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學設計15篇(經典)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花雨》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花雨》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啟發學生談談自己童年里難忘的人和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生自學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圍繞自學提綱在小組中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3、通過反復品讀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鄉之情。
重難點:
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桂花圖 朗讀錄音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桂花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回憶你們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許多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能給大家說說嗎?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難忘的,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 7、桂花雨)
同學們,你們喜歡桂花嗎?請談一談你對它的認識。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①聽錄音朗讀全文,感受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找出文中有關句子讀一讀。
②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段,然后再仔細讀一讀。
③精讀第五自然段,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重讀“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說說你的體會是什么?
2、出示屏幕插圖,配音朗讀
提問: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3、自由朗讀課文,找出喜歡的'段
提問: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哪些語句好?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4、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定學生讀,其他學生評價。
生:他讀的沒感情。
師:怎樣才能讀出感情呢?要學會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作者:迫不及待 盼望
一起搖
媽媽:沉著 趕緊
師:同學們自己感情朗讀這一段,再演讀。再全班演讀“這下我可樂了……好香的雨啊!”生閉目感“桂花紛紛落下來,我滿頭滿身都是”。
5、屏幕出示重點句
體會“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
師:你怎樣理解“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生: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母親雖然離開家鄉,卻望不了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師:這句話中有“可是”一詞,你注意到了嗎 ?從“可是”這一詞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請你細細讀讀有這個詞語的整段課文,看誰有新的發現!
生:我發現了,作者賞完花桂花,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他本來以為母親一定會說:“好香啊!”沒想到她說出這樣的話,所以用了這個詞。
生:對,作者以為杭州的桂花很香了,母親卻不這樣認為,所以用了“可是”這個詞。
師:事實上真的像母親說的那樣,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嗎?請你瀏覽全文,找一找理由,說說你的看法。
生:我覺得家鄉院子里的桂花的確很香,“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這些句子,都說明桂花很香。
師:這些句子里,哪個字突出地說明了桂花的香氣呢?
生:我認為是“浸”字。這說明桂花的香氣不是一縷,而是彌漫在空氣之中,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香氣里。
師:看來,家鄉的桂花的確比杭州的桂花香啊!
生:我不這樣認為。作者在寫家鄉的桂花時,是這樣寫的:“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是寫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時,是這樣寫的:“杭州有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我們只要仔細品味,就能感覺出來杭州的桂花樹要比家鄉院子里的鄉。
生:我也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另外,你看,家鄉院子里只有一棵桂花樹,而杭州小山全是桂花樹,香氣當然要勝過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了。
師:你們讀書時注意到了有關的詞語,并且認真品味,很好!那么,看來,事實上桂花的香氣是一樣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為多,更顯得香氣濃郁些。我們是用鼻子來分辨香氣的,那母親是用什么來分辨香氣的呢?
生:母親其實是喜歡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她才這么說的。
生:母親對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她才說“這里的花香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生:母親不是用鼻子去分辨的,而是用感情來判斷的。就像俗話說的,東西是自己的好。
師:一個“自己的”,道出了真正的原因。母親因為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
三、展示學習成果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情緒很高,收獲一定很不少,請把你們背會的句段背給大家聽一聽。
四、全課小結
課文用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中蘊藏著濃郁的鄉情,讀了后很感人。希望你們能夠根據這篇課文寫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書:
7、桂花雨
《桂花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搖花樂”。
2.引導學生讀課文,從讀中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注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體會思鄉情。
3.理解文中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體會作者表達的“思鄉情”。
【教學過程】
一、欣賞桂花,談話導入
1.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是什么花?每當中秋節前后,就是桂花盛開的季節。那你喜歡桂花嗎?能說說理由嗎?前段時間,我們學校里也開滿了桂花,整個校園沉浸在花香里。
2.那你聽說過桂花雨嗎?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一起走進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這場奇妙的雨——《桂花雨》板書。
3.齊讀課題。試提疑問。
二、整體感知,浸潤花香
1.請你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作者為什么也喜歡桂花。
2.找出描寫桂花香的句子。
A.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B.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C.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3.每個句子讀兩遍,體會一下哪一個句子最讓我們感受到: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香。
齊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讀這一句時,哪個詞冒出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三、透過花香,體悟思鄉
1.桂花撲鼻的香氣確實令人難忘,除此之外呢?還有什么讓作者難以忘懷的呢?抽讀5自然段。(對我來說,什么才是大事?)
2.這段話讓我們也見識了桂花雨,這里的桂花除了“香”,還有什么?
3.自讀,哪一個句子讓你有特別的感受。
4.“搖呀搖”我們再來體會這三個字: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滿院子,她一個人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 “搖呀搖”你們搖出了什么?(童年的樂趣;桂花的香氣;童真;樂趣……)
6.搖桂花的快樂也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作者的父親曾經用詩句淋漓盡致地演繹了這份樂,這份喜。請你讀讀這首詩:(指名讀。)
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
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7.伴隨著年齡的成長,作者不得不離開家鄉到杭州去讀中學了。(學習第七自然段)
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你現在知道母親為什么這樣說了嗎?
師:故鄉的桂花雨,給大家帶來了快樂,是母親珍愛的。現在,我們來到了作者母親的身邊,假如,我對她說:
(1)這里的水真甜,她會說:
(2)這里的橘子真紅,她會說:
(3)這里的人真好,她會說:
(4)十多年后,作者來到了國外定居,她打電話給母親說:“國外的生活真好呀!”,母親一定會說:
師小結: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
8.整體朗讀課文,再次感受桂花雨。
9.鄉情難忘,童年難忘,那一場美麗的桂花雨飄落在我們的心間。
四、拓展延伸,愛上閱讀
1.作者琦君在她的許多作品中記敘了童年故鄉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煙愁》里有這樣一段后記(教師朗讀):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忘不了他們對我的關愛,我也珍惜自己對他們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樹似的,誰能沒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再哭,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么可能呢?從段話中你覺得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熱愛家鄉、重視感情)
2.最后,老師向大家推薦幾本書,都是作者回憶童年生活,抒發對故鄉的懷念之情的。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魯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愿你們在這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桂花雨》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自讀自悟;細讀悟情;品讀體會。
課前準備
學生已學了兩篇回憶性的文章,可以根據學生家庭的實際,讓學生聽聽長輩講的關于小時候家鄉生活的故事,豐富他們的感情體驗,進一步體會人們的思鄉情懷。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琦君(1918—)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于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臺灣,在司法部門工作了26年,并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國。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內有《煙愁》《細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
3、介紹桂花:桂花:也稱木犀,木犀科。常綠小喬木,高達15m,冠卵圓形。葉對生,硬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具疏齒。花簇生葉腋或頂生聚傘花序,黃色或白色,極香,花期中秋。核果橢圓形,藍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產我國西南、華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變種較多,有金桂、銀桂、四季桂。是傳統的名貴香花,城市綠化、美化的重要樹種。桂花經蜜餞后,可做各種甜食。
(二)檢查預習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桂花的名句。
因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歷代文人墨客經常用美好的詩詞歌頌它。你們讀過哪些有關桂花的名句來跟同學交流一下好嗎?我們卻從未聽說桂花會下雨。
2、抽名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三)自讀自悟細讀悟情
1、自讀自悟(出示思考題)
(1)默讀2──6自然段,看看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勾出有關的詞句。
(2)把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2、細讀悟情(討論交流)
重點理解句子: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2)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3)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讀體會
1、八月桂花,十里飄香。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么?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深深的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設計
7、桂花雨
桂花飄香十里
搖花真像下雨
愛花賞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
點評:
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桂花雨》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桂花雨》。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順。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了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讀課文。
(5)、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要求:
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這節課,我學會了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我會用其中的一些詞語造句。
3、我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5、我會解答(課后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了解課文的主內.
