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4篇【必備】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學生比較熟悉的公園里的一些娛樂活動,提供素材,為認識乘法作準備。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物圖等,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后,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
三、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在動腦、動手、動口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2、認識乘號,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難點:把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五、教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哪兒玩?咱們一起看看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這么開心?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他們在玩什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
(二)探索新知
教學例1
1、整體感知,初步認識乘法。
(1)游樂園里的確很好玩,其實在這里還藏著很多數學秘密呢!
a)課件出示旋轉小飛機圖。根據咱們觀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小飛機里共有多少人?咱們一起來數一數。問:一共有幾架小飛機?一架小飛機里有多少人?(3人)一架小飛機就是1個3,數一數,有()個()相加?有5個3,寫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課件出示旋轉小火車圖。問:小火車里共有多少個人?那你能不能用剛才數小飛機的方法來數一數小火車的人數?一個車廂里有多少人?(6人)有幾個這樣的車廂?(4個)想:()個()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6+6+6+6=24)
c)課件出示過山車圖。過山車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個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2+2+2+2+2+2+2=14)
(2)觀察這幾道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這些算式的加數都一樣。)3+3+3+3+3=15 6+6+6+6=242+2+2+2+2+2+2=14
(3)這三個式子最長的是哪個?看到老師寫你們有什么感受?為了簡便地表示像這樣的連加算式,人們就用乘法來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提問:2+2+2+2+2+2+2=14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7個2相加,和是14。)指出: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寫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說明:“×”叫乘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2×7=14,讀作:2乘7等于14;7×2=14,讀作7乘2等于14。(板書)
2、用乘號算式表示。同學們數一數“3+3+3+3+3=15”里面有幾個3?(5個3相加。)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著寫出:5×3=15,3×5=15,并讀一讀。6+6+6+6=24,這里面有幾個6,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著寫出:6×4=24,4×6=24,指名讀算式。
(三)鞏固練習
1、“找朋友”游戲,拿著乘法算式的同學去找拿著相應的加法算式的同學;
2、智力大比拼,共四關。
3、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收獲到什么了?小結:求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其實呀,我們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乘法算式,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希望同學們用心去觀察,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小小的數學家。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4、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法。這節課我們學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簡便運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4、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的內容,課堂活動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受把幾個一樣數的連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稱,會讀、會寫乘法算式。
2.培育學生初步的觀看、比擬、分析、推理力量。
3.初步感受乘法與加法的聯系,激發學生對乘法學習的興趣。
【教學難重點】
教學重點:經受把幾個一樣數的連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稱,會讀、會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感受乘法與加法的聯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預備】
教師預備:實物投影儀,課件。
學生預備: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課件展現情境圖
請你認真觀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數學問題
依據圖中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問,教師依據學生的答復同步板書:
3.解決問題
誰能解決這第一個問題?每層樓有9扇窗戶,我想問3層樓共有多少扇窗戶?(共27扇窗戶。)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再抽學生說一說怎么解決其他問題的,同步在相應的問題后面板書算式。
4.感知“幾個幾”
觀看上面幾個算式,你發覺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一樣的加數是幾?有幾個一樣的加數?
這個算式可以說是幾個幾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別表示幾個幾相加?
3.設置認知沖突,引出課題
(課件展現主題圖中3位同學踢毽的情境)
每組有幾人踢毽?
課件出示許多組同學踢毽(展現局部)
假如有這樣的100組同學同時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學生列算式)
列完了嗎?你有什么感覺?有沒有簡便方法?
4.提醒課題
像上面這樣的算式,在數學上可以用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計算,想學習這種方法嗎?(停留片刻)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新的運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乘法),乘法要學習的內容還許多,今日只是初步熟悉。(完善板書:的.初步熟悉)
二、自主構建,理解意義
1.教學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1)出示例1的植樹情境圖。
看到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鼓舞學生采納不同的方法解決,并結合學生的答復教師同步板書:
(2)提醒聯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這樣求4個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連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乘法計算,用8×4或者4×8來表示。
板書:
8×4讀作:8乘4
4×8讀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號。
4+4+4+4+4+4+4+4=32用乘法應怎樣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體會乘法算式更簡便。
你喜愛用加法算式還是乘法算式?為什么?
2.教學例2,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1)課件出例如2的情境圖。
觀看圖,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一共有多少盆花?)
發覺:每次擺3盆,擺了6次,所以是6個3。
加法算式就是:3+3+3+3+3+3=18(盆)
寫成乘法算式怎么寫?
(2)熟悉因數。
板書:在乘法里,乘號兩邊的數叫“因數”,乘得的結果叫“積”。
觀看上面算式,你發覺了什么?
