內氣體時,橡膠管會怎樣?為什么會發生形變?受到了誰施加的力?這說明了什么?
三、新課
(一)大氣壓的存在
師生分析上述實驗,得出結論:大氣有壓強即大氣壓。
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那么,你還能列舉哪些現象或事例說明大氣壓的存在呢?學生舉例說明。
學生閱讀教材86內容。
問:大氣壓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說明。如在“覆杯實驗”中將紙片朝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發現紙片不掉下來,從而得出: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那么,大氣壓有多大呢?你能否設計實驗測量出來?
(二)怎樣測量大氣壓?
[活動]討論:如何估測大氣壓。
學生討論可用哪些方法?
討論后,給予鼓勵
學生可能說出的方法:
(1)器材:吸盤、彈簧測力計;原理:P=F/S
思路:(由學生交流討論,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學生交流討論,再整理)
以上兩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再將實驗的思路總結出來。
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活動]教師演示作鋪墊,學生觀察思考。
(1)先用試管裝滿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離開水面,下同),觀察試管中水是否充滿?接著換用量筒和細長玻璃管,重復上述過程。
(2)學生討論: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為什么水總是充滿的?怎樣做才能使水不充滿呢?
經過討論之后,使學生認識到:水充滿的原因是由于大氣壓大于管中的水壓,只有管內水壓等于外界大氣壓時,把管子再加長的話,管內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滿整個管子了,這時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測量大氣壓的思路:可以利用液體壓強間接測量大氣壓。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長,所以,人們就選擇了密度大的液體汞(水銀),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
[活動]學生閱讀:托里拆利實驗。
思考:(1)開始時,汞為什么會下降?什么時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內汞柱上方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計算大氣壓的值?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強調:1個標準大氣壓的值──
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想想議議]教材88頁“想想議議”
學生計算,并討論、交流。
思考: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為什么沒有感到難受或被壓癟呢?再得出結論。
學生閱讀:氣壓計并了解其作用。
思考抽水機工作原理,并討論、交流。
四、知識拓展
介紹大氣壓強發現的歷史(見附頁)
本節小結。
(1)大氣有壓強嗎?它有什么特點?
(2)托里拆利實驗中,應注意的哪些問題?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
(3)大氣壓有什么應用?
五、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2)練習冊76頁第7、8題
計算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板書設計:14.3大氣壓強
一、大氣壓的存在
二、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三、大氣壓的大小:760mm高汞柱
標準大氣壓P0=1.013×105Pa
四、氣壓計
附頁
大氣壓發現的歷史
17世紀以前的人們認為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即所謂“自然界厭惡真空”。對于抽水機能把水抽上來,認為是活塞上升后,水要立即填滿活塞原來占據的空間,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20xx多年以前,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害怕真空”的說法。人們曾用這種說法來解釋抽水機為什么能抽水:活塞向上一提,水面和活塞之間形成了一段真空,自然害怕真空,于是水就升上來填補這段真空。人們還常常用“真空吸力”來解釋這種現象,把鋼筆吸墨水、用吸管喝汽水等都說成是“真空吸力”的作用。
1640年,在古老的意大利城市佛羅倫薩,制造了一臺抽水機,準備用它把探礦坑里的水抽走。但是抽水機造成以后,用來一試,水被提到不足10米高的地方就不再上升了。技師們千方百計地改進抽水機,保證活塞和水面間是真空,結果還是不能使水再升高。這是什么原因呢?
