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教學設計通用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兵馬俑教學設計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通用1
教學目的:
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陶俑作品的欣賞,使學生了解陶俑是體現特定歷史時期,代表一定階級的信仰、崇拜和追求死后享受的產物。了解中國古代陶塑藝術鮮明的民族風格、藝術特色、表現手法,以及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形式。
教學重點:
講述中國古代陶俑的功能、雕塑手法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著重介紹漢俑與唐俑在表現手法和形式風格上的異同。
教學難點:
欣賞中國古代陶俑應把握的特點。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具準備:課本、錄象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常規)
二.引入新課:(出示課題,開始使用課件)
中國雕塑藝術歷史悠久,最早的泥塑人像出現可上溯至七八千年前。
如《陶人頭》面龐豐滿,五官端正,神態溫和憨樸,顯然是個女性形象。眼和嘴用鏤空法,產生濃重的陰影,更使形象顯得格外傳神。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用生動的人頭塑像作器口,并在器腹部配以三橫排具有鳥的形象特征的紋飾,使整個器物呈現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以造型概括生動、形神兼備、富于想象和鮮明的民族個性著稱。
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偏見壓制,中國古代雕塑家地位低微,歷史上的許多雕藝術杰作都不知道作者,更無從探究其個人風格,只能從把握
總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征來認識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
人類將死者的尸體按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用以放置尸體的固定設施,稱為墓。
中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墓葬。自秦漢以來,由于統治階級盛行厚葬,墓中有大量的隨葬品,其中包括陶俑,另外,在帝王和王公貴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設置石柱、石人、石頭獸等,以顯示他們的地位和威嚴。這些權貴們讓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為他們制作隨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體現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同時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陶俑:
俑——墳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材料一般是木和淘
土,以淘土最為普遍。俑的形象都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主要是衛士、仆人、廚夫、說唱藝人等下層人物的再現。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大的考古發現。
1974年3月,陜西臨潼縣農民打井時,挖出了一個真人大小的陶俑。經國家文物部門鑒定,認為這是秦始皇隨葬的兵馬俑。經過幾年的挖掘,已發現埋葬兵馬俑俑坑四個,總面積約25380平方米。已發掘1、2、3號坑兵馬俑共計7000多件。數量驚人,形體碩大,氣勢磅礴,震撼了世界。人們贊嘆其為天下奇觀。兵馬俑的兵俑身高1.8米左右,將軍俑高1.95米左右,不僅是我國最大的俑,而且具有高度的寫實性,其形象似以秦軍將士為模特兒塑造的,他們的相貌、神情、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穩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氣未脫,甚至可以看出是哪個地區的人。兵馬俑真實地再現了每個細節體現了秦代雕塑家寫實的'功力。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舉世罕見的藝術珍寶,它的發現,轟動了世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博物館,為研究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放映錄象)
漢代陶俑造型不受什么約束,數量多,題材多樣,內容極為豐富。東漢的馬俑多,這是愛馬風尚的體現。如《車馬儀仗》造型生動,制作精美,展示了東漢馬俑的藝術水平。尤以表現生產勞動和奏樂、說唱題材的俑最具特色。如《說唱俑》,以生動的造型,顯示了漢代人物俑的藝術特點。
唐代的陶俑更加豐富多彩,尤其以女俑、樂舞俳優俑和三彩馬最有時代特色,藝術性也最高。如《三彩駱駝載樂俑》。它高66.5厘米,是由胡漢兩民族組成的五人樂舞隊。這件作品反映出唐代盛行少數民族歌舞,也折射出盛唐對外開放,民族團結。不僅駱駝造型生動,而且人物雖小但其表情、動態十分生動,充分顯示了唐三彩陶藝高超的造型制作水平。
三.放映錄象。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通用2
一、教材分析
《珍愛國寶――秦始皇兵馬俑》一課內容雖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編者在編寫過程中始終抓住了與學生切身感受相關聯的一條線:《有趣的漢字》、《認識圖形標志》、《民間玩具》等,基本遵循了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由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順序。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驗和觀察雕塑作品的點、線、面及色彩。了解古人雕塑的杰出水平,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心理感受,培養學生愛護祖國珍貴文物的思想感情。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礎,感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發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續性上還不夠,所以鼓勵他們在課前收集有關秦始皇兵馬俑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是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認識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點和歷史價值。
2操作領域:用簡潔和樸素的語言與兵馬俑溝通,用角色體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覺。
3情感領域:引導兒童大膽想象和創造性地與欣賞對象進行溝通和對話,激發學生對祖國擁有的珍貴文物重視與愛護之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認識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點;提高對色彩、線條和形狀的感悟能力。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認識秦始皇陵兵馬俑雕塑藝術的表現手法,注重細部刻畫的藝術特色。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投影儀等。
學具準備:收集有關秦始皇兵馬俑的影視片斷、圖片和陶俑紀念品等。
六、說教法
本課包含了歷史、語文、思想品德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資料,師生共同欣賞,共同合作,共同游戲,建構起自主的平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由靜變動,新穎活潑。
2激趣引新,變幻無窮。
3 個性發展,啟迪創新。
七、說學法
1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通過玩、看、想、說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使他們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創新。
2倡導合作,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是可以與秦始皇和他的兵馬俑進行對話的”。
八、說教學過程
1快樂情境導入
(1)帶著學生進行一次快樂之旅
師:同學們,在中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發展歷史中,有一個傳奇式的歷史人物,他就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秦始皇。(對秦始皇進行概括性介紹,略)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去―個地方,我們一起做一次快樂的旅行。(請學生觀看秦始皇兵馬俑影視作品)
師:剛才觀看了秦始皇兵馬俑影視作品,請大家談談對秦始皇的看法。
生:老師,我覺得“始皇帝”真是太厲害了!
