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地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地震教學設計1
一、通過安全教育這門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各種自然災害和現代安全隱患的危害性,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識;幫助學生理解當今社會出現的危害現象和問題,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教學形式與課時
以備課教案為指導材料,以增強學生互動為重點;積極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并通過圖像展示和課堂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理解安全知識的深刻度,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共6個學時,每周3節。(注:本課程另加1個后備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防雷電安全的重要性;
2、在學習交流中樹立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安全防
范能力;
3、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防雷電常識;
教學過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課題 :
1、講述《上帝會救我》的故事;(注:后附有內容)
2、教師提問:通過這個故事,在自身安全受威脅時,同學們該怎么做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3、教師總結:
(1) 要樂意接受他人的幫助
(2) 自己要積極尋找出路 ( 時間:10分鐘 )
二、夏季防雷安全知識
1、 揭示雷州的命名,引出防雷課題(板書:雷電無情,我小心)
2、 室內防雷安全:
(1)立即關閉電視、電腦,注意千萬不要使用電視機的`室外天線,因為雷電
一旦擊中電視的天線,雷電就會沿著電纜線傳入室內,威脅電器和人生安全。
( 2)盡可能的關閉各類家用電器,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防雷電從電源線入侵,造成火災或人員觸電傷亡。
(3)不要觸摸或靠近金屬水管以及與屋頂相連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電燈下
站立。盡量不要使用電話、手機,以防雷電波沿通信信號線入侵,造成危險。
( 4)關好門窗。打雷時,不要開窗戶、不要把頭或手伸出窗外。廣東省球雷活動比較頻繁,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一般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
( 5)不要在室外參加體育活動,如賽跑、打球、游泳等。
( 6)不宜使用花灑沖涼。這主要是因為萬一建筑物被雷直擊時,巨大的雷電流將沿著建筑物的外墻、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電流有可能沿著水流導致淋浴者遭雷擊傷亡。同時也不要去觸摸水管、煤氣管道等金屬管道。
3、室外防雷安全:
(1)最好就近進入避雷裝置良好的建筑物內,這是最安全的。千萬不要進
入莊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擊。
( 2)要遠離高煙囪、鐵塔、電線桿等物體,否則是很危險的。
( 3)打雷下雨時,注意不要打金屬骨架雨傘,或者扛舉長形物體;不要騎摩托車或者自行車。可以躲進有金屬車身的汽車內,一旦汽車被雷擊中,金屬會將電流導入地下。
( 4)不要驚慌,不要奔跑,最好雙腳并攏,雙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 5)不宜躲在大樹底下。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大樹流入地下向四周擴散時,會在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電壓,在兩腳之間產生跨步電壓。
(6)不宜到室外收取晾曬在鐵絲上的衣物。
4、防雷安全大抉擇(游戲)
(1)游戲題目:假設一個雷雨天,雷聲轟隆,你現在站在空曠的野外,現
在有兩個距離相同的避雷地方:一個是鐵屋;另一個是簡陋的木屋。你會選擇哪個地方避雷?
(2)學生選擇(共有三種不同場景)
(3)教師分析:選擇鐵屋的最安全,不過不能靠近鐵壁,否則很危險;選擇
木屋的并不是很安全,你可能因為木屋被雷劈倒而受傷;不選擇的同學最危險。
( 時間 : 25分鐘)
三、本課小結 :
(根據課堂情況)
(時間:5分鐘)
地震教學設計2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明確專題:各自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說說本組專題的內容及學習要求。
2.談話導入:對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體會。出示一段贊頌親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
收集到的別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師自己撰寫的:(親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親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陽,驅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溫暖……)讓學生齊讀。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讀了以后,相信大家對這段文字,對親情的可貴一定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學生通過查字、詞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邊讀邊動筆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認讀生字新詞。
3.指名分部分輪流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4.檢查自讀情況,初步感知課文內容:①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②讀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再讀課文,直指重點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所寫的是怎樣的一對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種各樣的。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強化對詞語的積累。同時,又尋找到閱讀本文的突破口。
3.質疑: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4.小組內探討,交流各自的初步認識。
第二課時
抓住重點合作研究
1.深讀課文,看看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
2.品味詞句。
(1)關于父親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①“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么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父親說的這一句話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為什么反復出現?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②“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答案可以有差異,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用抒情性的語言進行小結。③“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作者不厭其詳地把表示時間的詞羅列起來,從中你讀懂了什么?課文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可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也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在對比中領悟──如果把這句話改為以下的句子,你認為好嗎?“他不停地挖著,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
(2)關于兒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關鍵詞語是品味的重點:①“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兒子憑什么認為來救他們的人是他的爸爸?(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親情,產生信賴;親情使父子心連心;親情使兒子堅信,父親總會跟他在一起,無論是在寧靜溫馨的家,還是在張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②“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一起。”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親情使人勇敢、無畏,親情使人無私、高尚。)
3.再次齊讀導入時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4.小結: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
朗讀體會,加深體驗
1.自由讀課文,想讀誰說的話就讀誰說的話,想讀哪段就讀哪段。
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和心情。
3.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讀課文,用小組匯報的形式。
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想對父母說些什么,或者是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故事,或者是你打算怎么做,都可以記在你的日記本上。
2.課后自由組成小組,讀讀課文,展開討論,編寫劇本,演一演,制成錄音帶,然后全班交流,評一評。
感悟父子真情,學會品析人物──《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二(第一課時)
山東德州躍華學校小學部劉飛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他的愛的,兒子又從這偉大的父愛中得到了怎樣的力量。
大聲快讀、整體感知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讀全文,了解課文故事的梗概。讀的過程中畫下不認識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接讀課文、復述故事
操作:選定幾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記錄出問題的地方,然后集體糾正;指定一二名同學復述故事的梗概。
小聲細品、提出問題
要求:輕聲讀課文,可以通篇讀,亦可選擇重點段落細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線畫出來打上問號,把自讀懂的地方,用鉛筆在空白處寫出感悟。
歸納問題、小組探討
操作:老師歸納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學生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集體探討,邊探討、邊讀文、邊記錄。老師巡視深入小組與其共同討論,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默讀課文、深入思考
要求:針對剛才小組內的討論,自己找出有關段落反復默讀品味,重新寫下感受。
整理思路、班機匯報
各組指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整理筆記、反思收獲
整理自己在這節課中所提過的問題,參加討論過的問題,得到的收獲。
(第二課時)
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并且也對其中的部分問題進行了討論,今天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是深入的體會文章當中描寫的是怎樣的一位父親,他的偉大之處在哪里?而作者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回憶故事、簡評父子
操作:回憶上節課我們的學習,簡單的說一下你認為這是一對什么樣的對父子。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賞析詞句、品評父子
操作:1.理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包含了幾層意思?
一是父親了不起,再是兒子了不起。
2.畫出文章當中能夠表現父子了不起的詞句(描寫父子語言的句子和描寫父親外貌和動作的句子),細細品讀,寫下感受,看看他們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3.指名讀自己畫出的句子或段落,說出理由,然后有感情的去朗讀它。
“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廢墟。”
“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些客觀的環境,給這位父親的救援帶來的極大地困難和危險,然而他又是怎樣做的呢?當其他的父母哭喊著離開的時候,這位父親又是怎樣做的呢?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再沒人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鍥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父愛的力量,終于掘開層層廢墟,看到了希望。
“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這句話既是父親挖掘下去的動力,又是兒子同死神搏斗,最終生還的信念。因為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的真誠的承諾,才有了兒子的: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可以看出兒子是從父親那里學會了愛!愛父親!愛別人!
