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5篇【熱】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
本課時主要學習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思路,理解說明順序。
2、理解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一、連問速答,整體感知,梳理思路,理解說明順序。(20分鐘)
1、發“導學案一”,學生在“問題串”的引導下默讀理解課文,并在課本上簡單批注。
2、組內質疑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學案上的各串問題。
問題串1、
①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②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方法來進行說明?
③把石拱橋的橋洞比做什么?有什么好處?
④這段中還用了另一種說明方法,知不知道?
問題串2、
①第二段說明的事物是什么?
②從第二段中找出點明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③石拱橋包不包括中國石拱橋?
④這段中所說的石拱橋的特點。是不是中國石拱橋也具備?
問題串3、
①第三自然段說明的事物是什么?
②從這段中你可以知道中國石拱橋的什么特點?
③這段課文中舉出旅人橋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
問題串4、
①第4、5段在說明什么事物?
②趙州橋和中國石拱橋什么關系?
問題串5、
①從第6自然段往下看,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來說明盧溝橋?
②盧溝橋和趙州橋在建筑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③雖然一個獨拱一個練功,但它們都是什么?
④課文說明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目的是什么?
⑤在課前提示中有一句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能不能找出來?
問題串6、
①第9自然段是個設問式的段落。那么這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
②答案是什么?
③你迅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是什么?
問題串7、
①第10段在說明什么內容?
②第10段的第一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設計說明:1、此學習環節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了解各自然段說明的主要內容,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梳理說明順序。2、指導學生迅速提煉一段話的主要內容,并適時點撥學法。3、對學生進行思維敏捷、表達順暢的訓練。)
二、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并進行應試訓練。(25分鐘)
1、出示句子:《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1)“大約”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2)“可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有記載的”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2、出示句子:(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 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
(1)“在當時”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2)“可算”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這是考試中常見的.題型,也是考試中的難點。怎樣用有條理的語言來回答這類問題呢?
(1)教師結合具體的例子進行示范表述。
(2)屏幕出示提示,學生表述訓練。
(3)同桌互說互聽,在說與聽中強化訓練。
4、背誦積累上面的兩個句子。
5、學法指導:說明文的語言準確,往往體現在哪些詞語上?
6、質疑課文:本文中有沒有語言不準確的地方呢?
(引用田賀書老師文章)
(設計說明:1、在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說明事物要用詞準確的基礎山個,結合典型句子,進一步理解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2、課堂教學與考試緊密結合,對中考中的此類題型進行指導訓練。3、把課后“研討與練習”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并創造性地進行使用——考慮學情有所選擇并適當降低難度。4、質疑課文,培養科學精神。)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一、認識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和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二、理解選擇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特征的寫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以及時間從先到后說明事物的順序。
四、學習說明文準確、精練的語言。
授課班級:八年級(3)班
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兩級分化較為嚴重,部分學生有厭學、棄學現象。這就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上課必須更為耐心、細致,更具針對性。
教學設想:
一、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以代表性事例說明事物特征的寫作方法和準確運用語言的特點。
二、本文的說明順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時間上則從先到后。要學生理解這一點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結構層次的基礎上層層深入地加以說明。
三、本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必須結合課文有機地進行。
四、布置預習,運用工具書弄懂生字詞,閱讀課文,了解基本內容,劃分段落層次。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檢查預習,劃分段落層次,學習用代表性例子說明事物特征的寫作方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橋是什么?(學生回答)“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由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了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他幾十年致力于橋梁的設計、研究和教學工作。30年代,他主持設計和修建了錢塘江大橋(聯系《觀潮》);50年代又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工作。他寫過大量的介紹橋梁知識的書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紹我國石拱橋的說明文章。
什么是說明文?說明文就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它有兩種類型:說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我們七年級時學的'《看云識天氣》就是闡明事理的說明文。
二、練習:(檢查預習)
1、正音正字:
洨(xiáo)勻稱(yúnchèn)鷟(zhuó)僉(qiān)河堤(dī)
2、補充解詞:
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繪或模仿得生動逼真。惟,特別;肖,相似。
絕倫:獨一無二,無可比擬。
推崇:很尊重。
三、學習:
1、范讀課文。
2、指名讓學生分段,歸納段意,教師小結。
本文共10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國石拱橋的發展。
四、探究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的特點。指名讓學生分別回答,互相糾正、補充,教師板書小結。
石拱橋:橋洞為弧形,橋梁史上出現得較早,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
盧溝橋:石拱相聯,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2、討論:中國的石拱橋很多,都有相同的特點,作者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說明的例子?
3、。討論:既然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作者為什么不選一個而要選兩個呢?
五、清理知識點、小結:
趙州橋和盧溝橋歷史悠久,氣魄宏偉、馳名中外,有中國石拱橋的典型特點,很有代表性。選擇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使讀者對被說明事物的特征認識得更具體、更明確、更深刻。
趙州橋和盧溝橋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前者是“獨拱”石橋,后者是“聯拱”石橋,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作者選擇兩例可以起到互相對照、互相補充的作用,說明了中國石拱橋形式多樣、多彩多姿的特點。
七、布置課后作業:《金牌練習冊》11課。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學會運用。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順序、脈絡,理解趙州橋的特點。
3.了解石拱橋的特點,激發對橋梁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同教學目標2。
教學難點:本文的說明順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辨清字形,讀準字音
洨()河勻稱()張鷟()橋墩()惟妙惟肖()
2、釋詞:
(1)巧妙絕倫
(2)和諧
(3)惟妙惟肖
(4)勻稱
(5)推崇
(6)古樸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解釋
“橋”。橋是這么簡單,但橋又是充滿魅力的,它集實用功能與審美價值于
一身。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橋的這些特點。
(2)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3)檢查預習
2.初讀感知,整體把握文意
請生閱讀課文,師指導理清思路:
(1)石拱橋的特點(第1—2段)(2)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第3—9段)
(3)中國石拱橋的發展(第10段)
《中國石拱橋》是篇科技說明文。在本文中,作者從石拱橋說到中國石拱
橋,又說到中國石拱橋中的杰作:趙州橋和盧溝橋。末了,說到中國石拱橋的發展。這是運用從一般引向個別的寫法。這樣寫的好處是章法清楚,結構嚴密。
現在,我們按這個順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樣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3.請思考下列問題:
(1)石拱橋有些什么特點?找出有關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2)我國石拱橋有些什么特點?試概括。
4、細讀課文第五節,研究趙州橋的特點。
作者在說明趙州橋的特點時,先總述,然后從四個方面進行分述。在整個說明過程中,既說明了趙州橋有一般石拱橋所共有的特點,又說明了它獨有的特點。從課文里找出有關語句,哪些是屬于共有的,哪些是屬于獨有的?
5.指導生理清順序
(1)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介紹中國石拱橋的?
