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教學設計常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打電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打電話》教學設計1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確定商的小數點的位置
3、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學重點: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式
教學難點:商的小數點的位置的確定
一、目標導學
1、復習舊知,為新課做鋪墊。孩子們,我們來個開火車游戲。真不錯,我們的火車順利到達。合理的運用數學規律能幫助我們很快地解決數學問題。
2、創設情境,引出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找出數學信息,并發現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笑笑打國內長途,每分0.3元,共花5.1元;淘氣打國際長途,每分7.2元,共花54元。
3、提出問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設計意圖:把情境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算法,解決問題
1.估算。(先估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1)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分組匯報估算過程。學生匯報:國際長途每分7.2元,大約是國內長途每分0.3元的二十幾倍,如果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的時間相同,那么淘氣的`電話費應該是笑笑電話費的二十幾倍,但是54元大約是5.1元的10倍,所以笑笑打電話的時間長。5.1大約有十幾個0.3,那么笑笑打電話的時間是十幾分,而54里沒有10個7.2,那么淘氣打電話的時間一定不到10分,所以笑笑打電話的時間長。
2.列式并計算。
師:求誰打電話的時間長,就是要分別求出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的時間是多少分,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理解題意后列出算式:5.1÷0.3,54÷7.2。
三、交流解疑
(1)學生獨立試算5.1÷0.3。
思考:用你認為合理的方法計算;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是否可以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怎樣轉化?應用了什么規律?
(2)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把0.3元化成3角,5.1元化成51角,變成51÷3,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51÷3=17(分)。
方法二: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0.3變成整數,擴大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10倍變成51,被除數的變化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51÷3=17(分)。方法三:用豎式計算。
(3)理解用豎式計算的算理。指導學生在教材7頁的小數直觀圖上圈一圈,理解0.3是3個0.1,那么5.1就是51個0.1。要看5.1中能圈出多少個0.3,也就是看51中有多少個3。討論如何用豎式計算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師指出:除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除數就變成整數了,為了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到原來的10倍。然后示范豎式的書寫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驗算。
(4)總結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將除數擴大,使除數變成整數。除數擴大幾倍,被除數也應該擴大相同的倍數。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4.計算54÷7.2,請學生獨立完成。提示:把除數7.2轉化成整數后,被除數應該怎樣變化?
5.比較誰打電話的時間長。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不同的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在學生獨立思考后,給他們一段交流的時間,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檢測
五、評價激勵課堂總結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問題?
六、板書設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打電話》教學設計2
教材內容分析:
“打電話”所使用的素材是學生所熟悉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有興趣。“打電話”這一問題正是為學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間,學生嘗試尋找“答案”時,不是簡單地應用已知的信息,也沒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盡管不是所有的學生最終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他們都盡自己的思維能力“走”得足夠遠。很有讓學生去研究的價值。
學情分析:
這一內容安排在五年級下學期,從生活經驗看,大多學生有通知多個人的生活經歷,因此,已有的生活經驗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務。其次,從已有知識儲備看,參與完成此任務雖涉及畫圖表達、計算等綜合知識,但都是較簡單的計算與表達。從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因此可以看出“打電話”問題適合五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畫圖的方式,使學生找到打電話的.最優方法。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
4、感受猜想與驗證的重要性。體會理論上的最優與實踐中的最優的區別。
教學重點:
理解打電話的各個方案并從中優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學難點:
突破“知識本位”,讓學生充分經歷了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到優化的思想。
教學流程:
一、提出問題
板課題)(談話引入)今天,我們學習打電話,你會打電話嗎?那我看看你們到底會不會?李老師剛接到學校緊急通知,要合唱隊的15人去參加演出,怎么可以盡快地通知到這15個隊員呢?”同學們幫忙想想辦法吧!
(教學預設:這時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1:逐個通知;2:幫忙轉告)
這個幫忙轉告,怎么個轉告法?你想讓幾個人去轉告?沒有別的方法了嗎?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這里有必要引導學生說出兩大種方法:平均分組和不平均分組。從平均分組到不平均分組有一個思維跨度,有時學生是不敢想或不會去想。在教學中很有必要鍛煉學生的這種發散思維,這也是為等一下的優化方案做鋪墊。所以要讓學生知道,在想辦法時,要大膽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我們才能從眾多的方法中選出最好的方法。)
猜一猜:哪種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組和平均分成5組比,哪種快。是不是分的組數越多就越快?我們怎樣才能比較出哪種方法最快?
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這個問題,我們假設每一次通話要一分鐘,每個學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計一下你最少要幾分鐘?(學生可自由猜測)
(設計意圖:猜想一是為了增加趣味性,讓學生心中有個疑團,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讓學生體會驗證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較
1、每個同學獨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來,并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最好,想一想,從剛才的比較中,你領悟到什么了沒有?
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3、反饋。學生分別說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所說的擺出磁鐵。并追問,你剛才比較了幾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各種方法都列出來,再作比較,經歷優化的過程)
方案1要15分鐘。這樣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組的方法怎么樣呢?請用分組的同學說說你們的方案。
方案2(1):5組,每組3人(要7分鐘)
方案2(2):3組,每組5人(要7分鐘)
這兩種方案與之前你猜想的結果怎么樣?是不是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說的嗎?所以在猜想上,我們要大膽,要想出你盡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驗證。如果每組分的人數不同呢,結果會怎樣?
方案2(3):4組(4、4、4、3)(要6分鐘)
方案2(4):3組(6、5、4)(要6分鐘)
這兩種方法與前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時間會縮短?(每個組長都不會閑了)
方案2(5):5組(5、4、3、2、1)(要5分鐘)
老師、組長和組員都不閑著,應該怎樣設計方案呢?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每分鐘通知的人數用不同顏色的筆表示。并讓學生講解。
(設計意圖:第二種方案的幫忙轉告。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都列舉并比較了哪幾種方案,認為哪種方案最好。只有讓學生親自去比較才能體會到優化的過程,切身體驗到優化是怎么一回事。讓學生去比較了各種方案,學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種方案優化的原因,從組長不空閑到老師、組長不空閑,再到老師、組長和組員都不空閑。)
三、探究規律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這個方案,你們發現有什么規律嗎?
太棒了!這個同學的發現很了不起。我們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邊問邊填完整。)
第幾分鐘1、2、3、4 接到通知人數1、2、4、8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預設:第幾分鐘通知的人數,是前一分鐘通知人數的2倍。)
按照這個規律, 第5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鐘一共通知( 3 )人 3分鐘一共通知( 7 )人
4分鐘一共通知( 15 )人 你又發現了什么規律?(預設:2分鐘通知的人數=2個2相乘-1;3分鐘通知的人數=3個2相乘-1;4分鐘通知的人數=4個2相乘-1;……)5分鐘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鐘一共通知多少人? 這樣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鐘?
四、優化方案
同學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列舉出了這么多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好?(學生說后)怎樣才能比較出哪種方法最好?