生:沒想到中國古代還曾有過這么一段輝煌的歷史!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始皇帝”和兵馬俑的故事呢?
生:老師,什么是兵馬俑呀?
師: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隸”來陪葬。但到了商代后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奴隸”漸漸獲得了人身的自由,“奴隸”的陪葬就改成了用“俑”代替“活人”的方式來進行。
(教師打開課件中的圖片)
師:這就是“俑”。有商代的“囚徒俑”,戰國的“木雕女俑”,秦朝的“武士俑”,漢代的“說唱俑”……。
(2)引入欣賞話題
師:同學們,欣賞一件美術作品首先我們必須知道這件作品的種類、內容與題材、形式和材質,這樣才有欣賞的基礎。
師:你們知道如何欣賞雕塑作品嗎?
生:老師,我有相關的資料!(學生到展示臺出示卡片)
師:請同學們談談這些兵馬俑給你們帶來的感受。
生;宏偉、龐大、漂亮……。
(設計思路:這個小環節要求學生用點、線、面和色彩表現兵馬俑的一個精彩局部特征。通過辨識和觀察讓學生嘗試雕塑作品的點、線、面和色彩,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心理感受。)
(3)揭示課題:《珍愛國寶――秦始皇兵馬俑》
師:在我國的陜西臨潼縣城城東五公里處,有一處顯赫的皇陵,高43米,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于世。1956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把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設計思路:整個環節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情景中,通過學生與“秦始王兵馬俑”做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師生共同探究雕塑藝術的造型表現方式和相關的欣賞知識,直觀地感受兵馬俑的獨特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并通過師生和同學間圖片、文字資料的相互交流和感受,暢談和表現自己對秦始皇兵馬俑雕塑作品的不同看法,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化和包容性。)
2師生合作體驗
(1)出示兵馬俑的照片,引導學生進行逐一觀察。
師:秦始皇兵馬俑的雕塑藝術有什么特點?
生:我發現這些兵馬俑都和真人差不多大,而且都做得栩栩如生,真的好神奇噢!
師:對呀!這是寫實手法。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36頁,仔細觀察這些照片。
①看軍隊的排列(氣勢磅礴、陣容壯闊、布局嚴謹。)
出示欣賞資料:兵馬俑是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寶,是秦實藝術的完美體現,形體高大,比例勻稱,形象生動,神態逼真,可謂千人千面,栩栩如生。
②看人物的表情,觀察細節(寫實、抽象、夸張、變形。)
③看服裝和配置,如戰馬、兵器等。
(2)師生共同探究:分辨誰是將軍?誰是士兵?為什么?(發式、胡須、裝束)
①先分組觀察圖片,分析兵馬俑的細部刻畫。
②各小組匯報觀察結果,教師進行適時引導。
(設計思路:本環節為本課的重點環節。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了解兵馬俑雕塑寫實的藝術特色;通過辨一辨,認一認,進行小組內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對秦俑雕刻的細部刻畫進行觀察、討論、分析、描述,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解釋,使學生逐步學會欣賞雕塑作品的內在本質。這樣,學生的判斷能力得到鍛煉,欣賞水平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3展示個性表達
(1)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對兵馬俑新的感受,并選代表發表看法。
(2)教師進行小結: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征,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及世界藝術史增添了光彩。
(設計思路:學生不但要學會欣賞,而且還要學會評價,把自己的看法通過口頭或書面語言進行表達,是這個環節的重點,教師及時對學生從兵馬俑雕塑的欣賞延伸到愛國主義的教育,使他們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
4運用知識欣賞
師:你們知道如何欣賞其他雕塑作品嗎?能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嗎?
