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優選【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極力營造詩意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品悟字詞,聯系所學詩歌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戍邊將士的同情、以及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豪情壯志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借助注釋理解詩歌大意,讀悟結合,體味詩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溫故知新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了邊塞詩的名篇——王之渙的《涼州詞》,誰來背誦?
我們一起背誦《涼州詞》。
(出示該詩,并配邊塞圖片)
誰來說一說學了這首詩后的體會嗎?(邊塞的的荒涼、孤獨、寂寞)
師:是啊,邊塞,長河落日、大漠孤煙、茫茫戈壁、荒涼孤寂。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輕的詩人來到西域游歷,看到了邊塞的風光,見證了邊塞的金戈鐵馬,于是,他揮筆寫下被歷代詩評家視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位詩人就是27歲的王昌齡。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這首詩歌(點擊課件,板書課題:出塞,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歌,理解詩意
1、出示整首詩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出塞》這首詩。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把詩歌讀通順。
師:好,誰來讀一讀《出塞》。請你,其他同學注意聽,這首詞當中的一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聽他有沒有念錯。
師:讀的字正腔圓,請坐。(讀的真不錯,讀出了節奏……)
師:我們一起來讀。(生齊讀)
2、師:讀古詩不但要讀正確,讀出節奏,而且要盡可能地讀出詩的味道來。誰再來讀一讀,(指名讀,師評價)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出詩的`味道。(生齊讀)
師:同學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仿佛出現怎樣的畫面?(配樂《涼州曲》朗讀)
(預設:明月,邊關,師板書)(講解:秦時明月漢時關,互文的寫法,秦漢時期的明月照著秦漢時期的邊關)
師:這是怎樣的邊關?(荒涼,冷清,孤獨,寂寞)
師:夜深了,一輪明月照耀著清冷荒涼的的邊關,提起這明月,我們就會想起在中國的古典詩歌中描寫明月的詩句,請看:
(出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師:大詩人李白這樣寫明月——
大詩人杜甫這樣寫明月——
詩人白居易這樣寫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這樣寫明月——
大家一定能夠發現,詩人筆下的明月與什么聯系在一起?
(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5、師:是啊,遠離家鄉和親人,守衛邊關的將士們把思鄉之苦,懷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這一輪皎皎的明月上。他們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鄉嗎?他們能回家與親人團聚嗎?(不能)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萬里長征人未還。(生齊讀)
師:從秦朝到漢朝再到唐朝,經歷了多少年?(八百多年,將近一千年)
Ppt出示
秦朝——————漢朝——————唐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
6、師:將近一千年過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漢時的明月,邊關依舊是秦漢時的邊關,時光穿越千年,不變的是什么?(明月,邊關)
在遙遠的邊塞,還有什么沒變?(引導說出,還有戰爭沒變)
這就是邊塞的戰爭,出示:
(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唐)王昌齡《塞下曲》)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戰爭的殘酷,守關將士的痛苦)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2
設計說明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是葉至善老先生的作品。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扮演一只老虎最后失敗并遭到同學們哄笑的故事。基于文本,教學中可以以人物的心情變化作為切入點,架構整個教學流程,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再現當時的場景,并不斷啟發學生進行思辨性的閱讀,體悟文中蘊含的道理。同時,引導學生默讀時,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和同學交流。在開展思辨性的閱讀的同時,注重抓住課文中的語言實踐點,發掘語文元素,學習文本語言的表達,從一味關注內容理解,走向既關注內容理解,又關注語言的表達,充分發揮文本言語樣式的“例子”功能,實現語言知識的遷移和內化。通過這樣的教學,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與建構”“思維發展與提升”等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搜集和課文相關的圖片及文字等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質疑激趣
1.板書“大老虎”,引導學生質疑:看到這三個字,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什么樣的畫面?
2.同學們心目中的“大老虎”是多么的威風凜凜、兇猛強壯!可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指導學生讀準生字“囊”的讀音,再說說自己對“窩囊”的理解:(1)指因受委屈而煩悶;(2)指無能,怯懦。這里是第二種意思。
4.引導學生質疑:讀了這個課題,心中有什么疑問?(如:大老虎為什么會窩囊呢?這只大老虎窩囊在什么地方?)
設計意圖:分步出示課題,先確立老虎威武的印象,再讓學生理解“窩囊”的意思,以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激發閱讀的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自讀要求自學。
(1)默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邊讀邊畫出課文中包含生字的詞語。
(2)準確認讀生字,與同桌交流生字的書寫注意點。
(3)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學習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教師相機正音識字。
(1)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窩囊 露臉 羨慕 角色 殷切 豁虎跳 撇嘴 啊嗚啊嗚 霉糨糊 虧得 哄堂大笑 笨拙 唉聲嘆氣 砸鍋
①指名朗讀。
②指導多音字的讀音:“露臉”的“露”讀lòu;“角色”的“角”讀jué;“啊嗚啊嗚”的“啊”讀ā;“哄堂大笑”的“哄”讀hōnɡ;“唉聲嘆氣”的“唉”讀āi。
(2)說說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或者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
①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課文中作者羨慕什么?你有羨慕的東西嗎?用這個詞語來說一句話。
②通情達理:形容很懂道理,言行合乎情理。文中講誰通情達理?從哪些地方能看出她通情達理?
③砸鍋:比喻辦事失敗。
(3)依托“砸鍋”這個充滿了生活氣息的詞語,相機出示詞語:窩囊、比畫、露露臉、將就。 圖片
要引導學生借助語境來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①這篇課文中像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還有很多,指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
比畫:用手或拿著東西做出姿勢來幫助說話或代替說話。(請學生或教師演示理解)
露露臉:本課是指通過上臺表演,讓大家認識。
將就:勉強適應不很滿意的事物或環境。本課中指誰將就?為什么事而將就?
②啟發學生再說幾個這樣富有生活氣息的詞語。
白相:玩;玩耍;玩弄。
呱呱叫:形容極好。
下海:原來是指到海中去,現在也形容放棄原來的工作而經營商業。
穿幫:露出破綻;被揭穿。
3.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和書寫注意點。
(1)識記方法。
“露”“豁”“撇”“霉”“哄”等字都可以用部件相加法來識記。教師可以適當講解偏旁的表音功能或表意功能,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和理解字義。
“羨”可出示圖片,幫助識記、理解(也可以用部件相加法來識記):
圖片
“羨”字上面是一個“羊”字,下面是一個“次”字,即一個人在流口水。合起來就是對羊肉垂涎的意思,本意就是“喜愛”或者“貪慕得到”。
圖片“砸”可出示圖片,幫助識記、理解:(因為它是形聲字,也可以用部件相加法來識記)“石”表意,右邊的“匝”表音。用石頭去砸,被砸之物滿身破裂,本義是用力捶打。
(2)書寫注意點。(教師邊范寫邊講解要點)
①“褲”左邊是“衤”,不是“礻”。
②“挖”最后一筆橫折彎鉤的彎鉤要寫得圓轉,底要平,力求與全字相協調。
(3)進行生字書寫練習并組織反饋。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同時進行了生字、詞語教學,注重結合課文來理解詞語,體現詞不離文的理解原則。在識字過程中,注重將字義和字形巧妙結合起來,利于學生交流識記和理解。
三、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朗讀挑戰:選擇一個你覺得最難讀或者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2.師生共同評議。
課文篇幅較長,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歸納課文內容。 3.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圖片
(1)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十分羨慕同學們上臺表演,期待也能登臺露臉。有一次老師讓他上臺扮演一只老虎,可惜他不會豁虎跳,將戲演砸了。作者最后一直在尋求原因。)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講了這一次表演經歷?(第3~19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第1、2自然段寫“我”期待參加演出;第20、21自然段寫事情過去后,“我”尋找失敗的原因。)
(3)作者是怎么寫這一次表演經歷的?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分派任務,排練節目,表演失敗。)
設計意圖:對四年級學生來說,這篇課文很長,是訓練學生默讀課文,提高閱讀速度的有效載體。因此,教學中提出了相應的默讀要求,并要求學生圈畫生字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1.總結課堂:同學們讀書讀得認真,寫字寫得漂亮,而且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課后,請同學們把記不牢的生字多練幾遍,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作業布置:抄寫由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
設計意圖:夯實識寫基礎,根據不同學情進行針對性鞏固。
第二課時
一、鞏固詞語,回顧內容
1.出示課文中的詞語:
文藝 角色 羨慕 霉糨糊 比畫 虧得 演技
撤換 砸鍋 哄堂大笑
(1)指名朗讀。
(2)選用其中的幾個詞語說幾句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話。
2.作者敘述了自己童年時一場特殊的表演經歷。那么,這場經歷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時代,一起去觀看這場特殊的表演。
設計意圖:運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說幾句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回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又可以引導學生準確地積累運用,促進學生運用的意識,提高運用的能力。
二、默讀課文,體會心情
1.默讀課文,體會表演前后“我”的心情變化,填寫下面的表格。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想在臺上露臉,獲得大家的掌聲
充滿自信
……
2.交流匯報。(填寫表格)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想在臺上露臉,獲得大家的掌聲。
充滿自信
扮老虎很簡單,用不著說話,不用露臉。
緊張、狼狽 沒有豁虎跳,表演笨拙,觀眾哄堂大笑,他們沒見過這樣窩囊的老虎。
后悔
認為因自己不會豁虎跳而使這場戲砸鍋了。
設計意圖:作者表演前是“充滿期待”的,排練時“充滿信心”,表演時是“緊張、狼狽”的,表演后是“后悔”的,以人物的心情作為切入點,架構整個教學流程,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抓住語言文字,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抓住心情,品悟探究
(一)學習第一部分“期待表演”。
1.課文是怎么寫“我”期待登臺表演的?讀讀課文第1、2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2.根據交流出示句子:
看著同班的小朋友在臺上又唱又跳,邊說邊比畫,我真個羨慕得要死。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3
一、文本分析
《陀螺》主要通過回憶童年時“我”用小陀螺戰勝大陀螺的經歷,揭示出平凡小事中包含的樸實道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本文以“陀螺”為線索展開敘述,用略帶夸張的手法描寫“我”不同情況下的內心感受,令人忍俊不禁,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童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插圖在課題處,形象地呈現了陀螺在鞭子抽打下急速旋轉的樣子,可以幫助沒有見過陀螺的學生了解陀螺和陀螺的玩法。第二幅插圖在課文中間,生動地展現了小陀螺與大陀螺比賽的場面,有助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感受兒童玩陀螺的快樂。