小結:像這樣幾個一樣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
三、練習應用,穩固內化
1.課堂活動第1題。
看算式讀一讀,穩固乘法算式的讀法,留意通過卡片與小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課堂活動第2題。
同桌合作,一人先說算式,另一人依據所述擺小棒,然后交換角色活動。
3.課堂活動第3題。
前面我們遇到了:100個3連加的問題,現在你會解決了嗎?怎樣寫比擬簡便?
四、反思總結,概括提升
今日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2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認識乘號。在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4能與同伴合作探究,寫出乘法算式。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新課
1.教學例1。
(1)師生一起看圖。指導學生回答。
師: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生:用小棒擺自己喜歡的圖案。師;這個同學擺了幾把小傘?生:1、2、3、4把小傘。
用同樣的方法說出其他幾位同學擺圖案及所用的.木棒。(2)看看老師擺了什么圖案生:正方形、房子、八邊形。師:每種圖案一共用了幾根木棒?
師生:每個4根,一共用了4+4+4+4+4=20根每個6根,一共用了6+6+6+6=24根每個8根,一共用了8+8+8=24根
師:把老師擺的其他圖案
(3)教師敘述:求4個5或5個4相加是多少,4個5或5個4,分別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連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計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方法——乘法。
(4)學習怎樣寫乘法算式。
師:要求5個4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4+4+4+4+4=20 ”,用乘法計算就可以寫成“5乘4或4乘5”。兩個數中間寫“×”,這個符號叫乘號。(板書:3×2=6或2×3=6。)
師: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師生:在乘法算式中乘號前后兩個數分別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數,以及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3.教學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
寫出第三個例子的其中一個乘法算式,分別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讀法。
讀作:5乘4等于20。
師:5和4相乘可以寫成5×4也可以寫成4×5。說明:求兩個數相乘的積是多少,可以用兩個乘法算式中的一個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動動手、動動腦
師:每行擺5個圓片,擺四行。師:每行擺5個圓片,擺四行。2.我會讀
4×5 6×5 5×2 2×4 3.我會做
(1).做教科書“
(2).做教科書“做一做“中的練習。
做題時,教師可讓學生先說出圖中表示的是幾個幾?學生回答出“表示4個2”后,提問:“可以怎樣算?怎樣列式?”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想,求4個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計算。
(3).做教科書“ 4.我會改
師: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4+4+4=12 6+6+6+6=24 2+2+2+2+2=10
四、全課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什么時候我們才用乘法?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歷乘法的意義的產生,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乘法數學問題。
2、熟悉乘法中的乘號,知道乘號與加號之間的聯系和區分。
3、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傳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喜愛。
教學重點: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乘法與加法的聯系和區分。
數學小資料:
1、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數學之鑰》中首次以“×”表示兩數相乘,即現代的乘號。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國數學家,叫魏德曼。他在橫線上加了一個豎,成為“+”,他用這個符號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號上去掉一個豎,成為“—”,表示削減。兄弟兩個就誕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認,用來作為加、減運算符號,是從1541年荷蘭數學家荷伊克開頭的,以后漸漸普及,沿用到現在。
教學策略:在比擬中熟悉新學問。
教學步驟:一、口算。 12+24=36+6=42+14=32+16=15+25=35+10=
復習加法的學問。+這個符號叫做什么號,它是怎么產生的。加號前面的叫做加數,加號后面的也叫做加數,算出來的結果叫做和,表示兩個加數的總數。
二、引入新課
1、出示加法算法:2+2表示什么意思,2個2相加
2+2+2呢,3個2相加
2+2+2+2呢4個2相加
2+2+2+2+2呢5個2相加
這組加法算式與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加數都是一樣的,加數的個數有2個或者2個以上。
一樣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總數的意思。
假如這樣的2有50個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寫?2+2+2+2+2+……
全部寫下來會很麻煩。所以古代的數學家,想了個聰慧的方法,把這樣的加法算式改寫成新的一種算式,哪個小朋友知道,你來介紹下。
2、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把加號改成乘號“×”,把一樣的加數寫在乘號的前面,把加數的個數寫在乘號的后面。
2+2寫成乘法算式是2×2讀成2乘2
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3讀成2乘3
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4讀成2乘4
2+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5讀成2乘5
3、拓展深化。50個2相加呢?寫成乘法算式是2×50或者50×2,由于得數都是100。所以都可以寫。
4、歸納乘法的意義。把幾個幾相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有什么好處?可以把寫得很長的加法算式改寫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2+2寫成2×2,有簡便嗎,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長的算式有簡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不能,由于2+3表示把2和3合起來的意思。不是表示幾個幾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能的話請說出乘法算式3+34+4+45+5+5+56+6+6+6+67+7+7+7+7+7+8
3×24×35×46×5(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來寫出,可能會有寫出7×6+8固然要表揚了。)
說說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2個3,3個4,5個4,6個5,()假如學生說成是3個2,4個3,4個5,5個6也可。)
12×2表示什么意思,13×3
14×4
15×5
16×6 17+18
四、歸納小結乘法的意義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一樣的地方?都是求總數的意思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加法的有的算式比擬長,乘法的算式比擬短,有比加法簡便的`地方,乘號與加號的樣子也差不多,是把加號轉一點過來的意思。所以說古代的數學家也很聰慧的,把加法與乘法的相差不多的關系通過符號表達出來了。
五、生活應用
1、小朋友最喜愛去公園玩了,游樂場里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結合今日上課的內容,說說這些數學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答嗎。
(1)摩天輪上有幾個小朋友?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激流勇進有幾個小朋友?
