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從人物入手,理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借箭的經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課文,理解文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并能簡要復述借箭的經過。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學習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并能有條理地復述借箭的經過。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板書課題:草船借箭
2.指導學生說出本文敘述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
板書:諸葛亮 神機妙算
(二)分組學習第一段
1.組內朗讀第一段
提問:你是怎么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
[小組匯報]
2.演示對話文字,分角色朗讀,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從文字入手,了解課文第二段
1.自讀第二段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
[學生回答]
2.演示語句
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
提問:從哪個詞可以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果然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什么?
(四)緊扣神機妙算指導學生復述借箭經過。
1.默讀課文。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
[學生回答]
2.再讀借箭經過體會神機妙算。
3.觀看演示。學生試著復述借箭經過。
4.指名邊看演示邊復述借箭經過。
(五)指導朗讀故事結局。
1.推薦讀結局部分。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
[學生回答]
2.齊讀周瑜自嘆不如的語句。
(六)小結:
諸葛亮能預測第三天的大霧,注意水流和風向的特點,了解魯肅的為人,這說明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所以諸葛亮神機妙算。
(七)開放性問題引起學生讀書興趣。
提問:你們還知道《三國演義》中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其它故事嗎?
(八)作業:
搜集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2
執教者:陳曉秦
教學時間:5月7日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為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教學重點:
通過對故事情節的了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借“箭”,理清脈絡,整體感知
1.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
百年歷史,百年戰亂,亂世出英雄,《三國演義》里塑造了許多英雄,數不勝數,更有智慧充滿其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小故事。
2.板書課題:草船借箭 ?(理解“劍”與“箭”)
3. 幻燈出示故事歷史背景。
二、揭示目標
1.了解主要內容,理清故事脈絡。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人物形象。
3.體驗閱讀樂趣,交流讀書體會。
三、自學研讀
1.先快速瀏覽課文,完成故事主要內容填空。
提問:課文圍繞著什么展開?(明確課文圍繞著“箭”展開。)
各路人物紛紛登臺亮相,斗智角力。看看出現了哪些人物呢?
明確課文中出現了:周瑜、諸葛亮、曹操、魯肅。
提問:圍繞著“箭”,他們分別做了什么?故事的前因后果是怎樣的呢?理清脈絡。
引領學生明確:起因 周瑜“逼箭”(為什么:忌妒);經過 魯肅“助箭”、諸葛亮“借箭”、曹操“送箭”;結果 諸葛亮“交箭”。
諸葛亮成功“交箭”,出示句子:課文最后一句。
板書: ? ?諸葛亮 ? ? 神機妙算
2.學生自學,勾畫重點語句來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
3.四人小組討論。
四、反饋交流
諸葛亮“神機妙算”體現在哪些方面?(教師相機板書)
1.知天時。
2.曉地理。
3.識人心。
學生交流反饋,教師相機出示重點語句。
五、拓展訓練
1.關于《三國演義》的小故事。
2.關于《三國演義》的歇后語。
六、總結升華
幻燈出示:
一夜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這首詩是后人用來贊揚諸葛亮的智慧的',引導學生齊讀;同時指出:這首小詩精煉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經過。如此收課,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展了知識領域。
板書設計:
知天文
諸葛亮 ? ?曉地理 ? ? 神機妙算
識人心
課后反思:
從《草船借箭》談有效課堂三維目標的達成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研組 陳曉秦
今年寒假中,我初步學習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一書,書中為我們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行動策略,感覺與自己的教學實際非常接近,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今教完《草船借箭》一文,這種感觸更加深刻。現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正確定位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草船借箭》是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重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總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妒忌、都督、推卻、遲延、探聽、私自、調度、水寨、擂鼓、吶喊、支援、丞相、軍令狀、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1.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2.讀、演、議結合,深化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2.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課時目標: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理清故事發展脈絡。
第二課時:品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第三課時: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交流讀書情況(三國故事、成語、歇后語等)。
二.教學過程彰顯三維目標的達成。
新課標指出,三維目標要“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學中,我們要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充分地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所以說,落實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必須整體考慮,三維目標要貫穿于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
1.抓重點詞語“神機妙算”設疑導讀,以詞繞文,落實“知識與能力”目標,感受人物形象。
在三維目標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它通過“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過程而最終實現。
本課時我以重點句“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為主線,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先讓學生說什么是“神機妙算”?然后又回歸到文本里,把關鍵詞“神機妙算”與諸葛亮聯系起來,理解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找句子,并且從“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三方面來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生緊緊抓住文本去讀,在品詞評句中落實“知識與能力”的訓練,在品詞評句中感悟人物形象,也為情感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基礎。
2.在讀、議、演的過程中,促進情感目標的生成。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感受人物形象,特別是諸葛亮和周瑜的形象。我采用了讀、議、演的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我抓住重點段第二自然段開展閱讀活動。為了深入體會周瑜的狹隘陰險、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我利用影視資料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讀一讀、議一議,并分角色演讀第二段對話。學生感受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促進了本課情感目標的生成。
3.在品讀文本中體驗閱讀樂趣,課堂延伸凸顯情感目標。
本組教材的教學重點是“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這也是本課的情感目標之一。怎樣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呢?我覺得只有引導學生深入品味文本資源,在文章的表達特點上進行深入研究,才能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在品讀文章語言時,重點放在了品讀重點句子、人物的對話上。“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這句話是貫穿了課堂教學的始終,我安排了三次品讀,分別是在體會諸葛亮“知天時、曉地理、識人心”之后。三次品讀循序漸進,一次比一次深入,最后一次我引導學生把這口氣重重地嘆出來,讀了周瑜的自嘆不如,品出了周瑜的徹底折服。
課堂上,我還以《三國演義》中的詩句、原文來提升名著的藝術魅力,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由于本人能力有限,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對學生的學關注不夠,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品讀的落實還要更扎實。另外,教學機智還要更豐富。
以上是我通過執教《草船借箭》后,對有效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達成方面的一點體會。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3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性閱讀”教學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草船借箭》一文,無論是從課文主題、人物形象看,還是從寫作手法、語言風格看,都是實施“研究性閱讀”教學模式的極好載體。
【設計特色】
以研究性閱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教學流派及設計意圖】
一、通讀課文,把握研究主題。
在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哪個詞語最有研究價值。經研究后一般會認定為“神機妙算”。
二、精讀課文,領悟研究策略。
教師引入:“請同學們自由讀‘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以“諸葛亮知天文”為例,教學過程設想如下:
1.“誰來說說,你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指名回答: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魯肅會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霧,船要是誤進了曹軍的水寨怎么辦?”“魯肅會大吃一驚:前兩天還是好好的,怎么現在會有這樣大的霧?”)
