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教學設計實用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橋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師生搜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為理解課文有關內容作好準備。
2、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你們見過哪些橋?
2、板書課題,根據課題質疑:
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什么是“生命橋”?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認讀生字。
3、交流:
⑴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 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動?
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從兩方面想:一是骨髓對小錢的重要;二是在余震中中國臺灣青年捐獻骨髓,李博士抽取骨髓并連夜趕往杭州為小錢做手術。
四、指導朗讀
人們救助小錢,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愛!從文中那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到這種愛呢?
1、找出文中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讀一讀,說說理由。
2、同桌交流:同桌之間讀一讀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
3、全班交流:(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以及感動的原因。)
預想:
⑴ 最后一段:
朗讀:“小錢得救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是一個美麗的結果,患有嚴重白血病的小錢最終得救了。這是一種感動。)
⑵ 第五段:
朗讀:“針頭向皮膚刺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發生的時間很突然。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在突如其來的余震中,還要進行著手術,真是令人感動。)
⑶ 第二段:
朗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小錢只有18歲,就患了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難醫治,很可憐;骨髓很難找,終于找到了,真讓人高興。)
⑷ 第四段:
朗讀:“在這場災難中……期待著他的骨髓。”(這位青年不顧家人的安危捐獻骨髓,因為他知道拯救生命更重要。很令人感動。)
⑸ 描寫李博士的句子和段落。
五、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救助小錢的過程中,人們用情、用愛,編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讀課文,去體會人與人之間這美好的感情!
六、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
(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容。)
第二課時
一、繼續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1、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小錢得救了。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了感激,你想他會感激誰呢?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全班交流:
預想:
⑴ 捐獻骨髓的那位中國臺灣青年:
小錢患的是嚴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醫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對捐獻骨髓懷有恐懼心理,害怕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其實這是所有的醫學研究和臨床經驗表明,捐獻骨髓對于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捐獻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陸的中華骨髓庫中的庫存量只有4萬多份,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庫存23萬份,而我國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萬,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獻骨髓。而這位中國臺灣青年就是這樣一位志愿捐獻骨髓的先行者,小錢應該感謝他,我們也應該感謝他!余震有大有小,房屋隨時都可能倒下來,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卻冒著生命危險捐獻骨髓。并且他不顧親人的安危來為小錢捐獻骨髓。
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出示地震的圖片)
又一次余震發生了,大地開始顫抖,房屋開始搖晃,身體下的病床吱吱作響……但是,這個青年人──仍靜靜地趟在病床上。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大的決心。
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動。
小結:在大地震過后,在劇烈的余震中,這位青年不顧親人的.安危,冒著生命危險,為海峽另一邊的小錢捐獻骨髓,用自己的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⑵ 他還會非常感謝李博士:
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從中國臺灣青年身上抽去骨髓,并一路奔波送到杭州,為小錢作了骨髓移植手術。
這位李博士就是中國臺灣的骨髓移植專家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創辦了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樣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救助了眾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攜帶著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來到大陸。讓我們記住這位可敬的老人!
(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
深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理解“奔波”一詞。提問:李博士為什么要奔波十幾個小時呢?
(出示地圖看中國臺灣和杭州的位置,解釋到香港中轉的原因。)
(由于歷史和原因,中國臺灣和大陸現在還沒有直接通航,中國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到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盡管中國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為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在《愛的奉獻》的旋律中有感情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補充閱讀材料,加深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補充材料的片段。
2、學生自己閱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圓滿成功》這篇文章后找出自己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是啊,這些人就在小錢的身邊,時時刻刻給予小錢關心、愛護和支持。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人關心、愛護這小錢,奇跡才會發生;正是因為海峽兩岸這么多人的愛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想象拓展,指導寫話
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小錢會對那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1、學生自己寫。
2、指名讀,評價,修改:
評價應著眼于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四、總結全文內容,點明主題
1、你現在是怎樣理解“生命橋”的?
2、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刻,有很多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但是很少需要付出鮮血和生命。也許僅僅需要說一句溫暖的話,僅僅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設計】
杭州 中國臺灣
小錢──愛心──年輕人
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橋梁有多種不同結構,有的橋梁把多種結構合為一體。
● 橋的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過程與方法
● 提高觀察、比較、描述和評價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 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
● 感受和欣賞橋梁的形狀結構之美。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吸管或竹片、粗線。
為全班準備:木板或瓦楞紙板、繩子。
教師自己準備:各種橋梁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過:“橋梁是一種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
二、美麗的彩虹橋-拱橋。
出示圖片,觀察比較這些拱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優點?(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1、實驗:用木棍做一個拱,然后兩個做對比,看是那一個面的受力更大。
2、(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產生的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三、拉索橋
1、觀察拉索橋,它們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和想法)
2、以實際例子說明(可結合我們家鄉的太平橋作說明)
觀察這些橋的結構是怎樣的。拉索橋究竟有什么優點?
3、實驗:模擬做一個拉索橋(這個由老師做演示實驗)
在實難中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問題,當演示完成后回答。
(1)兩人同時用力拉繩把“橋”吊起來。我們朝什么方向用力?
(2)把繩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覺用力有什么變化?
四、結合我們的.生活自己來制作橋
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讓學生分組完成也要以獨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評定其水平。
讓學生說出自己設計和制作橋的想法和原理是什么?
自己設計的橋有什么特點,請做得好的學生演示講解,從而進一步體會本單元的知識。
板書設計:
拱橋 拱的高度不同
拱的兩邊推力不同
拉索橋
教后反思:
拉索橋的實驗材料應該提早準備好,教師可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模型或圖片,請學生本堂課帶來以供研究。
橋教學設計3
課文分析:
本文以頻頻分段的形式,筆調簡練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來襲的迅猛,老漢臨場指揮的果敢,舍己救人的震撼力量。雖然橋是連接當時生與死的紐帶,但是這橋是窄的,是經不起折騰的。所以,真正聯結起村民生與死的堅實的橋梁,恰是老漢沉穩作戰的風范,舍己救人的力量。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橋》語言表達是為主旨服務的,所以,本課的設計旨在以“橋”為切入點,層層深入,教師要著眼于問題的錘煉和設計,要有益于廣開思路,便于學生以語言文字為著眼點,借以想象,描述,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并以情感渲染為依托,以多層次回環朗讀為情感推波助瀾。力求體現思維、語言及情感三者的和諧共振。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句,補白想象描述等,錘煉潛心讀書的思維品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多層次回環朗讀,感悟文章的表達,體察洪水來襲的可怕,老漢的沉穩果敢,舍己救人的力量。感受情感的沖擊。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就文章特殊的表達形式,體會其表達作用。
教學過程:
一、板題,質疑,
1、板題質疑:橋,讓你想到了什么?(學生或許會說:橋是連接河兩岸的建筑,有鐵橋、木橋等)
2、一讀課題,課文為什么以橋命題,究竟這是一座什么樣子的橋呢?
