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課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
1.課題名稱:
《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 2.概述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
·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 所需課時:八課時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培養訓練學生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2)初讀課文,感知課內容,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通過研究活動,使學生掌握應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學習者特征分析:根據以往在此班上課的觀察與了解我認為: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這節課前,學生們已經了解了單元大綱要求。該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屬于中等,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學生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啟發、講授為主要方式。由教師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資料進行學習。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課文內容主要通過老師的分課講授由學生圍繞課文題目進行分析、討論,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協作精神。 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盡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利用課件和網絡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掌握該單元的大綱要求
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課上積極參與思維、協作、討論。(主動參與策略) ,利用網絡收集、整理信息,與小組成員協作使用PPT制作電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問題解決策略、協作策略)講解調查結果,演示PPT作品。(表達策略、參與策略) 6.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按照近代到現代的順序,選編了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幾篇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這四篇課文都圍繞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詹天佑》教學的重難點是: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懷念母親》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彩色的翅膀》、教學重點是::1.了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中華少年》教學重點: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7、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通過圖片演示和展示資料,為學生學習提供真實的情景。為學生的協作學習創設適當的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自由談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課文指導 A 小組分工,分幾個角色。 B 幾人合作朗讀課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 討論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 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 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課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五)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著激情在反復讀,然后背誦。 8.資源
· 指導教師一名;
· 網絡教室;
· 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 · 與教材配套的掛圖若干
· 關于介紹第二單元的圖片、視頻和閱讀材料,關于學生討論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學生學習活動中可能用到的相關網站的網址以及與此主題相關的或類似的其他主題網站的材料。
9. 評價
?學生自評:
?“第二單元的學習成果”討論評價表
請公平的為各個小組的表現打分!打分可以是1~5種的任意一個。其中5為最好,1為最不好。
10.幫助和總結 拓展思考題/活動: 1、在讀中探討、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能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讓學生探討、理解課文。在課的結構上體現了“三大讀”:感知性讀、感悟性讀、鞏固性讀,很有層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讀、個別讀、范讀、引讀以及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的分角色讀。
2、抓住重點進行學習
3、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加深感悟
本組教材還圍繞專題安排了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從這個安排,我們不難看出編者的意圖在于讓學生通過
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4、讓學生提出疑問,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我能說句型:Is this your skirt ? Yes , it is . Is that your T-shirt ?No, it’s not .Whose is it ?It’s my T-shirt.并能在情景中運用。
能力目標:我能欣賞并會唱《My Clothes》
情感目標:養成拾金不昧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句型:Is this your skirt ? Yes , it is . Is that your T-shirt ? No, it’s not .Whose is it ? It’s my T-shirt.
教學難點:Is this your skirt ? Yes , it is . Is that your T-shirt ? No, it’s not .Whose is it ? It’s my T-shirt.在情景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Warmming up
1、跟著Let’s chant做動作
師生跟著本單元的chant做動作既活躍課堂又為下面復習相關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
2、Guess thewords:
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猜單詞,為下面的拓展練習做好鋪墊。
3、通過課件出示Alice的圖片用Who’s this girl? She’s Alice. She’s Mike’ssister.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colour is Alice ‘s skirt?”進行簡單的師生對話,從而引出新知,從而讓學生看書找到答案。
(二)新課呈現
1、聽錄音,感知對話
教師簡單的`描述Let’s talk的對話情境。然后讓學生聽對話錄音,試著簡單的回答問題,讓學生初步的感知對話。
2、理解對話,回答問題。
通過呈現兩個問題What colour is Alice ‘sskirt ??和Whose is it ?并且教師用肢體語言讓學生了解兩個問題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自讀對話,試著回答問題。遇到問題教師及時輔助引導。本環節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對不熟悉的短文及對話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呈現操練重點句型
通過上一環節學生對對話的了解,本環節讓學生自己找出對話中的重點句型,并引導學生理解句子中Whose的意思。然后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操練。
4、對話操練
本環節是對整段對話進行整體操練,分別采用聽錄音跟讀,齊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小組分角色讀以及拓展到對話替換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操練。
(三)拓展、鞏固
1、情景劇表演:干洗店取衣服
2、情景劇表演:失物招領
【作業】Homework
完成學案,培養學生的活學活用能力。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3
一、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明確”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準,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么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并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么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適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并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并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課的目標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循環反復、螺旋上升的。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知識積淀、心理期待、文化準備等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結合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年段目標作整體思考,使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具體目標和一般目標有機結合。
二、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
(一)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查是新課程下優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可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于學情調查的相關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查。“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查不僅要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度的性格表現、情緒的性格表現、意志的性格表現,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但這并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相反,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學情是客觀的,只要有教學、有學生,就有學情問題。與此同時,學情又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總之,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去改變學情,使之調整到最為適宜教學活動展開的狀態。
(二)組織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穩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要重視設置問題情境,把教材知識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二是要遵循思維規律,抓好感悟、理解、實踐三個環節,精心創設突破難點、激活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思維能力的學習情景;三是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教學課件、網絡資源等,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是鼓勵學生對文本質疑,向教師提問,為學生提高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境。要指導學生提問的技能,培養學生由提出疏通性的問題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問題,再到提出鑒賞性、評價性的問題。
具體從拼音方面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識字與學習漢語拼音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既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識漢字,也能借助漢字的發音來學習漢語拼音的拼讀,幫助學生建立起音與形之間的聯系;加強漢語拼音的拼讀訓練,在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以及運用音序查字法查閱工具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獨立拼讀的能力;認識到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漸學漸熟的過程,可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不同階段的教學重點,適時地進行滲透、強化和鞏固;不進行漢語拼音字母的抄默訓練。
(三)選擇教學方法。
1、質疑。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而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于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面對《海底世界》這一課的插圖向老師提出疑問:“章魚不是10條腿嗎?怎么書上只畫了6條?”這難道不令人吃驚嗎?我們都吃過章魚,但從來沒注意到它有幾只觸手,更不注重科學界對章魚的分類還有分歧。雖然學生的理解有失偏頗,但他能向教材挑戰,這就難能可貴了。教師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我們要真正解放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
2、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然“語文學習”是一種生活,學生便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而語文教學活動長期以來主要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強調記憶性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這種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單一、被動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見注意力是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現代教育技術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的“黑白世界”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并茂,直觀動態,富有表現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學《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動畫片,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走在時代的前列,做信息技術的有力“推銷員”,讓學生輕輕松松的進行學習。
三、改進評價方式。
