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交流方法的過程。
2.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會運用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切實際問題。
3.通過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三、教具學具:
自制長方形框架,平行四邊形,小黑板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上的框架,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呢?哪條是長?哪條是寬?
它的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它所圍成的長方形面積是多少?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用字母表示S=ab
2.師:注意看,接下去老師要變魔術了哦!如果捏住這個長方形的一組對角,像這樣往外拉(教師演示學生看),變成什么圖形了?生:平行四邊形。
師: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哪條是底?哪條是高?高有幾條(無數條)
3.讓學生拿出學具,感受一下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板書:)
4.(學生觀察主題圖)提問:你們看到了哪些圖形?
(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形、梯形、正方形)
提問:在這么多的圖形里,有哪些圖形出現在了老師的小魔術里?
(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提問:那這兩個圖形分別在哪里呢?
(兩個大花壇)
5.(出示兩個花壇)我們已經學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如果要比較這兩個花壇的大小,怎么辦,誰有辦法?(引導學生說可以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引導學生說出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板書: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要怎么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合作探索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⑴將課本翻到87頁,不足一格的按半格算,數一數,這個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由幾個小格組成?(板書:數格子)(都是24格)
⑵同桌對子討論,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關系,并完成表格,一個方格代表1㎡。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它們有什么關系呢?
(生可能回答)生1: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
生2: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生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底乘高來計算。
師: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來驗證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不是底乘高。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操作驗證
⑴提問:不數方格,能用其它方法來證明它們面積相等嗎?(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一把三角尺和一把剪刀)
⑵提示:剛剛有同學說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后再計算它的面積,那我們要怎么剪才能使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呢?這其實就是計算平行四邊行面積的第二個方法就是割補法。(板書:割補法)
⑶對子兩人一小組,商議如何通過畫一畫、剪一剪等方法來進行操作研究;兩人合作操作。有困難的`對子可以請老師幫忙;比一比哪一對同學能快速解決問題。
2
思考:a、什么改變了?
b、什么沒有發生改變?
c、原平行四邊形和拼出的長方形有什么聯系?(出示關系圖)⑷展示學生作品:不同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提問: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引導學生用字母來表示:S表示面積,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面積公式就是S=ah(邊說邊板書)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我們根據什么公式來列式計算,學生試做,并說說解題方法,指名板書。(板書:S=ah=6×4=24㎡)利用例題推出:h=S÷a a=S÷h
2.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6.8平方米,高是4米,底是多少米?16.8÷4=4.2(米)
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底是15米,高是底的1.2倍。這塊鋼板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5×1.2=18(米)15×18=270(平方米)
四、課堂小結
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老師魔術中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請同學們看課本90頁第八題,回去思考,我們下節課來進行討論。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長方形的面積=長×寬1、數格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2、將平行四邊變成長方形——割補法S:面積a:底h:高字母表示:S=ah例一:a=6m h=4m S?ah?6?4?24(m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領會割補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其初步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事物間相互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
課件、平行四邊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教學模式:
“我能行”四步教學法。(詳見文后注)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老師嗎?你想知道關于我的什么情況?
預設:
老師的年齡是多少?教幾年級?
師:我不能直接告訴你,那你們知道你父母的年齡嗎?我可以讓你們猜猜?為什么這樣猜?
生:我的媽媽是(38)歲,年齡差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所以許老師的年齡應該是(30)歲。
師:想得真好,許老師就是(30)歲。
師:你們想想,我是怎樣把我的年齡告訴你們的,我是把一個不熟悉的許老師,轉化成一個熟悉的許老師,看來“轉化”是非常有趣的。“轉化”不單在生活中應用,在數學課堂上也一樣可以應用。 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數學“轉化”思想來學習本節課。
一、情境導入,確定目標
師:
1.在數學課堂上哪些地方用到了“轉化”?
預設:應用題三步轉化成兩步,再轉化成一步;求未知數X,開始給出的式子比較復雜,然后一步一步轉化成簡單的方程。
看來,“轉化”是一位非常高深的、不見蹤影的高人,在背后幫助著我們。
2.請同學們看這樣一個圖形(不規則圖形,)怎樣求這個圖形的面積呢?
生:演示方法。
3.師:為什么把它拼成一個長方形呢?
預設:學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而且能夠拼成長方形。
這個方法真好,開始的那個圖形,不能一下子求出它的面積,但是我們通過“轉化”,把一個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了長方形,可以求出它的面積。
4.剛才的圖形“轉化”過程,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5.請同學們看這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怎樣求呢?請看我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我會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我會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就是要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聲景或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從而讓他們興趣盎然地進入學習狀態。接著出示學習目標,使學生上課伊始就明確學習目標,知道通過本節課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培養什么樣的能力等。
二、互動展示,生成問題
師:
1.你猜一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會與什么有關?
預設:長方形、正方形、底、高、夾角、相鄰的邊等。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們都有關系嗎?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我們利用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片來試著“轉化”求它的面積。
3.請帶著問題自學。(課件)
4.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轉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大膽猜測、動手實踐,在互動的過程中生成問題有利睛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知識規律,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啟發思路,引導歸納
師:1.誰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發現?你們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嗎?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算?
3.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你是怎樣推導的?說一下你的操作過程。
5.剪下來這多余的,這條線是不是隨便畫的一條線?這是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高)
6.為什么要剪下來,要拼成一個什么圖形?(拼成長方形)
7.這個平行四邊形與剪拼的長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預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板書)
8.剪拼后的長方形的長,是原平行四邊形的什么?寬呢?
9.我們學習過用字母來表示數量關系式,請同學們翻開數學書P81自學用字母怎樣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S=ah)
【設計意圖】
在生成問題之后,引導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自己決定探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探究知識,倡導探究、發現學習的方法,把對知識的理解進行整理匯報交流;較難的問題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解決問題。
四、練習檢測,拓展鏈接
1.練習檢測卡一題。
2.課件:判斷、選擇題、口答列式。
3.練習檢測卡二、三題。
4.談談你對這節課的收獲,好嗎?
拓展練習(作業):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把你的做法和想法畫出來,看誰想得方法好,想得方法多。
【設計意圖】
歸納整理所學新知之后進行練習檢測,先進行新知鞏固性練習,再進行有坡度的、形式多樣的變式和發展性練習,發現問題及進進行矯正和發展性練習,在練習中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3
課型:新授
學情分析:
本班是典型的農村合并班級,在第一階段的學習的是在地方村小,基礎參差不齊,這為開展課堂活動帶來不小阻力;其次,班上同學普遍不自信,害羞靦腆,課堂參與度不高;針對這兩點,我認為要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和學生情真意切地交流,溝通,而不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在課堂上更注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活動,達到一起活動,一起學習,一起游戲,縮短距離感,打造課堂上輕松愉快的氛圍,提高學生自信,大膽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86頁至8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使用: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框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遇見了不少的平面圖形呢,比如:……在這些平面圖形當中,我們能求出面積的有哪些?誰能來說說看。
生:長方形S=ab
生:正方形S=aa或a的平方
(二)故事導入
師:說到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老師突然想起一個有趣的故事,相信在你們也都聽過,叫《兩兄弟分家》,你們有誰還記得嗎?