(2)文章抓住哪些特點說明,又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
三、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諧()③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組詞。
①橋dūn()②xiáo()河③飲jiàn()④ɡǒnɡ()橋
3.下面四個句子,說明不嚴密,不準確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B.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C.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D.全橋結構勻稱,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四、布置作業
1.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數據。
2.閱讀課后練習三兩篇短文,比較其文體特點。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4
【實用教案】
創意說明:這篇文章是說明文,學生可能有點畏難情緒,本設計通過學生扮演三種感興趣的不同身份的人,帶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說明文文體特征的認識、對說明文學習方法的嘗試。三種身份,由課內到課外,由知識到運用,由感性到理性,重點突破實物說明文抓住特征進行說明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了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二、當解說員──向你介紹文中的橋
學生讀好課文,各抒己見。
師生討論,明確:
解說時,必須緊緊抓住橋的特點來說,文章首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即──形式優美、結構堅固,再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除了形式優美、結構堅固外,還有悠久的歷史和驚人的成就,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具體實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 ,在解說時,要說清楚橋的特點,如趙州橋:到現在有1300多年了,全長37.4米,橋的形狀是象一張弓,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另外,橋的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石欄石板也雕刻的古樸美觀。盧溝橋:距今800多年了,從沒出過事,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八米,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是有名的少見的聯拱石橋。在解說時,要注意兩座橋的不同點,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而且制造奇特,拱上加拱的設計很有特色。盧溝橋除了歷史悠久、形式優美外,和趙州橋不同的是,它是聯拱石橋,各拱相聯。
小結:通過當解說員,我們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通過解說兩座橋的特點,我們又明白了,當你要向別人介紹某事物時,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把握同一類事物的特征,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每個事物都有“個性”,同時又具備同類事物的“共性”,“共性”又存在于“個性”之中,抓一類事物的特征,就是在諸多的“個性”之中找“共性”。
三、做導游──為你描述家鄉的橋
要是讓你做導游,給同學們介紹你熟悉的家鄉的橋,你會介紹些什么?
學生思考,發表觀點。可以從理性的角度說個大概,也可結合具體的例子細細的說。
學生一起歸納陳述角度:側重于橋自身,可說修建時間、準確位置、得名原因、地位作用、突出特點、外部形態(概貌、規模、大小、裝飾)、周圍環境、內部結構、建造原理、改造情況等;側重于橋與人的關系,可說橋的人文環境、橋邊的故事、橋的變遷,尤其要說出“我”與橋的故事和“我”對橋的感情。
小結:平常寫關于橋的敘事性文體,橋本身很少會吸引我們關注的目光,除了我們認為為的是描述“我”眼中心中的這座橋,盡可能展現它的“個性”,而這種描述往往會因為加入太多個人的情感而特別容易打動人,這是記敘性文體的優勢。
四、做有心人──來發現文章的表達特點
讓學生再讀課文,來感受一下本篇文章的表達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此環節讓學生充分討論后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可能會說文章讀的沒有意思,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吸引人的故事,也沒有富有詩意的句子,也不注意什么鋪墊等等。總之,讓他們充分的說,還可以引導他們從具體表達上說,有可能會說,文章好多數據,還有的地方有序號等等。
明確:本篇文章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文章有很大不同,如沒有貫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濃郁的感情打動人,不注重細致入微的描寫刻畫等。這就是說明文,就是通過解說,使人明了的一種文體,是客觀的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是給讀者以科學的知識、科學的認識事物的方法。說明文有一定的順序,常見的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讀說明文的時候,可以先理清說明順序,怎樣理呢?可以先逐段概括內容要點,再把內容相近的段并成一部分,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若干部分,歸納出每部分的大意,將這些大意依次銜接起來,就能得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對你的閱讀就能起一個很好的指向作用,這是說明文的順序。說明文還有其特殊的`說明方法,如同學們發現文中有很多的數據,其實這就是說明文的一種方法:列數據,用數據說話,顯的更有說服力。還有很多說明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等等,同學們都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接觸到。另外,說明文為了準確的說明事物,在用語上也很講究分寸,如課文中的“比較”“幾乎”“大約”等字眼用的比較多,這就是說明文在語言上的一個特點:很講究語言分寸。
五、課后活動(任選其一)
1、你走過的一些橋,也許只是“步石”橋、獨木橋,也可能是高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橋,可能已經有些年了,也可能新修不久。不管怎樣,它們都各有作用,在構造及建筑材料上各有特色,請仔細觀察它們,并了解、搜集它們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
提示:要求寫成說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關橋的故事、對橋的感情的抒發上多費筆墨,語言應簡明、準確。
2、面對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司機、行人都感到無所適從,試就家鄉城市里某坐立交橋寫篇“司機指南”式的短文,400字左右。
3、設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的,畫出來,先分組交流,然后每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匯報。
提示:對未來的橋的設想是建立在對目前的橋存在哪些不足與缺陷的認識基礎上的,所以可以先討論現在的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再暢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
【備選創意】
創意說明:為了讓學生對閱讀說明文有興趣,本篇文章還可以讓學生設想自己就在中國石拱橋博物館這一活動,來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步驟】
一、導入:可以猜橋的謎語導入
二、自主學習,能讀順、讀懂、讀透課文
1、讀順,掌握詞語。
2、讀懂,弄清知識。
3、讀透,理解全文。
三、課中活動,自己就在中國博物館,怎樣向游客展示博物館的魅力
言之有理即可,鼓勵“奇思妙想”。知識介紹部分應是重點,示例:
1、中國石拱橋概述(歷史、特點、貢獻) ,平實的語言,比較法。
2、中國石拱橋范例(重點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詳細解說其特點,順帶介紹其他名橋), 圖文輔助,解剖示意,解說法。
3、中國石拱橋的發展(以時間為序介紹發展狀況) ,羅列法。
4、中國燦爛的橋文化(橋美景,橋故事,橋詩,橋傳說,橋旅游),引用法。
四、活動評價(生評與師評綜合)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明確說明文中舉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⒉通過指導閱讀,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特點。
⒊在多角度的分析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舉例說明中所舉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4張)、盧溝橋石獅子照片(①母子相抱②交頭接耳③傾聽水聲)、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設問閱讀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㈠組織教學(略)
㈡導入新授
今天,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出示教學目標)
A、簡單分析課文內容后,學生朗讀課文,解決生詞,理清課文結構層次,找出課文列舉了幾個例子及為什么舉這幾個例子的問題。
B、我們討論了這篇說明文為什么舉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的問題。大家認識到,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既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又具有它們自身的特點,也就是具有代表性。既然它們都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那么,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呢?請結合課文來說。(學生看書討論、交流)
要點:(歷史悠久,如:“石拱橋在中國橋梁史上出現比較早”;形式優美,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臥虹”、“飛虹”、“長虹臥波”;結構堅固,如:“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第三段開頭說“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明確指出了這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而課文前面這三段有的說石拱橋的特點,有的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由于我國石拱橋是世界石拱橋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橋的特點,也是我國石拱橋的特點。
我們明確了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這三大特點之后,再看看趙州橋和盧溝橋是不是也具備這三大特點?請用原文來說明。(學生看書回答)
要點:⒈(①第四段中,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1300多年了。”——歷史悠久②第五段中:a“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省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b“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它各道也不致受影響”——結構堅固③“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為美觀”“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的古樸美觀”——形勢優美)
“古樸”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予以肯定)
正因為趙州橋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在開頭寫道:“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絕倫”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予以肯定)
⒉通過研究課文,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勢優美的特點,盧溝橋是否也體現這些特點呢?用課文話回答。(學生看書,小聲討論)
要點:(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間——歷史悠久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結構堅固③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形式優美