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起點,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檢測要注意體現日常性、選擇性和開放性。注重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個體讀文的獨特體驗,重在激勵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主要考察學生借助拼音認讀漢字、查閱工具書的能力,不從默寫音節,為漢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評價學生。二年級時進行相關的漢語拼音的驗收。一二年級識字能力的評價,應將平時的學習與階段性檢測結合起來,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能認讀所學漢字的60%為合格,達到80%即為優秀。寫字能力的評價,重在寫字態度和習慣,以及書寫的規范。閱讀能力的評價,重在檢測學生基礎積累,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句義能力,依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比較流暢表達的能力等。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價,重在鼓勵學生說話的自信心,以及語言表達的連貫性、清晰性,不重表達技巧。寫作能力的評價,二三年級從能根據圖畫內容、閱讀內容寫清楚幾句話逐步做到能根據圖畫內容、所提供的話題、情景、相關詞語寫清楚一段話,做到句子連貫,意思清楚;四五年級從能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將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生動地描寫出來,能反映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談到的僅是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不成熟的觀點。相信只要我們每個教師精心專研,細化教學環節,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一定會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堅實的陣地!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4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情趣,掌握最基本的英語表達方式,發展學生的智力、張揚個性,了解跨國文化,并學會學習策略。英語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英語課堂教學要突出體現“活動”這一特點,語言必須在運用中學會;要創造語言學習環境,為每一項學習任務設計有意義的真實的實踐活動;要組織含有互動因素的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以及帶有英語文化色彩的模擬交際活動,同時培養合作意識、交際能力和對英語文化的感受力。在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活動的目標,使學生感受成功。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即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展過程。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努力創設吸引人,感動人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學生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才會有主動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師必須從語言教學的本質入手,通過巧妙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使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和現代外語教學理念。
就拿我講的北京版第八課《What’s the date today?》為例,在本課的教學中,對于每一個教學環節我都是精心設計的。在學習本課對話時,我利用課件的直觀性來給學生創造語言環境,當學生們看到動畫的、直觀的畫面時,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在學習本課對話時,共聽了四遍,前兩遍不出現文字,聽后兩遍時再出現文字,學生在聽前兩遍對話時,帶著老師提的問題去聽,通過聽對話,回答問題,訓練學生的聽力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激發興趣和改進學生學習方式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孩子們只有對要學的內容感興趣,才有主動學習的欲望,思維才會活躍,通過他們自己學習獲得的知識才記得牢。因此,我們要開發利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動機,積極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把探究新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來找出正確答案。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既符合新理念的要求,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英語課倡導的是活動式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生生互動活動,生生互動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主動參與機會,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從中可以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并為學生開設了互相平等的學習場所和機會,創設了人人都能表現自我的條件。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及時并牢固的掌握如何準確的說出一些節日的'日期時,在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有新意的情況下,為了及時鼓勵學生,我所發給學生的小獎票上都印有本課所學的內容----節日圖片,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牢固掌握本課所學內容。另外,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活動,在學完了一些英語節日名稱后,我讓學生用臺歷在小組里互相練習,用所學的日期來表達你所最喜歡的節日是在哪一天。學生們在小組里互相幫助,相互合作,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活動,學生們都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此時,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們既能聽得懂,也能說得出。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再一次在小組同學的幫助下,復習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鞏固與提高。同時也體現了現代外語教學理念所強調的,通過用英語做事情來學習英語,即在用中學,學中用,做中學的理念。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學會了幾個單詞,幾個句子,而是要看學生是否能用所學英語做事情,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學以致用,體驗成功,最終落實到要讓學生能夠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
二、創設情境,活化教學內容: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
有位名人曾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涵的創造性因素,在新課程理念下,課本也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的、發展的和開放的。教師必須摒棄“教教材”的傳統觀念,樹立“用教材教”的教學思想,靈活的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認知規律,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通過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并通過聽、說、讀、寫等訓練使知識向能力轉化。在本課文學習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語言信息量,語言綜合實際的運用能力,并給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更多的聽和體會學習內容的空間,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實現在新的情景中創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交流信息的目的。
課件中,整個畫面分為六大塊背景圖,分別是本課所學的六個節日的背景圖,整個畫面顏色鮮艷、色彩逼真、生動形象,學生很容易被吸引。在我給學生一個例子之后,其目的是供學生參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表達自己最喜歡的節日及原因。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思考,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表達出自己最喜歡的節日并能說出喜歡的原因。有的學生說:“June 1st is Children’s Day.I like Children’s Day best.Because it is my holiday.I have no homework on Children’s Day.”有的學生又說:“October 1st is National Day.I like National Day best.Because the holiday is long.I have seven days.I can travel with my parents.”還有的學生說:“September 1st is Teachers’Day.I like this day very much.Because today is my birthday and Teachers’Day.”學生們各抒己見,運用已有的知識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通過語言信息的交流,逐步提高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及交際能力。
三、豐富多彩的作業是學生體驗成功的延伸:
素質教育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強調發掘學生潛能,實現由他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的過渡。因此,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多樣的自主作業,讓學生針對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精神,并能將學生的探究活動進一步向課外延伸。
一位教育家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多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既能提高興趣,又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深刻。教學設計應留給學生更多的創造空間,通過課堂延伸出來的活動更具有活動性、創造性和使用價值。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呢?我在講完這一課內容時,讓學生用臺歷對自己下一個星期或下一個月做一個計劃,并用原有的知識及本課所學的知識綜合在一起進行問答練習,也可以詢問自己的家人在下一個星期或下一個月的打算。學生們對這一項作業非常感興趣,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來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計劃。
該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符合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為學生提供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
總之,通過這一課的教學實踐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必須打破學生原有的學習模式,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自主學習的環境,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大的空間和時間可以自主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新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使教師教得更加輕松,使學生的學變得更為主動。既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又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體會學習的成功與樂趣。使教學朝著自主、特色、個性的教學方向發展。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牧歌》、《小放牛》
2、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牧歌》、《小放牛》,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愉快熱鬧、充滿朝氣的音樂情緒,初步感受兩種不同風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緒的音樂。
二、通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6、1、2三音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一)欣賞《小放牛》
1、導入:談話(從前課歌曲入)
A、教師出示幻燈《小放牛》曲調,教師邊彈琴邊唱。
B、學生跟琴哼唱,對該民歌有一個初步的熟悉。
初聽錄音樂曲:師設問:
A、這段樂曲是由民族樂隊還是西洋樂隊演奏的?
B、樂曲中主要的曲調是由哪一件樂器演奏的?聽完后,學生自由回答。
A、聽第一段音樂:問:這段音樂與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關系?聽完后,學生討論回答。
B、第二段音樂:設問:這段音樂旋律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在速度上有什么變化?
你能聽出嗩吶在模仿二人一問一答的.情景嗎?
(還是第一段主題音樂,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話可再聽一邊)
C、第三段音樂
設問:這段音樂在速度上有什么變化?情緒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D、復聽全曲:聽完后師生交流聽后感。
(二)欣賞《牧歌》
1、導入: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曲,聽完后說說你的感受。(師:范唱民歌《牧歌》)
學生談感受(曲調悠揚飄逸,低回婉轉)
2、師:介紹這是一首內蒙古昭烏達盟民歌(學生用“LU”跟著老師唱《牧歌》曲調,唱時可以看書上的圖形譜,再用豎笛吹一吹)
3、請小朋友們聽一首由民歌《牧歌》為素材創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聽音樂。
問:民歌《牧歌》的曲調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后學生回答)
4、聽樂曲
問:每遍的主題曲調出現時它的聲區變化順序是怎樣的?哪邊高?哪邊題低?各遍表達了怎樣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樣的場景?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三)與《小放牛》對比欣賞,說說你的感受。提示:從題材、形式、風格等進行對比
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然后再回答。
教師進行總結、板書。
板書:題材形式風格
《小放牛》
《牧歌》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6
在課堂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的研討熱潮中,有關專家大聲疾呼:“應當設法喚醒兒童沉睡的右腦。”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引導下,一切教學活動幾乎都是圍繞發展左腦功能進行的。學生終日淹沒在書山、題海之中,背范文、做題目成了他們活動的主要內容,致使兒童左腦超負荷運轉,右腦失去啟動機會,越學越呆板,越學越笨拙。這就阻礙了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右腦掌管形象思維,左腦則掌管抽象思維。思維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核心。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離開了具體的感性對象,就難以進行抽象思維。日本有位著名醫學博士最新研究認為:右腦是“祖先腦”,儲存著從古到今人類500 萬年遺傳因子的全部信息。右腦存在的潛力約為左腦的10萬倍。激活右腦,讓兒童獲得外部感知表象后,內化成“腦圖”、“腦聲”等形象(即“在腦子里繪畫、錄音”),接著外化為書面表達,是協調左右腦功能,開發大腦智力,提高課堂作文教學質量的科學途徑。
從這一思想理念出發,參照全國“九義”教材三年級“基礎訓練”中“按順序記敘一個有趣的游戲”的要求,我設計了一堂作文課。
[題目] 饞猴推車
[要求]
一、通過聲、像、演等手段激活右腦,引發學生作文興趣,喚起大腦有序形象。
二、能把表演的內容記敘清楚,做到有條理,語句通順連貫。
三、通過觀察、思考、想像,在形象中感染,達到寫文與做人合一,提高品德素養的效果。
[教具]
配樂故事《饞猴推車》磁帶(或兒童音樂磁帶)、“饞猴推車”活動小圖片和放大活動彩色圖片(8幅)、毛驢和猴子頭飾、 兒童帶斗小推車等。
[教學過程]
一、聽配樂故事,初入情緒。
1.導入: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吧?今天老師播放一段故事,聽后要請小朋友回答:故事記敘了一件什么事?這個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聽完這個故事,老師還要請聽得最認真最仔細的小朋友上臺來表演這個故事呢!