板書設計:
打電話
方案1:逐個通知
方案2:幫忙轉告
(1) 平均分成3組(5,5,5)——7分鐘
(2) 平均分成5組(3,3,3,3,3)——7分鐘
(3) 分成4組(4,4,4,3)——6分鐘
(4) 分成3組(6,5,4)——6分鐘
(5) 分成5組(5,4,3,2,1)——5分鐘
《打電話》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132~1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打電話”(綜合應用)的探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學會運用“化繁為簡” 的數學思想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親身經歷尋找最優方案的全過程。
2.通過圖表的方式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師講故事:印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國王要獎勵國際象棋的發明者——他的宰相,就讓他提一個要求。當時正鬧饑荒,老百姓沒飯吃。宰相說:“我向大王要米,您只要把我的棋盤上的第一個格里放1粒米,第二個格里放2粒米,第三個格里放4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類推,直到把這個棋盤放滿就行了。”國王哈哈大笑說:“就依你說的。”
當放第一排的8個格時,1、2、4、8、16、32、64、128粒米,旁觀者大笑著,指指點點。但放到第二排中間時,笑聲漸漸消失了,而被驚訝聲所代替,因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你猜猜看,國王要給宰相的米會有多少?請你簡單形容一下。
其實,這是我們數學中的倍增問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也和它有關。
一、情境導入:
師:學校的“小蜜蜂”藝術團,為有文藝特長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從學校到中央電視臺她們一路成長,也獲得了不少獎項。當然,這都源自于她們平日里辛勤、認真地練習。這不,在一個周末,學校又接到緊急任務,合唱隊的'老師要盡快通知63名隊員來學校參加排練,請你說說老師會用什么辦法通知呢?(打電話、發校訊通、QQ群發、寫信……)
師:哪種辦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確保對方接到通知呢?(打電話)
師:是的,老師就是采用打電話的方式來通知合唱隊員的。板書:打電話
二、初構模式
假設打一個電話需要一分鐘,所有隊員都在家。
1.逐一打(需要63分鐘,太慢了)
2.分組打(思考:為什么能節約時間?)板書:同時打
3.教予“化繁為簡”的方法
師:63這個數字有點大,我們研究起來不方便,怎么辦呢?
4.先從打給“7”位隊員研究起。
三、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假設打電話的時間為一分鐘,并且所有的同學都在家。那么打給7位同學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打電話的省時方案,并用通俗易懂的記錄方式把方案寫在本子上。
1.四人小組討論,在本子上呈現方案;
2.展臺展示方案,確定用畫圖的方式比用文字敘述的方式更為直觀、簡單。
四、優化方案
1.生說方案,師將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方案一(7分鐘) 方案二(5分鐘) 方案三(3分鐘)
2.對比方案,為什么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比方案一更省時呢?(沒有同時打)
3.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三多用時間呢?(有人沒有打電話)板書:不閑著
五、總結規律
1.回顧最佳方案,當第一分鐘結束時,知道消息的總人數是?當第二分鐘結束時,知道消息的總人數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學生完成表格
3.發現規律:每過一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就比前一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多一倍。第N分鐘,知道消息的人數就是N個2相乘。
4.繼續完成表格:每一分鐘通知的總人數。(用知道消息的總人數—1)
5.告訴合唱隊的老師,通知63名隊員需要用6分鐘,應注意:同時打,不閑著,不重復。
六、鞏固規律
1.舞蹈隊老師通知33名學生需要多少分鐘?(使學生產生疑問,到底是5分鐘半,還是6分鐘)
2.打一個電話至少需要1分鐘,在5分鐘內最多可以通知31名同學。用此方法,6分鐘里最多可以通知多少名學生?
3.翻開書第132——133頁,看看今天學習的知識,并解決書中的問題。
七、應用規律
阿米巴原蟲(一種主要寄生于結腸內的蟲)是用簡單分裂的方式繁殖的,每分裂一次要用3分鐘,請問一個阿米巴原蟲18分鐘后變成了幾個阿米巴原蟲?
八、總結全課
你收獲了什么?
《打電話》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來解決的實際問題,感受學習小數除法的必要性,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滲透轉化的思想;
3.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并能運用所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在計算教學中合理地選擇運算方法,通過估算和筆算以及驗證運算結果的合理性等手段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材作用: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除法意義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除法意義的擴展,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以及商不變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這一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除法的意義,也為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是教材的難點之一。
關鍵詞:數感、估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置疑向難。
設計意圖:
1.海邊拾貝:4個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復習:0.48÷4、6.3÷7、0.25÷5、8.32÷8;商不變性質的復習,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本課學習作鋪墊。
2.情境激趣,培養學生感知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從主題圖提供的一個生活場景“打電話”中感受數學信息,有順序地找出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小紅和小華打電話,小紅打國內長途,每分鐘0.7元,共花8.54元;小華打國際長途,每分鐘7.2元,共花45元。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4.先估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通過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數感。
①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②分組匯報估算過程;
③評價和鼓勵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學生估算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a.國際長途每分7.2元,大約是國際長途每分0.7元的10倍,如果小紅和小華打電話的時間相同,那小華的電話費總價應該是小紅電話費的10倍,但是45元大約是8.54元的5倍,故小紅打電話的時間長;
b.小紅打電話的時間大約是:8.54÷0.7≈9分,8.54≈9、0.7≈1,9÷1=9(分鐘)而小華大約是47÷7.26≈6分鐘,小紅打電話的時間長。
C.12個0.7是8.4元,6個7.2大約是42元,因此小紅打電話的時間更長一些。
4.列出算式,解決問題,體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意義;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生根據總價、單價和數量的關系列出:8.54÷0.7和45÷7.2觀察這兩個算式,找出與以前學過的除法的不同點,發現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也可以根據總價,單價和數量間的關系列式,表明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與整數的除法的意義相同,擴展了除法的意義。那么該怎樣計算呢?引出下一環節,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和步驟。
5.探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滲透轉化的思想,找到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
a.學生獨立試算:
①用你認為合理的方法計算;
②除數是小數是否可以轉化成整數;
③怎樣轉化;④應用了什么規律。
b.小組討論,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方法,圍繞前面提出的要求,展開討論并做好記錄。
c.全班共同理解小數除法的算理,并進行算法最優化。同學們的幾種算法匯報展示,組1:把0.7元=7角,8.54元=85.4角,變成了84.5÷7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85.4÷7=12.2分;組2:把8.54元=854分,0.7元=70分,854÷70=12.2分。組3:把除數0.7變成整數擴大了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10倍變成85.4,被除數的變化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85.4÷7=12.2分。組4:把8.54擴大100倍,變成854,要使商不變除數0.7也要擴大100倍,變成854÷70=12.2分。D.對比四種方法的異同,找出相同點:A都運用了轉化的思想,把除數變成整數,我們已經學會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學習新知識,是很好的學習方法的培養,為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b商不變的性質的應用。不同點:第一種方法和第三種方法是以除數為標準,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第二和第四組是以被除數為標準,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商仍然不變。究竟以誰為標準來處理除數的小數點更加簡單,也更加科學呢?小組討論進行算法最優化:以除數為標準,把除數變成整數來計算更簡便,這樣既不會增加除數的位數,也達到轉化成整數的目的,因此更加科學了。e.練習填一填:0.78÷0.2=()÷()0.7÷0.25=()÷()4.06÷0.58=()÷()32÷0.08=()÷()通過練習集體得出:做除法看除數,除數擴大多少倍變成整數,被除數也隨著擴大相同的倍數,這樣既簡單明了,也不會增加除數的位數,也就更加科學了。
6.試一試。通過小數除法的初步練習,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6個題分成兩大組,分別請6個小朋友板演。全班學生形成共識: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添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7.教師巡視并發現作業中的錯誤,把錯例投影出來,全班同學一起進行糾錯,讓學生不僅知道錯,還應明白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你采用的什么方法來檢查?結論:運用估算和乘法來驗證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8.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有什么不明白的知識嗎?請提出來讓老師和同學來幫助你。讓同學們置疑問難,使學生的主動學習延續到課尾。學生可能會說:我發現8.54÷0.7的商越除越大了,比被除數還大,我有點糊涂,同學們能讓我更明白嗎?用乘法知識來解決。(乘一個小于1的數積比另一個因數小,即被除數比商小,商比被除數大;還有除以1即商和被除數相等,除以比1大的數商就小于被除數,那么我想除以比1小的商就大于被除數。)這是我們下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也有學生可能會說:當除數的小數位數比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多時,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時怎么辦?(添0補足)
也有學生可能會提出:商的小數點和原來的小數點還是現在的小數點對齊?師生共同用多媒體演示解決。
通過質疑問難讓學生加深對難點的理解,在解決實際學習問題中結束全課,使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為下一課時內容學習埋下伏筆。
《打電話》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創設學生熟悉的“打電話”生活情境的研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體會數形結合、推理、優化等數學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通過畫示意圖的方式設計簡單的方案,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畫圖白紙。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猜一猜。
師:把一根繩子對折1次平均分成幾份?
