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合集)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1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葉圣陶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游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后寫內洞。
表達了作者葉圣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
學習目標
①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②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③了解按一定順序閱讀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⑤培養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石鐘乳、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可以做成課件。
第一課時
●談話,揭示課題,初識課文
你喜歡旅游嗎?都游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里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游覽。
聽朗讀錄音。
說說跟著作者游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導細讀,了解游覽順序
①導語:“就聽一遍,大家肯定覺得不過癮,現在我們來細細學習。”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并用“…”畫出提示作者游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②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游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并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臥、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游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③指導學生按游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游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課堂作業
①認讀生字、生詞并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問。
②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巖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①默寫生字詞。
②讀課文。這節課我們按照游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閱讀,體會路上景色
①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③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艷啊。
③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里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義詞的妙用)
●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①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會怎么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②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么感覺?
理解“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森郁”: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秘感。
③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④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導,作者順著溪流游覽。現在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了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①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么滋味,我們也來試試。齊讀。
②說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③默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復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聯系上文引入新課
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于到達了內洞。內涵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了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①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②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a.學生小組內交流評議,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b.指名看著圖像,試著給圖配音,描述洞內景象。
●小結
作者乘船出洞,結出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質疑問難
●推薦課外閱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游覽過的地方,你讀了,仿佛跟著作者在游覽觀光,這就是游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游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課堂作業
①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②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范句,體會分句間轉折的意思,然后教師或學生示范造句,指導仿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2
【課程標準敘寫】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二學段年段閱讀教學內容標準是: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教師教學用書】
四下語文第一組
本組課文,作者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并以他們獨特的感受,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觀。那富有詩情畫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滿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風光,猶如一幅幅畫卷,帶我們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
古詩詞、散文游記,多樣化的文章體裁,豐富多彩的語言,一定能引起孩子們閱讀的興趣。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課文中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有著很強的表現力,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仔細咀嚼,余味無窮。教學本組課文,應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激發美感,感受語言的魅力。對于精彩的語段,要熟讀成誦,積累優美的詞句。
本組教材除課文外,還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積累描摹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搜集自然風光的圖片、文字資料。通過這些語文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1—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帶網”2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全文是按游覽順序寫的,依次寫了游雙龍洞的路上見聞,游外洞、內洞、出洞。從外洞進入內洞的情形,采用了借其他事物、人物的感受及心理活動的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重點把“簇、額、蜒、乳”等字寫規范、漂亮;理解“明艷、突兀森郁、孔隙、蜿蜒、變化多端”等詞語的意思。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照游覽順序畫出游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4、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
【教學板塊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題導入(3分)
這節課,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的腳步,一起到浙江金華去游玩,課題是——(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2、簡要回憶學過的游記,知道游記一般是按照游覽的先后馴順寫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
3、交流收集的有關雙龍洞的資料。
二、交流自主學習情況,掃清字詞障礙(9分)
1.學生交流自主學習反映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1)難讀:突兀森郁、孔隙、臀部等
(2)難寫:簇等
(3)易錯:額、蜿蜒
2.課件出示讀記
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額頭
擦破蜿蜒石鐘乳依據源頭濃淡
突兀森郁變化多端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為學而教。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順序。(15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根據自讀印象從課文內容、表達情感方面隨意說。)
2、再讀課文,按照游覽順序畫出游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1)教師引導
教師讀第1段,第2段首句,提煉出游覽順序的關鍵詞——金華—羅店—入山。
教師邊讀課文2、3段邊指導學生把握句意,體會過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
(2)小組合作,完成游覽示意圖,畫出過渡句。
形式:1人讀,其他聽讀,關鍵處停下來畫詞句,完成線路圖。
交流、展示。(方法指導:檢查完善,不遺漏;過渡句的提醒)
【意圖】此環節是考慮到了文本的特點(游記類文章),根據文本的特點選取了教學的價值。為單元的習作“我們的校園”做好鋪墊。
三、默讀課文,概括景物特點(10分)
1、默讀4—7自然段,批注出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交流:
洞口:寬
外洞:大、高
孔隙:小、矮、窄
內洞:黑、奇、大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真正讓學生掌握概括景物特點的方法。
四、總結全文,談談收獲(3分)
總結說說自己學到了什么?
