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漓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三、課 型:新授課
四、教學方法:觀察法、講授法。
五、教學手段:用“投影器一臺,投影片一框;收錄機一部,磁帶一盤”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1)
一、教學內容:看圖,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甲”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甲,第一;甲天下,天下第一;桂林山水風光秀麗,名列天下第一。)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板書課題)
<二>讀預習,明要求。
1、教師補充說明①桂林山水與別的地方山水不同的就是桂林山水的特點,讀的時候要分別做上記號;②抓住各段的關鍵詞語,理解段和段的聯系;③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
<三>指導看圖。(出示投影片)
1、觀察點:小船上。
2、觀察順序: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整 體 : 甲 天 下
↓ 水:靜、清、綠
部 分 {
↓ 山:奇、秀、險
整 體 : 像 畫 卷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速度:中速;感情:贊美、熱愛。)
五、練習設計:抄寫生字詞。
第 二 課 時 (2)
一、教學內容:講讀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聽課文錄音。
<二>學習第一節。
1、齊讀第一節。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
2、作者為什么要去觀賞桂林山水呢?〈①原因│②結果〉
3、概括段意:總寫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三>學習第二節。
1、朗讀課文第二節。
2、逐句理解。
第一句:將漓江與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作比較,強調了漓江的水有它獨具特色的美。
第二句:講漓江水的三個特點:靜、清、綠。
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清: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第三句:講人們蕩舟漓江的感覺。
3、圖文對照,具體理解句意。
4、小結段意:分寫漓江的特點是靜、清、綠。
<四>學習第三節。
1、朗讀第三節,了解本節寫了什么?(分寫桂林山的特點是奇、秀、險。)
2、學生自學第三節。
3、教師檢查,小結。
(第一句:將桂林的山與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作比較,突出桂林的山與眾不同。第二句:講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秀、險。奇--撥地而起,形態萬千;秀--色彩明麗,倒映水中;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五>、學習第四節。
1、朗讀第四節。
2、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①這樣的山:指桂林那奇、秀、險的山;這樣的水:指漓江那靜、清、綠的水。
②意思: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漓江水;而靜、清、綠的漓江水里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
③景象:這是一種山水相連,山美水也美,如同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的美麗景象。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4、小結:總寫桂林山水像連綿不斷的畫卷。
六、練習設計:朗讀、背誦課文。
第 三 課 時 (3)
一、教學內容:總結全文,分段,寫段意,體會中心。
二、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給課文分段。(先歸納本文的結構特點)(按總分總的關系分段。)
三、寫段落大意。(歸納法。)
四、體會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抒發了作者對桂林山水景色的喜愛、贊美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五、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前后照應)
<六>練習設計:
1、用“欣賞”“形態萬千”“連綿不斷”造句。
2、背誦課文。
<七>板書設計
總寫 甲天下
水:靜 清 綠
桂林山水 分寫
山:奇 秀 險
總寫 像畫卷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獨特的美,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3、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會仿寫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邀請同學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領略它獨特的美。請伸出手和我一起板書:11、桂林山水。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課前老師布置了朗讀課文,現在檢查預習情況。找四名同學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其它同學正音。
2.課文第一句話:“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對,就是第一。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秀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總領全文。
課文哪個自然段具體描寫桂林的山水呢?(第二三自然段)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感受,所以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是總-分-總。
三、細讀感悟
1.我們先來看第二自然段,借助學習提示品讀漓江的水:
圈出漓江水的特點,找找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的,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先自學,再群學。
2.學生匯報。漓江的水靜、清、綠。運用了比喻、排比修辭手法(用筆標記)。
3.指導朗讀。A:我們來看這組排比句,把漓江水的特點展現在我們眼前。
誰先來讀一讀第一句。“漓江的水真靜啊”
看到這么靜的水,作者沒說很靜啊,沒說好靜啊,而是“真靜啊”,讓作者感到十分贊嘆!你能試著讀一讀嗎?(指兩名學生讀前半句)。
靜得怎么樣?它沒有流動嗎?只是流動得緩慢,所以我們讀的時候就要徐緩的柔和的。(指名讀)我們整體來讀這一句。(自讀)你也乘木船蕩漾在漓江這么靜的水上,感覺舒服嗎?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遍(自讀)(指名讀)。
B:不但靜,還清,誰來讀這句話。
清到什么程度呢?(指名讀)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連沙石都能看得見,,你不驚訝嗎?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讀。(生再讀,指名讀)。
水這么清,說明什么?干凈、無雜質、沒有污染,在驚訝同時又令人感到欣喜,請你再讀表達出這么驚喜。(生再讀,指名讀))
C: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誰再來讀讀表現漓江水綠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無瑕的翡翠,晶瑩剔透,說明漓江的水又純又綠,讓作者感到非常贊嘆。請你再讀一讀。
5.讀到這里,漓江的水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美、迷人。剛才我們根據特點進行朗讀,現在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再讀。(自讀這個排比句)
每句讀時的感受都不同,寫水靜時感覺欣慰;水清是驚喜;水綠時贊嘆。找一名同學配音樂讀,讓我們感受一下,誰來試試?好美啊!想不想都來試試?增加難度了,背誦讀,背不下來的同學可以看書。(配樂背誦讀)
6.我們再來看這一段的開頭:明明是寫漓江的水,卻先寫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為什么呢?