“假如你是魯肅,怎么讀這個句子?”(引導學生讀出害怕、吃驚的語氣。)
“那么,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諸葛亮會暗自高興。這場大霧,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諸葛亮,怎么讀這個句子?”(引導學生讀出暗喜、得意的語氣。)
2.“但是,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為什么?因為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讀一讀,你得聯系聯系上文。誰找到了可以聯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不過,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啰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討論。)
3.“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周瑜的一聲嘆息:“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三、回讀課文,類化研究體驗。
在讀好周瑜的長嘆一聲之后,教師對研讀的策略做如下概括:“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前后句子之間的聯系,真正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學們,用聯系的方法來研究問題,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能力。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次研究‘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看看你還能從哪些句子的聯系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生研讀,教師巡視。讀后組織交流。
(1)“誰來說說,你從哪兩個句子的聯系中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指名口答:①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②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聯系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聯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聯系“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瀟灑的笑、勝利的笑。)
(2)“老師覺得諸葛亮的話并沒有說完。‘霧這樣大,曹操一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學生練筆,寫后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例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們真是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課文為什么不把這些話寫出來呢?”(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以“懂地利”為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引導學生找出:(1)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20多里,追也來不及了。)討論:諸葛亮是怎樣算準借箭的地理位置的。
【評點】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妒、督、魯”等10個生字,會寫妒、忌、曹、督等14生字,會寫商議、推卻、探聽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了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1、查找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國演義》人物資料。
2、準備《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影視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故事引入:
師:《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機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別成功,其中諸葛亮這個人物尤其生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為主的課文。
2、揭題、讀題。
3、審題: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4、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誰草船借箭?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樣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回答問題。
(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經過、結果。這也是在解決課后第二題。)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草船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嘆服。
4、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
一(1、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1段:
什么叫“妒忌”?
(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⑴指名2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師讀旁白。
大家聽2個學生對話共幾輪,為每一輪編上序號。
⑵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⑴齊讀,邊讀邊根據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
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⑵那周瑜這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可發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⑶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⑴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卻”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推卻?
(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⑵同桌一起像剛才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⑴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著剛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后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里軍令狀、白酒招待。
⑵討論、交流:
6、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⑴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⑵他為什么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默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
①(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為重,為水戰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②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么事情又是怎么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文章分了四段。并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諸葛亮,用10天造十萬枝箭的命令來設計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就造十萬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話點出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
(全文第一句。)指名回答。
師:課文開頭就點明了原因,齊讀此句。
3、課文二—四段中也有一處直接寫出了諸葛亮有才干,快速默讀二—四段,找出這句話。(全文末尾一句。)
二、學習二~四段
1、全文末尾這句話與開頭處的句子什么關系?指名2人對讀。(首尾呼應。)
師生配合(師首句,生尾句)讀,體會首尾呼應。
2、理解詞語神機妙算。(板書:神機妙算)
問:用詞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釋?
出示: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3、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神機妙算的呢?
4、默讀課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劃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⑴第三天保管有十萬枝箭。
⑵不能讓周都督知道,否則我的計劃就完了。
⑶魯肅……回來見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⑷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諾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⑸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
⑹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夭亮了就回去。
三、學習“知周瑜”
1、默讀小黑板上第⑵句,用“如果……就……”的句子來表達句子的意思。
2、諸葛亮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假設?
⑴指名讀第三節。
⑵口頭完成填空。
因為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會從中阻撓,所以諸葛亮要魯肅不要告訴周瑜這件事。
兩人一組討論填空、交流。齊讀。
板書:
知周瑜心
3、諸葛亮要魯肅辦什么事?指名讀句:“希望你能借……船的兩邊。”
⑴比較句子:
①希望你能借船的兩邊。
②希望你借給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軍士與許多草把子。
問:兩句句子有什么區別?用哪句好?為什么?
(第一句用了具體數字,寫出了諸葛亮對船的具體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現了諸葛殼對計劃早已成竹在胸。)
⑵齊讀此句:
師:這排的一千多個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
四、學習“知魯肅”
1、諸葛亮要魯肅別把這事告訴周瑜,結果怎樣?
齊讀小黑板上第⑶句。
2、理解這句句子:
⑴“顯然”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事實與所說或所料想的相符。)
⑵“事實”是什么?“所說或所料”又是誰所料的什么?用上“果然”有什么作用?
(事實是魯肅沒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諸葛讓魯肅不要提此事。)
問:相符合嗎?(符合)用上“果然”表現事實與諸葛亮所預料完全相符。
⑶齊讀句子體會。
3、師介紹:
魯肅是東吳的一員大將,他為人忠實、守信,正因為諸葛亮知道魯肅的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會把此事告訴周瑜。用上“果然”一詞也表現了諸葛亮──板:知魯肅人
4、到現在,借箭的計劃已有條不紊地準備就緒。齊讀第二段體會。
五、學習“識天象”
1、師:(指小黑板上⑴⑷句)。
2、指名讀6~7自然段,說說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時候出發?
板書:
四更時候,因為這時候江上大霧彌漫。
⑴板:大霧彌漫。
⑵這時候江上大多彌漫到了什么程度?(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3、有了這樣的大霧會有什么結果呢?與借箭又有什么關系?
⑴出示:因為江上大霧彌漫,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所以……
⑵先默讀6、7節,然后四人一組討論用多種方法來補充完整句子。
(所以選擇第三天四更出發。所以把船靠近曹軍水寨。所以叫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所以曹軍才不派兵出來。)
4、顯然,大霧彌漫這一氣候的變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也是諸葛亮選擇第三天四更時分出發的原因。
⑴諸葛亮是什么時候決定這一時間出發的?(三天前立軍令狀時。)為什么?
⑵早在三天前,諸葛亮就預測到三天后有一場漫天大霧,這要歸功于他識天象,了解天氣變化情況。板書:識天象
⑶齊讀小黑板上第⑴、⑷句,體會諸葛亮識天象的神機妙算。
5、正因為江上大霧彌漫,諸葛亮在天還沒亮時,把船靠近曹軍水寨,并怎樣布船?引讀書中有關句子。(船頭超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
⑴看示意。(顯示出船頭朝西,船尾朝東。)
這樣布船的目的是什么?(準備受箭)
⑵引讀,可這樣布船,船隊離曹太近了,魯肅不禁吃驚他說:(引)“……”,可諸葛亮卻笑著說:(引)“……”。
第三課時
一、溫故
二、繼續學習2~4部分
學習“知曹操”:
1、這是諸葛亮的預料,事實又是怎樣的呢?引讀──(曹操在營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樣。)
2、“虛實”是指什么?