2.播放配樂錄音故事(亦可一邊輕放兒童音樂,一邊由授課教師娓娓道來):
一個秋天的中午,小毛驢去山上采栗子。他采了滿滿一車栗子往回拉。山邊一個小猴子聞到栗子的香味,舔著舌頭說:“栗子,好香!”這時,小猴子看見了毛驢拉著一車栗子走過來,心里想:我去幫小毛驢推車,一直推到他家,小毛驢一定會給我吃很多栗子的。于是,小猴子就去幫小毛驢推車。小毛驢見小猴子這樣熱心幫助人,連聲說:“謝謝!謝謝!”他們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后面推,一直向前走著,走著。可是小猴子太饞了,他一邊幫著推車,一邊偷吃栗子,光挑大的吃,吃一半,丟一半。走了好大一會兒,小毛驢拉著車,已經走到自己家門口。小毛驢拿出一條毛巾擦擦汗,回頭看看自己采來的栗子,忽然發現車上裝的栗子少了一大半。小毛驢想:這一定是貪吃的小猴子干的。于是大聲喊:“猴子!猴子!你在哪里?”小猴子早就躲起來了。小毛驢覺得自己上了當,氣得直翻白眼。路邊的小紅花向他眨眨眼,好像在說:“誰讓你答應饞猴推車呀!”
3.聽后反饋思考題,并在黑板上板書故事題目:饞猴推車。
二、觀察表演,進入具體情境。
1.掛出用彩色筆畫的有山間小路和小毛驢住房的兩塊布景。請兩位同學戴上頭飾,“毛驢”拉上裝滿栗子的小車,“猴子”在后面推,按故事內容表演。做到有動作、有語言、有表情神態。
2.表演前板書要求:“仔細觀察留腦圖,一幕一幕記清楚,圖、聲、意、感交替出,先后排序最重要。”
3.表演結束,一切實物情景成為過去。小朋友腦子里一定留下了一幅幅“饞猴推車”的行為印象圖景,還留下了他們說話的聲音,留下了他們當時當地的想法和感覺。請一兩位同學上臺按故事先后順序,說說自己腦子里留下的`腦圖、腦聲、腦意、腦感。(腦圖指觀察到的動作和場景在大腦形成的圖像;腦聲指聽到的聲響和話語,形成的聲像;腦意指意會到人家在想什么;腦感指對人家感覺行為的理解印象。)
三、圖、腦對照,物我合一。
1.給每位小朋友發8張“饞猴推車”小圖片(無序號)。 要求每人按照自己觀察表演后形成的有序“腦圖”,在課桌上給系列小圖片排序。
2.請一位小朋友做代表上講臺將8 張(無序號)“饞猴推車”放大彩色圖,在黑板上排序。師生共議,說明圖序正誤,并說出理由。
3.各人校對桌子上小圖片排序正誤,并標上序號。然后看圖片(或不看圖)輕聲地把故事自述(或同桌互說)一遍,做到我口說我“腦”,“腦圖”符合觀察到的實際情景。
四、啟發再想像,下筆寫作文。
1.指著有序彩圖提問:圖與圖之間,按照內容發展和順序,是不是可以補上一些圖?(如第2與第3幅圖之間,可否補上“毛驢”和“猴子”對話的情景圖?又如第8幅圖之后, 可否補上猴媽媽猴爸爸責備小猴子貪吃、不誠實的情景圖?)
2.接著隨機提問:小朋友,看了表演后,你們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小猴子這種錯誤會改正嗎?
3.拿掉圖片,請小朋友按照自己有序形成的“腦圖”、“腦聲”、“腦意”、“腦感”把這個故事內容寫下來,還可以加進各人想像的內容。
最后提示動筆口訣:“頭不抬,眼不斜,想不斷,寫不完。”
附:課堂作文實例
[采用以上設計, 筆者曾在一個二年級小班上過一堂情境作文實驗課。下面是一個七歲半的小朋友寫的作文實錄。當時,讓隨堂聽課的家長們檢閱篇篇學生習作,都驚異不已。
執教的我看到這篇習作,亦頓發“三個沒想到”的感慨:一是沒想到一個二年級(上學期)的小朋友能當堂寫出五六百字的記敘文;二是沒想到小朋友能用上“改過自新”(雖然用法上欠妥)、“悄悄溜走”、“于是”、“夸獎”等詞語;三是沒想到小朋友想象力如此豐富,續寫了這么多合理的內容,反映了兒童向往“有錯就改,純真做人”的美好愿望。]
饞猴推車
秋天到了。毛驢從山上摘了一大筐栗子放在車上。他說:“這么多栗子,怎么拉回去呢?”猴子wén(聞)到香wèi(味),跑出來一看,原來毛驢在拉一車栗子。猴子就說:“毛驢哥哥,我來幫你推車吧!”毛驢說:“真謝謝你,小猴子。”于是,小猴子就幫毛驢推車。他邊推邊偷吃栗子。推到bàn(半)路的時候,小猴子都把栗子吃了一bàn(半)了。快到毛驢家門口的時候,小猴子就qiāo qiāo (悄悄)地liū(溜)走了。毛驢到了家門口,一看車上的栗子少了那么多,就大聲喊叫:“小猴子!小猴子!你在哪兒呀?”小猴子不見了。毛驢想:這件事一定是他gàn(干)的。于是,毛驢就把栗子放在家里,出去zhǎo(找)小猴子的爸爸、媽媽。毛驢把這件事告訴了小猴子的爸爸、 媽媽。猴子爸爸、媽媽聽了,很不高興。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對小猴子說:“你以后要是這樣,就不讓你進家門。”小猴子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感到很難過,再也不gǎn(敢)那樣做了。從cǐ(此), 小猴子變得gèng jiā(更加)聰明了。后來,大家都很喜歡小猴子。小猴子的爸爸、媽媽也jīng(經)常夸獎小猴子。小猴子很高興! 可是,毛驢還不知道小猴子已經gǎi(改)過自新了,總是覺得自己當時很shǎ(傻),再也不gēn(跟)小猴子玩了。后來,毛驢聽到大家說小猴子已經gǎi(改)過自新了,馬上拿了三斤栗子到小猴子家去,對小猴子說:“你喜歡吃栗子嗎?”小猴子說:“是的,我很喜歡吃栗子。”毛驢說:“那就把這三斤栗子shōu(收)下吧! ”小猴子說:“謝謝你,毛驢哥哥。”毛驢說:“不用謝。因為聽到大家說你已經gǎi(改)過自新了,我才來的。你以后再也不要做那樣的事了,知道嗎?”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7
古詩《小池》是統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六組組課文《12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古詩。它的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這首古詩通過對細流、樹陰、水面、小荷、蜻蜓等這些景物的描寫,形象的勾畫了一幅充滿生機的初夏風景畫。這一組課文寫的都是夏天的美麗景色,而《小池》這首詩又是這一組的第一課,目的是讓孩子在古詩中初步地感受夏天的美麗景色。
《小池》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但在部編版教材中,卻安排到了一年級下冊,這對于古詩底蘊嚴重不足的一年級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較為困難的。所以在古詩《小池》的教學設計上,我充分地考慮一年級學生的學識基礎和年齡特點,努力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淡化古詩意思的講解,而是從整體入手,抓住古詩寫景的特點,通過圖文對照的方法,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畫中與詩文對照,感受古詩文字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一、以詩引詩,加大積累,加深品味。
在開課導入時,我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件出示“春暖花開”的美圖,在瞬間吸引了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吟誦關于春天的古詩,學生在自己平時積累的基礎上輕松背出了《詠柳》、《春曉》、《村居》,初步感受到古詩美妙的韻味。然后自然過度到初夏時節,課件再出示《小池》的畫面,以圖解詩,化難為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到古詩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讓語文課堂一開課就充滿濃郁的詩味。
教學設計如下:
1.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春天的美麗圖畫。
師:看,春天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多美呀!古代詩人寫下了許多春天的詩,哪些小朋友能給我們吟誦一首?指生吟誦。
師:春天悄悄過去,天氣漸漸熱起來,初夏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初夏時節的古詩《小池》,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2.誰積累過這首詩,能背給大家聽聽嗎??指生背古詩?。
3.很多同學都熟悉這首詩,其實它描寫的就是初夏時節的一處小池塘。課件出示《小池》圖。著名的宋代詩人楊萬里當年看到了這個小池塘,在周圍的景物映襯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吟誦的詩句《小池》。?