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欣賞美術作品要知道作品的種類、表現形式,雕塑內容與題材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是靜物。
師:有誰可以補充嗎?
生:還有材質的選擇上,有石質、木質、金屬、泥塑、紡織物、紙張、植物、橡膠等等。
生:還有作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師:說得好!這說明同學們已經知道欣賞一件作品該從哪些方面人手了。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把我們在美術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只要大家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美。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通用3
美麗的大雁塔,世界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雄偉壯麗的古城墻、鐘鼓樓,無不體現出十三朝古都長安城的雄偉;灞橋垂柳、華清溫泉、臨潼石榴、德懋恭水晶餅,無不留存著千年萬年的古風雅韻。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大雁塔、鐘樓、古城墻在夜色中熠熠生輝,孩子們平日只看到這些名勝古跡的美麗,卻不知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價值。讓孩子們了解家鄉的美,可以從這些聞名世界的名勝古跡入手,讓它們感受到現代與歷史并存的陜西,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為家鄉而自豪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參與環境創設、參與各項活動及親臨其地,了解陜西名勝古跡的歷史及意義,感受家鄉的美。
2、通過欣賞戶縣農民畫、剪紙、鳳翔泥塑,品嘗陜西特產及小吃等,了解家鄉的特色,感受家鄉濃厚的文化底蘊,激發幼兒熱愛陜西,為陜西而自豪的情感。
環境創設:
1、幼兒園環境創設:圖書區:收集有關介紹陜西各旅游景點、特產、小吃的圖片、畫冊、明信片及VCD等。
A、布置“美麗的大雁塔”、“雄偉的城墻”、“我和兵馬俑留個影”、“我眼中的陜西”幼兒畫展。
B、陜西名小吃:肉夾饃、羊肉泡饃、蘋果、火晶柿子、獼猴桃、大棗、石榴等實物或手工作品。
C、戶縣農民畫、剪紙作品、鳳翔泥塑欣賞。提供橡皮泥、彩紙、剪刀及剪紙畫冊。
D、提供各色卡紙,讓幼兒設計明信片,繪制具有陜西特色的明信片,并寄給外地的親戚朋友。
建筑區:提供各種可搭建樓、塔、城墻等建筑的積木、插塑玩具。并準備各種名勝古跡的圖片及白紙、鉛筆等,引導幼兒在圖紙上進行設計,繪制新型的建筑。
益智區:
A、鐘樓、大雁塔、兵馬俑、城墻等名勝古跡的泡沫拼圖。
B、陜西旅游棋。引導幼兒自己制作棋盤,并設立各旅游景點。
表演區:開展“陜西方言表演秀”、“我來唱秦腔”等活動。
主題墻設計:張貼陜西各名勝古跡、特產、小吃圖片,開辟“我當小導游”展示欄,定期更換“小導游”照片及解說詞(由幼兒口述,家長筆錄),并于每日晨間談話時由“小導游”介紹某一景點或事物給全班幼兒。
2、家園的協作創設:
A、開展以“陜西的'名勝古跡”、“陜西的特產及小吃”為內容的親子談話淡話活動。
B、請家長利用周末帶幼兒參觀大雁塔、鐘樓、兵馬俑等地,并拍攝DV或數碼照片,帶來與小朋友一起欣賞。
C、與家人一起品嘗陜西特產及小吃,知道其名稱及口感。
活動一:美麗的陜西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及游戲,讓幼兒了解陜西的主要名勝古跡,知道其名稱及歷史意義。
2.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發展幼兒的口語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秦腔磁帶、中國地圖、泡沫拼圖(兵馬俑、大雁塔、鐘樓、城墻);
2.家庭拍攝的實地旅游DV短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感受陜西地方戲曲――秦腔的特色。
播放秦腔鑼鼓音樂,幼兒跟教師圓場進入教室,并隨節奏快慢“蹌蹌萃”模仿秦腔演員做定格動作展示。
二、基本部分:
1.明確陜西在地圖上的中心位置。
出示中國地圖,請幼兒試著在地圖上找出陜西的位置,并用紅筆勾勒出陜西省的輪廓。引導幼兒觀察陜西的輪廓貌似一尊跪射俑(跪立姿勢拉弓射箭的兵馬俑)。
2.通過游戲“拼圖比賽”,引出大雁塔、鐘樓、兵馬俑、城墻。
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拼圖比賽,最先拼好并能說出圖中建筑物名稱的一組獲勝。(拼完后請幼兒相互看一看各自拼好的圖片,也可再交換拼圖進行比賽)
3.各小組討論,推選一名“小導游”對該組的古建筑物進行介紹。
4.教師對“小導游”的表現進行點評,并進行補充介紹。
三、結束部分:DV展播。
播放孩子同家人一起參觀大雁塔(鐘樓、兵馬俑等)的DV短片,并請該幼兒進行同步講解。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試用陜西方言學說陜西快板:說陜西,道陜西,陜西的名勝說不完,鐘樓鼓樓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馬俑;說陜西,道陜西,陜西的特產說不完,蘋果石榴獼猴桃,火晶柿子軟又甜;說陜西,道陜西,陜西的小吃說不完,涼皮餃子臊子面,羊肉泡饃肉夾饃;香不香?嘹(liao)不嘹?(嘹砸咧liao za lie)