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作者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2、學生從重點詞句中感受文本所蘊涵的豐富內涵。
生1:“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我體會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會散發著那樣迷人芳香,讓人快樂?)
生2:第五自然段內容中的“是件大事”,“總是纏著母親”我體會到作者急切地盼著搖花。
生3:“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體會到“沒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縷,而是空氣中都散滿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氣里。“十幾家鄰居”說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聞到桂花香。
生4: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這句話我從“全年”感受到不光是開花季節香,人們還把桂花做成了各種食品后,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個村子”可以感受到,我們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戶戶都可以分享。
生5:“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我的體會是“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有異曲同工之妙。母親年都聞著院子里的桂花香,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豐收的喜悅,饋贈的快樂……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親生命中的一部分,還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母親其實是對家鄉的一種什么情懷——思鄉。”
3、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生1:我覺得這個句子“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應讀得“樂”一些。才能感受到搖花的快樂。
生2:我覺得這個句子“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薄餅做得多。’”這句應該這樣讀,才能讀出一種把好東西與大家分享的快樂!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通過朗讀搜集到的思鄉的詩句。(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5分鐘)
童年和故鄉留給了作者什么呢?其實令作者真正難以忘卻是什么?(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收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魯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愿你們在這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教學反思:
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這樣一句話。我準備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過孩子們的品讀并不到位,比較他們在理解重點詞語前后的朗讀,沒能發現明顯的區別,證明這一環節效果沒達到。
讓語文課真正成為語文課,研究語言、品味語言是關鍵。可是如果教師引導重點詞語的把握不全面,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效果。
《桂花雨》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
略讀課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揭題釋題
1.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以思鄉為主題的課文,誰能說說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分別是誰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呢?
2.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桂花雨》這篇文章又是誰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呢?
3.齊讀課題并質疑:桂花雨是什么樣的?(結合預習指名回答)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誰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情況(開火車、小組、齊讀)
指名說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師板書:愛桂花,搖桂花,思桂花)
根據板書,找出文章的相應段落并分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深入學文,品析感悟
愛桂花──香
A、作者為什么愛桂花呢?(香)
B、請找出具體描寫桂花香的語句。
C、交流具體描寫桂花香的語句。
D、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氣四溢。(換字比較)
搖桂花──樂
A、作者搖桂花時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個字簡單概括一下嗎?(樂)
B、請找出具體描寫作者搖桂花的句子來
C、在描寫描桂花時,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寫?(動作、語言)
D、請找出具體描寫作者搖桂花時的動作來。
E、仿寫句子: , 紛紛落下來, 都是。我高興地喊著:“ !”
體會桂花雨的多、美、香
思桂花──情
1.作者到杭州賞桂花時,總忘不了給母親帶上一大袋,可是母親卻說 (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2.母親為什么這樣子說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還是家張的桂花香呢?
3.比較: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體會桂花已成為了母親生命的'一部分以及母親的思鄉之情
5.是啊,觸景生情的何止母親一人呢?作者每每看到桂花也想起了故鄉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回味“搖花樂”,體驗“思鄉情”
搖桂花給作者的童年帶來了哪些樂趣呢?
課外拓展
故鄉的一景一物我們是如此的熟悉,試想故鄉哪個景物或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或者是家鄉的特產等。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愛桂花──香 點點桂花雨
搖桂花──樂 片片思鄉情
思桂花──情
《桂花雨》教學設計6
【教材內容】
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課。
【設計理念】
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幫助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文字傳達的意蘊與情味。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桂花雨的意思,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桂花香”與“搖花樂”。
3、嘗試用朗讀來表達體會到的桂花帶給人們的快樂。
【預設流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詩句,讀一讀,這句詩描寫的是什么花?
葉密千層秀,花開萬點金。(唐·宋之問)
2、師:古代的人喜歡桂花,現代的人也同樣喜歡桂花。著名女作家琦君就深深地愛著這香氣迷人的桂花。(琦君的照片)
介紹作者:
琦君:1917年生,浙江永嘉人,女作家。1949年赴臺灣,1977年定居美國。
示題:桂花。
3、你們見過桂花嗎?
(桂花圖片)你們見過桂花雨嗎?出示課題“桂花雨”。
4、今天我們就走進琦君的童年時代,感受桂花雨給她的生活帶來的美好回憶。
二、了解大意
1、用心去讀讀課文,把生字念準,把課文讀通,讀到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劃一劃最喜歡的句子。
2、交流句子:
(隨機正音,教學生字新詞)
“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也得仔細地從綠葉叢中找細花。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花香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花香
“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雨
“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故鄉的桂花更香
3、再次交流讀書收獲:
讀了課文,你還明白了什么?
桂花送人、桂花有收獲的期待(珍惜)、搖桂花是我童年的快樂、母親思念故鄉和故鄉的桂花……
三、再讀課文,品“香”
1、你們見過桂花樹嗎?
(桂花樹圖片)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來形容這些桂花樹呢?
(讀句子: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2、是呀,桂花樹的樣子長得笨笨的,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見到金黃而又細小,樸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歡的就是桂花,這是什么原因呢?生答:香。
3、再讀課文,找找描寫桂花香的語句,我們也來細細聞一聞,品一品。
4、交流句子:
⑴ “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⑵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⑶ 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⑷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5、這里的四句話,請你默默地讀一讀,品一品,哪一句里的桂花的最香。
(生讀句子。)
6、交流、品讀,重點關注:
“迷人”:
聯系生活體驗:甜甜的、淡淡的、絲絲縷縷的迷人花香,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
“浸”:
⑴ 兩個“浸”一起理解意思:
① 誰來說說“浸”的意思?
(泡在水里,被水浸入;組詞:浸透、浸入。)
② 句子中的“浸”又是什么意思?