生:2份。
師:對折2次呢?3次、4次5次……10次呢?
生:4份、8份、16份、32份……
師:你發現對折次數與平均分的份數有什么關系嗎?
生:份數2倍2倍的變化,對折幾次,份數就有幾個2相乘。
師:剛才同學們猜的這么快,原來發現游戲中也有規律,規律無處不在、其實生活中有許多復雜又費事的事情,如果用數學規律去解決,就會簡單、省時、這種省時又簡單的本領同學們想學嗎?
【評析】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方式、用猜一猜的游戲讓學生感知,折繩次數與份數在2倍2倍的變化的規律、為學生發現第幾分鐘新接到通知的人數都是前一次的2倍做鋪墊。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結合實際,創設情境。
今天中午,老師臨時決定邀請2位老師來聽課,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通知,通知1人要1分鐘,通知2人需要幾分鐘?
生:2分鐘。
師:如果讓你分別給1號與2號老師打電話,你會怎樣打?
生1:我第一分鐘打給1號老師,第二分鐘我又打給2號老師。
生2:我第一分鐘打給1號老師,第二分鐘又由1號老師打給2號老師。
師:通知3人需要幾分鐘?如果讓你分別打給1、2、3號老師你是怎樣打的?
生1:一個一個分別打、一共需要3分鐘。
生2:先打給1號老師,再由1號老師打給2號老師,再由2號老師打給3號老師、一共需要3分鐘。
生3:先打給1號老師,再由1號老師打給2號老師,又由1號老師打給3號老師、一共需要3分鐘。
生4:先打給1號老師,再打給2號老師的同時,1號老師打給3號老師、一共需要2分鐘。
師:請你演示一下。
師:剛才同學們用文字敘述了4種不同的方案,我們能否利用數學知識更簡潔的方式表示出來?
生:能。
師:可用什么方法?
生:示意圖。
師:怎樣表示呢?
生:可以用學過的符合代替老師與學生,用線段表示跟誰打電話。
師:在屏幕上演示這4種不同方案的示意圖。
師:為什么第四種會少一分鐘?
生:因為在打電話時,老師一直不空閑、(不空閑)
師:同學們你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生:因為這種方案最省時。
師:最省時的方案就是最優方案、也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來研究的問題“打電話”(出題)。
師:今天中午,老師臨時決定7位老師來聽課,需要盡快通知到每一位老師,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1、請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
2、寫出你設計的方案一共需要的時間。
學生讀題,題意中你得知哪些信息?(生理解題意)
師:“盡快”說明什么?
生:時間要最少。
師:根據你的理解,請你設計一個打電話的示意圖。
【評析】以“退”為進,讓學生掌握解決復雜問題的探索路徑、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將具體問題“數學化”從復雜的素材中,找出最本質的數學模型,結合小學生認知規律,教材中要求學生從15人直接去探索,時間緊,難度很大,特別是讓學生用示意圖的形式表示出各種方案、小學生雖然已接觸過線段、圖形的簡單示意圖,但從沒有接觸過兩者結合且又有多種不同方案的設計方式,方案的多樣性與第一次畫復雜的示意圖加在一起,大大增加學生的難度,使大部分學生無從著手、我就引導學生以“退”為進,化繁為簡,從復雜的文字轉化為簡單圖示,用抽象的數與形的結合、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從中選擇最好的方法、這樣設計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能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多種方案,展示匯報,介紹方案。
師:哪個小組來介紹你們的通知方案?
發表見解,優化方案
師:我們一起看看這幾種方案,你會選哪一種方案呢?說說你的理由。
師:為什么方案3分鐘可以節省時間呢?
生:因為這個方案中沒有人在空閑著。
師:所以說,讓前面接到電話的老師都不空閑下來,全部參與,同時打更能省時間、最省時間的方案就是最優的方案,所以我們一起來研究它有什么規律。
師:為了使同學們對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咱們請八名同學。(其中一個人扮演老師,其余分別為1、2、3、4、5、6、7號老師)
生:學生實際演示最優方案、(生在表演時,教師說明第一分鐘接到通知的人叫作新接到通知的同學,每接到通知的同學站起來、第一分鐘時知道通知的總人數有幾人?這個2人叫作所有知道通知的學生和老師的總數、學生在說明第二分鐘和第三分鐘如何通知時,教師順勢問其他學生第二分鐘和第三分鐘時新接到通知的學生數、知道通知的`學生和老師、接到通知的學生總數分別是多少?學生表演時,教師指導學生占成四列,便于學生們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
師:師把剛才同學們的方案整理一下、出示整理課件。
師:演示課件、(教師點擊第一分鐘、)第一項寫什么?
生:時間(第幾分鐘)
師:第一分鐘新接到通知的有幾人?誰打的
生:1人,老師打的
師:第二分鐘他們是怎么通知的?(師生都不空閑)
生:老師與1號老師同時打。
師:第2分鐘新接到通知的有幾人?注意圖形對齊
生:2人。
師:第二分鐘時接到通知的一共有幾人?(第1分鐘1人接到通知,2分鐘2人接到通知、)
生:3人。
師:第3分鐘新接到通知會是幾人呢?
生:4人。
師:4個人是怎么通知的?(圖形與第四分鐘對齊)接到通知的人有空閑嗎?
生:第2分鐘接到通知的總人數有3人,加上老師共4人、這4人各通知1人。
師:到第3分鐘所有接到通知的總人數是幾人?
生:7人。
師:這就是通知7人最少需要3分鐘的示意圖、接到通知的人有空嗎?