人們便去請教那位發現單擺規律的伽里略,那時他已經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了。76歲的伽里略曾經對“自然害怕真空”的說法產生過懷疑,他猜想:也許空氣有壓力吧?抽水機是不是靠壓力把水壓上來的呢?遺憾的是,不久伽里略便逝世了。
在伽里略去世的1642年,他的學生托里拆利設計了一個實驗。證實了伽里略的猜想。
托里拆利預料,因為水銀的密度大約是水的14倍,如果用水銀代替水,水銀升起的高度應該是水升起高度的1/14。托里拆利設計了用水銀柱檢驗這個預想的方案。1643年他的學生做了這個試驗,結果證明了他的預想是正確的。在托里拆利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就是真空,可見自然界是可以存在真空的。托里拆利用一根大約1米長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往里面灌滿水銀,用食指封住開口的一端,然后將玻璃管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里的.水銀就往下降,降到管里的水銀面比管外的水銀面大約高76厘米,水銀就不再下降了。管里水銀面的上邊沒有空氣,叫托里拆利真空。管內的水銀柱是被大氣壓支持著的。托里拆利試驗不但揭示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托里拆利試驗的消息傳到法國,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帕斯卡推論說,如果水銀柱是被大氣壓支持著的,那么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水銀柱應該較短。1648年他的朋友沿多姆山山坡從山腳到山頂設立了若干觀察站,每個站上裝一個托里拆利氣壓計,結果發現水銀柱的高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證明了帕斯卡推論的正確。
同一時期,德國的科學家格里克也進行了大氣壓強的試驗研究,他做了一個水氣壓計,水能升高到他住房的第三層,格里克認為水的上升是大氣壓的作用。通過長期的觀察,他還發現水柱高度的變化與天氣有關,1660年他根據一次氣壓的突然下降,預報了一場大的風暴。
按照這個實驗結果來推算,一個人的手掌面積大約是50厘米2,上邊應受到大約500牛頓的壓力,這相當于一個50千克的人踩在上面。1米2的桌面上,所受的大氣壓力相當于10噸重的物體壓在桌面上。作用在人體表面上的大氣壓力相當于12~15噸的物體的重力。這似乎是難以相信的。但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用事實使人們信服了。
壓強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液體有壓強,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
(2)能應用液體壓強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自己親身體驗的學習活動,引導和培養學生猜想與假設的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養成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液體壓強的存在,并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在探究過程
中體驗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難點:實驗探究過程中假設的建立及檢驗假設方案的設計,只要能讓學生真
切的感受到液體壓強的存在,就比較容易突破難點。
三、教學方法
學生親身感受、討論法、課件展示、實驗探究教學法
四、教學用具
老師準備:水、鹽水、橡皮膜、U形管壓強計、底部和側壁帶橡皮膜的容器、
大可樂瓶、塑料袋、水槽、形狀不同的容器等。
學生自備:礦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錐子、水槽
五、師生互動,科學探究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導入新課。
問:帶魚生活在深海里,請問同學們見過活的帶魚嗎?為什么?
生:沒見過。
師:想知道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師:下面同學們繼續再看大屏幕圖片:
1、水壩為什么要上窄下寬?
2、潛水員為什么到不同深度時要使用不同的潛水服?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問:這些現象跟什么有關?學生答:跟液體壓強有關。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探究液體的壓強。(板書課題)
(二)師生互動,多角度設計實驗,感受液體壓強的存在,初步觀察液體壓強的特點
師:在同學們桌上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礦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錐子、水槽,同學們可以嘗試著通過不同的實驗器材具體感受一下液體壓強的存在,并注意觀察液體壓強有哪些特點,看哪個組想到的辦法更多、更好,注意先討論后實驗。
(學生討論后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并發現學生好的做法。)
①:往塑料瓶中注入水,然后在側壁不同高度用錐子扎上小孔,會發現水從小孔中噴出來,證明水對側壁有壓強,而且我們還發現,下面的小孔比上面的噴得遠,說明越深的'地方壓強越大。
②:把塑料袋中注入水,發現塑料袋鼓起來了,同樣說明水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③:同樣也是用塑料袋,把它套在手上,用皮筋固定住上面,然后放入水中,這時就會感覺到塑料袋緊貼在手上,這說明水的內部有壓強,這個壓強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這個實驗不但利用了視覺,而且同時還調動了感覺,這一點很好,值得大家學習,他們又得出了水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④:利用瓶子,在瓶子周圍扎上小孔,然后把它按入水中,發現水從小孔流了進去,同樣也證明水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師:演示部分實驗
師生一起總結出結論:液體壓強的特點(課件展示)