(3)過山車上有幾個小朋友?
(4)把幾把小椅子?
2、通過擺小棒來說說乘法算式。
擺3個五角星用了幾根小棒,擺4把小傘呢,擺6個三角形呢。
3、說說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如每個人左手有5根手指頭,2個手共有幾根手指頭?
教室的電風扇每個有3塊轉板,5個電風扇共有幾塊轉板?
每個盤里有4個蘋果,6個盤里有幾個蘋果?
六、課堂小結
今日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學學問,乘號,乘法算式。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的聯系和區分,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七、布置作業
練習九1-4做在書上。
八、反思
乘法的初步熟悉這一節內容放在教學乘法口訣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課,但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講理解乘法的意義比擬困難,乘法的數學思想也是比擬難建立的。我們高年級的教師在測試小朋友的時候發覺有許多的小朋友會把“算2個3相加的總數是多少,”用“2+3”來算,他們多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有加,有總數,就是做加法,也就是說小朋友是從文字來熟悉建立算式的。而不是從數學思索的角度來做題目的。說明二年級的小朋友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是比擬淺薄的。如何幫忙二年級的小朋友建立乘法的意義,假如單從文字到文字,從算式到算式唯恐不能到達預期的效果。
所以我在設計時考慮到把數學文化結合進去,通過對加號與乘號的聯系和區分,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由于人類孩童的認知過程也就是人類最初的認知過程,總是從具象到抽象,從實際上升為理論的過程,所以讓學生通過對加法符號改寫成乘法符號的過程,來促進兒童對數學學習興趣和喜愛。再通過對加法和乘法的比擬中來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是求一樣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從簡單到簡潔來體會乘法思想的精華。最終從生活實際應用來幫忙學生建立乘法的模型,從而到達真正的理解和應用。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在求幾個一樣加數的和時,用乘法表示比擬簡潔。
2、熟悉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經受學問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體悟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是求幾個一樣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
教具預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師:小朋友,今日教師帶你們去動物樂園走一走,你們想去嗎?(課件出示“動物樂園”的場景)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依據觀看到的情景答復。
師:你能依據看到的情景提數學問題嗎?
生:小白兔一共有幾只?公雞共有多少只?(教師最好能引導學生說出:大樹共有幾棵?)
師:算式該怎么寫?依據學生答復板書:2+2+2=6 3+3+3+3=12 2+1=3
師:為什么要這樣算?(引導學生說出3個2.4個3)教師板書:3個2 4個3
師:說得真好,你把這個算式的意思說出來了。
2、師:動物樂園的墻角邊,一些漂亮的花兒開放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幾朵花嗎?怎么列式?(課件出示花)
引導學生橫著看,依據答復板書:5+5+5=15 3個5
3+3+3+3+3=15 5個3
3、師:觀看上面的算式,你發覺了什么?(引導學生比擬算式,得出有的算式都是一樣的加數連加,有的算式的加數是不同的。)對啊,你們很會觀看。今日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像這樣的加數一樣的連加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師:走進動物樂園治理員叔叔的辦公室,看到了什么啊?(課件出示電腦)算算這里共有多少臺電腦啊?怎么算?(教師板書:2+2+2+2=8 4個2連加)
2、(課件出示100臺電腦)師:要是有這么多電腦,我們該怎么算呢?有什么感覺?你有什么簡潔的算法嗎?
預設:
(1)學生直接說出“乘法”,教師表揚,然后問:乘法該怎么寫呢?