對,李老漢因為年紀大了,決定將家里的兩塊耕地分給自己的兩個兒子,不過這兩塊地一塊是平行四邊形的,另一塊是長方形的,可是大哥分完以后不開心了,便跑去問父親:“您是不是更喜歡弟弟呀,弟弟的平行四邊形的地明顯比我的長方形的地要大很多”。可李老漢卻笑呵呵的說:“我對你們的愛都是一樣的,你們的地面積也都是一樣的呢”。可大哥卻依舊很不解。
咱們也來看看這兩塊地,大家說說。你覺得那塊地大,哪塊的面積小呢?
師: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光用眼睛看來判斷能行嗎?咱們得拿出真憑實據來。既然是比較面積的大小。 咱們就把他們的面積求出來,比一比。
生: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
師: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怎樣求呢?
導出課題——平形四邊形的面積。
(三)探究新知
問題:回憶一下,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得出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數格子)今天咱們也用數格子的方法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讓學生拿出課前發的學具。(如圖)
師:數完之后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相等)
2.咱們試著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師出示:一張長10cm,寬5cm的長方形紙片,與一張地10cm高5cm的紙片,讓學生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根據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有效的更近。
(1)排除部分同學將面積公式與周長公式混淆的情況;
(2)兩鄰邊相乘
出示平行四邊形框架,根據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性的特質,拉動平行四邊形框架,鄰邊未發生改變,但是面積在不斷地變大,變小。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鄰邊的長度無關;
(3)底乘高
由(2)將同學們的注意力引申到底和高上來,不斷拉動平形四邊行,面積發生改變的同時,平行四邊形的高在發生改變。
質疑: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與底和高存在怎樣的聯系呢?
3.布置小組實驗并提出實驗要求
(1)沿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將其剪開,試著拼成一個長方形;
(2)觀察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
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面積=面積
寬=高
長=底
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S=ah)
4.鞏固延伸
1.一個停車位是平行四邊形,它的底長5m,高2.5m。它的面積是多少?
討論:
2.比較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小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課堂小結
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是如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有什么問題嗎?
布置作業:
作業:第89頁練習十九,第1題、第3題、第4題。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S長方形=長x寬
S平行四邊形=底x高
S = a 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4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的基礎,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和邏輯思維能力,但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理解推導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和描述推導的過程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目標分析
依據課標要求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3.通過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二、說教法
新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尊重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采用談話法、直觀演示法、啟發法、嘗試法、引導發現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說學法
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轉化并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真正的做到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四、說教學實踐
為了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經過實踐,與同行交流,與網友互動,最后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 談話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掌握知識和獲取技能的主要動因是良好的情境”,我首先讓學生欣賞牡丹江市的城市風光圖,再引導學生們觀察規化部門為學校設計的效果圖,然后以比較圖形的面積的活動引入新課。這樣的設計,既復習了舊知,為接下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埋下了伏筆,又讓學生通過欣賞家鄉的風光,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
為了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一目的,我將此環節設計為三個活動:
1、數格子--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轉化法--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3、字母法--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結果課后感覺雖然這樣的計算在實際教學時平穩沒有爭議,但是學生的思維空間沒有得到拓展,也有很多網友建議這樣的設計教師不能真正的做到大膽放手,總是牽著學生走。于是,我細致地瀏覽了IP資源、光盤資源、育龍網資源,并借助網友的幫助,經過再設計,最后將數格子和轉化法有機整合為一個環節,將此環節設計為兩個活動。
活動一:自主探究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首先讓學生先猜一猜兩個花壇的`大小,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一,然后我順勢鼓勵學生通過手中學具采用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的方法,通過小組自主合作,嘗試的探究新知,在探究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大膽嘗試,教師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點撥,讓孩子真正的感受到探究新知的樂趣,并能總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方法。為了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學生匯報之后又將轉化過程設計成課件進行演示,并組織學生討論,在以上的剪法中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要沿高剪開?讓學生不僅理解沿高剪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還能進一步強化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過程。學生在動手操作、動流、動腦思考等活動中主動的探究出了新知,也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活動二:字母法--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自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字母表示法。
通過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究得出結論,將直觀操作和間接說理結合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推理意識和能力,又使學生掌握圖形轉化的思想方法。
五、實踐應用 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手段。本環節共經過兩次調整,第一次設計中的練習,形式比較單一,而且沒有梯度。為了彌補不足,體現練習的多元化,所以,第二次將練習調整為四個不同層次的練習。這樣設計由淺入深,先易后難,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深化所學知識,學生的思維也得以充分的發展。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利用知識遷移及剪、移、拼的實際操作來分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等積轉化,通過“剪、移、拼”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系,把握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平行四邊形等積轉化成長方形面積。
教學內容:
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探究、對比、交流,經歷平行四邊形的推導過程,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運用猜測—驗證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學情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滲透轉化、等積變形等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環節。學好這部分內容,對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這節課,讓他們動手實踐,在做中學,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過程,讓孩子們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學具準備:2塊平行四邊形彩色紙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1、游戲:小小魔術師。教師出示不規則圖形。
你能將這些圖形分別變成我們學過的一個平面圖形嗎?(強調變形后的圖形形狀變了,面積不變。)
2、現在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你能求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小結:剛才同學們先將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補到缺口處,就將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考方法—轉化。把不認識的圖形變成了認識的圖形。轉化后的圖形什么變了,什么是相同的?(形狀變了,面積相同)
設計思路:“溫故”是課堂教學起始的重要環節,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圖形變形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顧,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后面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故事引入,激起質疑
1、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想聽嗎?我看有的同學不想聽!用行動告訴老師你想聽。
一天,阿凡提在街上賣毛毯,地主巴依走了過來。他一眼就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聰明的阿凡提拿出這樣的兩塊毛毯,分別是什么形狀?
阿凡提說:“親愛的巴依老爺,如果您能從這兩塊毛毯中挑出一塊大的來,我就不收你的錢;可如果你選錯的話,你就得答應我,把欠長工的錢全部付清,怎么樣?”
巴依一聽不收錢,高興的兩眼放光。他一把抓起這塊長方形的毛毯說:“這塊大,我就要這塊!”
2、巴依認為這塊長方形的毛毯大,你猜猜看哪塊大?