預設:寫作順序、過渡句、邊讀邊想概括景物特點等
【意圖】此環節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內化于心。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3
活動1【導入】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 。齊讀課題。
1、白板出示生詞,檢查學生認讀。
2、指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復習作者游覽的順序:
金華→羅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活動2【講授】精度感受
(一)欣賞路上的見聞。
1、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山色水聲)
3、引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著……變換調子。”(老師朗讀,學生想象。)
引導學生用“時而……時而……”練習說話 ,師生互評 。
(二)游覽外洞和內洞。
1、自由讀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點?(洞口寬,洞內大)教師板書:寬、大
2、朗讀“洞口很寬,像……。走進去很大,仿佛……”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
3、師:我們隨葉圣陶爺爺來到外洞,必須干什么?四人小組朗讀第5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到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4、交流:讀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
孔隙的特點——窄、矮[板書:窄、矮]
作者的感受——好奇、險[板書:險]
5、朗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就登陸了。”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形,體會作者的感受。
6、師:我們來到內洞,發現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
內洞的特點——黑(一團漆黑)、奇(洞頂雙龍,洞內石鐘乳、石筍)、大 (比外洞大得多)
板書: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很大
活動3【講授】學習討論
1、過渡: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么特點呢?
2、默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3、指導理解每句話講了什么,并結合理解“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等詞,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一句,概括出內洞的特點。(板書:黑、奇、大)
4、內洞確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四、作者游完了內洞,又排隊出了洞。
活動4【練習】學習仿寫
你還去過哪些風景名勝?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一個小片段。請兩位同學讀一讀。要注意游覽順序。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4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課文按游覽的順序,依次寫了去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寫了路上的景色明艷,溪流歡唱,外洞的寬敞,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險;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倫美奐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欲望。全文結構嚴謹,內容安排渾然一體,井然有序,兩條線索有機交融,貫穿始終;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敘述有詳有略,詳寫孔隙、內洞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選編本課的意圖在于讓學生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通過語言文字領略金華的雙龍洞的神奇之美,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盤曲而上”“映山紅”“明艷”“突兀森郁”“氣勢”“余外”“蜿蜒”等詞語;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4、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1、學習按游覽順序記敘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
2、指導學生運用常見的事物,結合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圖片、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做成ppt課件。
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讀課文、認生字、標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覽過程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課件出示畫面,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并結合已學的詩文表達情意。
二、揭示課題,反饋預習,整體感知
1、出示圖片,揭示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2、點明體裁特點,介紹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板書:游記)
3、結合課前預習,反饋預習成果,學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覽過程示意圖,對照課文,互相交流討論。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雙龍洞”得名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導學生結合漢字形聲字構字法,理解“蜿蜒”的詞義,并引導學生結合舊知,聯系生活,學會運用“蜿蜒”。
4、讀課文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引導學生感悟“雙龍洞”得名的由來。
四、精讀課文,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
(一)出示教學目標
找出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見聞及感受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作者游雙龍洞的?(4 -7自然段)
2、默讀,思考:4-7自然段寫了哪些景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答。(板書:外洞、孔隙、內洞)最令你好奇難忘的是哪兒?(孔隙)
(二)重點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
1、指名讀,全班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特點的。
2、理解“孔隙”詞義,再借助圖片揭示孔隙的特點:窄小(板書)
3、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心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群1:雖說是孔隙,??是這樣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見的事物具體寫孔隙的窄小。)2:眼前昏暗了??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作者用自己游覽的感覺具體寫孔隙的窄小。)
創設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臥小舟,工人拉著繩,幫助你穿孔隙,過水道,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指導朗讀句群: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4、讀寫互動,遷移運用。
出示景點“一線天”,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仿照孔隙的寫法,寫出自己游歷的感受。師生交流、反饋。
5、梳理游記內容,發現構段特點。
找找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從表達方式上,你發現了什么奧秘?(條理清晰,體現了游覽過程)
五、結課
雙龍洞的其它幾個景點又是怎么寫的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六、板書設計
游 記 記金華的雙龍洞
游程 外洞
見聞 孔 隙 : 窄 小
感受 內洞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5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中間有誰去過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樣的?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師總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不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風光,而且在地下也有著很多奇妙的景觀。其中溶洞就像童話世界中的迷宮
結合認讀溶洞、石鐘乳、石筍等詞語。
二、自學課文,認讀理解生字詞
1、讀一讀生字表中的13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對其中筆畫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識記它們的字形。
2、畫出課文中的新詞并根據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它們的大概意思。
3、質疑問難。(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詢問,也可向老師提出不能理解的詞語。)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全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3、默讀全文,要求邊讀邊畫出作者游覽路線示意圖。(可以各自進行,也可與幾個同學討論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并按圖說清圖意,然后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
五、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
六、布置課堂作業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研讀作者在去雙龍洞的途中所見的景物
思考:作者見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由具體的景物概括出明艷一詞,寫出金華一帶山區明亮艷麗的`春色。
2、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時變換調子。
引導發現這句話的特點。(如有兩對反義詞,用擬人手法,寫溪水的聲音)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句子中的因果關系,音韻節奏感,和作者當時的心情等。
反復朗讀上述句子。
二、研讀洞口,外洞,內洞各自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1、引導學生找到課文中概括特點的詞語或者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
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
外洞:寬敞。
孔隙:窄小。
內洞:昏暗比外洞大有雙龍和石鐘乳
2、從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這些特點寫出來。
(讓學生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說感覺等手法)
著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擦傷鼻子。
體驗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擠壓的感覺。
2、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也很值得觀賞。
著重理解即使這部分的強調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適當的點撥。
三、復述
要求學生任選雙龍洞其中一個景點進行復述。可采用導游介紹等形式進行。
四、總結全文
1、啟發學生談談學了本文后的收獲,在相互交流對話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教師小結。
五、指導造句,寫段訓練
1、用時而時而寫句子。
2、把下面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分別寫具體。
(1)那棵松樹的枝葉十分繁茂。
(2)登上山頂,我感到舒服極了。
六、布置課外語文活動
搜集有關溶洞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記敘的金華雙龍洞的奇異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過渡句在課文中的作用,了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間的關系,知道課文是怎樣連段的成篇的。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游覽順序生動具體地描述景物的寫作方法。
2、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導學
(一)初讀課文,理清游覽順序
1、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解題:“記”是什么意思?較“記”的是什么?(記是“記載”的意思,本文記的瀏覽勝地,固而是一篇游記。并告訴學生,這篇游記是順圣陶先生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后寫的。)
教師:去雙龍洞洞途和洞內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學們也想雙龍洞嗎?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游覽好嗎?
