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加強實踐操作,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親歷圓柱體積的轉化過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思維。
2.加強習題設計,設計一些實踐性、開放性強的習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盡可能地滿足不同思維水平學生的需要,并滲透優化解題策略。
3.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突出知識間的聯系對比,在操作、推導、對比、運用中深化學生的空間觀念。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計算圓柱體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3.教學用具
4.標簽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
1、師拿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容器,說說怎樣計算它們的體積,接著往正方體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個圓柱體準備投入水中讓學生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由這個現象你想到了什么?
2、提問: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把圓柱投入水中,水面上升,使學生直觀感知圓柱體積大小的概念。]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一)設疑
1、從剛才的實驗中你有辦法得到這個圓柱學具的體積嗎?
2、如果要求大廳內圓柱的體積,或壓路機前輪的體積,還能用剛才的方法嗎?(生搖頭)師:看來,我們剛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長方體或正方體那樣,有一個通用的公式就好了。
[設計意圖:通過追問大廳內圓柱體積等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前面方法的局限性,使其產生思維困惑,激發學生探究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欲望,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3、怎樣求圓柱的體積呢?我們也許能從以前研究問題的方法里得到啟示,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請大家想一想: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是怎樣把圓轉化成已學的圖形,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
(學生回答后,把圓等分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找出圓與所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系,進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通過回顧圓的面積的推導方法,巧妙地運用舊知識進行遷移。]
(二)猜想
怎樣來計算圓柱的體積呢?
討論:能不能把圓柱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它的體積?
引發思考:我們能否把圓柱體也轉化成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它的體積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轉化成哪種立體圖形?
(三)驗證
1、為了證實剛才的猜想,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
2、學生利用學具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圓柱體可以轉化成哪種立體圖形?
它又是怎么轉化成這種圖形的?(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
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圓柱切開,再把它拼起來,就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了。
3、指名兩位學生上臺用圓柱體積學具進行操作,把圓柱轉化為近似的長方體。
4、根據學生操作,教師再次課件演示圓柱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分析當分的份數越多時,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體。
[設計意圖: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地展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這里轉化思想和極限思想得到應有的體現,同時也滲透了以直代曲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上面的觀察,小組討論:
圓柱與所拼成的近似長方體之間有什么聯系?分四人小組展開討論.
(1)圓柱體通過切拼后,轉化為近似的長方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長方體各部分之間與圓柱體有怎樣的關系?
(3)你認為圓柱的體積可以怎樣計算?
生匯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講述適時板書。
近似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
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圓柱的底面積
近似長方體的高=圓柱的高
試著根據圓柱與近似長方體的關系,推導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V=Sh
6、同桌相互說說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
思考:
求圓柱的體積必須具備哪兩個條件?
7、完成做一做: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積為75平方厘米,長是9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生練習,展示并評價)
8、求圓柱體積要具備什么條件?
[設計意圖: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通過觀察、設疑、猜想、驗證,經歷圓柱體積的轉化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三、實際應用
1、反饋練習:
底面積是10平方米,高是2米,體積是( )
底面積是3平方分米,高是4分米,體積是( )
2、運用新知,嘗試解答實際問題.
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1)默讀題目,看題目告訴了什么條件?要求什么?想一想你將如何計算?趕緊試一試?
(2)在解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統一。
(學生自己完成并匯報解題思路)
請同學們想一想
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求體積
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體積
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
3.深入練習(小組合作)
(1)一個圓柱形狀的零件,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8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1)一個圓柱形水桶,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這個水桶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個圓柱的體積是62.8立方分米,高是5分米,底面積是多少?
不會的可以向同學請教
4、拓展提高:
一個圓柱的石柱子底面的周長18.84分米,高是20分米,體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價值,使學生明白,我們所學的數學是身邊的數學,是有趣的、有用的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生匯報收獲)
[設計意圖:收獲包括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全方位的體會,在這里采用提問式小結,使學生暢談收獲、發現不足,既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同時通過對本節所學知識的總結與回顧,還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系統化、完整化。]
五、學生作業:
1、練習七的第l題完成在書上。
2、課本26頁試一試。
3、一個圓柱的石柱子底面的周長18.84分米,高是20分米,體積是多少?(選做)
六、板書設計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V=Sh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包括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利用公式直接計算圓柱的體積,利用公式求:圓柱形物體的容積。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作鋪墊,采用遷移法,引導學生將圓柱體化成已學過的立體圖形,再通過觀察、比較找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可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內容】:
p19-20頁的內容和例題,完成“做一做”及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 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和容積。
2、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本冊總課時:12 課時
一、復習
1、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么?(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公式“底面積×高”,即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什么叫做物體的體積?你會計算下面那些圖形的體積?
