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音樂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教學設計1
月光啟蒙(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民謠童謠的內容,領悟二者的內容美、形式美。
3、學習作者描寫母親歌聲的方法。
教學重點:
重點是:形象再現歌謠意境,感受民謠、童謠的深遠意境。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讀了礦工詩人孫友田的散文《月光母親》的節選,課題是:(生答)《月光啟蒙》。
課文敘述了母親在月光下對作者的啟蒙教育,啟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學生看板書齊讀)唱民歌、講神話、唱童謠和說謎語。
二、理清寫作順序
課文的這四方面內容分別對應哪些自然段?
2-5唱民歌
6講神話
7-9唱童謠
10-13說謎語
三、教學課文重點語段
你最喜歡哪個部分內容呢?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讀一讀,想一想,這部分內容好在哪里?準備朗讀并給予說明。
教學第一段
1指名讀自己喜愛的語段,說說主要內容、語言特點以及你的讀后感。
2出示文字:
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
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
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
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3組織討論:
(主要內容)這兩段歌謠分別描繪了什么樣的生活?
現實生活和想象生活,都與月亮有關,都很美。表達了熱愛生活、熱愛家鄉、向往未來的.思想感情。
文中哪段話是對現實生活的具體描寫,對應第一段歌謠?找出來,讀一讀。
(語言特點)這兩段歌謠從形式結構上看,像我們學過的什么類型文章?
像古詩:句式工整,句末押韻,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充滿詩情。
4誰再來讀兩段民謠?
5討論怎樣讀好兩段民謠。
出示文字: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吟唱”什么意思?輕聲歌唱。
“深情”指什么樣的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兒女的殷切期望)
“芳香的音韻”什么意思?動聽的歌聲就如同彌漫在空氣中的芳香一樣,讓我們陶醉。我們仿佛來到一個開滿鮮花的大花園。
6誰來再讀一下兩段民謠。
7下面請欣賞吟唱歌曲。(播放歌曲)
教學第三段
1再指名讀自己喜愛的語段,說說主要內容和語言特點以及你的讀后感。
2出示文字,指導朗讀:
“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干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
——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貍貓來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著花舌頭。”
3組織討論
主要內容:勤勞的小紅孩、貪吃的小老鼠、幸福的毛娃,都非常可愛。
語言特點:簡潔明了,節奏明快,幽默風趣。
4誰再讀一下這三段童謠。
5誰能為我們演唱這三段童謠?
6請你仿照第四段話,描述一下這個同學的歌聲。
()用()的嗓音()地為我們(),(),像(),像()。教室里立即飄滿了她那()的音韻。
小結。
母親的民歌民謠有什么特點?給了我什么樣的啟蒙呢?
結合學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
1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討論“豁然開朗”指我明白了什么: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向往未來的思想感情。
2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音樂教學設計2
一、交流談話,蘊伏話題。
師:第一次見面,咱們聊聊,好么?知道我從哪里來,叫什么名字么?
生:(看著課件投影的扉頁念)江蘇省吳江市廟港實驗小學張學青
師:聽說過廟港么?
生:(齊)沒有。
師:那我說廟港就在香港邊上,你相信么?
生:不相信。因為廟港在江蘇,香港在中國的地圖上是在很南面的。
師:有道理。那我說廟港比香港還美麗,你信不信?
生:相信。因為廟港這個地名好像是鄉下農村的感覺,村莊里都是很美的。
師:村子的景色,最原始的自然,所以美,對不?能夠根據已知的情況對未知的事物進行合理的推測和想象,這是智力結構中很重要的部分。沒聽過廟港,那知道蘇州么?
生:知道。蘇州是個很有名氣的城市。那里橋多,水多,還有蘇州園林。
師:聽過蘇州話么?
生:沒有。
師:有個詞語叫吳儂軟語,說的就是蘇州話溫軟,悅耳,想不想聽我說幾句蘇州話?
生:(好奇)想!
師:就給你們說個吳地民謠吧。(板書:民謠)什么是民謠呢?
生:流傳在民間的歌謠。
師:那么,民間是通過什么方式流傳的呢?口耳相傳。什么叫口耳相傳?
生:就是說給別人聽。
師:(指著倆學生):我說給你聽,你再說給他聽,這叫
生:(齊)口耳相傳
師:上一代人講給這一代人聽,這一代人再講給下一代人聽,這也叫
生:(齊)口耳相傳
師:這首童謠,就是我小時候母親說給我聽的。耳朵豎起來,用心聽,看誰能聽懂。
(師用蘇州方言說,生沒有聽懂并大笑。師投影出示民謠:鵓鴣鴣,要做窠。早上做,露水多;點心做,熱勿過;夜里做,蚊子多;想想還是明朝做。師解釋:點心是中午的意思,熱勿過是很熱的意思。)
師:民謠中的這種叫鵓鴣鴣的鳥,后來有沒有做成窠呢?
生:沒有。因為到了第二天,它又會覺得早上做露水多,中午做還是熱,晚上做蚊子多,就又不想做。
師:如此,它又會等著下一個明天。叫人想起一句詩:明日
生:(接答)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師:這不是《明日歌》的民間版?但這首民謠,有沒有直接說了這層意思?
生:沒有。
師:就說了這樣一種鳥,至于從它身上你能明白些什么,民謠中沒有直接說,這就叫含蓄(板書:含蓄),又特別好玩,這就叫風趣(板書:風趣)
二、揭示課題,理解啟蒙
師:看老師寫一個字(板書:蒙),這個字念什么?
生:mng
mēngměng
師:蒙字什么頭?
生:草字頭。
師:在你們的印象中,草字頭的字,多數跟什么有關?
生:草,或者植物。
師:對。這個蒙,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種寄生的藤本植物,纏繞依附在別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蓋的意思。注意看,蒙字平寶蓋下有幾橫?
生:(齊)兩橫。
師:對。記住了,以后寫蒙字,里邊有兩橫,它是一層蓋在一層上面,所以是
生:兩橫。
師:(板書:啟)啟是什么意思?
生:開啟
師:那你想想,啟蒙連起來是什么意思?
(生一時語塞)
師:打開了,那么,原先遮蔽的東西會怎樣?
生:看見了。
師:對。啟蒙這個詞,從字面上講就是這個意思:打開,使原先遮蓋的東西得以看見。
師:(板書:月光。月光啟蒙,月光能啟蒙么?月光又能啟蒙什么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生齊讀課題。)
三、整體感知,自由質疑。
(師要求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生讀,師巡視)
師:到了高年級,讀課文應該不成問題了,但這篇文章中的有些字,不大好讀,容易讀錯,我請同學來讀讀看。(出示:籬笆、時辰、混沌、篩大米、蓮花落。生讀籬笆、時辰。)
師:你的朗讀和生字表中的注音有什么不同?
生:生字表中,這兩個字都有聲調。
師:對。這兩個字,單個念的時候都有聲調。但在籬笆時辰的詞語里,要念輕音。
(生齊讀。)
師:聽過蓮花落么?知道蓮花落是什么玩意兒么?(生搖頭。)
師:讀讀課文中的句子,至少可以知道什么?