角色轉換、感悟真情
閉上眼睛想一想自己如果出在當時的情景當中,你會怎樣做?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各種角色(父親、兒子、警察、……),來體會當時他們不同的心情。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編排課本劇,要注意不同人的語氣、語速和動作。
深情、齊讀課文,體會父子的了不起。
作業:
1.寫一篇對文中父親的人物賞析。提示:可以通過對文章當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及動作的描寫來進行分析,還可以把這位父親與其他父母不同的表現加以對比進行賞析。
2.想象一下,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地震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預習時學習新字詞,對于不懂的借助字典或者小組討論等各種方法,解決難題。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昔日、廢墟、 爆炸、瓦礫、破爛不堪”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3.積累描寫人物佳句,初步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認識八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如:“曼 墟 礫 爆”等生字。
教學難點:積累描寫人物佳句,初步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入情入境
1.PPT展示一系列有關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感人照片,特別是關于地震中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感人照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圖片中認識地震,感受父母之愛,緊扣主題,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圖片后感分享:
a.指名讓一兩個學生說說看照片后的感受,激發學生的感情。
b.師:同學們看了照片都有自己的感受。正所謂“地震無情,人有情”,地震雖然帶給人們無盡的災難,但在災難面前,我們不放棄不拋棄,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無論是圖片中的他們,還是課文中的這對父與子都是如此。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文,請打開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學習課文,擊破生字詞
1.聽課文錄音,自由朗讀課文劃出不懂的生字詞,不懂的生字可查字典或小組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生詞,再向老師提問解決。
2.針對學生情況和生字詞的難度,自主選擇重點字詞講解。 如:“曼 爆 顫 砸 ”等字。如:
爆 :注意偏旁是“火”,根據偏旁懂得區分“爆瀑 曝”,并以此對比聯想記憶。可組詞“爆炸”等。
砸:讀音是zá,平舌音。
顫: 讀音chàn 翹舌而且是前鼻音,可組詞“顫抖”等。 讀音zhàn 時,翹舌,可組詞“顫栗”等
礫:注意讀音不能成“樂(lè)”,而是讀li。可組詞“瓦礫”等
3. 學習多音字,對比記憶。先讓學生查字典并組詞,在黑板上板書出來,最后讓他們讀兩遍。
混 : hún(混話) 難: nán(困難) 顫:chàn(顫抖)
hùn(混亂) nàn(遇難) zhàn (顫栗)
4.討論記憶生詞方法
【設計意圖】: 討論記憶生詞方法,既加深學生的記憶的同時,又能讓學生消化生字詞,激發學生學習思維。
5.檢查生字,抽取同學,要求給出字詞,讀出讀音并解釋意思。
昔日:xī rì 以前的.日子,曾經,從前,大多用于寫回憶文,書面語等
爆炸:bào zhà 物體體積急劇膨大,使周圍氣壓發生強烈變化并產生巨大的聲響
瓦礫:wǎ lì 碎掉的磚瓦石塊。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
廢墟:fèi xū 城市、村莊遭受破壞或災害后變成的荒涼地方
破爛不堪: pò làn bù kān 破破爛爛的不成樣子。
顫抖:chàn dǒu 顫動,發抖
6齊讀生字詞,鞏固記憶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通過分組讀,自讀,齊讀,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感知課文,知道故事大概梗概。
2.在朗讀的基礎上,以競賽的方式,各小組找出描寫父親與孩子的語言、外貌、神態、心理的詞句。
3.有感情朗讀找到的句子,看那個小組找得有快又多,并且讀得最好。生評,師評。
【設計意圖】競賽的方式會讓學生更活躍地學習,同時也能更好達到“初步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的教學目標。
總結回顧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11個生字詞,并學習了三個多音字,而且大家在學習中發現了一些記憶生字詞方法,你們都很厲害,希望能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保持,現在我們再次齊讀課文,看你們能否讀準生字詞了。
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課文,并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多音字:
混 : hún(混話) 難: nán(困難)
hùn(混亂) nàn(遇難)
顫:chàn(顫抖)
zhàn (顫栗)
【設計意圖】由于其他的生字詞是在PPT上演示的,所以黑板上只板書多音字。
《地震中的父與子》(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復習生字詞
2.學會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能大概復述課文中的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父親搶救兒子的一切經過,解讀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2. 學會理解父母之愛,懂得感恩。
教學重點:了解父親搶救兒子的一切經過,解讀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難點:學生解讀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溫故知新
1.出示練習,讓學生復習上節課的生字詞.
a多音字填寫練習(抽個別學生回答)
混 : hún( ) 難: nán( ) 顫:chàn( )
hùn( ) nàn( ) zhàn ( )
2.讓學生默讀課文,請一兩個學生口述故事的大概情節.
【設計意圖】這樣的導入,有利于學生消化上節課遺留下的知識難點,同時讓學生復述故事,既達到鍛煉口語和膽量,也讓學生更加深這篇課文的了解,為接下來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以讀導學,感悟父親
1.自由朗讀,把上節課找出描寫父親的句子再讀幾次,用口頭語描述父親的形象
2.分角色朗讀父親與阻擋的人之間的對話。討論“父親真的是精神失常”?
3.讀課文,找出自己認為父親了不起的句子。為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讀自悟,讀出個性,讀出自我。
4.抓重點句子,設計提問,重點解讀
a:“不論發生什么事情,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板書“父親 愛”)
b:“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師: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而是要從8小時寫起?
(板書“挖”)
5.“體驗一分鐘”,讓學生閉著眼睛體驗一分鐘,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36小時的艱辛。
6.創新提問:假如父親挖了36個小時之后,卻發現兒子已經死了,這個父親還是“了不起“嗎?”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多角度去解讀課文,當這個殘酷的結局呈現在學生面前,對學生的感情是一種沖擊,但卻讓學生思考,更能堅定學生明白自己為什么而感動。
(三)高潮迭起,感悟兒子
1. 通過分角色朗讀,齊讀,競賽讀等方式,再次讓學生感受父子之間的“了不起”。
2. 在各種“讀”的基礎下,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能表現兒子的“了不起”,為什么?
3.分角色朗讀父子之間的對話,并模擬情境。
4.抓重點句子,設計提問,重點解讀。如:
a: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先出吧!”
師:兒子坐作出這個決定,他了不起嗎?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這么做的?
b:“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師:表達了兒子的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板書:信任)
5.個性閱讀,暢所欲言。學完本篇課文每個人都有很多感受,讓學生抒發感情,深化對文本的認識。
(四)拓展延伸
播放防震知識,讓學生學有所悟,學有所用,作用生活。
(五)總結回顧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這對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到父母之愛的偉大與無私。今天這節課,只是一個開始,以后我們都要懂得珍惜回報父母之愛,向這篇課文的小主人公學習,做一個勇敢又了不起的兒女。好不?
(附)板書設計
父 了不起 子
挖---------------→ 等
愛 信任
地震教學設計4
一、概述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時,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救出兒子和兒子同伴的傳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本篇課文的主要特點。作者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刻畫了一位偉大父親的形象,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父親因為有愛,堅持了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終于救出了兒子;兒子因為有愛,在黑暗的廢墟下,同樣不吃不喝38個小時,終于迎來了父親救助的時刻。愛與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這篇課文主要從具體描寫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從而學會愛別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第二課時以讀為主,以讀促悟,詳細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從課文中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理解內容,體會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變化較復雜。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我選擇了“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2個句子來解讀文本,擇取文章精華,刪繁就簡,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提升人物飽滿形象。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借助精心的設計,精妙的點撥,精彩的回應,牽引學生靈動于字里行間。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教學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巧妙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請同學們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很欣賞你用的一個詞:(冒著危險,奮不顧身,堅定信念……)但把時間、地點說清楚就更好了;他說清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再簡練點就好了。能重新說說嗎?
2、這對父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課文中是怎么說的?誰能快速找到并給大家讀一讀。
你真了不起!為了獎勵你,請你把了不起這三個字寫在黑板上。
(二)、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1、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別忙,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一下,單元導語提出了一個訓練重點,誰還記得?對,(出示閱讀提示)
2、學生交流,師巡視指導
七、教學評價設計
在課文的學習中,我與學生隨著這對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經歷了磨難,經歷了痛苦與喜悅,學會了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服輸,我們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們,成長了。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發現也思考著以下幾個問題:
1、如何更好的體現對比閱讀的層次性?
