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1
教學目標:
1、感受行道樹的奉獻精神,體會文章象征的寫作手法。
2、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體會行道樹復雜的內心世界,領悟奉獻者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想利用這一節課的時間做一個“實話實說”的訪談節目,我呢,就是“實話實說”的人,你們則是被邀請來的嘉賓或是觀眾。我想先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你是一棵樹,你喜歡在什么環境中生活?
2、我們今天的節目現場來了一群很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行道樹,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行道樹,哪位同學來把課文朗讀一遍?(課件播放朗讀的背景音樂。)
二、感知行道樹的形象。
1、請以課文為依據,用行道樹的口吻作一個:我們是,的行道樹,我們。
(提示:可以從生活環境、生活狀態、心理狀態等方面介紹。)
2、聽了剛才行道樹的自我表白,你認為哪一句最能打動人呢?請談談你的理解。
(見機落實一些重點語句的理解:
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
我們仍然固執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3、你認為文中最能概括行道樹形象的是哪一句?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抓住“憂愁”和“快樂”這兩個詞重點理解這句話。
三、體會行道樹的奉獻精神。
1、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對行道樹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進入我們的“實話實說”節目的互動環節。
2、我們先進行一下角色調整。同桌的兩名同學一人充當行道樹,一人充當現場觀眾,現場觀眾的身份自定,也許你是來自樹家族的任意一員,是行道樹的近親;也許你是來自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你還想對行道樹有更深的了解嗎?請與它進行心靈的對話。下面就請同桌兩個同學開始對話,一問一答。問的同學在問之前先作個簡單的身份介紹,如:大家好,我是來自黃山的`一棵松樹,我想請問行道樹?
3、哪一座的同學愿意給我們大家表演一下的?
4、通過剛才的互動交流,我們的現場觀眾有哪些感悟?
5、行道樹通過自身的經歷想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呢?請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能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可分解為:什么樣的事業是神圣的事業?為什么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你又如何理解這里的深沉呢?)
四、拓展延伸
1、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行道樹式的人?你能舉例說說嗎?
2、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五、總結
1、今天的“實話實說”節目讓我們與行道樹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我們深深體會到:正是這些行道樹的默默無聞的奉獻,讓我們的天更藍、風更柔、空氣更清新!讓我們用最真摯的情感,最美麗的語句來表達對這些自然界或社會中的“行道樹”們的感謝吧!
2、老師也寫了一段話給行道樹……
3、最后,讓我們在《好大一棵樹》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這堂課,也希望我們的生活中涌現出更多的行道樹。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2
師:上課!
生:知識無邊際,探索無窮盡,學法無限制,快樂無止境。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今天我們來共同研究探討一下中國臺灣著名散文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請看兩幅圖片。(屏幕顯示兩幅行道樹圖片)
師:行道樹是指什么?
生(齊):道路兩旁的樹。
師:張曉風以散文成名,36歲就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著名作家余光中稱她是第三代散文名家之一,那么普通的行道樹怎么吸引住作者的視線了呢?又給我們帶來什么思索呢?
下面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
生A(男):朗讀一部分。
師:好,聲音響亮,發音標準,飽含感情,下面再請一位女同學。
生B(女):朗讀到結束。
師:真讓老師欣慰,可以說不分高下。
課前我們已經進行了充分的習讀,再加上剛才的朗讀,談一談文章寫了什么內容?
生C:文章寫行道樹被立在城市的飛塵里,雖承受諸多痛苦,但不以為苦,反以為樂,因為它覺得自己做的是神圣的事業,是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師:僅僅是為了寫樹而寫樹嗎?
生D:借行道樹的自白來贊美無私奉獻的人的崇高精神。
師:這種寫法叫做?
生(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師:誰能找出點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話?
生E: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也唯有這種痛苦才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師:何謂神圣的事業?
生F:犧牲個人利益,滿足社會需要,人民需要的事業。
師:回答得多好。奉獻者是偉大的、神圣的,又為什么說總是痛苦的?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
生G:總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生H:夜晚孤獨、寂寞。
師:誰能將文中原句讀一下。
生I: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生J: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我們苦熬著,牙齦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
師:既有身體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誰還能再設想一下,除此之外,還會承受哪些痛苦?