生:蓮花落是可以唱的,像歌曲一樣的。
生:蓮花落是一種民間曲藝。
師:說得好。蓮花落又叫數來寶,早在宋代的時候就開始流傳了。語言通俗易懂,在民間流傳,以前叫花子要飯的時候常唱,后來發展成了一種民間曲藝。
(指名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課文主要內容:主要寫母親在我童年時代為我吟唱民歌童謠,給我講故事、說謎語,為我帶來了童年夏夜的美妙。師相機板書:吟唱民歌、童謠,講故事、說謎語。)
師:再讀課文,這次要求大家靜靜地讀,邊讀邊想:有哪些字詞不懂,哪些句子你感到理解起來有困難?在文中做上記號,一會兒我們交流。
(生默讀,邊讀邊做記號,師巡視,并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問題是好事。)
生:什么叫混沌?
師:你把它放在句子里讀出來。
生: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師:知道豁然開朗是什么意思么?
生:就是一下子明白過來。
師:那你推想一下,混沌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明白。
師:糊里糊涂,不明白的樣子就叫混沌。在沒有字典的情況下,聯系上下文推想也是理解新詞的一種方法。從混沌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就叫(師指課題板書)
生:啟蒙。
生:我不知道黃河的故道中故道是什么意思。
師:知道故友的意思么?
生:故友就是老朋友。
師:對,原來的朋友,舊的朋友。故道就是原來的道路。黃河常常泛濫決堤,常常改道。黃河故道,就是黃河原來走的道路。
生: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這句話中的長歌謠的長是什么意思?歌謠怎么能長呢?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出示句子):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長,第一個長是什么意思?
生:生長。
師:對。這個長是說他的家鄉黃河故道邊,土地貧瘠,各種作物難以生長。那么第二個長是什么意思呢?
生:出現、發明
師:歌謠,一般地我們不說發明,與哪個詞搭配更合適?
生:流傳。
師:好。產生、流傳。這句話是說,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歌聲不斷。那么就干脆把這個句子直接說成: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流傳歌謠。好不好?
生:不好。好像讀著不順。
生:我覺得用流傳,感覺浮在表面,應該要有點深意,有點內涵的。
生:我覺得用長字有一種韻味。
師:這韻味,又在哪里呢?(生欲言而不得,語塞)長讓人聯想到根,你想想,這歌謠的根是什么?
生:就是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
師:棒極了。那根,就是祖祖輩輩一代又一代的人。再來想這個長字,我們說,這個人長大了、長高了、長結實了,長給你什么感覺?
生:越來越大的感覺,好像很有生機和活力。
師:對。這就是長字的韻味。歌謠與長字搭配,是一種陌生的搭配,寫出了那個地方歌謠的蓬勃生機和活力,也讓這個句子帶著一種詩性的美。
(生齊讀句子。)
生:小院里立即飄滿了芳香的音韻,怎么說是芳香的音韻?
師:是啊,聲音可以是輕的,響的,甜美的,溫柔的,怎么會是香的呢?一個有價值的好問題。還有么?
生:母親不識字,怎么可能有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呢?
師:不識字不讀書,哪來的智慧呢?呵呵,我也在想。
生:明明是母親是我的啟蒙老師,為什么題目是月光啟蒙呢?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相當有意思,相信隨著課文的深入學習,你們對這些問題會有自己的發現和理解。
四、享受美妙,體會啟蒙
板塊一:夏夜之美妙
師:課文開頭第一句就寫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怎樣的美妙呢?(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
(生自由讀)
師:讀這段文字,你有怎樣的感覺?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生:很美。
師:美在哪里?
生:很寧靜,我感覺眼前出現了月光照著大地的情景。
師:夢幻一樣的,很詩意。那么就用我們的眼睛,用心靈來感受這夏夜的美妙。(配樂畫面,師誦讀后)把這畫面映在我們的腦海里,通過我們的朗讀把這夏夜的`美妙傳達。
(生齊讀,靜美優柔地讀。)
師:課文中說,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時辰,僅僅是因為景色的美么?
生:還因為在夏夜里,母親為我講故事,吟唱歌謠。
師:母親給我吟唱的又是什么呢?
板塊二:民歌童謠之美妙
出示民謠:
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們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生自由念讀)
師:(指名讀,讀得響亮、鏗鏘)你來看,母親是怎么為我吟唱這些歌謠的?
生:用很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
師:三月的和風什么感覺?
生:輕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的。
師:吹面不寒楊柳風,很柔,很溫暖的感覺。小溪的流水呢?
生:叮叮咚咚,很恬靜。
師:那么怎樣來表達這種感覺呢?你試著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師領讀一句,給予一定的節奏和速度。生跟讀,有進步。)
師:對,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編者,是邊想邊唱,邊唱邊想的。讀時,要輕要慢,要柔柔的,有一種悠長飄逸、舒緩自由的感覺。
(生齊讀,有韻味。)
師:讀得已經不錯了。你們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個孩子,聽母親來唱一唱?
生:(熱烈地)想!
師:那就閉上眼睛。
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母親的歌聲也飄出來了
(純粹的無伴奏的甜潤歌聲響起來了。輕輕的,緩緩的,像月光移過籬笆與屋檐。孩子們閉上了眼睛,沉浸在月夜下的歌聲里。此時,不光是學生,整個會場,就連聽課老師恐怕也有那么一小會兒的恍惚。歌聲戛然而止,學生卻還閉著眼睛,似乎在回味。)
師:什么感覺?
生:很親切。
生:美。
師:美就一個字。就像課文中說的那樣
生:(齊讀)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師:剛才有同學提出來,聲音怎么可能是香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因為母親的聲音是溫柔的,好聽的,所以就香了。
師: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說她聲音溫柔啊。
(生靜默思索。)
師:這個問題有點難。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想文中有個句子說,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那就意味著什么?
生:那個地方長不出東西,很苦。
師:意味著在那個地方生活,需要比別處付出更多的汗水。艱辛的付出,換來的還只是清苦的日子。母親忙完一天的活計,可想而知很勞累。勞累之后干什么?(引生齊讀
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師:沒有怨言,沒有愁苦。洗去勞累,換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謠。再來看,她唱的是什么?(引生齊讀月兒彎彎像小船再蓋南樓遮太陽。)
師:守著一方貧瘠的土地,不能去遠方,不要緊,誰帶我們去呢?
生: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可以帶我們去。
師:多么奇特的想象啊。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樓,不要緊,誰給我們蓋啊?
生:鳳凰。
師:傳說中的鳳凰是一種怎樣的鳥?
生:吉祥、太平,一種喜慶的鳥。鳳凰到,吉祥到。
師:是啊,喜慶的鳳凰幫我們蓋了那么多樓
生:(齊讀)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師: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勤勞的母親,任勞任怨。
生:以苦為樂。
生: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覺得日子會越過越好。
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師:在苦難的日子里,能對未來始終抱著熱情,懷著美好的向往,這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的精神底子啊!所以,這樣的芳香的音韻,不僅香在院子里,也香在我的心里。
我們知道,聲音是無形的。作者是怎么來寫出母親聲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韻,什么器官可以感覺到?
