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活板》教學設計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板》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板》教學設計1
[教師心語]
300字,卻準確、樸實、洗練地介紹了印刷史上的飛躍——活字印刷。程序說明,以“活”為征,給人以明晰、完整、系統的印象。銳化工具、涵蓋人文,如何融合?初步思路為:先讀其“文”再品其“味”,以線(文含內容)串珠(文言詞句),活而不亂。
[課程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著眼培養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
過程和方法
在整體感知前提下,合作探究,創造性學習。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與創造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熱情。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
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
2.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3.準確、樸實、簡潔的語言。
二、教學難點
對文章中活板的“活”的特征的理解
三、教學時間:在自讀基礎上,一教時完成
四、教學方法:自主閱讀,探究發現。(多媒體輔佐)
五、課前準備:1.學生預習課文
2.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內容呈現,整體感知
1.結合注釋,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邊讀邊圈點勾畫,自主質疑
2.教師范讀引領,學生齊讀體味
3.感知內容
△從說明對象看,本文除介紹活字印刷外,還介紹了什么?
△通過初讀,你了解活字印刷的哪些知識?
三、師生互動,合作學習
1.學生就文意質疑(合作釋疑,教師點撥)
2.知識積累
△積累多義詞
△做知識卡片
四、交流對話,探究學習
1.分析程序說明的順序
2.了解活板“活”的特征
五、時空連線,創造性學習
1.穿越時空隧道,參觀印刷廠,現場采訪。
2.請用一句話說出你的參觀感受。
六、板書設計
制字
設版
制版排字
煬版
平字
活字印刷
一板印刷
印刷
一板布字
《活板》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
2、過程與方法: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導入,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偉大的創造力和智慧。(配以圖片)
二、簡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代表作為《夢溪筆談》,共30卷,詳細記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資料片
2、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四、聽范讀,練誦讀(聽范讀)
(1)已后典籍/皆為板本(2)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3)持/就火煬之(4)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數印(6)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7)有奇字/素無備者(8)沾水/則高下不平
(9)用訖/再火令藥熔(10)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五、疏通語義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書下注釋,借助工具書將文章譯成白話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譯。
六、分析課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點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語言標志將本段分為三層。并結合課件歸納活版印刷的步驟。(詳見課件)
3、設計思考題,加深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發展情況。
第二段:
第一層——介紹活板發明的時間,發明時間,發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應上下文,說明活板是在印刷術上繼刻板之后的“又”一大發明)
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總領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事項。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結構(見課件)
八、探究與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體現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九、課外擴展
中國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按其在工藝技術發展上的階段性,可劃分為源頭、古代、近代、現代四個歷史時期。其中:
“源頭”為印刷術的準備時期。內容包括印刷術的萌芽、雛形和成熟;織物、筆、墨、紙等印刷材料之具備;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時間上從約公元前二十六世紀到公元六世紀末的隋朝,時跨三千余年。我們稱其為“源頭期”。
“古代”為印刷術的手工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應用和發展。時間上處在公元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清朝,時跨一千二百余年。我們稱其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術的機械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術的傳入和發展。時間上恰處中國近代前后,大約在公元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們稱其為“近代期”。
“現代”為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時間上起于本世紀七十年代,現仍在蓬勃發展中。我們稱其為“現代期”。
十、布置作業
1、將重點詞語整理出來。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詞多義:為、印、火、以、就
2、查資料,寫一篇介紹造紙術的說明文。
《活板》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重點文言文詞語;
2、理解文章內容,了解活字印刷的過程及其效能;
3、理清課文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4、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2、了解活字印刷的過程及其效能;
3、理清課文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
二、簡介作者、作品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代表作《夢溪筆談》,是一部包括天文、地理、數學、物理、文藝、歷史等各個方面多種知識的筆記巨著,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三、指名朗讀,讀通課文
畢昇(shēng) 和紙灰(huò) 煬(yáng) 砥(dǐ) 更互(gēng)
帖之(tiě)貯(zhù) 相粘(zhān) 燔(fán) 訖(qì) 拂(fú)群從(cóng)
四、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或同學間相互討論,串譯課文
板(同“版”) 盛(大規模) 已(同“以”) 唇(邊緣) 令(使)
和(混合) 冒(蓋) 范(框子) 具(準備好) 更互(交替)
奇字(生僻字) 素(平素) 旋(立刻) 文理(紋理) 兼(又) 燔(燒)
五、 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文章先后介紹了活板哪些方面內容?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
(3)活版的拆版
2、活版的特點是什么?體現在哪些方面?