3、拿出一個圓柱形物體,指名學生指出圓柱的底面、高、側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4、復習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把圓等分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找出圓和所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再利用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導出求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二、新課
1、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1)用將圓轉化成長方形來求出圓的面積的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沿著圓柱底面的扇形和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2塊,把它們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的立體圖形——課件演示)
(2)由于我們分的不夠細,所以看起來還不太像長方體;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了。(課件演示將圓柱細分,拼成一個長方體)
(1)拼成近似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體積有什么關系?(相等)
(2)拼成的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原來圓柱的底面積有什么關系?(相等)
(3)拼成的近似長方體的高與原來的圓柱的高有什么關系?(相等)
(3)通過觀察,使學生明確:
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
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所以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 = s h
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是:
v=s h
2、課堂練習:
(1)出示做一做: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75平方厘米,長9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指名學生分別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據公式直接計算?
③ 計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計算時既要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還要注意要先統一計量單位)
(3)讓學生解答和板算,最后師生共同完成.
解:v=sh
=75×90
=675(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675立方厘米。
3、引導思考:如果已知圓柱底面半徑r和高h,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v=π rh)
4.作業: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3
課題
圓柱的體積
教學課時
第5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經歷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并掌握圓柱體積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
技能目標
能運用圓柱體積計算方法,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進一步豐富對圓柱的認識,提高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1、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圓柱與長方體的關系。
課前準備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教具
教學過程與方法
個性修改
預習檢測
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物體的體積嗎?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體積你會計算呢?
學生展開交流,明確體積的含義,復習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自學探究
1、探究例5:
(1)猜一猜
①圓柱的體積可能怎樣計算?
②計算圓柱的體積需要哪幾個條件?
在猜想交流活動中,學生很可能會借助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推斷出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
得出: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
(2)演示教具
①取出圓柱體模型
②將圓柱切成兩半
③分別將兩半均分成多個小塊
④將兩半模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為什么是近似的`長方體?怎樣可以更接近長方體?)
(3)歸納公式
①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的底面積與高分別與圓柱的底面積、高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的體積等于什么?圓柱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
=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④如果用v表示圓柱的體積,s表示底面積,h表示高,那么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司應該是怎樣表示?
板書:v=sh
師
生
互
動
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1、先讓學生說說題意,明確求圓柱的體積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2、學生獨立完成并反饋。
3、拓展延伸:如果知道圓柱底面的半徑r和高h,圓柱的體積公式還可以怎樣表示呢?
①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反饋。
②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v=πr2h
雙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的第1~2題
1、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將表格填寫完整,然后全班反饋。
2、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饋,反饋時要讓學生明確:要求圓柱的體積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圓柱的高和圓柱的底面積。
預習設計
解決問題:
1、一個圓柱形石柱、底面積是4.8平方米,高是1.2米,這塊石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2、一個圓柱形水池,占地面積8.4平方米,深3米。這個水池最多能蓄水多少立方米?
3、一個圓柱形鐵罐的容積是1升,高是12厘米。鐵罐的底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
=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sh
=πr2h
教學反思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教材第25、26頁例4、“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七的1、2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深入地引導學生去了解圓柱,讓學生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觀察分析和歸納知識的能力,讓學生理解“轉化”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圓柱體模具。
教學過程:
預習作業檢測
學習計算圓的面積時,是怎樣得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
求下面各圓的面積
R=1厘米求Sd=4分米求Sc=6.28米求S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都可以用什么公式來表示?
圓柱底面積/平方米高/米體積/立方米
0.61.2
0.253
合作探究
你們是怎么知道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的呢?生答預習得知。
課本上是怎么把圓柱體和長方體聯系在一起的呢?
生答,同時師相機用課件展示圓柱體和長方體相互轉化的畫面。
用切拼法把圓柱體切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由此得出結論:
○1等份越多,拼成的物體越接近于長方體。
○2長方體與圓柱體等底等高。
○3長方體體積=圓柱體體積
○4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根據剛才的結論完成下面的題目:
○1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
它的體積是多少?生獨立完成后,師有選擇的找幾位學生
的作業進行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評價。
○2一個圓柱形狀的零件,底面半徑5厘米,高8厘米,這
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導學生讀題,思考。指名說出自己想的過程。生獨立解
答,展示、交流、評價。
當堂達標檢測
1、“練一練”第1題。
2、練習七第2題。
3、“練一練”第2題。
教學反思: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5
學情分析:
根據六年級的教學情況來看,班中絕大部分同學都能跟上現有的進度,通過本節課教學要使靈活運用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想象、操作等活動,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目標:
1.通過切割圓柱體,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這一教學過程,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2.通過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圓柱體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回答)。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要求說出解題思路。
2.提問: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已知長方體的底面積s和高h,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探索新知
1、根據學過的體積概念,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板書課題)
2、公式推導。(有條件的可分小組進行)
(1)請同學指出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
(2)回顧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切拼轉化)
3、回顧了圓的面積公式推導,你有什么啟發?
生答:把圓柱轉化成長方體計算體積。
4、動手操作。
請2位同學上臺用教具來演示,邊演示邊講解。
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后把它拼成一個近似地長方體。
多請幾組同學上臺講解,完善語言。
提問:為什么用“近似”這個詞?
5、教師演示。
把圓柱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6、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開后拼成的'物體會有什么變化?