“惟妙惟肖”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小結:通過剛才對課文的研究,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特點,這三點也就是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大家還應明白,在說明文中舉例子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所舉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標準之一就是: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備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點。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用三個字概括:久、堅、美(板書)
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久、堅、美的特點,同時又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文章為什么偏要舉這兩個例子,舉一個不是更簡煉嗎?(學生討論交流)
要點:因為趙州橋代表的是獨拱石橋,盧溝橋代表的是聯拱石橋,獨拱和聯拱是中國石拱橋的兩種類型,所以舉兩個例子。如果只舉一個例子,就缺少了一種類型;如果舉三個例子就多余了。在此我們應該明確: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舉幾個例子,要看說明對象存在幾個類別。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備久、堅、美的特點,同時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之一是: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盧溝橋是聯拱石橋;除了這一區別外,這兩座橋還有什么自身特點呢?(學生看書并討論交流)
要點:趙州橋:拱上加拱,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板書:拱上加拱)盧溝橋: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有人說,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數也數不清,就是因為石獅子千姿百態大小不一,位置不同。)(板書:石獅百態)《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久、堅、美,既是趙州橋的特點又是盧溝橋的特點,也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獨拱和聯拱是中國石拱橋的兩個類別,拱上加拱是趙州橋的自身特點,石獅百態是盧溝橋獨具的特色。現在大家對這篇文章為什么舉這兩個例子是不是更清楚了,從分析中我們還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在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時,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①要具備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點②要具備該事物的自身特點,這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了這篇說明文,大家不但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情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必須懂得,必須學會在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時,所舉的事例一定要有代表性。
趙州橋和盧溝橋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這還可以從中外人士對它們的評價看出來。大家看“早在13世紀”這一段,馬克·波羅認為盧溝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常“推崇”這座橋。
“推崇”的意思是什么?(學生回答)
馬克·波羅對盧溝橋的高度評價,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它的代表性。下面看看“盧溝橋在我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歷史上”這一段,也是盧溝橋的自身特點,只不過,這不是它形式、結構方面的特點,而是它在歷史作用方面的特點。
緊接著,課文寫道:“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這一段說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呢?找出關鍵詞語進行說明。(學生討論交流)
要點:(三個方面。有表示順序先后的詞語:首先、其次、再其次)那么,這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學生討論交流)
要點:因為課文舉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都是古代的,如果沒有最后這一段,讀者就會誤認為只有古代的中國石拱橋有很高的成就,而現在的就不然了。因此,寫上這一段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說明了我國的石拱橋古代就有優良傳統,而且說明現代的石拱橋有了新的發展。這樣所作的說明也就全面了。
㈢鞏固小結: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這篇文章的過程。我們為了研究本文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并逐一廣泛深入的思考、回答,從而理解了有關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一系列問題。這種提出一系列問題的閱讀理解課文的方法,我們叫它“設問閱讀法”。請大家注意學習運用。
㈣作業:仿照《中國石拱橋》一文,運用舉例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說明文。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6
一、教學前端分析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確說明文中舉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
2、通過指導閱讀,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特點。
3、在多角度的分析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舉例說明中所舉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教學方法:設問閱讀法
(四)教學準備
1、制定課本的教學目標,抄在小黑板上。
2、準備趙州橋及該橋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圖和盧溝橋的幻燈片。
3、教師自制一個簡易的橋梁演示模型。
(五)教學時間:2課時
二、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入新授
今天,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出示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簡單分析課文內容后,學生朗讀課文,解決生詞,理清課文結構層次。
A、求學網,給下邊加粗字注音。拱橋洨河和諧張鶩橋墩
B、課文整體思路分析: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體說明我國石拱橋的建筑特點以及在歷史上的光輝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贊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第一層(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紹我國石拱橋的光輝成就,然后以趙州橋、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加以說明。
第二層(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輝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紹解放后我國石拱橋建設技術的飛躍發展。
2、引導學生,找出課文列舉了幾個例子及為什么舉這幾個例子的問題。我們討論這篇說明文為什么舉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的問題。大家認識到,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既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又具有它們自身的特點,也就是具有代表性。既然它們都具有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那么,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呢?請結合課文來說。(學生看書討論、交流)
要點:(歷史悠久,如:“石拱橋在中國橋梁史上出現比較早”;形式優美,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臥虹”、“飛虹”、“長虹臥波”;結構堅固,如:“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第三段開頭說“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明確指出了這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而課文前面這三段有的說石拱橋的特點,有的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由于我國石拱橋是世界石拱橋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橋的特點,也是我國石拱橋的特點。
我們明確了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這三大特點之后,再看看趙州橋和盧溝橋是不是也具備這三大特點?請用原文來說明。(學生看書回答)要點:
①第四段中,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1300多年了。”——歷史悠久
②第五段中:
a“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省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
b“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它各道也不致受影響”——結構堅固
③“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為美觀”“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的古樸美觀”——形勢優美)
“古樸”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予以肯定)。正因為趙州橋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在開頭寫道:“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絕倫”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予以肯定)
3、通過研究課文,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勢優美的特點,盧溝橋是否也體現這些特點呢?用課文話回答。(學生看書,小聲討論)要點: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間——歷史悠久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結構堅固
②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形式優美。“惟妙惟肖”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三)課堂小結:通過剛才對課文的研究,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特點,這三點也就是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了解了這篇課文的整體內容。
(四)作業布置:課后閱讀思考,本文作為一篇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文,在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上有什么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本文在說明順序上的安排和說明方法的使用特點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課前導入(復習舊課,引入思考)
(二)課文內容探究
1、說明事物的特征及說明方法分析
教師引導:在說明文中舉例子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所舉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標準之一就是: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備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點。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用三個字概括:久、堅、美(板書)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有久、堅、美的特點,同時又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文章為什么偏要舉這兩個例子,舉一個不是更簡煉嗎?