3、活版具有哪些優越性?文章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4)遇到生僻字現刻現用,頻率高的字事先多準備
(5)用完可拆卸,以后再次使用
六、小結課文
本文詳細介紹了畢昇發明活版印刷術的方法和優越性,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創造精神。
七、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復習鞏固
2、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活板》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為”、“就”、“火”、“印”、“之”、“以”、“則”等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初步認識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了解把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的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設想
1.本文文字比較淺易,文章也較簡短,結合課文下注釋,學生大體可讀懂。因此,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加以歸納,并輔導學生掌握文言中單音節詞的翻譯方法。
2.學習按工作程序說明的順序,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可以結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強調分析。行文的簡潔,語言的準確也應作適當講解。
3.準備《辭海》一部和若干鉛字印模,備用。
4.安排兩課時,連上最好。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介紹畢昇和他的活板印刷術,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2.疏通文意,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解題。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板書:活板(科技說明文)
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請同學朗讀“閱讀提示”的有關介紹。
板書:北宋、沈括、《夢溪筆談》
二、范讀全文,要求同學參照注釋,注意字音。
板書下列漢字(或出示卡片),提問學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學生連同詞一起讀。
昇shēng、薄bó、唇chún、和huò、煬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韻yùn、貯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從zòng
旋xuàn。
三、學習課文第1段。
指名朗讀第1段,教師指導學習。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這里義為“用雕板”;印,動詞,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還;盛,廣泛的,大規模的;為,動詞,使用;之,代詞,指“板印書籍”這種方法,可譯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時,時候;始,開始;五經,指易、書、詩、禮、春秋五種儒家經書。已后,以后;典,經典,例如“五經”;籍,一般書籍;皆,都;為,判斷動詞,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總結:(一)專用名詞:朝代、書名、人名、地名、官職等不譯。(二)文言文省略較多,譯為現代漢語時,要疏通上下文意,補上。(三)文言文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譯時有很多單音節詞要補上一字變成雙音節詞。采用這種方法要注意:(1)照顧上下文,準確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這一種方法。
請同學譯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書籍,唐代的人還沒有廣泛的使用它,從五代的時候開始(用雕板)印刷五經,以后(各種)經典書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紹活板,先說雕板,既說明了活板淵源又提出了比較對象。“尚未盛為”,并非絕無,用詞考究。“尚未……始印……皆為”,干凈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發展過程,自然的引向說明中心——活板。
提問:課文這一段介紹了什么?
歸納:簡述我國雕板印刷發展狀況。(加黑字板書)
學生齊讀。
四、疏通第2段文意。
這一段是全文主體,具體說明了活板的發明、制作、印刷及有關事項。
(加黑字板書)
1.學習第一層。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動詞,發明。慶歷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發明了活板(印刷)。
提問: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為之”的“為”譯為“使用”,這里的“為”譯為“發明”,根據什么?
歸納:根據上下文意。前一處賓語“之”指“板印書籍”的方法,“為”譯為“使用”;這一處賓語是“活板”,所以“為”譯為“發明、創造”。
提問:這一句十二個字,介紹了什么?
歸納:活板發明時間、發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書)“布衣”二字,表現了人民的創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進步態度。“又”字呼應第一段,說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礎上的新創造。
2.疏通第二層文意。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層(“其法……瞬息可就”),教師指導,看注釋,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畢昇;膠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個)印模,省略量詞;火,名詞,在這里是“用火”義。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膠質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銅錢的邊緣,每個文字制作一個印模,用火燒烤使(它)堅硬。——這句介紹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學們注意單音節詞譯成雙音節詞的方法。
同學齊讀這一句(“其法……火燒令堅”)。
(2)其,那,代鐵板;以,介詞,用;兩個“之”用法不同,前一個,助詞,可省去,后一個,代詞,指鐵板,可譯為“它”。
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以下各句同)
譯文;預先設置一塊鐵板,那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一類東西蒙蓋它。
同學齊讀這一句(“先設……冒之”)。
(3)“置”后省略介詞“于”(在)”;乃,于是;滿,用作動詞,排滿;三個“則”字,都是順承關系連詞,可譯作“就”。
譯文:想要印刷時,就拿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滿鐵框子就算作一塊活板,拿著(它)靠近火邊燒烤它;等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張平板按壓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樣了。——以上兩句介紹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學齊讀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為,認為,算做;神速,極快、快得驚人。