(2)如學生說不出來,教師直接告知學生,像這樣好多個2相加求和的,還可以用“乘法”來算。教師說:我們就先來討論2+2+2+2這道算式吧,數學家們把4個2連加的算式寫成乘法算式是——板書:4×2。
你會讀這個算式嗎?(指名讀)
3、熟悉乘號
熟悉這個符號嗎?(乘號)我們一起來寫乘號。教師帶著學生書空乘號。
乘號該怎么讀?(讀“乘”)
4.2×4還可以寫成——教師板書:4×2,指名讀算式。
5、對于這個加法算式和這兩道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假如學生沒有提出疑問,教師自己問:教師覺得很驚奇,為什么加法算式里都是2,怎么乘法算式中有一個4呢?4是怎么來的`?
指名學生答復后,教師再次強調:原來4是指2的個數。
6、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嗎?
先指名一位學生把2+2+2改成乘法算式,然后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改寫其他的加法算式。
反應,教師板書。板書的同時提問:5×3表示什么?
師:2+1這個算式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嗎?為什么?(再次強調只有求一樣加數的和的時候才能直接用乘法算。)
教師指著課件上顯示的若干臺電腦,問:這里這么多電腦,該怎么寫乘法算式呢?
指名學生列式后,問:大家想想,是用加法算簡潔呢,還是用乘法算簡潔?(再次得出乘法是求幾個一樣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三、穩固拓展
1、我們接著再去動物樂園瞧一瞧,看還有誰在?你們看,那里有一群小朋友在跳繩呢。你能算出他們的人數嗎?
指名答復。課件出示:加法算式(5+5+5+5=20)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2、想想說說。
(1)一共有( )個2枝(課件出示鋼筆圖:每盒2枝,有3盒)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一共有( )個5朵(課件出示花朵圖:每束5朵,有2束)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聽聽,寫寫。
教師說學生寫算式。4個2相加;7個8相加。
反應:有的學生可能寫乘法算式,有的學生可能寫加法算式。教師把兩種答案都板書在黑板上,然后提問:你們喜愛哪種?為什么?(引導學生進展比擬,得出寫乘法算式比擬簡潔。)
4、嬉戲。
嬉戲規章:生:老狼,老狼,幾點了?師:2點了。學生就要兩個兩個地抱在一起。
教師指名幾位學生上臺做嬉戲,其他學生在下面喊,然后依據上面學生抱的人數寫出乘法算式。
5、聽到小朋友開心的笑聲,一只狐貍也出來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一道聰慧題,想考考我們。
你有方法將以下算式改為乘法算式嗎? 2+2+2+2+1+1;3+2+4;6+3+3+3
學生獨立思索,然后小組成員間相互溝通。全班溝通。
四、 小結,暢談收獲
我們參觀動物樂園的行程完畢了,你學到了什么學問呢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使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和乘法是相同數相加的簡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讀、寫法。
2.為認識乘法做準備。
學情分析
1.學生初開始接觸乘法,對加法與乘法的關系比較陌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2.學生對乘法的認識缺乏基礎,但對乘法的計算了解一些。
3.學生認知障礙點: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經歷把相同數相加算式抽象成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在具體的情境中溝通加法與乘法的聯系,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會讀、寫乘法算式。
2、在初步認識乘法并應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培養表達能力、推理概括能力以及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熱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探索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會讀寫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準備
讓學生看投影圖,聽錄音,解答以下三道題:
1、在這次”手拉手獻愛心”捐款活動中。第一小組的倩文捐2元,青青捐2元,蘇晴捐2元,請算出她們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2、第二小組有4個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這4個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組有6個人,每人都是捐5元。請算出這6個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學生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二、引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三、新課教學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么?
(二)教學例1
1、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1)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擺紅花,每次擺2朵,擺3次。
(2)讓學生看圖,說說是怎么擺的?擺了幾個2朵?(師板書:3個2)
(3)要求一共有幾朵紅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
(4)讓學生觀察這題的三個加數有什么特點?有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從而引出還可以用乘法算。
(5)認識乘號,教學乘號的寫法。
引導學生與拼音字母“X”比,然后書寫一遍。
(6)指導寫乘法算式。
寫乘法算式時,先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先寫相同加數2,再寫“x”。
再數有幾個相同加數相加?(有3個2相加),在乘號后面寫3。強調:這個"3"是怎么來的?
(7)指導讀乘法算式,并說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X3",表示什么?)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請同學們聽老師講要求,獨立擺方塊,每排擺3個,擺4排。(師巡視)
(1)看圖說說怎么擺?擺了幾個3?(師板書:4個3)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個方塊,用什么方法算?怎樣列式? (3)這道算式中的`加數相同嗎?能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試著寫,并按學習小組交流你是怎么寫的?