2.幼兒設計具有陜西特色的明信片,并寄給外地的親戚朋友。
活動二:陜西的特產好又多――水果
[活動目標]
通過各種感官(看、摸、嘗)的感知,讓幼兒了解陜西的地方特產,并能描述其外形特征及口感。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特產的實物、圖片。
2.眼罩、切好的蘋果、獼猴桃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共同布置陜西特產展覽臺,并標注特產名稱。
二、基本部分:
1.開展“陜西特產”會活動,請幼兒將自己帶來的各種特產介紹給大家。要求說出其名稱、外形特征、口感及與其他同類產品的區別。
2.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補充小結。
3.通過游戲“嘗一嘗、猜一猜”,讓幼兒對陜西特產有進一步的了解。
選幾名幼兒,將其眼睛蒙起來,分別給他們品嘗一種特產(蘋果、獼猴桃、石榴、紅棗、柿子餅、水晶餅、核桃等),請幼兒說出其味道及名稱。(游戲可反復進行,并不斷更換品嘗的食品。)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討論,為家鄉的特產設計廣告宣傳語。
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咱陜北的大紅棗:獼猴桃營養價值高,味道就是好;華圣蘋果,走向世界;火晶柿子像燈籠,紅紅火火暖人心;臨潼石榴個兒大,皮薄籽紅賽寶石。
活動三:陜西的特產好又多――小吃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利用各種廢舊材料、手工材料等,以手工作品的形式展示各種陜西特色名小吃。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一次性紙盤、碗、皺紋紙、泡沫塑料、水彩筆筆筒、大瓶蓋等。
2.實物(或圖片):肉夾饃、餃子宴、羊肉泡饃、涼皮、岐山臊子面、漿水魚魚等。
3.每人準備一張正在品嘗小吃的照片。[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活動:陜西小吃
幼兒之間互相欣賞帶來的照片,并交談自己品嘗的小吃的名稱、味道及店鋪地點等。
二、基本部分:
1.通過交談了解陜西特色小吃的名稱及種類,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小吃。
2.引出“陜西名廚廚藝大賽”活動,要求幼兒用廢舊材料、手工材料等制作各種陜西名小吃。
3.幼兒根據喜好自選材料、自由結伴進行設計,并簡單闡述自己的創作思路。
4.廚藝大賽開始,幼兒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陜西名小吃”手工作品展。
2.頒發“陜西×××小吃名廚”證書,并拍照留念。
[延伸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同包餃子。
活動四:未來的建筑師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及對古建筑(大雁塔、鐘樓、城墻等)的寫生,讓幼兒了解其建筑特點,并能用彩筆繪畫未來的建筑或用積木、插塑玩具等構建其模型及周邊城市設施。
[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對大雁塔、鐘樓、城墻等古建筑進行寫生(教師組織或家長帶幼兒進行)。
2.積木、插塑、紙板、紙盒、橡皮泥、皺紋紙、吸管、泡沫塊、廢舊電池、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幼兒寫生作品欣賞
通過對寫生作品與實物照片的比較觀察,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大雁塔、鐘樓、古城墻的建筑結構及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幼兒互相交談,討論未來城市的建筑構思。
2.請兩三名幼兒闡述其對未來建筑的設計思路。(提示幼兒要保護古建筑,注意體現歷史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和諧統一)
3.請全體幼兒自主結伴、選擇材料搭建未來城市的樓、塔、公園等。(提示幼兒注意保留古跡,建造出模型來)
4.請幼兒為自己小組設計的建筑起名,并介紹其建筑風格。
三、結束部分:
拍照留念。
[延伸活動]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6-24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6-25
秦兵馬俑優秀教學設計10-07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優秀04-28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15篇06-25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15篇)06-25
四年級語文《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4-07
語文秦兵馬俑教學反思02-23
四年級語文《秦兵馬俑》教學設計4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