各種景物都有它獨特的美。運用這種對比寫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同學們在旁邊標記,對比)
7.我們一起回顧剛才品漓江水美的'方法:先概括特點,找修辭手法,讀出感情。
8.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和第二自然段相同,我們學以致用來品桂林的山。
圈出漓江水的特點,找找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的,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9.學生匯報: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修辭手法:對比、排比、比喻。
指導朗讀:(哪句讀得不好讀哪句)
9.這樣美的山,這樣美的水,山水相依,缺一不可,所以……(指名讀)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山與水交相輝映,作者借景抒情,處處充滿了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讀到這里,我們也會發出一聲贊嘆:“桂林山水甲天下”。課文前后都引用詩句,使文章渾然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同學們在旁邊標記:引用。
四、拓展
1.在寫景文章中,這篇課文堪稱典范,我們回顧一下,它的寫作結構是:總分總,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排比、引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的情感。
我們也可以仿照這種方法學寫身邊的美景。我們金恒基的校園環境就很獨特,說說我們的校園有哪些特點呢?(寬敞、美麗、干凈)圍繞校園特點寫一段話,運用兩種以上的修辭手法進行描寫,表達你對校園的喜愛之情。
2.我們請同學給大家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它寫的校園有哪些特點,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3.課后同學們把這一段再寫豐富一些,開頭概括,后面結尾總結感受,把這篇文章寫完好嗎?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3
一、創設情境,激發愛好
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收集、閱讀了有關描寫祖國自然景觀的文章,想一想:哪處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出來和大家共享。
2、今日,我們來觀賞桂林山水。播放配樂多媒體。課件或出示掛圖,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自讀溝通,感悟語言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出現畫面,讀完后,同座溝通,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溝通,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其次自然段。
(1)視察圖畫、投影或錄像中漓江的水;
或者用多媒體。課件,先后配樂展示洶涌澎湃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
(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的靜、清、綠。
(3)齊讀課文,提問:漓江的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點呢?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或錄像,同時配樂老師范讀;或用多媒體。課件,先后播放峰巒宏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
(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組織朗讀競賽,結合賽前提建議、賽后評議,老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
(3)指名配樂朗讀。
5、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出現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老師由“這樣的山圍圍著這樣的'水”導讀課文。或者多媒體。課件展示游客乘竹筏暢游桂林山水的動畫,同時出現文字。
(1)引導學生質疑。
(2)引導朗讀、感悟、解疑。重點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再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沉醉之感。
三、自主質疑,拓展延長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登記來。
2、分小組溝通,然后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內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3、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一般可采納以下三種處理方法,一是利用集體溝通,即時解決;二是存疑,其次課時相機解決;三是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課外書籍(如為什么桂林的山會如此奇妙)。
4、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愛的詞語在書上畫下來,抄在本子上;
(2)閱讀有關描寫“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愛的一段摘抄下來;
(3)閱讀其他有關“桂林山水”的文章。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創造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自學自悟,自得其樂。
二、通過領悟桂林山水的特點,陶冶愛美情趣。
三、學習作者細致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悟文章中優美詞句的內在美。
教學方法:
發揮個性,自主學習;“像”“文”對照,多向導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帶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美景中。
1、播放錄像片,配以課文朗讀。
2、學生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談談感受。
3、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思考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聲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換詞練習:區分“觀賞”與“欣賞”。
3、指導朗讀,讀出贊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三、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看投影或錄像中的漓江。
2、讀課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較?比較的目的是什么?
3、引導學生找合作伙伴,結成學習小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現大海的“波瀾壯闊”和西湖的“水平如鏡”。
4、讀課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點。
5、引讀自悟,學習這個排比句的寫法。
6、指導學生用聲音的變化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第二課時
一、朗讀第二段,表達自己對桂林的水的特點的感悟。
二、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學第三自然段,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1)伴讀、輪讀或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詞句。
(2)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與第二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3)學生在小組中觀察自備的圖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每組推選“優秀小導游”發言。
2、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1)請學生上板演桂林山“奇”“秀”“險”這三個特點。
(2)請學生匯報兩段文字在寫法上的相似之處。
3、請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動手畫一畫桂林的`山。
4、指導朗讀,體味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系起來讀。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等詞句。
2、自讀自悟作者的感受。
4、自主運用多種朗讀開工,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四、課外搜集寫祖國名勝、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三課時
一、朗讀、背誦最喜愛的段落。
二、朗讀課文摘抄的文章或段落。
三、自擬題閱讀作業。
例:
1、找近反義詞;
2、劃出一個比喻句,寫出本體、比喻詞、喻體;
3、分層(寫句序),寫出層意;
4、“這樣的水”指的是什么?“這樣的山”指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水靜水清水綠
山奇山秀山險
舟行碧波畫中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學后記:
對于這類寫景美文,主要還是引導學生多讀,特別是多讀有關句子。
資料提供者:丘艾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5
一、整體感知
有選擇地播放視頻《桂林風光》中關于水的部分(播3至5分鐘即可),安排思考:說一說看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剛才看的專題片,介紹的是以山水清秀聞名的桂林。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桂林山水》。(板書課題)
三、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瑕、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四、出示自學指導
1、先聽讀,再默讀一遍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說一說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新字新詞,并利用工具書解決。
3、感知桂林山水的美。
五、讀課文、正音解詞
1、讀課文(結合動畫《桂林山水》課文部分內容教學)
先聽讀,再默讀一遍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說一說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2、正音解詞(可結合動畫《桂林山水》字詞部分內容教學)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聳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六、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讓學生感受。
1、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請學生說說漓江的水。
深綠色的漓江水,從眼前伸向遠方,平靜、清澈。近處漁人的竹筏和小船,兩只貨船平穩地行駛。對岸幾條木船靜靜地停靠著。遠處有一只大船牽引著小木船正緩緩地開來。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現于水中。
②請學生說說桂林的山。
近處的三座山,左邊的像駱駝,右邊像大象,中間的像老人;遠處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顏色各異,色彩明麗,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③請學生說說山水交融的`情景。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討論分段。
①指名朗讀課文。
②分小組討論,課文中哪些內容與課文中的插圖配合、分別介紹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點?你讀懂了什么?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紹了漓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③另外幾節主要寫什么?