2、因為災難的不可體驗性,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八、幫助和總結
我想:課堂教學是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是有預設的。然而,課堂教學又是動態的,生成的,是有意外的,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捕捉住節外生枝的亮點,課堂就會隨時呈現出生成的美麗、意外的精彩。
地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能充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并通過朗讀體現。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強調“震”的寫法)
2、由“地震”你聯想到了什么?(3-5名)——地震是多么可怕呀!
3、這篇課文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的洛杉磯地震,你知道這一場怎樣的地震嗎?——結合課文具體描寫談談你的感受。(認真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結合課文的具體描寫談談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學生說,師小結30萬人,不到四分鐘,災難就是這樣突如其來、傷害巨大)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了一片廢墟。(師:昔日是一片歡聲笑語,今日是一片廢墟。這就是大地震帶給我們的慘烈對比
你們從課文描寫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了這場地震的可怕。看——這份圖片資料就記錄著洛杉磯這場慘烈的大地震后的情景。
4、放錄像——30秒(自動播放——加音樂)
5、高高飛架的交橋眨眼間變成了殘垣斷壁;漂亮的小轎車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攔腰砸斷;這個消防隊長望著豪華的商業街變成了一地瓦礫,束手無策;大地震后引發的大爆炸吞噬著人們最后的希望;昔日美麗的家園如今變成了這幅模樣。
6、帶著對地震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課題——通過初讀你知道在這場慘烈的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嗎?
(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
7、從這個故事中你感受到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學生自由發言)
課文中有一個概括性的詞語你找到了嗎?——板書:了不起(老師加強語氣)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這些人物作出了偉大壯舉,所以你們認為他們了不起!課文中為什么稱贊這對父與子了不起呢?
二、精讀悟情
認真默讀課文,深入課文語言,分別找出描寫父親和兒子的相關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他們的“了不起”。(父親的用——,兒子的用===)(課件)
自讀思考,老師巡視(2分鐘)
(一)感悟父親的了不起
先來讀讀你們找到描寫父親的語句——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第三段: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傷心),大喊……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絕望)后,……“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你從哪里體會到父親很傷心,從哪里感受到父親的絕望
板書:傷心—絕望—堅定
2、和其他父母一樣,這位父親在掩埋兒子的廢墟面前也曾有過傷心,也曾有過絕望,但是他為什么又如此堅定呢?是什么讓他走出了傷心與絕望?
課件出示:“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板書:無論……總……)這句話在課文中不止一次出現,你是否在其他段落中也找到了這句話?(指名讀)課件出示句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3、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為什么這句話會在父與子的腦海中反復出現,聯系你的實際猜想一下他們父子之間在發生什么事情時,會在一起?(語境的渲染)
(跌倒、生病、遇到困難……)
4、小結:這句充滿了親情,充滿了愛的承諾,讓父親產生了堅定(指板書)的信念,讓這位父親走出痛苦與絕望,變得了不起!(指板書)
5、再讀這段話(第三自然段)體會父親此時的心情。(齊讀)
6、(指名讀)誰的能夠把同學們帶到課文描寫的情景之中?同學們邊聽邊感受,邊想象。
7、在他的朗讀中,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2-3名)
8、你還想讀哪些句子,你還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
9、課件出示:第十二段:“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指名讀,(這一段中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1)理解前半句課件: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變紅色)
抓住“沒人再來阻擋他”,曾經有誰阻擋他,為什么?(危險)
確實太危險了,所以人們來阻擋他,那么為什么又沒人再來阻擋他了呢?難道此刻不危險了嗎?(因為不聽別人的勸阻,別人認為他精神失常了)
師:如此不顧危險,不聽勸阻,完全置生死于度外,在其他人看來真的有些失常了,但你們能理解這位父親嗎?——是堅定的信念支撐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課件出示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讀——
(2)讓我們再回到這片廢墟,再次走進這位父親,指名再讀這段話,你還從哪些語句中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為什么作者這樣不厭其煩的羅列時間的進程,而不是直接說他挖了38小時呢,
師小結:38個小時,如此漫長,每一分每一秒,父親都是在痛苦和絕望的交織中挺過來的啊,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作者的匠心就體現在艱難的時間流逝之中,這就是文字的魅力,讓我們定格在這38小時的挖掘,用深情的朗讀再次感受這位父親的了不起!
(3)除了漫長的時間之外,你還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這位父親的了不起。
課件出示句子: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先反紅,然后問這些是對父親的什么描寫?外貌,衣著)
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什么?
這38小時的挖掘過程中到底發生過什么?讓這位父親會變得如此憔悴不堪!
聯系當時的環境,聯系你對地震的了解,想象這38小時的艱難歷程——
(注意:這些想象有可能發生)
小結:你們說的這些危險在地震中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課件出示:
8小時——旁邊的`一處建筑(可能會)在余震中倒塌了
12小時——(也許會有)爆炸聲從不遠處傳來
24小時——一塊石頭(也許)砸到了父親身上
36小時——(還有可能)一個孩子的尸體出現在父親面前
此時他——滿藍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回到課件-鏈接)
引讀
課件強調——教師引導這就是偉大的父親形象——課文通過外貌描寫,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在廢墟中為了救兒子不顧一切的父親——他是多么了不起!(點寫法)
這位父親的形象讓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無數的這樣的畫面。
課外鏈接——汶川地震(圖片)
此刻你心中對這些父親、母親充滿了怎樣的情感?(敬佩、崇敬、愛戴……)
把你的理解,把你情感融入到課文的朗讀中吧!(齊讀)
(二)感悟兒子的了不起(6分)
父親畢竟是成年人,從年幼的兒子身上同學是不是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不起“呢?讀一讀,你們找到的描寫兒子的語句,說說,從哪里體會到兒子的了不起。
重點引導感悟以下段落:
1、課件出示句子:“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指名讀句子,說體會
阿曼達不僅自己臨危不懼,而且把父親給他的精神力量也傳染給了同伴,同學們想一想,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他會想些什么,會和伙伴們說些什么?
是什么讓這個年幼的孩子有如此的勇氣呢?
“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學生讀
現在老師就是埋在廢墟下的阿曼達的同學,此刻我非常害怕,不停的哭泣,如果你是阿曼達,你會怎樣安慰我?
進一步引導:我想我的爸爸媽媽了,他們一定以為我死了?
我已經好久沒有吃東西了,我快餓死了?我再也堅持不住了!
你爸爸真的回來救我們嗎?他是不是也以為我們都死了呢?
師:這句承諾,也同樣給了兒子堅定的信念,同樣讓兒子變得了不起!
你還找到哪些句子?
2、課件出示句子:“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再指名讀,說說讀出了什么?
在漆黑的瓦礫下煎熬了38個小時,大家都已經支撐不住了,早一分出去就會多一份安全,晚一分出去就會多一份危險,生死關頭,阿曼達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把希望留給了別人,所以,阿曼達真的了不起,齊讀。
三、總結全課。“總會跟我在一起”這是一句飽含愛的承諾啊,父親堅守承諾,兒子堅信承諾,這句愛的誓言成就了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課件出示:無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師引讀: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是這句話支撐著他——
當父親孤軍奮戰,傷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時候,給他力量,讓他挖了38小時之久的依然是這句話——
當阿曼達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又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
師:讓我們記住這對(讀課題)
讓我們記住,不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
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鏡頭永遠銘記于心(課件出示父子相擁的圖片及最后一段:師生共讀)你能把對課文的理解融匯成一個詞語,為這幅畫面命名嗎?