比較師生們的方案,你覺得哪一種更能清楚簡捷一些。
生:通過比較感知老師的示意圖更簡捷、清楚。
師:把自己剛才畫的圖在旁邊整理成像老師這樣,你能行嗎?
生:整理示意圖。
【評析】循序漸進地教學生畫示意圖,減輕學生畫圖示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逐步掌握畫示意圖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探討各種打電話的方案,在交流中找到最省時就是最優的方案、通過圖形的整理,把打電話的設計方案抽象成示意圖,這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體會數學的簡潔美、圖形結合,便于發現規律。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研究出通知7人最少需要3分鐘,如果要通知15人,最少需要幾分鐘呢?
師:生獨立畫示意圖。
展示學生畫的示意圖,說一說通知方法。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馬上用剛才大家認為最好的方案、通過畫示意圖,看看第4分鐘新接到通知的是幾人?
生:8人。
師:到第4分鐘已接到通知的總人數是幾人?
生:16人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探索出通知7人、15人的最優通知方案,新接到通知的人分別是1、2、4、8、第5分鐘新接到多少人?不畫圖,第6分鐘、第7分鐘呢?新接到通知的人數分別是幾人?你發現了什么?
生:從圖中發現第幾分鐘接到通知的人數分別是1、2、4、8,每一分鐘新接到的人數都是前一個數的2倍。
師:第一分鐘已接到通知的有幾人?
生:1人
師:第二、第三、第四分鐘各有幾人?分別是怎樣得到的?
生:1 + 2、1 + 2 + 4、1 + 2 + 4 + 8
師:第五、第六呢?你發現了什么?
生:第幾分鐘接到通知的總人數是可以用每分鐘新得通知的人數乘2減1,就是到這分鐘的時候收到通知的學生總數了。
師:為什么要減1?
生:因為老師不算在內。
【評析】通過觀察清晰、有條理的示意圖,歸納、總結規律、培養學生的直觀,推理思想、讓學生從“形”轉化為“數”、借直觀的“形”引發聯想,發現數的規律、從圖中學生就能清楚地發現每增加一分鐘新接到通知的人數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隊員和老師的總數。
三、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師:按照這個規律,你知道10人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想?
生:3分鐘能通知7人,再加一分鐘又會新增8人,實際只要再通知3人,所以4分鐘足夠。
師:如果通知50人,最少花多少時間就能通知到每個人?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從觀察圖示規律可以發現到第6分鐘又可以新通知到32人,那6分鐘總共可以通知到64人,現在通知50人,6分鐘足夠了。
【評析】應用規律進一步討論“多長時間就能通知到全體隊員呢”和按“上面的方式,5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從正面和逆向兩方面深刻理解和鞏固發現的規律。
師:要通知50人,如果一個一個地通知,那要多少分鐘呢?
師:我們采用最優通知方式,整整節省了多少分鐘呢?
生:節省了44分鐘。
師:同學們,利用這種最優化的方式通知別人,效率非常高,但打電話時除了說清楚事情外,還應要告訴他接到通知后再打給誰,這樣保證打出的電話最節約時間又不重復、所以要制訂好示意圖。
師:同學們,你們在哪些地方還見到過類似規律的應用嗎?
生:細胞分裂、浮萍生長、一傳十,十傳百、傳銷網絡等。
師: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經常要利用這個規律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課件出示練習題)
【評析】切實可行不僅僅是要將規律與實際相結合,教師還向學生說明這里說的都是理想情況,具體實施中切實可行,還必須設計好打電話的順序、因此,制定方案時還需要事先確定好打電話的流程示意圖、進一步應用規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生談感受。
師:這節課,同學們通過畫示意圖找到了打電話最優方案的規律,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看似復雜、很費時間的事情,只要我們利用數學知識去合理安排,不僅會使事情進行的有條不紊,還能節省出寶貴的時間、希望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做一個有計劃、講效率的人。
【總評】這節課設計質樸,扎實、有效、整節課最為突出的是老師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感受到生活中學數學的樂趣、環環相扣的設計,體現“實”、 “放”、“思”等教學理念、“實”就是以學生有序探究呈現了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放”就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特點,積極采用“說一說”、 “畫一畫”、“想一想”等學習形式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思”就是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知識形成過程中不斷地感受到思考,再思考……成功喜悅。
(一)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從這節課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僅僅從知識的傳授來說,學生要能掌握最后結論:幾分鐘的人次就是幾個2相乘、相信學生大都也能心領神會,但老師在引導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中,把重點放在了研究問題能力的培養和研究方法的策略學習上,以“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實踐驗證――獲得結論――反思過程”為主線,組織學生探索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猜想,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尤其精彩的是“化繁為簡,從簡入手”的解決問題策略、多的不會,從少的想起,假如你要通知三位老師,你會怎樣打?巧借生活經驗,建立認知階梯,分散難點、教材中安排給15人打電話找出最優方案、一下要達到這個目標的難度很大,一方面“打電話”對學生的邏輯推理的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要尋找出優化的表達方式,并在有限的例子中通過對比、觀察,選出最優方案、呈現3個人數,既突破難點,又便于進行驗證,發現規律、然后把規律推廣到一般、在這樣一個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科學的研究精神,更是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幾何的直觀性,數形結合,降低難點
抓住核心,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盡管通知的核心是“每個接到通知的人都不空閑”、但人數一增加,實際操作出來對于初畫示意圖方案的學生來說難度很大、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也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老師安排幾名學生的不同對話的方案“我們用圖示的方法試一試”,充分展示學生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如語言敘述,圖文并茂,畫圖等,并在比較交流中讓學生體會到教材所呈現的數形結合方法的簡捷性和科學性、第二層次,讓學生通過畫圖整理,目的是讓學生從數推到形,數形結合,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發現新接到同學的人數在2倍2倍的變化,每增加一分鐘新接到通知的人數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人數和老師的總數、應用規律,4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5分鐘呢?如果要通知28個老師至少需要幾分鐘?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從正面和逆向兩方面深刻理解和鞏固發現的規律。
(三)尊重學生,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充分運用在課堂之中,給予充分挖掘,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獨立設計“打電話通知的優化方案”,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設計的,聽一聽別人的設計,比較誰設計的方案費時少、學生的思維在交流中發生碰撞,設計的方案在爭辯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打電話》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打電話的方法,學會打電話。
2能用普通話進行交談,能把話聽清楚,說明白。
3滲透講文明,懂禮貌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打電話,練習了打電話。
三、教法和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說話興趣。學生通過說,演,練的學習了過程,在情境中各抒己見,做到會說,會用。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話機2部。
五、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傳話”。設計這個游戲的'目的是為打電話的教學作一個鋪墊,也是為了讓學習了氣氛放松放松。
(一)直觀展示,吸引學生注意。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玩了一個“傳話”的游戲,老師這有一個傳話的工具,你們認識嗎?(導出電話機)師:啊,都認識啊!那么你們會打電話嗎?(學生興致高昂地回答:“會。”)
(二)創設情境,激發說話興趣。師:都有經驗啊,那你能用你的經驗幫助一個小伙伴嗎?(滲透互幫互助思想,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識圖說。)師:小明生病了,不能上學,他該怎么向班主任李老師請假呢?(大家出謀劃策,練習了說話。)師: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最方便快捷?(打電話)
(三)指導練習了,培養良好習了慣。師:假如你就是小明,請假時該怎么說?打電話請假要注意什么?下面我們圍繞這兩個問題小組討論討論!(討論過程中,教師加入學生討論,適時幫扶。)師:大家討論得真熱烈!那么假如你是小明,打電話向老師請假該怎么說?(讓學生試說,多肯定少批評,引導學生總結出打電話要注意的內容,教師再小結方法。)師:大家分析得真清楚。為了幫小明把事情辦得圓滿,咱們再來演演打電話的過程。同桌兩人先練習了,一個人當老師。一個人當小明。師:誰想給大家表演表演?(在演的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學生評價,適時獎勵。)師:你們表演得真好!現在有一個和老師直接對話的機會,誰想把握?(添加忙音,加大難度,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四)擴展練習了,豐富交際內容。師:如果現在真的給你一個打電話的機會,你最想打給誰?(引導學生說話,老師配合練習了。)
(五)布置作業,交際回歸生活。今天我們學會了打電話,還幫助了小明,收獲真不小!回家以后,給你最想打電話聯系的人打個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打電話》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學會打電話,明白打電話需要注意有禮貌、說清楚、認真聽。
2、知道打電話要先做自我介紹,聽不清請對方重復。
學習重點:
讓學生掌握打電話的基本要求。
學習難點:
聽不清請對方重復。
學習過程:
一、猜謎導入
1、叮鈴鈴,叮鈴鈴,一頭說話一頭聽,倆人不見面,話語聽得清。
學生猜謎,激發學生積極性。
2、你打過電話么?你給誰打過電話?