課文的第1自然段講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課文的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猶如一幅完整而美麗的畫卷。
④討論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講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
⑤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讀課文。
七、當堂練習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
3.談感受,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練習背誦課文
1.自背。
2.交流背誦方法。
二、談收獲
l.結合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的特點。
2.學生以導游身份為大家深情地介紹桂林山水的美。
3.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課文的寫作結構。
4.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注意字形
“漓”:右邊是“離”最后兩筆是“ ”和“丶”。
“瀾”:右邊“門”里是“柬”。
(2)組詞練習,區分形近字
瑕( ) 巒( ) 槳( ) 瀾( )
暇( ) 戀( ) 漿( ) 斕( )
漓( ) 綿( ) 筏( )
璃( ) 棉( ) 伐( )
離( ) 錦( ) 閥( )
(3)大家互相交流學習生字的體會和注意的問題。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名不虛傳。
2.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著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3.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視頻。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寫一段話介紹當地的一處風景,使讀的人能了解這處景物的特點。(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3.閱讀《桂林山水感懷》(習題精選中提供)。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學習文章的敘述方法(“總-分-總”);
(3)領悟作者抓住主要特點,運用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意境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方法。
【設計思路】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喚起他們閱讀的興趣。本課通過看圖、學文,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通過反復朗讀,達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PPT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一課時主要教學內容是: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詳)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寫景佳作《桂林山水》。先讓我們伴著優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座美麗的城市。從古至今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寫下很多詩文贊美它,如唐代詩人杜甫就曾留下“風景宜人處:‘獨桂林’”,宋代詩人范成大也曾有“桂林之奇,天下第一”的詩句。
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走進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
二、整體感知,入情入境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瀏覽課文。人們都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給你的總體印象的句子。)
預設: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了解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即為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說桂林山水的風景被稱為天下第一。
3.想一想,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預設:總起。概括說明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的緣由。
過渡: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么我們就要趕緊跟上作者陳淼的步伐“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吧!(指導朗讀,要讀出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的之情以及心情尤為迫切的語氣。)
(二)精讀第2自然段
1、出示文字: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入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多媒體同時展示與內容相關的圖片)
想一想:讀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是來游覽桂林的,為什么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作者并不直接寫漓江的水,而是從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入手,運用“對比”的手法,用一個“卻”字轉折,說明這些美景雖美,卻不及漓江水,與大海相比,突出了漓江的靜,與西湖相比,突出了漓江的清與綠,體現出漓江水的與眾不同。
2、那么漓江的水到底又有什么獨特之處呢?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3.請學生概括地說特點。(板書:靜、清、綠)
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寫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指導朗讀:“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這段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最后一句是感受,也突出了水的靜。
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三、自學課文第3自然段
1、欣賞完漓江的水,我們再來游覽桂林的山。請同學們按照學習漓江水的方式自學桂林的山。(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桂林山的圖片,大家可以結合圖片和課文中的描寫,或獨自思考或小組討論。來學習和感受桂林山與眾不同的美。)
2、出示文字: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像,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請學生概括地說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結合畫面,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加以具體的描述。
(1)“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
(2)“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3)“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
3、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的特點的?
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先以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別具一格。隨之寫其奇、秀、險的特點,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過渡:游覽過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四、感悟第4自然段
1、出示文字: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桂林到陽朔一帶,沿途都是青山綠水,風景宜人,美不勝收,說桂林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可謂十分貼切)
(2)“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這一句道出了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課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
2、感受桂林山水相依,風景宜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五、總結全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國山河多壯麗!慨嘆之余,我們不由贊嘆陳淼先生的文筆竟如此之美!同學們,讓我們伴著優美的音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再次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間,回味它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美的享受。
六、知識拓展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素有“金周至”之美譽,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同學們可以仿照課文第2、3自然段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一寫家鄉的山水之美吧!
【板書設計】
2.桂林山水
漓江水:靜、清、綠
甲天下——————畫中游
↓--桂林山:奇、秀、險--↓
(總)-(分)-(總)
【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這篇文章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語言優美,形象生動,讀來趣味盎然,令人向往,在教授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管是桂林的山還是桂林的水,我都不想丟棄,所以內容較多,由于時間限制,每個部分講解的不夠仔細,還需要繼續精簡。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希望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在精讀了第二自然段后,讓學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效果良好。
如果時間允許可適當增加檢測練習,鞏固學習內容。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語言與多媒體輔助,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過朗讀傳達熱愛祖國錦繡河山之情。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理解重點詞句并積累優美的語句;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課文2、3兩節的排比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用先概括后具體的句式,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突破口: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激趣 導入。
1、師: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乘著木船蕩漾于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板書課題:齊讀
2、先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韻。
(媒體出示)欣賞桂林山水的畫面。
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呢?
(板書: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這句話讀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來?
生讀,后齊讀。
二、初讀感知。
1、請生大聲朗讀全文。
要求:
(1)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2)找一找,作者在游賞完桂林的山水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請你把這句句子找出來。
2、交流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板書)
說說對此句的理解。
3、師小結過渡:
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覺在畫中一樣,那感覺真是太美了。接下來,就請大家隨著老師用你們美的心靈,美的眼睛去感覺桂林山水美的神韻。先來感受漓江的美。
三、感受漓江的美。
1、師配樂朗讀第二小節,要求學生邊聽邊體會漓江水的特點。
2、師:聽出來了嗎,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3、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句子。
(抓住靜、清、綠的特點)
4、指導朗讀。
讀出靜、清、綠的感覺來。
(練讀、指名讀、齊讀)
5、遷移句式,完成填空。
(1)萬里長城真長啊,長得( )。
(2)西湖的水真( ),( )。
6、有感情地朗讀。
師: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來感受一下漓江的美。
四、領略桂林的山。
過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桂林的山。
1、明確學習要求:小組學習第三小節,說說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可用小組內喜歡的方式讀,如可以讀讀畫畫,可以邊讀邊想象桂林山的樣子,也可開展朗讀比賽等。
2、交流。(媒體出示該段內容)
抓(奇、秀、險)用相關圖片幫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讀。
桂林的山的確有它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師引讀第一句。誰能把它的這種魅力感染給大家。
推薦讀,齊讀。
五、小結升華。
1、師引讀4小節。后接著引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問:這幅畫是誰畫的?