我們說的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什么?
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3、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以前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可能會有幫助。
設計意圖: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以故事引入,產生疑問,從而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探索熱情。
二、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一)猜想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中中的平行四邊形,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大膽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
根據學生猜測,板書:可能出現(底×高或底×鄰邊)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讓學生畫高,指名板演并強調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
(二)驗證
1、到底哪種猜測正確呢?這就需要我們進行驗證才知道。
2、思想決定行動,動手操作前建議大家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得到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能不能把它變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呢?怎么變?
3、靜靜地想,想好了嗎?
(三)操作
1、探究活動步驟:
想好了,我們來看“深入探究活動”,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動手操作。為了剪拼的規范,建議大家用鉛筆和三角板先畫一畫,再剪拼。
第二步:結合剪拼過程,思考這三個問題:大聲讀出來!
深入探究學習卡
①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什么圖形?
②剪拼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什么不變?”
③剪拼后的圖形各部分和原來平行四邊形各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第三步:把你的剪拼方法及你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
明白了嗎?比比看,哪個小組進行的又快又好!開始吧!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請同學上來展示,并在黑板前交流剪拼方法和對三個問題的思考。
3、匯報交流
(1)匯報剪拼過程。
一邊演示,一邊說說你的剪拼過程。
(2)指導規范敘述:
(板書:沿高剪平移)并追問:為什么要沿高剪?
(四)推導
1、匯報探究的三個問題。
結合剪拼過程,誰來說說你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
①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長方形。
②剪拼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不變。
③剪拼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2、匯報交流:面積不變,長---底,寬---高
追問:你怎么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剪拼后的長方形面積相等?
請每位同學選一種你喜歡的剪拼方法,像剛才同學一樣,說說你對這3個問題的思考。
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設計意圖:此環節留給學生充分探索、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剪、拼等一系列實驗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和轉化后的長方形之間的聯系,從而為后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總結奠定基礎。
(五)結論
1、證實猜想,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是正確的
2、用字母表示:S=ah
三、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1、算一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平行四邊形隨處可見,出示情境圖,你發現了哪些平行四邊形?你會計算嗎?
2、你能算出蕓蕓家這塊菜地的面積嗎?
題上給了這么多信息,應該怎么選擇呢?試試看,你一定行!
看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是一組相對應的底和高相乘才行啊!
3、接下來大家要加油噢!看,向你挑戰!怕不怕?
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的面積一樣大嗎?
小結:判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只要抓住哪兩個關鍵點就行了?
四、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現在大家看:哪塊毛毯的面積大呢?
你猜對了嗎?巴依呢?阿凡提是運用智慧獲得成功!
同學們知道嗎?阿凡提在人們心中是智慧的化身。這節課,我們也運用我們的智慧,利用轉化的方法,探究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老師心目中,你們比阿凡提還了不起!老師為大家感到驕傲!
設計意圖:小結既呼應了開頭的情景,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愛數學的情感,樹立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6
[課程標準]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期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并且會畫出平行四邊對應底邊上的高,還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習可以利用的基礎。對于平行四邊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經歷過一些感性例子,但不會注意到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起來有一定難度。經調研發現,學生對數方格的方法、剪拼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系,發展空間觀念。
鑒于此,幫助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是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從學生的剪拼、觀察交流到借助課件的演示,都在引導學生理解圖形間的關系。
[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能用語言敘述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CS)
2、能運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CS)
[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1:完成活動1,活動2,活動3,活動4,活動5,活動6,活動7,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評價任務2:完成活動8和練習1,練習2,練習3,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資源與建議]
1、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這節課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的面積的基礎。教材引領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測——驗證——推導——解決問題”這樣一個過程,整個安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轉化的思想,為后面學習其它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建立模型。
2、相關的資源:(1)多媒體課件,主要依托課件進一步演示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的過程,找出聯系,幫助學生順利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2)平行四邊紙和剪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剪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滲透“轉化”思想。
3、本課時的學習按以下流程進行:情境導入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鞏固應用。
4、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公式解決問題,通過操作活動和應用檢測來突出重點;本節課的難點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主要通過剪拼、交流和課件演示來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找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從而順利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兩個美麗的花壇: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
師: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要比較它們的大小其實上是比較它們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怎么算嗎?(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境圖,明確要比較哪個花壇大,就得知道這兩個花壇的面積,從而確定本節課學習內容: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師:我們以前在研究長方形面積時用到了數方格的方法,今天我們也先用數方格的方法。
(1)先看要求(女生讀要求):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活動1:打開課本87頁,在方格紙上數一數,并把表格填一填。(PO1)
(3)、活動2:小組討論:仔細觀察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PO1)
生: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寬相等,平行四邊形面積底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
生:我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平行四邊形底6高4面積2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這是不是一個巧合呢?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等于底×高,這只是我們的猜測,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所填數據,發現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為后面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做準備。]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活動3:小組討論:小組商量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哪個圖形?怎樣轉化?
(2)、活動4:動手操作
以小組為單位,請大家利用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動手試一試,通過剪,拼等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然后把你的操作過程在小組內說一說。(PO1)
(3)、活動5:學生匯報、交流。
師:好多小組已經做好了,哪個同學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到臺前來,
(邊演示邊說剪拼過程,并貼剪拼圖于黑板。)
師:你轉化成了什么圖形?你是怎樣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
你是沿著平行四邊形哪條線剪的?(其中一條高)不沿著高剪行嗎?為什么?(這樣才可以得到直角)沿著斜的方向剪開,能拼成一格長方形行嗎?
哪個小組和他剪的不一樣?
師:看來沿著平行四邊形任意的一條高剪開,然后平移都能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4)、大屏幕演示不同的拼法。
(5)、活動6:小組討論
師:我們運用了轉化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請大家結合剛才的剪拼過程,回想一下剛才的剪拼過程,觀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剪拼出的長方形,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PO1)
小組討論:
a、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b、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
c、拼成的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
(6)學生匯報,教師總結板書:
師: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我們學過的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教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7)活動7:誰能把這個過程完整的說一遍,誰再完整的說一遍。(DO1)
(8)介紹板書字母式。
師:我們經過大膽猜測,操作驗證,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如果我們用S表示面積,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就可以表示為S=ah。
觀察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發現,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底和高)現在會求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嗎?