生:皮膚可以感覺和風,耳朵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鼻子可以聞到芳香。
師:是啊,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寫出了同樣的感覺母親聲音的美妙。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生再讀句子。)
師:童年的夏夜,有這芳香的音韻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課文開頭就說
生:(齊)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師:美妙的還不僅在那些民歌。你再來讀讀這些夏夜里的童謠:
出示:
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干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貍貓來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著花舌頭。
師:三首童謠,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腳,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著喊著讀。覺得怎么讀暢快你就怎么讀。
(生自由讀,跺腳的,拍手的,邊讀邊做老鼠啃鍋沿動作的,不一而足,氣氛活躍。)
師:這些童謠,念著有什么感覺?
生:我覺得有旋律。
師:我知道你是說這些童謠讀起來有一種內在的節奏,我們可以合著一定的節拍讀。
生:我覺得很有趣,很幽默。
師:有趣在哪兒?我們來看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貍貓來哄你,老鼠最怕什么呢?
生:貓。
師:讓它別急,可抱個貍貓來不是讓它更急么?特別好玩。
生:讀起來瑯瑯上口。
師:你知道為什么上口么?
生:因為三首童謠都是押韻的。
師:對。你來看,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山藍押韻,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臺來押韻,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哭屋押韻,笑轎也押韻。
喜歡么?喜歡就把它們背下來。
(生自由練背,興味盎然。指名背。)
師:這些童謠有一定的節奏,你喜歡讓這節奏慢點還是快點?
生:快點。
師:對,童謠與民歌不一樣。童謠是活潑而明快的,節奏明快些更好。
(師生打起節拍齊背童謠,其樂融融。)
師:這童年的夏夜,有這節奏明快,幽默風趣的童謠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課文開頭就說
生:(齊)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板塊三:母愛之美妙
師:作者說,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她給我的啟蒙是什么?
(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讀完這一段,請你猜猜,作者是干什么的?
生:詩人,因為他說,母親讓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了詩歌的王國。
師:這篇文章的作者叫孫友田(板書:孫友田)可是,我要告訴你們,孫友田是個煤礦工人。(生驚訝不已)在你印象中,煤礦的工作是怎樣的活兒?
生:在地下挖煤,非常辛苦,很臟,我看到電視中的煤礦工人臉都黑漆漆的。
生:還很危險,因為煤礦中經常有事故發生。
師:說得不錯。孫友田怎么會從一個煤礦工人成長為一個詩人的呢?我們來看看他的散文《黑土地》。
(出示《黑土地》片斷:
白天跟師傅下井勞動,頭頂一盞礦燈,像黑色的鷹銜著一粒光芒,在叢林一樣的支柱間飛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變成詩行。
我寫《大山歡笑》:萬年煤層打個滾,/一山烏金往外冒。/黑寶石,往外跑,/滿山滿谷金光照。/一路大聲喊:/我是煤,我要燃燒!
孫友田《黑土地》)
(生自由讀。)
師:這是節選自《黑土地》的兩段文字。讀第一段文字,再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你發現了什么?
生:母親的工作很辛苦,兒子的工作也很辛苦。但他充滿了生活的熱情,說自己像黑色的鷹銜著光芒,很有豪情。
師:說得好。我是煤,我要燃燒,這是一種怎樣的熱情啊!
生:我覺得作者特別像他的母親: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給我唱歌;我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變成詩行。
師:真好。你在《黑土地》里看到了母親的身影。我的生活熱情必定是受了母親的影響。
第二段文字是一首詩《大山歡笑》,是孫友田的代表作,讀讀它,你又發現了什么?
(生自由讀。)
生:很順口,押韻的。
師:像什么?
生:像母親給我念的那些童謠,瑯瑯上口,明快,流暢。
師:是的,《大山歡笑》里有童謠的影子。所以說,月光啟蒙,實際上是說母親在我童年時代,不知不覺中,給我播了一顆愛的種子,一顆詩的種子。這《黑土地》,就是那些種子開出的花朵。
師:剛才有同學說了,明明是母親的啟蒙,課題為什么叫月光啟蒙呢?你覺得,母親與月光之間又有什么聯系?
生:月光是柔和的,母親也是很溫柔的。
師:月有光。我喜歡看月夜,看月色不分貧富貴賤,分攤給每家每戶,照亮了大地。母愛有光么?
生:母愛也有光。母親在清苦的日子里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童謠,讓我知道了面對艱難困苦,也要充滿熱情地生活,永遠有追求。
師:說得真好。母愛有光,母親為我點了一盞心燈,照亮了我以后道路。
師:月光無聲。母愛呢?
生:母愛也無聲。母親用唱民歌童謠的方式給我教育。
師:還有她自己,那份對生活的熱情和向往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就如唐詩中說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誰說不識字的人就不智慧呢?童年的夏夜,有這如水似光的母愛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課文開頭就說
生:(齊)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師:這篇文章原先的題目就叫《月光母親》。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母親年紀大了,患了老年癡呆癥。他在《月光母親》里是這樣寫的:
(師伴樂誦讀,母親蒼老的形象與年輕時為我唱歌謠的畫面同現:
我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藹,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在《母親》的音樂中,全場寧靜。有晶瑩的東西,在一些同學和老師的眼里滑淌。)
師:歲月如塵。多少往事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然而,母親在月夜里為我吟唱的民歌童謠,卻依然鮮活在我的記憶里,一聲聲啊一句句
(歌聲再度響起。師輕輕吟唱,全場師生跟著輕和)
師:在歲月的流里,有些東西會消失,比如母親會老去,我也會老去。但有些東西,在歲月里沉淀,比如,像母親這樣的歌聲。
五、拓展延伸,親近民間文學
師:母親不識字,卻有智慧和才華。母親的魅力,來自民間文學的魅力。民歌童謠是民間文學中一顆璀璨明珠。上課開始時我給大家說的是一個吳地的民謠,那么,在張家口的土地上,一定也有這樣的民歌童謠。課后搜集一些,與同學們交流。請班長將同學們搜集到的制成小報,寄給我一份。我相信,張家口的土地上,既長莜麥與口蘑,也長智慧和才華。我期待和你們一起來分享。下課。
音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熟練地吹奏樂曲《葬花吟》,表現出樂曲中如泣如訴、悲涼的情感。
2、自主學習樂曲《神話》,倚音吹奏準確。
教學重點:
能用連貫的氣息吹奏樂曲
教學難點:
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把情感融入到樂曲中
教學準備:
《紅樓夢》影像資料、巴烏、伴奏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上節課內容
三、新課教學
1、播放《紅樓夢》片段
2、大概講解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了解林黛玉這個人物特點。
3、由故事引出樂曲《葬花吟》,它是電視劇《紅樓夢》的插曲,整首樂曲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價值的真實寫照,淋漓盡致抒發了林黛玉的自述自傷。旋律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把林黛玉對身世的.遭遇和感嘆表現得入木三分。
4、老師表演巴烏曲《葬花吟》,引導學生把情緒帶入巴烏低沉的聲音中。
5、學習樂曲