譯文:如果只印刷兩三本,不能算作簡單方便;如果印刷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卻快得驚人了。——這句介紹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單印。
同學齊讀這一句(“若止印……極為神速”)。
(5)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
譯文:經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鐵板印刷,一塊鐵板另外排布字模,這一塊印刷的剛剛印完,那第二塊板已經備好,交替輪流使用它們,轉眼間就能夠完成。——這句介紹兩板交替。
同學齊讀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說明重點。
3.疏通第三層文意。
這一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事項。共四句話,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翻譯。
(1)第一句譯文:每一個文字都有幾個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個文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一塊板面內有重復出現(這些字的時候用)
(2)第二句譯文:(活字)不使用時,就用紙條標記它們,每個韻部標上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藏它們。
(3)第三句譯文:有生僻文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隨即雕刻它,用草火燒烤,轉眼間就能夠制成。
(4)第四句譯文:不用木頭雕刻活字的原因,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勻,沾水浸濕后就會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藥物粘結在一起,(拆板)時不能夠取下;不好燒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燒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摸擦它們,那些印模就自動脫落,一點也不會沾藥弄臟。
同學齊讀第三層。
五、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這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六、朗讀、背誦。
同學齊讀全文。背誦第二段,教師可將每句起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作為提示。
布置作業
1.根據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二。
2.根據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課文第二段。
2.處理課文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分析第2段第二層。
1.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其法”既總括這一句,又總領這一層。因為“活字”是“活板”的關鍵環節。選“膠泥”為原料,因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燒堅;“薄如錢唇”,用比喻寫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為一印”點出與雕板不同的特點。從選材到雕刻、燒制、畢昇一定經過多次實驗,小小印模閃射著智慧、毅力和科學精神的光輝。現代鉛合金印模、鉛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的發展起來的。(傳示鉛字字模)
提問歸納:這一句介紹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點、成型四方面內容,真是言簡意賅。
2.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冒”、“就”、“煬”、“燒”,用詞準確。兩句寫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寫得具體詳盡,層次清楚,文字簡潔。
提問: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驟?
歸納:包括:設鐵板、冒藥物、置鐵范、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六個步驟。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寫出了具體技術要求。
3.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術的先進;形容適度,未超出說明文語言平實的總體要求。兩板交替,更靈活快速。試想雕板印刷就無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應“神速”,體現了活板印刷的先進。其特點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層。
指名學生分別朗讀或背誦這一層的四句話,要求同學具體分析各項工藝要求怎么體現“活”的特點的,并用短語歸納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備常用字字模,以備重復使用,體現了“活”的特點。這一句講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積,除非再印,毫無用處。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靈活,為避免因“活”而亂,分類貯藏,考慮周到,辦法實用。這一句講的是:按韻貯印。
3.第三句。制板時,難免遇上生僻字,對此,畢昇也想出了辦法。又一個“瞬息”,說明有“奇”字也不會誤工,的確十分靈活。這一句講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補充說明不以木頭制字模的原因,解釋了膠泥字模的優越性,比較說明,扣住一個“活”字,并與本段開頭相呼應。這一句講的是;舍木取泥。
同學齊讀第2段。
三、總結。
1.提問:本文寫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歸結:本文介紹了宋代發明家畢昇創造的活板印刷術,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和勞動人民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精神。啟發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歷史,也必將有更燦爛的未來。
2.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歸納:(1)抓住事物特點加以說明。活板先進在“活”上。文章以雕板為比照,突出一個“活”字,既介紹了怎樣“活”,又說明了為什么這樣“活”。
(2)按工作程序的順序說明。活板印刷是一種新工藝,按程序說明是合理的順序。
(3)說明的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形容適度。為了說明清楚,用了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
四、檢查、解答上節課留的作業。
1.同學回答,教師歸納。
2.根據板書訂正。
3.同學回答后,教師歸納:
(1)印。“五代時始印五經”,孤立看這一句,解為“印刷”也可以了,但結合上下文,就覺得欠精確。上文“板印書籍……”,可推知這個“印”應是“板印”的略寫,譯為“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謂語,動詞。“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語,名詞。“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賓語,名詞。
(2)火。“火燒令堅”,“火”本來是名詞,在這里表明燒的方法,解為“用火”。“再火令藥熔”,使藥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燒”,“火”,動詞。