[設計意圖:學生在操作、交流、歸納中探究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并且凸顯了“轉化”思想的作用。]
三、實踐應用
活動8;學習例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試一試吧(一人上前做,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學生回答。(PO2)
[設計意圖:在明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后,讓學生會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四、課堂檢測
1、練習1:看圖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單位:厘米)(DO2)
2、練習2:你能算出蕓蕓家這塊菜地的面積嗎?(DO2)
3、練習3: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玻璃,面積是840平方分米,底是30分米。這塊玻璃的高是多少分米?(DO2)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習題的練習,鞏固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
五、全課小結。
想一想你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ah
=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和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的思想。
三、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卡紙一張,剪刀一把,三角尺一個,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創設情境。
(1)呈現教材第86頁單元主題圖。(PPT課件演示)
教師:瞧!校園門口,你在哪些物體上看到了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
(2)學生匯報交流。
(3)回顧:我們生活在一個圖形的世界里,這些圖形有大有小,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我們已經研究過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預設學生回答: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4)引入新課:這幅圖中除了有長方形和正方形,還有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你們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多邊形的面積”的學習。(板書單元課題:多邊形的面積)
2.揭示本節課題。
復習引入。(PPT課件演示)
請大家看校園門口的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要比較花壇的大小,其實就是比較它們的什么?你會算哪個花壇的面積?怎樣計算?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從實際生活(教材主題圖)中發現圖形,鞏固和加深對已學圖形特征的認識,引入多邊形及面積的概念,從而揭示單元課題;從比較主題圖中的兩個花壇的情境引入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以小見大,在滲透思考方法中揭示本節課的課題,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同時又為后面探究面積公式指引了轉化的方向。
(二)主動探索,推導公式
1.用面積單位測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提問:要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辦?(PPT課件演示)
引導學生回顧用面積單位測量圖形面積的方法。
(2)操作:現在把它們放在方格紙上,一個方格代表1 m2,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你能數出來嗎?長方形的面積呢?(教師適時用PPT課件演示)
(3)學生先獨立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互相交流。
預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方法一:從左往右數,每行6個,有4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米;
方法二:先數整格有20個,再數半格有8個,相當于4個整格,合起來一共是24平方米。
長方形的面積:長6米,寬4米,面積是6×4=24(平方米)。
(4)教師小結:雖然大家數的方法不一樣,但同學們都是在用面積單位進行測量。
(5)填寫表格。
①師生共同完成表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它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長方形呢?(PPT課件演示)
②引導學生觀察: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③交流回報,小結:有的同學發現了,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相等。還有的同學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底乘以高正好等于它的面積,由此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設計意圖】面積計算最基本的方法是單位面積測量法,即用統一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這個方法雖然學生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已經使用過,但因為平行四邊形中出現了半格,所以本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測量;對于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已會計算,可直接通過計算得出結果;再通過對比它們的底(長)、高(寬)和面積的數據,溝通這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系,為后面進一步探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做準備。
2.操作思考,推導公式。
(1)教師:看來,數方格的確能讓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如果有很大一塊草坪,數方格方便嗎?顯然是不方便的。如果不數方格,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恰好等于底×高,那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等于底×高呢?看來,還需進一步研究哦!(PPT課件演示)
(2)引導學生確定探究方向:我們已經學過某些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否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它們來計算面積呢?請大家借助手中的平行四邊形卡紙,先獨立思考、動手操作,找到答案后在小組內交流。
(3)操作轉化,推導公式。
①操作轉化。
a.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剪拼平行四邊形,將它轉化成長方形后組內交流。
b.學生展示匯報。(PPT課件演示)
c.大家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為什么要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來剪開?有多少種不同的剪法?為什么?
②觀察思考。
a.觀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轉化后的長方形,你發現它們之間有哪些等量關系?(PPT課件演示)
b.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 )相等,平行四邊形的( )和長方形的( )相等,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PPT課件演示)
c.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③概括公式。
你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會用字母表示嗎?(PPT課件演示,板書公式)
(4)回顧與小結。
①我們已經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回顧一下,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②教師小結:首先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后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再觀察原來的平行四邊形和拼接后得到的長方形,發現等量關系: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兩個圖形的面積也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像這樣把未知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成已學的'長方形的面積來研究的方法,在我們數學學習中經常用到。如果同學們在后面的學習中碰到類似的問題,也可以用它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嘗試單位面積測量法之后,本環節首先讓學生感受到數方格的局限性,啟發他們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學的圖形來計算面積,激發他們探究公式的欲望;在推導公式的過程中,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層次是操作轉化,讓學生達成共識——沿高剪開后通過平移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第二個層次是觀察思考,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后發現轉化前后圖形之間的等量關系,溝通了兩個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有效推導面積公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第三個層次是概括公式,水到渠成。這樣設計層次清楚,目標明確。最后的小結環節,在引導學生回顧推導公式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回顧反思的能力,同時又滲透轉化思想。
(三)鞏固運用,解決問題
1.教學教材第88頁例1。
(1)出示例題,呈現問題情境。(PPT課件演示)
(2)理解題意,敘述題目內容。
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②學生根據圖文敘述:知道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米,高是4米,求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收集信息,明確問題。
①提問: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求什么?
②思考:要求花壇的面積,其實就是求什么?
③歸納:要求花壇的面積,其實就是求底是6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4)學生獨立解答。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規范書寫。
2.課堂練習。
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十九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3)全班集體交流: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算的?
【設計意圖】例1是直接從情境中選取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指導學生如何應用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又可以具體驗證計算公式的正確性(與數方格所得的面積相等);同時還應注意對書寫格式的指導,即先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再將數據代入公式求值。
(四)變式練習,內化提高
1.基本練習。
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十九第2題。(PPT課件演示)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全班集體交流第3題:這個圖形的面積你是怎樣計算的?(注意選擇平行四邊形中對應的底和高來計算面積。)
參考答案:12 cm2;18.72 cm2;4.8 cm2。
2.提高練習。
完成教材第89頁練習十九第4題。(PPT課件演示)
(1)理解題意:怎樣計算出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先測量出平行四邊形中對應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集體交流: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怎樣計算面積?
3.拓展延伸。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相等嗎?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一定等底等高嗎?(PPT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基本練習的計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公式,提高練習則讓學生在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與運用,最后的拓展延伸旨在讓學生在辨析中發散思維。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1.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怎樣學的?
2.今天我們主要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學習了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推導公式時,我們首先選擇的是計算面積的基本方法,就是單位面積測量法,通過數方格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觀察表格中的數據,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為了驗證這一猜想是否正確,又通過剪拼的操作,將未知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知的長方形來研究,最后通過觀察對比發現轉化前后的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等量關系,從而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等于底乘高,從而也驗證了猜想的正確性。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經歷了測量——觀察——猜測——轉化——驗證的過程,最后我們還利用公式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作業練習
1.課堂作業:練習十九第5題。
2.課外作業:練習十九第3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探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會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能力目標:在剪一剪、拼一拼中發展空間觀念;在想一想、看一看中初步感知“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測量、思考、討論交流、小組合作等數學活動,體會轉化等數學方法,發展推理能力。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點剖析:
1、重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及應用。
2、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具、學具準備:
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及電腦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豬八戒和孫悟空西天取經回來后,就回到高老莊種起地來,可是孫悟空的地在豬八戒家的旁邊,豬八戒的地卻在孫悟空家的旁邊,它們都覺得干活時很不方便。于是它們商量把地換一下。可是孫悟空的菜地是長方形的,豬八戒的菜地是平行四邊形的,它們都在想這樣交換公平嗎?同學們,你們說這樣交換公平嗎?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這樣交換是否公平呢?