(學生討論交流)要點:因為趙州橋代表的是獨拱石橋,盧溝橋代表的是聯拱石橋,獨拱和聯拱是中國石拱橋的兩種類型,所以舉兩個例子。如果只舉一個例子,就缺少了一種類型;如果舉三個例子就多余了。在此我們應該明確: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舉幾個例子,要看說明對象存在幾個類別。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趙州橋和盧溝橋都具備久、堅、美的特點,同時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之一是: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盧溝橋是聯拱石橋;除了這一區別外,這兩座橋還有什么自身特點呢?(學生看書并討論交流)。要點:趙州橋:拱上加拱,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板書:拱上加拱)盧溝橋: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有人說,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數也數不清,就是因為石獅子千姿百態大小不一,位置不同。)(板書:石獅百態)《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久、堅、美,既是趙州橋的特點又是盧溝橋的特點,也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獨拱和聯拱是中國石拱橋的兩個類別,拱上加拱是趙州橋的自身特點,石獅百態是盧溝橋獨具的特色。現在大家對這篇文章為什么舉這兩個例子是不是更清楚了,從分析中我們還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在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時,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①要具備被說明事物的共同特點
②要具備該事物的自身特點,這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了這篇說明文,大家不但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情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必須懂得,必須學會在說明文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時,所舉的事例一定要有代表性。趙州橋和盧溝橋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這還可以從中外人士對它們的評價看出來。大家看“早在13世紀”這一段,馬克波羅認為盧溝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常“推崇”這座橋。“推崇”的意思是什么?(學生回答)馬克波羅對盧溝橋的高度評價,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它的代表性。下面看看“盧溝橋在我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歷史上”這一段,也是盧溝橋的自身特點,只不過,這不是它形式、結構方面的特點,而是它在歷史作用方面的特點。緊接著,課文寫道:“為什么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呢?”這一段說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呢?找出關鍵詞語進行說明。(學生討論交流)要點:(三個方面。有表示順序先后的詞語:首先、其次、再其次)那么,這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學生討論交流)要點:因為課文舉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都是古代的,如果沒有最后這一段,讀者就會誤認為只有古代的中國石拱橋有很高的成就,而現在的就不然了。因此,寫上這一段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說明了我國的石拱橋古代就有優良傳統,而且說明現代的石拱橋有了新的發展。這樣所作的說明也就全面了。
2、說明順序分析
教師引導:一篇說明文要將說明對象有條理的說清楚,讓讀者對事物特點能真正了解,還得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說明。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本文是怎樣安排這種順序的。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要點:
A、先舉出具體的橋例,然后再加以概括說明;
B、先做概括說明,然后再舉出具體橋例;
C、邊舉例邊概括,或者邊概括邊舉例。就全文來看,其思路是:石拱橋的特點(“形式優美”,“結構堅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幾乎到處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樣)→中國石拱橋的典型杰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特點→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獨特原因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創造性發展。
三、鞏固小結:
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這篇文章的過程。我們為了研究本文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并逐一廣泛深入的思考、回答,從而理解了有關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一系列問題。這種提出一系列問題的閱讀理解課文的方法,我們叫它“設問閱讀法”。請大家注意學習運用。
四、作業:
仿照《中國石拱橋》一文,運用舉例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說明文。
教學反思:針對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在教學前做了以上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根據教學設計,突出了說明文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注重了學生對相關文體的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對說明文的實際閱讀與寫作技能的培養,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但是,在教學中也發現,個別學生對說明文的學習興趣不濃,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較差,不善于積極思考問題,在板書上的精簡,還有一些學生不適應。今后,還要注意教學藝術的探討,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上下功夫,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還需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2、學習有關舉例說明的知識。
3、揣摩本文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
說明事物應緊扣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說明文語言特點的學習。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常用橋梁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簡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有。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本文最早發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報》,文筆通俗易懂,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三、檢查預習:
1、查字典,給加下劃線的字注音。
弧形拱橋陡坡勻稱惟妙惟肖
2、讀了本文,你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什么特點以及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哪些不同之處?
四、初讀課文,看看作者寫出了石拱橋的什么特點
1、提示:請同學們找出哪些段落是寫趙州橋的,哪些段落是寫盧溝橋的?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一,填空。
2、學生讀,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3、總結:
名稱位置修建年月結構特征
趙州橋橫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⑴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
⑵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面三個小拱。
⑶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⑷全橋結構均勻。
盧溝橋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
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拱石橋。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
1、聽寫。
2、說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二、細讀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樣說明石拱橋的特點的
1、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舉了兩個例子,一個趙州橋,一個盧溝橋,這種說明方法叫做──舉例子。
2、在寫趙州橋和盧溝橋時,作者列舉了許多精確的數字,這種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字。
3、為了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的語言很具有邏輯性,例如課文第五自然段,在寫趙州橋時,先介紹了橋的.長度、寬度、設計施工的精巧。再分四點用數字分別說明。層次性很強。
4、作者在介紹兩座橋時,既抓住了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又注意到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請同學們找出來。(共同點是都介紹了地點,修建年代,及它們的結構特點。不同點是在介紹趙州橋時順便說明了橋的設計者,介紹盧溝橋時作馬可·波羅的話來贊揚其高度的技術成就和藝術價值,還介紹了盧溝橋的特殊歷史價值。這不但使行文有所變化,而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三、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最后兩段
1、第九段寫什么,怎樣寫?(文章又分三點解釋了如此輝煌的建筑成就獲得的原因。先寫……再寫……最后寫……)
2、最后一段寫什么,怎樣寫?(介紹了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修建情況,列舉了我國修建的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鋼筋混凝土拱橋──“雙曲拱橋”等,說明了我國橋梁事業取得的巨大成績。
四、說明方法的把握
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文行文簡潔、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二)
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三,引導學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說明的事理解釋清楚。(我們常說用白紙寫黑字,黑板其實就是一張黑色的紙,用白色的筆來寫。我們把一張黑色的紙放大,再掛起來,就是一張黑板。)
五、布置作業
查閱有關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8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查預習情況:(點一名學生讀,校正,學生帶讀)
1、解決生字詞問題
弧形(hú)長虹飲澗(jiàn)勻稱(chèn)
橋墩(dūn)惟妙惟肖(xiào)河堤(dī)
洨河(xiáo)
2、雄姿:威武雄壯的姿態。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巧妙絕倫:方法或技巧靈巧高明,獨一無二。
二、明確教學目標:(全班齊讀)
1.了解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把握石拱橋的特征。
2、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三、導入。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由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板書課題:中國石拱橋
四、觀看圖片(請欣賞)
自己動手用簡筆畫來畫一畫趙州橋或盧溝橋的樣子。
五、讀課文、再欣賞圖片:
發揮自己的想象寫趙州橋或盧溝橋。(可以適當引用課文的'原句,采用什么說明方法)
要求:
(1)遠看趙州橋或盧溝橋是什么樣子?
(2)近看趙州橋或盧溝橋是什么樣子?
(3)站在趙州橋或盧溝橋上你會想些什么?
六、小組合作討論:
中國石拱橋有很多,作者為什么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說明的例子?
教師總結:
趙州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橋梁,充分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即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迄今保存完整的大量石橋,是歷代橋工巨匠精湛技術的歷史見證,顯示出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讓別人認識、了解這個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的橋梁,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獨拱”石橋,后者是“聯拱”石橋,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作者選擇兩例可以起到互相對照、互相補充的作用。
七、版書設計:
一般___特殊 ̄邏輯順序
八、擴展延伸:仿照例子,請你來搭一座橋。
例:知識是通向成功的橋。
寬容是通向友誼的橋。
理想是通向偉大的橋。
語言是從陌生走向熟悉的橋。
文明是從遠古走向現代的橋。
堅持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橋。
九、談收獲:本節課,我們不但學到了說明文的知識,而且還了解了我國石拱橋輝煌成就,我們相信,有包括同學們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努力,必將開創我國橋梁事業的光輝未來。
十、布置作業。
選擇一座自己熟悉的橋(或其他建筑物也可),仿照課文的寫法,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運用一定的說明順序,寫一篇200字以內的說明文。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均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展示人民大眾創造性智慧,包涵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掌握說明文和小品文的相關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激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橋之美》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畫家的角度,結合描寫性語言和說明性語言對橋做出了美學意義上的獨特的詮釋。它不是一篇規范性的說明文,但教材卻將其置于說明文一單元里,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師很難用說明文的基本知識來梳理本篇文章。另外,《橋之美》的特征是從專業畫家的角度闡釋的,對于學生來講,理解也較困難。因此,尋找本篇文章的教學切入點成為教學的首要問題。筆者在反復閱讀課文之后,考慮到在學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剛剛學習了較規范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決定仍然以學生所熟知的說明對象入手,依據“交流預習”、“研讀共賞”、“拓展延伸”、“歸納總結”四個板塊,由淺入深,欣賞課文的畫面美和語言美,進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橋之美”。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3、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通過反復朗讀,展開想像,進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體會,反復揣摩,和作者產生共鳴,接受美的熏陶。
2.討論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討論的質量,通過生生互 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比較閱讀法。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同樣寫橋,但表現手法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兩文比較,體會它們的相異之處。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
1.導語(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美畫面,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
課前教師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排除字詞障礙,并提出預習中的困惑和問題。上課后小組內互查互評學生對字詞和作家作品的預習情況,教師抽查。學生預習中提出的較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表揚后展示在白板上,與導學案預設的問題以及課堂上生成的問題一起組成問題鏈。
設計意圖:一方面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及時發現、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預習中可能生成的問題,時時把握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
二、研讀共賞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顯示問題組)
問題:a.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何處?b.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c.聯系課文說說怎樣欣賞一幅畫?
