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真理誕生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真理誕生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會寫“慣、圃”等11個字,正確讀寫“真理、司空見慣”等13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
4.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能根據具體事例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正確理解課題的含義。
2.體會課文的寫作特點,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標點導入,點明觀點
1.書寫標點,觀察思考。
(1)課件出示“?”,教師提問:這是一個什么標點符號?它有什么含義?
(2)學生自由發言。
(3)把問號的上半部分拉直,就會變成什么標點符號?它又有什么含義?(課件演示動畫,把“?”拉直變成“!”)
(4)學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課題,解釋“真理”。
(1)引入課題:由問號變成嘆號,這兩個看似簡單的符號變換,卻被我們的作者用來形象地向我們闡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課題)
(2)啟發思考:先看看這兩個標點符號的變換,再看看課題,想一想“?”代表課題中的哪個詞語,“!”又代表課題中的哪個詞語。(?:問號!:真理)
(3)理解“真理”:你們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導學生說幾個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結: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闡明了真實的道理,都被實踐證實是正確的,所以我們稱它們為真理。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廣泛運用,指導著我們的言行。
(5)指名讀課題。
【設計意圖】
課堂教學開始時要有亮點,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環節以標點符號“?”到“!”的變換引入,令學生眼前一亮,緊接著自然引出課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塊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1.自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
①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
②先把句子讀通順,再朗讀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①認讀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
真理司空見慣疑問花圃搜集蚯蚓實驗階段
事例見微知著靈感領域機遇
②理解重點詞語“司空見慣”“見微知著”。
2.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1)提出要求。
①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指讀。
②思考: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課件出示:
理清課文說明順序,填一填。
本文先提出xx的觀點,然后列舉xxxx、xxxx、xxx三個事例,最后總結:只有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才能解決問題,發現真理。
(2)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
本文是按照“提出觀點——舉出事例——總結觀點”的思路寫作的,條理很清晰。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層次,設計了填空練習,為學生搭建支架,又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板塊三理解事例,填寫表格
1.初步了解,概括事例。
(1)找出文中列舉事例的段落,快速瀏覽,用自己的話概括事例。
(2)作者為了說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個觀點,舉了哪幾個事例?誰能用自己的話簡要地說一說?
(3)學生交流。
第一個事例是謝皮羅教授發現水的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第二個事例是魏格納從蚯蚓的分布,推論地球上大陸和海洋的形成。
第三個事例是一位奧地利醫生從兒子睡覺時眼珠會轉動這一現象中發現了人睡覺時眼珠的轉動和做夢的關系。
2.深入理解,填寫表格。
(1)學習有關第一個事例的段落,師生合作填寫相關的表格。課件出示:
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找到真理
事例1洗澡水的漩渦為什么總朝逆時
針方向旋轉反復試驗和研究漩渦旋轉的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有關
事例2
事例3
(2)現在再請大家細讀有關另外兩個事例的段落,同桌合作補全表格。
(3)交流表格的填寫,課件出示答案:
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找到真理
事例1洗澡水的漩渦為什么總朝逆時
針方向旋轉反復試驗和研究漩渦旋轉的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有關
事例2同一種蚯蚓分布在美國東海岸
和歐洲西海岸的同緯度地區,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研究推論推論地球上大陸和海洋的形成
事例3睡覺時眼珠為什么會轉動反復觀察實驗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
【設計意圖】
在“深入理解,填寫表格”這個環節中,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首先師生共同填寫第一個事例的相關內容,再讓學生獨立補全表格。設計這個表格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三個事例中了解到真理誕生的過程。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默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知道每個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能根據具體事例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導入,回顧學法
1.歸納敘述順序。
(1)觀察表格,回顧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敘述這三個事例的?
(2)學生先討論,然后舉手發言。
(3)小結:這三個事例中科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是相似的,作者寫這三個事例都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的:先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和實驗;最后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課件出示:
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找到真理
過渡:書上有一段話和大家說的意思是一樣的,請大家找出這個自然段。(第2自然段)
2.理解關鍵句子。
課件出示: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1)齊讀這段話。
點撥: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就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2)引導理解問號和感嘆號的含義。
①在這一段話中,“?”和“!”有什么含義呢?它們各指什么呢?(“?”的含義是:發現問題,不斷追問;“!”的含義是: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現了真理)
②那么,“把‘?’拉直變成‘!’”表示的意思和文中哪句話相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③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形象、直觀、易懂)
3.拓展舉出事例。
(1)列舉事例:科學史上,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受到啟發,不斷實驗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嗎?