(1)手指劃節拍,練習唱譜;
(2)注意在換氣記號的時候才能換氣,體會樂曲的情感;
(3)注意附點八分音符節奏準確,樂曲中有前倚音和后倚音,演唱時要表現出來。
(4)學生自由練習巴烏吹奏。
6、請個別同學表演,大家共同點評他的優點和不足。
7、根據學生吹奏發現的問題,老師再次示范,讓學生注意更正。
8、學生練習。
9、集體吹奏,老師指揮。
10、隨音樂伴奏曲吹奏樂曲,要求速度較慢,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悲涼情感,用情感來演奏,讓自己的演奏打動自己。
三、練習樂曲《神話》
注意吹奏速度稍慢,氣息連貫,倚音吹奏準確。
四、小結,結束活動。
音樂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2.學習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3.理解歌曲內容,學習小樹葉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小樹葉、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
教師播放《小樹葉》音樂,帶領幼兒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2.學習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
(2)提問幼兒,歌曲講的.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師演唱歌曲
(4)幼兒跟唱
(5)幼兒學習用不同形式進行演唱。
①分組對唱
②男女對唱
③領唱
④歌表演
活動延伸
制作樹葉書簽
音樂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古琴曲《關山月》是漢代樂府歌曲之一,表達了守邊戰士在馬上吹奏的軍樂,樂曲表現了征人思鄉報國的情感。琴曲《關山月》為本世紀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音韻剛健而質樸,氣魄宏大,抒壯士之情懷,真摯感人,富有濃厚的北地音樂風味。
歌曲《但愿人長久》是一首流行歌曲,選自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的詞《水調歌頭》,由臺灣著名作曲人梁作曲,鄧麗君演唱,后經許多人翻唱。歌曲在20xx年10月24日作為30首“奔月”歌曲之一,隨“嫦娥一號”登上月球。
歌曲《游子吟》由當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為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詞譜曲。此曲以動人優美的旋律,飽含深情地演唱,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激與歌頌,扣人心弦,催人淚下。
歌曲《花非花》是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黃自創作的藝術歌曲中影響最廣的一首歌曲。在詞曲結合中較好的采用了依字創腔,使歌曲猶如在吟誦,給人以無限的柔媚感。
學情分析
本課以“古風新韻”為主題,目的是讓學生在吟誦詩詞與演唱古詩詞歌曲中,感受意境,體會二者之間的關系。六年級的學生在詩詞的誦讀與理解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能夠唱出古詩詞歌曲所表達的意境,能夠跟隨音樂朗誦歌詞并能夠進行創編活動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聆聽兩首古詩詞曲,體會作品表現的意境。
2.能飽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達自己對母愛的感激之情。并說出兩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區、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輕柔、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誦中感知詞曲之間的緊密關系。
4.在聆聽古琴曲《關山月》中認識民族樂器古琴,并記住古琴的音色。
教學重點:能飽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達自己對母愛的感激之情; 能用輕柔、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花非花》。
教學難點:在聆聽與演唱中,感知古詞與古詞曲間的緊密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
教學方法:聆聽法、配樂朗誦法、聽唱法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新學期寄語。
1.師生問好。
2.再次強調教學常規。
3.簡介本學期學習任務與目標。
4.小結上學期學期情況。
二、聆聽樂曲《關山月》
1.導入:聆聽古琴曲《關山月》片段,感受古琴的音色,感受樂曲的“古風”,并設問:樂曲中的什么因素讓你有古風之感?聽到這首音樂,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
2.認識樂器——古琴。
(1)分別聆聽《漁舟唱晚》和《關山月》片段,請學生感受它們不同的音色。
(2)出示樂器圖片,請生觀察古琴的形狀與結構。
(3)師簡介其演奏方法及歷史影響。
(4)聆聽古琴演奏的《流水》音樂片段,請生邊聆聽邊模仿古琴的演奏。
3.初聽樂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并隨音樂用手模擬古琴的演奏動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隨音樂誦讀古詩《關山月》,體會樂曲意境。
5.再次完整地聆聽樂曲,進一步感受古琴曲的意境,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朗誦、畫畫、動作等)。
6.小結。
拓展:
1.自選一首與古琴曲《關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詩,進行配樂詩朗誦,體會古代文人的氣質與情感。
2.搜集蘇軾《水調歌頭》創作背景資料。
板書設計:《關山月》
古琴--七弦琴--孔子
第2課時
一、詩歌朗誦會。
二、交流資料。
三、聆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1.設問:誰能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其中的詩句?
2.簡單賞析蘇軾詩歌《水調歌頭》及創作背景,知道詩詞所表達的感情。
3.請生跟著歌曲的伴奏,有感情地朗誦《水調歌頭》,朗誦后讓學生談談不同配樂有什么不同感受。感知“古風”與“新韻”。
4.聆聽歌曲《但愿人長久》,聽出歌曲在樂句結束音的運用特點。
5.對比聆聽鄧麗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較她們在演繹這首歌曲中的不同韻味。
6.跟著音樂,根據自己對詩詞的理解,用自己喜歡的節奏、語調吟誦歌詞,體驗“新韻”。
7.跟著歌曲錄音哼唱歌曲。
8.小結。
唱一唱:課下與同學合作學唱會這首歌曲。
板書設計:蘇軾--水調歌頭
音樂教學設計6
今天一年級的第一堂音樂課,我們學的是《你的名字叫什么》,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我就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在坐的最好的小朋友面前,豎起大拇指,這一豎,引得其他小朋友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在課的一開始,我對孩子們說:“以后,你們的音樂課,就由我來做你們的音樂老師了,你們想認識我嗎?”“想!”,“既然我們上得是音樂課,那么,老師想通過音樂的方式來介紹我自己,你們可要聽好了,我叫于老師,我叫于老 師!(同時,在黑板上板書節奏:** *下面,我想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朋友,那么你能不能學著于老師,用音樂的方式來介紹一下你自己呢?”一下子,十幾雙小手高高舉了起來,我叫起一個學生,輕輕對她唱著:“你的名字叫什么?”她高興地拍手說:“我叫** *,我叫** *!”,于是,我又唱著《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最后一句對她說:“你的名字真好聽!”同時,獎了她一個笑臉,這下,孩子們可激動了,個個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經過一番“開火車”后,孩子們基本上把這首歌曲在無形中學會了,接著,我對學生說:“因為我們上的是音樂課,以后我們就要用音樂的方式來進行上、下課問好,你們想學嗎?”“想!”一聲高過一聲!忽然有個聲音說:“哇,音樂老師好厲害啊!”當我們經過比賽、游戲等過程學完上、下課問好及“靜坐”音樂后,我們的下課鈴聲在不知不覺中響起來了,課后,有幾個
孩子跑來對我說:“于老師,你真厲害!”呵呵……這些孩子,一句“甜言蜜語”,竟讓我一下子有點“飄飄然”了!今天的音樂教學真得讓我很快樂!