生:算出這兩塊地的`面積,比比就知道了。
師:那長方形的面積怎么算呢?
生: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算呢?
生搖搖頭。
師:那你們想學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齊讀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二、自主學習
在下面的方格紙上數一數,然后填寫下表。(一個方格代表1m2,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小組討論:(1)仔細觀察、比較表格中的數據,你發現了
(2)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1)小組討論:能不能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計算?該怎樣轉化?(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必需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剪拼。
(3)指學生演示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并觀看電腦演示過程。
(4)討論:
A、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面積變了嗎?為什么?(沒有,因為它的大小沒變),(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B、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原平行四邊形的(),轉化成的長方形的相當于原平行四邊形的()。
(6)交流匯報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也可以寫成S=ah或S=ah(師板書)
四、當堂檢測
1、師: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已經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現在你們會利用公式解決問題了嗎?
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并展示學生作業。
2、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面積,列式正確的是:()
A:8×3B:8×6C:4×6D:4×3
通過做此題,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五、拓展提升
下面圖中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
1.4cm
2.5cm
通過做此題,你發現了什么?
六、課堂小結
說說本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七、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ah
=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人教新課標實驗版)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方格紙、平行四邊形若干個
學具準備:平行四邊形四個,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
(1),引入課題
師:(1)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
(2)你們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
(3)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5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板第5單元多邊形的面積)在這個單元中包括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及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下面我們就以這兩個花壇為例。課件出示(2)
二:通過數方格圖,初步感知
(1)你覺得這兩個花壇哪個更大一些?
生1:
(2)怎樣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
(3)你會計算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嗎?
(4)用什么樣的方法能計算出它的面積?
(5)下面就用數方格的方法在小組內來試一試。課件出示(3)
(6)最后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學生討論,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它的長乘寬。
(7)根據你的發現你還能想到什么?
三、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用數方格的方法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要我們計算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這樣就比較麻煩。下面我們不用數方格的方法還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課件出示(4)
自主探究,推導公式
(組內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三個小組的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師:為什么要轉化成長方形呢?生:因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教師用課件(5)(6)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
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出示討論題。(7)
(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2)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匯報,課件演示(8)
學生討論板書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長 方 形 面 積 === 長 × 寬
‖ ‖ ‖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板書:s==a×h==a·h===ah
師:剛才我們已經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那么,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哪幾個條件?(底和高,強調高是底邊
四:鞏固新知,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例1(9),讀題理解題意。學生試做,交流作法和結果。
2、實踐應用(10)
3、思維拓展
(1)出示課件 (11),引導學生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
(3)課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五: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還有那些遺憾的地方?
評析:
王彬老師這一節課的教學是在64名學生的大班中實施的,可后,聽課老師的一致評價是學生學得扎實,理解的透徹,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效果好。也曾看過上海潘曉明老師執教此課的案例,比較之后,有下列思考:
一:大班教學中的放與收的問題
新課程的數學教學提出國成型目標這一概念,即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強調學生自主的思考與實踐。在潘曉明老師的課例中,學生直接拿出紙上印好的平行四邊形,然后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計算出紙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師參與學生活動,并適時啟發、引導。很顯然,這樣的課堂是開放的,對于每一個學生也確實是一種挑戰,但潘曉明老師執教的班級只有30名學生,對于64人的大班,這樣開放的問題會導致一些學生無從下手,教師的指導也必然照顧不全,再加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所以,“放”到怎樣的程度,如何能照顧到全體,王彬老師的課堂設計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從生活情境中一比大小引入,在學生已有的數方格的經驗中先讓學生感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河搞有關系,為下一步的學習進行鋪墊,在進一步的探索中,學生指向明顯,很快通過剪拼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在此過程中,有教師的引導,也有學生的獨立探索與思考,很好的把握了大班教學中放與收的關系。
二、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時效性問題
本課的多媒體課件使用避免了當先許多老師課件使用走形式,無時效的弊病,體現了以下特點:
1、現實情境的真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2、生動形象的過程演示,使學生充分理解算理;
3、豐富多彩的課后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路,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一節好課的標準很多,如何在一節課中既落實雙基,又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提升,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很難將這些目標全部落實,但我們可以以某一方面為著眼點。王彬老師的這節課或許能給與大家更多的啟發。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化思想。
2、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思想。
教學準備:
課件,一個框架式可以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剪刀,為學生準備一張底為6cm、高為4cm的平行四邊形紙張和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創設情景
師:九一小學學校內有兩個花壇,同學們看看它們各是什么形狀?(生: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這兩個花壇哪個大,我們要知道什么呢?(生:它們的面積)
師:哪個花壇的面積你能解決?為什么?(生:長方形花壇,我們學過長方形的面積)
師:回憶一下,以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得出長方形的面積的。
2、穩固復習
師:我這里將兩個花壇的圖形按照相同的比例縮小成這兩個圖形紙片(出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紙張),還有一張透明的方格塑料片(每一小格代表1平方米)和一把尺子(每厘米代表1米),你能用這些工具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說說你的想法。
生:用數方格的方法:把長方形紙放到方格紙上,用計算的方法:用尺子量出長和寬計算。
師:用了數方格和計算的方法,那你觀察下面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生:把右邊那塊割下來不到左邊空白處,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面積不變。是6平方米。
師:比較下面這個兩個圖形的面積?你是怎么想的?(生:也是割補法,面積一樣。)
師:那這個平行四邊形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得出它的面積呢?(生:數方格、計算、割補法)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研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數方格
師:課本上已經把縮略后的圖形畫到了書上,先讀:在方格紙上數一數,然后填寫下表。(一個方格代表1m2,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需要注意什么?
生:一格代表1m2,不到一格按半個計算。
師:自己數一數兩個面積一樣大嗎?各是多少?(生展示數格子的方法,得出兩個面積都是24m2)
2、推導公式
師:上面我用了數格子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不數格子,你能直接計算出來嗎?猜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由長方形引導)
生:相鄰兩邊相乘,或者底乘高。
師:(展示由長方形變拉伸為平行四邊形)你覺得圖形變化中面積怎么了?什么沒有變?