生K:商家往它上面貼廣告,釘釘子。
生L:樹上的燈燒灼著它,車失事撞著它。
生M:有時為了道路的暢通或大地采光,被修剪、壓枝,不能讓它長得太茂盛。
師(笑):很有創見,也就是要聽憑人的擺布。
這種痛苦是誰造成的?
生(齊):人。
師:能否改變。
生(齊):無法改變。
師:由于命運的安排,它離開了同伴,站在馬路兩旁,立在飛塵之中,這個它無法自己決定。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當你在無法選擇的命運面前,應該怎么辦?
生(齊):應勇敢戰勝它。
師:勇敢地向命運發出挑戰,像石縫間的生命,還有?
生(馬上說):磚縫里的香瓜子。
生:縣崖峭壁上的奇松、怪柏。
師:誰都渴望生長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有人呵護、培養。但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在無法選擇的命運面前,只能勇敢地面對它,進而去戰勝它,你們知道哪些不在惡運面前低頭,勇于自我挑戰的人嗎?
生N:海倫·凱勒。
生O:霍金。
生P:張海迪。
師:好,這些都是身殘志堅,不向命運低頭的人,也是拒絕平庸的人。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以國家利益
生(齊):集體利益為重。
師:我們是時代的弄潮兒,是國家的棟梁,是社會的主人,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以國家為重,不要計較個人得失,這才是神圣的、崇高的事業。
現在老師有個問題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神圣的事業就是痛苦的,毫無幸福可言嗎?
生Q:不是的,應該是既是痛苦、又是幸福的,看你追求什么,追求的是個人的享受,那么這種付出就認為是痛苦的;追求的是崇高的神圣的事業,那就覺得是幸福的。
師:回答得多么精彩。你能舉例加以說明嗎?
生R:雪域高原的戰士為保護邊疆的安定,缺氧、吃不上新鮮蔬菜,文化生活單調……
生S:非典一線的白衣天使們。
生T:抗洪前線的解放軍。
師:他們永遠受到人們的關心和愛戴。
生U: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寫一本《痛并快樂著》,生活中有很多事都是喜憂參半……為了國家的事業,神圣的事業,做出點個人犧牲也是快樂的,幸福的。
師:你的境界非常崇高,體會得也非常深刻。生活中有許多像行道樹一樣雖飽受痛苦的煎熬,但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在奉獻著,既然選擇了,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應了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生V(舉手站起):老師,既然行道樹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為我們創造清馨,又怎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師: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好!誰來談談?
生W:因為城市的人們已習慣于污濁,對環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雖然行道樹在努力制造著新鮮的空氣,但畢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變不了大局,所以說,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師:這句和文中的哪句相照應?
生X:“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師:行道樹愁的也是如此,它是在為人類而愁,替世界而愁,從這種意義來說,這更是一種可貴。
作者獨具慧眼,將生活中如此普通的事物賦予了這么多美麗的內涵,給我們帶來如此深刻的思索,下面來看我們手上的兩篇短文,看一看它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屏幕顯示:《乞丐和露珠》《鋪路石》)
生Y:它們和行道樹一樣都代表著生活中的普通人。
生Z:它們同樣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師: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么渺小、普通,我們都應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讓人生過得有意義。
運用以上所學的知識,我們來做幾道習題。
(屏幕顯示)
分組研討,把你們組內最精彩的展示出來,看哪一組完成的數量最多,質量最高。
1、請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辭手法,再選擇兩個作為“生命”的喻體展開敘寫,構成一組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為春天獻上一抹嫩綠。
2、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3、假設你是自然中的某一處景物:古橋、山泉、小溪……,你與游人互訴心聲,你將會說什么呢?試試看,相信你能說得很好。
例:古橋說:“當我把人和車渡過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樂!”
(山泉、小溪……)說:
師:暫時落后的小組不要恢氣,還有機會爭奪冠軍,請看
精彩奪魁:
1、學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能否總結出一句精神格言或回想一句名人名言。
2、生活中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富有象征性的事物,你能列舉出來嗎?
生:闡述。
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生a:無論我們個體生命多么普通,都要在奉獻中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生b:學了一種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作業:寫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150字左右)
師: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值得我們去思索,我們要仔細觀察、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
師: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奉獻中更加絢麗多彩。
附:課外閱讀
乞丐與露珠
一個乞丐很早上路了。當他把米袋從左手換右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灰塵時,一顆大而晶瑩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會兒,把手掌遞到唇邊,對露珠說:“你知道我將干什么呢?”