3、小結 :大自然用它那絕妙的彩筆為我們描繪了這么美妙的一幅畫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
4、出示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老師和同學一起隨著音樂朗讀這首詩。
六、布置作業。
1、你出可以試著吟一首詩或寫幾句話,表達自己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
2、搜集桂林山水的圖片,辦成小報,張貼在班級的黑板報上。
【板書設計】
37、桂林山水
總起 分述 總結
水---靜、清、綠
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山---奇、秀、險
教案設計說明:
《桂林山水》是一篇愛國主義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滲透愛國思想,如:看了錄像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在朗讀訓練時,也設法激起學生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環節的設計,重點圍繞文本欣賞這個能力目標,因為培養學生欣賞語言之美的能力,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有時語文教學的難點。前幾個單元,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句中詞語的正確性,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本單元開始要讓學生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我把重點放在心上水的句子上。欣賞時我設計了幾個坡度,先是采用各種形式的讀,讀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再讓學生議,說說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寫具體的。然后讓學生想,用自己的話吧水的特點說具體。最后,通過看媒體,體會比喻句的作用。這樣一來,學生對描寫水的句子好在哪里有所感悟。欣賞描寫山的句子,采用把語言文字與畫面結合起來,目的讓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形態、色彩產生表象,從而讓學生體會句中雨題的作用,提高學生欣賞句子的能力。
教學反思:
入境入情和諧統一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要求教師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同時,要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桂林山水》一文,作者抓住桂林山的奇特、秀麗、險峻和漓江水的平靜、清澈、碧綠的特點,進行了具體而生動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錦繡山河的真摯情感。這是一篇文質兼美、寫景抒情的好范文。如何挖掘文章中的美,讓學生深刻地感愛美呢?
一、設境激趣,觸發美
“感人之心,莫先乎情”。課始,教師精心設計導語,并適時配上絢麗多姿的畫面,創設情景:“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波浪滾滾的遼闊大海,—望無際的良田沃野,星羅棋布的島嶼湖泊……而我國南方有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而聞名于世,尤其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教師以飽滿的精神,親切的語言打動學生的心靈,以“師情”動“生情”,以“師情”激“生情”,師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織在一起,學生沉醉其間,為桂林山水的奇秀之所動、所感,油然產生美的遐想,心駐神往,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欲望。
二、潛心品讀,體驗美
兒童的心靈最敏感,他們能準確捕捉到教師語言中“情”的.信息,進而領悟“情”中之“理”。因此,教師以美的語言作為美的品德的載體,深入學生幼小心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朗讀的方式感染學生是激發學生審美情趣的—種重要手段。例如:在讀“波瀾壯闊”一詞時,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幅浩渺無邊的大海圖,引導學生用雄壯、渾厚的重音朗讀,讓他們感染到大海喧鬧的動態美;在讀“水平如鏡”這詞時,則要求學生用輕柔的聲音讀西湖的水,讓他們感染到那種無聲無息的恬靜的美。文中的排比句是重點朗讀部分,教師采用接力讀法,形成—浪高—浪的感覺,特別透過包含感情的“真”字,領會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和熱愛之情。而且,排比句有它的節奏美,讀起來又流暢,又有氣勢,這更襯托出桂林山水的美。
兒童的思維是直觀的、形象的,他們的注意常常指向那些能引起興趣的對象。課文語言的音韻美,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加上語調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到審美的愉悅。
三、抒情表達,深化美
愛迪生說過:“最能直接打動心靈的還是美”。人們在欣賞各種美的事物而產生美感時。總是有賴于直觀的形象,只有通過生動具體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它內在的本質,從而得到情感的愉快。在教學時,教師以圖像為主來展示形象美,欣賞景美。例,教師在講解中根據課文描述演示錄像,如,有的山形像一位老人伸展雙臂,滿臉笑容地歡迎八方游客;有的像大象貪婪地吮吸著清涼甘甜的江水;有的像一只高大的駱駝眺望遠方;還有的像初生的新筍充滿生機……這些形象生動的畫面充分突出了桂林山的特點,讓學生頭腦中構成—幅幅栩栩如生的美麗圖畫,引人入情入景。學完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贊一贊眼前的桂林山水,學生激情高漲:“桂林山水,人間仙境!”“桂林山水是一顆燦爛的明珠。”“桂林山水真是風光如畫,來到這里,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般。”……語言訓練能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祖國山河秀麗多姿,從而產生熾熱的愛國之情。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獨特美。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賞讀,體會中國語言文字的優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優美。在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鉆研文本。再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中去。
二、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其獨特的'美。
2、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在進行語言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以讀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運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祖國語言美,感受祖國山河的美,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圖)配樂讓生欣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從課文中找出一個總寫桂林山水的句子。
三、抓住重點,深入領悟。
1、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是按怎樣的層次向我們介紹漓江水的?
2、齊讀第二自然段
3、畫出描寫漓江水的句子。
思考:
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女生齊讀)
四、品讀課文,感悟寫法。
再讀第二自然段,想想我們是怎樣學這段文字的?