4.簡介詩人:讓我們走近作者,認識一下楊萬里。課件出示,師解說:楊萬里是宋代的大詩人,最善長寫山水田園詩,一生寫詩兩萬多詩呢!被譽為一代詩宗。
課末,學完楊萬里的《小池》這首初夏時節寫景詩后,我又引出楊萬里的另一首盛夏寫景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讓學生在讀和簡單的品味中感受到夏日西湖的美麗。這樣設計,既增強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同是楊萬里的詩,一首展現的是初夏池塘的生機美,一首展現的是盛夏西湖的驚艷美,對比著來學習,發現詩境卻完全不同,但學生卻學的興趣盎然,意猶未盡,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
教學設計如下:
師:《小池》讓我們欣賞的是初夏的小池塘。初夏一過,盛夏來臨,(課件出示盛夏荷塘圖)這婀娜多姿的荷花就成了池塘的主角。他讓楊萬里詩興大發,提筆又寫下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古詩)
1、師范讀,配上古箏曲《漁舟唱晚》。
2、生練習朗讀。
3、指個別生誦讀。
4、問:同學們,在這首詩里,你們從哪兒感受到這是夏天?
生結合詩中的句子和詞語談自己的認識。
4、這就是西湖六月的美景!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讀出盛夏池塘的美。全班配樂齊讀。
5、美麗的夏日,讓我們記住了楊萬里的《小池》,也領略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情畫意令人陶醉,大自然的美讓人感嘆。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是美,夏日還留下了哪些名詩名句呢?回去好好找一找,把他補充在課文里,好嗎?
二、淡化講解,以圖解詩,以景悟情。
傳統的古詩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對詩意的理解。但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儲備少,他們在一年級上冊只學習了一首漢樂府詩《江南》,所以對古詩的理解能力是很薄弱的。所以我淡化詩意講解,而是從整體入手,抓住古詩寫景的特點,通過圖文對照的方法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畫中與詩文對照,感受古詩文字的意境美。
教學設計如下:
1、學習第二行詩
師:泉水流呀流,流到了小池里。你們看,池水美嗎?(課件出示池水和樹陰圖)仔細看圖,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指多生自由表達,師相機板書:樹陰
師:大家說的真好,初夏時節,天空多晴朗,樹陰在水中多美麗,你們喜歡這晴天柔和的風光嗎?樹陰也喜歡,這就叫:樹陰照水――
學生回答:愛晴柔。師相機板書:愛晴柔
感情朗讀:你能讀出這種愛嗎?誰能愛得再深一些?
學到這兒,我們發現小池是那樣的清澈、那樣的'寧靜。難怪詩人會如此疼惜,如此喜愛。讓我們把這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詩人對小池的愛。
2、學習三四行詩
師:小池中間還有什么景色呢?你看到了什么,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件出示小荷和蜻蜓圖)
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大膽表達。師相機板書: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頭
師:同學位觀察得真細致,描述得真有趣。詩人楊萬里也看到了,他是這樣描寫的。課件出示詩句,學生齊讀。
三、以讀為本,讀中解義,讀中悟情。
語文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閱讀教學如此,古詩教學更是如此。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借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
對古詩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我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配以音樂讀,體會情趣讀,多種形式的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品讀悟情,從而使學生在誦讀中受到美的感染。
教學設計如下:
片段一:
1.打開書P68,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然后圈出生字,拼一拼,記一記。
……(省略識字過程)
3、生字寶寶們藏到課文里,你還會讀嗎?指生把整首詩讀正確。
4、老師范讀,讀出詩的節奏。
老師讀得好,是有竅門的,詩就像歌一樣,是有節奏的。
5、課件出示:帶停頓現的古詩。學生按節奏練習朗讀古詩,再指生朗讀。
片段二:
1、出示第一行詩,指一生讀。
師:這句詩里詩人寫了什么景物呢?
你們知道泉眼是什么嗎?課件出示泉眼圖,看,這冒著泉水的地方就叫泉眼。
泉水從泉眼里流出來,是怎么流的?(無聲、細)
師:看,這就是泉水的細流,課件出示細流圖。
師:這細細的泉水悄悄地流,沒有聲音,多安靜呀!誰能讀出這種靜?(指生讀,女同學試讀。)
師:這細細的泉水慢慢地流,不急也不搶,真輕柔呀!誰能讀出這種輕?(指生讀,男同學試讀。)
這細細的泉水可是泉眼媽媽的寶寶呀,寶寶要出門了,媽媽心里多么舍不得呀,詩中哪個字寫出了泉水媽媽的不舍?(板書:惜)誰能讀出這種不舍?(指生讀,全班齊讀。)
初讀階段,我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圈生字,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于復習漢語拼音,也利于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能力。其次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得到熏陶,再以繪聲繪色的領讀,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
品讀階段,我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全班齊讀等,讓學生感受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
一節課,學生讀詩不下二十遍,學生讀得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得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這樣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全過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進行朗讀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四、把握重點,靈活識字,規范寫字。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作為第一學段識字的重要目標。本課時要求學生會認“泉、流、愛、柔、荷、露、角”7個生字。由于多數生字字形較為復雜,所以在識字教學環節中,我的設計努力做到有層次、有梯度。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從看拼音識字,去拼音識字,說識字好方法,到讀準詞語,最后生字回歸詩文認讀,每一個步驟都能扎扎實實地去落實。我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鼓勵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字,把理解字義和識記字形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領悟生字的特點。
教學設計如下:
1、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P68,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然后圈出七個生字,自己拼一拼,記一記。
2、課件出示:帶上拼音的生字,
師:這些生字寶寶你會讀了嗎?
指生拼讀生字,老師強調“流”的聲母是“l”,不要讀出“niu”
3 、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開小火車拼讀。
4、交流識字方法: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嗎?
學生根據已有的識字經驗匯報自己的識字方法。學生說到哪個生字,老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泉”字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師小結:“泉”字是象形字,古人看到水從山洞里流出來,就創造了“泉”字,本義就是泉水。
(2)課件出示“愛”字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后師小結:手捧著東西送給朋友,以此表示喜愛、友愛。相機用“愛”組詞并說一句話。
(3)學生能用“加一加”或“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流、柔、荷、露”。
(4)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識記“角”,如:墻角、羊角、牛角、衣角。
5、課件出示詞語:泉眼、細流、樹陰、喜愛、晴天、柔和、荷葉、露出、愛惜。
這些詞語你認識嗎?