生:面積變小了,但四條邊都沒有發生變化。
師:那說明平行四邊形面積能用相鄰兩邊相乘來計算嗎?(生:不能)
師:好,到底是不是用底乘高來計算呢?剛才我們已經數出了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24m2,請你完成這個表格到課本上,讓后兩個人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生: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等,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師: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初步了解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到底是不是呢?是巧合還是必然呢?接下來我們用割補法驗證一下。你準備把平行四邊形轉化什么圖形來驗證呢?
生:長方形。
師: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經驗,兩人一組,借助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可以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找到轉化前后圖形間的聯系,并把你找到的聯系在紙上寫一寫,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如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聯系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1)面積還相等嗎?
(2)轉化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3)長方形的長、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有什么關系?
(4)怎么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生:沿著一條高切下來,不到另一邊就變成了長方形。
師:試著說說上面的四個問題。
生:面積不變,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生邊說師邊演示,并進行適當的引導)
師:這個在哪呢?是另一個底上的高嗎?(生:不是,是這個底上的高,底和高要對應。)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演示方法。(課件演示兩種方法)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如果用a表示底,h表示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生:s=ah板書)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小是由()和()決定的。共同決定的。
3、回顧總結
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誰能說說我們是怎樣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
三、練習鞏固
(一)基礎練習
1、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
2、下面哪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3=6c㎡?(圖見課件)
3判斷:
①平行四邊形的底是7米,高是4米,面積是28米。()
②a=5分米,h=2米,s=100平方分米。()
③平行四邊形的底越長,面積就越大。()
④平行四邊形的高越長,面積就越大。()
4、把一個用木條釘成的的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
a、周長和面積都不變b、周長不變,面積變大c、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5、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是5cm,底是高的1。4倍,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cm。
(二)拓展提升
1、計算下面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下面圖中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
四、總結提示
師:回憶一下,今天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總結:我們用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種轉化的思想對于我們的數學學習很重要。
板書設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數方格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底高對應)
s=ah
割補法(轉化)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操作、合作和討論,使學生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中,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會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有關的問題。
2、通過操作、分析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
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滲透轉化等數學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實驗探究,解決問題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同時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合作交往能力。
4、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中,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推導得出計算公式,會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聯系實際選擇建房用地。
(1)利用繞城高速路建設中房屋拆遷轉移的事例提問:小明家的房屋也被拆遷轉移了,政府根據有關規定給它們一定的經濟賠償和一塊新房建設用地。新房建設用地是在同一地段的兩塊地中選擇(如圖)。你會選擇哪一塊,為什么?
(2)聯系剛才的選擇地的情況,讓學生比較兩塊地的大小情況。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的方法,如“數格子”,“剪拼比”等方法,同時提出:在剪拼比時你還能發現什么?
(3)引入課題: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兩塊地一樣大。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不能把兩塊地直接進行剪拼,比較呢?那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比較兩塊地的大小情況呢……
二、探究新知
1、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引入:在剛才的比較中,我們發現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那能不能把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轉化成長方形呢?
(1)講解相關的要求。明確小組研究要求。
(2)操作驗證。巡視,個別指導。
(3)集體交流,得出三個相等(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問:你剪拼成了什么圖形,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得出多種方法)
(4)明確各種相等(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面積公式。
引導: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發現了什么(面積相等)我們還發現些什么(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教師逐步點擊交互,得出: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5)用字母表示面積計算公式。
(6)小結。(明確轉化的方法。)
2、面積計算公式的應用:
(1)聯系引入部分,提出利用計算的方法來比較那兩塊地的大小:請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討論后,給出底和高,進行計算。
(2)計算長方形面積,再次通過計算的方法說明兩塊地面積相等。
(3)試一試: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教學小結。進行推導:
(1)明確研究的要求。
(2)動手操作:根據要求將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同組中相互交流。)
(3)得出多種方法,明確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它的面積大小沒有改變,并逐步得出其它的相等的情況。
(4)結合媒體的剪拼過程的演示,集體交流,進一步明確三個相等,得出面積計算公式。
(5)了解認識、明確:S=a×h,S=a·h或者S=ah。
(6)進行小結。
4、初步運用公式。
(1)教學試一試,(2)練一練。
三、鞏固應用
1、練習二“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畫一畫。交流時說出思考過程,進一步強化對平行四邊形與轉化成的長方形之間聯系的認識。這是一個反向建構的過程。
2、練習二“第2題”。
可以先提問學生: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需要測量哪些數據?然后組織學生測量和計算,提醒他們測量時一般取整厘米數。
3、練習二“第3題”。
這是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既讓學生應用公式解決問題,也滲透了估測的方法。解答完后讓學生明白:計算的結果只是這塊菜地面積的近似值,而這樣的近似值一般已能滿足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需要。
4、練習二“第5題”。
讓學生在讀懂題意的基礎上先獨立思考,給學有能力的同學以鍛煉思維的機會,然后讓同桌拿出準備好的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木框。
四、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自由發揮。)
教學反思:
上述教學設計中,學生興趣盎然,始終以積極的態度、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是通過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識,獲得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小學數學內容來源于生活實際,它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有利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上述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選擇建房用地,看到了平行四邊形來源于生活實際,也體會到了計算它的面積的用處,這就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新知識的探究之中。
(二)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中,對傳統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方法作了大膽改進。為學生解決關鍵性問題——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奠定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基礎。這一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課后調查發現全班有近一半的'同學想到了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這一方法。接著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大膽地提出猜想,由于受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干擾,大多數同學認為: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兩條相鄰邊的乘積。對于學生的猜想,教師均給予鼓勵。因為雖然第一個猜想的結果是錯誤的,但就猜想本身而言卻是合理的,而創新思維的火花往往在猜想的瞬間被點燃,不同的猜想結果又激發起學生進行驗證的需要,需要同學們作進一步的探索。令人驚喜的是,有的同學竟能發現兩種猜想有矛盾之處,這是我所料始不及的,仔細想想,這雖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因為老師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樂想、善思、敢說,他們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實踐、驗證……
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這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教師在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獨立思考時間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獨立自主的,因此面對同樣的問題學生會出現不同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能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時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能夠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與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上面的教學片斷中,學生之所以能想到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正是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才得到"靈感"的,而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各種方法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學生只有在相互討論,各種不同觀點相互碰撞的過程中才能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不斷得到增強。
(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能給學生的思維以方向和動力,不善于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學生是不可能具有創新精神的。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探索性的問題,教師的提問切忌太多、太小、太直,那種答案顯而易見的一問一答式的問題要盡量減少。上述教學片斷中,為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想什么辦法自己去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這一問題的指向不在于公式本身,而在于發現公式的方法,這樣學生的思維方向自然聚焦在探究的方法上,于是學生就開始思索、實踐、猜想,并積極探求猜想的依據。當學生初步用數方格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后,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公式能運用于所有的平行四邊形嗎?”這個問題把學生引向了深入,這不僅使學生再次激發起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更是一種科學態度的教育。其次,要積極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教師對學生產生的問題意識要倍加呵護與尊重,師生之間應保持平等、和諧、民主的人際關系,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充分披露靈性,展示個性。在上述教學片斷中,我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問題。于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該怎樣求?是等于兩條鄰邊乘積還是等于底乘高?”“該怎樣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呢?”“怎樣用數方格來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用轉化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呢?”……這些問題在學生的頭腦中自然產生,學生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滿足了學生自尊、交流和成功的心理需求,從而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初步知道轉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重難點: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具、學具準備:
1. 教學課件。
2.剪兩個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邊形,供演示用。
3.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用教科書第137頁的圖剪下來貼在厚紙上)和一把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幻燈出示各種圖形。提問:方格紙上畫的是什么圖形?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讓學生指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讓每個學生在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上畫高。(教師巡視,注意畫得是否正確。)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新課
1.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l)指導學生數方格。
(2)出示方格紙上畫的長方形,要求直接計算出它的面積。然后指名說出計算結果。
(3)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
提問: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呢?它們的面積怎么樣?