二、以“橋”為切入口,一讀文本,初步積淀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想,文中的“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2、交流,可以初步說說文中依據,隨機層層點撥:
窄窄的'木橋 不結實的木橋 又窄又不結實的木橋
3、二讀課題。說到這里,再讀課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可以是沉重的,鄭重的)
引導:又窄又不結實的木橋,平日里或許只是山村里極不起眼的,可在洪水來臨時卻成了——
生死橋 逃命橋 生命橋 救命橋 希望橋
三、再讀課文,感受橋的“無奈”,
就是這樣一座又窄又不夠結實的橋,成了洪水突然襲擊時的唯一的逃命橋。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輕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當時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劃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選擇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適時解疑:“像潑。像倒。”為什么獨立成句?引導:凝重的筆調。兩字卻字字千鈞,腦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聲勢兼備的畫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尋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濫成災。
3、激情再創造引讀,感受洪水的瘋狂:洪水咆哮著,像——,從山谷里——。洪水已有近——,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詞的表達:當時的情形是——(無比緊張的,令人恐懼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況,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這個詞語?是不是太不合時宜啦?
5、指名,(這洪水簡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讓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亂舞”這個詞)
6、這與下文的哪個詞語是呼應的?“獰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獰笑,此時你什么感覺?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們不也是如此——
7、朗讀寫人們反應的句子。讀了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懼不安送進句子中去。
讀好“你擁我擠 瘋了似的 跌跌撞撞”
8.讀著讀著,我的眼前出現了逃難隊伍中的一個——
9.出示: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其中有一個——
按這個句式寫一寫你眼前出現的這一人物,注意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10面對瘋狂襲來的洪水,人們幾近瘋狂崩潰,幾乎失去了理智,試想,這樣的又窄又不結實的橋——?(怎能承載得了瘋狂的擁擠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穩的組織者,有序地疏散)
11 老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場的———
橋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全面地了解有關橋的結構、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識,并能用說明性的語言介紹具體的橋。
2、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
3、使學生養成借助網絡和圖書來查找資料的習慣。
4、養成善于觀察、思考生活中的現象,從中獲得知識習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想】
本課課型為綜合性學習課,關鍵在于培養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并為學生收集資料提供一定的指導。將學生分成興趣小組,并幫助組長協調小組內成員間分工和合作。參與設計成果展示方案。
【課時分配】
第一課時:領略橋文化
第二課時:“畫橋”寫橋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討論探究子課題,各小組明確探究方向。老師為小組成員創造交流討論的機會。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第一課時
領略橋文化
〖活動目標〗
1、全面地了解有關橋的結構、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識。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確立四個探究方向:①橋梁大觀;②古橋佳話;③橋詩橋聯;④成語俗語歇后語。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圍繞自己的任務展開探究,整理匯報資料。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資料和篩選資料。
2、師生共同收集有紀念意義的或欣賞價值的`橋的圖片
〖活動步驟〗
一、導入
宋代范與求詩云:“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
唐代杜牧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每首詩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橋,一處景致,一個動人的故事。歲月流逝,世事變遷,不變的是那些橋的風姿,向我們真情訴說……今天就讓我們步人“橋”的世界,共分兩課時,我們一起來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的“橋”文化。
二、各小組展示成果
1、橋梁大觀(配圖配樂講解式)
2、古橋佳話(配圖配樂講故事)
3、橋詩橋聯(配樂朗誦詩歌和講解式)
4、成語俗語歇后語(自編自演相聲表演式)
三、自我評價
四、活動延伸
1、對對子
大家現在所見到的是浙江境內的小江橋,它連接簫山與北后兩縣,并且有對聯寫道,“大善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這是下聯,請同學們對上聯。(配樂)
上聯:小江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山后兩縣
2、暢所欲言
看了這么多的橋,你最喜歡那種風格的橋或哪座橋?為什么?
3、放飛你想象的翅膀
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橋。當人們不耐于長久的舟楫,便架了木橋;當木橋朽壞時,便改為石橋;當石橋頹圮了,又筑混凝土橋;混凝土裂了,再改成鐵橋,至于以后,肯定將有更新的橋,那就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什么樣子?并引入橋意新釋。
在此,橋已不僅僅是原本意義的橋了,在現實生活中,就的確存在許多這樣的橋,比如:
心橋:人與人心靈溝通的紐帶
商橋:商業溝通的途徑
書橋:通過書來溝通的方式
經濟橋梁:經濟上互通信息的手段
五、結束語
今天我們坐在一起領略了無數名橋的風采。不論木、石、混凝土、鋼鐵,或是更新的材料,沒有永遠不朽的橋,但我們也知道:在這時代的洪流上,永遠會有一座生命、歷史、文化、藝術、心靈的橋。就讓我們一起去跨越時代的橋梁,去構架屬于我們自己的時代橋梁吧。
橋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橋》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小說單元,引導學生讀小說,關注情節、環境,感受人物形象。這篇課文處處充滿著人性的美,作者以深情的筆觸塑造了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威信、沉穩、果斷地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涵。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沙啞、呻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短句。
3.通過老支書的神態、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形象。【語文要素】
4.能找出環境描寫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老支書的神態、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會寫11個詞語。
2.初讀課文,感知故事情節,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橋有看得見的,如木橋、石橋;也有看不見的,如心靈的橋、生命的橋、友誼的橋。那么,我們今天學習的將會是一座怎樣的橋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交流)
(黎明時分,當洪水襲來時,老漢冒著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后自己和兒子卻犧牲了。)
2.根據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梳理課文結構。
(第1~6自然段:山洪逼近;第7~13自然段:疏導撤離;第14~23自然段:橋塌殉職;第24~27自然段:祭奠親人)
三、深入學習,感受洪水的狂野
1.洪水來了,洪水要摧毀這座讓村民安全逃生的橋,老漢為了村民,舍生忘死,這座橋見證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談話交流:
(1)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①仔細分析這段話,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像潑。像倒。”兩個字就是一句話。
②平時我們寫作,都要求把句子寫具體。那么,如果讓你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像潑。像倒”,可以怎么說?用一個句子又怎么說呢?