(4)師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
3、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師出示一組圓形圖,讓學生認真看圖,同桌互說圖意,并用兩種方法解答。
4、指導看書第109~110頁,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表示什么?并把課本Pll0填空完整。
5、師引導學生看一看三個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點,比一比,哪一種算法簡便,讓學生說一說乘法的含義。
6、閱書,齊讀乘法含義。
7、用學到的乘法知識,來解決新課前的三道復習題。
四、鞏固練習
1、課本第110頁"做一做"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 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奏地做拍手游戲。
2×5 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戲。
4×3 3×4
五、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課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
2、學到哪些方法?
3、還有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確定以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2。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教學重點:
識別相同加數。
四、教學難點:
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五、教法和學法
1。正確運用知識遷移規律,注意以舊引新,抓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體現溫故知新的教學思想。
2。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適時讓學生動手操作,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教師在演示、看圖列式的基礎上,及時抽象方法,再比較對照,從中進一步強化所學的新知識。
3。創設思維的環境,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引導學生有序的思維,注意鼓勵學生用準確的語言、連貫地表述思維過程。
六、教學過程
1。抓準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學生學習的正遷移。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再現和再強化相同加數連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新課前可設計如下準備題:
(1)出示:5+4+5,5+5+5
(2)出示:5+5+5+5+5+5
這些算式寫起來比較長,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簡單的方法來表示它。(板書課題)通過準備題,使學生進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數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數連加式題的特征,并能初步認識到:相同加數連加,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從而為學習乘法做了孕伏。
(3)加強直觀,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例題的處理要借助卡片(紅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圓形卡片)的直觀演示、操作來達到初步理解乘法意義的目的。具體可采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連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數的個數——寫出乘法算式,并指導算式的寫法、讀法和定義,并認識號。認識乘法算式要通過教師的直觀演示、學生實際操作、認真的觀察分析來完成。
2。教學新課
(1)擺紅花。新課一開始讓學生認真觀察老師在投影片上擺紅花卡片,指名回答老師是怎樣擺的?(先擺2朵,再擺2朵,最后又擺2朵)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擺了幾個2朵?(板書:3個2)再讓學生模仿老師在桌上擺3個2朵,最后讓學生用算式來表示一共有多少朵紅花?(板書:2+2+2=6)看算式教師問:
①有幾個相同加數連加?
②可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嗎?(板書23=6)
③認識號后,師問:乘號前表示連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數?乘號后表示什么數?提問后教師領讀2乘以3,它表示3個2相加得6,叫學生自己再讀兩次。
(2)擺正方形。教師在投影儀上擺,學生在桌上擺。3個擺一排,共擺4排。核對正誤后,師問:每排擺幾個?擺了幾排?(板書4個3)一共擺了多少個?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板書:3+3+3+3=12)能否改寫成乘法算式?
怎樣書寫?說明理由。討論后回答。(板書34=12)。
(3)出示擺好的圓片。教師直接出示在投影儀上擺好的圓片。然后提問學生:每份擺了幾個圓片?擺了幾份?一共擺了幾個幾?(板書45)5個4用加法怎樣列式?(板書4+4+4+4+4=20)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列式?(學生寫在作業本上,指名學生回答后,板書45=20)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用加法算用乘法算2+2+2=623=63+3+3+3=1234=124+4+4+4+4=20xx=20
①橫向比較:比較2+2+2和23,說一說23表示幾個幾相加?比較3+3+3+3和34,說一說34表示幾個幾相加?比較4+4+4+4+4和45說一說45表示什么?
②縱向比較:比較23。34和45,說一說乘號前面的數表示什么?(板書:相同加數)乘號后面的數表示什么?(板書:相同加數的個數)
③綜合比較:這三個加法算式為什么都能寫成乘法算式?
(都是幾個相同加數相加,板書: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④乘、加比較:乘法與加法相比,哪種方法比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僅讀、寫比加法方便,計算也比較簡便)(板書: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3。鞏固練習,強化新知。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注意設計出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饒有趣味的練習,這樣可以鞏固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情感目標: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我們數學王國里有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那就是“快樂谷”!想去看一看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快樂谷”的游樂場看一看。請看大屏幕:
(多媒體展示教材主題圖)請仔細觀察,誰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踴躍交流。
師:你能根據看到的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自由提問題。
師: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 4+4+4+4+4=20(人) 5個4
2+2+2+2+2+2=12(人) 6個2
3+3+3+3=12(人) 4個3
(把)
師:為什么這樣列式?(引導學生說出5個4,6個2,4個3)
教師板書:5個4 6個2 4個3
師: 大家的發現可真多!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快樂谷”里不僅快樂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小精靈”去親自感受一下吧!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喜歡的游樂場的生活情景,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生活。]
二、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1、實踐探究:初步感知乘法
師:首先,我們來到了“快樂谷”的第一站──“拼圖吧”,這里正在進行有趣的拼圖游戲。誰能說說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么圖形?各擺了多少個?每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
生看圖交流,師隨機板書算式:3+3+3+3+3+3=18(根)
10+10+10=30(根)
5+5+5+5=20(根)
師:你能像他們一樣擺出幾個自己喜歡的圖形來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一說你擺的是什么圖形?一共擺了幾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師:你們擺一組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樣列算式?