本單元主題好朋友,要求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愛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其中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拉著勾勾唱歌,感覺到了學生們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一)節奏游戲。(二)唱:大風車。(三)律動:風車轉
教學目標:
(一)通過節奏游戲,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會歌曲節奏的重難點節奏,并能把節奏與生活中的聲音聯系起來。有利于對歌曲更好正確的掌握。
(二)用高興歡快的心情演唱《大風車》。
(三)根據音樂新課標---綜合性知識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本節課進行英語與中文歌詞相結合演唱的嘗試。
(四)緊密結合歌曲內容,邊唱邊進行風車轉的律動。
教學重難點:
(一)兩段歌詞不同結尾的掌握。
(二)切分節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三)用輕巧純真的聲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歡快的感情。
教學準備:
(一)《大風車》多媒體課件
(二)錄音磁帶:《開火車》、《大風車》(歌曲、伴奏)
(三)打擊樂器(沙球、串鈴)
(四)《大風車》電視節目片頭動畫錄象帶
教材分析:
(一)《大風車》這首歌是中央電視臺少兒節目《大風車》的主題歌,由著名詞作家喬羽作詞。歌詞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并且有動感。旋律為五聲性音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情緒歡快熱烈,頗有召喚性。
(二)全歌四個樂句節奏各有不同,但卻通暢流利,渾然一體,這是因為樂句之間在音調上的聯系十分密切。
(三)教師為歌曲定調要適當,過高會喊叫,過低唱不出情緒,在唱好歌詞的基礎上再來學譜。學完歌譜后再按樂譜的要求唱出層次。情緒的變化、分析歌譜的同時也要分析歌詞,讓學生充分體會歌曲的內涵及其豐富的表現力,從而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到一個地方去看一看、玩一玩,要到什么地方呢?我暫時保密。好,現在讓我們坐上音樂火車出發吧!(律動:《開火車》)
(設計說明:1、通過一開始教師就給學生設置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2、音樂律動的展示,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音樂氛圍中,學習熱情高漲,并能以這種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
(二)節奏游戲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出去玩兒,一定特別的高興,讓我們做個游戲好不好?我們現在坐在火車上,就做和火車有關的游戲。
師:老師這兒有四列不同顏色的火車,每一列火車都裝滿了節奏。(出示課件,展示四列不同顏色的火車節奏):
紅色火車:4/4×0×0×0××|×0×0×0××|
轟隆隆轟隆轟隆隆轟隆
黃色火車:4/4××××××|××××××|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
綠色火車:4/4×·××-|×·××-|
轟隆隆轟隆隆
藍色火車:4/4×--0|×--0|
嗚嚓!嗚嚓!
(設計說明:這四條節奏分別是《大風車》中的重難點節奏,每出示一條節奏,都請一名學生讀節奏,再請全班用“轟隆隆”的字來讀。采用火車的聲音來讀節奏,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化解了本課歌曲的難點。)
師:同學們,你們如果細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音樂。火車在啟動、開的過程當中、減速、*站時所表達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下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看看這四列火車節奏那一列是火車啟動;那一列是火車正在開;那一列是火車減速;那一列是火車*站。(學生討論,結果為):
紅色火車:4/4×0×0×0××|×0×0×0××|
轟隆隆轟隆轟隆隆轟隆(火車啟動)
音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3、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嘗試。在表現中體驗和實現自信、交流、分享和創造的快樂。
教材分析:
莫扎特所寫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約,富有表現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弦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的格調;6/8拍既輕快、活潑,又不過分張揚;曲式結構單純、緊湊,恰倒好處,沒有一個多余的音符;音樂素材的運用節省而富于表現力,第一、二、四樂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變化,第三樂句則運用變化音、離調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動樂句的發展,典型的啟承轉合句式,從而使整首歌曲聽起來既有變化又有統一,在結構上給人簡練、舒服、完整的滿足感。伴奏織體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輕快、流暢;和弦的選擇以主、屬和弦為主,色彩明亮,手法簡練,有效地起到了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的二度創作,通過自己準確、流暢、自如、富有表現力的演唱和彈唱,通過音樂的聲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將他們再現出來,從而將作品所蘊藏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意義深刻而有意味地傳達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欣賞門德爾松的《春之歌》。
播放一些以春天為主題的抒情、典雅的音樂作品,創設情景,幫助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2。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和別樣境界。
(課前創設適當的藝術環境,突出音樂藝術美的氛圍,為音樂課創造一種閑適、松弛的心情。)
二、導入
1、聽賞童聲合唱《渴望春天》
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和音樂的意境。
2、聆聽《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樂,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東西。(以一流的音樂本身去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演唱的熱情。)
三、展開
1。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
師手指一位音樂大師畫像說:“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創作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關于他,同學們早就充滿了好奇,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他是哪國人?寫過什么作品?為什么會成為音樂家?……。
學生發言,想知道更多的情況課后查閱資料。
(讓學生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通過故事引起學生對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2、復聽《渴望春天》兩遍。
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作品的體裁1男聲合唱2童聲合唱3女聲合唱
B、作品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傷
C、歌曲的拍號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第一遍帶著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第二遍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最后一題同桌互答師再總結。
(請全體學生參與思考,避免音樂課成為特長生的課堂的現象。)
3、學習作品的風格
教師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彈奏《渴望春天》,讓學生仔細聆聽老師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
學生感受詞與曲的'和諧及明朗愉快的情緒。體會對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邊聽邊用手劃一劃旋律線,或隨意律動。
(增強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并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應一致、和諧。為后面的創作好鋪墊。)
4、介紹莫扎特創作《渴望春天》時的情景:
師: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這時的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令人驚嘆的是這首歌曲中沒有絲毫傷感和絕望,整個旋律清新歡快,充滿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學生在輕輕的歌曲旋律中聽著小故事,填出與括號中相類似的內容,進一步體會歌曲的內涵。
(引起學生對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鋪墊。)
四、深入
1、學習作品的結構
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后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