(“虛”與“實”是一對反義詞,“虛實”表示內部的實際情況。)
3、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虛實?(用波浪線劃出諸葛亮一方的內部實際情況。)
“20只船……排在船上的兩邊。”(第四自然段)
4、這樣少的兵士,船上又沒有什么武器,曹操絲毫不用害怕,可他為什么不敢派兵?口頭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輕易出動,是因為(江上大霧彌漫,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別人還也許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絕不會派兵的,因為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
板書:
知曹操性
5、這時曹操是怎么做的,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讀曹操的句子,大家齊讀寫諸葛亮的句子,配合讀第8節。
6、看示意:船頭朝東,船尾朝西。
師:這時諸葛亮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這是為什么?(一邊受滿了箭,讓另一邊再來受箭。)現在你能說說這個“妙”,妙在何處嗎?
學習“曉地利”:
1、過渡:當曹軍一萬多個弓弩手,一齊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時,諸葛亮和魯肅正在船中飲酒取樂。因為諸葛亮這樣說──(引)小黑板上第6句。
2、天亮了,諸葛亮的船隊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讀第9節,找出一個詞來概括。
板:順風順水。
3、第三次出示圖片投影1:
⑴根據“順風順水”這個詞再次默讀第9節,想想水往哪個方向流,當時的風向又是怎樣的?(請學生在示意圖上用箭頭表示。)→
⑵師介紹:長江江水正是由西向東流,正是趁著順風順水的時刻,二十條船像飛一樣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來不及了。
⑶諸葛亮能利用順風順水的條件是巧合嗎?這表現了諸葛亮知曉地理的優勢,并能利用它。
板書:
曉地利
4、齊讀第9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段
1、齊讀第四段。
2、結合課文說感受。
四、朗讀全文(分組朗讀)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五、分角色朗讀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來到劃人物的性格?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個怎樣的人?而諸葛亮呢?
2、引導歸納中心,理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膽有識,神機妙算。)
六、完成課后練習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4、復述課文故事。
教學重難點
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學習過程
預習任務:
1、利用工具書學會生字、生詞。
2、課文選自那部小說?你對這部小說有哪些了解?
3、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明白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檢查預習:
1、聽寫生字詞語。生互評互改,并指出易錯的字,多音字。
2、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3、請同學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定一生交流,其他補充。
4、說說你喜歡文中那個人物?為什么?
導學提綱: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再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劃出文中的人物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體會他們為什么這樣說,為什么這樣做,從而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體會人物之間的'關系。
3、讀句子,思考括號里的問題:
(1).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
(什么事“軍令狀”?當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后,周瑜為什么高興?)
(2).“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妙在何處)
課堂檢測題:
1、區別形近字,并組詞。
幔援寨延
漫緩賽廷
2、看拼音寫詞語。
dùjìdūdūyánshēnshuǐzhàiléigǔ
nàhǎnzhīyuánchéngxiàngcáocāo
3、句子練習
(1)十萬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陳述句)
(2)諸葛亮對魯肅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
改轉述句:
(3)那盞紅色的精致的小臺燈是我的生日禮物。(縮句)
4、我來點評:
課文中每個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簡單評價課文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并寫出簡單評語。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五個生字。掌握“商議、都督、委托、水寨、輕易、支援、甘受懲罰、大霧滿天、飲酒取樂、神機妙算”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更重要的是有創新精神。
(2)能力目標: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情感目標:
1、感悟祖國燦爛文化的民族底蘊,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創新意識。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3、體會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談話法,演示法,導讀法。
(2)學生學法:自學討論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大家知道我們今天要學哪一課?(板書:草船借箭)
2、誰知道“箭”是什么樣子?(前面是一個三角形的鐵頭,中間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羽。)大家再看看這個“劍”和這個“箭”一樣嗎?誰談談對“劍”的了解?(劍后是一個把兒,前面是劍刃子,雙面的,是一種短兵器)。戰場上什么情況下用“劍”?(短兵相接)“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箭)文中故事所用哪種?知道不?
二、檢查預習:
投影出示:
區分:瑜
寨
字音:都督
翎毛
擂鼓
弓弩手
理解:妒忌
甘受懲罰
委托
三、初讀課文,感知人物:
1、在預習時,同學們肯定都不同程度地讀了課文,還想讀嗎?想聽嗎?打開書,聽老師讀文,邊聽邊畫出文中寫到的主要人物。
2、故事聽完了,人物勾劃出來了嗎?能不能簡單地談談你對文中主要人物的印象?
板書:周瑜
諸葛亮
魯肅
曹操
四、再讀課文,了解人物:
1、想不想再讀?自由挑選你最喜歡的人物所處的段落來讀,邊讀邊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2、“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三國)都有哪三國?(板書:魏、蜀、吳)分別由誰統治?(魏大權已在曹操手里。當時曹操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孫、劉聯合抗曹。劉備派諸葛亮去幫助孫權,以共同抗曹,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才有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五、研讀課文,分析人物: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對以上這幾個人物,能不能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再談一談對他們的印象?
2、匯報交流
周
瑜:心胸狹窄
妒賢忌能
諸葛亮:心胸寬闊
顧全大局
智謀兩全
魯
肅:忠厚守信
曹
操:疑心太重
六、讀議結合,理清層次:
1、在這些人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說,什么事把這些人聯系起來了?
2、匯報:(比如:周瑜讓諸葛亮造箭,諸葛亮答應了;諸葛亮請魯肅幫忙,魯肅答應了;諸葛亮用計向曹操借來十萬支箭。)
3、誰能用一段話把這幾個人物聯系起來說一說?(周瑜讓諸葛亮短時間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了,魯肅借船給諸葛亮造箭,諸葛亮用計謀向曹操借來了十萬多支箭。)
4、如果現在分段,能不能分?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妒才造箭)
事情的結果呢?(如期交箭)剩下的呢?(經過)
如果我們把經過再分兩部分,可以嗎?(借箭準備、借箭)這才是“草船借箭”的過程,將是下節課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件事情的發生、發展,總有原因和結果。搞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對于我們理解課文、寫好文章、都是很有好處的。“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們搞清楚了。那么在事件中的一些具體情節上也都有自己的前因后果。主要反映在課文的一至五自然段。
八、總結:
這節課,我們采用讀、議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層次,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中知道了周瑜是一個妒忌心很強的人。但文章的最后,周瑜說了一句: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這又是什么原因?大家一定想搞清楚吧!對于這個問題,將在下節課進一步了解。九、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起因
經過
結果妒才造箭
借箭準備、借箭
如期交箭
第二課時
一、溫故而知新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文章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充分展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誰來說一說“草船借箭”的起因是(),相機板書——周妒忌諸;“草船借箭”的結果又是()相機板書——自嘆不如。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么(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的。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草船借箭》。
二、自讀自悟,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認為重要的地方可以畫下來,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課件出示(神機妙算什么意思,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在哪些方面?)