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師友組討論,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內討論明確。
設計意圖:《橋之美》是一篇美學小品,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怎樣才能體會畫家眼中的“橋之美”呢?“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讀的方式可以多樣:師讀、生讀、自由讀、齊讀均可,但讀出聲音、讀出感情是必須的。讀包括整篇課文的讀,也包括細品重點段或語句時的讀。通過反復朗讀,展開想像,進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二)研讀與賞析
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
(多媒體出示四幅圖畫)
小組討論:
a.你認為文中描寫的哪一座橋最美?找出描寫這座橋的相關語句,美美地讀一讀,細細地品一品,然后說一段話:我認為[ ](環境)中的'橋最美,因為[ ]。(溫馨提示:闡述理由時注意運用圈點批注法,把握關鍵詞句)
b.請有繪畫天賦的同學點評。
c.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設計意圖:《橋之美》的語言畫面感很強,修辭靈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學習的重難點。因此在具體賞析課文時選擇采用語境解讀法,使學生結合語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復誦讀,整體把握,最終使學生既欣賞了橋之美又學習了語言之美。設計的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有話可說,參與熱情高。
美句賞析:
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a.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體味句子的情味。
b.先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展示,教師適時點撥。
設計意圖:作者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感情上的強烈的共鳴。此環節要求學生找出這些語句,反復朗讀,體味句子的情感,啟發學生練就一雙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三、拓展延伸
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兩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征等角度進行比較、評析。
設計意圖:《橋之美》位于《中國石拱橋》之后,兩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寫作的角度也不同,通過比較既可以復習上一篇課文又可以自然導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即能有意識地去感知科普說明文與美學小品語言的區別,并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四、歸納總結
1、鼓勵學生從知識上、寫法上、人生感悟上說出本節課的收獲。
2、根據本節課的表現評選優秀小組。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及心得,自主總結、分享收獲。并評定優秀合作小組和課堂表現之星,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做課堂的主人。
案例評析
新課改要求教師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知識為重點的教學觀,更多地考慮學生的主動參與。我校實施的“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以課堂展示為平臺,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輔助,以師友互助為補充,以追求高效課堂為目的的課改模式,其核心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橋之美》教學設計就是針對這一模式精心設計的。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語言充滿詩情畫意,極富表現力,特別適合朗讀。教學這篇課文我重點不是放在對文體寫作方面的探索,而是從欣賞美的角度來體驗橋與周圍環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諧美。我確定的教學目標一是朗讀,二是品味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三是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從教學流程看,從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美畫面導入,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接下來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幾幅圖畫,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有了活力。讓學生運用美學的知識進行鑒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品味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有了更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比較《橋之美》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使學生能有意識地去感知科普說明文與美學小品語言的區別,并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最后讓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及心得,并評定優秀合作小組和課堂表現之星,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做課堂的主人。
總之,本教學設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活動中師生都是學習的參與者。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充分展示作為課堂主要表現形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極強。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
1、學習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學習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 培養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重點:(1)說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2)培養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自然的感情
2、難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學習說明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文段;
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過程 :
一、看圖說話:
看課文前面的彩頁,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趙州橋:1、位置;2、形態、3、結構、4、材料、5、周圍環境、6、給人的感覺和聯想、7、有關趙州橋的故事。
請幾位同學說話。
二、看課文是怎么說明的:
讀課文說明趙州橋的文字:
提問:讀了這段文字你對這座橋有什么了解
1、建筑位置、2、建筑時間、3、使用時間、4、長度寬度、建筑特點……
提問:為什么說趙州橋是驚人的杰作?
1)歷史悠久;
2)非常雄偉;
3)制造奇特;
提問:趙州橋的四個特點各說明了什么?順序能否調換?
第一個特點說明大拱的長度以及形狀;第二個特點說明拱上加拱的創造性的設計;第三個特點說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個特點說明全橋的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個特點按從主到次的順序安排,不能互換。
總結趙州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讀課文說明盧溝橋的文字
你掌握了哪些知識?有關盧溝橋的?橋的特點是什么?
試比較兩座橋的異同點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
整體把握課文
教學過程 :
一、通過對趙州橋以及盧溝橋的說明文字的分析,我們對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有什么認識?
——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
討論第三段以及第九段的內容以及作用
第三段總領著兩座石拱橋的說明文字;總括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狀況。
第九段說明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
那么1~2段說明了什么?最后一段呢?
通讀全文對你有什么啟發?你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有什么認識?
自由發言。
二、研究說明的語言的特點
處理課后聯系第二題
再讀課文找出語言準確的另外的例子再加體會。
三、對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橋加以介紹。
四、介紹你的家鄉的一座橋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中國石拱橋》是篇事物說明文,它是按總分總的結構順序來說的。先總說石拱橋的特點,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共同特點,最后說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學生學習的課文絕大多數是記敘文,學生對說明文的學習中一定會有困難,教師要把學習說明文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解決困難,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橋梁專家,他雖然只是向讀者介紹有關中國石拱橋的一般性的知識,卻顯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作者抓住說明對象的本質特點,舉例說明,多處運用具體數字來說明問題,體現了作者謹嚴的治學態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掌握讀音和詞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勤勞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說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品位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方法]
1.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之以教師的點撥引導,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2.討論法。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于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語,搜集整理有關作者情況。
2、教師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一)導語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由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板書課題),了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二)作者介紹
師:關于茅以升,你知道哪些情況?
生交流后看課本注釋,師強調要點。
(三)生齊讀教學目標
(四)檢查預習情況
小黑板出示詞語,認讀字音并檢查對詞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發明創造,石拱橋的建設成就就令世人贊嘆不已。今天,讓我們看看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是怎樣向讀者介紹“中國石拱橋”的。
生朗讀課文,并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的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互相糾正、補充,教師板書小結。
石拱橋:出現得較早,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
盧溝橋:石拱相聯,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教師總結過渡: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就在于這個事物的特征。要讓別人認識、了解這個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的橋梁,都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要求學生朗讀課文中有關趙州橋、盧溝橋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
教師總結:課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的順序來分別介紹這兩座橋的。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教師: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來體會一下。思考: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
(“石拱橋”“橋”“拱橋”能否替換?為什么?)