6、課件出示古詩。生字寶寶們藏到課文里,你還會讀嗎?
本課時要求學生會寫“無、樹、愛、尖、角”5個生字。由于學生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加上課堂時間有限,所以五個生字的教學應該有主次之分。在寫字教學中,我是先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來提醒大家注意字的寫法,學生能抓住田字格橫中線和豎中線的關鍵筆畫去觀察,對字的寫法掌握較好。節省出來的時間,我用來重點指導字形復雜的兩個字“樹、愛”的書寫,并給與了學生充分書寫的時間,不讓寫字流于形式。
教學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5個會寫字。
師:同學們,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書寫的5個生字,仔細觀察一下,你覺得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學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寫字經驗基礎上指出:
“尖”注意上面不是“小”,第一筆是豎不帶鉤。
“無”的豎彎鉤要甩出去,豎寫在豎中線上。
“角”上小下大,最后一筆豎在豎中線上。
2、師重點指導:
師:樹和愛這兩個字比較復雜,我們重點來學習。師邊講解邊示范。
“樹”左中右結構,每部分較為瘦長,橫撇穿插到點的下方。
“愛”上中下結構,爪字頭小,禿寶蓋扁寬,友的撇捺舒展。
3、學生執筆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存在的不足:
1、這堂課教學設計到位,但由于自己對課堂的把控能力不足,對學生的放手不夠,導致學生對詩句的品讀少了,在關鍵問題的回答上的也淺了,所以課堂的亮點和精彩點沒有生成。
2、想象環節的設計處理欠機智。如:從這個“立”字,你感受到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蜻蜓?當有學生談到:這是一只在休息的小蜻蜓,它正立在荷葉上欣賞小池的美景呢!此時,我應該放大對這位學生的鼓勵,并順勢引導學生想象:想一想,小蜻蜓和荷葉會悄悄地說些什么呢?這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既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又更好地理解詩句的意境。
以上是我執教古詩《小池》后自己的反思,在新教材的教學上,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通過這次研討課,自己收獲了很多。學無止境,希望在以后的語文教學道路上能再接再厲,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⑴ 訓練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查看注釋等方式理解詞的意思。
⑵ 通過領會作品中創設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⑶ 通過課堂答問,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⑴ 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⑵ 通過對詞中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⑶ 通過感悟作品的無窮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意思;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出詞中所創設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實錄】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許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詞。(板書 憶江南 )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師: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詞嗎?它和學過的詩有什么區別?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中的“預習提示”。(學生看書并思考)
生回答問題:(略)
師歸納:
詞與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兩朵奇葩。詞興起于晚唐,繁榮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長有短,能比較靈活地反映作者要表達的內容與思維情感。詞有不同的“詞牌”,如“憶江南”、“西江月”、“漁歌子”、“浣溪紗”等。詞牌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么聯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師: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學過他的什么詩?你能向大家對他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嗎?
生1:這首詞的作者是白居易,我們學過他的詩有《賦得古草原離別》。
生2:白居易是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唐代三大詩人。
師介紹作者及作品的時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詩風平易,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作品。他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白居易在50歲時曾先后出任過杭州、蘇州刺史,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憶江南》這首詞是他晚年閑居洛陽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四、自由探究,了解詞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參看課文下面的注釋,認真讀課文,了解詞的意思。
(學生自由讀文)
師:同學們讀了這首詞,那么作品主要講的是什么呢?
生:這首詞講了白居易對江南美景的回憶,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色。
五、進一步品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這首詞總共有幾句,有多少個字?
生:這首詞共有五句,二十七個字。
師: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確實寫得很好,它雖然短小,卻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征,抒發了他對江南久久難以忘懷的情結。通過剛才的讀,大部分同學已經讀懂了詞的意思。既然這首詞寫得好,下面再請同學們認真地品讀課文,你認為這首詞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讀完后可以相互之間進行討論、交流,也可以將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后的體會在紙上記錄下來。
(學生認真讀課文,進行交流)
六、引導學生進行作品賞析
師:請同學們停下來。剛才同學們再一次品讀了課文,并相互間進行了討論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對這首詞的無窮魅力應該有了自己獨到的感受。下面,請同學們站起來談一談你心中的感受,與大家一起來品味這首詞的精妙所在。
生1:我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寫得好。
師:這兩句好在哪里?
生1:這兩句是這首詞中寫景的句子,作者描寫了“江花”和“江水”這兩種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征。
師:很好。確實,這兩句是這首詞中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誦。誰接下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寫得好。
師: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2:這兩句話運用了對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
生3:我覺得這兩句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句子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紅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綠比成藍草,比喻非常恰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師:剛才這兩位同學說得非常好,他們從不同的修辭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處,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新的見解。
生4:我也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寫得好。
師:那么請談談你的見解。
生4:我們都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很美,可以贊美和歌頌景物很多很多。而作者受篇幅的限制只選取了江花和江水,我認為景選得好。
師:哦!快講講你的創見。
生4:我喜歡畫畫,我覺得江花和江水一紅一綠,能給人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光彩奪目的感覺。
師:你的見解真是很獨特,也說得非常好。老師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有成就的畫家。
生5:我覺得“憶江面”這個詞牌用得好。
師:你覺得作者選用這個詞牌好在哪里?
生5:老師前面說了,詞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么聯系。而作者白居易恰恰選了“憶江南”這個詞牌,題目剛好與內容吻合,從題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江南的無限眷戀和思念。
七、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師:你很會思考問題,也說得很好。剛才前面的同學都是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來談的,而你卻能從詞牌聯系到詞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來。希望其他的同學也能像你一樣把思維的大門敞開,把思維的觸角伸到作品的每一角落,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生6:我覺得文章的最后一句“能不憶江南?”寫得好。它與前面的題目“憶江南”和第一句“江南好”形成前后呼應,使作品顯得很完整。
師:很好。現在同學們的思路被打開了。我希望后面同學的見解更加精彩。
生7:我覺得首句“江南好”這一句好。這一句既回應了標題“為什么要憶江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作者對江南春天美景的回憶與描述。
師:你講得真不錯。
生8:我覺得第二句“風景舊曾諳”這一句也不錯。
師:說說你的看法。
生8:這一句說明了江南美景對作者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作者難以忘懷的,以致引起作者在十多年后還對它難以忘記,思念不已。
師:同學們真是說得太好了,還有沒有更加精彩的見解?