二、自學:
(一)預習生字的情況
1、分形式讀,指小組讀——齊讀——指到那個生字詞就讀那個
2、學生在練字本上把生字詞寫一次,寫時要注意那個字比較容易寫錯(容易錯在哪),小組長檢查同學寫的情況,并及時糾正組員寫錯的或寫得不好的。
3、指導書寫:仰、臀、擦
(二)檢查讀的情況
1、指名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2、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三、互學:
1、出示互學的要求,并合作完成。
2、小組長逐一檢查組員讀生字詞的`情況,要每個組員過關。
3、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1、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讀后提問:按游覽順序,全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了什么?討論后確定:全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六段。
第一段(1)交代了游覽的時間及地點。
第二段(2、3)介紹沿途所見景物。
第三段(4)介紹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紹孔隙。 第五段(6、7)介紹里洞。
第六段(8)游覽完畢出洞。
2、結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學生按順序說說作者瀏覽了幾個景點。
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
3、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問:這段向我們交代了什么?(瀏覽時間人物、景點。)(2)用編句法概括段意。 4月14日 ,我去游覽浙江的金華雙龍洞。
4、學習第二段。過渡作者在去雙龍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賞。
(1)默讀第二自然段,從課文中標畫出不沿看到的景物,及這些景物的特點,再體會一下作者看到這些學后有什么感受。
(2)學生回答,老師邊板書: 景物——映山紅油桐 砂土新綠特點——各色 白色 粉紅色或濃或淡 感受——一片明艷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聽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樣往下流的?聲音有什么變化?(作者聽到山中溪流的聲音,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聽到不時變化的溪聲。)
(4)有感情地齊讀第二段,同時邊讀邊想象沿著途明艷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課題是《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筆墨去沿途景色呢?
沿途景色已如此美麗,雙龍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
沿途美景成了雙成洞奇特景象的襯托;
作者游興很高,心情舒暢,借途中所見抒發對祖國河山的喜愛之情。
總結第二段段意;從金華過羅旬入山,一路上景色明艷迫溪流到洞口。
五、測評:
完成《語文長江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學: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游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那盤曲而上的盤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艷的山路景色,那時時變換調子的溪流聲……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覽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自學: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2、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三:互學:
1、談話激發合作興趣,組建合作小組學習。
2、小組合作,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雙龍洞的美麗。
4、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A、請大家打開書55頁,讀讀課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覽了哪些地方?
B、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了解。
C、指名學生回答,并征求全體同學意見。
D、板書:外洞 孔隙內洞
2、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A、同學們再讀讀這幾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內洞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B、學生閱讀理解,教師巡視了解。
C、指名學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學意見。
D、板畫并板書:(畫出外洞、孔隙、內洞)
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1、學生閱讀,做批注,教師巡視輔導,并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2、課堂討論:
A、組織:有一些同學已經想好了。下面,我們先按課堂小組開展討論,跟同學們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這些個特點讓你喜歡的?
B、學生討論,教師巡視,初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交流評議:
A、分別指幾名同學圍繞以下幾個要點開展討論: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勢
4)乘船感覺(找出相關詞句,說出思維過程,弄明白作者通過寫什么來表現孔隙窄小的特點,讀出乘船的姿勢和感受。)
B、同學們體會得不錯。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有哪些同學也對孔隙產生了興趣?正因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點寫,使我們如臨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們,是這樣的嗎?