學生匯報交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
師:觀察比較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幾個加數都相同。
2、形成表象:
師:你也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類似的算式。
師:老師這里有20個2相加,你能說出加法算式嗎?
師: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煩了。你有簡捷的算法嗎?(學生小組討論)
3、抽象概括乘法:
師:像這樣2+2+2+2……+2的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表示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比如:3+3+3+3+3+3=18,6個3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數3和相同加數的個數6中間寫上乘號
(師邊說邊板書算式:3×6)
師:“×”叫乘號,讀作“乘”。(齊讀兩遍)
指導寫乘號:“+”變斜就是乘號。
乘法是加法改寫的,所以“+”一歪就變乘號。
(指導學生書空)
4、教學乘法的讀寫:
師: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是3×6=18 讀作:3乘6等于18
或6×3=18 讀作:6乘3等于18
指名讀算式,再讓學生齊讀算式。
師:黑板上另外兩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
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寫后讀兩遍再交流訂正,師板書:3×10=30或10×3=30
4×5=20或5×4=20
5、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乘法:
師: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學生觀察發現)
師:求“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乘法”。
[設計意圖:由于每個個體在思維方式和水平上存在差異,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在真正“做”的活動中詮釋乘法意義,過程簡單明了,操作指向明確,學生能夠感知乘法意義,同時也建立起乘法與加法的聯系。]
三、拓展練習:
1、師:再回到游樂場,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能列出乘法算式嗎?
學生提問題,并列算式。
2、給小動物找朋友(讀算式,說意義)
4+4+4 4個8相加
8+8+8+8 3個4相加
3、獨立完成P46“做一做”,練習九第1、2、3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試著跟同學們說一說。
5、課后延展:
回家后,觀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可以用乘法解決?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對爸爸媽媽好好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是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數學,并更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加法:3+3+3+3+3+3=18 6個3
乘法:3×6=18 讀作:3乘6等于18
或6×3=18 讀作:6乘3等于18
課后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而且是加法的簡便運算。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1.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和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認識事物的特殊途徑和方法。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這一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因此課堂伊始,我就通過和學生的談話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帶入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世界,利用兒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學生喜歡的游樂園、拼圖活動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既有利于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又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2.在指導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極力創設一個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通過比較分析加數相同和不同的加法算式,緊緊圍繞“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這個中心,創設不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為今后進一步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突破了難點,同時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敏銳發現其中蘊含的乘法。整個教學,為學生構建了積極參與的平臺,注重了數學學習的自主性。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主動觀察、探索、討論與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看、找、想、說、練的數學活動中,親歷了“做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以動引思,以思促學,在“嘗試解決中學,在合作探究中悟”,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學習的自主性。
3.應用中培養學生的乘法意識。
新課標指出:“學習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的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本節課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我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運算之間的聯系,讓學生不斷聯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完后,再整理思路覺得還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課的開始主題圖的交流中,我只是感性地讓學生體會,并沒有明確地說出“幾個幾”,這為學生在后面說乘法的含義時設下了阻礙。應該在交流主題圖的這個環節中很明確地解讀“幾個幾”,那么學生在接下來的探究中對于乘法的含義就會困難小得多。
2、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論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并沒有實際體驗。對于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境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認識”,我有許多的感慨。我想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大膽嘗試,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P45-46練習九1-4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歷乘法的意義的產生,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乘法數學問題。
2、認識乘法中的乘號,知道乘號與加號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3、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傳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點:
建立乘法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
乘法與加法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策略:
在比較中認識新知識。
教學步驟
一、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復習加法的知識。+這個符號叫做什么號,它是怎么產生的。加號前面的叫做加數,加號后面的也叫做加數,算出來的結果叫做和,表示兩個加數的總數。
二、引入新課
1、出示加法算法:2+2表示什么意思,2個2相加2+2+2呢,3個2相加2+2+2+2呢
4個2相加2+2+2+2+2呢
5個2相加
這組加法算式與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加數都是相同的,加數的個數有2個或者2個以上。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總數的意思。
如果這樣的2有50個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寫?2+2+2+2+2+......