二、學情分析
《陀螺》是本單元第三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旁邊留有空白,屬于練習性質,側重引導學生在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同時要引導學生通過品讀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相關語句,體會人物心情變化的過程。通過前兩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明白了如何用批注的方法閱讀,但對于養成隨時作批注的習慣,通過批注來加深對文章理解的能力還有所欠缺。這篇課文寫到“我”與伙伴斗陀螺的游戲經歷,能夠讓很多學生產生共鳴,學生容易代入角色,產生“較深”的體會。因此在本課學習中可以放手讓學生用批注的方法閱讀,體會人物心情變化的過程,對前面的學習進行承接,通過激活前置經驗,建立“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的認知鏈接。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兵、恨”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釘、旋”,會寫“否、旋”等14個生字,會寫“冰天雪地、否則”等17個詞語。
2.能在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并借助批注進行閱讀。
3.能借助表現心情的語句體會“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4.能說出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的理解。
四、教學難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立足本課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承擔著學生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的學習任務,確立本課的教學難點為:
1.能在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并借助批注進行閱讀。
2.能借助表現心情的語句體會“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3.能說出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你們認識陀螺嗎?(相機出示:各式各樣的陀螺圖)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陀螺。像這樣的陀螺,我們叫它傳統陀螺。(出示:文中陀螺圖)一起來看看這樣的陀螺是怎么玩的。(播放“玩陀螺”的視頻)。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走進課文《陀螺》,感受作者童年的樂趣。(板書課題:陀螺)
(3)學生齊讀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采用齊讀、抽讀等方式朗讀,檢查是否讀正確。
鐵釘 旋轉 金兵 帥氣 恨不得
徹底 潰敗 否則 自豪 丑小鴨
提醒讀好:“釘、兵”是后鼻音,“品、恨”是前鼻音, “帥、徹、丑”是翹舌音。
指導學生辨析:多音字讀音。(依次出示文中的兩組句子,抽學生朗讀,老師相機出示讀音并指導辨析。)
釘:頂不濟的,也要釘(dìng)上一枚鐵釘(dīng)。
旋:①兩只旋(xuán)轉的陀螺奮勇搏斗,旋(xuàn)風般撞向對手。
②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出來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xuàn)床上旋(xuàn)出來的。
(3)認讀生字過程中,相機指導易錯字的書寫,如“旋”重點指導“疋”的書寫;
區別形近字:帥——師、豪——毫;“尤”可以與“優、憂、猶”進行對比,指導正確書寫。
(4)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陀螺講了哪些內容,然后完成導學單。
學生匯報交流后,引導學生借助導學單把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3.借助提示,自主批注
(1)談話:同學們,我們上一篇課文學習了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課文,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默讀課文,進行批注。
出示“自學提示”:
①一邊默讀課文,一邊在你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
②批注時注意書寫工整,位置合理。
(2)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指導。(重點引導批注困難的學生,通過聯系前兩篇課文的學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找到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并做批注。)
4.交流批注,梳理體會
(1)自主學習后,小組內展示、交流批注。
(2)請兩到三個小組上臺展示,進行全班交流。交流批注時,老師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里體會比較深的語句進行交流。
交流預設如下:
①好的冰尜兒尖部嵌一顆滾珠,轉起來能增加許多嫵媚。頂不濟的,也要釘上一枚鐵釘,否則轉不了多少圈,尖部就會開裂。
體會:這里讓我知道,“我”的陀螺為什么尖部會開裂了。
②為此不知挨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
體會:這里體現出“我”對陀螺的癡迷。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喜歡看書,吃飯的時候看,上廁所的時候看,到了睡覺的時間還在看,爸爸媽媽擔心我的身體,經常批評我,甚至限制我看書的時間,可仍然改變不了我對讀書的癡迷。
③于是四處尋找木頭,為削出得心應手的陀螺,就差沒把椅子腿拿來“廢物利用”了。
體會:我對這句話體會比較深,文中的“我”把椅子腿拿來“廢物利用”,我覺得作者的語言幽默。
④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體會:我對這句話體會比較深,因為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自己當時懊惱的心情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⑤大陀螺搖頭晃腦,挺著肚皮一次次沖過來。
體會:這句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陀螺的“不可一世”,烘托出大陀螺主人傲慢。
⑥直到現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體會:我對這句話體會比較深,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變成文字的事情,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樂于把生活中的事情記錄下來。
(3)借助交流的批注,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和別人批注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交流時,對于學生批注的一些個性化的“體會比較深的地方”,教師要予以肯定;同時引導學生明白做批注時既會有感同身受的地方,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4)出示表格,根據學生梳理的內容相機呈現“體會比較深的地方”。
5.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預設1: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還弄明白了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預設2:我們可以一邊讀課文,一邊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
預設3:我知道了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往往是課文里那些有類似經歷的地方、文章寫得好的`地方、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也可能還會有其他方面讓人產生比較深的體會。
總結: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小。這節課,我們一邊閱讀一邊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感受到了“我”對陀螺的癡迷以及“我”因陀螺故事的發展而變化的心情,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體會“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2)布置作業:
①抄寫本課生字詞。
②把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多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借助表現心情的語句,體會“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2.能說出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的理解。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發現異同
(1)本單元有三篇課文,(出示《牛和鵝》《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陀螺》的課后第二題),這三篇課文都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這是它們的相同點,但它們也有不同點,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
預設:《牛和鵝》通過人物動作、語言、神態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體會“我”在不同階段的心情變化及變化的原因,《陀螺》體會“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體會心情;體會心情變化;體會心情變化的過程。
(2)過渡:文中“我”心情變化的過程是怎樣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聚焦詞句,二次批注
(1)學生默讀課文,根據“學習提示”進行二次批注。
出示“學習提示”:
默讀課文,勾畫體現“我”心情的句子,并把體會到的心情批注在句子旁邊。
(2)匯報交流,體會“我”的心情變化。
交流時,引導學生結合文中體現“我”心情的句子和批注進行匯報,教師相機進行重點詞句的品讀感悟。
重點語句交流如下:
①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預設:因為從“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感受到“我”懊惱的心情。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幽默地寫出了“我”當時的心情。(板書:懊惱)
②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于恍惚的狀態,老想象著那只陀螺英武的風姿。
預設:從“一整天處于恍惚狀態”“老想著”感受到“我”盼望得到陀螺的狀態,對陀螺充滿無限的渴望,因此我在此處批注的心情是“渴望”。(板書:渴望)
③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預設:從“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體會到“我”得到陀螺時的興奮。(板書:興奮)
④這使我士氣大減,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戰。
預設:從“士氣大減”“不敢向任何人挑戰”體會到因為“我”陀螺樣子又小又丑招來嘲笑,當時的“我”很尷尬、難過。(板書:尷尬) ⑤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
預設:從“輝煌的時刻”“勝利的滋味”“幸運的甜頭”體會到“我”斗陀螺勝利后無比歡樂與自豪的心情。(板書:歡樂自豪)
(3)小結:我們通過一邊閱讀課文,一邊批注體會到的心情,抓住相關詞句體會了“我”的心情變化。
3.完成圖卡,體會心情
(1)匯報交流二次批注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結合批注的心情,完成“心情變化圖”,梳理“我”的心情變化過程。(出示“心情變化圖”)
(2)小組展示交流 “心情變化圖”,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預設:“我”心情變化的過程是:做不出高質量的陀螺時,非常懊惱;盼望得到陀螺時非常渴望;得到陀螺時十分興奮,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可是陀螺亮相時,因為“我”的陀螺樣子又小又丑招來嘲笑,又覺得很尷尬;小陀螺戰勝大陀螺,斗陀螺成功,“我”認為是個輝煌的時刻,因而感到歡樂和自豪。
教師小結,并相機板書。
4.結合情境,理解句子
(1)過渡:這次斗陀螺的勝利,不但給了“我”極大的歡樂和由衷的自豪,還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出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引導學生交流對這句話的理解。
①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作的批注,進行充分交流,說說自己的理解。
②引導學生關注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聯系課文語境理解句子。
預設:通過聯系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這個又小又丑的陀螺,最后卻擊敗了威武的大陀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僅僅從外表來評價一個人。
③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情境理解句子。
出示選擇題,引導學生借助不同的生活情境進行辨析。
下列哪種情況表達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 ) A.我們班××同學,平時沉默寡言,很少和同學說話,卻在一次班級講故事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等獎。
B.××同學在半期測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便自以為天資聰明,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也完成得很馬虎,結果成績一落千丈。
C.××同學每天堅持練琴,終于在市級鋼琴比賽中獲獎。
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說說還想到了什么?