(3)以。“不以木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構成介詞短語,用來修飾動詞“為”,“以”,介詞,用。“以備一板內重復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兩句是目的關系,“以”是表示目的的連詞,解為“來、用來”。
(4)就。“瞬息可就”,動詞,用來陳述活板印刷,譯為“完成”。“持就火煬之”,動詞,支配的賓語是“火”,譯為“靠近”。
(5)為。“唐人尚未盛為之”,“為”,動詞,它的賓語“之”,代指“板印書籍”的方法,解為“使用、采用”。“滿鐵范為一板”,動詞,它的賓語是“一板”,解為“算作、當作”。“右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前一個“為”,動詞,賓語是“簡易(簡易之法)”,解為“算是、認為是”;后一個“為”,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為“極神速”也講得通,“為”在這里起加強語氣的作用。
補充,“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豐富,多為動詞,具體解釋,以與賓語搭配為標準。此外,“其印為予群眾所得”,“為”,介詞,被,也應注意。
總結:由這題可以看出辨別一詞多義需:(1)顧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對象。
布置作業
1.在積累本上總結一詞多義現象。
為、就、火、印、之、以、則
2.完成練習四。
《活板》教學設計5
第一教時導讀課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文,了解作者及《夢溪筆談》;了解時間(工作程序)、邏輯相結合的說明順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義及“火、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能力教學目標:學生在掌握文言字詞含義及用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結合注釋翻譯文言語句;通過口述活版的制作過程,畫簡要的工作流程圖,從而能指出課文的說明順序。
思想教學目標:學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點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劃時代意義中,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熱愛科學、開拓創新的熱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疏通文言語句;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文言詞語;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
教具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投影儀、投影片
3、鉛字打印機的字模、字框
教法:能力型教學模式(省級教改課題)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1分鐘)
(教師以簡短的導語提示課文知識重點,凝聚同學們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話題,然后導入新課:同學們,我手上這一個個的是鉛字打印機上的字模,如“是”“我”“國”“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國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壓平,就可以反復印刷了,印完之后這些字模拆下來可以反復使用。這可以說就是“活字印刷”的雛形。你知道印刷技術在哪個國家的什么時代發明的'?(學生參與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這“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畢升發明的,比德國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這是多么偉大的創舉啊!今天我們有幸在語文中學習《活板》一文(板書課題),了解活字印刷在當時的制作、印刷情況。
教師報導讀題(1分鐘)
(教師按課文重點歸納出五六個知識點,化解為若干個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掌握課文的經絡重點。報導讀題時,要求學生不看書,不作記錄,靜聽默記)對照注釋閱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疏通詞句,做到能口譯全文。
在原文中找出練習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義及用法。(投影片1)
請你根椐說明內容,畫出簡要的工作流程圖。然后說說第二段在具體介紹活版時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介紹的,按這樣的順序說明有什么好處?
文中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學習了這篇課文后,結合你現有的歷史知識,談談對你有什么啟示?
聽課文錄音(3分鐘)
(學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課文,明確一些字詞的讀音,并思考導讀題)
默讀課文,做書間筆記(8—10分鐘)
(學生用鉛筆在課文中圈點勾畫,作批注)
快速在每個自然節前,依次編上節碼
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文言文還應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的理解)。用()括出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句子。
把握行文思路,給課文分段、分層(用“11”隔開)
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寫于篇眉)
總結分析課文的寫作特色(寫于頁角)
學習組討論(5分鐘)
(前后兩桌四個同學為一個學習小組,討論導讀題及其它常規的書間筆記,分析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集思廣益,準備作班內交流)
自言自語整理書間筆記(1分鐘)
(學生把通過自學獨立完成,又經過學習組交流的書間筆記作口頭整理)
學生自告奮勇在全班交流書間筆記(5分鐘)
(由幾個同學串講課文的文言字詞結合導讀題3~6題,交流在疏通文言字詞句的基礎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學生齊讀課文(3分鐘)
(在自學、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通過讀,整理思路)
教師精講課文(10—15分鐘)
(重在點撥,歸納概括學生的書間筆記,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本文的作者和出處可見注注,要補充的是作者沈括曾在我們余杭生活過,沈括墓就在余杭安溪。這是我們余杭人民的驕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篇文言說明文,下列幾個字詞意義、用法需要我們掌握的(展示投影片1):板:(通“版”)為:(做,使用)已:(通“以”)
布衣:(平民)又為活板(做,引申為“發明,創造”)火燒令堅(用火,名作狀)和:(huo,混合,拌和)持就火煬之(接近,靠攏)極為神速(快,迅速)
第二已具(準備好,齊備)更互用之(交替,輪換)瞬息可就(完成)
以紙帖之(貼上標簽,動詞)每韻為一帖(標簽,類,名詞)奇字:(冷僻)
旋刻之(隨即,馬上)用訖再火令藥熔(用火烤,動詞)
從(弟侄輩)為……所(被動用法)
我認為這篇文言說明文,總體上是按時間順序說明的
一、(1)交代活版發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時間和使用情況
二、(2)點明活版發明時間
三、(3)交代活版下落
主體部分在具體介紹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時是綜合運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和邏輯順序說明的:
1、介紹活版的制作(用膠泥刻字——則字平如砥)是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說明的(展示投影片)、制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布字火煬按平
2、介紹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膠泥刻字的好處等是按邏輯順序說明的:功效:印數越多越好,極為神速;措施:常作二鐵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一字數印,分類貯存
●概括:作者在介紹活版印刷術時,緊扣一個“活”字,綜合運用了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來說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規律,體現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個環節都靈活高效的特點,科學而有條理。
●思想教育:學習了《活板》,使我們充分地感受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為畢升的創新精神所感動,現在,計算機技術正日益普極,印刷業有了更新的發展(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能隨意設置字號、字體、文字的色色彩……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但還有更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創造,希望我們努力做21世紀的畢升、張衡、祖沖之……
十、學生朗讀并試背課文第二段(2分鐘)
(一個學生朗讀,其余同學仔細聽,整理、修改書間筆記,然后以投影片2為提綱,試背)
十一、請學生上講臺,口述有關活版的制作、特點、功效等情況(若時間允許。鼓勵學生利用鉛字打印機字模、字框輔助說明)
十二、布置作業(1分鐘)
熟讀課文,把重點字詞句分類整理在本子上。
完成課后練習
第二教時演練課——聽記
能力訓練目標:學生通過靜聽、默記教師按行文思路提出的題目,并追憶作答,培養按行文思路復習,理出重點,迅速記憶等綜合能力;進一步掌握重點文言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按時間、邏輯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思想教育目標:通過答題,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熱愛科學、開拓創新的熱情。
教學過程
習字五行(要求臨帖,上節課結束時布置)
表揚上次聽記訓練中作業做得較好的同學(2分鐘)
注音(3分鐘,用投影儀出示)
字平如砥()臘和()紙灰和()面隨聲附和()更()互燔()土群從()火煬()
教師報聽記題目(3—5分鐘)
(根據行文思路,理出課文重要知識點,學生不作記錄,不作交頭接耳,靜聽默記)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你知道另外三大發明是什么嗎?請你寫出來。(火藥、指南針、造紙術)
《活板》一文的作者系我國古代某個朝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請你寫出他是哪個朝代,叫什么名字。(北宋,沈括)
課文就選自他寫的筆記體學術著作,請你寫出這部著作的名稱。(《夢溪筆談》)
“活板”的“板”是個通假字,是通哪個字,文中還有其它的通假字,請你寫一個。(板棸媯已椧裕
課文第一節介紹了活版出現之前的雕板印刷的情況:“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第二節介紹了活版發明的時間“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這里兩面個“為”意義有何不同?
(1、使用、推廣2、創造、制作)
接著,作者介紹了活板的制作方法,制字是用膠泥刻,“薄如錢唇”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打比方)
字刻好以后,再“火燒令堅”,印刷結束后拆版時,是“火令藥熔,以手拂之”,這里有兩個“火”字,意義有何不同?(1、名詞作狀語,用火2、名詞作動詞,用火烤)
排版時,“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這里的“就”和下文“瞬息可就”的“就”有什么不同?(1靠近2、完成)
在介紹完活版的制作方法后,作者還介紹了活版的特點及提高工效的兩條措施,活版的特點可用文中的哪個詞語來概括?(神速)提高工效的具體方法有哪兩條,請你用原文中的兩句話回答。)
1、常作二板
2、每字皆有數印
在印刷中,“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請翻譯這句話。
最后,作者交代了活版的去向,請你用現代漢語,寫出這句話意思。
學生答題(約15分鐘)
(學生按課文的思路,追憶題目,獨立完成答題。答題用黑色墨水的鋼筆)
學生自改(4分鐘)
用藍色圓珠筆自我修改、補充,可以翻書討論)
學生互改(約8——10分鐘)
(用鉛筆互改,互改時按教師在黑板上畫的符號交換聽記本進行,互改可采用圈圈畫畫,指出沒有完成或有錯誤的問題)
自我完善(2分鐘)
(每人在學習組內總結:記住了幾題,答對了幾題,同上次比有了什么進步,還存在哪些不足)
第三教時演練課——作文訓練
能力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模仿范文寫作實踐,初步學會運用工作程序說明事物的能力,訓練按要求快速組織材料進行書面語言訓練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通過思考教師提出的幾個寫作題目,并選擇其一寫作,激發學生善于發揮自我想象力和創造力,勇于創新的精神。
《活板》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二、能正確翻譯課文。
三、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四、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課文。
3、說明對象的特點,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4、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難點:
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教學步驟
一、導入,由紙棋子組合導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
三、釋題并簡介作者
這篇課文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它是有關活字印刷術的最早、最相近的記載。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沈括,字存中,錢塘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學、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代表作有《夢溪筆談》,共30卷,內容豐富,包括天文、地理、數學、物理、文藝、歷史等各個方面,是包容多種知識的筆記巨著。其中以大量篇幅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詳細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夢溪筆談》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本報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四、自學課文
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疏通課文大意。
五、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結合字詞學習指導單音節詞的翻譯方法(常見的文言句式、實虛詞等)
六、理解課文
1、雕版印刷術早在什么時候就已出現?又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一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最后大規模應用在什么時候?