4、讀寫結合,突破難點:
A、那么作者又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呢?請看黑板,作者先寫什么?接著呢?然后呢?最后呢?
B、誰能聯系課文中的內容把這個問題連起來說一難問題?
5、分層朗讀,體會寫法:這樣小的小船,這樣獨特的進洞方式和乘船姿勢,這樣奇特的乘船感覺,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們分組來讀這一段,再來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層層說清楚的……請大家拿好書。
6、學法小結:我們在剛才的學習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點是窄小的;接著抓住關鍵詞句進一步體會到了空隙的特點;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說清楚的。
7、指名介紹內洞特點: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內洞也很有趣,喜歡內洞的同學,你們有信心把同學們都吸引過來嗎?好,一個個來,你先說。
B、你從這兒看出內洞很奇特,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
C、為什么說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D、那吸引你,使你們對內洞感興趣的是什么呢?現在有哪些同學也對內洞產生了興趣?
E、小結:同學們談得不錯,聽的也很認真。作者抓住奇特這個特點來寫內洞同樣打動了我們的心,我們來把這幾句讀一讀。那些同學想讀?想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F、再看看,內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理解進
8、總結學法:
A、學完了孔隙和內洞,你準備怎樣來學外洞這一段呢?
B、洞內寬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學一起說。
C、學生答,教師版畫。(畫出后山)
四、讀寫指導:
1、設疑質疑:
A、游完了雙龍洞,回過頭來看,作者介紹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剛才,我們也有很多同學對這兒感興趣,那作者為什么不先寫這兒呢?這樣重點不是更突出嗎?
B、那你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時教師在黑板上標出路線圖)
C、那么,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參觀游記呢?除了寫作順序之外,要想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的心,還應該抓住什么去寫?
2、小結寫作方法:學到這里,我們得到兩點啟示:第一、寫參觀游記要按參觀游覽的順序寫;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點寫清楚。
2、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五、測評
總結本課內容,布置下課時任務:課上到這兒就結束了。這節課我們不僅弄清楚了作者游覽了雙龍洞的那些地方,還弄清楚了雙龍洞的外洞、孔隙、內洞各有什么特點。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出洞的呢?此外,作者從上山到進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游雙龍洞又有什么關系呢?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討論。
完成《語文長江作業》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7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學寫其中的9個。正確讀寫“浙江、森郁、聚集、合適、昏暗、稍微、額頭”等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游覽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
金華雙龍洞的圖片資料、及從空隙進入內洞的實景影片片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題:導入
二、檢查預習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字義
⑴ 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⑵ 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2、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帶著問題讀課文:默讀課文,標序號,再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3、了解寫作順序:
過渡:作者游覽了雙龍洞,他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向我們介紹了什么?自讀思考,用筆畫下來。
⑴ 自讀思考。⑵ 小組交流。 ⑶ 班級交流。
全文是按游覽順序寫的,依次寫了游覽金華雙龍洞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內洞、游內洞、出洞。
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總結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畫一張游覽路線圖,再說一說作者游覽了哪些景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閱讀與想象相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4、朗讀課文,能按順序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由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作者是怎樣寫清楚和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葉圣陶先生向我們清晰地講述了他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使我們仿佛也置身于神奇秀麗的大自然中。拿出你們自己繪制的游覽路線圖,讓我們現在就啟程吧!
二、學習新知
1、整體感知:
⑴自學要求:默讀全文,思考:根據示意圖,說說你主要游覽了哪些景點?
⑵班級交流匯報(引導學生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條理,分清文章的主次。)
⑶學生在讀中感悟。(文中略寫部分,如游雙龍洞路上見聞部分“景色明艷、溪流歡唱”,隨著學生說,就通過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解決了,具體描寫部分下面深入學習。)
2、直奔課文的主體:
⑴ 在游覽中,你對哪一處的景色印象最深,一會兒向大家做個介紹,形式不限,可以拿著圖片或照片做介紹,也可以編成解說詞講解,還可以朗讀課文。
⑵ 小組合作學習。
⑶ 全班交流:①外洞寬敞。②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③內洞“黑、奇、大”
板書:寬敞 窄小 黑、奇、大
3、回歸整體:
教師根據板書總結引導:我們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順序一同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這其間我們感受到路上明艷的景色,聽到了溪流的歡唱,看到外洞的寬敞,體驗了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更讓我們欣賞到內洞的“黑、奇、大”,我們不禁發出感嘆。在我們游覽的同時,泉水始終伴隨著我們,找找書中描寫泉水的句子。
三、總結全文 知道作者的游蹤,清楚文章的主次安排,為復述課文打好基礎。
四、布置作業
1、語言積累: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讀一讀,記一記。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優秀07-25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09-20
《記金華雙龍洞》教學設計07-18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8-29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6-11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1-15
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設計05-27
(通用)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8-29
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6-27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熱門]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