1、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2、液體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師:那么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請同學位稍作討論,然后回答。
媒體展示: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1、由于有重力,所以對容器底部有壓強;
2、由于有流動性,所以對容器側壁和內部都有壓強。
(由于液體壓強比較抽象,學生對液體壓強感受較少,首先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驗器材,要求學生設計不同的實驗感受、證明液體壓強的存在,并初步觀察液體壓強的特點。上述幾個實驗取材方便,簡單易做,直觀形象,生動有趣,頗能激發學生動手實驗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其主體作用,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判斷、分析、推理和綜合等方面的能力,同時為下一步學生的深入實驗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上述實驗,學生可能想不到這么多,但二三種方法還是可以做到的,可以說在這一環節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空前的鍛煉,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如果學生想不到上面的實驗,老師就演示①、②兩個實驗。不管他們能否想到,這都是一個讓他們感受液體壓強的好方法。)
(三)科學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
師:通過剛才的圖片和同學們的實驗,那么,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能否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和今天的實驗,提出你們的猜想?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發言。(由于有了前面的學生實驗鋪墊,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對液體的壓強不再陌生,自然會結合剛才的實驗和生活中的經驗提出自己的猜想。學生猜想的同時,應讓學生說明猜想的依據,并指出這樣才是科學的猜想。如果猜想得不夠全面,老師要從旁引導。)
提出猜想:
1、與深度有關:可以從剛才學生的實驗中總結出。
2、與重力、體積、質量有關:如果學生猜想不到,可以引導學生,想剛才的實驗中,如果塑料袋里多裝一點水,塑料袋鼓得更出來。
3、與容器形狀有關:如果學生想不到,可以出示可樂瓶和礦泉水瓶,觀察它們什么不
同,猜想液體壓強是否與容器的形狀有關。
4、與液體密度有關:由于實驗桌上擺有三種標有不同標簽的液體,學生容易想到,如
果可以他們觀察桌上。
5、與壓強方向有關。可以從剛才學生的實驗中總結出來。
師:剛才同學們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這些猜想是否正確呢?我們可以用U型管壓強計來進一步驗證。
師:介紹壓強計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用視頻頭對U型管壓強計實物進行放大展示)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加油站。
然后演示:把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U型管中液面情況,得出結論:液體內部有壓強。從科學的儀器中進一步驗證剛才的結論。
設計實驗:
師:考慮到液體壓強可能與多個因素有關,因此在探究中應采用控制變量法。討論(同組間進行):應怎樣控制變量(保證哪些量相同,什么量不同?)討論后請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進行實驗:
老師先通過演示否定猜想2、3,這樣可以掃清探究中的障礙,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然后依次探究猜想5、1、4,先探究方向,再探究深度和密度,這樣做更方便,快捷。探究后由學生派代表發言,說實驗現象和結論:液體壓強與所在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四)分析論證。
師:介紹方法(課件演示圖片)重點介紹液柱模型的建立。
設想水中有一高度為h,底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ρ
學生推導:(由于學生獨立推導有難度,所以有如下設計)
V=—————————————————
m=—————————————————
F=G=mg=———————————————————————
P=F/S=————————————————————
師:從推導出來的公式P=ρgh可以進一步說明液體壓強只跟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跟液體的重力和體積無關。
為了便于學生記憶,給出一個順口溜:
不管容器粗和細,哪怕管子斜又曲,液體壓強真稀奇,只看g與ρ h值。
師:強調公式P=ρgh:
1、h指深度,指即研究的點到最高液面的距離;
2、公式p=ρgh原則上只適用與液體壓強。
3、公式中單位統一用國際主單位。
(五)課堂小結:師生一起總結液體壓強的規律:(課件展示)學生完成課本的填空內容
1、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容器側壁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也越大。
(六)思考與練習:(目的在于將學到的知識馬上應用,強化液體壓強的規律)
1、解釋課件中演示的現象:水壩為什么下寬上窄?潛水員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潛水服?
2、閱讀教材上P150頁的信息窗。
3、典型例題:(課件展示)
典型例題(1)
某小組同學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甲、乙兩種液體內部的壓強規律,記錄數據如下(ρ甲<ρ乙):
甲乙
(1)比較1與4;2與5;3與6的實驗序號,可得出:。
(2)比較1、2、3的實驗序號,可得出:。
典型例題(2)
如圖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并且液面相平,則兩杯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怎樣?