全部寫下來會很麻煩。所以古代的數學家,想了個聰明的辦法,把這樣的加法算式改寫成新的一種算式,哪個小朋友知道,你來介紹下。
2、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把加號改成乘號“×”,把相同的加數寫在乘號的前面,把加數的個數寫在乘號的后面。
2+2寫成乘法算式是2×2讀成2乘2 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3讀成2乘3 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4讀成2乘4 2+2+2+2+2寫成乘法算式是2×5
讀成2乘5
3、拓展深化。
50個2相加呢?寫成乘法算式是2×50或者50×2,因為得數都是100。所以都可以寫。
4、歸納乘法的意義。把幾個幾相加,用乘法算式來表示有什么好處?可以把寫得很長的加法算式改寫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2+2寫成2×2,有簡便嗎,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長的算式有簡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不能,因為2+3表示把2和3合起來的意思。不是表示幾個幾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能的話請說出乘法算式
3+3
4+4+4
5+5+5+5
6+6+6+6+6
7+7+7+7+7+7+8 3×2
4×3
5×4
6×5
(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來寫出,可能會有寫出7×6+8當然要表揚了。)說說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2個3,3個4,5個4,6個5,()如果學生說成是3個2,4個3,4個5,5個6也可。)
四、歸納小結乘法的意義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的內容,課堂活動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把幾個相同數的連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乘法算式。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與加法的聯系,激發學生對乘法學習的興趣。
【教學難重點】
教學重點:經歷把幾個相同數的連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感受乘法與加法的聯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課件展示情境圖
請你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數學問題
根據圖中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板書:
3.解決問題
誰能解決這第一個問題?(1)每層樓有9扇窗戶,我想問3層樓共有多少扇窗戶?(共27扇窗戶。)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再抽學生說一說怎么解決其他問題的,同步在相應的問題后面板書算式。
4.感知“幾個幾”
觀察上面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為什么用的加法?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相同的加數?
這個算式可以說是幾個幾相加?其余的算式分別表示幾個幾相加?
3.設置認知矛盾,引出課題
(課件展示主題圖中3位同學踢毽的情境)
每組有幾人踢毽?
課件出示很多組同學踢毽(展示部分)
如果有這樣的100組同學同時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
(學生列算式)
列完了嗎?你有什么感覺?有沒有簡便方法?
4.揭示課題
像上面這樣的算式,在數學上可以用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計算,想學習這種方法嗎?(停留片刻)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新的運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乘法),乘法要學習的內容還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認識。(完善板書:的初步認識)
二、自主構建,理解意義
1.教學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1)出示第2頁例1的'植樹情境圖。
看到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并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同步板書:
(2)揭示聯系引出乘法算式。
像這樣求4個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連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乘法計算,用8×4或者4×8來表示。
板書:
8×4讀作:8乘4
4×8讀作:4乘8
想一想,8×4等于多少?4×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叫乘號。
4+4+4+4+4+4+4+4=32用乘法應怎樣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體會乘法算式更簡便。
你喜歡用加法算式還是乘法算式?為什么?
2.教學例2,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1)課件出示例2的情境圖。
觀察圖,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一共有多少盆花?)
發現:每次擺3盆,擺了6次,所以是6個3。
加法算式就是:3+3+3+3+3+3=18(盆)
寫成乘法算式怎么寫?
(2)認識因數。
板書:在乘法里,乘號兩邊的數叫“因數”,乘得的結果叫“積”。
觀察上面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像這樣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
三、練習應用,鞏固內化
1.課堂活動第1題。
看算式讀一讀,鞏固乘法算式的讀法,注意通過卡片與小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課堂活動第2題。
同桌合作,一人先說算式,另一人根據所述擺小棒,然后交換角色活動。
3.課堂活動第3題。
前面我們遇到了:100個3連加的問題,現在你會解決了嗎?怎樣寫比較簡便?
四、反思總結,概括提升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內容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材第46~48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問題,經歷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
2、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會把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乘法、認識乘號“×”。
難點:認識乘法各部分的名稱,把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主題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場嗎?現在我們一起去游樂場看看吧。(課件出示教材第46頁的主題圖)
2、觀察主題圖,分小組交流、討論。
師:仔細看一看,你喜歡玩什么?(分小組交流、討論)
師: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學生,教師板書)
問題1:小飛機里共有多少人?(課件展示問題1)
3+3+3+3+3=15(人)
問題2:小火車里共有多少人?(課件展示問題2)
6+6+6+6=24(人)
問題3:過山車里共有多少人?(課件展示問題3)
2+2+2+2+2+2+2=14(人)
3、引出課題。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歸納:共同點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數都是相同的。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另一種運算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乘法。(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新課
1、認識乘法。
(1)結合課前引導,進一步觀察算式,找出特點。
師:觀察下列算式:(指名或分組找出每個算式的特點)
算式1:3+3+3+3+3=15;(明確一共有5個3)
算式2:6+6+6+6=24;(明確一共有4個6)
算式3:2+2+2+2+2+2+2=14。(明確一共有7個2)
(2)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教學讀法。
師: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板書,指導全體學生寫一寫)
師:“2+2+2+2+2+2+2=14”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來寫,該怎么寫?