預設:讀到這句話讓我想到了清潔工,雖然他們穿著樸素,長相又特別普通,但他們卻用勞動讓街道變得越來越干凈,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我們不可以以貌取人。
(3)小結:同學們,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時,我們可以通過聯系課文語境理解,也可以聯系生活中的人與事,結合生活情境進行理解。
相機出示:聯系課文語境,結合生活情境,理解句子意思。
5.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預設1:一邊讀課文,一邊批注與“我”心情有關的詞句,體會到“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預設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可以聯系課文內容和結合生活情境進行思考。
(2)布置作業:
閱讀本單元《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結合自己的批注,根據下面的表格進行梳理。
六、板書設計
七、課外閱讀活動推薦
(一)類文閱讀《陀螺的自述》(作者:高平山,摘自網絡)
閱讀任務:自主閱讀《陀螺的自述》,練習運用批注的方法閱讀,注意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做批注,也可以從多角度做批注。
閱讀短文:
陀螺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只木陀螺。前幾年曾經風光地被小主人玩過,從此被小主人扔在抽屜的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里。抽屜里的玩具可多了,有開得飛快的遙控汽車,有會在天上飛的遙控飛機,還有會走路的蜘蛛俠……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一天,抽屜里來了一個新成員。它也是一只陀螺,但它和我不一樣,是用木頭做的,而且光溜溜的。它看上去非常威武,穿著一件紅色的衣服,上面還有五顏六色的圖案,邊上有一層堅硬的鋼片,十分漂亮。它不但漂亮,而且它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名字,叫“赤焰神鳥”,它轉起來飛快,還會不時地閃出紅光呢!聽說這段時間一直是小主人的玩伴。瞧!它走進抽屜的時候得意洋洋。它一眼就看到了我,“赤焰神鳥”瞟了我一眼,壓低聲音說:“多么難看的陀螺啊!真是給陀螺家族出丑。”它話音剛落,旁邊的玩具也都跟著嘲笑起我來,都說我難看。聽了這番話,我傷心地躲到一邊去了。“赤焰神鳥”又得意地說:“瞧我,優雅的身軀,堅硬的攻擊環,樣子是多么美麗。而你呢?光禿禿的身子,沒頭沒腦的。”說完,抽屜里又是一陣哄笑。我聽了,更加傷心了。
終于有一天,太陽從西邊出來,小主人翻出了我這只丑陋無比的陀螺,用蠅子拴在我身上,然后用力一拉。我想這下可得爭氣了,要不然又會被扔回抽屜里了,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拼命地轉,小主人用長長的蠅子抽打我的身軀,我越轉越快,蹦起來,落下去。好幾次轉累了,扭來扭去,差點要停下來時,在繩子的抽打下,重新鼓起精神轉動起來。小主人玩得大汗淋漓,還是不肯歇,嘴上還自言自語:“還是這只木陀螺好,怎么也不會停下來。”看著小主人興奮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再也不是一只被人瞧不起眼的陀螺了。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生字12個,認識生字8個,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意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去過臺灣旅游嗎?相信很多同學都還沒有,一直到2008年開始大陸從能去臺灣旅游,以前飛機、輪船都沒有直接到達的。在10多年前,杭州和海峽彼岸的臺灣慈濟醫院就發生過一次跨越海峽的救人善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感人的故事。書寫課題,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之后,這個海峽指的是(臺灣海峽)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命橋)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進這個真實的故事,打開課文,大聲朗讀課文,看清楚自學要求。(課件出示)
二、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詞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請學生說)(板書)你能用一句話將整件事情說清楚嗎?
抓住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關鍵詞就能將故事大意說清楚。
3、這究竟是一座怎樣的生命橋呢?(課件出示)
三、感悟小錢片段
1、讀了這個故事,你能找出課文中描寫的兩個非常相似的場景嗎?(課件出示)
2、他們是在什么情況下,為什么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我們先看第一個場景,小錢實在怎樣的情況下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的?請找出課文中的句子。
3、哪些詞讓你感受最深呢?含苞的花朵指什么?即將凋謝又告訴我們什么?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呢?
“凋零”指草木凋謝零落。這句話把年輕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還未真正地綻放就將要離開這世界,好像那將要凋謝的花苞一樣,讓我們痛心地看到,18歲多么美好的年齡啊,正值如花年華的年輕人,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就將結束短暫的生命,這也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骨髓移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多么令人憐惜的年輕人,那么就讓我們的朗讀來表現這種情感吧!
師:所以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4、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只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的.臉色紅潤起來,依舊(蒼白)。金秋時節,燦爛的陽光灑滿整個杭州市的時候,晨風中已經飄來甜絲絲的香氣,桂樹雖沒有開花,但是那香氣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這樣的美景又讓外面體會到了什么?(這美好的一切都無法享受了)不管窗外的景色有多美好,小錢都無法享受了,他只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5、小錢靜靜地躺著,因為他患了白血病。什么是白血病呢?(課件出示)
6、要治好白血病,就要找到符合的骨髓,骨髓好找嗎?找出相關的句子。從這兩個數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人家說“萬里挑一”這是“是萬里挑一”啊,一定能找到嗎?(有可能)難怪作者說(談何容易)同學們想象一下,會在那些人中進行尋找呢?
找了那么久,那么多地方,小錢是幸運的,等來了讓他生命綻放的機會,讀“”(課件出示)
同學們,現在明白輾轉的意思了嗎?
7、小錢生命垂危,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等待著骨髓來讓他的生命之花綻放。
四、感悟臺灣青年片段
我們跨越了臺灣海峽,來到臺灣,也看到了跟小錢差不多的場景,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課文中的“同一時刻”指的是什么時候?(小錢和臺灣青年都靜靜躺在病床上)這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讀讀課文的3.4自然段,臺灣青年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呢?將相關的語句畫下來,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1)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
從哪些詞你感受到了當時情況的危險呢?(關鍵詞“襲擊、余震、搖晃”)。
那么危險的情況下,他還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捐獻骨髓。指導朗讀。
(2)在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但是他清清楚楚知道的是(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青年雖然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是相信他現在一定心亂如麻,他會想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拿出紙寫一寫。
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臺灣青年卻并非因為缺乏生氣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續不斷的余震中,不顧自己的安危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是因為他知道大陸18歲的小錢正期待著他的骨髓。這里的“靜靜地”是他內心堅定沉著的反映,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自己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此時你覺得臺灣青年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五、總結
是啊,這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臺灣青年不顧自身的安危,沒有考慮到家人的安危,毅然決定在這危險的情況下捐獻骨髓,上蒼終于被這青年感動了,骨髓捐獻成功,搭起這座生命橋中間又經歷了怎樣的重重困難呢,我們下節課在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描寫了兩個相似的場景,誰來說說這兩個場景。
除了小錢和臺灣青年,一旁還有忙碌的(李博士)他又在怎樣的情況下做了些什么呢?讀第5自然段,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二、感知課文
1、此時此刻……
“沉著”
此時此刻指的是什么時候呢?
(1)李博士在什么情況下還是這么沉著?“針頭向皮膚刺去……”
余震都讓針頭從皮膚中脫落了,這個余震是多么的強烈,發生得很突然,哪個詞?(突如其來)這么危險,但李博士還是怎樣地站在那里?(沉著)
那應該跑到哪里才安全?(空曠)手術室是空曠的地方嗎?想象一下當時手術室里可能還有什么東西在搖晃呢?
在這搖晃當中李博士怎樣地站著?(沉著)沉著得站著等什么呢?(經過一次又一次……)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你覺得是什么呢?