A B
師:有關液體壓強的應用,下一節課繼續學習。謝謝!
(七)作業:課后P152頁第1題、第3題
六、教學反思:
液體壓強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感受很少,在教學時教師如果用簡單的幾個實驗演示就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的特點,學生可能難以理解,變成學生強記老師說什么是什么了。因此,本人在上這節課時,大膽地用一些簡單方便的實驗器材讓學生自己親身感受液體壓強的存在,并通過觀察和感受來歸納液體壓強的特點,從中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鍛煉。然后再來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顯得容易的多了。整節課的效果收到了良好效果:
1、將U型管壓強計用視頻頭來展示放大,增強了可視性,促使學生更大程度地參與;
2、學生用塑料袋套在手上來感受液體的內部壓強,不僅利用了視覺,同時還調動了感覺,這點效果非常好,學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預想。
3、課件的顏色配置有待進一步改進。
壓強教學設計14
一、視頻、實驗引入,設疑激趣
1、視頻
“瓶吞雞蛋”實驗讓同學們感受觀看神奇的現象。
2、用一個普通的飲料瓶,在瓶上扎孔。灌滿水時水從孔中流出,但
是當瓶蓋擰緊時,竟然不出水了,又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作用在瓶上呢?
教師:為什么出現如此神奇的現象?請同學們討論。
學生:大氣壓強。
教師:這種神秘的力量就是大氣壓強,回想一下什么是液體壓強?什么又是大氣壓強?
二、進行新課
一、大氣壓強
1、通過兩幅圖片讓學生回憶液體壓強,得出大氣壓強的定義。
2、介紹馬德堡半球實驗,最早驗證了大氣壓的存在。通過視頻展示
實驗,讓學生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3、學生實驗
請同學們利用現有的器材自己動手來試試看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水槽、廣口瓶、乒乓球、紙片、膠頭滴管、塑料吸鉤)學生可以自己設計,動手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
學生積極動手,通過設計、實踐,感知大氣壓的存在。并且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設計的實驗,邊演示邊講解,大家既學會了知識,又加強了印象,學生還能獲得一種成就感。
3、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可以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呢?
學生思考,可能的答案:(自己解釋這些簡單的現象)
(1)用吸管吸飲料。
(2)塑料吸鉤被大氣壓壓在墻上。
(3)墨水被吸到鋼筆里。
4、提出思考問題
(1)大氣壓是怎樣產生的?
(2)大氣壓的方向?
(3)為什么人感受不到大氣壓?
學生通過積極討論加深對大氣壓強的'理解。
二、大氣壓有多大
1、估測大氣壓
教師介紹一種方法粗略測量大氣壓大小,利用公式P=F/S,知道面積和力,就可以得出大氣壓大小。學生可以課后尋找其它方法測量大氣壓。
2、精確測量大氣壓強
早在1644年意大利的科學家托里拆利就利用水銀來做實驗,精確地得出了大氣壓的數值。通過視頻播放托里拆利實驗,讓學生認識到測量方法,仔細分析,通過液體的壓強和大氣壓強相等,得出大氣壓強的數值。
討論:(1)玻璃管傾斜有無影響?
(2)玻璃管粗細有無影響?
(3)上方進入空氣會怎樣?