地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受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欣賞幾組圖片,你感受到了什么?(慈愛、幸福)父母的愛就如冬日里的暖陽,驅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溫暖、希望。
2、播放地震視頻。觀看幾組地震圖片。你又體會到了什么?(殘酷、偉大的愛)
3、教師導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殘酷,它無情地吞噬著這份親情,又讓這份偉大的愛顯現出人性的光輝。同樣,在美國洛杉磯的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對父子也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對父子,來學習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齊讀課題。
二、整體入手,感悟文本。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輔導。
交流。
三、細讀課文,感悟深情。
1、讀完全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對父子?(了不起)
你從文中的哪句話讀到的?讀這句話。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的在一起。)
2、看到這句話,你會產生什么疑問?(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就讓我們到文章中去尋找答案。生讀文,師巡視。
學習提示:
①畫一畫,畫出表現父親了不起的句子;
②讀一讀,在句子旁邊寫上感受。
③品一品,體會作者采用的描寫方法,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3、交流。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①自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36小時是多長時間?為什么不直接說他挖了36小時?(體現時間的漫長,挖掘的艱難,動作描寫,體現父親堅強執著。)
③沒人再來阻擋他,一個“再”字,你明白了什么?(曾經有人阻擋他。)
哪些人曾經阻擋他?(消防隊長,好心人,警察。)引讀
④為什么現在沒人來阻擋他呢?(人們認為他失常了。)
這位父親失常了嗎?他為什么要這樣挖下去?他為什么又能這樣挖下去呢?(因為他曾經對兒子說過: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⑤失常和不失常都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的愛。這是愛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是責任的驅使,是堅定信念和頑強毅力的支撐。讓我們帶著感動之情再讀這段話。
生讀。
4、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看到他為了找到廢墟下的你,30多個小時,顧不上喝水、吃飯,更顧不上睡覺;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幫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還是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時此刻,你會怎樣讀這段話?(生朗讀)(熱淚盈眶)
5、你的朗讀打動了我的心。請同學們輕輕的閉上眼睛,老師來讀這段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走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這段話中還有對父親的什么描寫?(外貌描寫)
6、讀寫訓練
父親強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他像瘋了一樣用手瘋狂的挖著……
8小時過去了,他的雙手 ,但他不敢用任何工具,他怕下一塊磚石面 ,他小心翼翼的挖著……
12小時過去了,父親挖的太累了,他多想 ,他多想 ,但是他知道 ,他是多么希望 多么希望 他的雙手
24小時過去了,父親呆滯的雙眼 ,滿臉 他的嘴里不停的念叨著 ,他的眼前仿佛浮現出往日兒子
36小時過去了,他的心中只有 他 的挖著……
他真是一位 的父親!
讀出堅強,讀出父愛。
四、補白填空,深化情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運用剛才學到的品味父親了不起的學習方法,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交流。
2、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①自讀,體會,讀出勇敢。
②走進阿曼達,補白想象
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8小時,12小時,廢墟里 ,阿曼達到 ,他對同學們說 。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24小時,36小時,廢墟里 ,阿曼達堅信 ,他對同學們說 。阿曼達,你真是一位 。
3、“不! 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一起。”
①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②一個“讓”字讓出了什么?
(無私,舍己為人。)一個7歲的孩子,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學,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讓我們懷著敬意在讀這段話。生讀
4、兒子得救了,是什么力量讓這對父子支撐到了見面的一刻? (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類似的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這句話就像一根紐帶,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系在一起。)
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生齊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當兒子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盡的希望——生齊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有了這份愛與信任,才使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現在,讓我們分享劫后余生的'幸福。
5、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的緊緊擁抱在一起。
圖片,配樂,請你幸福的讀一讀,讀出父子兩人劫后余生的喜悅,激動。
讀出父子之間互相信守諾言的信任,
讀出父親為有這樣勇敢的兒子的自豪,讀出兒子為有這樣堅強執著有責任感的父親的驕傲。
讓我們共同分享著幸福的時刻,讓我們把鏡頭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齊讀。
五、寫法指導,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同學們,課文中沒有一處直接寫父親偉大,但是卻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是從哪體會出來?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這正是本文的寫作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這些描寫。
2、高爾基說: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父愛,不僅僅表現在大災大難之中,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也體現著父愛的深沉。同學們,回想你與爸爸媽媽的一些故事,一定也有一些鏡頭,濕潤著我們的心靈。誰來談談你的故事。
2、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要對爸爸媽媽說呢?(讓我們把心中對父親的感激化為幾句簡單的話語,寫下來。)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這篇課文讓我們體會到深深的父愛,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跡,讓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把愛傳遞,讓世界充滿愛。
2閱讀有關父愛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等。
推薦閱讀:《背影》《秋天的懷念》《沒有一種冰不被陽光融化》《媽媽,我找了你好久》《父愛》
七、結束語。
一次地震,書寫著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
一句承諾,譜寫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頌歌。
父母之愛,是一部我們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要用一生去翻閱,去感受……
地震教學設計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安全意識,養成細心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在設計安全避震方案、模擬逃生等活動中,培養熱愛生活、珍愛生命以及團結互助、關愛他人的情感。
2、通過搜集資料,提高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擬定訪談提綱,在采訪中,能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二、活動準備:
1、課件
2、相關網站
3、小禮品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再現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學生探討怎樣應對地震的強烈欲望。
1、感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教師播放汶川地震的視頻,以低沉傷痛的語調講述:同學們,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我們永遠傷痛的日子,舉世震驚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當滿目瘡痍從眼前漂過,我們的心不由得縮緊了。特別是那些和你們一樣年齡的孩子們,生命的花朵還沒有完全綻放就在這無情的地震中凋零了。
師:看完這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
2、學生交流感受。
(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本課的中心問題
師:確實,地震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災難。看過視頻以后,關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問題?
1.學生分小組提出問題:(教師板書學生的問題)
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地震前兆?預測?自救?……
2.確定本節課主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價值。這節課我們就依次來研究這些問題。
(三)學生討論地震發生時的現象
師:結合看到的視頻資料和生活中的了解,來談一談地震發生時會發生什么現象?
學生匯報:
師總結:大地、建筑物在劇烈地晃動……
師:那是什么力量使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動甚至倒塌呢?
學生討論:
師總結:是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我們已經知道地殼是有一層一層的巖石組成的,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著的。
2.研究地震成因
師:這樣,我們可以根據之前所學的方法,來推測一下:地震的成因?
學生猜測。
師:大家說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出示課件。(1-7張)
3.教師課件資料補充:地殼內部是不斷運動的,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巖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振動,這就是地震。
教學過程:
回顧概括上節課知識要點,引入新課。
一、認識地震前兆
師:地震的破壞力確實巨大,地震的發生也不可避免,我們怎樣來對地震進行預測,減少災難的發生呢?
學生匯報。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地震前地下水、動物、天氣都會出現異常現象。(課件展示)
1.愛國教育
師:除了觀察地震前兆,還有先進的測震儀對地震進行預測。人們對地震的研究很早就開始了。
公元132年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預報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比歐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現在,人們預測地震的儀器越來越先進,日本發明制造的測震儀能在地震發生1分鐘前測出,但是1分鐘是何等的短暫!關于地震的預測人類還在不斷探索中,這項研究任務就落在了我們同學們身上。
2.避震小知識
師:既然地震的發生不可避免,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樣做呢?
學生討論、匯報。(10分鐘)
老師再補充一點,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這是前提,是至關重要的`。
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師:對于不同場合的自救方式同學們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不同場所避震方法
◆學校避震:
1、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4、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家庭避震:
1、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2、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空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1.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2.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3.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4.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1.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2.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3.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4.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5.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等。
◆高樓避震: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以上就是地震不同場所的逃生方法,另外加上地震九條須知:
1.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5.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7.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8.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第二課時
一、知識競賽試題
二、課堂避震演習:
大家知道的不少,做起來怎樣呢?
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次現場避震演習。
發生地震了,同學們不要慌張,抓緊進行自救。
師:大家做得很好,
師:希望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用知識守護我們的生命。
雖然我們懂得了很多,但是對于地震的預測我們仍然沒有辦法解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學學習中能夠做有心人,爭取在不遠的將來,讓預測地震就像天氣預報那樣平常、準確。有沒有信心?!