“你將把我吞下去。”
“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是操縱在別人手中。”
“你錯了,我還不懂什么叫可憐。我曾滋潤過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讓它美麗地開放。現在我將滋潤另一個生命,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運,我此生無悔了。”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鋪路石
我是女媧補天時落下的一顆五彩石
我的伙伴自由地飛在天上
我孤獨地躺在地上
那么多人從我身上踩過
那么多車從我身上碾過
我開始抱怨自己懷才不遇……
有一天
我忽然意識到
我的伙伴點綴著美麗的星空
我鋪展著廣袤的大地
這不都是在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嗎?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和我的伙伴遙隔萬里
訴說著衷腸
附:選題答案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將為春天獻上一點嫩綠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樹,我將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綠陰
假如生命是一朵鮮花,我將為世界奉上一縷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實,我將為人間留下一絲甘甜
2、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一次危難中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病床前的探望是一朵花,一次微小的施舍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3、鋪路石說:“當人和車從我身上碾過時,我在沉重中感到快樂。”
露珠說:“當我滋潤了一個生命時,我在犧牲中感到幸福。”
玫瑰樹根說:“當我滋養了美麗的花朵時,我在丑陋中感到自豪。”
行道樹說:“當我為城市創造著清馨時,我在不被理解中感到生命的價值。”
教材簡介: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短文兩篇》之一——《行道樹》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3
學習目標:
1、學習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在朗讀中學會抓住文眼,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和主旨。
3、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寫法。
學習重難點:
1、學習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在朗讀中學會抓住文眼,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和主旨。
學法指導:
這是兩篇散文,散文的學習宜采用朗讀的方法——在朗讀中把握課文的內容,在朗讀中理解課文的主旨,在朗讀中體味文本的語言,在朗讀中了解文章的寫法。
學習課時: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行道樹》)
學習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和主旨。
2、學會抓住文眼,感受行道樹所象征的奉獻者形象,樹立正確而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課前熱身
1、請給下列加點的生字詞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墮落()煙cōng()點zhuì()繁弦急管()
苦熬()牙yín()冉冉()貪lán()污濁()
2、自由朗讀課文后思考:
(1)、課文是用第幾人稱寫成的?
(2)、課文通篇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現內容與主題的?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交流預習1
(二)、聽讀或朗讀課文,并交流預習2
(三)、悟讀,理解內容
1、通過朗讀,你感悟到了什么?請你結合文中的語句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是一列的行道樹,我是從課文的
看出來的。
2、通過理解,你認為行道樹是一種怎樣的形象?
3、請你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主旨。
(三)、疑讀,品味語言
這篇課文雖短,但有些句子的含義深刻,難于理解。請你從文中找出這些難于理解的句子,我們一起來探討。
(四)、拓展閱讀
行道樹
陳潤曦
初中時學過張曉風的《行道樹》。
沒想到這時會想起它,因為它的渺小。
我們學校大門外的兩旁都是樹。很是茂盛。這些樹一直貫穿地包圍著整個科技園。不知不覺便形成了科技園里一道特殊的風景。
我不敢說它們給我帶來了什么東西,但我卻總是感受到了它們用力的呼吸,即使它們不曾引起人的注意。
第一次感受它們的存在,是在領通知書的那天。天氣格外炎熱,仿佛太陽只管它不顧死活地放射性“大笑”,把所有的“笑聲”散發出來似的。于是,人們變得黝黑。于是,人們變得浮躁。于是,人們懶得不想睜開眼睛……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懶懶散散,惟有樹,努力地張開它們的“三頭六臂”,努力地與太陽比著“胸懷”的寬廣。只是,終究是比不過的。
但是,即便如此,因為有了樹的.偉大,才能滲析出太陽的斑斑點點,不能不說,在這個時候,人們應該多么感謝它。
我總是坐在窗邊。我也喜歡窗打開后,躥進來的新鮮的氣息。即使夾雜著許許多多城市中的塵土,但始終不能拂滅那新生嫩芽的生機,高大樹木的涼意……這些,總在炎熱夏天的午后,為你的心靈帶來一次洗禮。
燈火霓虹的城市,改不了的喧囂,換不了的顏面。只有那些樹讓你感受到了時間在變,季節在變,雖然很不明顯。但即使是嗅覺不靈敏的我也能從中嗅出點什么。
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些樹,路燈會不會孤獨;
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些樹,人們會不會感到缺少了什么。
我只知道雖然這些樹都在,但誰也沒有很細心地每天觀察它們。它們只是城市的陪襯,可有可無。但它們真的消失的時候,你才覺得生命中真的缺少了、失去了什么。
是的,這人來人往的城市,總是有些東西在用力地呼吸著,比如行道樹。這些東西在默默地創造著屬于它們自己的奇跡。
第二課時(《第一次真好》)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對文中事件的概括,了解詳略得當的寫法。
3、結合自身的經歷,感悟并學會珍惜人生“第一次”的體驗。
一、課前熱身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詞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柚子樹()碩大()shà時間()zǐ妹()
玲瓏剔透()()()fū小鳥()雛形()
2、默讀課文,思考:
⑴、全文一共記敘了哪些“第一次”?