2、學生讀書感悟。
3、小組交流,質疑問難。
(教師相機小組間巡回指導點撥,如: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4、全班匯報交流
誰來說說從哪些句子可以體會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知天文
A、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課件出示,引導朗讀)設疑
1、從哪些詞體會到霧大呢?“這時候”指的是什么時候?(師范讀,生練讀。體會霧的大。)
2、霧大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
同學們聯系聯系上文,看誰能找到可以聯系的`句子?(指名答: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反復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3、課文的前邊那句話也說明了這一點呢?(諸葛亮說:“只要三天。”------“我愿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
4、“不過,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啰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課件出示】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這樣寫突出了諸葛亮早就預測到第三天一定會有大霧,而這一切,周瑜不知,魯肅不知,更加突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當魯肅回到東吳后向周瑜匯報借箭的經過時,周瑜長嘆一聲: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學生練讀,指讀,評價朗讀。
教師小結:諸葛亮學知淵博,熟知天文地理,所以算到了第三天四更有大霧,算到了回來時順風順水;他又善于分析人物個性,所以算到了周瑜忌賢妒能,算到了魯肅忠厚、講義氣,算到了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兵,只會射箭,所以說他神機妙算。
三、課堂練筆,升華“神機妙算”
曹軍有80萬,諸葛亮他們只有602人。曹軍已萬箭齊發,大敵當前之時,諸葛亮卻一邊飲酒取樂,一邊欣賞著美妙的琴聲和箭聲。聽,這琴聲多么悠閑、這箭聲多么暢快,諸葛亮笑得那樣輕松自在。此時此刻,你想對諸葛亮說些什么呢?
四、角色扮演,回味“神機妙算”。
1、諸葛亮并沒有呼風喚雨的本領,但他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這不是神機妙算又是什么呢?怪不得在故事的最后,連一向忌妒他的周瑜也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分角色朗讀:“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體會人物心情:周瑜(心有不甘,自嘆不如),曹操(一拍大腿,后悔莫及),魯肅(十分敬佩,心悅誠服)
3、每個環節都關系著借箭的成敗,每個細節都彰顯著諸葛亮的智慧。是神機妙算讓魯肅心悅誠服,是神機妙算讓曹操追悔莫及,是神機妙算讓周瑜也自嘆不如,讓我們發自心底地說一聲:“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
4、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五、課外閱讀,拓展延伸
1、出示后人借這件事贊美諸葛亮的一首小詩:(課件出示)
一夜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2、經過這次失敗,周瑜對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嗎?請大家課后閱讀《三國演義》第51到56回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
3、搜集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詩句、歇后語等和同學合辦一期電子報刊。
六、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從《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汲取膽量和智慧,挑戰自我。
【教學重難點】
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并復習
1、齊讀課題。
2、提問:
⑴ 主要人物是誰?跟諸葛亮有關系的幾個人物是誰?
⑵ 這篇文章講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天氣怎樣?回來時如何?
⑶ 借箭時,船怎樣受箭?
⑷ 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非常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書:神機妙算)
二、新授
1、老師就這些內容(幻燈中提示的課文借箭的因素)讓同學們會去思考。為什么諸葛亮能夠神機妙算?你怎樣看諸葛亮這個人,老師讓同學們感悟諸葛亮其人,準備了嗎?
2、提出要求:
同學們,可以談上幾句,也可以談上一段,還可以談上一篇,聽到別的同學的發言也可以隨時補充,發表自己個人見解。
3、瀏覽課文,整理思路、內容,準備匯報:
4、學生匯報,教師適當予以引導,補充,點撥并板書,隨即進行朗讀訓練:
⑴ 諸葛亮和魯肅笑著說的話。
⑵ 周瑜與諸葛亮,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對話。
⑶ 教師引導學生從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籌劃四方面去體會諸葛亮神機妙算。
5、學完課文,你還有哪些發現和見解?
6、小結:
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談笑風生中,輕松獲得十萬支箭。又不至于和周瑜發生正面沖突,顧全了孫劉聯合的大局。
【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機妙算 曉地理 能力+自信=成功
善之人
巧籌劃
【課后作業】
1、必作:自述課文或編課本劇。
2、選作:寫一寫《小議妒忌》。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體會諸葛亮的神計妙算。
二、教學重點:
從草船借箭這件事中體會諸葛亮的神計妙算。
三、教具: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草船借箭》,首先,我們先來復習本課的生字詞:(水寨飲酒都督懲罰神計妙算)
2、同學們對字詞掌握的非常好,上節課我們還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誰能簡單的說一說呢?
(二)新授:
1、說的非常好,《三國演義》是一部智慧之書,而《草船借箭》則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對于這樣一個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謀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一定非常的感興趣,下面就從智慧和謀略的角度去看,你對黑板上的四個人物誰最感興趣?最喜歡誰呢?
2、看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愛的人物,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的品讀原文,找出你喜愛這個人物的原因和依據,讀到人物對話的時候,要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時他們的想法和情感,試著揣摩他們當時的心里活動。
(學生自讀課文)
3、先讀到這,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品讀的結果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呢?
(學生交流匯報)
4、剛才某某同學說,他非常佩服諸葛亮,原因是因為他在借箭的過程中表現出神計妙算的才能,那神計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
5、你們答對了,神計妙算就是指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本課就是形容諸葛亮的計謀非常的高超。
6、結合你們剛才讀課文,圍繞神計妙算這個詞語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呢?
7、下面就請同學們圍繞你們剛剛提出的問題用心的再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小組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一會兒選一處你認為體會最深的地方講給大家聽聽。
(學生自讀課文)
8、剛才大家讀的很認真,討論的很熱烈,誰愿意把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
(學生匯報交流)
9、現在我們就實地的感受當時受箭的過程,在看的過程中,要求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聽、一邊想,諸葛亮為什么要這樣安排?他這樣安排的好處有哪些?
(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草船借箭的過程)
10、誰能說說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什么呢?
(學生匯報)
11、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說各個方面他都考慮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這就是神計妙算。(師板書神計妙算)
12、面對諸葛亮的神計妙算,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到:他說什么呢?
13、當時周瑜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
14、讀的不錯,無論是諸葛亮的神計妙算、還是周瑜的嫉妒之心,曹操的謹慎多疑、魯肅的仁厚守信,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什么描寫中體會出來的呢?
15、對,這也是《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在刻畫人物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因為只有通過語言的描述,才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的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16、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自己當導演,邀請你喜歡的合作伙伴,把你們認為課文中印象最深、最喜歡的片斷表演出來,哪一組愿意先來試試呢?
17、這幾組同學表演的非常好,除了這幾組同學之外,我想在座的同學也許也有很多的話想說,那么就請同學們把你們最想說的話用一句話表達出來,他它送個故事中的他們,同時也送給今天在座的我們好嗎?誰先來說?