學生邊聽歌曲,邊思考:歌曲分幾句,有沒有重復句?請生邊聽邊用手指出重復句的出現,并在師的幫助下寫出結構圖式:a+a1+b+a2
(以聽為主來分析歌曲,鍛煉學生的音樂記憶力。使學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結構后,能模仿創作。)
2、介紹莫扎特晚期的故事,為擺脫大主教的控制而斗爭,悲慘的生活,樂觀的精神,創作出許多美好的作品。
師充滿激情的講述:世間上恐怕沒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樣,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著如此鮮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時期飽受寵愛,莫扎特的一生經歷貧窮、疾病、妒忌、傾軋等種種坎坷,特別是到了后來和大主教發生沖突以致決裂……
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后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學生認真聽故事,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要求進一步結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體會如陽光般燦爛,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風格。緬懷一代音樂大師。
(使學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并對這位堅強樂觀的大師肅然起敬,對他的作品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五、拓展
1、嘗試創作a+a1+b+a2結構的小短歌,鞏固所學知識
請學生背誦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詞,根據《渴望春天》,嘗試進行旋律的創作。
要求注意:
1、詞曲風格要統一。
2、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結構。
3、最后要有結束感。
學生分組討論共同完成,師巡視指導,亦可學生哼唱,教師幫助記譜。完成后各組唱唱,共同評議,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通過創作實踐打破了作曲的神秘感,鞏固會用所學知識,同時對音樂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六、布置課后作業
收集各種有關莫扎特的資料、圖片等。
老師布置明確的分工:第一組收集其代表作品和藝術特點;第二組收集關于莫扎特的音樂評論;第三組收集以春天為題材的其他音樂家的作品;第四組收集表現春天的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如詩歌、散文、繪畫、舞蹈……下節課進行交流。
利用下節音樂課,召開一次以“莫扎特”為主題的班會,以文字、圖像、音響、影音資料等多種形式展開活動。
音樂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年級:二年級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啟發學生善于觀察事物,教育學生做事要認真、細心。
(2)能學會《粗心的小畫家》這首歌,并用明亮的聲音,生動、有趣地進行演唱,大方的進行歌表演。
(3)能為歌曲創編歌詞。
教材分析:
《粗心的小畫家》是一首活潑、詼諧的兒童歌曲,歌曲結構為五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2/4拍子,大調式曲調歡快、活潑。歌曲以生動詼諧的曲調,講述了一個粗心的小畫家,因為平時不注意觀察事物,又因為驕傲自大,把小動物的形象都畫錯的有趣情景。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表情的邊唱邊表演這首有趣的歌曲,并能創編歌詞。
教學難點:唱準附點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歌曲情緒。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小動物圖片、磁鐵。
教學過程:
一、練聲
3/4 1 2 3 4 5 5 4 3 2 1
(師)你 聽風 在 唱,(生)Wu Wu Wu
2/4 1 3 5 5 3 1
小 貓 叫 喵 喵 喵
小 羊 叫 咩 咩 咩
二、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唱得課真棒!有一個小朋友聽到我們這兒這么熱鬧,趕忙背著他的小書包趕來了。他是誰?讓我們聽聽他的自我介紹!(有節奏的念歌詞,注意加重“丁丁”這兩個字。)
師:同學們,你記住了他得名字嗎?老師來考考你們,注意老師擊掌提問,那么也請你們擊掌回答。
師擊掌問: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師: 他 對 別 人 怎 么 說 師: 誰 說 他 是個 小 畫 家
生: 他 對 別 人 把 口 夸 生: 丁 丁 說 他是 小畫 家
師:具體夸了什么呀? 師: 什 么 東 西 一 大 把
生: 什 么 東 西 都 會 畫 生: 彩 色 鉛 筆 一 大 把
師:小朋友們,丁丁是個非常自信,非常驕傲的孩子,那他在對著別人滿口夸獎自己時的語氣是怎樣的?(肯定也是非常得意的)所以我們要把他那種得意的語氣給讀出來。
(運用得意的語氣解決歌曲中的難點:附點節奏。)
三、新課教學
過渡語:同學們回答的可真好!可是丁丁才剛到,大家就沒再唱歌了,這下他可不樂意了,他驕傲的說道:“哼!你們會唱歌有什么了不起,我可是個小畫家,你們看,我有這么多的彩色鉛筆可都是大有作用的呢!我來露兩手給你們瞧瞧!”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會畫一些什么東西給我們看看呢,你們可要聽仔細了!
1、教師富有感情的范唱。
師:同學們,你們聽清楚丁丁畫了些什么嗎?請你舉手告訴老師。
生:螃蟹、鴨子、小兔、馬。
師:同學們,聽得真仔細,老師還想問問大家,丁丁畫得這些小動物都長得啥樣子呀?同樣老師來考考大家,我怎么提問,你們就怎么回答。
2、節奏難點解決。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師:畫 只 螃 蟹 幾 條 腿? 生:畫 只 螃 蟹 四 條 腿
師:畫 只 鴨 子 什 么 嘴? 生:畫 只 鴨 子 小 尖 嘴
師:畫 只 小 兔 啥 耳 朵? 生:畫 只 小 兔 圓 耳 朵
師:畫 匹 大 馬 沒 什 么? 生:畫 匹 大 馬 沒 尾 巴
(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將準備好的卡片黏在黑板上,按照歌詞的順序。反復練習,熟悉歌詞,以及解決歌曲的節奏難點)
過渡語:噫?!小朋友們,看看黑板,他畫對了嗎?哎呦喂!這個不細心的丁丁,還說他是個小畫家,他可正是個“粗心的小畫家”。(學生回答,板書課題)請同學們翻到書的第32頁,和老師一起來學一學。
3、歌曲學唱。
師:首先,老師想問問大家,當你看到丁丁的畫時,你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吃驚,想笑),是的,老師看到丁丁粗心的畫時也笑了,那么歌曲中是怎樣表現得呢?聽錄音,熟悉歌曲旋律。
聽完后,教師教師用琴帶唱。范唱:“咦●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讓老師看到你們大吃一驚的'表情。
(1)歌曲帶唱。
(2)師生交替演唱。
(3)分組演唱。
過渡語:同學們,這首有趣的歌曲你們可以想到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動一動。
4、動作創編。
(1)更隨音樂編配動作。
(2)表現突出的學生表演。
(3)請學生做為小老師教教其他人。
(4)全體一起表演。
過渡語:同學們唱的可真棒!但是,丁丁在一旁憋紅了臉,他小聲的和老師說,希望大家能夠幫幫他,改一改他粗心的毛病。你們愿意嗎?讓我們來看看怎么幫他。
5、歌詞創編。
(1)有節奏念改正的歌詞: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師:畫 只 螃 蟹 幾 條 腿? 生:畫 只 螃 蟹 八 條 腿
師:畫 只 鴨 子 什 么 嘴? 生:畫 只 鴨 子 小 扁 嘴
師:畫 只 小 兔 啥 耳 朵? 生:畫 只 小 兔 長 耳 朵
師:畫 匹 大 馬 沒 什 么? 生:畫 匹 大 馬 有 尾 巴
(一邊念,一邊將改好的圖片黏在黑板上)
(2)唱歌改編后的歌曲。
師:同學們,丁丁作為一個知錯就改的小朋友,他還會不會對著別人滿口夸呀?應該是別人對他滿口夸!同樣到了最后,我們對他的笑也要變成贊賞的語氣唱到:“嗯●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3)創編后的動作表演。
三、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學了這首歌,你們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是的,做事情要認真、細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驕傲自大,要虛心學習。更要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音樂教學設計10
使用教材:人教版第十冊。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學會求知。還要讓他們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教學時,以讀為主,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語言的美。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從問題入手,啟發思考,感受語言美。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簡介作者,揭示課題。
1、前面我們學習了《最后的輝煌》這篇課文,知道了有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獎項,其中有一位獲得者——顯克微支,他是波蘭十九世紀著名作家,被稱為波蘭語言大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寫的一篇作品《小音樂家揚科》,這篇作品波蘭農村在封建地主的統治下,勞動人民過著悲慘的生活,揭露了貴族地主階級的.罪惡。
2、板書課題。
(對于學生來說,前面學到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他們心目中是很遙遠的,很崇高的。在這里用它導入課文,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1、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輕松讀課文,提出自己弄不明白的問題?