地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表達人物品質的方法。
2、通過課文的具體描寫,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父親從兒子身上汲取的力量。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的佳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探究重點
1、導語: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一對父子卻創造了神話般的契機,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對了不起的父子。
2、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
3、明確探究重點:你的問題正是這節課我們探究的重點,通過深入的學習,我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二)抓細節描寫品讀,體會情感
1、出示學習要求。
(1)默讀第2至23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不同符號畫出描寫父親和兒子的語句,想一想他們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2)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你認為誰了不起,說出理由。
(3)有感情的朗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2、學生靜心學習。
3、集體交流,匯報。
(1)父親了不起。
(出示句子。)
“他堅定地站起身,想那片廢墟走去。”
①聯系上下文,讀句子,談感受。
(聯系上文,我們知道父親找不到兒子很悲傷,但想起自己對兒子說的話,使他堅定信念要與兒子在一起,不管是死是活,他也要見到兒子,因為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
②有感情的朗讀句子,體會父親此時的決心。
(出示句子)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①讀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父親在挖掘時,有的父母在這片廢墟上痛苦,然后絕望地走開,也沒有動搖這位父親。當有人勸阻他時,他仍然堅定信念,埋頭接著挖,很令人感動。)
②聯系實際,談談當這位父親向他人求助時,為什么沒人回應他。
(地震后學校變成了廢墟,建筑物已經坍塌,當時的狀況使人們認為孩子一定不會有生還的可能,因此大家認為父親的行為是徒勞的。)
③教師點撥:當他人認為不可能、沒希望的時候,父親仍然堅定信念、不顧別人的勸阻,令我們敬佩。
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父親的心情。
(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①讀句子,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②句子中對父親的外貌描寫,你有什么感受?
③語言訓練。
多么_____的父親;多么_____的父親;多么_____的父親!
④教師點撥:當這位父親聽到從瓦礫堆底下傳出聲音,他終于成功了。你們認為它之所以掘開了厚厚廢墟的原因是什么呢?
(2)兒子了不起。
(出示句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①讀兒子的話,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體會。
②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出示句子)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干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讀兒子的`話,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體會。
4、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什么使他們創造出了奇跡呢?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父親曾經對兒子說的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1)想一想課文中幾次出現類似的話?為什么多次出現呢?
(2)教師點撥:類似的話反復出現,多處呼應,表現了父親的責任感和父愛的偉大,兒子對父親承諾的深信不疑,說明兒子對父親非常信賴,父子情深。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次父親回想起這句話,要讀出非常堅定的語氣。第二次出現是兒子說的,要讀出興奮的語氣。第三次還是兒子說的,要讀出兒子對父親信賴的語氣。
5、課文中沒有一處寫出父愛的偉大,卻讓我們體會得很深刻,你又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呢?
6、教師點撥: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細致刻畫,能表達出人物的思想品質,這正是作者的表達方法。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習作中也能掌握這種方法。
(三)升華情感,合理想象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此時此刻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不僅感動了我們,更感動了周圍的人,想象一下周圍的人會說些什么。
2、語言訓練。
(1)其他孩子的父母____地說“___________!”
(2)消防隊長____地說“__________!”
(3)警察____地說“__________!”
(4)勸他放棄努力的那位父親____地說“__________!”
3、小結。
同學們,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這對父子是了不起的,他們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契機,只就是愛的力量。
地震教學設計9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愛的偉大,感受父子深情。
2、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品讀,引導學生想象、體驗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體會“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含義。
重點:
1、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品讀,引導學生想象、體驗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難點:
1、體會“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師口述發生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一個感人的故事。生談感受。
手機留下了: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一、銜接導入,引出課題:
師:母子之情,感人至深。父子深情,也同樣能創造奇跡。同學們,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生齊讀課題,師板書: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口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2、師:通過讀書,你感受到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呢?引導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師板書:了不起 父 子
3、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先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用鉛筆劃記下來(表現父親了不起的用橫線劃記下來,表現兒子了不起的用波浪線劃記下來),旁批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體會。前后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交流。(師巡視,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
四、抓重點段,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1、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呢?請同學們先讀讀劃記的語句,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2、相機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生讀句子,談體會。教師相機板書:挖。
師:聯系我們剛剛讀過的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反饋。
師引讀:
師:他挖了8小時,在寒風吹拂的中午,人們會看到在地震后的瓦礫堆中,一位父親,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他挖了12小時,在夕陽照耀下的廢墟里,你仍看到一個疲憊不堪但堅持不輟的身影,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24小時過去了,又一個黎明即將來臨,在昏暗的廢墟中,你仍然看到,一位父親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36小時過去了,兩個白天一個黑夜過去了,在一片廢墟中,你依然看到,一位父親他――――生接讀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師:然而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接:兒子在等著我!
師:為什么父親挖了36小時,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棄?(因為兒子在等著父親,父親對兒子說過: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指導朗讀第3段,讀出父親的悲傷與堅定。
出示句子: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板書:不論……總……
3、相機指名讀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
4、相機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很多人都來阻擋父親的部分(第5-10段)。師:你覺得此時此刻父親是怎樣的心情?(懇切、期盼)
師生分角色讀:從“段5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至段10精神失常了。師讀眾人說的話,生讀父親的話。
5、師:為了救出兒子,父親克服了許多的困難呢。你能用“不論……總……”這樣的句式把父親遇到的.困難表述出來嗎?
師:總之,(生齊讀)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總之,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兒子在等著我。
師:永遠要跟兒子在一起的執著讓這位父親變得多么的了不起啊。所以父親----(師范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6、師:(播放小提琴演奏《沉思》)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想到他為了找到廢墟下的你,30多個小時,顧不上喝水、吃飯,更顧不上睡覺;沒有人理解他,更沒有人幫助他,他仍然在不停地挖呀,挖呀。此時此刻,你會怎樣讀這段話?
生朗讀。師評價。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背誦這段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走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生齊誦。
三、抓重點段,感受兒子的了不起。
1、接上文背誦,師引讀“第12段他挖到第38小時至第23段”
2、師: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兒子呢?你找到了哪些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師板書:兒子
3、相機引導學生體會:“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阿曼達相信,只要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他。他對父親特別的信賴。
師板書:只要……就……
師:當父親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阿曼達至少在瓦礫堆下等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師板書:等
創設情境:假如你就是阿曼達,你會想些什么,又會與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師:8小時過去了,阿曼達,我又渴又餓――生接
師:12小時過去了,阿曼達,這里黑極了,我害怕――生接
師:24小時過去了,36小時過去了,阿曼達,我們都會死的,沒有希望了,不會再有人來救我們了――生接
4、相機引導學生體會:“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讓別的孩子先出去,阿曼達是多么無私呀!
5、師:當父親與兒子經過生離死別再次聽到對方的聲音,此時此刻他們是怎樣的心情呢?(驚喜、激動)
6、分角色朗讀“第12段他挖到第38小時至第23段”(一生讀父親的話,一生讀阿曼達的話,其余學生讀旁白部分)
7、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造出了地震中的奇跡。同學們讓我們滿懷激動、自豪與喜悅之情齊聲朗讀課文的結尾。
8、師:是什么把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呢?(是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是兒子對父親的無限信賴,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系在一起。)
師板書:父子情深
9、師:(出示:“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類似的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句話就像一根紐帶,將地震中的父與子緊緊聯系在一起。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這句話,包含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包含了兒子對父親無比的信賴。)
四、小結:
師: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生齊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師:當兒子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限的希望——
生齊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一起!
師:讓我們記住這對——
生齊讀:地震中的父與子,了不起的父與子。
師:讓我們記住這句話——
生齊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同學們,請牢牢記住,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論發生什么事,總有親人、老師、同學、朋友和你在一起,總有許許多多深愛著你的人和你在一起。讓我們告訴自己,告訴汶川的同胞們,不論生死,不離不棄。(播放由成龍演唱的歌曲――《生死不離》高潮部課件。)不拋棄,不放棄,生死不離。師生齊讀《生死不離》高潮處歌詞。
五、作業:完成課后的小練筆。
板書: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挖 不論……總……
了不起 在一起 父子情深
兒子: 等 只要……就……
地震教學設計10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2分鐘)
1.導語:(板書“地震”二字)地震,這個詞對我們來說,曾經是那么陌生,我們聽父輩說過……的確,地震就是這樣殘酷,這樣無情,面對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轉瞬間灰飛煙滅,但是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次災難都顯現著人性的光輝,1994年,在美國洛杉機的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對父子就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故事!