③那么作者為什么不把句子寫具體呢?(突出當時情況危急)
(2)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①自由朗讀這句話,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來勢兇猛)
②思考:“勢不可當”是什么意思?你還從哪里讀出了洪水的來勢兇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哪個詞可以體現出來?(跳舞)
②此時的洪水跳的可不是優雅的舞蹈,而是——死亡之舞。
③像這樣的擬人句,文中還有哪些?(學生交流)
3.師小結:是呀,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突出了環境的惡劣。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洪水的兇猛吧。(齊讀所有描寫洪水的句子)
4.洪水迅猛地向上漲,災情在不斷地加重,此時人們需要做的是什么?他們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情形?(逃生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師:此時,橋就是人們的希望,而這時的人們有什么表現呢?(自由讀,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四、課后思考
最后鄉親們都得救了,對嗎?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跡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老支書的神態、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形象。(重點)
2.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難點)
一、銜接導入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人們都在驚恐、慌亂地逃生,唯獨誰例外?(老漢)老漢早已先群眾一步站在了木橋前。
二、感受老支書的光輝形象
1.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7~27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表現老支書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批注對老支書的印象。
2.交流:
(1)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對比村民的反應,體會老支書的臨危不亂,心系村民。)
(2)“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可以看出老漢說話簡短有力,為了能讓群眾快速地脫離洪水,老漢以嚴格的先人后己的黨紀控制局面,組織群眾有序地撤離。指導朗讀:三個短句,讀得堅定、干脆、有力。)
(3)老漢冷冷地說:“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這句話的意思是黨員就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①老漢此時是什么心情?(焦急,惱火)
②這個小伙子是誰?(老漢的兒子)你是從哪兒得知的?(課文最后)他像一座山一樣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哪怕這個人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不徇私情,舍己為人)
(5)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父愛如山)
3.此時此刻,在你的心中,老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歸納:臨危不懼、堅定果斷、舍己為人、不徇私情……)
師:那么就讓我們帶著臨危不懼、堅定果斷的語氣讀出老支書先人后己、沉著冷靜的氣概吧!(學生齊讀描寫老漢的句子)
4.指名讀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配樂)
(1)課文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老漢與小伙子的關系?(巧設懸念)
(2)假如你是獲救的村民,你現在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說一說)
三、理解題意,總結全文
1.課文以《橋》為題,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呢?
2.總結:在災難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橋引渡人們走過危險,走向安全。后來,這座木橋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偉的橋卻在人們的心中建立起來,那就是——老支書,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支書,在人民群眾生死攸關的時刻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老共產黨員!
[教學板書]
12橋
橋老支書
窄窄的木橋像一座山
開始發抖沖上去揪出一個小伙子
痛苦呻吟用力推小伙子上橋
轟地塌了被洪水吞沒了
(不朽的生命之橋)
橋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空間。
2.通過自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廣泛查閱資料,拓展知識。
4.結合單元主題,收集整理有關橋的資料,辦展覽會,把語文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識橋,體會橋的神奇、美麗。激發創造美的意識。
2.感受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1.詩歌的第三小節是理解的重點,抓其重點詞句體會“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
2.第二小節描寫比較抽象,理解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突破
1.結合學生生活實踐經驗,利用收集的各種資料感受橋的神奇、美麗。
2.利用課件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3.加強朗讀,展開想像,加深對課文的了解。
四、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
2.多媒體課件。
3.關于橋的圖片、資料。
五、教學課時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老師現在就帶大家去游一游。(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組圖片)
2.同學們,在游玩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橋多,橋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關于橋的詩歌。
3.由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出本課重點解決的問題:
(1)有哪些材料的橋?(2)橋有什么樣式?(3)橋有什么功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詩歌,理解主要內容。
2.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讀文:
(1)分小節輪讀課文,檢查課文是否讀得正確。
(2)把自己讀不懂的字詞提出來,在小組內共同解決。
(3)小組齊讀詩歌。
4.檢查反饋學生自學情況:
(1)老師出示詞語卡,學生認讀并理解部分詞義。
(2)從詞語中抽出本課生字,強調部分生字的讀音。
5.指名分節朗讀詩歌,并說說各節的內容大意。
(三)精讀課文,感受品悟
1.讀一讀:出示剛才歸納的重點問題(1)有哪些材料的橋?(2)橋有什么樣式?(3)橋有什么功能?請大家帶著問題,再讀詩歌第一、二小節。
2.填一填:
各種各樣材料的橋橋的樣式橋的功能
學生如填不出,可叫他反復閱讀詩歌,填好后,多讀幾遍這些句子,加深對橋的印象(可圖文對照,更直觀)
3.提示引讀:(在學生朗讀中播放相關多媒體課件)
(1)有各種各樣不同材料的橋,你知道哪些了?學生讀:木橋、石橋、鐵橋、水泥橋……
(2)還有各種各樣不同式樣的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學生讀:有橫在溪水上的獨木橋……石拱橋……浮橋……斜拉橋……九曲橋……立交橋(指導讀好相關句子)
(3)這些橋有著什么樣的功能呢?
學生讀:“橋是路的連接和延伸。”
“它們的基本功能都是溝通、交流,使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各種造型優美的橋,在給人方便的同時,裝點著鄉村和城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4.看見那么多美麗的.橋,這些橋都是有形的,看得見的。世界上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卻是世界上最值得珍視的橋,你想知道它是什么橋嗎?請同學們讀詩歌第三小節,看看誰能最快找到這種橋。指名匯報。
5.這種無形的橋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指導讀好第三小節第一段。
6.這無形的橋在哪里呀?學生讀: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
7.分小組討論交流對“這樣的橋存在于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這句話的理解。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8.反復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到這種橋從古到今,從外到內處處存在,讓世界變得和諧、美好。
9.延伸表達,抒發情感。橋引發了你的哪些思考呢?跟伙伴說說你的“奇思妙想”。
(四)齊讀全文,選喜歡的句段,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綜合實踐:辦一個以橋為主題的展覽會。
(一)課前準備
1.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到居住附近的橋實地考察。用眼看,用手摸,用腦想,弄清它的大小、形狀、顏色、材料、構造、功能等,還可以訪問長輩,了解這座橋的歷史和故事。
2.收集有關橋的圖片、詩、文等資料。
3.畫一畫你心中的橋。
4.讀一讀語文天地的“開卷有益”中的寫橋的文章。
(二)交流整理資料
1.學生交流所查找到的有關橋的資料。
(是詩、文則要求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圖片則展示并解說。)
2.根據學生收集的材料類型進行分組分工整理(分為詩文組、繪畫組、排版組等)
3.老師強調各人負責的工作,并教給操作方法。
4.學生合作整理,教師巡堂適時指導。
(三)展示成果,激發情感
1.組織學生欣賞展示內容。
2.結合展示內容激發學生對橋的熱愛,探索科學,創造美的意識。
3.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習作內容(寫一寫橋,見筆下生花)
(二)“話橋”聊天室
選一項說一說: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橋?