討論明確:從“唐人尚未盛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術早在唐朝時就出現了。從“五代時始印五經”的“始”字可知五代是雕版印刷術開始推廣應用的時間。從“已后典籍皆為板本”中的“皆”字可知,應用的廣泛;“已后”點明普遍應用的時間。
2、本文要說明的對象是“活板”,作者為什么要先介紹雕板印刷術發明的歷史?
討論明確:在介紹活板之前,先簡述雕版印刷的歷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對于雕版印刷的'繼承發展關系,也為下文重點介紹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術作鋪墊。
3、“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這一句交待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突出畢昇的身份?
討論明確:交待了活版印刷術發明的時間、發明人及身份。“布衣”點出了發明人的身份,突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精神。
4、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是按什么順序來說明的?根據課文內容具體說出制版的程序。下列題目,可以用什么說明順序?
《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巍巍中山陵》 《風箏為什么能飛上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討論明確: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順序即制版→印刷→拆版的順序來說明的。制版是按制字、設板、排字、煬板、平字的順序說明的。
5、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打比方,如“薄如錢唇”,“字平如砥”;作比較,如將用木頭刻字與用膠泥刻字進行比較;舉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列數字,如“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每字有二十余印”
6、課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討論明確: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與開頭“布衣畢昇,又為活板”相照應。“至今”強調了作者寫作本文的時間,充分證明活版為畢昇所創制是確鑿無疑的。“保藏”說明所得者對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語言的簡明性,機動處理)
七、合作探究
1、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緊扣什么特征來說明的?“活”體現在哪些方面?
討論明確:作者介紹活版印刷術緊扣“活”的特征來說明的。這個“活”字體現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過程。如“每字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字皆有數印”,字印的數目是活的;奇字無備,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完拆版,便于下次重行排版印刷,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字的活用,體現了活版的靈活性。
2、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在我國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
討論明確: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國唐代就已經開始有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到了宋代有了高度發展。北宋慶歷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經濟方便。這是我國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后來,流傳到亞洲和歐洲各國,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馬克思、雨果、培根等都曾給予高度評價,說她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杠桿”、“一切革命的胚胎”、“改變了全世界表面和一切事物狀態”。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更把她排在食、衣、住、行之后,視為人類生活必需的五大要素之一,并說“人類非此無由進步”。活板印刷術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3、你能介紹印刷史的發展歷程嗎?
戰國時期,私人印章——璽
唐代印章和拓碑合流,發明了雕版印刷,宋代發明了活字印刷“現代”為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
4、現在,計算機技術正日益普及,印刷業早就有了更新更快的發展(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能隨意設置字號、字體、文字的色彩??這些都是活板印刷術所為能做到的),學習了《活板》,我們有哪些感受和啟迪?
八、布置作業
(一)依據一定方法(理出文脈),熟讀以達到背誦提示:
1、抓住活板的“活”
2、根據本文所介紹的工作流程以及本文的說明順序
(二)字詞鞏固作業:
1、給加點字注音。
畢昇( )
以松脂和紙灰之類( )持就火煬之( )以紙帖之( )
更互用之()
燔土( )
用訖( )
以手拂之( )
予群從( )
2、解釋加點詞語
盛為之
布衣畢昇
薄如錢唇
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持就火煬之
字平如砥
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畢
第二板已具
素無備者
旋刻之
用訖再火令藥熔極為神速
不若燔土
殊不沾污
予群從
3、翻譯句子
1.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2.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3.持就火煬之。
4.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5.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6.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三)以“怎樣煮飯”為題,用簡明的文字,寫一篇介紹工作程序的小作文。
板書設計:
活板
說明對象——說明順序——特點
(工作流程)時間順序制字
制版
排版
字印活
排版活
活
印數活
檢字活
做法活
《活板》教學設計7
教學要點:
1、使學生了解本文是文言說明文,了解本文的語言平實、簡練和說明的條理性。
2、了解在宋代科學家沈括的筆下,當時的活板印刷技術的具體情況,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抓住對象特征,利用程序順序及恰當的說明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
2、對文言詞語的理解、翻譯——學習的難點。
3、解決辦法:
通過動手演習操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復述、自由發言等解決疑難,并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學生活動設計:
通過朗讀、復述、討論,對文章內容有整體的了解;再利用操作、重點的講解,發言等多種手段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突破重點、難點。
第一課時
新授課
教學要點:
1.簡介作者及《夢溪筆談》。
2.學習生字。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生字的學習。
2.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中華民族有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指南針、活板印刷。活板是北宋慶歷年間畢昇發明的,它改進了制板工藝,提高了印刷功效,為推動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活板的出現,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創新精神。最早記載畢昇這項重大發明的,是北宋人沈括撰寫的《夢溪筆談》中的《活板》。
二、簡介
1、沈括: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著有《夢溪筆談》一書。《宋史沈括傳》說他“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2、《夢溪筆談》:是沈括晚年隱居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夢溪時所作。全書共30卷(現傳本作26卷),分辨證、象數、技藝、雜志等17目,后又有所增補,編為《補筆談》和《續筆談》,計609卷。
其內容廣博,天文、歷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醫學、軍事、歷史、文學、哲學等幾乎無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學為主。被著名的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三、學習生字
shēngyángdǐzhùfánqì
昇煬砥貯燔訖
四、多音字
wéibáohuòshù
又為活板薄如錢唇蠟和紙灰數十百千本
gēngēngzòng
更互用之以紙貼之予群從
五、句中停頓
(1)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3)持/就火煬之
(4)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數印
(6)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7)有奇字/素無備者
(8)沾水/則高下不平
(9)用訖/再火令藥熔
(10)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六、范讀全文
七、自讀全文
八、朗讀
九、布置作業
1、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理解分析課
教學目的及重點:
1、熟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義。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生字、多音字字音
2、句中停頓
3、朗讀
二、疏通文意,理解內容
1、掌握重點詞:
盛為之布衣令和(huò)冒就具
更互兼燔殊不群從
2、通假字:
板:同版
已:同以
止:同只
文:同紋
要求:①結合書下注釋分組翻譯句子。
②找學生翻譯。
③教師明確并強調重點詞語、句子
三、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內容
四、分析結構
第一段:介紹活板印刷術的前身——雕版印刷。
第二段:說明活板的制作、使用方法和有關事項。
分四層:
第一層:指出活板印刷術的發明者和發明時間。
第二層:說明活板的制作方法。
先介紹材料——膠泥刻字
活字的字形——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
制作處理——火燒令堅
再介紹布字成版,有四道工序:
★從這一套工序可以看出,發明者對排版設計得相當周密。
第三層:說明活板的印刷方法。
先說活板的印刷方法,再說活字的貯存。
第四層:說明木質活字不宜印刷的原因。
可見,發明者在發明過程中做過多次試驗并進行比較,膠泥刻字以火燒加固是當時較好、較為適用的方法。
第三段:簡要交代活字的下落。
五、布置作業(印發卷子填空)
1.填寫下表,理解課文是怎樣逐層說明印刷工作程序的。
1.活字原料——膠泥
刻2.活字形狀——薄如錢唇
字3.與雕版區別——每字為一印,印時,排在鐵板上
制4.用膠泥刻字——火燒令堅
印1.先設一鐵板
刷板排2.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工3.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
作版4.持就火煬之
程5.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接其面,序印1.一板單印
刷2.二板更互替之
2.根據《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中對雕版印刷術的介紹,結合活板具體情況填表。
雕版活板
每部書分成許多塊木板。以一個個活字為單位,按照書稿排字,使用靈活,一個字塊可以不斷使用,直至不能使用為止。速度快,質量好,制版容易。
發現錯誤不好改正。發現錯誤可以隨時糾正。
按照刻好的木版逐塊印刷常作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使用頻率高的字,不能替換使用。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使用頻率高的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第三課時
總結課
教學目的:
1.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
2.鞏固利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和簡潔平實的語言進行說明。
3.訓練學生按事物自身的條理安排順序的能力。
4.了解準確平時的語言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活板》則是我國古代說明的優秀篇章。它僅用了三百余字,便將我國板印書籍的歷史、活板的創造發明、用法、功效,以及膠泥活字的優點說得十分清楚,他抓準事物的特征,按照事物自身的條理安排說明順序,以及恰當選用說明方法,運用簡潔、平實的語言等方面,堪稱是說明文的杰作,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二、檢查復習:
1.結構
2.練習(明確重點)
3.朗讀
三、分析內容:
1.按照事物自身條理安排順序:
★活板的印刷工作程序到底是怎樣一個過程?請同學們根據作者的介紹加以總結。
——明確操作過程
制造——備字刻字
火燒
設板
冒板
排版布字
煬板
平字
印一板單印
刷二板更互
拆煬板
版拂印
小結:
第二段是文章的主體部分,詳細、精確、完備的說明了活板的制造、使用、功效和拆除。在介紹制造時,具體介紹了使用的原料設備和加工工藝,在使用(即排版印刷)中完整講述了“設版”、“冒版”、“布字”、“煬板”、“平字”等步驟和交替印刷的流水程序。介紹拆除是介紹了不用木料的原因及“煬板”、“拂印”等方法。
課文是從制造(即備字)、排版、印刷、拆版等事物本身的程序來安排說明順序的(即活板印刷工作程序),這是時間順序的一種表現形式。
2.抓住事物特征說明:
(1)學生自讀
(2)分析:
說明文想要說得明白,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活板》要說明的對象是“活板印刷”的特點——活,這也是它的.主要優點,因此文章除了對活板的發明者和成效(即活字的下落)作簡要說明之外,重點說明活板之“活”,作者是怎樣圍繞這一“活”字展開的?