2.補充板書課題“中的父與子”。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引入課文,為學習文本鋪墊情感基礎。】
二、出示目標,明確任務(1分鐘)
指名讀學習目標,強調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設計意圖:明確學習任務,做到有的放矢。】
三、檢查預習,扎實基礎(10分鐘)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教師叫寫本課的一組詞語,對子同學互相批閱,舉手匯報得分情況;組長組織交流,進行“錯字盤點”,教師隨機點撥。
2.組內交流有關地震的常識。
【設計意圖:從字詞、讀書入手,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四、嘗試探究,整體感知(10分鐘)
1.組長組織交流課前預習中探究問題的答案(探究問題詳見學案);
A.我會用簡單的語句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B.讀完課文后,你的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確定匯報方案。
【設計意圖:組內合作交流預習單中的探究問題,對文章進行整體感知,在例中繼續學習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時加強合作意識。】
五、展示匯報,交流成果(10分鐘)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全班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繼續學習刻畫人物的.形象方法。】
六、實踐悟理,拓展提升(5分鐘)
當堂完成“作業單”第一題,簡單交流。
【設計意圖:對所學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刻畫人物方法的變式練習】
七、點撥歸納,盤點收獲(2分鐘)
1.教師點撥:提取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回憶本節課的內容,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設計意圖:教師點撥歸納,強調學習重點;學生盤點收獲,養成整理習慣。】
八、課堂小結,布置作業(1分鐘)
1.結束語:(略)
2.作業:
A、完成作業單;
B、預習第二課時。
地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情景渲染、展開想象與聯想、感情朗讀、小練筆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展現“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現“阿曼達在廢墟下堅持信念,鼓勵同學”這一情景的相關段落。
3、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
教學難點: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1、師:昨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誰能說說在地震中,這對父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學生回顧、總結:1994年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獨自一人連續挖了38個小時,終于從廢墟里救出兒子。)
2、師: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生答師板書:了不起)
二、精讀課文,深入情境
1、自由讀文,思考:你從哪里感受到這對父子的了不起?將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劃一劃,讀一讀。(學生自由讀文,自主思考)
2、研讀課文
(1)感受父親的了不起(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感悟,并闡述)師重點引導: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師:在老師看來,這兩句話簡直就是一首詩,每一句都能讀出很多的聯想,請同學們深情地讀一讀,看看你讀出了什么?(自由讀,談感觸——齊讀)師:36小時啊,或者說是兩天一夜,或者說是五十多節課,在這么長的時間里,父親在一直不停地挖掘著。(板書:挖)要是你,你會感覺到什么?(通過數字來體會時間的長,理解父親的艱辛)指導朗讀,進一步感受時間的漫長,父親的艱辛。師提示:請你注意中間是逗號,該怎么樣讀?(課件:逗號變紅)師:在這36個小時當中,父親是怎樣度過的?請你想想父親遇到了哪些困難?(學生應該會結合傷痛、饑餓、疲倦、寒冷等回答)
小結:這是位多么了不起的父親啊,他沒有被饑餓、疲憊、傷痛所嚇倒,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再次有感情的齊讀)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師:這位父親就這樣不停地挖,挖到沒有人再來阻擋他,在這,你又讀出了什么呢?為什么沒有人再來阻擋他呢?通過大家不同角度的勸說感受父親的堅定。(適時理解父親“精神失常”)通過師生接讀進一步體會父親的堅定信念。(失聲配合讀)
師導語:同學們,你們剛剛關注到了父親的外貌,關注到了父親的語言,往往細微之處見真情啊,你們關注到了父親望著好心人那發直的眼神了嗎?(指名讀)師:人們都說眼睛是人心靈的窗口,透過父親這發直的眼神,你們讀懂了父親的心嗎?他在想什么呢?(聯系、緊扣中心句:“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師引讀:這位可憐的父親,扛著肉體的'傷痛,扛著精神的壓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這么做?(“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是呀!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當他看到漂亮的三層教學樓變為廢墟、悲痛欲絕的時候,支持他的就是這句話——生接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當他一次次想放棄的時候,回響在他耳邊的還是這句話——生接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當他傷痕累累就要倒下,給他力量的還是這句話——生接讀(“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師導語:這句話讓父親成為一座大山,這首詩也是大山的寫照,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讀這首詩:課件: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2、感受兒子了不起師:正當父親在廢墟中不停地挖掘的時候,阿曼達就在廢墟下——(板書:等)同學們,阿曼達身上是否也有打動你的地方呢?(自由讀,感悟體會)重點引導理解:“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體會兒子的先人后己。“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通過想象困境感受兒子的了不起。師:在這漫長的等待中,阿曼達和同學們會遇到哪些困難呢?阿曼達會對自己說些什么?會和同學們說了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自由寫,交流)
師導語:黑暗、饑餓、恐懼,這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更何況年僅七歲的阿曼達啊,可正因他堅信“不論發生什么,父親總會跟他在一起”,使他不僅戰勝了死亡,還鼓勵同伴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3、回味“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感悟文章寫法。
師:這句話為什么反復出現?師引讀: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讓父親充滿了無窮的力量。生接讀——當兒子饑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無窮的希望。生接讀——小結:正是這個信念,正是這源于父子之間深深的愛,使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創造了地震中的奇跡,讓我們深情地讀讀故事的最后。(讀出幸福,劫后余生的幸福,一種由衷的贊嘆。)(板書:畫“心”)
三、 總結拓展,深化情感
1、 師:讀到這里,我相信每個同學對這對父子一定有了新的理解。(生自由暢談)
2、 師小結:每個同學的想法都是有道理的,父親不顧一切地挖,兒子堅忍不拔地等,他們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精神,力量。父愛無處不在,同樣也有這樣一位父親————(師配樂朗讀課外資料——《意林》)生談感受
3、 總結深化,描述親情師: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在災難、痛苦面前,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獨自承擔,他們用最純真的行動譜寫了一曲曲親情的贊歌!(多媒體出示兩句描寫親情的詩句——有感情朗讀)我相信學了今天的這篇課文,你對親情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用上這樣的句式寫一寫!(課堂小練筆)
四、作業布置
1、 配樂有感情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并積累誦讀。
2、說說父母親為我們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卻有飽含父母之愛的事,選一件動筆寫一寫。
板書設計:17、地震中的父與子父、挖了不起子等
地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2.在品讀文本中,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了不起的父與子”具體分析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不起的父與子,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有哪些變化?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都在父母的關愛中快樂地成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親情有了越來越深切的體會。親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燭光,沖破夜幕;親情是冬日里溫暖的陽光,驅走嚴寒。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
2.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所講的內容,文中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二、品讀感悟,體會親情
(一)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1.這對父子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所作所為源自于父親所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2.這句話首先出現在課文的哪里?
3.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父親想到這句話時,前后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4.誰能思考的更深入,透過這些表現體會出父親心情、態度的變化。指導朗讀。
5.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深的父愛、堅定的信念再讀這一段。
6.就在父親帶著頑強的信念開始挖掘自己的兒子時,其他父母也來了,他們如何表現呢?
7.透過他們的表現,體會父母此時的心情。
8.就在這些父母放棄挖掘的時候,還有哪些人物也對這位父親提出了善意的阻擋?
9.是啊,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那這時究竟發生了什么?我們一起去看看。
10.看到這樣的情景,大家認為阿曼達和同學們還有生還的希望嗎?
11.就在這些父母都放棄的情況下,父親是怎樣做的呢?對此,作者進行了深入的描寫?
12.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指名讀。這一句,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時間長父親很愛他的孩子父親很偉大他很想救自己的孩子)
(2)是呀,36小時啊,那是兩個白天一個夜晚呀!父親在這不吃不喝,不休息的36小時中都做著什么?他可能會遇到什么情況?是啊,這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讓我們讀出很多聯想,同時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動。指導讀。
(3)為什么作者不直接寫父親挖了36小時,而要羅列這些時間的數字呢?又是這簡單的四個數字,我們感受到了父親的艱辛、勞累、危險與堅持。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4)就讓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展開大膽的推測,回到地震的現場去。
(5)從看到的這一個個鏡頭中,你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6)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他不斷地在痛苦中瘋狂地挖,他挖的哪是廢墟啊!他挖的是飽含血淚的情,令人心痛的愛的啊──請帶著敬佩之情再次感受父愛的偉大。
13.同學們,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體現了父親的了不起?