五、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根據總結出來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學完后匯報。
2、男生有感情地齊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范讀。(出示配樂風景圖)。
2)生說出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
六、語言繪畫,師生共醉。
學生自主探究地分析出文章的結構。
七、積累語言,拓展運用。
選我們當地的一處風景,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然后寫一段話,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板書設計:
總述甲天下
漓江的水:靜、清、綠
1、桂林山水分述喜愛
桂林的山:奇、秀、險
總述美如畫卷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⒈通過朗讀、背誦課文,了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⒋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萬千、危峰兀立等詞。
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課文是如何把它們寫具體的。根據句子結構及句式的特點把握語調及語速。掌握啊的讀音。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⒊下面,我們要隨著作者的視線,一起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點記號··)
二、自學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⒈出示表格:
前字韻母 啊的發音 舉例
a、o、e、i、ü ya 真綠啊、真奇啊
u、ao、ou wa 真秀啊
n na 真險啊
ng nga 真靜啊、真清啊
⒉出示自學要求:
⑴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么結構來寫的?思考怎樣給課文分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請用小圈圈出。
⒊檢查自學
⑴指名四人朗讀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么結構來寫的?給文章分成四段。
板書:總起分述總結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板書: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請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詩來總結文章。板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完成板書提綱:
總起:甲天下
靜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 綠
奇
山 秀
險
總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三、導學第二節
⒈分小組自學課文第二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把課文讀懂:
詞義,結構(分層),修辭手法,語言文字,朗讀語氣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談談學習的體會,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組交流時提出。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漓江水的特點寫具體的。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等一會兒老師還要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來學習課文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學習的方法、步驟。
⒉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波瀾壯闊、無瑕等
⑵分層:三層
⑶修辭手法:引讀
第一句用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較,強調漓江的水有獨特的美。第二句具體寫漓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其中的真,是的確、實在的意思。
(作者為何在靜、清、綠前加上一個真字,后都帶個啊字?通過朗讀,體會真寫出程度。啊抒發作者喜悅、贊美之情。)
對這三個特點,作者用感覺或用比喻來具體說明,并把它們組成一組排比句,文字優美,富有節奏,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最后一句寫出江水之靜。
⑷描寫角度:引讀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動態的角度寫;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透明度的角度寫;
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從色彩的角度寫。
⑸引讀,說說你怎樣讀出語氣,交流并指導朗讀。
靜,清,綠三字要讀重音,在靜得、清得、綠得后要有小停頓,以突出后面補充說明得部分。讀這三個分句,音量要漸大,讀出層層推進得感覺。
朗讀這一節,首先要把握平穩、清新的基調,其次要運用重音、速度等技巧,傳遞出對內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節的總起句,讀時要平穩,聲音可略低,卻從沒看見過、這樣的讀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頓。最后一句是再次寫感覺,以突出漓江水的靜,讀時漸輕、漸緩。
讀好排比句,注意節奏,幾個像要一氣呵成。
個讀,齊讀。
⑹質疑,解疑
⑺小結你們小組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課文的?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⒊背誦第二節,根據板書自背,互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課文背出來的。
(記關鍵詞,列提綱,記每句第一字)
⒋檢查背誦
四、布置作業
⒈抄寫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⒊背誦并默寫第二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⒈指名背誦二節(默寫第二節)
⒉過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眾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
⒈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把課文讀懂: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漓江山的特點寫具體的。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還要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讀懂課文的方法。
⒉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麗
⑵分層:二層
⑶寫法:
寫法上與第2節相似,顯示了結構上的對稱。第一句用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體地寫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山形
色彩明麗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勢
有形態的描摹,有聯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⑷有感情地朗讀。
⑸交流學習方法: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⑹背誦第三節,交流背誦方法。
三、略讀第三段
⒈師引讀: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⒉最后這句古詩是什么含義?
⒊這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
⒋背誦第三段。
四、總結
⒈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讓我們齊讀課文
五、完成課后練習
⒈指導課后練習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補充說明的方法寫具體,即清得怎么樣。兩個小題分別要求寫出黑得怎么樣和干凈得怎么樣。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看不見屋內的陳設;干凈得看不見一張紙屑等。
⒉完成其他練習
六、布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默寫課文。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1
一、導游式的入題
上課伊始,我便問學生:“誰知道廣西什么地方最美?”學生們紛紛回答:“桂林。”我問:“你們去過桂林嗎?”學生搖頭。我緊接著問:“想去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我笑著說:“老師也沒有去過,也很想去。聽說那兒的山水格外美呢!”這節課,就讓咱們一起從課文中去游覽桂林的山水,好嗎?”我隨即板書課題。這種際導游式的入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
二、理清層次,整體感知
入題后,先讓學生聆聽配樂朗讀,再讓學生模仿錄音自由朗讀課文并回答問題:
1、用一句話說出各小節的內容;
2、用一句話說出全文的內容。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隨機板書如下詞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山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接著讓學生從板書中領悟出文章的結構:總——分——總。至此,學生對課文胡了全面的了解。
三、多方誘導,引入情境
1、出示圖畫,初入情境
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全面了解時,我出示了秀麗的桂林出水畫。在學生一陣陣“嘖嘖”贊嘆聲中,我不失時機鼓勵學生:“誰能用一句話把畫面的內容說出來?”學生興致勃勃,紛紛說出一串串妙語佳句:“桂林山水美如畫”;“美啊,漓江水;秀啊,桂林山”;“桂林是人間的仙境”……此時,學生的心海已掀起了微波。
2、啟發鑒賞,漸入意境
這篇課文描繪了如詩如畫的桂林山水,語言文字也十分優美。教學時,我特別注意抓住文中蘊藉深含、情感濃郁的.精言妙句,引導學生細細咀嚼、潛心品味。如教“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段話時,我先極富感情地朗讀了一遍,然后對學生說:“這段話描繪了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如果老師把它改動一下,你覺得怎么樣?”