先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一數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的個數7寫在乘號的后面,2×7表示7個2連加,7個2得14,因此算式是2×7=14,讀作2乘7等于14。也可以寫成7×2=14,讀作7乘2等于14。
(3)教學“2×7=14”的意義。
“2”表示相同的加數,“7”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14”表示相同加數的和。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表示7個2相加。
(4)拓展延伸。
①師:如果有更多的2相加,例如10個、15個、20個……又該怎么寫?(小組討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課外積累:在300多年前,英國的數學家奧特雷德首先提出了乘法,并一直運用到今天。
②師:將其余兩道加法算式改為乘法算式。(小組討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教師板書)
③師:那2+3+4這個算式為什么不能寫成乘法呢?什么樣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
引導學生明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算式才能寫成乘法算式。
教師總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較簡便。
2、初步認識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師:公園里,有許多的小熊氣球,聰明的小朋友們能幫忙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嗎?(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例2主題圖)
(1)師:一共有多少個小熊氣球?(分組討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教師板書)
板書:
(方法一)加法算式:5+5+5=15(個)。
(方法二)乘法算式:5×3=15(個)或3×5=15(個)。
(2)說一說。(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
5×3=15中,相同的加數是(),有()個相同的加數。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師:3、5、15這三個數在乘法算式5×3=15或3×5=15中,分別叫什么?
明確:3 × 5=15
乘數乘數積
小結:在乘法算式中,等號前面的數叫做乘數,乘法算式的得數叫做積。(引導學生總結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第1題:2+2+2+2=8 4+4+4=12 3+3+3+3+3=15
第2題:8個4 4+4+4+4+4+4+4+4=32 4×8=32或8×4=32
第3題:7×5或5×7 15×3或3×15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想一想還有什么問題?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學生比擬熟識的公園里的一些消遣活動,供應素材,為熟悉乘法作預備。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比;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比。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熟悉乘法。在熟悉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得出二個學問點:一是初步熟悉一樣加數及一樣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根底。
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熟悉”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力量而言,是一個比擬抽象的學問。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物圖等,獲得大量的感性熟悉,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狀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后,引導他們去想更好方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在動腦、動手、動口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2、熟悉乘號,初步把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重點、難點
重點:乘法的意義,熟悉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難點:把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教學具預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愛去哪兒玩?()個()相加?有5個3,寫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課件出示旋轉小火車圖。問:小火車里共有多少個人?那你能不能用剛剛數小飛機的方法來數一數小火車的人數?一個車廂里有多少人?(6人)有幾個這樣的車廂?(4個)想:()個()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6+6+6+6=24)
c)課件出示過山車圖。過山車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個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2+2+2+2+2+2+2=14)
(2)觀看這幾道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這些算式的加數都一樣。)3+3+3+3+3=15 6+6+6+6=242+2+2+2+2+2+2=14
(3)這三個式子最長的是哪個?看到教師寫你們有什么感受?為了簡便地表示像這樣的連加算式,人們就用乘法來計算。今日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提問:2+2+2+2+2+2+2=14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7個2相加,和是14。)指出:這種加數一樣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寫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說明:“×”叫乘號,根據從左到右的挨次讀乘法算式。2×7=14,讀作:2乘7等于14;7×2=14,讀作7乘2等于14。(板書)
2、用乘號算式表示。同學們數一數“3+3+3+3+3=15”里面有幾個3?(5個3相加。)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著寫出:5×3=15,3×5=15,并讀一讀。6+6+6+6=24,這里面有幾個6,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著寫出:6×4=24,4×6=24,指名讀算式。
三、穩固練習
1、“找朋友”嬉戲,拿著乘法算式的同學去找拿著相應的加法算式的同學;
2、智力大比拼,共四關。
3、完成教材做一做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收獲到什么了?小結:求幾個一樣的數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其實呀,我們尋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乘法算式,讓我們一起觀賞一下吧!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盼望同學們專心去觀看,信任你肯定會成為小小的數學家。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6-24
《乘法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1-06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7-17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7-25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6-06
【熱門】《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8-17
(精)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1-30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實用)08-17
【通用】《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5-30
[精]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