生9:我覺得詞的末句“能不憶江南?”句式用得好。作者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語氣,體現作者對江南美景的贊揚與無盡的思念,而運用疑問句則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與上期所學的《海上日出》的結尾“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有異曲同工之妙。
師:你真不簡單,不僅能體會這首詞的妙處,還能聯系到前面所學的知識。
生1:老師,我還是覺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好藍”這兩句最好。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9
1、知識目標
學生能夠會說、認讀本課對話并能夠使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making a model ship。Pass me an egg,please。 Give me two apples。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學生的.多元化只能在交際活動中得以以體現和發展
3、情感目標
把語言訓練融入各種情景之中,學生通過體驗,參與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體驗成功,培養對語言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并靈活運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2)兩個祈使句:Pass me an egg,please。
Give me two apples。
難點:knife、scissors、minute的發音。以及長句子:We‘ll go to the lake and try it on the water。
5、教具準備
課件、錄音機和磁帶,剪刀,小刀,一頁紙,圖片等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0
一、 出示《游子吟》古詩。指名讀。
二、 檢查預習。
1、 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板書:孟郊)他是哪個朝代的人?(唐朝)
2、 他為什么寫這首詩?(生:他想銘記母親對自己的慈愛)板書:銘記(什么叫銘記)生:永遠記住
3、 師小結:他就是想記住母親的恩情,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請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生共同板書師提示學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讀一節,動筆畫出給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組內交流最感動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衣服。從一針針一線線體會到了母親很關心很愛他,縫得很仔細,指名2-3人讀中體會問:她在縫衣服時還會想些什么?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生1說舍不得兒子走;生2說她想兒子早點回來)
第二節中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深?指名說并讀。(師點評你讀出了母親對兒子的不舍)生2讀(師點評你讀出了依依不舍)生齊讀。這時孟郊看到母親頭上怎樣?他心里又會怎樣想?生1她昨夜肯定沒睡好,為我操心生2母親昨晚睡遲起早生3:母親為兒子操心把頭發都弄白了。師:濕潤是什么意思?(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轉沒流下來)
師小結:母親的恩情一方面體現在行動上,一方面體現在語言上。板書
四、 讓我們輕輕地讀這首詩,找出文中和詩句相對應的句子,仔細聽。
師: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啊!(生:):
師:有一天,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給他縫補衣服。
師: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生;臨行密密縫
師讓學生說意恐遲遲歸的意思。
讓學生練習背誦,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背上。一組展示背誦(齊背)背得怎樣?有感情嗎?另一組挑戰背。師小結:剛才兩小組同學把最后一行詩句背誦的特有感情又《游子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千古名句,要記住。那么我們能為母親做些什么呢?小組內討論,看誰能做一個愛母親的孩子
生1幫母親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務。生3:洗腳。
師:希望你能說到做到,落實到行動上今晚給母親洗腳。
板書: 行動上
母親的恩情 太陽的光暉
銘記 語言上
孟郊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1
《面具》
知識和技能:
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風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藝術特點,學習表現特點突出的面具。
過程和方法:
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學習面具的特點,感受面具帶給我們的美感,培養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比較的習慣,以及對面具藝術的興趣和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多種風格的面具欣賞,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藝術特點,學習表現面具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油水分離表現面具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魔術,想看嗎?
師:瞧,這是一張白紙,看,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哇!好神奇啊!一個白色面具出現了。
師:想知道這個魔術的原理嗎?
生:想
師:其實這個魔術非常簡單,那張紙并不是一張普通白紙,我先是用白色油畫棒把面具畫在白紙上,這點很難發現。然后用深色水粉涂在紙上,涂過油畫棒的地方涂不上顏色。這種畫法叫油水分離畫法。(油水分離畫法是利用油性顏料和水性顏料不相溶的特點作畫的。)
這節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面具一課。(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師:根據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么是面具嗎?
生:戴在臉上的裝飾。生:掛在臉上嚇人的臉譜。
師:那么什么是面具,請看大屏幕(出示圖片)
2、了解面具的來歷。(出示圖片)
師:面具歷史久遠,它來源于圖騰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們在祭祀和節日活動中戴著它表演,以表達驅鬼迎神的愿望。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出示祭祀、表演的圖片)
3、師:我國是最早出現面具并使用面具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儺戲面具和藏戲面具。(出示圖片并講解)
4、師:咱們來欣賞一下外國的面具(出示圖片)
5、師:由于地域和風土人情的差異,古今中外面具的風格迥異,爭奇斗艷。這充分體現出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出示圖片)
6、(出示圖片)
師:與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么特點?
生:樣子嚇人。
生:眼睛好大,嘴巴可怕。
7、師:現在我們來觀察藏戲面具、斯里蘭卡面具給你什么感覺?面部表情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師:一個是…,師:一個是…,師:…)
師:五官使用了什么創作手法?(生:變形和夸張)
師:怎么變形和夸張啊?
生:鼻子很大,像牛鼻子,眼睛很大很兇,眼珠子發紅,快要瞪出來了似的。
生:眼睛很大,舌頭很長,恨不得把人給吃了,很恐怖。
師:如果讓你來當小小設計師來設計面具,你將會如何設計使面具更加猙獰可怕呢?應怎樣運用好夸張和變形?
三、教師示范油水分離畫面具的方法:
1、用油畫棒單線起稿。(用油畫棒先畫臉型,然后拿油畫棒在臉型上用單線畫出夸張變形的五官,最后加一些裝飾花紋、圖案。)
2、在單線稿的`基礎上,用油畫棒涂色。(涂色要厚)
問:同學們仔細觀察第二幅圖和第一幅圖有哪些不同?(大家觀察的真仔細,還有一個地方大家沒有看出來,牙齒也用白色的油畫棒涂實了。)
3、用水粉把畫面涂滿,即可出現油水分離現象。
這種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四、布置作業
現在我們展開豐富想象力運用變形和夸張手法,設計一副自己喜歡的特點突出的面具。
注意事項:
1、顏色鮮艷和水粉底色形成色差要大,有對比。
2、油畫棒涂色要厚。
大家可以參考屏幕上的圖片進行創作。試想一下如果用深色水粉涂上底色會是什么樣子的。
五、評價作業。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油水分離畫法畫面具,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同學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相信在下節課的手工制作面具中同學們會有更大的收獲,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認讀表示天氣的單詞“cold”,“cool”,“warm”,“hot”,并知道與這幾種天氣相對應的大致溫度。
2.能聽懂、會說句子“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warm in Beijing today.”,初步了解我國幾個不同城市的基本的氣候特點。
3.能聽懂、會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謠。
4.繼續保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新單詞的聽、說、認讀。
2.能聽懂、會說句子“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warm in Beijing today.”,初步了解我國幾個不同城市的基本的氣候特點。
3.能在創設的情景中運用新學單詞和句型模擬天氣預報。
4.單詞“weather”中字母組全“th”的發音。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Warm-up
1.課堂口語練習。
2.學生在白紙上畫出幾個鐘表并標上時間,然后同桌合作就“時間”進行問答練習。
(二)、Preview
由朋友要來中國旅游引出有關天氣單詞的教學,為本節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T: Are you happy today? I’m very happy. My friend James will come to China. But he doesn’t know what clothes he should take. Can you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s? We have to know the weather in China.
(三)、Presentation
1. A. Let’s learn
(1)教師播放一段簡單的英文天氣預報。學生聽完后,教師說:“This is a weather report.”同時呈現單詞卡片,領讀“weather report.”
(2)教師播放“Let’s learn”部分的課件,讓學生觀看,然后師生對話。 T: Is it a weather report? S: Yes, it’s a weather report. T: Is it warm in Lhasa?然后教師點擊句子:It’s cool in Lhasa.拉薩位于我國西藏自治區,那里的天氣的很涼爽,“cool”形容天氣涼爽,而“warm”一詞形容天氣暖和。教師說:“It’s warm in Beijing.”教授新詞“cool”和“warm”。
(3)教師說:“It’s cold in Harbin. It’s hot in Hong Kong.教師用肢體語言詮釋“hot”和“cold”的意思,并領讀單詞。
教師出示中國地圖,邊指邊說:“Here is Beijing.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學生回答:“It’s warm in Beijing.”,教師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 Hong Kong/ Lhasa?”,學生分別回答:“It’s cold in Harbin./ It’s hot in Hong Kong./ It’s cool in Lhasa.”
2. Let’s chant.
(1)教師用課件出示冬天下雪的圖片,說:“Look, it’s winter now. It’s snowing. I feel cold. What should I do?”,并邊說邊做“冷”的動作,引導學生回答:“You should wear warm clothes.”。教師用課件出示春天陽光明媚的圖片,說:“Winter goes and spring comes. It is warm now. It’s warm inside. I wear clothes. What should I do?”引導學生回答:“Take off some clothes.”