三、介紹: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高度越高氣壓越小。
氣壓還與天氣有關。
四、本節小結
讓學生自己談收獲,自己總結。
五、習題鞏固
學情分析
八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對物理科目已經有了了解,有一定的興趣,但是他們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物理知識本質的理解和對事物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比較薄弱,需要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要激發孩子參與課堂的興趣,多設計物理實驗。尤其是針對17班孩子,思維活躍,既要保護孩子的興趣,又要強調課堂的紀律性。
效果分析
本節課由視頻和小實驗引入,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去感受大氣壓強,還設計了學生實驗,學生可以自己選取實驗器材,感受大氣壓強的存在。在整個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尤其是學生實驗都在積極的展現自我,效果很好。
在引入難點大氣壓的測量時,粗略估測由于時間問題沒有留給學生更多時間自己設計實驗,但是托里拆利實驗精確測出大氣壓數值學生能跟著一起分析,并計算的出大氣壓,表現很好。
在最后的習題檢測部分,學生能積極回答問題,表現較好。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講的市關于氣體壓強中大氣壓強的初步知識,與前面所學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一起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產生的原因,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了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由于學生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已經知道壓強及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理解。但因為人體體驗不到大氣壓的存在這一客觀原因,而需要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才能說明大氣壓的存在,這會造成學生對大氣壓知識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尤其是測量大氣壓和利用大氣壓知識分析解釋有關現象時,可能弄不清其中的物理情景,思路和表述語言都會出現混亂,教師要引起注意,并做好指導學習。
鞏固練習
1.___________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______________實驗測出
了大氣壓的值。
2.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筆膽里氣體壓強
_________,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墨水被“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3、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如果使玻璃管傾斜,那么管內水銀柱()
A、長度減小
B、高度不變
C、高度增大
D、高度減小
4.在冬天,保溫瓶未裝滿水,當瓶內溫度下降時軟木塞不易拔出,這主要是()
A、塞子與瓶口間摩擦力太大C、瓶內氣壓小于大氣壓
B、瓶口遇冷收縮D、原先塞子塞的太緊
5.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當玻璃管中的水銀柱穩定后,在管的頂穿一小孔,那么管中水銀將()
A、往上噴出C、保持不變
B、稍微下降D、降到與外面水銀面相平
6.拉動注射器的活塞將藥水吸進注射器中是利用了()
A注射器中的壓力C液體內部的壓強
B大氣壓強的作用D連通器的原理
7、在測定大氣壓值的實驗中,所用玻璃管的粗細與測量結果_______,在實驗中應豎直放置,如果玻璃管傾斜,則管內水銀柱長度_____,水銀柱的豎直高度將___________.
8、假如用水來做托里拆利實驗,管內上方為真空,大氣壓可支持約_____米高的水柱。
課后反思
本節課通過視頻及演示實驗,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課堂注重學生參與性,讓學生在“做中學”,將學生的思維和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投入。比如:感知大氣壓的活動中,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通過解釋大氣壓的有關現象,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題,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改變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灌輸式教學”。
課標分析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旨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物理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得到發展。而本節課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要求有:1、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2、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3、知道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過程和結論。過程與方法上要求:1、進行實驗探究,估測大氣壓的大小,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2、通過對托里拆利實驗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等效替代法。最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運用大氣壓強知識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有關現象,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具有將物理知識用于解釋日常生活現象的意識。
新課標對本節課在教學上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有科學探究和科學內容兩部分組成,它們在物理教學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壓強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壓強的概念;
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通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總結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養成尊重客觀事實、善于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學習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壓力作用效果
【圖片導入】
展示一系列圖片:
(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對雪地有壓力,雙腳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對地面也有壓力,卻幾乎沒有陷入雪地;
(2)用手指肚按鉛筆的兩端,鉛筆對手指肚有壓力,筆尖的一端覺得很疼,而筆尾的一端疼痛感很弱。
讓學生找出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由于學生已經了解了力的.作用效果是壓力,可以回答出都有壓力產生,都產生了作用效果。并請同學們分析這些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通過引導看出他們的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等不同。然后我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環節二:建立概念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的關系
我會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生根據之前對圖片的分析可以回答出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并在這里我會提問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如果我們要研究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那要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在這里復習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方法。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提問如何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變壓力、受力面積等變量?
學生根據已有的小器材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通過控制放在木塊上砝碼的個數控制壓力;通過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積。
在學生分組實驗過程中我進行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請同學們說出實驗的過程和得到的結論。我對學生的結論進行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并提出物理學中用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壓強的概念。
環節三:鞏固提高
例1.冬天北方的河面結冰,某同學在結冰的河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冰面即將破裂,他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原處站立不動
B.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C.趕快向河岸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邊爬行
環節四:小結作業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我們主要采取了幾種研究問題的方法?
·閱讀課本接下來的內容,思考如何增大與減小壓強,下節課我們來進一步討論。
四、板書設計:略
【壓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壓強教學設計11-25
《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05-09
液體的壓強教學設計09-06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10-07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04-22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壓強教學設計推薦04-22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標志設計》教學設計10-26
教學設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