接著出示改動句子:
①漓江的水很靜很靜,漓江的水很清很清,漓江的水很綠很綠。
學生反復思考咀嚼,認為改后的句子不生動,沒有把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程度寫具體。我又出示了改動句子:
②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又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這里的水也很綠,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學生在經過咀嚼品味后,認為此句雖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但它不如原句優美有氣勢,不如原句讀赤瑯瑯上口。這樣,在領略桂林山水美麗的同時,還讓學生領略到了祖國的語言文字美。
3、指導朗讀,進入情境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中,我分別采用了聽讀、引讀、齊讀、個人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在反復吟詠中邊讀邊思,既讀出了內涵,又讀出了外蘊;既陶冶了情感,又啟迪了心智。當學生感情即將進入高潮時,我播放了一段悠揚的鋼琴曲,學生們開始三分鐘“遐想旅游”,同時我作“導游”:“各位游客,我們已經到達目的地廣西桂林。展現在你面前的是絢麗如畫的桂林風光。來吧,讓我們蕩舟漓江,盡情地去欣賞吧!”學生仿佛完全沉醉在如詩如畫的風光中。聽聽他們的感受吧:“我如同看見魚兒在江底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已經置身在美麗的畫卷中”;“我聽見游人不絕的贊嘆”……至此,學生已掀起了感情的狂瀾,完全進入了仙山瑤池般的美妙境界。
四、言簡意深的結尾
當學生充滿激情的背誦的余音還在教室里繚繞時,我用激昂的話語結束了這堂課:“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一課,如同盡情地游覽了桂林山水。面對這顆祖國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我們誰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桂林多美啊!祖國多美啊!”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十三個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十二個生字。
2、積累本課的優美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 自然段。
4、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文字描繪的桂林風景圖,培養孩子投身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第 2、 3 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舉一反三法:第 2、 3 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復訓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重難點分析: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課前查閱桂林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導入新課。(播放畫面1 桂林山水圖,)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能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概括你眼前的美景嗎?多生展示。師: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嗎?生。師:嗯,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陳淼先生的作品《桂林山水》。師板書《桂林山水》,請生齊讀。
2、師:(播放畫面2 詞語薈萃。)師: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開火車讀詞語,要求:聲音洪亮,字正腔圓。生讀,可隨機正音。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 自然段
1、瀏覽課文。師;字詞讀準確了,才能把課文讀流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并思考: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話,一語道出陳淼先生去桂林游玩的理由? 預設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2、總結段意。(師播放畫面3 )師:請問,這個“甲”是什么意思? 預設 生:第一。師:顯而易見,這句話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地位。師板書“甲天下”。師指名讀文。
3、師:同學們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預設 生:總起。師: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豈有不游之理?出發前老師還有個問題,你能否把“觀賞”換個詞,而句子的意思不變? 預設 生:欣賞。師:觀賞僅限于看,我們可不能說我在觀賞音樂,應該說 …… 預設 生:欣賞音樂。
4、師:好,出發,我們現在就去欣賞桂林的'山水。
(二)學習第2 自然段
1、學生讀文。師:那么誰來做我們的導游,讀讀第2 自然段?生讀。師:指名。請你來說說,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什么? 預設 生:漓江水的特點。師:漓江水有什么特點? 預設 生:靜、清、綠。師。板書靜、清、綠。
2、對比— 不同。師:(播放畫面4 并讀文。)同學們,老師不大明白,我們是來賞游桂林的,為什么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生。師:那么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大海和西湖的風光。(點擊超鏈接。)師:大海什么樣? 預設 生:波瀾壯闊;師:西湖什么樣? 預設 生:水平如鏡。師:那么,漓江水有什么特點? 預設 生:靜、清、綠。師:現在明白了嗎?大海有大海的氣勢,西湖有西湖的嫵媚,各具美感。作者就是想通過對比這三種景觀的不同特色,來突出漓江水別具一格的美。(點擊畫面,出現“對比”。)
3、漓江水特點分析。師:(播放畫面5 。)作者是怎么樣描寫漓江水的靜的?生讀。師:靜到如此地步,令你想到什么?生。師:請讀一讀關于描寫漓江水清的句子。指生讀。師:請問,清得你還能在水中看到什么? 預設 生:小魚、浮萍。師:描寫漓江水最后一個特點的句子誰來讀?生讀。師:你認為綠得還像什么?生。師:對于這句話的描寫,細心的同學發現沒有,作者都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預設 生:排比和比喻。師:讀排比句應由弱到強,讀出它遞進的語勢,誰再來展示讀?生讀。師:漓江水這么美,我們不由贊嘆起來,應該怎么讀?(變陳述為感嘆) 預設 生: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師:面對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的水,你最想做什么? 預設 生:歌唱、洗臉等。
(三)、學習第3 自然段
1、學生自學。師:下面請根據我們剛才的學習方式,自學第3 自然段的內容。稍后請你匯報學習成果,可以組內同學互助,生自學,師巡視。
2、自學展示。師:指名讀,學生展示自學成果。生。師適時板書:桂林山奇、秀、險。
3、桂林山特點分析。師:同學們在自學中碩果累累,值得表揚。(播放畫面6 )誰來讀文?生讀。師:這一段中,作者繼續采用什么方法寫桂林山的與眾不同? 預設 生:對比。(師點擊超鏈接)師:(指泰山畫面)泰山有什么特點? 預設 生:峰巒雄偉。師:(指香山畫面)香山呢? 預設 生:紅葉似火。師:那么相比之下,桂林山則是? 預設 生:奇、秀、險。
4、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師:(播放畫面7 )想親身體驗桂林的山有多奇,有多秀,有多險嗎?生:想。師:請看!(播放畫面8 )生齊讀。好,我們先來見識一下桂林山的奇——— (師點擊超鏈接— 老人山、巨象山和駱駝山。)除了這三座山峰作者沒有再一一舉例,而用兩個詞語表明桂林的山不但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是哪兩個詞? 預設 :生: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師:我們再來欣賞桂林山的秀——— (師點擊超鏈接— 屏障、竹筍。)像屏障的山峰有什么特點? 預設 生:翠綠。師:竹筍呢? 預設 生:色彩明麗,倒映水中。師:明麗也就是? 預設 生:艷麗。師:我們最后來感受一下桂林山的險。(師點擊超鏈接— 危峰兀立。)危峰兀立什么樣?生。師:怪石嶙峋呢?生。師:面對桂林山,我們無法不驚嘆——— 預設 師生齊: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注意“啊”的變音。)
(四)、學習第4 自然段
1、融文入畫,由畫及詩。師:(播放畫面9 )風景美嗎?生。由畫及文,你想到課文中哪一段落的描寫?生讀文。師指導:你陶醉了嗎?這么美的山水沒令你陶醉嗎?哪位自覺已經陶醉了,好,請你讀!生再讀。師:有山無水則失靈氣,有水無山則少剛毅,山水相依,才相映成趣。思考,最后一小節作者除了山水還寫了哪些景物? 預設 生:云霧、綠樹紅花、竹筏小舟。作者從空中到山間到江上,簡單幾筆勾勒出桂林山水圖,請問:是圖畫嗎? 預設 生:是連續不斷的畫卷。師:是啊,圖畫局限的,而從桂林市到陽朔縣全程83 公里,沿途處處皆景,恍若仙境。泛舟江上,作者詩興大發,不由吟道——— 預設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師板書:畫中游。