(2)教師播放兩遍歌謠錄音,全班學生跟著錄音唱歌謠,然后讓學生分男女比賽唱歌謠。
(3)幫助學生明白,在不同的季節要穿不同的.衣服。
(四)、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練讀單詞:學生分小組進行,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指著課本上相應的單詞。
2.學生拿出自己畫筆和畫紙,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天氣圖,并用天氣預報的形式介紹給自己的呈桌。
(五)、Summary
1.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的主要知識。
2.鼓勵學生關心天氣變化,掌握氣候冷暖。
(六)、Homework
1.將本節課所學的新單詞抄寫五遍。
2.跟著錄音唱三遍“Let’s chant”部分的歌謠。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板書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3
一、課題名稱
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二、課題背景
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在我縣的全面鋪開,我校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教改,努力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我們根據市、縣教育局的有關文件精神,曾經承擔了縣總課題中的子課題《有效教學各學科教學設計》的實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模式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許多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沒有章法,隨意性太強;很多教師仍舊喧賓奪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致使課堂效率低下,三維目標難以落實;教師在教學中,為提高教學“質量”,拼體力,拼時間,形成了高消耗、重負擔、低效率的局面。一句話,落實目標“少、慢、差” ;少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和學生有效溝通,從而使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變成了學困生,給教育教學帶來極大的影響;在新課程實施中,由于種種原因,也出現了新的傾向,如噱頭多,課件多,語文味淡。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內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00后的孩子,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渴望展示自己,而我們的課堂沒能夠給孩子提供足夠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
在問題面前,我們認識到,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教育對象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處在教育改革風口浪尖中的我們,只有與時俱進,大膽進行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研究與改革,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改變“鳩占鵲巢”現象,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的核心,發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真正實現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在此背景下,有縣教體局教研室領導的大力支持,有“有效教學各學科教學設計”課題研究成果作為基礎,我學區全體語文教師愿意進一步探索“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研究”的成功模式,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
三、課題界定與理論支撐
1、課題概念的界定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具體表現在:讓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會探索新知,愿意與他人合作并分享學習成果,教學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因此,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于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于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于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舍與提煉,在于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于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2、理論依據
(1)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意味著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緒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行成。
(2)高效教學的相關理論。高效課堂的一個中心: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
高效課堂符合新課改理念:
A、緊扣“教”與“學”,真正實現了“兩個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探究式學習為主”轉變。
B、圍繞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詮釋的是“師”與“生”的關系: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實現師生相長。
D、教書育人的完美體現。
E、從傳統到高效的教學比喻:傳統課堂抱著學生走,高效課堂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跑著走。
四、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本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行動研究,探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本課題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義:
1、以課題研究促進我校教師積極探索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出適合長樂學區乃至更大范圍內小語學科特
點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意義:通過本課題的實施與研究,優化小語學科的課堂教學,改變我校現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解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中一些實際問題,總結出小語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為我校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基本的思路框架,使教學過程科學化,合理化。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發展。意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從而實現終身學習。
3、以研促教,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意義:通過研究與實踐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陳舊的教學模式,樹立高效教學觀,逐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進而優化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1、收集、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教育內容,構建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學習模式。
2、探索有關小學生學習方式的.規律,構建指導小學生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等有效學習方式的操作方法。
3、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實驗教師教學方式的優化和專業成長;豐富我校的文化內涵,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形成我校的辦學特色。
4、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深厚的文化素養,具有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提升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研究課題所反映的內涵和精神實質。
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理念與舊課程有什么區別,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什么,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課堂的特點、基本點、基本模式、評價、課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學生和教學設備。
首先要研究教材,教材是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載體。研究對教材把握、處理的度和呈現形式。其二,對學生進行具體分析,要分析學生對教育教學內容的思維能力、接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動機、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學校的教學設備。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教學材料的準備等,這些都會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學法。
要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必須要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群學;研究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存異質疑、交流展示等學習方式的組織和引導要點。
4、研究教法。一是通過問卷調查、現場聽評課、教師訪談、學生座談等途徑,調查研究目前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二是通過對當前國內有影響的名師課堂教學的觀摩學習,研究他們課堂的特點、基本點、基本模式、課堂評價、要求和管理等,科學取舍,學習優點,為我所用。三是立足于自己課堂的學情和教材,研究運用什么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高效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四是開展上課、觀課、議課等活動,以先進理論為指導,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探索出切實可行的適合小學語文的高效教學和有效教學模式,在學區內加以推廣。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體驗音的強弱。
2.生通過聆聽、學習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3.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小動物在唱歌》,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4.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為學生積累大量描寫動物的音樂素材,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喜歡什么小動物?用你的動作和聲音模仿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學生起來模仿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的叫聲)也可以用你們喜愛的小動物的叫聲來打下招呼!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動物的圖畫貼在黑板上。
二、感受導入新課
師:“森林中生活著許多的動物,你們看這是誰來了,(PPT出示老虎)誰來模仿一下它的叫聲?(指名回答)老虎的聲音很大很宏亮,再看這又是誰來了?(PPT出示小貓的圖片)誰來模仿一下小貓的叫聲?(指名模仿)”
對比兩者的叫聲。
師:“老虎和貓的叫聲對比,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回答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老虎的叫聲很大很宏亮,小貓的叫聲很小很溫柔。在音樂中,聲音大我們就叫它強用“F”表示,聲音小我們叫它弱用“P”表示。
那同學們能把你們剛才模仿的小動物的叫聲分分類,哪些叫聲強,哪些弱。(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移動黑板上的動物頭像)
師:你還能模仿生活中其他強的聲音嗎?學生回答(近處的雷聲、牛、狼叫、近處剎車聲等等,讓學生并模仿)弱的聲音還有哪些?(小雨的聲音:沙沙沙、蚊子飛的聲音:嗡嗡,遠處的腳步聲)
三、游戲體驗感受音的強弱
1.教師用打擊樂器敲擊聲音,讓學生分辨音的強弱,并且跳到相應帶強弱圈里。
“下面我們來做個跳房子的游戲,跟據老師打擊的強弱,跳到講臺上相應的強弱記號里,要求:強時請高高跳起重重地落到相應的記號里,弱時請輕輕抬起輕輕落下。”教師敲打鼓、鑼、叉。
2.按老師的強弱要求,編創音樂故事。
請按老師的`強弱要求來用自己的方式來模仿大自然中的聲音。
下面老師要給同學樣講一個故事,請同學們用打擊樂給這個故事編創上音樂,注意音的強弱,這個非常有挑戰性了,故事里有雷聲你們可以用什么模仿,遠處的雷聲,大雨的聲音,小雨、從遠處跑來的腳步聲”(雷聲--大叉、大雨--搓塑料袋、礦泉水自制的沙錘、腳步--雙響筒)
下面請隨老師的故事加入音樂:一天下午陽光明媚樹上的小鳥愉快的唱著歌,突然雷聲大作,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人們從遠處急匆匆的跑回家,(腳步由強到弱),漸漸的雷聲小了,雨慢慢停了。可愛的小動物們都出來了,愉快的唱起了歌。
四、學唱歌曲《小動物唱歌》
1.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師:雨停了小動物們都出來了,高興地唱起了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播放FLASH小動物唱歌,師:你都聽到了哪些小動物在唱歌?(學生回答)
2.復聽,學生拍手。
3.老師帶領學生朗讀歌詞(淡化難點弱起節奏拍手協助)
4.教師范唱,學生小聲跟唱。
教師多范唱,用指揮手勢幫學生處理弱起,讓學生多看老師的提示動作,并模仿
5.跟琴唱,糾正存在的問題。
6.指導學生用山谷里的回聲來唱襯詞(F、P)。
教師演唱山谷回聲的歌曲,讓學生猜這是在哪里,然后讓學生模仿山谷的回聲,教師唱前者后面的回聲由學生來完成。最后讓學生按這樣的方法,F、P各表示的意思,來唱《小動物唱歌》
7.學生小組討論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小組臺前展示。
五、創編歌詞(小組討論——分組展示)(按學生喜歡哪種小動物分組,帶上頭飾)
談話:“大家想想,除了小貓和小狗,你還想唱唱哪些你喜歡的小動物呢?把他們編創到歌詞中唱一唱。”(小雞、小鴨、小牛等)“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戴上”
六、課堂小結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但現在有很多的稀有動物正頻臨滅絕,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教師出示PPT環境污染及人為射殺動物的圖片。(學生回答)所以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保護環境,愛護動物)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如何設計對稱的花紋。
2、設計出美觀的對稱形裝飾生活。
3、通過巧妙地設計應用對稱形,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與審美能力。
4、在巧用對稱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利用對稱形裝飾美化生活。難點:如何巧妙地應用對稱形,使其具有美感。
三、教學準備:
彩色紙、剪子、對稱形作品、雙面膠、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短片欣賞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先讓我們來看一個小短片。邊看邊想這個小短片是用什么做的呢?誰來說是用什么制作的?(剪紙),你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你們喜歡剪紙嗎?(喜歡)剪紙工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民族藝術中的奇葩,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組剪紙藝術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好嗎?(課件展示圖片)
師:通過欣賞作品聰明的你們發現了什么?這些圖片有一個共同點是什么呢?誰來說一說?生:(對稱)
師:是的,它們都是對稱形。對稱形因為其工整穩定的特性,富有秩序的美感,深受人們的喜愛。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稱形的世界。一起去領略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巧妙地運用對稱形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出示課題。板書課題:巧用對稱形
2、對稱形的分類
師:同學們,我們曾經在數學中學過對稱形,誰能來說一說對稱形可以分為哪幾類呢?