(這里的浸字是彌漫的意思,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都彌漫在這桂花的香氣中。)
⑵ 兩句話分開來體會:
①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B、教師引導想象“沒有不”:
填空:一縷 一陣 一股 一路 一絲
晚上看書聞著一縷花香;媽媽洗衣服,風一吹,聞著一陣花香;推開窗戶,一股花香迎面撲來;上學路上一路花香;坐車遠行,衣服上還留有一絲花香……
C、師:濃郁的'香氣,包攏在我們周圍,如縷縷清風,縈繞在每一個角落,似乎滲透到了我們的身體里,每一個細胞中。再齊讀。
②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又是怎么樣的?
A、理解:
“全年”──整年、四季、12個月、165天、分分秒秒。
B、分別換成:
“整年、一年四季、一年12個月、365天、分分秒秒”讀句子。
(個別讀為主,適當加上評價,指向花香久,無時不在。)
C、師生接讀:
每當桂花盛開時,滿樹生香,花香隨風飄逸,彌漫四方,人們沉浸在花香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D、指名讀讀書上這一自然段:“桂花搖落以后,挑去小枝,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E、繼續師生接讀:
不開花時,泡上一杯濃濃的桂花茶輕輕地呷上一口,人們被這濃濃的花香給深深地陶醉了;──“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過年時嘗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這花香唇齒留芳彌久不散──“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F、交換一下,學生說前半句,教師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G、讓我們一起陶醉一下:
(齊讀這一段:“桂花搖落以后,挑去小枝,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H、“好香的雨啊!”這是哪兒來的雨?
找句子“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I、理解:
紛紛、滿頭滿身,體會“香”濃、多。
J、師:真是場好大的桂花雨,我們的頭上,衣領里滿是桂花,一不小心,調皮的桂花鉆到了我們的嘴里,甜絲絲的。我們帶著滿口袋的桂花,跑到哪兒,滿身的香氣就飄到哪兒,有趣極了。(齊讀)
K、這段話讓我們也見識了桂花雨,這里的桂花除了“香”,還有什么?──樂、生活的香甜。
L、靜靜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當時的情景。如果是你,在滿頭滿身的桂花雨里,會怎樣喊?
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 地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M、交流讀句子:
快樂、開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顏開,拍著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閉著眼睛
評價:真美,從你們的朗讀中看到了那落英繽紛的桂花雨,感受到了那心滿意足的快樂。
N、搖桂花的快樂也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作者的父親曾經用詩句淋漓盡致地演繹了這份樂,這份喜。請你讀讀這首詩:
(指名讀。)
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
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O、桂花“香飄云天外”,很多人對它情有獨鐘。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之作賦,畫家為之揮毫。請你再讀一讀這些贊頌桂花的詩句。
(學生自由讀)
葉密千層秀,花開萬點金。(唐·宋之問)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唐·宋之問)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唐·張九齡)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宋·朱 熹)
從桂
(宋)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
廣寒香一點,吹的滿山開。
西湖
(明)沈之琰
微云澹澹碧天空,從桂香生細細風。
百頃西湖一明月,此生已在廣寒宮。
品桂
(清)張云敖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
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四、存疑,作業
1、由古詩寫“西湖”談到“杭州”時,隨機介紹杭州的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農歷八月,正是秋風乍起時,夜里,山風穿風而過,帶來一室花氣,盈盈暗香籠袖,忍不住,閉目凝神,深呼吸──香氣透心穿腸而過,剎那間,只疑人入仙境……當金黃色的桂花象雨點一樣紛紛落下時,在西湖邊上的滿覺垅,滿山遍谷,連綿數里地下著“桂花雨”,勝似天堂美景──“滿垅桂雨”,落盡西湖千般秀。(杭州滿覺隴賞桂的畫面)
2、聽到這兒,聯系課文中出現的一個小細節,你有什么疑問?
為什么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下節課任務:
解決疑問,我愛桂花香、搖花樂,而母親眼里心里的桂花又是什么?
3、作業:
背誦、摘抄自己特別喜歡的語段;搜集有關桂花的詩詞、文章讀一讀。
《桂花雨》教學設計7
教材簡介
《桂花雨》是一篇構思大氣、意蘊豐富、語言質樸的回憶性借物抒情散文。臺灣作家琦君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字里行間,桂花香氣彌漫,故鄉如影隨形,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文章四溢濃濃思鄉之情。
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豐富而真摯,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中。文章的語言質樸淡雅,一如桂花,散發著濃濃的思鄉懷舊情韻,讀后讓人回味綿長。
教學設想:
為了引導學生真正讀懂讀好這篇散文,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對教學作了如下設想:
1、依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新教材單元教學的要求,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擬定教學目標。
2、依據新課標倡導“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教育思想,課堂上圍繞“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讓學生以讀悟情,以讀為憑借,讓學生充分地觸摸語言,品悟語言,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引領著學生在課堂中學會生活,讓學生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度過語文課。
3、依據著名語文課堂教學名師李民衛東倡導的“感悟式課堂”策略,進行充滿美感的感悟式語文課堂教學嘗試,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上一節真實、樸實、扎實的語文課。
教學目標
能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品讀感悟,體會作者借寫童年搖桂花的樂趣所表達的思鄉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父親所寫的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2、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文字不是簡單的符號,它是由感情的,特別是散文的文字,往往在文字背后都隱藏著情。《桂花雨》這篇課文作者在筆墨之間也透露出了一種情,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呢?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12課(板書課題12:桂花雨),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這樣的導入直奔主題,簡潔明了的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要通過朗讀來感悟文字背后所隱藏的鄉愁。)
一.復習導入
1.看拼音寫生字
āo( )餅 yóu( )其 新xiān( )
bān( )著 zǐ( )細 jiǎn( )去
(訓練點1.在第一行詞語后面加上“。”就變成了一個句子,請同學們連起來讀一遍。訓練點2.強調撿和揀的區別。這樣安排訓練既起到復習作用,又能訓練學生語感。)
2.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從小就喜歡桂花,作者是喜歡桂花笨笨拙拙的姿態嗎?是喜歡必須仔細地從綠葉叢里才能找到的細花嗎?那作者喜歡的是什么?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研讀課文
1.作者喜歡的署花的香氣,接下來請你們自讀二、三、四自然段,在讀到表現香的句子時用線時畫下來。
2.生自讀自悟、指名反饋。
生: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訓練點1.研究“浸”字。
師:哪一個字突出了香?(結合洗澡作解釋)
師:一個“浸”字,就把香味寫得好像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的東西,把無形的東西寫得更真切了,這個字就用得好。
訓練點2.指導讀好這個“浸“字,多請幾名同學朗讀。
3.引導:文中還有一處也用到了這個字,我請個同學來告訴我。
生讀: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師:桂花是一年四季都開放嗎?
那為什么作者說全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呢?