你想像中的橋是什么樣的?
你覺得人類更需要什么樣的橋?
你喜歡什么樣的橋?
(三)填一填
與伙伴交流一下,你喜歡的是什么橋?有什么特點?
橋名外形特點材料構造功能
(四)習作金鑰匙
1.收集整理有關橋的資料,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項寫成一篇文章。
2.參考本單元“開卷有益”里寫橋的不同方法,學會抓住外形特點、構造、功能等方面來寫出橋的特點。
(五)筆下生花
寫“橋”不難呀,快動筆寫一寫吧!如果能配上畫,圖文并茂就更好了。(可以剪貼,也可以自己畫)
(六)自評自改
1.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直接在習作上修改。
2.用“”畫出寫得好的句子。
3.用“――”畫出要修改的句子。
4.還有修改意見可以寫在旁邊。
(七)互評互改
與同學交換習作,互改,把評改意見寫下來。
寫得精彩的地方:
要修改的地方:
(八)家長評
回家后還可以把修改稿讀給家長聽,聽取家長意見后再作修改。
橋教學設計7
(一)課前準備
結合第32課《蘭蘭過橋》的學習,引導學生設計“未來的橋”,以便課上交流。
(二)創設情景,導入學習
學習第32課《蘭蘭過橋》的時候,我們大家聽說小熊過生日,請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條大河對面,河面上沒有船,也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幫助小猴子過河。請大家幫助小猴子設計一座橋。現在,把你們小組設計的大橋圖樣拿出來,準備向小猴子推薦自己小組設計的橋。
(三)商議介紹詞,準備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已經設計好的橋梁圖樣,討論一下,怎樣向小猴子介紹,才能讓他采用自己的設計方案。
(四)小組間互相交流
1.每個小組選代表向小猴子(另一小組的同學扮演)介紹自己小組設計的橋。
2.其他小組對他們進行質疑。(從橋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力等方面質疑)
老師在這個環節可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五)評選、展示最優橋梁
準備一塊大黑板,把每個小組的設計方案張貼在上面,請學生評選最優橋梁設計。(只要方案有特色,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六)擴展情境,延伸交流
學生表演:小猴過橋以后,到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紹他過的什么橋,感覺怎么樣。
在安排此次口語交際活動時,教師可以參照以上教學設計,也可以創設其他情境,鼓勵學生設計多種多樣“未來的橋”,而不必限定為河面上的橋。比如,學生設計空中立交橋、太空橋,或是其他類型的橋,都應加以鼓勵。
(師生齊唱共舞。)
(五)評選“最佳橋梁”
師:現在該是評委投票評選“最佳橋梁”的時候了,我們請誰來當評委?
(生紛紛舉手示意。)
師:你們看,今天的課堂上來了許多老師和客人,他們也想來參觀你們設計的未來的橋呢。我們請他們來當比賽的評委好嗎?
生:好!
師:同學們先了解最佳橋梁的`評選標準。
(課件出示文字和聲音:“什么樣的橋是最好的?一漂亮;二結實;三用處大。”)
師:小設計師邀請評委來參觀自己的作品。比比誰邀請到的評委多,獲得的選票最多。
(課件出示:背景音樂。學生與老師或客人進行口語交際。)
宣布評選結果,表揚“最佳設計師”。
師:請得票最多的小設計師上臺領獎。
(背景音樂響起,師將最佳橋梁設計師的獎牌掛在優勝者脖子上。)
師:今天你們被評為“最佳橋梁設計師”,心里一定很高興,有什么話想跟同學們說嗎?
生1:謝謝大家!我一定更加努力。
生2: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學都能當上“最佳橋梁設計師”。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老師真高興,同學們大膽想像,設計了這么多有特色的、神奇的未來大橋。每一座大橋都是一個美麗的夢想。老師相信并衷心祝福你們將來能夢想成真!
(生邊歌唱邊下課。)
橋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揭示課題。
1、在上節課中
2、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問題引導,啟發質疑。
出示句子:“小錢得救了。”
1、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2、讀了這句話,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質疑)
3、教師梳理并歸納出以下問題:
((2)小錢是怎樣得救的?
三、細讀文本,研讀品味。
◆解決第一個問題。
1、從課文哪句話可以看出小錢得救前的情況?
2、出示重點句,引生品讀。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1)抓住比喻句和“凋零——綻放”這組反義詞體會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
①想一想,這個句子是個什么句?(比喻句)
②好了,各自讀一讀,比較一下,哪個句子好,為什么?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即將結束,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③請一個同學讀一讀,其他同學想一想:你還發現了什么?(凋零和綻放是反義詞。)
④這對反義詞更加突出了什么?(更加突出了小錢的不幸,是呀,生命如花,不曾綻放就將凋零。)
(2)指導感情朗讀。(教師配樂引讀)
3、引生理解“談何容易”和“幾經輾轉”的意思。
小錢這朵生命之花要想開放必須要經過骨髓移植。然而骨髓移植容易嗎?(不容易)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生讀句子,教師出示)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理解“談何容易”和“幾經輾轉”。
◆解決第二個問題。
1、默讀課文第3~6自然段,了解小錢是怎樣得救的。并畫出最使你感動的詞句,想想感動你的原因是什么,在旁邊作簡要批注。
2、匯報交流。
(1)指名朗讀句子。
(2)讀了句子,你有何感受?(或感動你的原因是什么?)
(3)帶著你的感受來讀。
其間相機引生品讀兩個重點句:
“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①播放“地震”視頻,想象人們的所作所為。
②抓住“沉著”、“靜靜”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③指導感情朗讀。(教師引讀)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①讀了這句以后,你有何體會?
②引生理解“奔波”,進一步體會李博士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③從“奔波”這個詞更能說明李博士是一個怎樣的人?