2、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帶著剛剛抽取的骨髓,李博士出發了,課文用了哪個詞形容這趟旅程?(奔波)
看了這張旅程表,你想說些什么呢?這是怎樣的十幾個小時呢?(緊張、漫長、艱辛)你有什么感受?讓我們帶著心中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
這時候,課題的疑問你解決了嗎?(課件)
這是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課件)
3、現在,從大陸到臺灣已經通航了,小錢和臺灣青年已經有機會再見面了,現在他們終于見面了,小錢會對這位臺灣青年說些什么呢?
4、最后,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小詩。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8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鏡泊湖及其周圍景觀的特點,體會鏡泊景象之“奇”。
教學構想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閱讀提示”,從課題入手,自學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及景色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鏡泊湖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內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鏡泊湖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看看鏡泊湖是在什么地方?是個怎樣的湖?有哪些奇觀?
2、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相互評議。
3、學生匯報讀書情況。在匯報中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互相補充。
三、細讀課文,想想品味。
1、分組研讀,互作討論。學生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組成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鏡泊湖的神奇之處。教師巡視指導,參與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按小組匯報研究談論成果,教師相機點撥。
(1)播放錄像,再現鏡泊湖景致,引導學生感受景象的奇麗。討論: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景泊湖的“自然樸實”?哪些地方是寫景泊湖的“綺麗多變”?
(2)播放瀑布的響聲,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邊朗讀邊想像瀑布的氣勢。自由讀,討論:描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句子和江瀑布從不結冰、斷流一句有什么關系?
(3)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的特點是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再加上生動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作業設計
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板書設計
吊水樓瀑布自然樸實
鏡泊湖奇觀
地下森林綺麗多變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師生搜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為理解課文有關內容作好準備。
2、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你們見過哪些橋?
2、板書課題,根據課題質疑:
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什么是“生命橋”?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認讀生字。
3、交流:
⑴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 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動?
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從兩方面想:一是骨髓對小錢的重要;二是在余震中中國臺灣青年捐獻骨髓,李博士抽取骨髓并連夜趕往杭州為小錢做手術。
四、指導朗讀
人們救助小錢,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愛!從文中那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到這種愛呢?
1、找出文中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讀一讀,說說理由。
2、同桌交流:同桌之間讀一讀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
3、全班交流:(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以及感動的原因。)
預想:
⑴ 最后一段:
朗讀:“小錢得救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是一個美麗的結果,患有嚴重白血病的'小錢最終得救了。這是一種感動。)
⑵ 第五段:
朗讀:“針頭向皮膚刺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發生的時間很突然。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在突如其來的余震中,還要進行著手術,真是令人感動。)
⑶ 第二段:
朗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小錢只有18歲,就患了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難醫治,很可憐;骨髓很難找,終于找到了,真讓人高興。)
⑷ 第四段:
朗讀:“在這場災難中……期待著他的骨髓。”(這位青年不顧家人的安危捐獻骨髓,因為他知道拯救生命更重要。很令人感動。)
⑸ 描寫李博士的句子和段落。
五、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救助小錢的過程中,人們用情、用愛,編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讀課文,去體會人與人之間這美好的感情!
六、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
(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容。)
第二課時
一、繼續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1、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小錢得救了。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了感激,你想他會感激誰呢?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全班交流:
預想:
⑴ 捐獻骨髓的那位中國臺灣青年:
小錢患的是嚴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醫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對捐獻骨髓懷有恐懼心理,害怕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其實這是所有的醫學研究和臨床經驗表明,捐獻骨髓對于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捐獻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陸的中華骨髓庫中的庫存量只有4萬多份,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庫存23萬份,而我國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萬,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獻骨髓。而這位中國臺灣青年就是這樣一位志愿捐獻骨髓的先行者,小錢應該感謝他,我們也應該感謝他!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隨時都可能倒下來,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卻冒著生命危險捐獻骨髓。并且他不顧親人的安危來為小錢捐獻骨髓。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出示地震的圖片)
又一次余震發生了,大地開始顫抖,房屋開始搖晃,身體下的病床吱吱作響……但是,這個青年人──仍靜靜地趟在病床上。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大的決心。
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動。
小結:在大地震過后,在劇烈的余震中,這位青年不顧親人的安危,冒著生命危險,為海峽另一邊的小錢捐獻骨髓,用自己的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⑵ 他還會非常感謝李博士:
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從中國臺灣青年身上抽去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為小錢作了骨髓移植手術。
這位李博士就是中國臺灣的骨髓移植專家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創辦了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樣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救助了眾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攜帶著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來到大陸。讓我們記住這位可敬的老人!
(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
深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理解“奔波”一詞。提問:李博士為什么要奔波十幾個小時呢?
(出示地圖看中國臺灣和杭州的位置,解釋到香港中轉的原因。)
(由于歷史和原因,中國臺灣和大陸現在還沒有直接通航,中國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到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盡管中國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為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在《愛的奉獻》的旋律中有感情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補充閱讀材料,加深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補充材料的片段。
2、學生自己閱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圓滿成功》這篇文章后找出自己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是啊,這些人就在小錢的身邊,時時刻刻給予小錢關心、愛護和支持。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人關心、愛護這小錢,奇跡才會發生;正是因為海峽兩岸這么多人的愛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想象拓展,指導寫話
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小錢會對那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1、學生自己寫。
2、指名讀,評價,修改:
評價應著眼于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四、總結全文內容,點明主題
1、你現在是怎樣理解“生命橋”的?
2、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鮮血和生命。也許僅僅需要說一句溫暖的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設計】
杭州 中國臺灣
小錢──愛心──年輕人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故事的內容。
3、探究空城計成功的原因,感受諸葛亮鎮定自若,膽識過人的光輝形象,加深對“智慧”一詞的內涵的理解。
4、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并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教學重難點
1、探究空城計成功的.原因,感受諸葛亮鎮定自若,膽識過人的光輝形象,加深對“智慧”一詞的內涵的理解。
2、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并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單元導讀,感知單元內容和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指導讀準生詞。
3、指導概括文章大意。
(1)指名說。
(2)教師引導學生講述課文主要內容時應將正文前的背景介紹補充進來,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會介紹得更完整。(生嘗試再述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用7個字再次概括本文的內容。(生述)
4、引導學生質疑:今天再學這個熟悉的故事,你最想知道什么?
將學生問題轉化為教學問題——空城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研讀文本,展開探究。
1、學生讀書交流,聚焦重點句“諸葛亮說:‘司馬懿知道我一向小心謹慎,決不會冒險。今天我把城門打開,他就會懷疑我有埋伏,所以很快就撤退了。其實我倒不是要冒險,實在是不得已,才用這個辦法的。’”
2、比較閱讀,感悟諸葛亮“知己知彼”。
出示比較句:
司馬懿說:“你小小年紀懂得什么,諸葛亮一向小心謹慎,從來不做冒險的事兒。他在城樓上一坐,四門大開,里面一定有埋伏。我們如果進去,就中了他的計,快快后退四十里!”
諸葛亮說:“司馬懿知道我一向小心謹慎,決不會冒險。今天我把城門打開,他就會懷疑我有埋伏,所以很快就撤退了。其實我倒不是要冒險,實在是不得已,才用這個辦法的。”
教學這兩句,感悟諸葛亮的“知己知彼”。
(1)自由讀,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哪些地方相似呢?
(3)質疑看課文插圖,司馬懿在城下,諸葛亮在高高的城樓上,他們的話竟這么相似。有意思吧!該怎么讀才有意思呢?
(4)生練讀,教師演練“一唱一和”讀,同位互讀。
(5)同學們,這樣對比著讀,你體會出了什么?
(6)教師小結,小結學法。
3、緊扣重點句,感悟諸葛亮的“心思細密”。
強調“……今天我把城門打開,他就會懷疑我有埋伏……”。
(1)同學們,再默讀諸葛亮的這句話。僅僅把城門大開(課件套紅)司馬懿就會懷疑城中一定有埋伏嗎?諸葛亮還做了哪些布置?
抓點,感悟諸葛亮的周密安排和心思縝密。
生述“諸葛亮便下令把……也不許亂動。”
質疑,生探究,指名讀。
教師小結,板書。
4、緊扣重點句,感悟諸葛亮的“膽識過人”。
強調“其實我倒不是要冒險,實在是不得已,才用這個辦法的。”
課件點擊冒險教師述說:同學們,冒險可是需要勇氣的呀!文中有多處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膽識。找找看!
抓點,感悟諸葛亮的“膽識過人”。
四、教師總結,歸納學法。
五、板書設計:
19、空城計
知己知彼
諸葛亮心思細密
膽識過人
第二課時(略)
1、探究“諸葛亮為什么要用空城計?”
2、評價人物,交流啟迪。
3、指導復述課文。
4、拓展閱讀。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8
教學設計一:
(一)揭示課題:〈〈萬年牢〉〉
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萬年牢是什么意思?萬年牢指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 檢查字詞:多音字:把(ba)悶(men)削(xiao)
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竹簽、耽誤
(能認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3 課文三處寫了萬年牢,分別指什么?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1)為什么叫萬年牢?