(學生匯報)
18、諸葛亮把借箭的過程安排的嚴密妥當、滴水不漏,不僅讓周瑜嘆服不已,更讓我們后人佩服稱贊,通過草船借箭這課的深入學習,使我們看到了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千百年來他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諸葛亮神計妙算的故事呢?
(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播放空城計的故事)
19、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欣賞到這,課后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辦一次有關三國故事的手抄報展,也可以由班長主持搞一個有關三國的故事演講會,我們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加的了解到有關三國的故事,另外老師也希望同學課后能認真的品讀《三國演義》這部名著,我想里面會有更多的故事和人物讓你過目難忘的,多讀書,讀好書也是老師對你們以后的期望,你們能做到嗎?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 學會本課的五個生字。掌握“商議、都督、委托、水寨、輕易、支援、甘受懲罰、大霧滿天、
飲酒取樂、神機妙算”等詞語。
2.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更重要
的是有創新精神。
方法過程目標: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情感價值觀目標:
1. 感悟祖國燦爛文化的民族底蘊,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創新意識。
2.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教學重點: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新精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后齊讀)
2. 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發生的。
3. 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你還想知道什么?
如:怎樣借?為什么能借到?
4.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并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來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因借箭而顯示才干。通過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基本把握了。請大家以“箭”來總結段意。
第一段,寫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段,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段,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學生歸納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重點品析:
學習第一段。
師: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么樣的人?
(師生讀書)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么總是“周瑜問,周瑜說”呢? 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征.
(學生默讀、思考)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文是根據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的相關內容改寫的。東漢末年,曹操統一北方后率軍南下,在長江北岸集結兵力,準備統一全國。孫權手下大將周瑜駐守在長江南岸,劉備派諸葛亮前去聯吳抗曹。“草船借箭”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課文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短時間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諸葛亮巧施妙計向曹操“借箭”,讓周瑜的算盤落了空,周瑜自嘆不如。
【學情分析】
教學之初,可以通過影視作品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引導學生圍繞“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可以適當補充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進而圍繞描寫人物言行的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的特點;最后,指導學生閱讀原著片段,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2、讓學生感受課文中人物的形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起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重點】
激發起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教學方法】
引導法、引讀法、創設情境法、資料補充法
【學習方法】
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匯報
【資源利用】
1、借助網絡資源,搜集相關的資料。
2、結合課文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板塊一深入研讀,感受形象
1、自學課文,圈畫詞句。
上節課我們通過品讀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對這兩個人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賢妒能,諸葛亮顧全大局。故事的結果是周瑜大吃一驚,長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詞句畫出來,并在旁邊進行批注。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課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
3、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情況。
4、老師有一個問題沒弄懂,誰能幫老師解開疑惑嗎?
(1)諸葛亮為什么先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然后又下令把船頭朝東,船尾朝西呢?(為了使織身受到更多的箭)
(2)如果只用船的一面受箭,會有什么后果?(船無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沉)
教師小結:雙面受箭是為了讓船保持平衡,方便快速撤退。
5、學生繼續匯報交流。
預設:課文第7自然段中“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我聯系上下文體會到諸葛亮在立軍令狀之前就算準三天后必有大霧。他知天文,所以能預測得這樣準確,真是神機妙算。
(1)諸葛亮為什么選擇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借箭?(因為江上大霧漫天,敵人根本看不清虛實,加上曹操這個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會輕易出兵,這是“借”箭的絕好機會)
(2)這時候諸葛亮和魯肅坐在船上,都看到了這場大霧。假如你是魯肅,看到這場大霧,你會怎么想呢?(魯肅想:前兩天天氣還好好的,今天怎么會起這樣大的霧?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
(3)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怎么想呢?(諸葛亮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周瑜啊周瑜,你費盡心機想謀害我,我便將計就計,勝你一籌。)
6、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指名學生回答)請同學們把“笑”字圈起來,聯系上下文,說一說:諸葛亮在笑誰?
預設:
(1)諸葛亮在笑曹操,因為霧太大,曹操不敢出來迎敵,他嘲笑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
(2)諸葛亮在笑魯肅,因為魯肅還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笑魯肅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一種友善的笑。
(3)諸葛亮在笑周瑜,因為周瑜本想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輕易就把十萬支箭“借”目來了,周瑜根本想不到“草船借箭”這一招。這是一種得意的笑。
(4)諸葛亮在笑自己,因為他算對了天,算對了人,沒有讓周瑜的詭計得逞。這是一種自信的笑,勝利的笑。
7、教師小結: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他說曹操不敢派兵出來,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來;他說三天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就取回了十萬支箭。(板書:神機妙算)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從一些重點詞句中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板塊二品讀課文,分析人物
1、學完課文后,你對諸葛亮、周瑜、曹操和魯肅有沒有進一步的了解?小組內交流討論。
2、全班學生交流匯報。
預設:(1)諸高亮顧全大局、心胸開闊、神機妙算。(2)周瑜嫉賢妒能、心胸狹窄。(3)曹操生性多疑。(4)魯肅忠厚老實。
3、讀讀課后的“閱讀鏈接”,找出課文中對應的段落,感受語言的特點。
(1)這段話選自《三國演義》原著,它與課文中哪些自然段相對應?(第8、9自然段)
(2)這段話的語言有什么特點?(半文言半白話)
4、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周瑜、曹操和魯肅,你還想了解哪些關于他們的放事?(赤壁之戰、舌戰群儒、空城計、六出祁山等) 【設計意圖】分析諸葛亮、周瑜、曹操、魯肅的性格特點,全面感受人物形象。把原著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激發起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板塊三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草船借箭。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用了哪些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聯系上下文閱讀法、作批注閱讀法、圈重點詞句閱讀法、借助相關資料閱讀法)
2、作者是怎樣將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畫得既鮮明又形象的呢?
預設:
(1)作者通過對諸葛亮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刻畫出他的性格特點。
(2)作者抓住了四個人物不同的特點,如他們的語言、動作等,從而體現出不同人物性格各異。
3、由此可見,在寫作中我們應該怎樣刻畫人物?(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的特點,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這是我們寫作中不能缺少的)
4、《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諸葛亮給了要加害他的周瑜不小的教訓,此后的教訓還多著呢。《三國演義》中有精彩的情節“諸葛亮三氣周瑜”。同學們想知道諸葛亮是怎么氣周瑜的嗎?又把周瑜氣到什么程度呢?請同學們課后自讀《三國演義》,找到相關章節,一睹為快吧!