◆理解“生命橋”的含義。
1、齊讀最后一段。
2、讀了本段,再結合全文,想想“生命橋”指的是什么?(板書:血脈親情)
3、師生配樂朗讀由最后一段改寫成的詩。
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
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也許
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
這并不重要
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那血脈親情
如同生命的火種
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四、過關達標,拓展延伸。
1、把自己對臺灣青年、李博士、臺灣同胞或海峽兩岸的骨肉同胞最想說的話寫下來。(提示:可以用上本文的好詞佳句。)
2、指名交流,激勵評價。
五、教師小結,總結拓展。
(完)
板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血脈
親情
小錢李博士:沉著
得救臺灣青年:靜靜
橋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本次口語交際位于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語文園地八中,話題是未來的橋。
在此之前的本組教材《蘭蘭過橋》一文的課后練習中,以學習伙伴的口吻已提出分頭設計未來的橋的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以得到很多啟示,還可以從現實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生發出形形色色的對未來的橋的設想。
同時,在語文園地八中安排有我會讀《我發明的機器》一文,學生通過對短文的朗讀,能夠幫助其拓展思維,展開想象,大膽而又富于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設想。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與本單元的專題密切相關,閱讀課及相應的準備活動成為了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背景。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既聯系課文,又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有話愿說,有話可說,利于達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學習目標:
1.在口語交流的過程中積累詞語,豐富想象。
2.在雙向互動中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發揮想象,激發創造熱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口語交際,說說自己的設想。
教學難點:能從橋的造型、材料、特點等多方面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并能通過交流評一評誰設計的好。
課前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橋,或了解課外資料中的橋,或向別人請教,比一比、問一問它們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
2.在《蘭蘭過橋》一文學習之后,安排學生準備課后練習未來的橋會是什么樣子?想一想,再把它畫下來。
(課前教師準備各種橋的相關資料、圖片、介紹,及本次口語交際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課前準備情況
展示學生準備的資料、圖片、畫作等,全班自由交流。
(在課堂伊始,學生尤其想向教師和同學展示自己的課前準備情況,主動介紹和說明的表達欲望很強,借此機會,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說說自己做了哪些準備?是如何去完成的?這樣的話題,他們有話可說,并且有親身實踐經驗,語言表達更為流暢、自然。)
可選一兩位同學向全班介紹,其余的可同桌、同組、全班自由交流,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表揚。這樣不但交流了準備經驗,展示了作品,而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成功感、自豪感,激勵和提倡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
本環節擬安排時間:5分鐘
二、創設情景,導入學習
1.蘭蘭和爺爺一同出去還會看見什么樣的橋呢?
2.你也是一位橋梁設計專家了,快向蘭蘭介紹一下你的設計吧!
(通過對課文《蘭蘭過橋》的延伸,創設情景,使學生順利進入交流語境。熟悉的課文介紹方式有利于學生組織語言,便于自己的介紹。本環節擬安排時間:3分鐘。)
三、初步指導、小組交流
1.由一兩位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并加以介紹。(教師予以簡要提示、指導。)
2.四人小組展示 圖畫,互相講講自己的設計。
(先由準備較充分,表達能力較強的一兩位同學向全班介紹,教師對其加以簡要的指導和點評,為全體同學的個人交流做好示范及指引。指導中鼓勵各具特色,富于創造性,不強求模式化。小組交流時,教師及時觀察、注重引導、提示。本環節擬安排時間:8分鐘)
四、全班展示成果匯報
1.小組商議,推選匯報作品,人選及介紹方式。
(小組合作交流,確定本組介紹方案。如果學生實施有困難,教師可加入某一小組首先向全班作以示范。)
2.每小組選代表向蘭蘭(學生扮演)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并邀請她去參觀。
3.其余可扮參觀者對設計者提出詢問。
教師也可加入參觀者,發出詢問,對學生提問加以指引。
(本環節中,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表達更自然、更流利;通過其余學生的提問使介紹更全面、更豐富。同時注重了對學生在會聽、會問、會說三方面的要求和培養。詢問可從橋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等多方面加以引導。教師切合時機的參與,不但能有效控制課堂發展,而且有助于構建合諧、輕松的師生情感及學習氛圍。本環節擬安排時間:10分鐘。)
五、評選展示最佳橋梁設計
1.由學生將本小組推選出的設計方案貼在黑板上,由全體學生評選出最佳設計若干名;最富創意獎若干名;最實用獎若干名;新星設計師若干名
2.說說你的評選理由。
教師簡要小結,肯定,鼓勵。
(激動人心的頒獎環節是全課的高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同時也不失為口語交流的良好訓練時機,進而發展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教師尤其要注意在小結時肯定、鼓勵未獲獎的同學,激發全體同學的參與性。本環節擬安排時間:5分鐘。)
六、擴展情況,延伸交流
20年后,我已成為了著名的橋梁設計大師。
小記者采訪:請問你是怎么通過學習來取得這些成就的呢?
設計師答:
(課尾的情境交流由同學們小組自由表演完成,不過多干預,意在激發口語交際興趣、激勵學習熱情。本環節擬安排時間:4分鐘)
(其余5分鐘為機動時間。)
教學突破
本次口語交際的教學設計,旨在突破生硬,僵化、流于形式的口語交際模式,努力創設輕松、自然、富于創造性、激勵性的口語交際環境。讓孩子們在他們的天地里說話,使用他們最熟悉的語言,教師不強求使用統一的表達模式,充分展示孩子的想象力,鼓勵他們的創造熱情,體驗創新、感受成功。
同時,不同層次的交際練習;充足的時間保證;富于趣味性的情境設計是本次教學設計成功實施的基本保證。
橋教學設計10
1、字詞積累:
美感:對于美的感受或體會。
駐足:停止腳步。
史詩: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雖小,而造成的誤差或錯誤極大。
2、文章導讀:
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文章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文章通過四個例子加以說明。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致。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但是只要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到,橋面上有廊和亭,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隨后,作者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里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
本文與較為規范的說明文不同。如在舉例時,作者并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氣向讀者作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3、結構圖解:略
4、要點詳析:
橋美在何處?
橋美,是因為它與周圍的環境配合和諧。
例如,密密的葦叢,出現一座石橋,這座石橋使原本狹窄擁擠、令人憋悶的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又如江南鄉間,細柳飄絲,石橋與細柳合作,產生出令人銷魂的.動人美景。還有蒼茫的湖面上,水天一色,長橋橫臥水上,使單調明亮的背景富有生命。另外,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山區的風雨橋,橋面上有廊和亭,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橋美,從作者(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看來,它起到了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的形式作用。
5、釋疑解難:
學習本文之后,我們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發?