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
(“不但”“而且”能否刪去?“結構堅固”“形式優美”能否調整順序?)
4、《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加粗的詞能否去掉?)
5、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6、(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最長的石橋。
7、①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②盧溝橋寬約8米(兩句對比,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朗讀句子,思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
1.不能互換。因為課文是介紹“中國石拱橋”的,所以第一句緊扣題目,使用“石拱橋”的概念。遠古時候,人們只能以神話的形式認識世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這里只能用“橋”,才能跟“神話”相照應。至于“把拱橋比作虹”則緊扣“拱橋”橋洞呈弧形的特點。
2.“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后,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先說外觀,再說功能,符合人們的認識邏輯。并且對于橋來說,其實用價值遠遠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4.“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5.“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6.“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7.兩句對比,可以發現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一座50多米長的趙州橋,能精確到0.01米,這是多么準確的說明。“約”表示盧溝橋的橋寬不是剛好8米,這表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寫作態度。
教師總結: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綜觀以上例句,可以發現本文:使用數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使表達的意思趨于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說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二字。
師:你覺得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句子嗎?找一找。
學生找語言準確、嚴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師:這篇課文中,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師補充:本文主要是寫中國石拱橋特征的,為什么最后還用兩段揭示我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寫解放后興建的各種橋梁?
生回答后,師歸納小結:第9段寫我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國石拱橋發展的本質特征。第10段寫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的發展,說明科技的發展與社會制度的關系,表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寫這兩段不僅使全文結構嚴謹,而且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五、拓展延伸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引自《辭海》對盧溝橋介紹的文字,然后與課文相比,多了哪些內容?是否因此覺得課文里對盧溝橋的說明不夠全面?
學生明確:《辭海》還提到的內容有:碑亭內有“盧溝曉月”漢白玉碑;橋東附近宛平城內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紀念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旁另建有新橋等內容。
教師總結:課文里介紹盧溝橋,著重介紹了它身上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地方,如果像《辭海》那樣面面俱到,勢必會模糊了文章的寫作目的。寫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不能面面俱到。
六、課堂總結
1、學生談收獲。
2、教師結束語。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有關知識。學習本文,須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既接受科學知識的熏陶,又學到寫作說明文的技巧。
七、布置作業
介紹當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明。
八、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石拱橋:出現得較早,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形式多樣。
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設計巧妙,形狀像弓,用料省,藝術價值高。
盧溝橋:石拱相聯,結構精巧,堅固耐用,形式優美,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突出。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2
課題:中國石拱橋
學情分析:
一、學情現狀:
本班學生有的對學科知識的領悟力和靈活運用能力較強,教學中可以點到即止。大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語文積極性不高,需要耐心教授的知識較多。因此當前要下大力氣培養尖子生,樹立榜樣作用。重視中游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帶動下游學生,減少差生。
二、教學措施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1、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提高。
2、教學內容深淺度要兼顧,照顧不同基礎的群體,讓其有所學、學有所得,培養成功感。
3、教學中要有所側重,詳略得當,該詳講得詳講、該略講就略講,重點知識重點記。
4、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在課堂上設計教學環節時,要著重訓練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關注學習有困難學生和性格內向學生,盡可能為他們創造講話機會。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預習、課堂展示等,從而實現學習目標。
2、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
3、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兩兩組合、小組合作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字詞的音、形、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順序、結構,掌握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語言的特點
3、了解石拱橋的特點
4、理解趙州橋、盧溝橋的特點。
5、了解我國橋梁事業的發展情況,激發對橋梁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目標2、3、4
教學難點:目標2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活中,我們見過什么樣的橋?
生:木橋、鐵索橋、石拱橋……
師: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石拱橋一文,首先欣賞一下兩幅石拱橋的圖片…
二、學習新知
三、檢查預習
1、加橫線字注音
弧形:拱橋:陡坡:
和諧:勻稱:橋墩:
推崇:河堤:暴漲:
惟妙惟肖:
2、解釋詞語悠久:
杰作:雄姿:和諧:推崇:
勝景:巧妙絕倫:就地取材:
3本文體裁是什么?4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說明文中國石拱橋
5文章怎樣安排說明內容?(文章的結構);說明順序是什么?
文章結構(略)順序:邏輯順序
1、學生朗讀文章第1、2自然段回答問題:石拱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板書)
2、哪些語句體現趙州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略)
3、趙州橋本身有什么樣的特點?(略)
4、趙州橋這幾個特點的順序說明能對調位置嗎?(略)
5、哪些語句說明盧溝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略)
6、中國石拱橋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光輝成就呢?以什么說明順序來寫的?(板書)
首先,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人力)
其次,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良傳統(技術)主到次的邏輯順序
再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物力)
7、解放后中國石拱橋有哪些發展?(略)
三、小結課文
這篇文章就介紹到這里,回去我們要補充完整筆記。理解好作者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按照邏輯順序說明對象的方法,本文為我們寫這一類的說明文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課后要好好研讀,把它化為己有。
四、布置練習,通過課堂練習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
課文為了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例句。
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作比較引資料摹狀貌(例句略)
五、布置課后作業練,通過課堂練習掌握說明語言的特點。
下列句中加線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1、《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
2、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3、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
六、板書設計
1、石拱橋的共同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2、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說明順序說明順序:
首先,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其次,石拱橋的設計施工有優良傳統主要→次要邏輯順序
再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種石料
七、課后反思
講課速度較快,留給學生思考和作答的時間較短。學生積極參與熱情調動得不夠好。在今后開展的教學教育活動中要不斷改進、完善。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一、體會說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征。
二、學習準確的說明語言。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
1、說明事物的特征。
2、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二、教學難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方法:
1、討論、點撥、自讀相結合。
2、比較閱讀法。
3、運用多媒體配合教學。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領會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提示:同學們讀課文時,請注意領會中國石拱橋有什么特點,讀完后給課文的標題前添加一些修飾語,即什么什么樣的石拱橋。
1、學生結合注釋自由朗讀課文5分鐘,如仍有生疏字詞,自查字典詞典。
2、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屏幕顯示: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字音:
洨 河南省 勻稱 張 惟妙惟肖 橋墩 漳州
3、給課文標題前添加修飾語。
提示:發言時請對所添加的內容稍作解釋,并注意以課文為根據。
學生可能添加的修飾語的情況:
⑴歷史悠久的中國石拱橋
文中多處寫到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如“旅人橋”等。
⑵“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趙州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⑶形式多樣的中國石拱橋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盧溝橋是聯拱石橋,形式不一樣。
⑷巧妙絕倫(制造奇特)的中國石拱橋
“橋(趙州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奇觀”等。
⑸堅固的中國石拱橋
“趙州橋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盧溝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堅固。”
⑹杰出的中國石拱橋
……
4、學生充分發言后,引導學生結合1、2、3、自然段歸納總結中國石拱橋的特征: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三、再讀課文,重點比較閱讀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文字。
1、顯示趙州橋、盧溝橋圖片。
2、討論填寫趙州橋、盧溝橋概況表。
橋名位置歷史和修建年月結構特點形式特點
學生討論中可能提出的問題:
⑴“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如何理解?