【設計意圖】教材只是優秀文化的縮影,語文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授教材內容,還應把課內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從讀好一篇文章到讀好一本書,從讀好一本書到讀好一段人生。
板書設計
起因——妒人才干——借機陷害
草船經過魯肅相助、等待霧天——知人識天神機妙算
借箭一起取箭、大造聲勢 計劃 才智過人
曹操中計、借箭成功周密
結果——自嘆不如——心服口服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1、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力爭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語文綜合素養,重視探究性閱讀過程中的指導,并抓住主要問題,適時、適度地巧問妙點,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透徹,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更準確。
2、在每一個環節的設計中,在教師和學生的一次次對話中,在教師和學生的一次次細細品讀體味中,一個搖著鵝毛扇談笑風生的,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的,大智大勇的諸葛亮形象躍然紙上,也躍然在學生的心中。
3、這節課在設計上直入課文主題,牢牢抓住“神機妙算”這個關鍵詞,并以此輻射全文,擺脫多余的情節分析、煩瑣的提問設計、僵化的章法講解等傳統模式。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思為本、寓學生的主動研究于閱讀活動之中的原則。并緊扣單元訓練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儀、探究、感悟中不知不覺地理解課文,感悟鮮活的人物形象。課堂快結束時我拓展相關文章,讓學生對閱讀整部《三國演義》產生興趣。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1
【課時安排】
第一課內容:安排材料的方法,分段,“果然”一詞的運用。背景,人物的性格特點總體感受,對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深入理解。
第二課內容:周瑜的心胸狹窄,魯肅的忠厚守信,曹操的多疑具體的理解。第二段人物對話時玄機的理解,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想象描述。全文整體理解,總結。作業。
【教學準備】
學生讀熟課文,了解相關背景。按課后問題思考,了解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背景。
2、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初步了解周瑜的心胸狹窄,魯肅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謹慎。
3、能正確使用“果然”造句。
4、了解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并分段。
5、說出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介紹背景
1、揭題。
2、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寫的是東漢末年的事。
3、誰知道這三國指的是哪三國?三國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介紹背景: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孫權、劉備聯合對付曹操的時候。
二、檢查預習
1、通過昨天的預習,你知道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書:
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
2、你知道他們分別是哪國的?什么身份?教學:都督(dū)。
三、初讀課文
1、草船借箭到底講的是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試著用幾句話簡單說說。(填空提示)
2、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最關鍵的是哪一部分?(找到關鍵材料,找出起因、結果給課文分段)
3、說說安排了哪幾個材料?
4、通過閱讀這個故事,文中的諸葛亮和周瑜等四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用一個詞來評價嗎?)
板書:
妒忌、神機妙算、守信、多疑(理解這兩個詞)
四、細讀課文
1、探究人物的特點:兩組理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一組曹操,一組魯肅。
2、交流:
⑴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①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霧大到什么程度?
這是偶然還是原就料到?何以見得?
板書:
識天象
預料的和事實的一樣,可以用一個“果然”連接。
運用“果然”說句子。
② 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一字兒擺開有何用意?出其不意。
船的陣式有何變化?為什么這樣調頭?
板書:
周密部署
③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④ 魯肅答應了,他并不了解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板書:
識人心
⑤ 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20多里,追也來不及了。
⑥ “希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只船上要30個軍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1000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這叫什么?
板書:
識地理
⑵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識地理,懂陣法。
這些條件少一條行嗎?為什么?
出示諸葛亮的話(出示幻燈):
“凡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曉軍情,不明陣圖,乃庸才也”。
齊讀取箭經過,想象當時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態,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后記錄〗
1、本課設計的主要特點:運用自主學習的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⑴ 通過預習,學生已經總體感知到周、諸葛、曹、魯等人的特點:
分組后,讓不同的組承載不同的任務,具體地感知。反饋交流部分,本課重點圍繞“神機妙算”進行交流。學生能抓住具體的句子,說明借箭的必要條件,從而理解諸葛的“神機妙算”。對于理解是到位的。
⑵ 注意到了語文的工具性要素訓練:
其一,讓學生在提示的引導下,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學生基本上能夠比較簡要地概括事件的內容。其二,抓住關鍵內容,梳理出事件所安排的四個材料。自以為,這也是本課體現工具性的一處有意識的設計與實踐。
2、問題反思:
⑴ 盡管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學生參與交流的面不廣,其原因:有的是學生不敢說這種心理原因,有的是學生確實沒有感知,不理解。
⑵ 朗讀的時間不足:
按照現在“讀中感受”這種觀點來看,只有充分讀才能有充分的理解。這是對的。但事實上,盡管讀得不多,但學生默讀的時間還是充分的,特別是課前預習比較到位(讀5篇,并對主要問題進行過思考)。所以并不影響學生的理解。問題是:公開朗讀的次數較少。朗讀與理解的有機結合,對我來說是弱項。以后重點拿幾篇抒情性較強的課文來練習自己的這方面的能力。
⑶ 在板書出借箭成功的四大要素之后,引導學生概括:
是這樣引的:知人心,懂天象。那么諸葛對于順風順水的把握可以怎樣概括?結果學生仍不能用三個字概括,最后還是本人說出:明地理。對于“一字排開”,船頭的調向,應該概括為:懂陣圖。時間關系,尚未概括,只能留待明天,也是本課遺憾之處。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課堂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導讀、遷移延伸三個部分,體現了課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課文的重點,擺脫通讀通講的毛病,注重課堂教學的發展性,擺脫了課時的限制;重視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從而促使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
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詞語切入教學內容,達到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內容。
4、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農村小學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
1、自學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并借助字典結合課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課文:從文中提出幾個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
我想提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前檢查預習情況,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如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明白的詞語,以便在課堂上釋疑。)
二、課堂導讀
(一)、解讀課文。
1、讓學生在小組中輪流朗讀課文,并及時進行正音。注意下列讀音:
才干的干應讀gàn
草把子的把應讀bà
調度的調應讀diào
擂鼓的擂應讀léi
丞相的丞應讀chěng
2、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學生可能提出下列問題)
為什么周瑜要逼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為什么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
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會有大霧?
為什么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開并連接起來?
對于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留到深讀課文后再進行解答。
三、深讀課文
師問:在感知課文內容以后,你對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人有什么看法?(從學生的的回答中提煉出妒忌和神機妙算這兩個詞。并解釋這兩個詞的意思。)(板書:周瑜
諸葛亮
妒忌
神機妙算)
課文中從哪件事來體現兩個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1、朗讀對話,分組討論(出示問題)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
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問?(引導學生從
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等語言,體會周瑜表面客氣,暗藏殺機的陰險心理。)
②、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為難自己嗎?他為什么要接受任務?(引導學生從諸葛亮
都督委托,當然照辦,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立下軍令狀等語言,體會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導朗讀:我們明白了他們兩人的內心想法,那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來把他們的內心想法表現出來呢?