預設: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重點抓住“沖”這個動作,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擔心的心情,他迫切想知道孩子的情況。)
師:(哦,你找的是這句)其實你仔細品讀這句話,只要抓住一個字,一個表動作的字就可以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擔心,父親對兒子的濃濃的愛意?是哪個字呢?
生:沖
師:是的“沖”,那它體現了父親怎樣一個心情呢?
生: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擔心,迫切,著急(板書:擔心、迫切)
14.讀到這里,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15.剛才我們一起通過父親的外貌、動作、語言感受到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在以后描寫人物的習作中,我們也可以學習作者這些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
(二)體會兒子的了不起:
1.文中深沉的父愛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親,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兒子。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兒子的了不起呢?
2.學生匯報,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預設:
A.“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這句話為什么打動了你?
B.“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3.讓我們跟隨阿曼達,想象一下,就在1994年美國發生地震的一剎那,忽然樓房晃動起來,身體也跟隨著晃動,教學樓象山一樣向我們壓下來,把我們送進了漆黑的廢墟底下,只聽見四周是────
4.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我們已經感受到,廢墟底下的阿曼達是那樣的了不起!他在廢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時啊!在這38小時里他都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用你的心去感受,用語言闡述。
5.總結:阿曼達舍己為人的精神真了不起。正是因為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充滿了愛,阿曼達才會這樣信任自己的父親,才會在危難中先想到自己的同學,最終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用血脈親情創造了愛的奇跡。
(1)齊讀最后一段。是什么讓他們父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2)教師引讀:
A.當父親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時,是這句話讓他堅持了下來……(課件出示:“不論發生什么,我們總會在一起。”)學生齊讀
B.當兒子面對恐懼和危險,艱難等待時,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他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
C.讓我們記住這對了不起的父子,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們總會在一起。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災難,那個時候,不要驚慌,不要忙亂,要有必勝的信念,要相信,不論發生什么,我們的父母總會和我們在一起。
三、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1.天下父母千千萬,愛子之情卻一樣深。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大地震后始終縈繞在腦海的'一幅幅畫面,同學們請看。(課件音樂起,陸續出現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圖片,學生解說)
圖1:(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位悲痛欲絕的父親用淚水告訴我們什么才是他最深的傷害)
圖2:(他叫程林祥,地震后,他趕到學校,從廢墟中扒出兒子的尸體艱難地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了近10個小時,原因只有一個,他要讓兒子回家。)
圖3:(汶川地震的廢墟下也有這么一位母親:在最危急的瞬間,她用身體掩護了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通過手機短信給孩子留下這樣的一條手機短信:“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能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
2.師小結:這就是父母之愛,自始至終不放棄,不拋棄,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讓我們記住這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他們用愛與信任創造了生命的奇跡,為我們演繹了一曲生死不離的親情贊歌。(出示課件:詩歌生死不離學生齊朗誦)
四、布置作業
1.擁抱你的父親三分鐘,寫出你的感受。
2.搜集描寫父愛,母愛的詩或文章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
偉大的父愛
地震中的父與子創造奇跡
堅定的信念
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文章真摯感人,讀后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本節課在設計時我立足語文,緊扣文本,設定的目標力求做到簡明,使學生在反復觸摸文本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受,實現目標的有效達成。本節課的教學實施基本達到我們預設的效果,較好的體現了本色的語文課堂,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但文章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生離死別的痛苦學生很少有體驗。
所以在教學的開始,通過深情的導語將學生帶入文本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積極地投入,展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多元對話。
二、抓住文眼,聚焦形象。
這篇文章中,堅定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可是,本文很長,時間又有限,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的,我們采取了“刪繁就簡”的教學策略,決定抓住“兩個突破點”整體規劃全文教學。這兩個突破點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這是文章的精華所在!把這兩個點拿出來,以點帶面,在這兩個點上把朗讀、感受、體驗、想象、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使其發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效。
三、通過朗讀,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父母之情,學生日日都在感受。其情平實無華,卻在細微之處,孩子們沒有機會去體會那么轟轟烈烈的情感爆發。而《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正能體現這種情感,我們以“情感”為主線,抓住文中的父親為了救出自己的兒子不停地挖,經歷了好心人拉住他、消防隊長擋住他、警察勸他、人們都認為他精神失常,搖頭嘆息離開他,引導學生切身想象父親當時的心理,讓學生感同身受,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景中,體會到父親此時此刻即使疲憊不堪也不愿意放棄。然后抓住“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多元解讀,突出亮點。可以說朗讀使學生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朗讀使他們的心靈受到熏陶,從而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感受文本的強烈震撼,引起共鳴。
四、綜合訓練,讀想結合。
本節課在教師的范讀中,請學生閉眼想象,在漫長的36小時里究竟會發生怎樣觸目驚心的場面?父親怎么會變得傷痕累累、憔悴不堪?漫長的38個小時里,阿曼達在漆黑的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些環節的設計,都是想通過不同角度、不同訓練點、不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句意,并在美好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人文熏陶。
教學是個缺撼的藝術,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們感到還有許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一、第一個環節的導入有誤,把問題設置的有些難:父親想到這句話時,前后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由于沒有前面學習一、二自然段的的鋪墊,因此學生沒有情感體驗,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這是這節課最大的失敗之處。
二、要注意與學生的情感共振。這節課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對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情感理解,沒有達到與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我覺得教師在課文處理上有些挖掘不到位,如:兒子的表現部分,教學中讓學生探討對這個孩子阿曼達的看法,學生往往只著眼于他對同學的關愛,謙讓。但其實這些放在平日里非常正常,然而現在是在極其危險的境地,這個地方隨時可能有危險,兒子很有可能因此而死亡,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的話我想可以更升華兒子的了不起,以及他心中的信念--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四、教師的主導能力不夠,對課堂中的生成的精彩之處沒有及時地捕捉和創造。課上幾次問到“父親為什么這么堅持”“兒子為什么這么堅持”時,學生只是提到那個信念,如果教師能夠再及時點拔一下,學生一定會提到父愛或父親極強的責任心,兒子和父親情深等等,這樣會更加深化主題。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嘗試,給我帶來的是更多的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的反思、探索,才能讓自己的課堂真正充滿勃勃生機,讓激情真正的涌動于課堂!
地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有哪些變化, 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父愛的偉大的。
3、體會文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什么嗎?
2、是啊,從古到今,贊頌媽媽的詩句、篇章有很多,母親用她無私的愛哺育著自己的兒女,然而,我們卻忽略了父親給予兒女的愛。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第十七課,體驗生命中另一份偉大的愛——父愛。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2、地震中父親和兒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生交流匯報。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細細品讀,寫下感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聚焦父親,感受“愛”的了不起。
師生交流后,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以下語句: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了什么?(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文中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痛苦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四、悉心關注兒子,感受“讓”的了不起。
1、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2、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3、師小結: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生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五、拓展延伸,為豐滿“愛”而吟誦。
1、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跡”此時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筆就把心里想得寫下來。
2、教師與學生交流感受。
3、父親的形象已經刻在我的心中,父親的這種讓人心痛地愛,我們深深地感動。此時,我想起了一本書《感悟父愛》,在書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很感人,很有哲理,請大家一起讀讀: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4、同學們,課余時間你們可以讀讀《感悟父愛》這本書,相信你們一定收獲不少!