二、聯系范例,明確要求。
分三個場景來讓學生明白打電話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場景一:花花給老師打電話問作業。
1、讓學生體驗知道打電話要有禮貌,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謝謝”“再見”等。
2、練習有禮貌打電話:阿姨和花花的對話。師生互說。
場景二:周末,花花約朵朵,明天上午八點,去公園門口見面,一起去游樂園玩。
1、首先請兩名同學表演,讓其他同學找到小問題。
2、引導學生說出打電話要說清楚,時間、地點、事件等。
3、再請同學表演,做到有禮貌和說清楚。
場景三:冬天到了,天冷了,花花給爺爺奶奶打電話,關心一下。
1、老師做奶奶,請一名同學做花花,試著打電話。
2、讓學生體會打電話要認真聽,聽不清楚要請同學再說一遍。
3、請同學來體驗奶奶和花花打電話的場景,請其他同學認真看,找到問題。
師生小結:小組討論,打電話到底要注意什么呢?
讀《打電話》兒歌。
三、實踐應用
出示兩個場景:
1、花花生病了,給老師請假。
2、花花在家寫作業,李叔叔給爸爸打電話,爸爸不在家,這個電話應該怎么接?
同桌討論。
請同學展示。其他同學評價。
四、教師小結
孩子們,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有禮貌、說清楚、認真聽,還要先做自我介紹,聽不清楚要請對方再重復一遍。
五、作業布置
請給你最想念的親人打個電話。
《打電話》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2至10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尋求“最省時的打電話”方案,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通過操作、畫圖、填表等方式探究學習,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體會數形結合、推理、優化、模型等數學思想。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優化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圖示法記錄“怎樣打電話省時”的思考過程。
教學難點:
探求打電話的方案,并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建立數學模型。
教學方法:
采用動手操作法、觀察比較法、合作交流法,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想象、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中動口、動手,動腦,最終發現規律,形成數學模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熱
師:播放小視頻,棋盤上的米粒,思考國的米夠嗎?
生:聽故事,發表自己的想法。
故事引入激發興趣,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二、情境導入
師:城北學校決定讓四、五、六年級的511名學生周六去婁山關開展“紅色拓展活動”,由于天氣原因活動延期,李老師要通知511名同學,你們認為李老師用哪種方式通知既方便快捷并保證能通知到這些孩子呢?
生:打電話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研究打電話中的數學問題(板書:打電話)
設計意圖
在具體情景中引出課題,為后面的探究提供依據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師:假定李老師給一名學生打電話需要1分鐘,給兩名學生打要2分鐘,給3名學生打要?李老師要給511名學生打電話需要多少時間?
生:要511分鐘
師:我們算一下吧,60分鐘是1小時,511分鐘大約是幾小時呢?
生:大約是9小時
師:哇,時間太長了,想想怎樣打電話用時最少呢?(板書:用時最少)
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師:511這個數研究起來感覺好大呀!在數學里有一個辦法幫助了們研究,你們知道是什么辦法嗎?
生:把數據轉化成較小的數據來研究
師:這個辦法叫化繁為簡(板書:化繁為簡)
師:課件出示題目:李老師接到通知,李老師接到學校通知,周六去婁山關開展“紅色拓展活動”,由于天氣原因活動延期,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要通知3人,崔老師怎樣打電話用時最少?(請一個學生讀題)
師:題目中有什么要求?
生:一共要通知3人,打一個電話要1分鐘,通知到最后一名學生要多少時間,用時最少。
師:請同學們李崔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請為李老師設計幾種不同的打電話方案
2.小組交流,并根據用時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為什么有的方案用時較多,有的方案用時較少?
4.從最少的方案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2)學生活動,在學習單上設計方案(師:了解學生活動情況)
(3)組織學生展示匯報
1.逐個打,用時3分鐘
2.同時打,用時2分鐘的情況。
提問:為什么會節約時間呢?
生:老師學生在同時打,不空閑
3.如果要通知7位學生,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用圖示法探究通知7位同學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小組合作,匯報交流,說清是怎么打電話的。
師:引導學生說清每一分鐘新通知的人和知道消息的總人數。
師:課件出示圖示法,體會倍增現象
4、課件出示表格
生:填表格
時間(分鐘)
1、知道通知新增人數
2、知道通知總人數
3、通知學生人數
師: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知道消息的總人數是幾分鐘就是幾個3相乘
5.思考第4分鐘能通知多少學生?
時間(分鐘)
1、知道通知新增人數
2、知道通知總人數
3、通知學生人數
4、利用圖表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課件演示)
發現1:每增加一分鐘,知道消息的學生和老師的總數等于上一分鐘的2倍。
發現2:第幾分鐘,知道消息的總人數就是幾個2相乘。
那么第n分鐘時知道通知的`總人數怎么列式?x個2相乘
那么用x分鐘,老師一共可以通知幾個人?(x個2相乘-1)為什么要減1?
6、解決開課的問題,做到首尾呼應,體會數學的魅力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計算等活動, 自主發現最優方案中存在的規律,從而較好地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
三、應用規律、鞏固加深
1.基礎練習題:
金帆管樂團共有54人,寒假期間有一個緊急的演出,韓老師需要盡快通知每一個人。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 一個人,至少要多少分鐘通知道全部的人?