明確:
每字為一印——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每字皆有數印——字印數目是活的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
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
★這樣抓住事物特征來寫,就從備字、排版、印刷、處理諸方面表現了“活板”,而不是刻板。
3.靈活的說明方法:
(1)學生快速瀏覽,找出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
(2)交流、明確:
舉例子:每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之內有重復者。
列數字:數百千本,二十余印……
作比較:A.“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過比較指出木料的缺點“沾水則高下不平”,明確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膠泥的原因。
B.“若止印三二本……則極為神速”,這句話是針對雕版而言,準確說明了活板“印速快”的優點。
(3)小結:
作者就是靈活運用了這些說明方法,原原本本的說明了科學史上的這一偉大創舉。
4、準確、簡潔、平實的說明語言:
(1)簡潔:
A.僅用了300多字,把一件有劃時代意義的科技發明介紹的清清楚楚。
B.多次使用代詞“之”,以減少重復,這是一種簡潔的寫法。
C.如“印”,“乃布字印”中的字“印”,是名詞;“欲印”為“印刷”,是動詞。
(2)平實:
沒有鋪張的形容和絢麗的描繪,只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說明活板的印刷過程,解釋膠泥活字的性質、特點。寥寥數語,邊將活字的材料、形狀和加工的方法交代清楚。其中用常見的事物“錢唇”相比,說明活字的特征,通俗易懂。
四、總結:
板書:說明對象——活板
說明對象特征——活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印刷工作的程序)
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
說明語言——準確、簡潔、平實
《活板》出處——沈括《夢溪筆談》
★我們共同回顧了這篇說明文中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清楚地了解了曾為人類的進步、科學的發展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勛的四大發明之一——活板。它同其它三項發明都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我們——作為勤勞有智慧的中華民族的后代子孫,不能為祖先的成績而沾沾自喜,更不能躺在“四大發明”上睡大覺。我們只有不畏艱辛,頑強進取,不懈登攀,為全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努力拼搏,才能無愧于祖先,無愧與民族。
五、布置作業
1.思考與練習/二、三(簡析)
2.思考與練習/四(獨立完成)
3.制作常用文言實詞卡片
附板書:
一、板印的發展歷史:始于唐,行于五代(略)
發明年代:宋慶歷中
發明人:畢昇,布衣,又為活板,膠泥刻字
制字方法:火燒令堅
二、將鐵板涂藥
活排印方法:將鐵范置鐵板上,排字,煬藥,以平板按其面
板設二鐵范,更互用之
(詳)印二三本(少)未為簡易
功效印百十本(多)極為神速
常用字多印奇字隨意刻
其他分韻貯存
事項不能用木料刻字
三、活字下落:昇死,至今為群從保存(略)
第二部分的作用:承上啟下,前后呼應,依次說明,詳略分明,用詞貼切,行文簡練。
制作文言詞卡片
字詞義詞性例句例句譯文
端東西的兩頭名詞東坡執右手卷端蘇東坡右手拿著卷頭
頭緒、方面名詞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只手,……也不能指明其中一個方面。
直、端正形容詞其人視端容寂那個人正眼看著爐子,神色平靜。
印印刷動詞每字為一印每個字一個印
字模名詞若止印三二本如果只印兩三本
就靠近動詞持就火煬之拿到火上去烤
完成動詞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兩塊交替使用,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印完
帖用紙條標記動詞則以紙帖之用紙條做好標記貼上
類形容詞每韻為一帖每個韻部做一類
而但是轉折連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里馬常有,可是伯樂卻不常有
表示承接順接連詞執策而臨之拿著鞭子對著馬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馬之千里者能夠跑千里的馬
它,指千里馬代詞策之不以其道驅使它不能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
《活板》練習題
1.填寫下表,理解課文是怎樣逐層說明印刷工作程序的。
1.活字原料——
刻2.活字形狀——
字3.與雕版區別——
制4.用膠泥刻字——
印1.
刷板排2.
工3.
作版4.
程5.
序印1.一板單印
刷2.
2.根據《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中對雕版印刷術的介紹,結合活板具體情況填表。
雕版活板
每部書分成許多塊木板。
發現錯誤不好改正。
按照刻好的木版逐塊印刷
使用頻率高的字,不能替換使用。
【《活板》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活板》教學設計04-01
《活板》教學設計7篇[精選]10-15
《活板》教學設計+教學案例?01-19
《活板》教學反思01-07
《蹺蹺板》教學設計08-19
《蹺蹺板》教學設計06-11
七巧板教學設計10-12
活板字詞原文及翻譯01-28
《活板》文言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