(2)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體會父親在制作過程中對每一個環節一絲不茍。)
(3)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2第二處萬年牢指什么?
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1)什么是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2)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
3第三處萬年牢指什么?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啟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能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體驗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所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五)交流“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課后反思:
教學設計二: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課文的研讀,體會父親做事認真,做人實在。
揭示課題:《萬年牢》
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萬年牢是什么意思?萬年牢指的是什么?)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字詞:多音字:把、悶、削。
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竹簽、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能認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3.課文三處寫了萬年牢,分別指什么?
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
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為什么叫萬年牢?
b.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c.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2.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
“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體驗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交流“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9
《五彩池》一課的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第二、三自然段具體介紹了五彩池不僅形奇,色也奇。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以下遷移練習,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造能力。
一、畫一畫,體會形奇
課文第三自然段對五彩池有這樣一段描述“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圈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這段語言生動優美,句中有畫,句中含情,所以我先讓學生反復讀、悟、體會,直到熟讀成誦,然后讓學生想像一下除了這些書上介紹的形狀外,還會有其它神奇的形狀嗎?你能不能把自己想到的選擇一兩種畫下來呢?學生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打開本子畫上自己認為最神奇的水池形狀,有的畫五角星狀,有的畫太陽花狀……在這種輕松愉快的遷移練習中,既增添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又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到水池的神奇。同時學生的創造性想像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二、涂一涂,體會色奇
文章第三段寫五彩池色奇,語言淺顯易懂,學生不需深悟,就能讀出其神奇的特點了。但怎樣讓學生能更直觀地體會五彩池的色奇呢?我設計了這樣的遷移練習。(1)按書上要求在自己畫的水池上涂好顏色。(2)想一想水池中還可能會出現怎樣的顏色?再在自己設計的水池上涂一涂顏色。同學們可自由選擇完成一項任務,比一比誰畫的池水顏色更瑰麗、更神奇?最后我有選擇地把學生的部分優秀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組織全班學生欣賞、評析。各色的五彩池展現在了學生的眼前,如身臨其境。這樣,學生不就更直觀形象地體會到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嗎?
三、寫一寫,體會神奇
語文課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在理解、積累語言的基礎上學習、運用語言。因此,筆者在學生學完這段課文后設計了這樣的遷移練習:(1)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課文是怎樣介紹五彩池的?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認識描寫狀物的一般方法。(2)寫一寫,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要求:根據自己課上設計的五彩池寫一段話,體現其神奇的特點)。這樣的練寫,學生就把文中已理解的好詞好句遷移內化運用起來。這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又是進一步內化運用語言的有效手段。
這樣的遷移練習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鍛煉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通過課堂上有意識的、長期的培養,使學生逐步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造能力,又使學生得到了良好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把創新教育落到了實處。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本課、3個生字,會讀”耘田/績麻/未解/耕織”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本詩,背誦本詩;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并養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古詩詞的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詩詞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山水田園風光的:幻燈片、輕松舒緩音樂、卡片、(1、詞語、晝、耘田、績麻、未解、耕織、傍、桑陰、2、古詩。山居秋鳴、)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____現在我要帶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嗎?(想)如果想去,就請閉上眼,做好出發的準備,因為我們這次乘坐的是無形無聲的學生專用客機。”
2、多媒體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同時出示一組山水田園風光圖片。(師簡介圖片內容)
3、欣賞后學生談感受。
4、師小結導入本課:這么美麗的田園風光,這么寧靜祥和的鄉村生活,怎能不讓人喜愛?怎能不讓人陶醉?其實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們一樣喜愛山水田園風光的大詩人。___范成大(板書)。他一生寫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時田園雜興(板書)現在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搜集到關于范成大和四時田園雜興的資料。
5、檢查課前搜集請情況。
6、師小結。(多媒體出示:范成大,宋代詩人,字智能,號石湖居士。今江蘇蘇州人,出身書香仕宦之家,自幼聰明,官至參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國,不辱使命。晚年退居蘇州石湖,寫下了頗具影響力的田園詩<四時田園雜興它包括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共60首。我們今天要品讀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多媒體出示整首古詩)
二、初步感知,了解古詩內容。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出示3個生字:晝、耘、績、(指名讀,正音,指名分析字型記憶生字。)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全班齊讀。
(3)指名讀古詩,師正音。(多音字:“興、供”、都讀四聲、)
2、再讀古詩,讀準節奏。
(1)放錄音,生聽并畫出節奏。
(2)指名讀,生評價。
(3)師生分句讀
(4)男女比賽讀
3、三讀古詩了解詩歌內容。
(1)默讀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感知詩歌大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交流匯報
a、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解釋
四時:一年四季、雜興:各種興致、晝:白天、耘田:除去田里的雜草、未解:不懂得、供:從事、傍:靠近、桑陰:桑樹下面
b、詩句:指名匯報后,師小結。(多媒體出示)
晝出耘田夜績麻:白天要除去田里的雜草,夜晚還要在燈下把麻搓成線。
村莊兒女各當家: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有各的拿手本事,各自都為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
童孫未解供耕織: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田織布的事(卻并不閑著
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在靠近桑樹的地方學大人的樣子種瓜。
4、同桌交流:一人說詩句一人說意思然后交換。
三、品讀古詩,感受詩人的心聲。
1、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同學們靜靜的讀這首詩并展開豐富的想象,看這首詩給我們描繪了哪些畫面?
2、生默讀并思考。(播放舒緩音樂)
3、交流匯報。A。晝耘田、b。、夜績麻、c。學種瓜(板書)師:你最喜歡哪一個畫面?為什么?
4、小組交流。
5、全班匯報。生:我最喜歡“夜績麻”的畫面,因為它讓我感受到了農民的辛苦。生:我喜歡“晝耘田”和“夜績麻”,因為我仿佛看到了農民伯伯們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勞動。(板書:辛勤勞動)生:我最喜歡“學種瓜”的畫面,因為從這個畫面里我能感受到那些孩子們愛勞動。(板書:愛勞動)生:我也喜歡“學種瓜”,因為從這里能看到那些孩子們很天真有趣呀,自己不會,還去學別人得樣子,真有趣。(板書:天真有趣)
6、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真聰明,說的'非常好。請大家再想想面對這么辛苦的農民伯伯,這么天真可愛又熱愛勞動的孩子,范老先生會對他們說些什么?(你們很棒!你們值得我們敬重!你們很了不起。)非常不錯。詩人正是通過這首詩表達了他對農村勞動人民的敬重和贊美,同時也贊美了農村兒童天真可愛,熱愛勞動的好品質。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
1、指導朗讀。
a、師:對這些勤勞的人們,你們是什么樣的感情呢?(贊美、敬重、尊敬、。)請大家帶著贊美和敬重的感情來讀第一句,好嗎?(指名讀、)
b、對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大家又是什么樣的感情?(贊美、喜愛)好,我請個同學來讀第二句,要讀出贊美和喜愛的感情。
c、分組朗誦,全班朗誦(防輕松舒緩音樂)
2、背誦。
a、看板書背誦、
b、同桌比賽背、
c、指名背、
d、全班閉眼在音樂中背。
五、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田園詩美不美?還想欣賞別的田園詩嗎?多媒體出示:王維的《山居秋鳴》及相關注釋。
2、生自讀古詩并借助注釋了解大意
3、比賽讀,比賽背(對于讀的好的同學和能背的同學獎勵一個小獎品)
六、作業布置。
師:古代詩歌是我國文化遺產之一,它體現了我國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同學們下來多去積累,多去閱讀。下節課我們接著比賽,看誰能奪得冠軍?有信心奪冠嗎?(好,下課)
板書: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耘田、辛勤勞動
(贊美)
夜績麻
學種瓜、天真可愛
(喜愛)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
【教學難點】
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回顧前兩天的地震事件,當時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2.1999-9-21,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它給中國臺灣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展示圖畫。
3.9月22日,余震繼續發生,大地仍在搖晃,然而,在中國臺灣蓮慈濟醫院里卻靜靜地躺著一個健康的青年,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2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
⑴ 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 談談自己的感受。
2、集體交流。
三、深入朗讀,理解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默讀,也可以放聲讀,可以個人想感受,也可以小組討論),畫出特別感動你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上感受。
2、全班交流,學生匯報:
⑴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① 理解“開放”與“凋零”,指名讀。
② 這句話把年輕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即將凋零,讓我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華的年輕人,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就將結束短暫的生命。
③ 唯有……才……,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骨髓移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齊讀。
⑵ “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
① “蒼白”“紅潤”一組反義詞足以說明小錢生命垂危,缺乏生命力,因而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② 中國臺灣青年并非因為缺少生氣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續不斷的余震中,不顧自己的安危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是因為他知道大陸18歲的小錢正期待著他的骨髓,指名讀并評議。
③ 猜想他可能在想什么?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把地震的危險棄之一邊,反映他內心堅定沉著。
④ 兩個“靜靜地”,更突出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齊讀。
⑶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① 如果你是中國臺灣青年,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② 中國臺灣青年所作所為為了誰?