2.解決開課時兩種薪酬方案,二選一的問題
A、一個月給你3萬元,每天給你1000元
B、按天發放,第一天給你1分錢,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
第30天:5368709.12元
30天合計:10737418.23元
3.解決世界第八大奇跡——市場倍增學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生活中的倍增現象的了解
1.浮萍的生長現象
2.細胞分裂題
六、兒歌記憶法
電話問題怎么解,關鍵是把2來數,幾分鐘,幾個2,相乘得積是總數,要通知人數把1減。
七、拓展練習,作業布置
用圖示法設計通知本五(3)班人數的打電話方案,每分鐘通知1人,至少需要幾分鐘能通知到全部學生。
八、結束語:
孩子們!現在老師想用愛迪生的一句話送給你們 :“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九、板書設計
打電話
逐個通知 化繁為簡
同時通知 老師 同學 不空閑
用時最少 最優方案
《打電話》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說話要做到簡潔、明快的重要性。
2、能對相聲感興趣,喜歡聽相聲,試著說相聲。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發: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什么樣的電視節目呢?
(唱歌、跳舞、小品、戲劇等)
好,那你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今天來學習另外一種藝術表演形式——相聲,簡潔相聲這一藝術形式,引出本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疏通生字詞:呃、啰嗦、耗子等。
2、讀相聲,想想相聲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
3、故事里的甲說話有什么特點?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1、正像同學們說的,這個打電話的人說話非常啰嗦、廢話連篇,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呢?請從課文中找到你的`依據,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自主學習。
3、師生探討:(這樣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甲:喂······喂······,怎么不說話,哎呀,拿倒了! 喂,你的電話是 4 局5678 嗎? 我這是 1 局 2345。喂,你貴姓呀? 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甲: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
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甲: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
甲:四害之一,接電話來了,好哇。前些日子消滅
四害你沒敢出來吧?嗯,我是誰?我是誰你不
知道?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 猜不著使勁猜。呃,
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
女的呀。
(說話和主題無關——啰嗦)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
不學習呀。開會嗎?······ 不開會。
甲:討論嗎?······不討論。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
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
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
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甲:什么戲呀? 你猜猜?
甲:嗯,京戲? 不——對。嗯,評戲?不——對。
越劇?哎!
甲:不——對。
(說事語言不精練——啰唆)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把一個說話啰嗦者說話啰嗦、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嗦,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
4.甲這樣打電話,聽電話的小王會是什么感覺?
(無奈、煩躁)
5. 如果你此時站在甲的旁邊,正等著打電話,你心里會怎么想?你會怎么做?
(這人說話真啰嗦,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耽誤了事情,真是缺乏公德心。)
四、播放視頻《打電話》,了解特點。
1、播放視頻,學生觀賞。
2、相聲的語言特點: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風趣幽默、極其夸張,有很濃的諷刺意味。
3、啟發:要有時間觀念及公共道德,打電話與人交流要簡明扼要。
五、板書設計
打電話
啰嗦
害人害己更誤事
六、作業布置
同桌之間分角色朗讀相聲《打電話》。
《打電話》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2、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認識到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與幽默。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溝通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時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如果你給你的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兒童電影院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么說呢?
3、這么簡單的事,如果有人打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3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兒?
2、找幾組同學讀,聽完之后,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現課文,深入領悟。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文中這個人叫什么名字?你覺得這個名字對他來說怎么樣?
2、從哪看出他很啰唆?從文中找到,讀一讀。
3、看來真不愧叫啰唆!你想聽電話的小王會有什么感覺?
4、假如你是旁邊等著要打電話的人,你的心情會怎么樣?
5、讀完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6、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結果被這個人東拉西扯說了兩個多小時,既誤了自己的事,又耽誤了別人的時間,這段相聲采用了夸張的手法,成功的諷刺了那些說話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賞
1、組內練習表演《打電話》,推薦兩個人表演。
2、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簡介相聲及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老先生),老師也廢話少說,快來看一下老藝術家的表演吧!(播放相聲)
[板書設計]
13打電話
啰唆、耗時、誤事
簡練、得體、明白
《打電話》教學設計11
20xx年新修訂的課標中提到要培養學生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還提出: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現行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中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和數學廣角內容是最能體現這些方面的重要載體。
《打電話》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數學課程的一個新領域,旨在強調數學知識的現實性與整體性,即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數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數學在分析解決問題中的綜合應用。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生在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中,學會從多種方案中尋求最優方案;
2、學生會應用規律解決實際生活中“打電話”的簡單問題;
3、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意識。
在課堂中我分了四個步驟來實施:
一、創設情境,設疑導入
以好情景的創設誘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捕捉契機,滲透方法
(一)基本通知方式——逐一打電話
(二)首次優化方案——怎樣打節省時間
(三)化繁為簡,合作探究——大數轉化成小數
(四)再次優化方案——引導學生將方案一、二與逐一打電話對比,然后方案二由于方案一對比,在對比分析找出最優方案。這樣以充分的.合作探究感悟層層遞進的優化思想和化繁為簡轉化思想。
三、發現規律,應用規律
1、合作交流,發現規律。
2、總結規律,強調要點。
3、應用規律,解決問題。以小組匯報與課堂評價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力爭完成兩點思考:
1、引導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積累數學學習經驗。
2、充分發揮教材最大價值,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
力爭培養學生4種能力:
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是我處理教材的基本思路,在設計時有糾結——“生活中的倍增現象”到底要不要滲透,具體實施中有遺憾——對學生關注得還不夠。
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打電話》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02至10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尋求“最省時的打電話”方案,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2.通過畫圖、填表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推理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優化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畫圖等方式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
通過圖表等方式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題卡、彩筆、圓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上個星期天,學校有一些事情要通知一些老師到校完成。校長讓我和劉老師每人打電話通知7位老師到學校。(板書課題:打電話)通知一位老師大約需要1分鐘。我和劉老師趕緊拿出電話,正準備通知呢,劉老師卻說:“我們玩個比賽吧!誰用的時間少就算誰贏。”
【設計意圖:本課要教學的打電話,屬于經過抽象的“理想模式”。因此情境創設要盡量避免非數學因素的干擾。這里,直接提出打電話,規避學生對通知方式(郵件、短信、廣播)的討論;借助學生對教師傳遞信息可靠性的信任,規避學生對信息傳遞中的保真度的懷疑。同時借助比賽引導學生感受節省時間的必要性。】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師:你從我剛才的介紹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師到校。B、通知一位老師要1分鐘。C、我完成通知的時間越少越好。
【設計意圖:將雜亂的'情境進行“化簡”,從中提取信息,是學生必備的能力。這里一方面對此進行訓練;另一方面通過整理,讓學生清晰要做什么,怎么做,為后面的探究做好準備。】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圖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師:這樣打電話行嗎?為什么?
B、討論。
師:要想贏過劉老師,完成通知的時間當然是越少越好。同學們幫幫我吧,有什么節省時間的好辦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話說清楚,或通過簡單表演的形式讓其他學生明白他們的意思。
【設計意圖:展開討論,激發思考,在交流中體會節省時間的方法,減緩教學坡度,為后面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2、開放探究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幫我想到了這么多的方法。老師能認識你們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那就同學們幫我設計一個方案,看一看最少需要幾分鐘?好嗎?