⑵、作者對“第一次”有怎樣的感受?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檢查交流預習1
(二)、自由讀課文后,交流預習2
(三)、仔細讀課文,并思考:
1、文中主要寫了哪兩件“第一次”,請簡要概括。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3、請試著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談談你對它的理解。
(四)、賞析讀課文,回答:
1、課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點?
2、作者為什么選取這兩個“第一次”詳寫?
(五)、體驗讀課文,想一想:
1、作者既然說“第一次真好”,為什么又說“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這不矛盾嗎?
2、既然第一次真好,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去嘗試?試舉例說明。
3、請講述你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
4、學完了本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觸,思考一下:此刻,你最想嘗試的“第一次”是什么?
三、課堂小結
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愿同學們努力去嘗試給我們生命中帶來寶貴經驗的有益的第一次,開拓暫新的生活領域,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使有限的生命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積累“貪婪、墮落、冉冉、紅燈酒綠、繁弦急管”等詞語;體悟文章的深刻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整體把握課文,反復朗讀,讀中領悟文章中心,感知內容。培養合作研討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行道樹默默奉獻的犧牲精神,正確看待奉獻與索取的關系。
教學重點:
見教學目標“2”。
教學難點: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理解。
教學方法:
采用對話形式,讀讀、講講、議議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我們每天漫步在街頭,會看到街道兩旁種著許多樹,我們叫它“行道樹”,它是我們熟悉的朋友。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行道樹。(簡評學生的)從同學的介紹中,我們對行道樹有所了解。但行道樹是如何介紹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聽聽它的心理話呢?好,下面讓我們跟著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一起走進行道樹的內心世界,傾聽它的訴說。
二、明確課題及簡介作者。略
三、認讀字詞:讀準加點字的音,并解釋下列詞語。
墮落點綴貪婪冉冉紅燈酒綠繁弦急管
四、傾聽行道樹的心理話,走進行道樹的內心深處
(一)、學生朗讀課文。(自薦讀課文)然后其他學生點評。注意語音、語調、語速。
(二)、結合課文內容,以第一人稱說說行道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以課文內容為依據)
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說的多,角度不同。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的環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作貢獻而快樂。
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學生可能還可從其他方面來說,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三)、品味語句。
◆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就是神圣的事業。居民需要新鮮的空氣,行人需要綠陰,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總而言之,為人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個人幸福的人所從事的事業就是神圣的事業。它們為神圣的事業,為人們的幸福,承受著犧牲。他們有所經歷,有所磨難,有所付出,最終,有所獲得。這些獲得就是一種經驗,一種人生的體驗。正是由于這些東西沉淀在了行道樹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們的頭腦中,所以它們在觀察這個世界,思考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夠更有深度,更有遠見。
五、訴說我們的心理話,反思我們的言行
聽了行道樹的心聲,我們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它說。完成下面練習:
(一)、以山中的樹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二)、以人類一員的身份,對行道樹說點心理話。
句式:行道樹,我要對你說……
(先在練習本上寫出來,同桌位之間交流,準備在班上發言)
六、拓展聯想。
本文其實借行道樹贊揚一種人,贊頌一種精神。想想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樹。說說你對他們的印象。
七、作業。
結合課本P35的兩則資料,寫一篇讀后隨筆。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精品5
一、教材來源
《行道樹》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借行道樹的自白,描繪了以制造清新,獻出濃陰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樹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理念。本文還通過行道樹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類的無知行為對比,表現了“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人生哲理。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煉。精辟的議論更是點睛之筆。教學時應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聯系學生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和閱讀方法的指導,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是七至九年級這一學段的起始階段。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和人生體驗,對一切都有一種新鮮感和期盼,但又住住僅停留在表層,難以深入。表現在語文學科,就是只滿足于對字詞句的理解,而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認識不足。因此要借助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組織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從事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體驗、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再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認為本文應達成的學習目標為:
1、知識和技能目標:有感情朗讀全文,體味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合作研究的習慣,并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讀、體味、領悟是學習的重點,理解無私奉獻者形象是學習的難點。
五、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1、教法設計