2、總結寫作方法。師:(播放畫面10 )那么,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嗎?生說。師:最后,文章以詩句收尾,畫龍點睛地概括了全文,這與首句的“人們說”——— 預設 生:遙相呼應。師:(播放畫面11 )縱觀全文,同學們來梳理一下文章的寫作順序。 預設 生:第1 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起,而2、3 自然段則分述桂林山和水,第4 自然段則是對全文的總結。師:這種寫作方法就叫——— 預設 生:總— 分— 總的寫法。師:我們在以后的作文中也要嘗試運用這種“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條理更加清楚。同時別忘了,還要學習作者細心觀察,采用對比、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突出景物特點進行景物描寫的寫法。
三、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桂林山水美嗎?生答。師: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國山河多壯麗!慨嘆之余,我們不由贊嘆陳淼先生的文筆更美!讓我們伴著音樂,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間,嘗試著背誦全文,好嗎?生齊誦。
四、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賞讀賀敬之的《 桂林山水歌》。
2、收集桂林景觀 ― 兩洞的資料。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無瑕的翡翠,奇峰羅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等關鍵詞句的含義。
2、能力目標:根據本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特點的描寫方式使學生學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展現美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自讀感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獨特的美。
2、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和具體形象的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作者游賞了聞名遐邇的桂林山水,那里的美景讓我們流連忘返,所以今天我們再次走進桂林山水。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靜、清、綠)
二、合作探究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先回憶上節課的學習方法。出示小組學習題目。
(一)依據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
1、找讀把你認為優美的詞或句子勾畫下來。找出第三小節中心句勾畫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來寫山的特點?
2、品讀邊讀邊體會這么寫的好處。段中哪個詞用的好?哪個句子寫得好?用了什么修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想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4、賞讀融情入景,讀出感情
(二)全班交流。
山的特點。
奇:抓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展示圖片,展開聯想,有的像體會“形態萬千”“奇峰羅列”。
秀:圖片展示新生的竹筍,翠綠的屏障。
險:出示圖片體會“危峰兀立”
桂林的山集這三個特點于一身,所以才說“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賞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體會寫作方法和作用。
(三)總結寫法。
作者正是因為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才讓我們欣賞到了桂林山水其美,你在文中還發現了什么美。仿照真靜啊,靜得說句子
三、拓展閱讀
讀《黃山云霧》指導寫作,寫一處景物。
四、作業自助餐
1、畫一幅你心中的桂林山水圖。
2、美美的讀課文。
3、仿照課文寫一處景物。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愛美的情趣。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了解分號的用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3.指導學生學習本課 11 個生字,會認 8 個生字,聯系課文理解“蕩漾、玩賞、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等詞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指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廣西最美的風景是什么嗎???對!桂林山水(板書)。那么,誰去過桂林欣賞過這一美景,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么?
學生自由描述。
教師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讓人感到神奇。(聽你這么一說我真想快點去看看呢。)咱們沒去過也不遺憾,來,現在我們就隨著作者到桂林去游山玩水,好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我們快來讀書吧,看看作者陳淼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桂林山水躍然紙上的。這一遍讀書,請同學們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熟練,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讀音,沒讀好的地方可以反復練一練。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一些較難讀好的四字詞要特別注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
3.指名讀通課文。
三、整體感知,領略美感
1.教師: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呀!大家預習時讀課文了吧,現在又讀了課文,你最想說的感受是什么呢?(學生紛紛發表見解。)
2.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書:美)同學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但要充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這還遠遠不夠。下面我們該怎樣讀書呢?(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提煉: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我們可以抓住重點的詞句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我們可以欣賞作者的表達手法……
這就叫做“品味語言”。
四、精讀第二段,品味語言
1.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段課文,這一遍讀書,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咬文嚼字地一邊讀,一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腦海里再現桂林山水的美麗畫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我仿佛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又看到了非常平靜的西湖的'水。
教師則教學:這里用了一個什么詞?(水平如鏡)不知道你是否發現,這個詞含有什么表達手法呢?(比喻)
指導讀詞。
教師:“波瀾壯闊”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海水一浪趕著一浪,奔涌向前。)聲勢浩大呀!大家再聽我說一句話:“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群眾運動波瀾壯闊。”和剛才的意思一樣嗎?看來,理解詞語要聯系句子才行,有時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完全不同了。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漓江的水真靜啊……時,我仿佛看見漓江的水非常的安靜,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也看不到它在流動;仿佛看見漓江的水清澈見底,江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見;仿佛看見漓江的水非常的綠……
教師則教學:同學們都根據文中的詞句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這也是一種品味語言的好方法。
2.比較句子。
看看,跟你們想象的一樣嗎???看配樂課件,教師旁白:這就是漓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美嗎?那么,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吧(估計多數學生會讀第二句)。老師也是一讀這一段就喜歡上了這一句,它好在哪里呢?