(二)、朗讀草船借箭部分,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齊讀后出示問題,分組討論:如果你也在場,你會發現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處呢?(教師參與討論,隨機點拔引導。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詞句感悟以下幾方面的意思,從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相機板書: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從準備二十條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條船上還站著二十個軍士。把船連接起來,一字擺開,兩面受箭。等詞句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從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霧還沒有散順風順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對天氣早有預測。
(3)了解別人。得請你幫幫我的忙,不能讓都督知道,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可見諸葛亮對魯肅、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積
極思考給予贊揚,特別要鼓勵那些有創見的看法,不要太強調學生見解的正確與否。
從我們剛才的分析,你認為諸葛亮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神機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即興表演課本中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部分。
分配角色,明確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上臺表演。(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表演幾組。)
2、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結合畫草圖的方法,簡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讓兩三名學生復述,再讓同桌進行相互復述。)
3、拓展作業
①、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故事。
②、抄寫新詞。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3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五個生字。掌握“商議、都督、委托、水寨、輕易、支援、甘受懲罰、大霧滿天、飲酒取樂、神機妙算”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更重要的是有創新精神。
㈡能力訓練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滲透點
1、感悟祖國燦爛文化的民族底蘊,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創新意識。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㈣美育滲透點體會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
二、學法引導㈠教師教法:談話法,演示法,導讀法。 ㈡學生學法: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了解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㈡難點: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新精神。
㈢解決辦法: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㈠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后齊讀)
2、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于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里幫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發生的。
3、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如:怎樣借?為什么能借到?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
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并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
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
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來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因借箭而顯示
才干。通過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基本把握了。請大家以“箭”來總結段意。
第一段,寫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段,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段,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學生歸納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
展、高潮、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師: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
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
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么樣的人?
(師生讀書)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么總是“周瑜問,周瑜說”呢?我們學
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
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
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
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征、
(學生默讀、思考)
討論交流,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生:我給第一句加“假惺惺”,因為一個大都督怎么會不知道水上交戰用弓
箭最好?他這是裝的。(讀)
生:我認為加“明知故問”好(讀“周瑜明知故問地說”)。
師:詞用得好。但這兒“問”和“說”有重復之嫌。請再讀讀,改一改,把
句子讀好。
生:周瑜明知故問:“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給周瑜第二句話前加“狡猾地”一詞。諸葛亮是一個文人,一個客人,他沒有兵工廠,怎么造十萬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說這是“狡黠”。(笑)
師:剛才,大家從周瑜的語言中體會出他的險惡用心,由此加深了對人物的
了解,真棒極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認真讀讀,仔細想想,從中挑
選出你認為有必要的,補充提示語,并說說理由。
(生稍作準備,繼續討論)
生:我認為“軍情緊急,可開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興”。因為周瑜
看到諸葛亮上當了,心中非常高興。
生:周瑜雖然高興,但又要忍著,裝模作樣。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
上卻說”。
師:好啊,從語言交流中體會到人物內心復雜的變化了。
生:諸葛亮愿立軍令狀之前,應加上“很有把握”。
師:意思對了,若用上一個成語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師:請你把諸葛亮的話讀一讀,讀出他胸有成竹的語氣。
(生讀)還有哪句話也表現出他胸有成竹?我們一起讀。
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扣,可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
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
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九課《草船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
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結果是(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么(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
的。
“神機妙算”什么意思?(課件出示)
二、學習課文。
㈠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線劃出表
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從中體會后再小組交流。
(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這時候大霧滿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選擇這樣的天氣,說
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
不敢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1)諸葛亮和周瑜都看到了這場大霧周瑜和諸葛亮各是怎么想的?(引導
學生讀出魯肅的吃驚害怕,諸葛亮的高興與自信)
(2)會不會是湊巧趕上大霧滿天呢?聯系上文說說。【“第一天,不見諸葛
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
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
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3)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
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議論。)
小結:“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2、“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把船只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于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檔,使受箭面積大。)
3、“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軍事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
4、“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諸葛亮是笑著說的。“笑著說——”咱們一起讀讀。{齊讀}諸葛亮在笑誰,笑什么?小聲讀書,好好想想。(自由匯報)
小結:如此談笑風生,鎮定自若。為什么?因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這樣寫,不僅使課文含蓄,而且給讀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5、諸葛亮算得準不準呢?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出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
引導學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氣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進攻,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7、“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為什么?【兩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可見,諸葛亮方方面面考慮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生齊答:神。)妙不妙?(生齊答:妙。)
8、什么時候曹操才知道上當了?出示:“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看來諸葛亮也早已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生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㈡出示討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
(提示后討論交流)
教師提示:根本區別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得失什么,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覺得兩個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創造性思維)
㈢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實施。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慮周全,安排巧妙,諸葛亮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2、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要求用四個字來概括諸葛亮的才干。足智多謀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識淵博神機妙算
課題《草船借箭》說“借”合適嗎?是借的嗎?為什么?
出示后人借這件事贊美諸葛亮的一首小詩:
一夜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這首詩是后人用來贊揚諸葛亮的智慧的。引導學生齊讀、背誦;同時指出:這首小詩精煉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經過,其中的“驟雨飛蝗”用來比喻曹軍射來那么多的箭。要求學生課后把這首詩抄下來,背熟。
四、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三國演義》的那些歷史故事?交流。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三國演義》。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會認“瑜、慢”等9個生字,會寫“妒、忌”等11個字,正確讀寫“妒忌、軍事”等13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抓住描寫人物的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重點)
3、閱讀有關材料,進一步了解名著人物,初步掌握有關閱讀名著的方法。(難點)
第一課時
一、了解學情,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看過《三國演義》嗎?你了解《三國演義》中的哪些人物、故事?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三國演義》里的一個故事“草船借箭”。
二、初讀感知,合作學習
1、學生按照要求練習朗讀課文:
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遇到難讀、難懂的語句,多讀幾遍。
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在感興趣的語段旁寫出自己的疑問或感受。
2、生詞檢測,針對重點字進行指導。
周瑜,妒忌,都督,幔子,水寨,擂鼓,吶喊,弓弩,丞相
強調:“擂”讀léi;“寨”讀zhài;“弩”讀nǔ;“丞”讀chénɡ。
三、練習朗讀,了解故事
1、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四、暢談收獲,布置作業
1、學生交流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2、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三國演義》第42至第46回,了解當時魏、蜀、吳三國的形勢及周瑜為什么妒忌諸葛亮。
第二課時
一、復習梗概,明確目標
學生復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介紹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概括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二、品析語言,了解人物
1、體會周瑜的性格特點。
課件出示句子:“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了。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
周瑜明里共商軍事,暗里設陷阱害人。
課件出示句子:“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①“不要推卻”是什么意思?(不要拒絕。)
②發散思維訓練:如果你是諸葛亮,聽到周瑜這樣對你說,你心里會怎樣想?(可能會想:周瑜早有預謀,有意刁難,我還是先應承下來再說。)
③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你從周瑜的話里發現了什么?(造箭必須得諸葛亮來完成,完不成就定罪于他。)
課件出示句子:“十天造得好嗎?”