學生讀,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師小結:桂花不但開花時香氣迷人,就是做成茶、食品時也是香的,也難怪作者會說。(學生齊讀這個重點句)
小結:這兩處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桂花的“香”(板書)。
4.還有哪里誰接著來讀。
生: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師:你淋過雨嗎?炎熱的夏天要是能淋上一場雨感覺怎么樣?(生答)
作者說桂花落得我們滿頭滿身其實是想告訴什么?(桂花多)
多得像滋潤萬物的雨,落在我的身上,樂在我的心頭。這里的香其實就是搖桂花給我帶來的“樂”。
指明朗讀“這下我可樂了。
追問:我為什么這么樂呢?教師引讀這段的第一句,學生跟讀。
小結:這處帶有香字的'句子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搖桂花的“樂”。(板書)
5.課文中有父親體會到的香嗎?
生齊: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師:是啊,父親的這首口占一絕不僅有桂花的香、桂花的樂,還有桂花的甜,當慶祝豐收年時家家戶戶喝著香香的桂花茶,吃著用桂花鹵做成的食品,享受勞動成果的感覺是甜甜的。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讀出桂花的香、樂、甜。
(師生一起美美地把這首詩讀了一遍。)
小結:父親的口占一絕讓我們感受到了桂花的“甜”。(板書)
6.課文中除了講父親體會到的,還有母親體會到的香嗎?
找學生讀并出示這句話:以后我從外地回家,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師:“外地”是什么意思?(師趁機介紹作者由永嘉縣瞿溪遷往杭州的歷史,并相機介紹杭州“滿覺垅”的桂花聞名天下。)
師:你說杭州“滿覺垅”的桂花不香嗎?母親為什么說比不過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師:她是不是比香氣的濃和淡,她是比什么?(板書:情)
師: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情,是什么情?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她在哪里?
師:作者去了臺灣就再也沒有回來了,在這段日子里他的父親母親相繼去世,你想一想作者寫父親母親的有關句子是什么樣表情?
師:想念家鄉,又不能回去,這種憂傷就是鄉愁。
師生齊讀: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師:每當丹桂飄香,而作者卻不能回到家鄉去聞一聞時,(擦去板書香)此時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已變成淡淡的。(生答。)
師:每當花雨飄落,而作者卻不能回到家鄉去搖一搖時,(擦去板書樂)此時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已變成淡淡的。(生答。)
師:每逢佳節倍思親,而作者卻不能回到家鄉去嘗一嘗用桂花做的食品時,(擦去板書甜)此時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已變成淡淡的。(生答。)
師:每當想起二老,而作者卻不能回到家鄉去見一見時,(擦去板書情)此時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已變成淡淡的。(生答)
(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感受文字隱藏的感情,對作者為什么老了還對兒時的搖桂花久久難忘的情懷有了共鳴,讀書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
三、拓展訓練
桂花雨讓作者永生難忘,故鄉讓作者魂牽夢縈,家是作者牽腸掛肚的港灣,作者游歷山水無數,賞桂花無數,但作者覺得桂花還適鄉的香啊。(桂花還適鄉的香)
師:請同學們把這句話抄在筆記本上,并想像一下,當你有一天離開了家鄉,你會說什么?請你模仿這個句子“()還適鄉的()”再寫兩三句。
生扮演,教師指導并為學生寫的起個名字。
師:桂花雨,好香的雨啊。這香字當中,隱藏著作者童年時的美好回憶。但六十多歲了,作者還要寫自己童年時的搖花樂,她要表達的是淡淡的鄉愁。正如老師課前所說文字是有感情的,請記住這散文題目。(生讀)
(隨堂小練筆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落實“寫”這一課標要求)
四、布置作業
師:讓這陣陣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讓這淡淡的鄉愁留在大家心底。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課后比較閱讀有關表達鄉情的文章,并想一想它們在思想上、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附板書:
桂花雨
(香、樂、甜、情)(板書后再擦除)
鄉愁
《桂花雨》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籮、杭”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邊讀過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3、準備《桂花雨》的課件。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師:這段時間,咱們校園里經常可以產聞到一種什么香?(板書:桂花)。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有關桂花的文章。(板書:雨)。齊讀課題。這節課我們將走進課文,一起來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
二、粗知課文大意
1、用輕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讀語句體會情感
1、“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⑴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樣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這里的桂花又是怎樣?
⑶為什么母親要這么說?
(體會母親對家鄉的思念。)
⑷是呀,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語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聞著家鄉桂花,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餅,喝著桂花的茶……桂花伴隨著母親的生活及至生命。我們不難看出,桂花在母親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鄉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東,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樣向我們訴說她童年時的“搖花樂”的?
⑴輕聲讀。
⑵指導“我”說的話,以及最快樂的那一部分:
體會“迫不及待”、“贊美”這兩個詞。
⑶作者為什么聽到媽媽說的`這話,就會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桂花雨。
3、體會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歸整體
課文以生動樸素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字中蘊含著濃濃的鄉情,讓我們再一次來欣賞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桂花雨》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這是一篇記事抒情散文。桂花雨是一種比喻,當桂花從桂花樹上被搖下來,花雨繽紛,飄墜如雨絲,是作者童年生活中的一個非常快樂的鏡頭。同時這個“雨”字也似乎為全文籠罩上了一層如雨絲般連綿不斷的淡淡的思緒。課文先寫小時候對桂花的喜愛,為什么搖桂花,接著追憶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后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和“花雨美”的懷念,表達了作者那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搖桂花的樂趣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景激趣、自主設疑(5—8分鐘)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二課《桂花雨》(板書課題)
2、出示詞語、詩句,讀一讀(引導豎著讀)
3、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第一豎排寫什么?第二呢?(相機板書:“桂花香”“搖花樂”)
4、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二、研讀感悟、自主探究(5—7分鐘)
1、過渡:“清香不與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來”這是古人贊頌桂花香的詩句,上節課我們在課文里也找到了許多描寫桂花香的句子,誰來讀:
2、課件出示重點句:(齊讀)
(1)“桂花不與繁花斗艷,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
(2)“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用上左邊一排的詞語、句子或結合你平時的積累完成填空:
桂花真香啊!
三、多元導悟、合探解疑(10—15分鐘)
(一)品賞搖花樂
A、品味“我”的“搖花樂”
1、過渡:濃郁的桂花香讓琦君魂牽夢縈,可令她最開心最快樂的還是那童年的搖花樂。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新的讀書方法來品讀課文出示閱讀提示: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2、交流反饋: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1)“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
A、學生讀了之后談感受:急切的心情
B、指導朗讀:給“纏”配上動作、神情、聲音,想象怎么“纏”,體會小琦君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指導讀出語氣,讀好“嘛”和“!”
C、現在你們就是童年的琦君,誰來纏纏母親,讀讀這句話?
(2)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學生讀后交流:感嘆號一般是用來抒發比較強烈的感情,此時作者一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可以想像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快樂。
B、指導朗讀: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搖桂花吧,讓我們一起抱著桂花樹,把全身的勁都使出來,把你內心的快樂都喊出來!
課件出示讀:“這下我可樂了……好香的雨呀!”
(3)、帶著快樂美好的感覺齊讀:“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好香的雨呀!”