橋,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人們習以為常,或許不以為美。但作者卻探尋和發掘出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這當然與作者的職業(畫家)有關,攝影家和畫家善于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另外,還與作者熱愛生活、留心生活有關。
的確,生活周圍并不缺少飽含畫意的景致,并不缺少美的事物,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熱愛生活,留心生活,也就具備了發現美、感受美的可能。
橋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指導學生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智育目標]:啟發學生欣賞和表現橋和塔,并添畫橋和塔周圍的景物。
[素質發展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各種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體驗橋和塔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橋和塔的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彩筆和油畫棒、美術書
學生活動設計
重點學習,整體觀察
導入新課:
師出示課件(著名的橋和塔):這是什么?知道是哪里的橋(塔)嗎?
師出示課件(本市的幾座橋、塔):你們真了不起。再看,見過它們嗎?是不是覺得熟悉呢?
出示課題:家鄉的橋和塔
二:講授新課:
橋和塔的結構和造型
(1)師引導學生看課件(橋和塔的圖):一座橋(塔)要分為哪幾個部分?
生自由發言
(2)學生小組交流
師:這幾座在外觀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較喜歡哪座橋的造型結構?具體說說。
生代表匯報交流結果
橋和塔的表現方法
師出示課件(藝術家繪畫作品):說說看,畫這樣一幅以橋和塔為主的畫,應該由哪里畫起,按什么順序畫?
生:先定好橋或塔的位置,再畫其它的。按構圖—勾線—涂色的順序畫。(教師出示步驟:)
師強調要表現出造型結構的美
師生探討構圖,
師:(出示只有橋的構圖)塔和橋的美還需要周圍的環境去襯托,你想怎樣確定你這幅畫的環境?請同學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商量一下,確定你的構圖。
生同桌交流匯報
師:有的景物需要我們夸張,變化才能使橋和塔顯得更美,我們可以充分想象。
啟發構思
師出示課件(藝術家和學生作品)
作業要求:
課件:(1)同桌可完成一件表現家鄉橋或塔的創作畫。
(2)突出橋或塔的結構和造型,體現家鄉美。
(3)色彩搭配合理,畫面飽滿。
師請同學讀作業要求。
三、學生作畫
師放音樂伴畫。巡視、輔導學生構圖及涂色。
生獨立或合作創作畫。
四、課堂小結
集體交流欣賞,展評作品
師以鼓勵為主,并請學生以自己的畫為媒介,介紹家鄉的橋或塔,贊美家鄉。
課后拓展
師:我們家鄉的橋和塔非常美,但我堅信不遠的將來我們的家鄉還會出現更方便、漂亮和現代的橋和塔。那時會是什么樣子呢?不妨我們同學回家畫一幅“未來的橋和塔”好嗎?
教學反思
《家鄉的橋和塔》是一節十分強調自由表現和大膽創造的繪畫創作課。多媒體網絡信息美術教學與多媒體課件信息的整合在本課應用得十分自然。呈現出了簡易、新型、交互的學習方式,“整合”達到美術教學各要素的豐富和諧。通過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改變信息資源與傳播渠道等,實現了美術教學鮮明的直觀效果。
我通過讓學生從瀏覽著名的橋和塔到家鄉的橋和塔的欣賞。逐步指導學生分析、感悟與理解橋的結構和造型美,并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對家鄉橋和塔更加親切、熱愛。無形中滲透了教學思想;教學步驟的'課件的使用,使學生直觀感受到以表現橋和塔的創作畫的繪畫方法,比單純的說教和教師板演效果好;學生作品欣賞課件運用。有效地拓寬學生的思路。
由此,我覺得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實現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組合,達到直觀、形象、生動、多角度、立體式地展示美術教學的內在規律,有機地交互影響。使美術課堂教學讓人耳目一新,使教學化難為易,化復雜抽象為直觀形象。在有限的時間里,加大教學密度,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通過投影屏幕,豐富直觀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加強了記憶力,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也豐富了想象。
橋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的閱讀,使學生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彩虹橋美麗奇特的景象,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好看的錄像,想看嗎?(多媒體出示彩虹圖)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看它像什么?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彩虹有關的課文(出示課題:彩虹橋)
你知道“七彩”指的是哪七種顏色嗎?介紹科普知識。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98頁,自讀一遍課文,并把生字圈出來。
2.同桌合作,學習生字。
3.出示帶生字的詞,指名讀。
4.開火車,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1.再讀課文,說一說你有什么問題?
2.逐段指導朗讀。
“絲綢結成的橋”感悟七彩橋給人的.輕盈飄逸的感覺。
“傾瀉”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想象瀑布傾瀉的樣子。
讓學生做一做摘星星的動作,你準備用摘下來的星星做什么?
3.你想到七彩橋上去看看嗎?想象一下,你會看到什么?
4.配樂自讀課文。想象課文中描繪的景象。
四、拓展:
把你看到彩虹后的想法說給別人聽,然后再畫下來。
七彩橋
石榴花姐姐在空中畫上紅色,
桔子阿姨又添上橙色,
向日葵姑姑添上黃色,
小草妹妹添上綠色,
大山爺爺添上青色,
大海公公添上藍色,
葡萄姑娘添上紫色。
啊,七彩橋當空架,
天空更美啦!
橋教學設計13
單元目標
1、學會本單元的29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掌握課后“讀讀寫寫”中列出的25個詞語,做到能正確地讀寫,懂得這些詞語的意思。能按指定的要求積累詞語。
2、能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掌握“體會用詞要準確”的方法。
4、學習在一定的情景中能即興說幾句“請求”的話。
5、練習寫一篇《發生在星期天的事》,要求寫得真實、具體,語句連貫、通順,能反映出星期天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2.正確理解詞語在句子環境中的意思,體會詞的準確性。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3—5節,能用己的話介紹家鄉的一種橋。
4.根據要求進行合理想象。
教學重點
1、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并體會這樣用的好處。
2、初步學習本課第三、四、五節的“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文中介紹的四種字體
課前準備:錄音磁帶、錄像帶、圖片、書籍、書法作品(含楷體、篆體、草體等)。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重點:了解家鄉橋的特點,并能用簡潔的語言來介紹。
突破手段:通過了解千姿百態的橋型,來激發學生了解作者寫家鄉橋的意圖
一、引題
1、橋是什么?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介紹一下你認為的橋。
學生交流
2、你知道世界上哪些橋?能給大家介紹嗎?學生資料介紹
3、橋有些什么作用呢?家鄉的橋并不出名,它能給作者留下什么呢?
4.板書課題:家鄉的橋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解綴、擷取、剛勁、雄健、飄逸瀟灑的意思。
(3)思考:家鄉的橋有些什么特點?