請看大屏幕,我們來比較一下??(出示一句就請同學讀一句。)
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多綠啊,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哪一句用在這里比較好?好在哪里?(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達的。使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它不僅用上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同時還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辭手法,比喻非常具體,生動,形象,使我們一讀就仿佛身臨其境了……)
3.指導朗讀。
漓江的水美,作者寫得也美,還得靠我們讀得美呀。誰再來讀?(教師指名讀,教師先指導讀好第一句。)
這里的“真”是“真假”的“真”么???“多么”在這里是感嘆、贊美的語氣,該怎么讀?大家都練練。
“我聽出了一種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教師讀。“我聽出你控制不住對漓江的喜愛之情。”“你的聲音很柔美,我感覺到你是生怕破壞了這江水的靜謐。”“同學們的朗讀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在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感情啊!”一起讀。
這一句我們一起讀得多好呀!下面兩個分句,老師不指導了,相信大家能讀好,練一練吧。
教師再一次指名朗讀。
教師范讀:大家都讀得這么美,我也忍不住想讀了??(畫面出示,教師范讀。)大家覺得美吧!那么就練一練。(學生再自由讀,又指名讀。)
4.背誦課文。
現在,我們這些游客已經來到了漓江邊,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著導游來跟我們講解了,誰來當導游?要當好導游,當然不能拿著稿子,請你準備準備,記一記導游詞。(點名聲情并茂地講解。)
小結:讀到這里,你明白了這樣的水是什么樣的水了嗎???靜、清、綠。(板書)
五、課堂小結,練寫生字
1.這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漓江的水美,下節課,我們還要去看看桂林的山。
2.練習書寫本課的生字詞。對筆畫較多、字形結構復雜的生字,如,“瀾、瑕”等要讓學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礎上認真書寫。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全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并學會正確書寫部分生字。
2.使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知道桂林是個風景優美的旅游勝地。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運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品詞析句,使學生入情臨境地朗讀、理解和品味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描寫景物、寫景抒情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上一學期我們一起游覽了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走進了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感受到了我們祖國山河的壯美。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桂林看一看。(課件出示:桂林山水風景圖片)欣賞了桂林山水的景色,你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同學們都覺得真美啊,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乘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美麗的桂林山水。(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一)課件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動手畫一畫你喜歡的或覺得寫的美的句子。
2、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敘述方法來寫的?
3、用自己的話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同桌或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4、指名讀自學提示后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初步感知。
(二)檢查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下列詞語,學生開火車讀,及時正音。
無暇 攀登 駱駝 泰山 屏障
奇峰羅列 危峰兀立 連綿不斷
波瀾壯闊 峰巒雄偉 怪石嶙峋
2、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想讀那句就讀哪句,想讀哪段就讀哪段。教師及時鼓勵學生。
3、指名說說課文的敘述順序,抽生說說段意。(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總 分 總)
三、學習課文,感受美景。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讀了課文后,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把桂林山水的美概括出來?(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雖然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但畢竟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來看看漓江的水吧!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提出學習要求: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思考問題。
3、抽生說說漓江的水的特點。(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靜 清 綠)
指名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運用排比和形象的比喻等)
4、課件出示:比較句子,說說那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好靜啊!
漓江的水很靜啊!
5、學生讀句子,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引導讀好“真”字。
6、品讀描寫漓江水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到什么程度呢?課件出示帶句子的圖片。
學生看圖讀句子,教師引導:你覺得這一句把漓江的水寫的怎么樣?寫出它的靜和美,你能用自己的讀來展現這種感受嗎?抽生讀這句話。(教師多鼓勵:你讀得真好、你讀得真美……)
7、依次課件出示寫“清”“綠”句子的圖片進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在讀與體會句子中理解“無暇的翡翠”的意思。
8、展開想象,仿寫句子。
當你看到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也這么“美”的漓江水時,你坐在木船上,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木槳,你想干點什么呢?
課件出示:練一練,選喜歡的說一說。
1、漓江的水真甜啊,甜的
2、教室真安靜啊,
3、早晨的空氣真清新啊,
4、花朵真香啊,
9、大家都知道這一段主要寫漓江的水,作者為什么在開頭還要寫大海和西湖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課件出示:波瀾壯闊的大海圖片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圖片,引導學生理解漓江的水和大海的水、西湖的水不一樣,從而更加突出漓江水的與眾不同。
10、同學們再來把這一自然段美美的讀一讀吧。學生先自讀,再指名讀。(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總結上段學習方法。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讀文來游賞美麗的漓江水的?學生嘗試總結,指名說說是怎樣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教師再引導小結梳理。出示課件,指名讀學習方法。
(1)讀句子,抓特點。
(2)看美景,品句子。
(3)展聯想,話美景。
2、按上述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示要求:
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桂林山的圖片。你可以結合圖片和課文中的描寫,或獨自思考或同桌或小組討論。來學習和感受桂林山與眾不同的美。
3匯報自學情況。
抽生說說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相機板書:奇 秀 險)
出示帶句子的圖片,學生感受特點并有感情地讀美句。誰想讀都行,強調讀出相應的感受來就行,及時鼓勵肯定學生的朗讀。
面對這樣的山,引導學生暢談感受,用自己的話來贊美一下桂林的山。
(四)學習第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四段課文的圖片,學生齊讀。
2、 教師小結: 是啊,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真是美上加美啊,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真不愧是人們都說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當代著名作家袁鷹也曾這樣深情地贊美漓江的水──我們來一起深情地讀讀。(出示課件詩詞《濃碧》)
濃碧
是誰將百里漓江,
染成濃碧?
是誰在晶瑩的水底,
鋪下了片片芳草地,
輕軟又柔和?
船行在綠玻璃上,
人影倒在綠玻璃下。
綠草在水底探起頭來,
像是向水面上問:
你下來嗎?
學生先自己讀,再指名讀,后齊讀。說一說感受。
五、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六、總結,布置作業。
1、同學們,讓我們讓再一次對桂林山水的美發出贊嘆吧!(桂林山水甲天下。)
2、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搜集描寫桂林山水的文章讀一讀。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7-28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4-16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6-19
桂林山水優秀教學設計08-10
優秀《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9-02
小學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5-04
小學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7-25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精選15篇)04-11
桂林山水的語文教學設計11-23
桂林山水的語文教學設計[經典]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