B、體會媽媽爸爸的“搖花樂”
1、過渡:對于我來說,搖桂花是一種童年的游戲之樂,對于她的母親和父親來說,這份快樂又體現在哪兒呢?
2、引讀:課件出示句子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總結:對于母親來說,搖桂花是一種生活之樂。對于父親來說,搖桂花是一種豐收之樂。
(二)學生回味香,品味“樂”
過渡:桂花搖落以后,我們的快樂還在嗎?
學習第四自然段:默讀,體會我們曬桂花、藏桂花、食桂花中的“樂”。
2、課件相繼出示這兩句話:(1)(2)兩句話
對比著讀讀看,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結:桂花的香,已掙脫了季節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三)品悟思鄉情
1、后來,作者一家移居臺灣,從此離開了家鄉。以后每次從外地回家時,愛桂花的我總要給同樣愛桂花的母親捧上一大袋。★出示: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嗎?(不是)
那么為什么就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呢?(●用心讀讀母親這番意味深長的話語,想一想)
(母親對家長舊宅院里的金桂是有感情的,所以會覺得故鄉的金桂最香。在母親眼里多了一份思鄉情!)板書:思鄉情
2、讓我們一起走進母親的情感世界,一起滿懷深情的讀一讀:可是……
3、他鄉的桂花再香,香不過家鄉的桂花。他鄉的山再秀,也秀不過家鄉的山。想起家鄉的桂花,其實就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3、師生合作完成說話訓練:
假如我說:外地的水很甜,母親一定會說:
4、小結:桂花是故鄉的香,月亮是故鄉的明,水是故鄉的甜,人是故鄉的親。(引讀)所以母親常常說:
(四)總結課文
1、月是故鄉明,花是故鄉濃。母親難忘,我亦難忘。出示:☆每當……(師讀)
2、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思念家鄉,懷念童年的情感。愛桂花其實就是愛故鄉呀。最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這場桂花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給我們帶來的甜美!放音樂,自由讀《桂花雨》
四、鞏固深化、學用延展(8—10分鐘)
1、自編題目考考你的小伙伴。
2、老師呢,被《桂花雨》感動著,涂鴉了一首兒歌,愿意讀一讀嗎?(出示)兒歌
3、琦君有“搖花樂”、“桂花雨”,你們呢,有什么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事呢?和小伙伴互相交流,也可以試著寫下來,珍藏在你的記憶里
《桂花雨》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探索文章優美之處,學會圈點批注。
2.品讀課文,體會作者那濃濃的鄉情,培養一顆顆兼善天下的好心。
學習重點:學習用圈點批注的方法來閱讀,精讀“搖花樂”的有關內容,交流評點。
學習步驟:
一、導入:
美麗的大自然中,雨可以說是最能觸人心弦的景物之一了,你們見過哪些雨呢?(學生答:暴雨、小雨、蒙蒙細雨……)今天我們將見識到一種特殊的雨——桂花雨(出示課題)
二、指導朗讀:
體會文章滲出的溫馨的人情。(有重點地指導兩個地方的朗讀:一是“搖花樂”,要讀出“我”問母親時語氣的急切,母親卻說“還早”,這時“我”的心情是失望的。“臺風要來了”,語氣也是急促的。從“這下可樂了”到“好香的雨啊。”充滿歡樂,語氣要略顯夸張。另一處是最后一句話,語速要舒緩,以傳達出綿綿不盡的懷念和遐思)。
三、出示有關桂花的圖片(桂花樹林,桂花朵。讓學生感受桂花的美麗學生在音樂與圖片的渲染中,將會喜歡上桂花。在此情境中,讓學生結合圖片和對桂花的回憶,把桂花的美麗用自己的方式描繪出來,學生描繪的方式可能會有如下幾種:畫畫、朗讀有關句子、回憶有關桂花的詩句。此時,教師應給學生以廣闊的自由描述空間,并一一加以肯定。)
大家所描繪的桂花真美呀,可以想見大家對桂花的喜愛,文中的作者對桂花也是情有獨鐘,我們看看她筆下的桂花是怎樣的?大家試著把描寫桂花的語句找出來看看?(學生回答,教師評點)
四、文章結構
桂花不僅美麗清香,還可以吃呢。文章的第一段(1、2節)為我們介紹的'清楚。
第二段(3節)采用倒敘的方式回憶了故鄉的桂花雨,具體描繪了“搖花樂”,大家喜歡“我”的父母親嗎?為什么?(學生大多會回答,“喜歡”,擺出的原因不一而足,老師總結:因為母親敦厚、溫柔,父親儒雅和樂)
最后一段(4、5節)作者還回憶了在杭州念中學時和桂花有關的一段往事。
全文脈絡很分明,銜接上不著痕跡,其中有一句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桂花,真叫人魂牽夢縈”,什么作用呢?(點2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五、主旨探究
故鄉的桂花雨,籠罩著一層黯黯的感傷和偶爾跳躍著的淡淡的喜樂,從中我們捕捉到了作者其實想要向我們傾訴什么?(學生分組討論,選代表作答:①對故鄉的懷念;②對親人的思念;③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六、美點的圈點、批注
1.教師示范: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回應文章題目,令人拍案叫絕,贊嘆不已
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全桂——“月是故鄉明”啊,表現出了作者的戀鄉情節。
2.學生發言。
七、詞語積累:魂牽夢縈、裊裊、才高八斗、沉浸、淡雅。
八、遷移創新
“鄉愁”是什么?(出示關于“鄉愁”的詩:余光中的《鄉愁》,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齊誦,然后討論關于鄉愁蘊含的情感,分組交流。)
后記:琦君的散文總是蘊藏著生命的喜樂和慈悲,總在謳歌著人性的良善,在教學中,我著重讓學生體會這一點,并在此情境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朗讀的、品析的。他們在學習之后或多或少有了關于生命的、生活的啟迪,語文方法、技能上的收獲和詞句方面的積累,我想這也是我們的語文課所應該做到的吧。
《桂花雨》教學設計11
目標
1、會認“籮、杭”2個生字,會寫“懂、蘭、籮”等10個生字,理解“婆婆、糕餅”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
3、品讀重點句子,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體會句子中蘊含的感情。
4、學習并運用結合重點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5、想象課文中描寫搖桂花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重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從“搖花樂”和“桂花雨”中,感悟語言的韻味,體會作者對童年生
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所表達的感情。
字詞教學。
注意“纏”是翹舌音,讀“chán”,“浸”讀“jìn”,不讀“qīn”。左右結構的字有“懂、糕、餅、浸、纏、撿”6個,都是左窄右寬;上下結構的字有“蘭、籮、婆、茶”4個,書寫時注意上下的比例。對“糕餅”的理解可以進行看圖識字,對“浸”字要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彌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里似的。
閱讀理解。
注意“纏”是翹舌音,讀“chán”,“浸”讀“jìn”,不讀“qīn”。左右結構的字有“懂、糕、餅、浸、纏、撿”6個,都是左窄右寬;上下結構的字有“蘭、籮、婆、茶”4個,書寫時注意上下的比例。對“糕餅”的理解可以進行看圖識字,對“浸”字要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指桂花的香氣濃郁,向四周彌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氣里似的。
表達運用。
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在講到這句話時,可仿照這個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以便對母親的話有更具體的感受。如:這里的環境很好,母親會怎么說?再如:這里的水很甜,母親會怎么說?課文全部學完以后,可仿照“搖花樂”的片段,以《_______樂》為題,寫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預習提綱
(1)課前搜集關于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句。
(2)在文中畫出2個會認字和10個會寫字,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婆婆、糕餅”等由生字組成的詞
(3)課前思考下列問題:什么叫“桂花雨”?這是一場什么樣的“桂花雨”?課文為什么以《桂花雨》為題?