六、板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愛
父 子
信任
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堅定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可是,高年級的文章這么長,時間又有限制,如何才能做到長文短教呢?在組內我們認真分析后,決定抓住“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進行教學。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毫不動搖的信念:“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兩個基本點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在這兩個點上把朗讀、感受、想象結合起來,反復誦讀、反復感悟,使其發揮以點帶面的功效。
課前設計時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在對語言文字準確、細膩、深入地把握中獲得體驗,以增強語感。比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先指導學生從時間上讀出父親的勞累;再接著從父親的形象上讀出父親偉大的愛。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他們的心靈受到熏陶,從而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可是在教學中,由于我的語言過于平淡,沒有激情,沒能調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雖然學生能體會到父親救兒子的那種著急、悲痛的心情,但是讀的時候過于拘謹,語調也很平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地震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感悟父與子的“了不起”。感受堅定的信念與愛的傳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二、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教學準備:
視頻、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真實的歷史記錄。1994
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看。(出示視頻)
2、誰來說說你此時的心情?
3、對啊,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是今人觸目驚心的!橋梁坍塌,山崩地
裂,房屋倒塌,人們無家可歸,成千上萬的人被埋在廢墟下。就在這片廢墟中,演譯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是——(齊讀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學習課文,體會感情。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子?
2、請同學們打開書本93頁,快速地瀏覽課文,畫出夸獎這對父子的一1
句話。[板書:了不起]
3、課文中哪些描寫讓你感受到這對父子的了不起?請你們默讀課文,畫
出相關的句子。
4、我們先來看看父親的了不起。你從哪些描寫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請
你說說。
(1)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2)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指名2個說)
(3)為了兒子,父親不顧一切。8小時過去了,父親在干什么?(指名說)12小時過去了,父親在干什么?(指名說)24小時過去了,父親在干什么?(指名說)36小時過去了,父親仍然在干什么?(齊答)
(4)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嗎?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啊?
(5)我們來看看這個句子,出示:他挖了36小時,??阻擋他。自由讀讀這兩句話,哪個句子表達得更好?好在哪里?(指名說)
(6)男女讀,全班齊讀。
(7)句子中的“再”說明了什么?
(8)自由讀課文5-10段,找一找哪些人曾來阻止過父親,是怎樣阻止的?而父親又是怎樣回答的?匯報。
(9)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他們的對話,好心人在哪里?消防隊長呢?警察?老師來做父親。
(10)從父親的回答中,你聽懂了什么?
(11)是啊,這位精疲力竭的父親不但沒有放棄,反而希望更多的人來幫助他,因為他曾經對兒子說過——(出示:無論發生??男女讀)
(12)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13)我們一起去看看此時此刻父親的樣子吧。
出示: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齊讀)
(14)你有什么感受?
(15)這位父親可能面臨著什么?
(16)他可能會隨時失去生命,但他放棄了嗎?經過36小時的挖掘,你看到了父親的臉上??手上??你還看到了什么?
(17)盡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支撐他的依然是這句話: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18)讓我們再一次看看這位父親,記住這位父親。(齊讀外貌句子)
(19)這些句子是對父親的外貌描寫,作者抓住了父親的臉、雙眼、衣服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偉大的父親,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所以在我們平時的習作中,也要學習這種寫法,抓細節,顯真情。
(20)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挖到第38小時時,傳來了一個聲音:“爸爸,是你嗎?”38小時的不眠不休,38小時的艱苦挖掘,終于有了回應。此時父親的心情怎樣?
5、讓我們走進父子重逢的那一刻,自由讀12-24段,找找你從哪里感受到兒子的了不起?匯報。出示:我告訴同學不要害怕??
(1)我們一起來讀讀兒子的這句話。
(2)同學們,如果是你在這樣的廢墟中呆了38個小時沒有人來救你,你有什么感受?阿曼達也是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啊,但是他沒有害怕。想象一下,在這38小時的漫長等待中,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寫在練習紙上。
(課堂小練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依然沒有人來救他們。同學們都嚇得大哭起來,阿曼達對他們說:“”;同學們覺得沒希望了,都垂頭喪氣時,阿曼達想:“”)
(3)匯報。阿曼達,你是怎樣說的?怎么樣想的?
(4)從阿曼達的回答中,你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孩子?(指名2)
(5)阿曼達能這樣堅持,是因為他相信這樣一個承諾: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6)所以,堅強的阿曼達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出示:不論發生什么,爸爸總會跟我在一起!(齊讀)。
(7)可怕的大地震,摧毀不了父親救兒子的`心;可怕的大地震,嚇不倒在廢墟中苦苦等待的兒子。這對了不起的父子,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是因為他們堅信——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8)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6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9)就是這樣一個承諾,在文章中卻起著神奇的作用。這個承諾就是——出示:無論發生??齊讀,
(10)這樣簡單的一個承諾,創造了生命的奇跡。讓我們一起來夸夸這對了不起的父子。
出示: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三、總結:
同學們,這是一個愛的故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父親,一個偉大而又平凡的名字。他用瘦弱的身軀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藍天;他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園。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也曾深情地贊美——出示高爾基的名言,齊讀。
高爾基也曾深情地贊美:“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好好地品讀父親的這一份愛,回報這一份愛。這是我們今天的作業。
四、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子
愛信任
地震教學設計15
教材簡析:
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目標:
1.掌握“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歡聲笑語、血絲,血跡。”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詞入境,引入課題
1、我經常跟老師們說我們班同學的朗讀水平特別好,連讀詞都非常入情,今天就讓大家領略一番了,一起先來看一組詞語,誰愿意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第一組詞語:混亂廢墟瓦礫爆炸破爛不堪
2、說說由這些詞想到了什么?
3、是呀,多少無辜的生命在這次地震中夭折,多少高遠的志向在這次地震中破滅,多少年幼的孩子要從此孤身一人!讓我們一起再讀這些詞。(學生讀詞)
出示第二組詞語:疾步絕望顫抖
4、說說又讓你想到了什么?
5、突如其來的地震中震跨的不僅僅是房屋,還有許多人的心。今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讓我們對這些詞感同深受。讓我們一起讀。(學生讀詞)(評:詞語都能讀的如此入情,相信等下學習課文會更精彩)
6.1994年4月美國的洛杉磯也經受了一場災難,讓我們一起看一段錄像。(多媒體播放錄像)
7、在這場災難中,幾萬座房子倒塌,幾萬人無家可歸,成千上萬的人被埋在廢墟下,災難給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也考驗著人們的毅志,在歷史的長河中,似乎每場災難都能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在這片廢墟中同樣演繹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的名字告訴大家。(課件出示課題,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切入文本,初步感受
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第93頁,按要求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課件出示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2、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由讀文。
2、再次讀詞。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小結:的確,面對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轉瞬間灰飛煙滅,可就在這樣的災難中,這對父與子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跡。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文中是怎么評價這一對父與子的?(學生回答)
三、細讀文本,體會情感
是啊,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學生齊讀)
那么課文是怎樣寫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的?又是什么力量使這對在地震中分離了整整38個小時的父子得以無比幸福的擁抱在一起的呢?讓我們深入文本,細細研究體會。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2—12自然段,為父親的了不起找到有力的證據,劃出最能打動你的詞語或句子,可以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2、學生自學。
3、交流體會。
四、總結拓展,升華情感
1、此時你最想對父親說什么?(生答)
2、同學們,令我們感動的地方太多太多了。通過學習,我想父親的形象已深深地刻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在感受父愛的同時也別忘了回報吧!至于兒子的了不起體現在哪些地方,我們下節課再細細感受。最后讓我們共同欣賞一首描寫父愛的小詩。(配樂)
致我最親愛的父親
曾經
你堅定的雙腳
踏著坎坷崎嶇的山徑
在每一個拂曉的早晨
走向熟悉的.田地
用滴滴的汗珠
滋潤我童年的夢想
風雨無情吹打
歲月無痕流過
你無怨無悔
蒼老的身軀
總在昏黃的深秋
化為如血的殘陽
照向牽掛的遠方
站在都市的高樓
回望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父親我的父親
依然是山水里
最動人的一道風景
思憶他那疲憊的身影
淚水已模糊我的雙眸
酸澀得無法品味。
父愛如歌聲永遠縈懷
在我心靈最深處
【地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08-27
地震!地震!作文04-02
地震了_關于地震的作文02-15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教學設計07-13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8-23
《》教學設計09-27
《地震中的父與子》語文教學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