2.自學后反饋。
自學反饋自學要求
1、指名逐節朗讀課文
2、歸納家鄉橋的特點
3、交流各類特點的分別的小節
4.分小組、分特點朗讀課文小節
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再讀課文
3、名逐節朗讀課文。
(1)說說家鄉的橋有些什么特點?家鄉的橋有以下特點:
小橋多、造型美、橋名美。
(2)哪幾小節是寫“小橋多、造型美、橋名美”的?
(3)再讀課文,著重讀寫小橋特點的小節。
(4)用簡潔的話說說家鄉的橋。
三、小結
家鄉的橋并不出名,但是很有特色。家鄉的橋很多,造型很美,每座橋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這些橋美在哪里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每詞抄2遍。
第二課時
課時重點:學習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突破手段:學習方法,模仿練習
一、積累并復習
1、默寫詞語:血脈屹立擷取飄逸瀟灑
2.說說家鄉橋的特點,可用上血脈、屹立、擷取、飄逸瀟灑、雄赳赳、長相憶等詞語。
3、家鄉的橋很多,課文是怎么寫的?找出有關句子。
4、學生默寫詞語。
5、生交流,個別回答
例句:“我的故鄉在江南。故鄉的小河,像一條條血脈,網布在大地母親的身上。
1、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劃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朗讀相關的句子
4、學生個別—全體朗讀這句話
二、學習課文
1、學習句子中用詞的準確性的方法:
1)首先要理解“網布”的意思。
①:,網布:布,分布;網布,像網一樣縱橫交織的分布。
②:聯系上下文。想想帶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故鄉一條條小河縱橫交織地分布在大地上。
③:體會帶點詞語的運用好在哪里。
“網布”把故鄉一條條小河縱橫交織的樣子寫得十分形象,給讀者留下具體而清晰的印象。
學生聽講解
小結:體會詞語運用的準確性,可以先了解詞語的意思,再根據具體的句子,體會它的準確性。小聲讀讀體會方法,再找找有關句子。
“小河長,小橋多。橋連接著一個村莊與另一個村莊,連接著一戶人家與另一戶人家。如果提個籃子趕集去,不經過八座十座小橋才怪哩!“
橋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橋之美》是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均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展示人民大眾創造性智慧,包涵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掌握說明文和小品文的相關知識,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激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橋之美》為自讀課文,位于講讀課文《中國石拱橋》之后。兩篇課文同是寫橋,但《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橋梁專家,而《橋之美》的作者吳冠中是畫家。他們分別從科學的角度和藝術的角度來寫橋。學生已熟識了《中國石拱橋》一文,所以教學中還可以進行兩文的比較。《橋之美》又是一篇說明性小品文,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吳冠中先生將橋置于一個個構圖框中,發掘出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不同美學效果,給人一種新的審美視角。課文由橋的詩境美引出橋在繪畫上的形式美,再將橋自身的結構美與它的構圖美作對比,肯定強調了橋之美美在構圖,美在它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美學作用。接著以詩意的語言具體描繪了不同的橋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優美地融合的幾幅畫面。結尾生發拓展,點出橋的內涵美:“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系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本文重在引導他們以新的審美視角來品味欣賞文中的橋之美。
教材重點:
理解橋美在何處。揣摩文中富有個性色彩的句子。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
探究本文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合作法、比較閱讀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橋的美學價值,掌握與“橋之美”有關的美學常識和美學原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理解課文所介紹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
2、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滿詩意的描寫文字和帶有說明性的文字,體味語言的個性色彩,培養良好的語感
情感與價值目標:
讓學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賞,用“美”的心靈去感受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
教學活動過程
一.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走進橋的世界去感受“橋之美”。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多媒體展示橋的畫面和背景音樂,要求同學們合上書本,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用自己的耳朵聽課文錄音,用自己的眼睛看屏幕的圖片,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
2.請學生思考下列兩個問題:(教師提示:請同學們抓住關鍵詞、句、段來把握全文)
(1)在作家看來,“橋”美在何處?請畫出揭示“橋之美”的文句。
(2)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三.研讀賞析:
㈠教師以四、五兩段為例,品讀這兩段文字,并引導學生揣摩語言,體味本文語言的個性色彩。(多媒體顯示,要求圖文并茂)
1.請學生齊讀四、五兩段
2.品味文中意蘊豐富又富有詩意的語句,讓學生自由選取其中的一座橋或某一句優美的語句進行賞析品味。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仿佛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多媒體顯示:語言文字配上相應畫面)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多媒體顯示:語言文字配上相應畫面)
1.學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力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然后以小組組長為本組代言人,選取二至三個小組進行全班交流。
3.學生齊讀第四、五兩段
4.學生品讀這些句子,欣賞其鮮明的個性色彩。并請幾位同學根據自己對語句的理解程度,自由發揮。
導語的設計是為了創設情境,講究精練,并有感召力,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聽讀課文,初步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而畫面、音樂等的情境配合使學生很快進入了美的意境中,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通過問題設計和學生的合作學會找、抓關鍵詞、句、段來把握全文,從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和課文內容的最直接、真切的感知,安排學生品讀課文重點語段,能使學生結合語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深入把握。而對其中優美語句的欣賞,老師設計了多媒體畫面與這些語言文字的和諧搭配,又最終使學生體會到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的效果。
學生選取自己對這些語句中的某一句的獨特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是為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并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多媒體顯示:語言文字配上相應畫面)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多媒體顯示:語言文字配上相應畫面)
㈡請學生自己在文中另外尋找一些充滿詩意、語意蘊涵豐富的語例,品讀賞析,感受其鮮明的個性色彩。
四.比較探究:
比較本文在內容和寫法上與《中國石拱橋》的區別,試具體說明。(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兩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征等角度進行比較、評析。)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設計如下:
比較篇目說明對象著眼特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語言特征
中國石拱橋
橋之美
五.拓展延伸:
教師多媒體顯示一幅寧波的琴橋。要求學生運用對比、變化、和諧等的美學原則來品味、欣賞畫面美,并模仿課文第4段的寫法把它表述出來。(課堂練習)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畫家吳冠中的帶領下,一起領略了橋的風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勝收的景致,或纖弱或雄壯或含蓄……讓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發現、去鑒賞這大干世界吧!