引導學生看趙州橋圖片,理解“兩肩”、“各有”。
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
屏幕顯示拱圈排列簡圖,判斷正誤:
A B
明確:圖A正確,圖B錯誤。
⑶“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
結合圖片,聯系作者與育才中學學生的信,“長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實了每個石拱的長度后所作的結論,引用數字精確,是說明文語言準確的一個重要方面。
⑷“每兩個石拱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如何理解?
看圖片理解。
3、學生討論發言后,出示表格所應填的內容。(略)
4、引導學生歸納二者的共同點:二橋都充分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5、進一步比較二者的不同點: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杰作,盧溝橋是聯拱石橋的杰作并在中國人民斗爭史上有紀念意義。
6、小結:作者在概述了石拱橋的特征后,以趙州橋與盧溝橋為例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那么我國的石拱橋為什么有這么多驚人的杰作,新中國的橋梁事業又有何發展呢?
四、三讀課文,重點速讀9、10段,搶答問題。
1、作者寫了幾個原因,哪個最主要?
明確:作者寫了三個原因,“首先”、“其次”、“再次”為標,第一個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勞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學原理的設計和巧妙絕倫技術,才能開采富有的各種石料。
2、解放后,我國的橋梁事業有哪些“飛躍發展”?
明確:⑴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
⑵造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拱橋。
⑶新創造了“雙曲拱橋”。
五、作業: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本市區橫跨在滏陽河上三座橋梁:安濟橋(俗稱“老橋”,省重點保護文物);人民橋;新橋。簡單記下各自的特點,準備下節課發言。
第二課時
一、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討論以下幾個例句中加點詞語運用的表達效果。
屏幕顯示:
⑴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的比較早。
⑵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
⑶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⑷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明確:⑴中“比較”表示程度;⑵中“形式”是直觀印象,F“結構”是對橋的進一步認識,“不但……而且”體現了二者的遞進關系;⑶中“當時”表示時間,“可算”表示估計,對所下的結論不作絕對肯定,為了準確說明事物;⑷中“兩肩”“各有”準確說明了小拱的位置與個數。四個例句中加點詞語的運用都為了達到一個效果:準確。
2、讓學生繼續從文中找這樣的句子,并加以說明。可能找到的句子:
⑴《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⑵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⑶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⑷有的石梁一塊就有200來噸重,究竟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
⑸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石拱組成,每個石拱的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3、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說明文中準確運用詞語,保證了內容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達到了預期的說明效果。
二、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
提示:快速讀課文,不討論,找出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簡要說明,看誰找得快。
1、舉子:
⑴“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下文即對趙州橋、盧溝橋進行典型說明,以二橋為例充分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⑵“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塊就有200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全知道”一例說明“在超重吊裝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辦法”從而證明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⑶“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獨拱石橋,名叫‘長虹大橋’,石拱長達112.5米”,說明了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的發展。
以上三例可以說明舉例子是本文最重要的說明方法。
2、列數字:(略)
3、打比方:
⑴第一自然段。
⑵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4、作比較:
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堅固。
此外,還有引用、摹狀貌等。
5、小結:采用多種說明方法,是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說準確。
三、用說明文基本知識要點,印證本文知識,了解說明文特點。
四、口頭作文。
1、要求:根據學習的有關說明文知識和自己實地觀察滏陽河上的三座橋梁,以“——橋”為題進行口頭作文。
2、提示:
⑴抓住橋的特征,用上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⑵可介紹一座,也可都介紹。
3、附三座橋特征:
安濟橋(老橋):盧溝橋工式、聯拱石橋、有石獅子、有抗戰紀念意義。
新橋:趙州橋式、獨拱混凝土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七個小拱。
人民橋:梁式橋、近幾年建成,有漢白玉雕欄。
五、布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一)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中國石拱橋
久 固 美
趙州橋 盧溝橋
獨拱 聯拱
拱上加拱 石獅百態
(二)打比方
效果 目的 作比較
語言 說明事物準確性 方法 舉例子
列數字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4
趙州橋和盧溝橋是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典范,而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則以其深蘊的內涵、求實的科學精神、嚴密的邏輯層次、質樸而形象的表達成為事物說明文中的典范之作。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錢塘江大橋,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人民大會堂的技術審查和建造施工工作,對祖國的橋梁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熱愛橋梁事業,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橋梁建設和橋梁科學的研究中去,形成了對我國古代橋梁科學技術的全面認識和獨特見解,編寫了《中國橋梁史》一書。他認為“在當時的世界上,我國的科學技術是領先的;在科學技術的競賽場上,我國是得過錦標的”。而這種認識,正是《中國石拱橋》“說明我國的石拱橋是有光輝的科學成就,表現并歌頌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創造性”的思想來源,也是他寫作此文的根本用意。透過作品那質樸的說明和淡雅的情致,我們分明能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對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贊美、敬仰、自豪之情。
文章中包蘊了豐富的史料和精當的舉例,充分表現了作者廣博的視野和求實的科學精神。他博覽浩繁的史書典籍,忠于史實,親自考察過趙州橋等多座石拱橋,研究了蘇州的寶帶橋、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等。茅以升十分愛好文學,有很高的文學素養,認為“文學中有科學,科學中有文學”,積累了大量的古代詩文和歷史典籍中記載和描寫橋梁的語句。這些都為他寫作《中國石拱橋》奠定了厚實的科學、文學基礎,而這也正是這篇課文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和生動的文學性的原因所在。
自然簡捷的'框架結構和嚴密清晰的行文層次,使這篇課文具有了賞心悅目的建筑美和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課文整體布局是總分式結構,由總述到分述,由一般到個別。開頭一段從總體上描述石拱橋的外形,給人留下整體的美感印象,并引出世界橋梁史上所有石拱橋的普遍特點。下面再說到個別:中國的石拱橋。這個過程是由一般到個別。然后又以“中國石拱橋”作為總說內容,以傳統的石拱橋和建國后的石拱橋為分述內容進行說明。這種“總—分(總)—分”的解析式的框架思路,看似繁復,卻有著內在嚴密的邏輯性,因而顯得層次分明,整飭美觀。
在對傳統“中國石拱橋”分說的過程中又包含著新的總分式結構,那就是將趙州橋和盧溝橋進行分述,“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此后行文的思路趨向于多樣化和靈活機變。對趙州橋進行說明時,文章運用了“時間延續”和“空間排列”的結構樣式。說明趙州橋的幾個特點,是典型的并列結構樣式。課文關于“我國的石拱橋會有這樣光輝的成就”的原因的解析,則與上文構成了本質與觀象、原因與結果、淺層與深層的邏輯關系。