生1:沿一條線上下左右對稱的圖形是軸對稱形。(說的真不錯,還有嗎?)
生2:還有中心對稱形。
師:是的,對稱形一般可以分為軸對稱形和中心對稱形(課件邊展示,是邊說)今天我們重點來學習第一種——軸對稱圖形。
3、什么叫軸對稱形?(先讓學生說說再課件展示對稱的定義)師:關于軸對稱圖形,你了解多少呢?生:兩邊都相同的圖形。
師:沿著一條軸兩邊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形。
師:說的可真好!看這一幅剪紙作品可真漂亮,它是軸對稱圖形嗎?能找到對稱軸么?
(二)探究體會,講授學習
1、想一想
師:這種軸對稱圖形除了在剪紙藝術中應用廣泛,其實在我們生活和大自然中也有很多,你們想一想都在哪里能見到過對稱形啊?同桌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交流,交流好了舉手示意老師。
2、體會感受
師:你們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說得也很好。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對稱形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課件出示圖片)
對稱形真是無處不在,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說了這么多對稱形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應用,對稱形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誰來說一說?
生1:給一種舒服的感覺。
生2:一種比較穩定的感覺。(老師和你有同樣的感受!)
3、師示范
師:同學們,你們想剪一個這樣的對稱形嗎?(想)那你們可要看仔細啰!看老師是怎么做的,等我剪完之后給我總結一下我用了哪幾步?
老師先以蝴蝶為例示范。(邊示范,邊說:將紙片對折,利用對稱性畫出一半蝴蝶圖,用剪刀沿圖案外輪廓線剪下來,注意再剪蝴蝶觸角部分一定要小心,避免剪壞,然后把圖案展開,看,它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了!)
師:看清楚了嗎?(看清了)那誰來說一說用了那幾步剪出蝴蝶的呢?生:先將紙對折,再沿著折線畫出蝴蝶的一半圖形,剪下來。
(學生邊說邊課件展示步驟。)
4、剪一剪(音樂背景)
師:你觀察的可真仔細,奧,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了,在開始之前誰想來提醒一下大家,在制作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生: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生:注意保持教室衛生,不要亂扔紙屑,要把剪下來的小紙片放到垃圾盒里。
師:恩,真細心,謝謝你的提醒,老師呀,也有個小提示送給大家,誰來讀一讀?(一生讀)
師:讀的真好,那請同學們抓緊時間開始做一個對稱形吧!(生剪配樂)
5、說一說,做一做
師:我看大部分同學已經剪好了,咱們班的同學不僅聰明,而且動手能力也很強。誰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剪的作品?師點評1-2件。生1:我做的是一條小魚。花紋是我自己設計的。生2:我做的是一朵美麗的小花圖案。
師:同學們你最想把剪好的圖形裝飾在什么地方呢?看,老師把它們裝飾在了這些地方。有這么一群心靈手巧的小設計師,將剪紙藝術運用到了我們生活當中,一起來看看看這些工藝品,看著這些精美的作品,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每個組選擇裝飾一件物品,小組內可以討論一下裝飾什么?老師看到同學們討論的很激烈,相信你們已經有了不錯的想法了,誰愿意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創意?
生1;我們組打算制作制作一幅海洋裝飾畫,掛在臥室的墻上。(相信一定非常棒)
生2:我們組商量好了要用花草對稱圖案來裝飾我們的筆筒,使他煥然一新。(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生3:我們組打算制作一個掛飾,放在教室了。(想法可真棒)生4:我們想創作一幅風景裝飾畫,放在教室。(你們是熱愛集體的好孩子!)
生5:我們組想做一串吊飾,用來裝飾教室!(想法有創意)生6:我們組打算制作一個花瓶,放在教室里。(想法挺好)師:有這么棒的主意,我們還等什么呢,抓緊時間開始吧!等一會,我們要評出優秀作品獎,最佳創意獎,和顏色搭配獎(課件歡快音樂)
教師巡回輔導,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幫助其完成作品。
(三)展示交流,多元評價
師: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作品都完成了。同學們的想法都很有創意,制作的也很漂亮,老師真為你們自豪!請每個小組長把你們的作品送上來。下面我們要評選出選出今天的最佳作品,最佳創意獎,最佳顏色搭配獎。我們每個組長都有20秒的搶票時間。準備好了嗎?從一組開始吧。
生:看,我們的吊飾漂亮嗎?看這些圖案多生動呀!()
生:看我們做的裝飾畫,可以掛在家里,也可以掛在教室里,是不是很美觀呀。
生:這是我們組用對稱圖案裝飾的花瓶。不僅漂亮,而且很實用。生:看,我們組做的掛飾,漂亮嗎?可以送給老師,也可以送給同學。
師:同學們的作品都很優秀。下面就請每個小組成員進行評選吧!師:通過小組的評選,我們的結果已經產生了。下面老師要宣布結果了,今天的最佳優秀獎是組。最佳創意獎是組。最佳顏色搭配獎是組。
師:請得獎的小組長代表小組上臺領獎。師:你們的吊飾制作的很精美,圖案別致。師:你們的花瓶制作的精巧,很有創意。
師:你們組做的裝飾畫,顏色對比強烈。內容豐富。
其他組頒發鼓勵獎,你們的作品也很精彩。讓我們再為我們的成就鼓鼓掌吧!(生鼓掌)
肯定學生的創作,發現每件作品閃光點,從實際出發評價。
(四)拓展延伸
老師還有個小小的問題,剪紙的碎片你可以用來做什么?同學們,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運用剪紙對稱形的方法裝飾生活中的物品,這讓老師覺得很欣慰!剪紙是我們的民間藝術,我們是龍的傳人,應發揚民族的優秀傳統,將剪紙藝術發揚光大。老師希望你們能在課余時間里勤于學習、汲取知識、多出成果,長大以后成為一名真正出色的設計師!
板書設計:
2、巧用對稱形折畫剪展開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06-05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設計02-1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03-07
小學語文《憶江南》課堂教學設計最新12-15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8篇03-07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8篇)03-07
《月亮灣》課堂教學設計06-01
地理課堂教學設計11-1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匯編8篇)03-07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0篇(精品)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