5.學生自主探究尋找文中生動的意蘊豐富的語句進行賞析。
6.學生思考并根據表格要求填寫相關內容,然后請幾位同學就表格中的五個角度對兩文進行比較分析。
7.學生觀賞畫面,進行創作并口頭描述。
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優美的語句并品味,使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既欣賞到了橋之美、體會了語言個性色彩之美又培養了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
通過比較,充分理解規范說明文和科學小品的區別和聯系,全面認識“說明文“這種文體。運用設計表格的形式是使兩篇文章在內容、寫法等不同點更直觀、更系統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便于梳理和記憶。
采用看一看、寫一寫、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有更真切的體會,并引導學生從新的審美視角去欣賞橋,寫作關注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板書設計橋之美
小橋流水、人家
烏鎮石橋密密的葦叢
江南石橋細柳拂絲
長橋臥龍湖水蒼茫
風雨橋飛泉瀑布
畫中橋街頭市集
鄉間小橋莊稼地、小徑盡頭
橋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深刻感受老漢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2、積淀情感,讓學生在塑造的情境與氛圍中感情朗讀課文,得到語感的有效提升。
3、在語言情境中,體驗生命的意義,促進生命的成長。教學重點:
領悟老漢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教學難點:
突出對比,營造氛圍。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聊天
1、說說表示很高興的成語。
2、說說表示很害怕的成語。
二、營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課件(帶聲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假如這樣的情景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你會有怎樣的反應?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請五名同學,按順序,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2、糾正讀錯的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
4、xx的主人翁是誰,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初步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
2、思考、討論: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五、學習課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與人們的恐慌:
1、自由讀文,把文讀通,把文中能帶給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讀幾遍。
2、隨機交流:哪處讓你最害怕,就讀那一處。(隨機詢問:你干嗎害怕?)
點拔語(可隨機改變):
(1)第一句:像潑,像倒,大雨滂沱,能讀得這么輕嗎?
(2)第二句:洪水已經追著你的屁股了,還能這樣無動于衷嗎?
(3)第三句:一會兒工夫,從腳,到膝蓋,到大腿,洪水真是肆無忌憚,把你看到的洪水讀出來。
(4)第四句:此時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樣露著猙獰面目的洪水讀出來。
3、洪水中的人們是怎樣的反應,從哪里體會到?
4、想象一下:你擁我擠、跌跌撞撞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折回來,會是怎樣的表現?
5、人們就是這樣被逼入了危險的絕境,讀一讀。(出示──東西沒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第二課時
一、感受老漢偉岸的形象與不朽的精神
1、描寫老漢的哪些句子深深地觸動了你的心?默讀5至12自然段,在字里行間做上記號。
(隨機要求學生品味與放聲朗讀)
2、隨機交流
(1)出示第五自然段:
A、輕輕地讀,用心體會:你還從中讀懂了什么?
B、不說話的老漢會在想些什么?
(2)過渡:沉著、鎮靜、心系群眾的老漢在下段的哪處地方得到了充分體現?
(生讀第六自然段描寫老漢的部分)
A、黨員也是人,這不是拍電影這人群里不和諧的聲音如果不制止,會是怎樣的后果?
B、人們又將被逼入這樣危險的絕境,讀一讀:(出示──東西沒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逼近。)
C、把老漢逼退危險的辦法及效果讀一讀。
D、為什么老漢的`話立刻就收到了效果?
E、冷冷的是老漢的話,不會冷卻的是。
F、讓我們看看老漢(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漢。像一座山。)
a、輕輕地讀,你該怎樣讀它?
b、隨機:像一座山,為什么讀得那么重?
(3)第八自然段:
A、讀著讀著,哪個字一下子映入你的眼簾?為什么?(拖)
B、老漢如果不拖,會是什么后果?
C、把人們又將逼入危險的絕境,讀一讀:(出示──東西沒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逼近、逼近。)
D、把老漢逼退危險的句子讀出來。
E、拖出的是一個小伙子,留下的卻是。
讓我們再看看老漢。(再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漢。像一座山。)
a、輕輕地讀,你又該怎樣讀他?
b、隨機:像一座山,為什么讀得那么響?
(4)第十二自然段:
A、在死亡的邊緣,哪些詞讓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B、容不得多想,老漢一瞬間閃過腦海最強烈的念頭是。
C、朗讀導語:容不得多想,請你用讀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容不得多想,請你再如點力氣去推──容不得多想,請大家竭盡全力去推──
3、學習結尾部分:
(1)就這樣老漢最終沒有留下,誰來讀讀結尾刻骨銘心的時刻?(指名讀)一起記住這永不磨滅的瞬間(齊讀)
(2)讓我們再看看老漢,(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漢,像一座山。
a、請你再輕輕地讀讀老漢。
b、當你讀到哪里的時候,心會久久難以平靜?(木橋前、就要退休的老漢)
c、隨意指學生回答:
①就在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漢──
②就在木橋前,沒腰深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漢──
③就在木橋前,沒到胸膛的水里,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老漢──
④就要退休的老漢,真的完全可以不必費心費力啊,但是──
⑤就要退休的老漢,真的完全可以毫無爭議地先走一步啊,但是──
d、這是怎樣的老漢啊?(指名學生回答)讀這樣的老漢──
4、感受xx真正的結尾: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到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的兒子。
(1)師配樂朗誦
(2)出示上述結尾和第八自然段:把兩段話聯系起來輕聲讀,你想說什么?
(3)這只是簡單的一拖嗎?為什么不簡單?(點撥語:普天之下,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兒女,既然是兒子,可以選擇不拖,為什么還要拖?)
(4)這是怎樣的老漢啊?(指名學生回答)
(5)(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漢。像一座山。)讀這樣的老漢──
5、出示:洪水吞沒了木橋,吞沒了兒子,吞沒了老漢,但吞不沒的是什么?
(1)自由站起來匯報。
6、最后出示第五自然段: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漢。像一座山。
激情導語:
①我們什么都可以忘,但不能忘了這樣的老漢。
②洪水吞沒的是老漢的身軀,但永遠吞不沒的是這生的希望給別人,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老漢精神!
③洪水吞沒的是老漢的身軀,但永遠吞不沒的是這無私無畏,頂天立地的工員的人格!
二、品味練筆
此時此刻,一位優秀的老工員感人的一幕幕深深的打動了我們。請同學們用精彩的文字表達你此時的感受,謳歌這位舍己為人的英雄。
【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橋教學設計06-06
橋教學設計07-18
《橋》教學設計08-04
《橋》教學設計06-06
語文橋教學設計04-23
《橋》教學設計優秀11-25
[精品]《橋》教學設計08-04
《未來的橋》教學設計04-17
《橋》語文教學設計04-24
說不盡的橋教學設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