③ 體會中國臺灣青年與小錢不是親人,但彼此勝似親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動呀!個別讀,齊讀。
⑷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暫停的間隙,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① 理解“一次又一次”“終于”,指名讀,評議。
② 聯系自己在醫院打針的情景,想象中國臺灣青年所付出的。
③ 雖然困難重重,危險多多,可抽取骨髓沒有中斷,這濃濃的情,這深深的'受,豈能不叫人感動。齊讀。
⑸ “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① 理解“奔波”“連夜”,指名讀。
② 李博士奔波勞累為了誰?
③ 聯系第3自然段“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體會他一心只想救人,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
④ 介紹有關李政道教授的相關資料。
⑹ 最后一段:
① 出示中國臺灣地圖,祖國寶島臺灣與大陸雖然被中國臺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② 這座橋唱響的是愛的贊歌,在《愛的奉獻》樂曲中齊讀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他們會說些什么?小組里練習后請一對同桌上臺演一演。
2、中國臺灣和大陸本是同根生,都是中華兒女,彼此心連心,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愈燃愈烈,經久不熄,世代相傳。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中國臺灣與大陸友好往來的資料。
3、深情朗讀課題。
【反思】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我在教學時,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展開教學:
1、以情入手,展開課文最動人的場面來教學,讓學生感悟到課文的感人之處:
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談談心中的感受,多數學生認識到課文內容令人感動。再讓學生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動,把學生帶入情感中,還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訟你感動。此時的討論交流和引導一方面讓學生理解小錢生命的垂危,骨髓移植對他的重要及迫切,另一方面感受到中國臺灣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在余震中救助遠在大洋彼岸的陌生人小錢,從而體會到海峽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即理解課題的褒義。
2、以讀為主,“讀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
一開始的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接下來的匯報讀,把學生帶進了課文的情感,引起學生和作者的共鳴。尤其是第3至6自然段,教師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大地震剛過后,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細節,從反復讀中體會中國臺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李博士抽取骨髓時的鎮定沉著,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時的不分晝夜,從讀中體會李博士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兩個“靜靜地”,讓學生對比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提高認識。最后,飽含深情地讀題,則是情感的升華。
教學中,以“讀”做肉,以“情”注血,讓學生在人文關懷下感受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讓學生在情感的熏陶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生字,學會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釣過魚嗎?能說一說當你釣到大魚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嗎?
2、假如你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很大的'魚,別人卻讓你放回去,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節課我們學習“釣魚的啟示”。
二、感知全文
1、自讀全文,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3、默讀全文,想想“我”回憶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1~9節)得意→急切→哭出聲→乞求→依依不舍。
4、簡要理解(10~11節)寫的是我從中得到的啟示。
三、理解中心,總結擴展
1、反復誦讀第10節,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2、重點句: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
⑴討論:
這“魚”指的是什么?
⑵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是怎樣做的?
3、理解: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這句話。
四、布置作業
把你遇到的與本文相類似的情況寫成一篇小短文,或寫這篇文章的讀后感。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急切道德:是與非
哭出聲
乞求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
依依不舍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體會盲童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
2、通過體會安靜觸摸春天的舉動,懂得熱愛生活就能創造繽紛的世界。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
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準備】課前搜集生活中頑強拼搏的人的事跡。
【教學流程】
一、指名朗讀課文,學生評議。
二、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四、自主探究、整體感悟
1、你覺得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默讀課文,看看從那些語句可以看出安靜是個熱愛生命的孩子?劃下來,反復讀一讀,寫下自己的體會。
3、小組交流。
五、品詞析句、全班交流
1、全班交流匯報:
教師:與同伴交流是快樂,與大家分享是更大的快樂。誰來說說安靜是怎樣熱愛生命的?
2、教師引導學生匯報,并結合重點句子進行深入體會:
a“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1)學生匯報讀,大家齊讀。
(2)學生所體會
(3)小黑板展示句子,學生齊讀,比較帶點詞語的作用。
邊讀邊思考,“竟然”是什么意思?神奇的靈性是什么?
說說帶點詞語的作用。
(4)教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安靜,請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描述放飛我們的想象。你可以邊想象邊做動作。“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教師:當“神奇的靈性”跳到你眼前的時候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師:你們真是一只善解人意的蝴蝶,是啊,與其說蝴蝶是被安靜的手掌攏住,還不如是說她對春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無限憧憬,才會使那只蝴蝶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帶著這樣的感受,誰來讀讀這句話。
學生練讀后,指名朗讀。
b“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1)學生朗讀,大家奇讀。(2)說說對句子的體會。
(3)教師朗讀,學生閉眼想象,做動作。
教師:你能做一個張望的動作嗎?(學生做動作)同學們,此時,如果你剛剛放飛了一只蝴蝶,當你仰起頭張望,你能看到什么?
教師: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安靜也許永遠都不會看到了,可是她仍要仰起頭來張望,因為她與我們一樣,也有一顆渴望飛翔的心。這段話深深地打動了老師,愿意用朗讀的方式抒發內心感受嗎?(學生配樂感情朗讀。)
六、梳理總結,情感升華
1、教師過度:在哪個清香裊裊的早晨,我沒有驚動安靜,因為我從心底深深的感受到一個道理。齊讀:小黑板出示“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教師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自己課前搜集到的生活實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2、配樂奇讀課文,再次感受生命的可貴。
七、課外拓展: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老人與海》《熱愛生命》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4
(課前師生交流一分半鐘,略)
師:為了上這節課,你們課前準備了什么?
生:預習。
師:怎么個預習法?現在要請另一位同學發言了。
生:就是寫出不同的讀后感。反復地讀,讀熟了,就可以寫出自己的感想。
師:預習,就是要反復地讀。讀熟了。有沒有把感想寫出來?
生:有。
師:都寫了吧。
生:寫了。
師:還有呢?
生:可以提出問題,談自己對自己對某段的理解。
師:還有嗎?
生:比如你贊同這句,為什么?或者反對哪句,為什么?
師:哦,就是這些都可以針對整個文章發表自己的感想。
生:還有就是可以給人物作評價。
師: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課前要做的基本功。我在外面聽你們上的第一課時的時候,也在想不知道大家預習的情況怎么樣。比如說,“振聾發饋”這個詞語,你們理解了沒有?
生:理解了。
師:誰來說一下。
生:我來說。“振聾發饋”就是用語言文字來喚醒糊涂的人。
師:就是有些人對某些問題認識還很模糊,像一個聾子,象一個思想處于昏睡狀態的人,聽了一席話以后,眼睛明亮了,耳朵也聽得很清晰了。這個詞就說明一席話對你的影響是多么的深。上一節課,你們覺得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生:沒有。
師:沒有。哇,聲音這么響亮。你說,什么問題沒有解決?
生:課文第12自然段: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他所遺留的角膜仍會映在我女兒的眼睛里,這是怎樣的一種驕傲?為什么要用“怎樣的一種驕傲”?直接說驕傲不就行嗎?
師:你看,我要是這樣讀的話,“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怎樣的驕傲”,感覺會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這里面至少感情色彩是不一樣的。句式的表達上一樣嗎?“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怎樣的驕傲”,句式表達上也不一樣。你說。
生:讓我們思想也跟著課文去,因為他加了“怎樣”嘛,就是讓我們去想,她是怎樣的驕傲。
師:這里面也留給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到底是怎樣的驕傲,我們可以再把文章理解一下,可以把文章中特別重要的,就象上一節黃老師反復強調的某些段落、某些情感、某些問題,重新來理解一下可能我們就能明白這是怎樣的一種“驕傲”。還有什么問題?
生:文章題目能不能改成“愛心捐贈”?
師:哦,而不是“永生的眼睛”,是“愛心捐贈”。可以這樣改嗎?
生:可以。
師:你說一下,“愛心捐贈”跟“永生的眼睛”一樣嗎?這里的“永生”是什么意思?
生:永遠存在。
師:人的眼睛可能永遠存在嗎?
生:不可能!
師:人的眼睛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嗎?
生:不可以。
師:其實人的眼睛都只有一個,(生:期限)對,就像人的生命一樣,都有期限,都有個生命長度的限制。比如說,到我們老的時候,眼睛會得白內障;眼睛老了的時候,有一個詞語叫“老眼昏花”。老了以后,有的還會視力失明,生命都有一個衰老的過程,那眼睛也是有生命的,但是這里為什么會說“永生的眼睛”呢?
生:它不僅僅指眼睛,還指教育、啟智。
師:它這里還講了,其實是一種精神,一個人對其他人一種奉獻、責任;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關愛,這樣的一種精神,可以永遠地流傳下去。這里的“永生”可能就有更多的一種意味。它作為一種精神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按這樣來理解的話,用“愛心捐贈”,你覺得哪個題目好呀?