呈現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設計一個打電話方案。
(2)將設計的方案記錄在作業紙上。
師巡視,指導學生開展合作,聽取學生對方案的解說,并發現典型設計。
【設計意圖:刪繁為簡,盡量減少對學生合作的要求(要求也是束縛)。因為還缺乏對打電話的理性認識,在設計方案時,學生的意見分歧會比較多,所以采用人數較少的同桌合作來開展。】
3、對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帶領學生讀一讀。
學生設計的方案按照表達形式來分,可能有如下幾種:一是純文字表達的;二是圖文結合記錄的;三是借助符號來表示的。
教師展示若干份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采用不同形式表達的方案。
師:你喜歡哪個方案,說說你的想法!
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優化方案,選取用借助符號來表達的方案,實現數學化。
【設計意圖:在展示與評價方案中,引導學生體會在表達清楚的基礎上,還要追求表達的簡潔,感知數學的簡潔美。】
B、選取一個方案解析,優化形成最優方案。
師:請這個方案的設計師上前來解釋一下。符號分別代表什么?你能將這個方案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嗎?
師:這位同學的方案你看懂了嗎?我一個一個通知需要7分鐘,可是他的方案只要×分鐘,時間怎么變少了?
【設計意圖:時間怎么變少了?學生在認知沖突中思考節省時間的方法,從而發現“同時打能節省時間”。】
師:那就用這個方案和劉老師進行比賽,好嗎?
師:哪里還可以節省時間?怎樣修改?
引導學生優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對最佳方案進行整理,將每一分鐘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圖)。
師:還有用的時間更少的方案嗎?
【設計意圖:“哪里還可以節省時間”引導學生結合“同時打”進一步優化方案。對最優方案進行整理,將同一分鐘通知的人放在一起,清晰表象,梳理思路。“還有用時更少的方案嗎?”引導學生反思最優方案,并用“不空閑”的標準對方案進行評價。】
C、反思“不空閑”,形成全面認識。
師: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幾分鐘?
師:第1分鐘通知了一人,第二分鐘通知了2人,第三分鐘通知了4人。要通知第8位老師,明明只多了一人,為什么就要一分鐘呢?
【設計意圖:這里意圖有二:一是讓學生認識到,在最后一分鐘,即使“有空閑”,也是最省時間的方案,形成對“不空閑”這一標準的全面認識;二是初步體會在一個時間段內,能通知的人數是一個“區間數”。】
4、整理歸納。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發現打電話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在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們找到了用時最省的方案。現在讓我們一邊回顧,一邊填寫表格。
師:知道消息的總人數包括我自己嗎?
師:第4分鐘知道消息的總人數會是多少呢?猜一猜吧!為什么是16人?
師:那第5分鐘呢?第6分鐘呢?
師: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想一想第9分鐘已經知道消息的總人數該怎樣計算?第20分鐘呢?第n分鐘呢?
師:已經通知的人數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誰?怎樣計算?
師:第n分鐘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按照最優方案打電話過程的回顧與猜想,用不完全歸納法,探索總結“人數倍增”的規律。】
三、應用規律。
1、結合填寫的表格,師生一起討論解答如下的問題。
A、照這樣,5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到幾個人?
B、照這樣,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幾分鐘?
C、照這樣,通知33個人與通知多少個人所用的最少時間是一樣的?
2、師:找到了這個最優方案,現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會出現什么情況?
【設計意圖:三個問題梯度安排,逐步訓練提高學生應用規律的能力。“會出現什么情況”的追問,讓學生感受到,按照最優方案進行通知,還需要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清楚自己要通知的對象,感受“預案”的必要性。】
四、總結全課。
1、回顧優化過程,感悟優化思想。
師:剛才,同學們幫助老師設計了多種方案。通過對方案的思考,我們知道需要“同時打,不空閑”才能實現“最節省時間”的目標。后來我們通過修改方案,找到了最優方案。這個過程中,我們在不斷追問自己,還有更省時間的方案嗎?從而實現了方案的優化。
2、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收獲與體驗。
師:學完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說說嗎?
五、數學欣賞。
師:在這里,我們看到打電話的人數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長。其實在生活中,像這樣的成倍增長的事情還有很多。
課件播放:你知道嗎:拉面、阿米巴原蟲、紙的折疊。
《打電話》教學設計13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模擬計時表演:如果你要給好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某電影院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么說呢?這么一點兒事,有人卻打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2、瀏覽課文,這個相聲中“甲”實際上打電話要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讀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讀深入領悟
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分角色朗讀甲、乙的對話。
2、總結:
語言幽默精妙、手法夸張。
3、暢所欲言:
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不說廢話,語言簡潔,節約時間,尊重他人)
4、小結:
記住打電話要節約時間,自己方便的同時也要給別人方便。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比較簡單,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采用模擬情境打電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學生感到很有意思,學習的興趣一下被調動了起來。在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概括相聲的內容,并尋找相聲的特點,以及從中受到的啟發,學生都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讀的課文的時候,他們顯出了異常的興奮,我想這也是讀懂相聲“笑點”的.一個表現。
由此,我覺得備課時備學生是關鍵,教材、教學都是為學生服務的。
部編本一年級下冊《打電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聽相聲《打電話》和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相聲的語言藝術特點,讓學生對相聲產生興趣。
2、通過瀏覽課文,了解說話啰嗦的不便,明白簡潔得體說話的重要性。
3、向學生滲透講文明,懂禮貌的思想,知道在與人交往中要禮貌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知道通電話時做到講話內容集中,語言簡潔,得體。
教學難點:
(1)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聲情并茂。
(2)打電話時說話內容集中,語言簡潔得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平常與人交流離不開說話,說話要講究藝術。楊氏之子與孔君平的對話,風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晏子的能言善辯,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這兩篇課文都讓我們領略了的語言的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相聲《打電話》,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模擬表演,新知鋪墊
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誰能說說打電話時應注意什么?(自由發言師歸納并板書:省時簡明得體)
說的不錯,可是不能光說不練啊,我倒想考考你們,怕不怕?(不怕)請接題,題目:模擬打電話,如果你要給好朋友打電話,約他下午一點在學校見面,一塊去老師家,你會怎么說呢?(兩名學生模仿打電話)。
三、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可是如果有人為這么一點兒事而打了兩三個小時電話,你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片段。
引導學生瀏覽全文,提出問題。
交流:這個相聲說的是件什么事?
四、精讀感悟,理解語言特色
1、這個相聲是幾人表演的?你認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呢?簡介相聲(幻燈片)。
相聲的特點:相聲是所有說唱藝術中最為人們熟悉的,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國各地。相聲是語言的藝術,也是幽默的藝術,運用說學逗唱的技巧,組織包袱逗觀眾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樂的功能。
相聲的分類:相聲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說、學、逗、唱”是相聲傳統的基本藝術手段。現在的相聲分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三人以上)三種形式。單口相聲是一人表演,對口相聲是由兩人表演,群口相聲最少三人表演。
2、問:文中年輕人的是這個相聲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認為給他取這個名字怎么樣?
給人物起名叫啰嗦,是編創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說話絮絮叨叨,重復煩瑣。姓氏沒有姓啰的,主要是為了增強語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對文中打電話人的諷刺意味。
3、追問: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讀,談談你的感受?(快速瀏覽課文,同桌交流后,教師引導匯報。)
4、交流:
過渡語:學習到這里,我很想知道你們的真實想法,能告訴我嗎?