(2)學生匯報搜集的資料。
(3)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進行補充,課件出示事例。
課件出示:
瓦特從水蒸氣推動壺蓋的現象中受到啟發,改良了蒸汽機。
魯班的手被植物葉子劃傷,后來他發明了鋸子。
牛頓在蘋果樹下被掉下來的蘋果砸到了頭,后來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4)小結:這么多的事例說明了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只要你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就可以找到真理。
(5)師生合作讀。
【設計意圖】
文中的三個具體事例是怎樣說明作者的觀點的?這是本環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讓學生聯系前一課時的表格內容,思考它們共同的敘述順序,即“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找到真理”,從而引出表達作者具體觀點的段落,并深入理解句子,水到渠成。
板塊二感悟科學精神,總結觀點
1.找關鍵詞,感悟精神。
(1)默讀課文,提出要求。
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么科學家們是靠著怎樣的科學精神,在漫漫的科學長途中尋找到真理的呢?
(2)默讀課文,畫出關鍵詞語,并聯系事例理解。
(3)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4)匯報交流:你覺得他們憑借什么找到了真理?
①見微知著。
a.第3自然段中哪一句話體現了謝皮羅這種見微知著的本領呢?(見微知著:見到一點兒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b.指導朗讀句子,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c.在魏格納和奧地利醫生身上能找到這種見微知著的本領嗎?
d.學生交流。
小結:看來要想發現問題,有所成就,就得練就一雙銳利的眼睛,善于觀察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并能見微知著。
②善于發問。
a.奧地利醫生憑借什么找到了真理?(板書:善于發問)
b.誰來讀一讀奧地利醫生那一連串的問題?
課件出示:
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有什么關系呢?
③不斷探索、獨立思考、鍥而不舍。
a.啟發引導:當他們發現問題之后,謝皮羅教授是怎樣做的?魏格納是怎樣做的?奧地利醫生是怎樣做的?
b.在發現問題之后,他們進行了反復的實驗。他們正是憑借這種不斷探索、獨立思考、鍥而不舍的精神,才發現了真理。
2.總結觀點,暢談體會。
(1)總結觀點,反復讀課題。
是啊,這個“?”和“!”凝結了科學家們多少難以名狀的情感啊!如果你是謝皮羅教授,在抓住問號不放并進行反復的研究之后,發現洗澡水的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你一定會贊同作者的觀點,一定會驕傲地對世人說:“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2)暢談體會。
學習課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設計意圖】
情感是小學語文的靈魂。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體現科學家科學精神的關鍵詞,使他們心中升騰起敬佩之情。在總結觀點環節,老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探索發現的熱情。
板塊三領悟課文寫法,仿寫練習
1.總結寫法。
(1)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本文先點明觀點,然后通過具體事例說明觀點,最后總結觀點)
(2)教師總結:這篇課文圍繞著“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一觀點,列舉具體事例加以說明,最后總結觀點,這樣的文章叫作議論文。
2.仿寫練習。
(1)題目要求:“失敗乃成功之母”“團結就是力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志者事竟成”這些格言也是真理,現在就請你們仿照本文的寫法來寫一篇短文,論證某句格言。
(2)口頭交流短文的選材,思考應該怎樣選材。
提示:圍繞自己的觀點選擇具體的事例。
(3)編寫簡要的提綱,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
團結就是力量提出觀點
舉出事例事例1:xxx
事例2:xxxx
總結觀點
(4)學生開始寫作。(如果時間不夠,可以放到課后去寫)
【設計意圖】
本課后有道“小練筆”,這是個讀寫結合的練習。怎樣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遷移呢?先總結課文的寫作特點,然后交流如何圍繞觀點選材,再指導列出提綱。按這樣的步驟進行寫作練習,學生再寫起來就不難了。
【真理誕生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教學設計05-04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05-01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評課稿05-26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教案(精選10篇)03-29
六年級下《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反思(精選14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