生:永生的眼睛。
師:好,我相信你們的判斷是對的。還有問題嗎?
師:剛才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作者談到第一次知道這個捐贈角膜是幾歲?
生:14歲。
師:她女兒知道捐贈角膜也是14歲。然后說她們之間的反應是什么?
生:天壤之別。
師:為什么是“天壤之別”?剛才上課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生:解決了。
師:為什么?再幫我復述一下“為什么”。為什么兩代人之間對同一件事情反應有天壤之別呢?
生:因為琳達情緒很激動,就在這時候,又要解肢她的媽媽,而溫蒂的外公并沒有死去,因為情況不一樣。
師:哦,情況不一樣,剛才她有個詞讀得有些差錯,是什么?
生:肢解。
師:但是,我要問的是:在琳達和溫蒂同樣是14歲,同樣知道捐贈角膜,在這個之前,發生的事情一樣嗎?琳達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前,她知道捐贈角膜這件事嗎?課文里有沒交代?
生:沒有。
師:看一下。“我驚呆了,那些醫生居然想要肢解媽媽”,說明她知道不知道有捐贈角膜這件事?
生:不知道。
師:那溫蒂知道嗎?
生:知道。
師:從哪里看出溫蒂知道。
生:“我把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蒂”。
師:“我把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蒂”,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是,這個家庭經常討論一個什么問題?
生:生與死。
師:有多長時間一直討論這個問題?
生:六年。
師:六年時間經常討論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同時我們可以相信,這個琳達是不是把她母親去世當時的情況也拿出來討論了?
生:應該吧。
師:對,因為涉及生死這么一個大事。你們平時在家里父母有沒跟你談過生死這樣的事情?
生:沒有。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家里有?
生:是我跟我父母談的。我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什么,我們現在要珍惜什么,死后要去做什么。
師:已經開始對人生的問題有了疑問。我們怕不怕死呢?
生:怕。
師:幾乎所有的人都怕死。那人會不會死啊?
生:會。
師:人都會死。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個大事,就是,人再長壽都不可能活到二百歲,有沒聽說活到二百歲的。
生:沒有。
師:更不可能看到有誰活到二百歲。人要真的活到二百歲可怕嗎?
生:可怕。
師:為什么可怕?
生1:要是老了話,不能走,天天躺在床上多無聊啊。
生2:人如果一直不死的話,世界會擠爆掉。
師:還有一個問題,人如果不死,我們現在來學習有意義嗎?
生:沒有。
師:為什么沒意義?
生:以后再學也行。
師:哦,什么時候來學都行,是吧。
生:對。
師:就是說,雖然死亡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是死亡也使得我們今天的學習,我們今天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了。也使得我們今天的身體變得更有價值。用你的話說,就是變得極其珍貴。我覺得有必要,你們什么時候回去也可以跟父母來談一談生死這樣的問題。看你們父母是怎么跟你們說的。也可以把這個故事《永生的眼睛》說給父母聽一聽,然后跟他們來談一談生死問題,你覺得怎么樣?可以試一試嗎?
生:可以。
師:但是你如果回家跟父母談《永生的眼睛》,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課文拿給他看,但是媽媽可能在做飯,正忙著,她說:“沒空,沒空!”,那怎么辦?
生:讀給她聽。
師:對,讀給她聽。
生:在媽媽煮飯時,可以跟她談這件事情。
師:我希望你們把這個故事說給她聽。
生:先把主要內容整理一下,然后縮成一句話,然后再講。這樣容易一些。
師:但我有一個想法。其實我們還可以講故事的方式,把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告訴一個人。這跟用一句簡單的話,說“琳達的媽媽去世了,她的父親就把眼睛捐獻給醫院了”,這樣的效果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好。那我們就來試一下。你們把課文自己獨立地、仔細地再看一遍。等會,我需要有一些挑戰者站出來,把故事說給別人聽,就當作說給你媽媽聽。好嗎?我有幾個要求,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把故事最基本的情節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來,這里面的人物、事件、結果要傳達出來,同時這個文章,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文章,還需要你加上自己的情感,加上自己的動作,加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把他表達出來,好不好?
生:好。
師:試試看。
(生自由默讀課文并思考,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師:剛才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作為小組來合作,大家討論完的結果,最后由一個同學來表達,好嗎?
生:好。
(生以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老師巡視并參與交流。)
師:好。我有幾個要求,一個要請大家到這里來講,第二個無論上來的同學講得怎么樣,我們都要很親切地、很和善地、鼓勵地看著他,好嗎?現在,哪個小組先來?好,鼓勵一下(鼓掌),最勇敢的小組先來。
生:《永生的眼睛》我是這樣理解的,作者他的'父親和母親都被疾病奪去了生命,可是他們死后卻捐給別人一雙永生的眼睛,讓盲童重見光明,這也告訴我們,我們要用愛心去溫暖別人。
師:他講到哪一點了?他講到捐贈眼睛這件事,其他情節有沒交代?
生:沒有。
師:還不夠充分,但是很勇敢。來,你這一組。你把故事說給大家聽聽,好!掌聲鼓勵。
(生鼓掌……)
生:琳達的母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父親遵從她的遺愿把眼角膜獻給了醫院,這時候14歲的琳達不理解父親的所作所為。過了十幾年以后,琳達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女兒,這時候,她的父親患了嚴重的肺氣腫,也想像自己的妻子一樣捐獻身體上完好的器官,還有眼角膜,這時候琳達把父親的心愿告訴了自己的女兒溫蒂,然后溫蒂為她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師:好。(鼓掌)。第二位同學比第一位同學(生:好得多),好在哪里?
生:就是把剛才同學說的那些不充分的說具體了。
師:哦,說具體了,而且這故事也交代地比較清楚、完整了。好,現在第三位同學登臺亮相了。哪位?
師:剛才我們都討論過了嗎,也有比較大的決心了嘛,你來。大家自己舉手不用推薦,我相信有勇敢的人。
生:1965年母親死去了。
師:要用復述的方式,不要用看書的方式。獨立地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出來。我相信你行!
生:1965年母親死去了,取用母親的主動脈辮膜和角膜留給醫院,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點了點頭。
師:還不夠熟悉,再請一位同學接著好嗎。哪位?好。
生:也就是說1965年,琳達的母親死了,醫院要取她的主動脈辮膜和角膜給別人,征詢父親的意愿,父親卻答應了,琳達無法忍受這一切,對著父親哭喊,她父親平靜地說: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過了十幾年,琳達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女兒了,這時候父親得了嚴重的肺氣腫,然后父親也想像他妻子一樣捐獻自己完好的器官。父親死后,琳達把父親的器官捐獻給了別人,她的女兒溫蒂對她說:媽媽,我真為你做的一切感到驕傲。(生邊想邊說,有些斷斷續續,師耐心地點頭給予鼓勵。)
師:好。
(鼓掌)
師:剛才請了四位同學上來,上來有沒感到緊張啊?
生:肯定有。
師:會感到緊張,其實緊張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還有我們在座的同學在他們上來說得不流暢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替他感到很著急啊?
生:是。
師: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其實復述故事還真的是一件挺難的事情。這里面有時間,有具體的事件,有具體的人物,有人物之間的對話,有故事發展的過程,最后又有故事的結果,這是挺困難的。但是我們以后讀書要養成一種習慣我們讀下來,把這些特別是敘事性的故事,把這些要素給抓住了,那么你再來理解這篇文章,可能就更容易一些,同時能夠整體地、完整地理解一篇課文的主要情節。有時候我們可以復述給別人聽。剛才我們還說到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有些同學上來,我也注意到你們這組一個細節,這位同學上來了,大家緊張嗎?他也著急,你也著急,是吧。你也想提醒他吧,怕他有些情節漏了,忘了什么的。這里面其實體現出我們不僅為自己感到驕傲,有時候也會為(生:為別人感到驕傲),有時候不僅為自己感到著急(生:也會為別人感到著急)。其實人都有一種情感,我對另外一個人也是要承擔責任的,是吧?那平時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為別人承擔過責任?別人為我們承擔過責任嗎?有嗎?誰來說說看,你來。
生:我媽媽為我學習而感到著急。
師:為學習感到著急。媽媽是對你每日的生活,一言一行,各種問題最揪心的人,是吧?媽媽為你承擔責任。
生:我覺得也是媽媽對我們最關愛。我爸爸、媽媽都是在外面打工賺錢,要為我們上學,買文具呀什么的,什么事都先想到我們。
師:有時候可能只有一份食品,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是吧,媽媽很了不起。剛才兩個說得都是媽媽,那有沒有家庭之外的人也為我們著急?
生:老師為我們學習著急。
師:對,包括剛才要上課了,你們朝蔚老師還急急忙忙地進來,雖然今天是張老師來上課,但是她們也為你們課堂狀態感到著急,你們表現好的地方,她也很興奮。這是老師,最親的兩個人,媽媽,老師。還有呢。
生:不僅有媽媽,老師,還有朋友。
師:朋友為你做什么事,你說。
生:就是有的時候做錯了,有節課你生病了沒有來,然后老師又沒有空教你,有的同學就會幫助你。
師:哦,有些同學也會為你著急,他覺得對你的學習他也有責任,是吧?