這樣的框架結構和行文運思既統一又多樣,既層次清晰又渾然一體,表現了作者的科學精神和對事物深刻透徹的認識。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課文綜合運用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其中以舉例子為主,重點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例子,其典范性在于前者是單拱石拱,后者為聯拱石橋;前者為公元6左右建造,后者則修建于1189—1192年。它們代表了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中國石拱橋的普遍特點。這樣,中國古代石拱橋的特征就十分鮮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準確說明事物的同時,求得生動、形象、深刻或許是說明文更高層次的追求。本文一方面運用描寫或把引用與描寫結合起來,使文章縱橫古今,典雅蘊藉,既具有知識性和生動性,又增強了作品的文化內涵。而關于盧溝橋石刻獅子的形態,則屬于惟妙惟肖的形象描繪。另一方面,在說明中融入評價和議論,作為畫龍點睛之筆,突出了說明對象的特征,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因果關系。總之,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生動形象、精煉深刻地表現出事物的外部形態和本質特征,可謂各顯其能,異曲同工。作者在文中所表現出的嚴密、精巧、形象的語言功力與其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是分不開的,“當他寫科普文章時,每次定稿都要經過多次的修改,字斟句酌,深怕寫得不夠通俗,不夠生動。有時為了把一個復雜的思想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表現出來,他常常深夜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思索,直到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表達方式,才允許自己入睡”。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設計這節課,主要是和自己結對子的張xx老師和xx老師進行的同課異構。因為這篇文章出現在部編教材八年級語文上冊,我是在九年級講的,所以依照不同年級的學生,根據不同的學情,我設計的內容與另外兩位教師有所不同,重在強調“學用”。
張老師和羅老師針對八年級的學生,主要是抓住說明語言和說明方法進行。我是從寫作的角度來學習的,讓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在學習文本的過程里,能夠明確作者是如何寫好一篇說明文的。如果我們也來寫一篇說明文,應該如何著手,如何突出說明對象的特征。
所以,設計了兩個學習目標:1.學習本文作者是如何睿智地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2.為港珠澳大橋做一份簡明的說明書。
過程回顧:
完成任務
在學習過程中,九年級的學生還是能夠站在一定高度來縱觀全文,并且能夠從全文思路、說明語言、說明方法、材料的詳略、選擇有代表性的橋梁等等多個角度,來感知本文的魅力的。所以,我們就能夠很好地完成第一個學習目標,并且通過幾個經典的層面來感知本文說明對象特征的時候,是如何睿智地突出重點的。
關于說明方法:舉例子。自然是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等,學生都能夠很快地找到,故而不再多言,一定秉行一個原則:學生會的,不教;學生討論之后可以自己解決的,也不教。教的是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需要提升的內容。這是閱讀課教學的重要宗旨。
我們要讓學生,一課一得有干貨。
深度追問
我又追問了一個較深的問題,關于文章選材,為什么要講兩座橋,趙州橋和盧溝橋,講一座不行嗎?
進而讓學生知曉了選材需要有代表性,而且這兩座橋同中有異,代表了石拱橋的.三個主特點“久,美,堅”,還有不同點“趙州橋獨拱,拱上加拱;盧溝橋聯拱,石獅形美”等,更具有典型性,能突出說明對象的特征。
關注語言
說明語言,既從文本的角度來直接感知,比如,“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趙州橋)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
又使用倒推的方式,播放圖片,讓學生確定是哪一座橋,從文中找到相關的依據,進而感知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其中,有一座橋的圖片,學生毫不猶疑地說是趙州橋,因為它是獨拱,而且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但是橋面是平的。我就讓學生看文中這句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讓學生辨析,“沒有陡坡”對于“沒有坡”嗎?進而來知道,經典的說明文中每一個字都是有其存在的意義的。
學以致用
第二個學習目標,是為剛剛全線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寫一段簡明的說明文,要盡量用上今天學習到的關于說明文的關鍵點。
學生在課前查閱了大量的圖文資料,對于港珠澳大橋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了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以后,再來寫作,對于說明文創作要注意的重點,在心中更加明晰了。
因為學生在前半節課學習《中國石拱橋》一文作者是如何睿智地講明白說明對象特征時,耗時較多,所以都第二個學習任務要完成的時候就有一點倉促了。但是,我們教學不可以過于“趕路程”,所以后來又用半節課給學生寫作,展示,交流。
這樣學得更加透徹。
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能夠主動地避開前面同學說的重點,所以我們聽到了學生對于港珠澳大橋的了解更多了。
學生寫的關于港珠澳大橋,有專題介紹這兩座小島的,有強調香港和內地行車靠邊不同是如何在小島上解決的,有強調我國自行研制、不用一個外國專家的中國專利,有說明這座橋的經濟戰略意義和巨大連接價值的,也有介紹它的造價、收費等與資金相關的問題的。
學生聽得很認真,他們能夠從《中國石拱橋》一文的學習寫作后,來聆聽同學們分享的港珠澳大橋的特征,還能夠及時指出同學們講述中的優點與不足。
尤其是有一位同學提到,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最深處達44千米,最初沒有學生聽出來問題,當老師追問了一句:“44千米之下的水壓該有多大啊?!”分享者和聆聽者馬上發現了問題。大家笑了,笑完又思考了:一個字,可是有千倍的差距啊!疏忽不得!說明文的語言,真的是要準確嚴密的!
可以感覺得到,學生不僅僅學以致用,會寫簡單的說明文了,而且在分享中,民族自豪感在提升。所以,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也得以體現。同時,我又鼓勵學生多多努力,將來也成為能像建設港珠澳大橋的人們一樣,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課后作業
1.完善自己對于港珠澳大橋的說明。
2.向父母介紹中國石拱橋和港珠澳大橋。
意在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說明文的感知力和表現力。請家長將孩子講給自己港珠澳大橋后的感受分享在班級群里,用以督促同學們講述得更好。
導學案·設疑
導學案,用的是以前就一直很喜歡用的“三勤四環節教學法”:定向·誘導,自學·探究,討論·解疑,反饋·總結。此教學法的學案能夠突出重點,解決疑難,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其中在“討論·解疑”環節,我設計的一個疑問是:何為“雙曲拱橋”。這也是我在備課中發現的問題。
王榮生老師在《閱讀教學設計要訣》一書中,反復強調,教師備課中發現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學生的疑惑。所以,我專門提了出來,讓學生查閱資料來了解。
同時,我建議他們去看看自行車后輪上的擋泥板,據網上的資料介紹,它就是按照“雙曲拱橋”的原理設計的。代表大橋有南京長江大橋等。
自我感覺,這樣的疑問,更有提問的價值。所以,認真備好課,并且以此來預測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特別有研討的價值。
本課不足:
教師不舍得放手,話太多,而且節奏過于趕得慌。提出了問題,老怕學生不懂,所以就反復強調,細細解釋;問題給了學生,又怕學生答不出來,剛一思考,教師就搶著給答案,剝奪了學生靜心思考的權力。
品讀不夠。沒有讓學生把準確嚴密的句子,通過重音詞的凸顯來反復品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語句,也沒有給出時間來朗讀品味。
前松后緊。在學習作者如何睿智地把說明對象的特征講述清楚的環節,節奏松弛,源于不放心,所以一直要反復強調,導致了后面要寫的時間就很緊張了。所以,從規劃的一節課,變成了一節半完成了學習任務。
以上三個不足,一定要多多注意,今后要努力改進。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02-05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精華)08-21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必備)08-21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集合)08-21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02
(精品)《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15篇08-21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精華15篇]08-21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優選【15篇】05-25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0篇)07-31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范例15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