①課文中提到了造箭用的竹子、翎毛、膠漆等材料,要造好十萬支箭的話,十天能完成嗎?(即便十天能夠完成,但是周瑜有意刁難,故意不為諸葛亮準備齊全造箭用的材料,諸葛亮最終也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②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周瑜的險惡用心。
課件出示句子:“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①“遲延”是什么意思?(本文指周瑜吩咐軍匠故意拖延時間,不給諸葛亮準備齊全造箭用的材料,讓他完不成任務。)
引導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了解人物關系及其性格特點。
嫉妒心強,心胸狹窄,陰險狡詐。
3、體會諸葛亮的性格特點。
課件出示句子:“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罰。”
①“軍令狀”是什么意思?(軍令狀是指接受軍令后寫的保證書,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務,愿依軍法受罰。)
②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高興?(周瑜以為諸葛亮已經中計,三天內他必造不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必死無疑。)
③朗讀指導。(諸葛亮已經知道了周瑜的險惡用心,且化解危機的計策早已成竹在胸,所以他十分自信地立下軍令狀。朗讀時,應以自信的語氣來讀。)
課件出示句子:“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多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①聯系后面的內容說一說諸葛亮為什么這樣做。(這是諸葛亮為借箭所做的`準備,但為防周瑜破壞,才叮囑魯肅保密。)
②通過這段描寫,說一說諸葛亮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諸葛亮有計謀,有膽量,知人善用。)
課件出示句子:“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
引導學生結合諸葛亮的每一步做法深入解析,從而全面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諸葛亮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選擇“大霧漫天”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為“江上的人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撥水軍弓弩手朝他們射箭。把船只“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擺開”,既便于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當,使受箭面積增大。軍士“擂鼓”“吶喊”,既是為了虛張聲勢,制造進攻的假象,吸引曹操軍隊的注意力,引曹軍出來射箭,又是讓曹軍明確射箭的目標、方向。)
諸葛亮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課件出示句子:諸葛亮笑著說:“霧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霧散了就回去。”
說一說這“笑”的含義。(這一笑,笑出了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笑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笑出了諸葛亮的英雄本色。)
課件出示句子:“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①諸葛亮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這樣既能兩面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也便于箭滿后船能順風順水返回,省去掉頭的時間。)
②諸葛亮留給你的印象是什么?(諸葛亮謀劃周密,安排巧妙,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①“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指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指十分高明、巧妙的計謀。)
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識破周瑜的險惡用心,將計就計;對借箭的縝密考慮和周到安排;通曉天文知識;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知道曹操謹慎多疑,能做到知人善用。)
三、鏈接閱讀,感受特點
1、默讀課后閱讀鏈接。
2、激發閱讀興趣。
讀課文前,你對課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讀課文后,你對哪些人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你還想了解哪些關于他們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所刻畫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請大家多注意搜集閱讀,用心體會人物特點,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四、布置作業,閱讀積累
1、搜集《三國演義》里的經典故事,讀一讀。
2、給自己喜歡的人物做介紹名片。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體會諸葛亮的神計妙算。
【教學重點】從草船借箭這件事中體會諸葛亮的神計妙算。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草船借箭》,首先,我們先來復習本課的生字詞。
(水寨、飲酒、都督、懲罰、神計妙算。)
2、同學們對字詞掌握的非常好,上節課我們還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誰能簡單的說一說呢?
二、新授
1、說的非常好,《三國演義》是一部智慧之書,而《草船借箭》則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對于這樣一個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謀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一定非常的感興趣,下面就從智慧和謀略的角度去看,你對黑板上的四個人物誰最感興趣?最喜歡誰呢?
2、看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愛的人物,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的品讀原文,找出你喜愛這個人物的原因和依據,讀到人物對話的時候,要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時他們的想法和情感,試著揣摩他們當時的.心里活動。
(學生自讀課文。)
3、先讀到這,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品讀的結果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呢?
(學生交流匯報。)
4、剛才某某同學說,他非常佩服諸葛亮,原因是因為他在借箭的過程中表現出神計妙算的才能,那神計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
5、你們答對了,神計妙算就是指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本課就是形容諸葛亮的計謀非常的高超。
6、結合你們剛才讀課文,圍繞神計妙算這個詞語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呢?
7、下面就請同學們圍繞你們剛剛提出的問題用心的再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小組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一會兒選一處你認為體會最深的地方講給大家聽聽。
(學生自讀課文。)
8、剛才大家讀的很認真,討論的很熱烈,誰愿意把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
(學生匯報交流。)
9、現在我們就實地的感受當時受箭的過程,在看的過程中,要求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聽、一邊想,諸葛亮為什么要這樣安排?他這樣安排的好處有哪些?
(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草船借箭的過程。) 10、誰能說說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什么呢?
(學生匯報。)
11、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說各個方面他都考慮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這就是神計妙算。
(師板書神計妙算。)
12、面對諸葛亮的神計妙算,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到:他說什么呢?
13、當時周瑜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
14、讀的不錯,無論是諸葛亮的神計妙算、還是周瑜的嫉妒之心,曹操的謹慎多疑、魯肅的仁厚守信,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什么描寫中體會出來的呢?
15、對,這也是《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在刻畫人物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因為只有通過語言的描述,才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的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16、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自己當導演,邀請你喜歡的合作伙伴,把你們認為課文中印象最深、最喜歡的片斷表演出來,哪一組愿意先來試試呢?
17、這幾組同學表演的非常好,除了這幾組同學之外,我想在座的同學也許也有很多的話想說,那么就請同學們把你們最想說的話用一句話表達出來,他它送個故事中的他們,同時也送給今天在座的我們好嗎?誰先來說?
(學生匯報。)
18、諸葛亮把借箭的過程安排的嚴密妥當、滴水不漏,不僅讓周瑜嘆服不已,更讓我們后人佩服稱贊,通過草船借箭這課的深入學習,使我們看到了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千百年來他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諸葛亮神計妙算的故事呢?
(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播放空城計的故事。)
19、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欣賞到這,課后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辦一次有關三國故事的手抄報展,也可以由班長主持搞一個有關三國的故事演講會,我們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加的了解到有關三國的故事,另外老師也希望同學課后能認真的品讀《三國演義》這部名著,我想里面會有更多的故事和人物讓你過目難忘的,多讀書,讀好書也是老師對你們以后的期望,你們能做到嗎?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05-25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07-29
【優】《草船借箭》教學設計07-29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范文04-13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最新09-12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優秀04-21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5篇06-03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03-17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精品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