3、師引導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揚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大伙為什么稱揚科為小音樂家?
(3)揚科的命運如何?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從讀中去理解課文,從讀中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
三、分組學習,合作探究。
1、各自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問題,分成三組,各組合作探究。
2、各組匯報學習情況。
3、師小結。
(這一環節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現了現金社會既注重個人發展,又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四、讀中品味,領悟言語表達的精妙。
1、再讀課文,找出文中一些描寫生動,感情表達強烈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表達的感情色彩。
2、再找出文中一些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讀一讀。
3、指導感情朗讀。
(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加深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讀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可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美。)
五、延伸課外,激發再研讀的興趣。
1、如果揚科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會是怎樣一種結局?
2、找一些顯克微支的作品讀一讀。
(讓學生感受社會主義社會的美好,讓學生延伸課外再讀作品,拓展語文學習的新天地。)
音樂教學設計11
《跳繩》這首歌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安排讓個別學生上臺來跳繩的,但是學生一聽可以上來跳繩都非常激動,結果有半個班的學生都跑上來了,頓時沒了該有的課堂秩序,這種情況在以往是不被允許的。孩子因為有興趣演唱的歌曲也特別的專著,很快就背過了歌詞。所以,在反對“自由化”的前提下多給學生一些行為和言論的`“自由”吧!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可嘗試取消舉手點名發言的做法,學生隨時可以站起來。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效果會更好哦!
音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嗩吶配喇叭》,并用身體動作表現其快樂的氣氛。
2、繼續聽辨音的高低,練習為打擊樂器選擇合適的伴奏型。
教學重難點
能聽辨出嗩吶和喇叭的音色。會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方法
聽唱法、練習法、合作表演、啟發引導……
教學準備
鋼琴、打擊樂器、課件
養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并學會分享與同伴在合作中的快樂。
一、情境導入
1、導入:同學們,快樂的音樂課開始了,首先讓我們隨著動聽的音樂來活動活動吧!(播放樂曲《嗩吶配喇叭》)
2、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呢?下面我就請同學們再來聽一聽,如果你聽出來了請用動作來告訴我。(再次播放樂曲《嗩吶配喇叭》)
二、新歌教學
1、復聽
問題:音樂我們聽完了,那這段音樂是幾拍子的呢?(這段音樂是二拍子的。)你是用什么辦法來感受到的呢?(拍手拍肩等)
2、再聽
問題:那下面我就請同學們來聽一聽湖南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樂器來為它伴奏的。(播放歌曲《嗩吶配喇叭》)
這首歌曲是用什么樂器來為它伴奏的?(用喇叭和嗩吶伴奏的`)
是的,今天老師為大家要介紹的就是這兩種樂器。它的名字就是嗩吶和喇叭。(出示嗩吶和喇叭的圖片)
3、學唱歌曲《嗩吶配喇叭》:
(1)讀歌詞。
a學生跟教師分句讀歌詞。
b教師帶領學生集體讀歌詞。
(2)學生聽錄音默唱歌曲。
(3)學生小聲跟錄音演唱歌曲。
(4)教師分句教唱歌曲。
(5)師生接唱。
a、師生接唱。
b、學生分男女聲接唱。
(6)學生集體演唱歌曲。
(7)解決難點:
小朋友指出哪一句還不會唱,老師指導解決。
教師重點解決:
(8)集體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創造表演
1、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現在就讓我們敲起來、唱起來、跳起來吧。
2、請同學們隨著歌曲的伴奏來表演一下,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教師指導表演動作,播放《嗩吶配喇叭》歌曲的伴奏,老師和同學們邊唱歌詞邊舞蹈)。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新歌名字叫《嗩吶配喇叭》,還認識了兩種樂器,一個是嗩吶一個是喇叭。
2、下面就請大家欣賞一下,真正的嗩吶演奏。(播放視頻嗩吶演奏曲)
五、組織下課。
最后,讓我們吹起喇叭和嗩吶,唱起來跳起來吧。(播放《嗩吶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學們跟著伴奏一同來唱歌一同來跳舞)教學反思:
教唱本歌曲之前我出示課件(樂器嗩吶和喇叭這兩種樂器的圖片)展示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歌曲涉及到的樂器,從而引出所教歌曲《嗩吶配喇叭》。歌曲雖然簡單,但學生唱好唱準并不容易。因此我將通過多層次、不同方式的聽唱法,進行聆聽歌曲的過程中,慢慢熟悉旋律。接著教唱歌曲。歌曲中的襯詞“里樂拉”是表示兩種樂器競相吹奏的樂聲,一問一答的形式,生動有趣。教師輕快、有彈性范唱這句,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比說教更具有說服力。接著師生、生生接龍唱,提示學生第一個“里樂拉”唱時強一點,第二個“里樂拉”時弱一點。讓學生了解對歌曲運用力度對歌曲進行細微處理。緊接著教師教學簡單動作,學生進行聯系模仿。最后加入打擊樂,全班在音樂表演中結束課堂。
音樂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演唱歌曲《可愛的家》,學生能夠體會家庭的溫暖與溫馨,逐漸產生對自己家庭熱愛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唱歌曲《可愛的家》,并配以聆聽,模唱等方式,學生在歌曲演唱中能夠掌握換氣方法。
【知識與技能】
體會弱起小節在歌曲表現中的作用,能準確地演唱弱起部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運用飽滿的感情流暢的演唱整首歌曲。
【難點】
弱起節奏準確地把握以及在適當的位置進行換氣。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我愛我家》片段,并提問:從這個電視劇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一個什么樣的家庭氛圍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就像電視劇中表現的一樣,我們的家庭都是非常溫馨幸福的,有愛我們的家人,有可口的飯菜。那在在外的`游子眼中,家又是什么樣的呢?