(4)初讀課文后,思考并與同學交流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回憶。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初識“桂花雨”,品讀“桂花雨”的香。
一、導入課文。
1、(由“雨”這個詞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雨?(板書:雨)我們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它?(課件出示相關的詞語)
春雨綿綿牛毛細雨細雨如煙
蒙蒙細雨瓢潑大雨狂風驟雨傾盆大雨
2、點出課題。今天,當代女作家琦君將給我們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雨——桂花雨。(補全課題,生齊讀)
3、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預設:
(1)為什么叫“桂花雨”?
(2)這是一場什么樣的“桂花雨”?
(3)本文為什么以《桂花雨》為題?
4、要想把這些問題搞明白,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通過學生熟悉的`雨導入新課,感受桂花雨落下的情景,引導學生質疑課文內容,為下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課件出示初讀的要求:
1、讀準字音。
2、讀通句子,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檢查預習:分類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指名讀。(針對學生的認讀情況,相機引導正音,切實讓學生讀準字音。重點指導“浸” “纏”的讀音。)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5、學生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
6、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獲。讀了課文,誰能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結合文中的一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課文主要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7、指導學生朗讀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
在掃除閱讀障礙的同時,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并且聯系生活實際讀好相關句子,這樣的課堂才是扎實的、有效的。
三、精讀感悟。
1、初識“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2)文中是怎么說的?(生齊讀)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關注感嘆號,指導學生讀出對“桂花雨”的贊嘆。)
(3)這是一場怎么樣的“桂花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詞句并寫上批注。
(4)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5)集體匯報:這是一場的桂花雨。(請用上一個詞概括說一說。)
這是一場_________的桂花雨。
生1:這是一場香噴噴的桂花雨(板書:香)。
生2:這是一場快樂無比的桂花雨。(板書:樂)。
生3:這是一場難忘的桂花雨。(板書:難忘)
生4:這是一場充滿思念的桂花雨。(板書:思念)
2、品讀“桂花雨”之“香”。
這是一場香噴噴的桂花雨,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的?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句子,引導學生交流,觸摸文字的溫度。
(1)課件出示: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把這句話換個說法,變成肯定句。(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②“浸”本來是什么意思?在這里指什么?“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覺。)想象一下,十幾家鄰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借助老師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想象,老師再小結:不論走到哪里,房前、屋后,左鄰、右舍,村里、村外都會聞到桂花的香味;不論白天干活,還是晚上休息,都會聞到桂花的香味。總之,香氣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③讓芬芳的桂花香飄滿整個教室,飄滿整個校園,飄滿我們的內心,讓我們都浸在這濃濃的桂花香中吧。請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讀出你獨特的理解。
(2)課件出示:
桂花搖落以后,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里,可以加在茶葉里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①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用“挑”而不用“撿”。(“挑”是有選擇、有目的地挑選,而“撿”只是拾取。)分別用“挑”和“撿”說一句話。
(放在文中感受詞的含義,聯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這都是理解形近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浸”是什么意思?在這句話里又是指什么?這里的“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抓住“全年”“整個”“浸”等詞體會桂花香氣散發得久、散發得遠、散發得廣、散發得深入。)
③生齊讀,讀出桂花的濃香。
(3)課件出示:
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想象一下搖落桂花時那紛紛揚揚的情景,大聲喊……
②看桂花紛紛落下的圖片或視頻,再大聲喊……
③看著身邊的小伙伴,邊搖邊大聲喊……
你喊出了什么?請一起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來!
此環節圍繞一個“香”字,緊扣“挑”“浸”兩個字,通過品讀詞語、激情引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品析課文,感悟桂花香的濃郁和香氣的醉人。
《桂花雨》教學設計12
課文精解與編排意圖
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讀著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里行間。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略讀課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法點睛
審題,初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精讀深思,研究作者寫作目的及表達特點。
①抓住課文三處描寫桂花香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用詞(“侵”字)用景用物等表達方式抒情的特點。②研讀“搖桂花”,體會作者懷念童年,懷念故鄉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點。③研讀“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體會作者母親懷念家鄉之情及作者表達方式的特點。──回讀全文,歸納用人事景物表達童年樂、思鄉情的寫法特點
──評價歸納,轉換運用
學習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寫作思路。
3.指導學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讀自悟,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敘事、寫景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審題,“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關于桂花的什么事?
2.按“小時候念在家鄉──中學時在杭州”的提示把課文分成二段。“小時候”主要寫了()、()、()、()那幾件事。“讀中學時”主要寫了()、()二件事。
3.勾畫“小時候”“念中學的時候”作者愛桂花、搖桂花、賞桂花的語句,思考批注體會。
(1)勾畫“喜歡桂花香”的語句,思考批注,表達了作者()思想感情。
(2)搖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搖桂花”的動作有();“搖桂花”的美妙樂趣是()。搖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賞桂花”“帶桂花”中“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表達了母親什么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寫了()的事情,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的寫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審題,初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小時候:1.愛桂花2.送桂花3.搖桂花4.收桂花──讀中學時:5.賞桂花6.帶桂花
二、精讀深思,研究作者寫作目的及表達特點。
1.研讀作者愛桂花香的語句。
抓住課文三處描寫桂花香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用詞(“侵”字)用景用物等表達方式抒情的特點。
2.研讀“搖桂花”,體會作者懷念童年,懷念故鄉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點。
《桂花雨》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海德格爾有言:“所有的思都是詩。”選入語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優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思的精華,思的表達,尤其是《桂花雨》這類抒情散文,更是蘊含著無限詩情。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最高贊美應當是:“就像一首美到骨子里的散文詩!”這里的“詩”,一方面指那些在課堂上讓師生感受到綻放、閃光或者激蕩的語文課堂的本體,它是語文課堂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是指語文課堂教學要努力營造詩意的境界。因此,我對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提出了“還原文本詩意的教學”這一理念。本文的教學正是力圖創設詩意的氛圍,讓學生倘徉在文本中,在語言中、想象中感悟鄉情,感悟詩意盎然的桂花雨。
【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文本朗讀感悟,引導學生從桂花香和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
課外查閱資料,了解作家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水是故鄉甜》《家鄉味》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文本,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說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難忘的。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走進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場奇妙的——《桂花雨》。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讓我們用心去讀讀課文,把生字念準,把課文讀通,讀到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3、讀書交流。
(1)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二、導學全篇扣“詩”眼——感受“桂花香”
1、作者為什么愛桂花呢?