啟發學生把比較的結果重復說一遍。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4)小結:從上面的研究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來。但數起來比較麻煩,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確。特別是較大的平行四邊形,像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積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計算長方形面積那樣,找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
2.用實驗的方法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1)從上面的比較中,你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面積與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之間有什么聯系?你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呢?想一想,該怎么做?(教師先要求學生要沿著哪條哪條高剪,再讓學生動手.)
(2)教師示范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剛才我發現有的同學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把從平行四邊形左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邊,拼成長方形。在變換圖形的位置時,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做呢?現在看老師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著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平行移動。
③移動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著直角三角形繼續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到兩個斜邊重合為止。
請同學們把自己剪下來直角三角形放回原處,再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向右慢慢移動,直到兩個斜邊重合.(教師巡視指導。)
(3)引導學生比較。(在黑板上剪拼成的長方形的上面放一個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便于比較。)
①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樣的關系?
③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樣的關系?
教師歸納整理: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寬分別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相等。
(4)引導學生總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長方形右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邊形右面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5)教學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板書:S=a×h,告知S和h的讀音。
教師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寫成ah,代表乘號的“.”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
(6)看教科書第65頁中相應的內容,并完成第65頁中間的“填空”。
3.應用總結出的面積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看教科書第66頁的例題,指名讀題后,引導學生想,根據什么列式?并提醒學生注意得數保留整數。然后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教師巡視。共同訂正,指名說出是根據什么列式的。
(2)完成教科書第66頁“做一做”中的第l題和第2題。做完后共同訂正。
(3)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積。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六的第1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五、作業;練習十六
第2題和第3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3
一、 案例背景:
執教班級是五(3)班和五(5)班,這兩個班的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知識面較廣。
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第25-26頁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前,學生只學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而平行四邊形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是個直觀模型,有關平行四邊形特征等知識一無所知。鑒于上述種種情況,對教學進行必要的知識鋪墊,以利于這次探索活動有效地開展。從事數學教學工作以來,我崇尚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間。
二、教材簡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的認識,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若想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另外,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對后面學習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會起到積極的遷移作用。
三、教學詮釋與研究。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教學不止一次。以前教的是人教版教材,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借助剪、拼的方法。利用形變積不變的道理,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教學時,我讓學生動手剪、拼,把平行四邊形拼成了長方形之后,我就開始下面的啟發式提問:①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②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③轉化前后兩圖形之間什么沒有變?啟發學生討論,回答。這樣組織教學,學生一般都能得出正確結論,課堂教學進程是一帆風順的,“效果”是好的。
現在再來審視一下以前的這一節課堂教學,我發現在這種看似良好的效果背后,卻潛伏著大的危機:在這樣的課堂中,問題由老師提出,思維的路線由老師操縱,學生究竟有多少自主學習的成分?這樣的課堂教學貌似“啟發式”,實則是由教學操縱的“包辦婚姻”,學生是沒有“自主權”的。若長此以往,學生只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而不是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高手。我們知道,創造源自問題,這樣的教育培養出的學生還有創造性嗎?
如今,我又開始教學這一內容。不同的現在使用的是北師大版的新教材。這一內容出現在五年級數學上冊,標題是“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材首先展示了這樣一個情境:公園準備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空地上鋪草坪,如何計算這塊空地的面積?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思考如何去解決,從而使學生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隨后,教材提供了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是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數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種是通過剪與拼的活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然后計算出面積,最后,教材安排了觀察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從中推導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教材的編排意圖是重在讓學生自主探索,在探索活動中,使學生發現并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課堂教學時如何體現文本的`這一“真諦”呢?新課程提倡教師要依據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我根據班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識基礎來創設問題情境。下面是課堂教學中的開始片斷:
小黑板出示:
師:每個小方塊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你能知道上面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生:圖1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一塊塊數的。
生2:我發現長方形長是4㎝,寬是3㎝,所以面積是4×3=12(平方厘米)。
師:誰能很快知道圖2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生1:它的面積還是12平方厘米,因為還是由12個小正方形組成的。
生2:把中間的一排往左推一格,所以還是12平方厘米。
生3:把多的一塊剪下來拼過去,正好是一個長方形,面積還是12平方厘米。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我們可用割下來補過去的方法,將圖形轉變為長方形,很快知道它的面積。誰能很快說出圖3的面積?
生1:在圖形中間劃出一個正方形,面積是9平方厘米,再把兩邊的三角形拼在一起,面積是3平方厘米,一共是12平方厘米。
生2:把左邊的兩個小三角形剪下來補在右邊也正好是個長方形,面積是12平方厘米。
師:對于這個圖形,我們用割補的方法能很快知道它的面積。
接下來,小黑板出示:
比較一下,圖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大小如何?
生1:我用數方格的方法:長方形有5×3=15個小方格,而平行四邊形有11整格,加上8個半格拼成的4個整格,也是15個方格,平行四邊形面積和長方形面積同樣大。
生2:我把平行四邊形左邊的割下一個三角形,補到右邊,就得到一個長方形,得到的長方形面積是15個方格,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是15個方格,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相同。
師: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圖形的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
生:圖形的形狀變了,面積大小沒有變。
師:說得好!我們把割下的一塊沒有扔掉,而補在這里,正好得到一個長方形,圖形的形狀變了,但面積沒有變。所以,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5個小方格。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反思:現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所謂對新的學習材料的“理解 ”,就是學習者依據自身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認知繪聲繪色)去解釋新材料,使新材料與主體的已有知識、經驗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非任意的聯系。在上述片斷中,我設計了三個圖形讓學生直接說出它們的面積,并對學生用割補的方法給予肯定,為的是學生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時能產生學習的正遷移。接著,又設計了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一個是長方形,一個是平行四邊形,特別是兩個圖是在畫有小方格的背景上畫出的,我還暗示性的畫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高,讓學生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學生很快就能用數小方格的方法和“割補”法,為下面的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奠定了關鍵性的一步課后反思時,我覺得這節課在引導學生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鋪墊、暗示還是多了點,如果抽掉那些鋪墊,直接讓學生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這時課堂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我期待著下一次的教學實踐。
幾經思考,第二天在另一個班上這一內容時,我決定我覺得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的空間。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剛才同學們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比出了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能用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呢?請同學們拿出各自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動手剪剪拼拼,看看行不行?