1、情景創設法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把握與學生知識水平和情感的貼近點,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情感共鳴。
2、朗讀感悟法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過學生默讀、朗讀、賞讀、品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啟迪。
3、對話互動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要讓學生成為對話的中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建構文本意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學法指導
1、圈點批注法通過畫一畫、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養成讀書就動腦動筆的`習慣。
2、探究閱讀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提出疑問,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設置情景:炎炎夏日,當你走在光禿禿的道路上你的感覺是什么?烈日當頭,當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時,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2、多媒體顯示行道樹,學生用優美的詞語形容,揭示課題。
[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初步感知行道樹的作用,形成與文章感情相一致的價值傾向;同時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課前預習對照導語,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詞典正音釋義。運用文中優美詞語,寫一段表意完整的話,課堂交流。
2、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寫法內容情感等方面談整體感受。
[引導學生逐步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如借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片段練習,積累詞語;初步感知,明確學習方向。并讓學生逐步養成習慣,為終生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三)賞讀課文,感悟情感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喜歡的句子和語段并在旁寫上感受。
2、學生朗讀喜歡的句子和語段(朗讀時要說出欣賞的理由)其間可用學生賽讀,師生賽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發音、停頓、語速、語調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朗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要鼓勵學生采用個性化的方式(如喜歡的方式,擅長的方式,獨特的。方式等)表達出對朗讀內容個性化的反應。葉圣陶曾說:“就是好好讀書,讀得好,就可以深切地傳出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就是領會它的思想感情。讀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語言,因為課本里的語言是近乎規范的。”本文文質優美,篇幅短小,適于朗讀。學生朗讀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1、學生再讀課文,然后自由提問(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問題,中間可啟發學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句并理解它,還可以啟發學生對文章表達方法的思索)
2、找學生代表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墮落”一詞應如何理解?
2、為什么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3、、“憂愁”和“快樂”是否矛盾?為什么?
④、“神圣”、“痛苦”和“深沉”的含義是什么?⑤文章運用了幾處對比?有何作用?然后學生分組討論。
3、將不能解決的問題,用紙條的形式交給老師,再在全班集體討論。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倡導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目標。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主動的探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動了天君,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長短的思索,有了困惑而沒法解決它,到討論時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勵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葉圣陶語)
(五)、實踐活動,拓展延伸
1、學生扮演“行道樹”、“記者”和“主持人”,由“記者”采訪“行道樹”,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2、由樹到人你覺得本文只是在寫樹嗎?你是否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舉出例子來說明?(播放徐本禹、雷鋒資料,幫助理解)
3、設計廣告詞和設計一到兩句廣告詞和標語,來表現行道樹的內存形象和崇高精神。(學生設計時播放音樂《好大一棵樹》)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要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將學生從課內引到課外,引到豐富多彩的社會中去。“造就善于處理生活的公民。
(六)、歸納小結,升華情感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學生自行小結,可從方法、知識、情感等方面談)
2、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結束本文的教學:我們是社會的一員,應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應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生。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奉獻中大放異彩。
[讓學生談學習收獲,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養成整理小結的習慣,通過充滿激情的語句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升華情感。讓學生做一名行動者,自覺投入到無私奉獻者的行列中去。
(七)附時間安排和板書設計
1、時間安排創設情景,激發興趣(3分鐘),朗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賞讀課文,感悟情感(10分鐘),品讀課文,合作探究(14分鐘),實踐活動,拓展延伸(10分鐘),——歸納小結,升華情感(3分鐘)
2、板書設計
【《行道樹》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02-18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精選】07-11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05-15
【實用】中學語文教學設計07-02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優】05-15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評價12-20
中學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04-03
【精華】中學語文教學設計05-15
中學語文教學設計模板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