2、請找出具體描寫桂花香的語句。
3、交流具體描寫桂花香的語句。
4、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氣四溢。(換字比較)
【設計意圖:《桂花雨》一文敘寫了愛花香、搖花樂、憶花雨,寫的始終是桂花,而“香”則是串起這些內容的一條紅線。本文的教學中,我以“香”為抓手,把握全文,扣住關鍵的`字詞,立足文本的語言,彰顯意象,領悟情感。如這個“浸”字,引導學生從嗅覺、觸覺、視覺等不同方面去“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在這些尋常而耐人尋味的字詞上駐足欣賞、品味一番,去感覺花香彌漫,去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并漸而磨礪出敏銳的語感來。】
三、巧用插圖品“詩”意——欣賞“花雨美”
1、看看插圖,描繪一下落桂紛紛的情形。(花雨美)
2、觀察“我”搖花時的神情,想想“我”此時的內心。(心里美)
【設計意圖:插圖是展示學生獨特感受的重要平臺,是深化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有效載體。小學語文課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插圖都是以兒童的形象出現,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僅能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能夠陶冶學生的心靈情趣。這個片段中,對插圖的觀察,基于觀察的想象,圖文對照讓學生品位文本的意蘊,讓搖桂花的快樂感染學生,開放學生的情感。】
四、感悟體驗覓“詩”趣——享受“搖花樂”
1、作者搖桂花時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個字簡單概括一下嗎?(樂)
2、請找出具體描寫作者搖桂花的句子來
3、在描寫描桂花時,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寫?(動作、語言)
4、請圈劃出具體描寫作者搖桂花時的動作的詞句。
5、你們想讀讀這些句子嗎?你最喜歡哪一句?(朗讀指導)
6、全體學生起立,閉上眼睛,在音樂聲中,一起來做搖桂花的動作。(師配樂范讀)
7、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這美妙的桂花雨了嗎?盡情地喊出來吧!
【設計意圖:語文課講究體驗,在體驗中激發情感、靈感,從而提高語文素養。教師在學生搖花的向往之情涌動之時,用話語創設了一個親近課文語言的情境,并和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搖、看、發現、喊叫,讓學生的情感盡情釋放,演繹出一個快樂的搖花場景。“搖”并非簡單模仿,為搖而搖,要有恰到好處的語言引領,才能觸發學生的思維、靈感,學生才會在搖的過程中關注桂花的飄落,發現盎然的詩趣。】
8、同學們,在你的腦海里是怎樣一副畫面?請趕緊寫下來吧!
9、寫作反饋。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課文的學習應開啟和貫通學生的課前閱讀和課后拓展,讓學生通過課文去領略更廣闊的世界;通過“搖桂花”“淋花雨”的體驗和想象,喚起了學生真切體驗,放飛了學生豐富的想象,激發起他們靈動的思維,此時,安排片段寫作訓練,讓孩子們的文字和情感一起跳動,用詩一般的語言和大家分享這場“桂花雨”的繽紛美妙。那是一種如童話世界般的美,是一種詩意洋溢的境地。】
10、感受著這份快樂的難道只是作者一個人嗎?還有誰,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呢?(指名讀)
A、寫母親動作的詞“洗凈”“撮”說明什么。
B、你從父親的詩中讀出了什么呢?
C、感情朗讀父親的詩。
五、彰顯意象悟“詩”情——體悟思鄉情
1、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都讓我對桂花魂牽夢縈,但僅此而已嗎?還有更特殊的原因嗎?讓我們再深入地讀讀課文最后第二自然段。
(出示母親的話)
2、難道外地的桂花真的香不過家鄉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樹嗎?母親為什么這樣說呢?
3、其實,除了這一句,在這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還隱藏著許多母親及父親與家鄉桂花的小故事,隱藏著母親與家鄉的一片深情。讓我們再細細地讀讀文章,把這些小故事找出來,把這份情讀出來!
4、反饋。
5、母親對故鄉充滿了無限的懷念,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出示最后一句)想象一下,作者此時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情景,耳邊又會響起什么聲音呢?
【設計意圖:閱讀要注意體會文字背后的東西,領會語言內涵。理解母親話中的思鄉情無疑是本文難點,然而,由前文對桂花香、花雨美、搖花樂,父母親的愛花喜花一一體悟,以及課前背景資料的相關閱讀,學生對母親和“我”感懷家鄉的金桂,對美好幸福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戀便有了自然的理解與感悟。】
六、書聲瑯瑯入“詩”境——融入“桂花雨”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中蘊含著濃郁的思鄉之情,讀起來很感人,讓我們再一次欣賞美麗的桂花雨。(全體師生配樂朗誦)
【設計意圖:葉圣陶曾說:“文章要靠讀才能明其言,曉其義,悟其旨,得其辭,體其境。”讀是一門用眼睛、聲音和心靈進行再創造的藝術,它融入了誦讀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要采用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廣泛而深入地接觸文本,讀懂文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在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動手寫一寫自己童年中難忘的人和事。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愛桂花──香
點點桂花雨
搖桂花──樂
片片思鄉情
思桂花──情
《桂花雨》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
飄十里”等詞語,并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根據學習提示自讀自悟,與同學交流讀書感受,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文本朗讀感悟,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課前準備:課外查閱資料,了解作家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水是故鄉甜》《家鄉味》等,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法
朗讀法
品析法
講讀法
小組合作討論法教學時間:一課時過程預設:
一、導入課題
播放桂花的圖片
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桂花的一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籮
杭
2、檢查詞語: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
三、整體感知
快速讀一遍課文,想想課文圍繞桂花寫了哪幾件事?
交流后板書:愛桂花
搖桂花
思桂花
四、品讀,悟“我與桂花情”:
讀課文1—2自然段,品“獨愛桂花”:
讀第二段,你從哪句話可以看出“我”獨愛桂花?交流后明確: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五、品讀“搖花樂”:
1、在課文3—6段中,找出搖桂花的'句子
2、反復讀這些句子體會搖桂花的快樂
3、點撥重點句子:
①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從“總是”“纏”這些詞中,你讀出了什么?
②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4、再讀這些句子,再次體會搖桂花的快樂
5、桂花紛紛落下來,小姑娘抬起頭來,看啊,看啊,那桂花是怎么樣的?看圖,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6、桂花給“我”帶來哪些快樂?
六、再品,悟“母親與桂花情”:
1、杭州的桂花是很有名的,作者也曾采過杭州的桂花回家“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出示句子,朗讀)你認為是這樣嗎?