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加驗證。
師: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誰愿意上講臺前演示給大家看?
學生爭著前來演示,沿著平行四邊形地高剪開,拼成長方形。
學生演示時,師追問學生:是沿著哪一條線剪的?
生:沿著平行四邊形地高剪開的。
師:為什么要沿著高剪?
生:因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不沿著高剪,就拼不成一個長方形。
師:由此看來,對于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你們已經會計算了,現在,你們能算出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有的學生在量著,有的則愣著,有的忍不住抱怨著:它沒有告訴什么呀,怎么算?我悄悄地走過去,小聲地問:你希望告訴你什么,你就能算了,你有辦法自己去知道需要的條件嗎?得到啟發,該生也拿尺量了起來。
全班交流自己的結果。
生:我量得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高是4㎝,所以面積是6×4=24(平方厘米)。
師:你能不能告訴大家,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么用平行四邊形的底乘高?
生:因為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面積不變。我發現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地底,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長 方 形 面 積 = 長×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高
師: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字母公式是怎樣的?
生1:s=a×h
生2:還可以用小圓點代替乘號。
生3:還可以省略小圓點,寫作:s=ah
師: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生:學會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是怎么學會的呢?
部分學生沉默,估計是學生不善于表達。
師:面對著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新問題,我們用割補的方法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用舊知識解決了新問題。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思想方法去獲取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等新知識。你們說這種思想方法重要嗎?
反思:對于如何概括出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我沒有像以前那樣由教師提出一個個小問題,然后學生回答,從而得出公式,而是直接先讓學生計算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這一問題對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學生居然算出來了,這說明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如果教師牽著學生走,鋪墊太多,會妨礙學生獨立思考,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既然求出來了,歸納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創設喜羊羊與灰太狼比較草皮的大小而爭吵的故事。
2.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草皮各是什么形狀?
喜羊羊:平行四邊形 灰太狼:長方形
3、提問:長方形的面積怎么算?
4、揭示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
1.數方格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兩個圖形的面積并填寫書上87頁表格。
(3)反饋匯報數的結果,得出: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兩個圖形的面積
一樣大。
(4)提出問題:如果平行四邊形很大,用數方格的方法麻煩,能不能找
到一種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5)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6)引導學生交流發現并全班反饋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
(7)提出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操作驗證。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利用三角尺、剪刀,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想辦法轉變成我們已學過面積計算的圖形,完成后和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
(4)利用課件演示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過程。
(5)觀察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A.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較,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B.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6)交流反饋,引導學生得出:
A.形狀變了,面積沒變。
B.拼成的長方形,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7)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8)活動小結: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變成了同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邊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驗證了前面的猜想。
3.教學例1。
(1)(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的花壇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積是多少?
(2)學生獨立完成并反饋答案。
三、鞏固運用
1.明辨是非
2.你會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3.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4.練習十五第3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回答。)
五、教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15
設計說明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求圖形面積的方法,積累了一些求圖形面積的實際經驗,針對學生的學情,本節課是這樣設計的:
1.通過具體情境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復習這些知識時,逐步將問題轉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從而使學生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也容易引起他們認知上的沖突。
2.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導方式。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現已有的知識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分析、比較和推理,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3.滿足不同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平行四邊形紙片 方格紙剪刀
學生準備 硬紙板做的平行四邊形 三角尺 剪刀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公園里的一塊長方形空地的示意圖:長10米,寬6米。
提出問題:同學們,公園里有一塊空地要進行綠化,你能算出這塊空地的面積是多少嗎?
生:10×6=60(平方米)
師:除了用計算的方法,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得到圖形的面積嗎?
生:數方格。
2.出示空地中間一塊平行四邊形的區域,底邊6米,斜邊5米,高3米。
提出問題:這塊地是什么形狀的?你們能用計算的方法求出它的面積嗎?
3.學生回答后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教師對主情境加以修改,先來復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同時又巧妙地引入新內容,激起學生的大膽猜想,體現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積極性。
⊙猜想嘗試,獲取新知
1.出示教材53頁問題一。
師:我們會求什么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圖形的面積?
學生討論,猜想求這塊空地面積的方法。
預設
生1: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因為平行四邊形的特點也是對邊相等。
生2:把平行四邊形的相鄰的兩邊相乘。
過渡:究竟哪種方法可行呢?我們該如何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呢?
2.借助方格紙數一數,比一比。
師:以前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那么用這種方法能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1)請大家仔細觀察方格紙上的兩個圖形,數一數。
(2)得到結論:長是6米,寬是5米的長方形面積時30平方米,而底邊是6米,斜邊是5米的平行四邊形所占的小方格數不夠30個,也就是不足30平方米,我們不能用鄰邊相乘的方法來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呢?你是怎樣數出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發現:18=6×3,其中18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6和3分別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提問:難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底乘高來計算嗎?我們會求長方形的面積,你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嗎?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了圖形的面積,這種方法是學生熟悉的、直觀的計算面積的方法。同時呈現兩個圖形,暗示了它們之間的聯系,為下面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鋪墊。
3.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下面我們來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系。(出示課堂活動卡)請大家根據課堂活動卡來完成活動。
(1)質疑:上面的方法有一個相同之處,都是沿高剪開。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開呢?
釋疑:只有沿高剪開,才能出現直角,才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2)師生共同總結。
①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長方形。
②剪拼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不變。
③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3)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S=ah。
(4)梳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
師:剛才大家在剪拼的時候,都把平行四邊形變成了長方形,你們為什么都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呢?
(學生匯報)
師小結:同學們總結出的方法,其實就是數學上的轉化法。通過轉化,我們可以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解決新問題。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我們可以應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間,使學生在剪、拼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中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與轉化后的長方形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探索活動中,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同時也使學生學到了怎樣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與方法,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01-28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0-31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05-20
面積教學設計05-30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熱門)05-20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07-26
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設計優秀12-19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經典15篇)10-15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精選】09-27
圓的面積的教學設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