(1)你想對啰嗦說點兒什么?(此人說話啰里羅嗦、廢話連篇。)
(2)通過學習這個相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
(1)打電話要抓住要點,簡潔明了,這樣不僅節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
(2)在打電話時要使用文明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再見、沒關系、打擾等。)
6、情景再現
學生向班主任請假(即興表演)
五、角色朗讀,嘗試表演
《打電話》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了解打電話的步驟,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2.打電話時,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接電話時,能聽清楚主要內容。接打電話時都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打電話時表達清晰明了,說話時態度大方得體。
難點:用普通話溝通,把自己要說的話說清楚,懂禮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生活中,我們常用到電話。同學們,你們打過電話嗎?你們是怎樣打電話的?有誰來給大家表演一下。(請同學上臺表演,教師點評)
二、了解電話
1.關于電話外形。出示電話演變的相關圖片,簡單地介紹電話外形的特點。電話有不同的顏色、大小、按鍵,但是電話都有相同的部分,比如聽筒、話筒等。
2.了解電話在生活中的用途。
3.畫畫我腦海中的`電話。
三、學習打電話
1.出示課本插圖,學生自由讀泡泡中的對話。與你的同桌之間分角色演一演。
2.請兩組同桌上臺來演一演。
3.打電話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說話熱情,有禮貌,語言盡量簡潔。
(2)電話接通后要先向對方問好,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結束時記得要說再見。
(3)大方自信,說普通話,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
四、試一試
1.創設情境。指名同學上臺表演情景。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表演完畢指名點評。
2.選一個場景和同桌相互練習。
3.補充要點:別人沒有聽清的時候要耐心地重復一遍,切忌用不耐煩的語氣。
五、情景示例及小結
1.情景示例:到同學家里玩,同學的爸媽留你吃飯,你打電話告訴家里人。
情景演練:
小明:“喂,爸爸,我是小明。”
爸爸:“小明啊,怎么啦?”
小明:“爸爸,我在鵬鵬家玩兒,鵬鵬的爸媽讓我留下來吃飯,我一會兒吃完飯就回家,告訴您一聲。”
爸爸:“好的,吃完飯早點回來,別玩太晚。”
小明:“好的爸爸,再見。”
爸爸:“嗯,再見。”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打電話和接電話的步驟與要求。
[教學板書]
打電話
語言簡潔明了
態度大方自信
說話禮貌文明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上,我主要落實打電話的步驟和要求,緊扣教學目標,通過情景創建、情景再現的方法,讓學生多次參與情景劇的表演,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練習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打電話》教學設計15
《打電話》就是一段惹人發笑、發人深省的相聲,它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結果被這個人東拉西扯,說了兩個多小時,既誤了自己的事,又耽誤了別人的時間。這段相聲采用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選編這段相聲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聲這種特殊的語言表演藝術。在讀中感悟到,打電話與人交流要言簡意賅,這樣不僅節省時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打電話》作為相聲文稿入選其內,在小學課本中還是第一次出現。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聲這種特殊的語言表演藝術,在讀中感悟到,打電話與人交流要言簡意賅,這樣不僅節省時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相聲稿正如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所要表現的意義一樣,語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間充滿幽默、風趣、夸張、諷刺,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而笑后又有一番啟示留心頭。本課作為略讀課文,我對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積累,調動起學生讀相聲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閱讀。首先通過引導學生瀏覽全文,了解課文的意思,體
會人物的特點——說話啰唆。然后讓學生進行充分地自主閱讀,明白說話要明白簡潔。又根據課文的體裁特點,因為相聲語言比較通俗,組織學生進行合作選讀、表演式朗讀,讀出人物語言的生活化,讀出諷刺意味。最后在拓展閱讀中,介紹相聲大師馬季老先生及他的幾段經典相聲作品,讓學生再次體會相聲的語言特點,使學生愛上相聲。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2.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打電話)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用語言進行交流,其實說話是很講究藝術的。如楊氏之子與孔君平的對話,風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晏子的能言善辯讓我們領略了機智應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相聲《打電話》,看看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說說你了解的相聲。交流后師生共同學習相聲的有關資料。(課件出示——相聲簡介)
二、讀課前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閱讀課前提示:想想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弄懂哪些問題?
2.師生交流,出示學習目標。(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學習相聲,深入領悟
1.自己瀏覽全文,想想這個相聲說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這個相聲主要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結果被這個人東拉西扯,說了兩個多小時,既誤了自己的事,又耽誤了別人的'時間。
2.再讀課文,想想故事里打電話的年輕人說話的特點是什么?(說話啰里啰嗦、廢話連篇。)
(1)正像同學們所說的,課文中打電話的這個人說話啰唆,廢話連篇,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他的啰唆?請先瀏覽課文找找依據,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自主學習,找出“打電話”的相應的句子,并讀讀。
(3)集體交流:(這樣的例子課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學生能找到并說明理由均可。)(課件出示——“打電話”的句子)
例如:
①甲: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甲: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甲:是耗子呀。??
②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③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④甲:長安大戲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
乙:盡是廢話!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唆、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唆,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板書:說話啰唆、廢話連篇)
(4)你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人嗎?如果生活中我們說話這么啰嗦,會有什么后果?(板書:耽誤事情)
3.聽馬季和郭啟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想想你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迪?(課件播放——《打電話》錄音)
交流,小結:說話太啰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這樣不僅節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 (板書:說話要明白簡練)
三、選讀相聲,了解相聲
1.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選擇課文中的某一段練習朗讀,體會相聲特點。(朗讀的重點是讀出人物語言的生活化,讀出諷刺意味。)
2.組織學生上臺合作表演這個相聲。
3.學了這個相聲,同學們現在覺得相聲的語言有什么特點?(板書:通俗易懂幽默風趣語言夸張 給人啟迪)
4.教師小結:是的,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它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表演中說、學、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發笑,讓觀眾們在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中,在陣陣笑聲中得到啟迪。
四、拓展閱讀,喜歡相聲
1.介紹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老先生。(課件出示——馬季簡介)
2.欣賞馬季和趙炎合說的相聲《吹牛》,再次感受相聲的語言魅力。(課件出示——《吹牛》錄音)
3.課外聽聽其他的相聲選段。
板書設計:
打電話──相聲
說話啰唆通俗易懂
廢話連篇幽默風趣
耽誤事情語言夸張
說話要明白簡練給人啟迪
教學反思:
成功的教學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電話》這篇課文比較簡單,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瀏覽、細讀、選讀、合作表演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概括相聲的內容,說說從中受到的啟發,并尋找相聲的語言特點,學生都學得很開心。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讀表演相聲時,他們顯示出了異常的興奮,我想這就是讀懂相聲的表現。這樣的教學,能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深入到語言文字當中去,入情入境地讀,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和幽默,教學效果很好。最后拓展課外閱讀時,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相聲演員和相聲,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相聲知識,對相聲的興趣更加濃厚。如果條件允許,教學后還可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打電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打電話》教學設計07-07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04-30
口語交際打電話教學設計05-26
《打電話》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07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6篇04-30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6篇)04-30
《打電話》教學設計12篇【通用】10-07
小班打電話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