2.討論:是杭州的桂花香還是家鄉的院子里的桂花香?請瀏覽全文,找找理由,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讀全文后一種看法是: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香。理由: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有這樣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教師引導:這些句子里,哪個字突出的說明了桂花的香氣呢?品析“浸”字:“浸”字說明香氣不是一縷,而是彌漫在空氣中,人們就像浸泡在桂花的香氣中。
教師小結:看來,家鄉的桂花的確比杭州的桂花香啊!
學生的第二種看法:杭州的桂花比家鄉院子里的香。理由:作者寫家鄉的桂花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作者寫杭州的桂花
(2)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點撥:家鄉的桂花樹只有一棵,而杭州小山上全是桂花樹,香氣當然要勝過家鄉院子里的桂花了。
教師引導:同學們讀書時注意了有關詞語,并認真品味,不錯!看來,桂花的香氣是一樣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為多。更顯得香氣濃郁些。我們是用鼻子來分辨香氣的,而母親也是用鼻子來分辨香氣的嗎?
明確:母親對家鄉的桂花有感情,她是用感情來分辨香氣的,就像俗話說的,東西是自己的好。
母親每年聞著院子里的桂花香,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捉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桂花已經成為母親生活重要的部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的桂花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3、引讀:“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4、全班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
七、想象寫作:
桂花雨讓作者想起家鄉,童年時的哪件事也讓你想起了家鄉呢?寫一個片段
八、推薦:
琦君散文集《桂花雨》、魯迅《朝花夕拾》林海音《城南舊事》
板書設計:
愛桂花
香氣迷人
搖桂花
充滿歡樂
思桂花深埋心中
《桂花雨》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多種方式練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用恰當的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2、品讀重點句段,發揮想象,讀懂課文描述的畫面、場景,體會作者蘊含其中的思鄉思親等的情感。
3、聯系全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難懂的句子、詩歌。
4、理解作家以“樂”寫“思”的表達精妙。
【教學設計】
一、導入,讀懂“桂花雨”
1、板書課題。
2、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課題)。桂花雨?多么特別的“雨”呀!它是怎么一回事?誰能用課文中的話告訴我們?
引導學生直奔文本中心句段,指名朗讀并出示: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自由練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畫面。
3、師:現在你能說說這“雨”是怎么回事了嗎?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紛紛”“滿頭滿身”等處品讀體會搖下的桂花就像下雨一樣。
4、指導朗讀,讀出桂花雨的特別之處。
【設計意圖:“桂花雨”是作者對桂花紛紛揚揚下落樣子的形象表達,也是課文中的核心句段之一。教學伊始,通過課題引出這一片段,直奔文本核心內容,減少枝蔓,對于課文整體學習也將起到提綱摯領的作用。】
二、質疑,理解“搖桂花”
1、教師質疑:這雨是怎么“下”起來的呢?你知道嗎?
引導學生理解桂花是“搖”落下來的,補充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2、引導學生自主質疑: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桂花為什么要“搖”下來呢?
3、過渡:是的,通常花兒在開花時節格外需要人們去呵護,為什么桂花卻要把它搖落下來呢?——請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讀,探究其中原因。
4、組織交流,引導學生從“搖下來的桂花完整、新鮮”和“自然謝落或被風雨吹打下來的香味差”兩方面回答,并要求學生把兩方面原因說完整。
【設計意圖:不少老師在教學中只強調個性化閱讀,忽視理解的準確性,以致于到了做練習或考試的時候不得不再跟學生反復強調“標準答案”,形成課堂、考試兩張皮。其實,課堂閱讀指導中,教師也應該有意識的強調理解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對于“為什么要搖桂花”,文中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教師也應該要求學生表達完整、準確。平時這樣扎扎實實的“閱讀訓練”,比起考試前一味強調標準答案要有效得多。】
師:誰來用朗讀告訴我們其中的原因?指名朗讀相關內容,用書聲音解決疑問。
三、品讀,感受“搖花樂”
1、過渡:看來,成熟了的桂花就應當“搖”,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搖一搖吧!
集體朗讀: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師: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幫著……幫著……”“抱”“使勁”“喊”等字詞體會“我”在搖桂花時的興奮、快樂。
指導朗讀,讀出“我”的興奮、快樂之情。
3、教師質疑:為什么“搖桂花”能給作者的童年歲月帶來這樣無比的快樂呢?再讀第三、四自然段,潛心思考,品味文字。
組織交流,結合學生回答,重點引導學生從三個層面理解:
l這是“我”期待已久的“樂事”
(1)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看來“搖桂花”是我期盼已久的事了。你注意到了哪些字眼?引導學生抓住“纏”字。
(2)教師啟發:想象一下,“我”纏著母親的`時候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組織學生練習表演,教師抓住“老是”“纏”等字眼以及“我”和母親的話進行互動表演。
(3)通過剛才的表演,你體會到“我”在搖桂花前是什么樣的心情?
指導學生朗讀,表達“我”期待之久和喜出望外之情。
這是全家人的“樂事”
(1)師:這份快樂不只是我一個人的,還是全家人的快樂呢!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搖桂花給帶全家人帶來的“樂”?
引導學生體會母親對于桂花的虔誠、父親的詩興。
(2)教師引導:其實,桂花給全家人帶來的快樂全藏在父親的這首詩中了!(出示小詩)自己讀一讀,再和同桌講講自己的對詩句的理解。
組織交流:講講自己讀懂的詩句意思,主要體會詩中表達的豐收之樂、全家歡聚之樂。
(3)小結:是的,桂花的芳香、豐收的喜悅、全家團聚時的天倫之樂全都融化在這首詩中了!該怎么讀好這首詩呢?
指導朗讀小詩,感受豐收的喜悅、這是收獲的快樂。
這是全村人全年的“樂事”
師:不止于此,桂花還在全年里給全村人帶來了快樂!你讀出來了嗎?
放手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了解全村人收桂花的忙碌,以及桂花在一年中帶給人們的芳香和喜悅。在些基礎上練習朗讀表達快樂之情。
4、搖桂花給“我”、全家人和全村人帶來這么多快樂,讓我們使出全身的力去搖一搖桂花吧!
出示并集體朗讀: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設計意圖:“樂”課文的主旋律。圍繞課文“搖花樂”這一核心句段,教師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從“我的期待之樂”到“全家之樂”,再到“全村人全年之樂”,字里行間把“搖花之樂”演繹得淋漓盡致,再來讀這“搖花樂”自然水到渠成。】
【《桂花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學設計06-08
《桂花雨》教學設計05-26
《桂花雨》教學設計10-08
語文《桂花雨》教學設計04-20
《桂花雨》教學設計【推薦】10-08
《桂花雨》教學設計【優】10-08
人教版《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09-20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04-27
桂花雨教學設計(通用11篇)11-07
《桂花雨》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