生:我覺得警察也有為我們擔心過。像出現一些劫持人質的情況,警察都會把歹徒抓住,救出人質。
師:他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安全,他這里面既有一個職業的責任感,又有表現出人類的一個很高尚的品德,把他人的生死也看作是自己的一個重要的職責。
生:我也覺得老師會為我們著急過,在學習階段,有的同學肯定會有的課程趕不上,老師就會放學以后讓那位同學留下來,有時候會教我們一些課文,然后作業做不清楚的,也會幫我們輔導。
師:剛才講的老師啊,媽媽啊,警察啊,都有一種責任,我相信還有。這都是我們熟悉的人,有沒有陌生人,跟你完全不熟悉的人,他也不一定要承擔責任,卻為你承擔責任了,有沒這樣的人?
生:我想國家可能也對我們有責任。比如說,有個人到境外去旅游,然后被劫持了,國家會派出人去解救你,不會看你不是什么官,死了算了。就是說無論出多少錢,都會來救你。
師:國家有時候也會表現出一種責任、道義,對自己所有公民的一種保護意識。我們再說一些小的事情。
生: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廠家也要為我們負責任,比如說買了一個過期的產品,廠家一定要幫你調換。
師:這個廠家還是講誠信,講責任的。
生:比如街上有老奶奶,東西拿不動,掉到地上了,就會有好心人幫她撿東西。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能看到這種溫馨的情景,對他人對陌生人的一種責任感。我現在還想問你們,你們有沒有對陌生人、毫不相識的人承擔過責任。想一想。
生: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外面有一個人是撿垃圾的人,有一個箱子,他夠不著,我幫他從欄桿的縫隙中塞出去。
師:我們對收廢品人的一種責任。
生:上次,我在路上走,前面有一個人突然掉了五毛錢在地上,他也沒發現,我本來可以占為己有,后來想想看,還是還給他。我說:叔叔,你掉了五毛錢。
生:我在街上走,有一個路不熟悉的人問我,我告訴了他,他笑瞇瞇地跟我說:謝謝。
師:我也說一個啊,我感觸最深的。我是你們熟悉的張格嫣予的爸爸,張格嫣予也不是一下子就長到14歲,也是跟你一樣,很小很小的時候,經常要坐車,坐公交車,但是,我發現福州有一點非常好,你一上公交車,你抱著孩子,馬上就有人給你讓坐,老爺爺老奶奶一上車馬上就有人給他們讓座。后來,我也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只要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抱著孩子的馬上就給他們讓座,其實這里面就表現出人與人之間彼此都有一種關愛,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不是說我只為自己承擔,我同時也要為他人承擔。其實琳達、溫蒂、琳達的父親、母親是不是都表現出人類這樣的一種情感來?
生:對。
師:人類他是一個“一體”。有一個偉大的作家說,當大陸的一角被海水沖毀的時候,你不要以為跟你沒關系,因為大陸這一角就再也回不來了。當一個島嶼被海水淹沒的時候,你也不要以為,這跟你沒關系,因為這島嶼永遠的消失了。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你也不要去問,這喪鐘是為誰敲的?它很可能是為每一個人敲的,它講的就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這樣一種情感。那么從琳達、溫蒂,包括琳達的父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我們不僅要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承擔對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的責任,還要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因為正是這些他人,也在為我們承擔著責任。我想,今天這節課,對我來說,我最想告訴大家的,也就是這樣的一種“人類的理念”。這時候,我相信,同學們對“永生的眼睛”的含義就會有更深的理解。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謝謝大家。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 體會寓言所蘊涵的寓意:任何一樣東西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學會聰明地利用自身的特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枝吐出了新綠,花兒綻開了笑醒的笑顏,世間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有這么一條小路,它的一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讓踏上小路的人們滿懷欣喜地感受到這撲面而來的一路花香。(一路花香:板書)
(1)看到花、花香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來贊美它呢?(老師也送給大家一組詞語)
花兒五彩繽紛、花香沁人心脾,請大家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2)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常寓言故事里會隱含一個人生哲理,這個故事又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3) 花兒五彩繽紛,花香沁人心脾,請大家再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 讀通課文。
1、談話: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么多的問題來讀讀這個故事吧。朗讀時老師有一些要求:(1)讀準字音(2)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3)在書上圈圈劃劃,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
師:通過讀課文相信大家收獲不少吧,那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
2.認識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分小節)
4.師:剛才讀完了課文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三、學習第二小節。
1、 談話:剛才同學們都說到這只破水罐很慚愧,他慚愧的是什么呢?請大家去讀一讀第二小節后,我們再來交流。
2、 學生讀文討論:
(1) 是啊,這只破水罐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挑水任務而慚愧,為連累了挑水工而慚愧,你們看,他多傷心啊!
(2) 出示:“兩年后的一天……回報。”
(3) 你能通過你的朗讀把破水罐此時的心情讀出來嗎?自己練練。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評議:1、我覺得他讀得還不夠傷心;2、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難過、傷心的水罐。3、這是一只充滿歉意的水罐。)齊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只破水罐的話。
(4)破水罐道歉后,挑水工講了什么話呢?你能找到嗎?
(5) 齊讀第二小節。
四、學習第三小節。
1.談話:挑水工為什么要它注意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兒呢?這個問題我們讀了第三自然段就會知道了。(生自由朗讀)
師:(1)當破水罐聽了挑水工的話去注意花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是不是從此不傷心了呢?你從哪些話里面知道呢?
(2)讀到這也許好多同學也會有這樣的疑問,“破水罐只能灌半瓶水,挑水工為什么不扔掉呢?你從哪里讀懂了?學生找
(出示挑水工的話)再請同學讀一讀這段話!
這里“利用了它”,這個“它”指什么呢?利用它做了什么呢?(板書“澆灌”);破水罐給主人帶去了美麗的花,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什么呢?(學生思考,同桌討論)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那些花兒只長在你這邊),所以給大家帶來了(回到課題:生齊讀)是它滲出的水澆灌了這一路美麗的景象,讓人們陶醉于這一路花香。
3、 小結:挑水工真聰明,他知人善用,恰倒好處地利用了破水罐的裂縫,澆灌了一路鮮花,使這條路上充滿了鳥語花香,給自己,給破水罐,給主人,更給所有從這條路上走過的人,帶來了 —— 一路花香,帶來美的享受。
板貼:
4、讓我們一起來把挑水工的話讀一讀,再次體會挑水工的聰明和良苦用心。
五、抒發感受。
1、聽了挑水工這番話,這只有裂縫的水罐,他會怎么想,怎么說呢?(集體交流)
2、此時此刻的破水罐他快樂、他自信,他不再為自己有一條裂縫而感到內疚、自卑。(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發揚自己的長處,又能夠善待自己的不足,聰明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獲得“一路花香”。)出示
3.老師愿這“一路花香”帶給我們的啟示永遠留在你、我、他心中……
教學反思:頗為得意的課前準備,明確而清晰的教學思路,成了我為《一路花香》精心砌成的頗為美麗的“墻”。
圍繞課文我精心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步驟:以一組詞語引出課文內容。激起學生興趣,揭示課題,再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抓住破水罐和挑水工的話來討論體會課文所蘊涵的寓意,還精心設計了板書幫助學生體會破水罐的心情的變化,并把這一感情變化為一條線索。但課后心中卻有一份說不出的遺憾:
1、 交流有不充分之處。關于學習挑水工這段話,學生在談感悟時,大都是脫離課文在談,而我作為老師,沒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從而使討論交流流于一種形式,學生的學習沒有落到實處。
2、教學機會有丟失。我們在課堂上如果更多的讓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更深刻地關注孩子的發展,那么就會獲得更多的教學機會。這課堂上在討論 “破水罐為什么慚愧?”這一問題時,有一位同學非常有條理地說出三點理由,多不簡單,他不但學會了聆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而且還能在其他同學回答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概括。這不正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學生的能力嗎?如果我在此時能夠以一種欣賞的話語來評價他該多好,既鼓勵了他,又是給其他同學一個學習的機會,可是卻因為我的疏忽而丟失了一個極好的教學機會。
《一路花香》的教學,使我感到自己的精心設計,就好像砌在自己和學生之間的一堵“教”和“學”的墻,牽制著我的教,學生的學。或許這種墻,我已砌得太多了,以至自己也成了教學視網膜上的一個盲點。在以后的教學中,只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心中,才能守助教學永遠不應該改變的東西: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發展。
【四年級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精選)07-03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1-02
【優秀】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9-12
人教版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4-24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3-02
語文教學設計[優秀]07-05
語文韻母的教學設計優秀10-29
語文《養花》教學設計優秀12-13
優秀教學設計小學語文10-04
[優秀]語文教學設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