順勢揭示課題《可愛的家》。
(二)初步感知
1.教師初次播放音樂,并提問:這首歌曲有著什么樣的節奏呢?你能感覺到什么樣的氣氛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速度是平緩地,情緒是溫馨地。
2.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問:這首歌曲的歌詞表達了一個什么樣的情感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表達了作者雖在外游歷,但是對自己的家依舊充滿著思念之情。不管身在何處,依然熱愛、想念自己的家。
(三)學唱歌曲
1.發聲練習,教師帶領學生用“mi ma”為母音,以“1-3-5-3-1”為音節進行發聲練習,提醒學生演唱時嘴角微微上揚,保持放松的狀態。
2.教師彈奏鋼琴進行范唱,學生跟隨旋律小聲哼唱,并哼唱開始之前,教師進行提問:觀察樂譜,樂譜普的每個小節都一樣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第一小節的時值最少,這一小節叫做弱起小節。弱起樂曲從弱拍或弱位開始,叫做弱起,第一條小節線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節;也有說法將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叫做弱起小節(或稱為不完全小節)。弱起小節的歌(樂)曲的最后結束小節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數正好相當于一個完全小節。教師總結完畢后帶領學生進行練習,保證學生能準確進行弱起小節的演唱。
3.教師帶領學生再次演唱歌曲旋律,并提醒學生在恰當的地方進行換氣,教師帶領學生練習并做示范。
4.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歌詞朗讀。
5.歌詞朗讀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歌曲演唱。演唱結束后,教師伴奏,學生跟隨伴奏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這里教師提醒學生要運用飽滿的情緒,將對家庭的熱愛與依戀表現出來。
(四)鞏固提高
教師播放《可愛的家》英語版,讓學生跟隨音樂,用十分鐘的時間簡單地畫一畫自己的家庭。學生繪畫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自己與家人的有趣的故事。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難點弱起節奏。回顧后教師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了解了家庭給予我們的溫暖,父母給予我們的關愛,因此,我們也要愛我們的家,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布置課后作業:將自己的畫作展示給父母,并給他們唱一唱這首歌曲,再搜集一些其他有關愛家的歌曲下節課進行分享。
四、板書設計
音樂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本地區主要戲種的歷史發展、主要特點和代表性劇目,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學生對中國戲劇藝術的關注,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
1.導入
(1)播放三段唱段,請學生猜一猜是哪個劇種?
京劇《紅燈記》選段、黃梅戲《女駙馬》選段、越劇《紅樓夢》選段。
(2)哪一個戲種是流行于我們地區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越劇的知識?
2.新授部分
(1)介紹越劇發展歷史及行當: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賞《桔樹尚且性剛強》,邊欣賞邊完成課后問題。
(3)欣賞《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4)總結越劇的音樂風格特點:清悠婉麗。
3.演員介紹:尹桂芳
4.拓展性作業模擬演唱,積極體驗、大膽表現。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報花名》。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評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的劇目。欣賞《報花名》進一步感受評劇演唱特點,通過欣賞、模唱感受評劇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劇種類、相關知識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并交流評劇的有關內容: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3.欣賞《報花名》:簡單了解《花為媒》的劇情, 感受音樂風格,介紹演唱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花木蘭》。
教學目標
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河北梆子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欣賞《花木蘭》,進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樂特點。對比欣賞豫劇《花木蘭》,學習了解豫劇的歷史、表演特點以及主要劇目。
教學過程
1.教師課前要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戲種以及相關知識等有關資料的準備情況。
2.導入:播放歌曲《看大戲》
3.了解豫劇的有關知識:發展歷史、藝術特點、音樂特點、代表劇目、優秀演員。
4.欣賞《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簡單了解《花木蘭》的劇情, 感受音樂風格。
5.欣賞河北梆子《花木蘭》并了解河北梆子這種藝術形式。
6.背誦古詩《木蘭辭》
7.拓展性欣賞:民族管弦樂交響詩《花木蘭》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唱歌《看大戲》。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看大戲》,設計歌曲的念白節奏,正確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豫劇《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劇的唱腔風格。
2.學習歌曲《看大戲》
(1)初聽:體會樂曲的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過門、變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確演唱。
(3)學生自主設計念白的節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賞教師提供的音響材料
4.總結本單元的學習情況。
音樂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呢?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同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編幾個舞蹈動作,并為同學們表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會演唱了《趕海的小姑娘》這支歌曲,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給這歌編舞蹈。
二、舞蹈教學
1、老師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2、教師請個別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和創編舞蹈基本動作。
3、教師分樂句教學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了漁民們戰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的不同聯想。
3、根據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教學反思: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目標:
1、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2、用圓潤、流暢的歌聲表達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的.感情。
3、通過系列活動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三峽宜昌”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是通過活動表達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教學準備:
有關大海、三峽的資料,鋼琴、繪畫用品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一說:形容大海的詞語,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關圖片。
二、學唱歌曲:
1、師介紹創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音樂,作于1983年。
2、初聽歌曲,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3、采用聽唱學唱歌曲:
(1)跟錄音學唱。
(2)生試唱,老師糾正錯誤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學生點評。
4、討論: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內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種形式演唱;齊唱;師評價。
三、引導創作:
1、提問:大家對自己家鄉了解多少?
2、欣賞有關“三峽”系列景色(圖片等)
3、提問:你能用哪些方式表達你對家鄉的愛?(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畫三峽”、“頌三峽”、“唱三峽”的主題)
4、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主題,進行創作,師作適當指點。
5、分別展示作品,學生老師分別作簡單點評。
四、小結,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對祖國的真摯情感。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小螺號》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歡用快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小螺號》,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學習和正確運用波音、上滑音,充分發揮其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多變的節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現歌曲歡快活潑的情趣。
教具準備:
鋼琴、網絡資源。海螺、小螺號、瓶罐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復習《趕海的小姑娘》三、引入新課
1、出示海螺,啟發學生說出它的名稱和生長的環境,介紹海邊的人們就地取材,將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號以及小螺號的用途。(傳遞信息)
2、放映大海、沙灘、螺號等幻燈片。(接下來請同學們來看幻燈片,看了這些美麗的圖畫后,你們知道了這節音樂課和什么有關系了吧?)
3、今天我們將要學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號”。
播放動漫《小螺號》(同學們先欣賞歌曲《小螺號》),感受并說出歌中的“景”是怎樣描繪的?歌中的“情”是怎樣表達的?
(我仿佛見到了寬闊的沙灘,遼闊的大海,海邊還有一個小朋友正在吹小螺號)
4、跟著錄音學唱歌曲,輕聲地模唱幾遍。好,現在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輕輕地哼唱。
5、講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學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難點練唱。
(1)大跳音程。325666(2)切分音及長音。161.1美!
7、逐句教唱(側重難點)
8、學生跟琴聲練唱
9、歌曲處理:情感要求:
第一樂段(1~16小節)歡快、跳躍有彈性,表達出螺號聲聲和孩子們期盼的心情。
第二樂段(17~28小節)舒展優美、親切自然。整體情緒:歡快、活潑、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點唱。
11、學生試吹瓶罐,模仿螺號聲,在歌曲合適處加入伴奏(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交換唱奏)
12、分小組唱,奏練習。
13、各組推薦兩名學生作唱,奏表演。
三、課堂小結:
這一課的學習,大家的積極性高,主動性強,進步很快,還希望你們多利用課余時間練習,一定要背熟歌詞。
教學反思:
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音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設計07-2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6-11
音樂教學設計范文06-04
《音樂之聲》教學設計03-12
(集合)音樂教學設計07-25
《喜愛音樂的白鯨》教學設計06-30
人教版音樂下冊教學設計07-11
初中音樂教學設計07-12
音樂課教學設計01-23
音樂教學設計榕樹爺爺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