生答:拼成的物體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追問:為什么?
生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來的長方體的長就越近似于一條線段,這樣整個形體就越近似于長方體。
7、剛才我們通過動手操作,把圓柱切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師:拼成的長方體和原來的圓柱有什么聯系?請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出示討論題。
(1)、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原來圓柱的底面積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是相等的?
(2)、拼成的長方體的高與原來圓柱的高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是相等的?
(3)、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板書:
長方體體積 底面積 高
圓柱體積 底面積 高
8、根據上面的實驗和討論,想一想,可以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生答:把圓柱切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拼成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因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9、用字母如何表示。
V=sh
10、小結。
圓柱的體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11、教學算一算
審題。提問:你能獨立完成這題嗎?指名一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列式依據是什么?應注意哪些問題?最后結果用體積單位)
12、教學“試一試”
小結:求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積,只知道半徑r,通過什么途徑求出圓柱的體積?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體積。
三、鞏固練習
課后“練一練”里的練習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指出:這節課,我們通過轉化,把圓柱體切拼轉化成長方體,(在課題下板書:圓柱轉化長方體)得出了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Sh。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9~20頁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和練習三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教學活動過程,理解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
2、在圖形的變換中,培養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并進一步發展其空間觀念。
3、探索和解決問題,體驗轉化及極限的思想方法。
4、學會由未知向已知轉化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指導:猜想→討論→操作→概括→嘗試→辨析→總結
教學用具:圓柱的體積公式演示課件。
學習用具:準備推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所用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激疑引入
同學們,你們看,茶葉罐是什么形狀的?如何求它的體積?你有辦法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1、猜想
現在該怎樣來計算圓柱的體積呢?不妨大膽猜想一下好嗎?
2、表揚鼓勵,實踐遷移
(1)有同學能把圓柱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它的體積,真是既聰明又能干!
讓學生互相討論,思考應如何轉化,然后組織全班匯報。(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圓柱切開,再把它拼起來,就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了。)
(2)操作:學生操作學具,切割拼合。
(3)感知:將圓柱體模具(已切好)當場演示。
①讓一位學生把切割好的一半拿上又叉開;
②另一位學生將切割好的另一半拼合上去;
③觀察得到一個什么形體?同時你發現了什么?逐步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分析。
(4)課件演示,讓學生明白: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
(5)討論:圓柱與所拼成的'近似長方體之間的有什么聯系?
(6)匯報:你發現了什么?【圓柱→近似長方體:①體積相等;②底面積相等;③高相等;④表面積不相等。】
(7)概括總結
①讓學生試著總結公式;
②老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用課件出示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 ↓ ↓
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3、運用新知,嘗試解答
[做一做]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積為75cm2,長90cm。它的體積是多少?
(1)嘗試:讓學生理解題意,自己嘗試解答。
(2)展示:根據v=sh可得:75×90=6750(cm3)
(3)講評并強調:計算體積時結果應用體積單位。
(4)拓展:如果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r和高h,該怎么來計算圓柱的體積呢?如果已知的是底面的直徑d和高h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寫出計算公式,再相互交流。
得到:v=πr2h
[完成教材第20頁例6]一個圓柱形水杯,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8厘米,高是10厘米。已知一袋純牛奶有498mL。問這個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牛奶?
1、教師引導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計算出杯子的容積。
2、學生獨立計算杯子的容積,然后與牛奶的容積作比較,就完成了任務。
三、鞏固練習
1、完成下表。
底面積/ m2 | 高/m | 圓柱的體積/ m3 |
7 | 3 | |
5.6 | 4 |
2、一個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2.5米,半徑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練習三第2、3題)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圓柱轉化近似長方體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 ↓ ↓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柱=sh
V柱=πr2h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8-9頁。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含義、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底面積×高”對探索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有正遷移作用。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經歷“猜想與驗證”的探索過程,在探索中理解、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體會“類比”“把未知問題轉化為已知”等思想方法,并積累研究圖形的經驗。
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觀察、實物感知等活動,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2、通過圓柱與長方體的“類比”,經歷”猜想與驗證“圓柱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
3、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體積,能運用圓柱體積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經歷“猜想與驗證”的探索過程,在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
難點:體會圓柱的體積的探索過程,理解計算方法,積累研究經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教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觀察思考。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形狀是圓柱體的,比如建筑物的柱子,喝水的杯子。
笑笑:這么粗的柱子需要多少木材呢?
淘氣:這個杯子能裝多少毫升水呢?
師:思考笑笑和淘氣分別提出的問題,你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兩個問題嗎?
學生思考后發現:這兩個問題實際上都需要求出圓柱的體積。
二、回顧舊知,類比猜想。
1、回顧:
師:在解決新問題之前,先來回顧一下,我們都學習過哪些有關體積的知識呢?
回憶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底面積x高。
2、猜想:
師:請你們來猜一猜?圓柱的體積和什么有關呢?它的計算方法可能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猜想和猜想的依據:
生:圓柱和長方體正方體一樣,也有底和高,它的體積可能與底面積和高有關;
生:圓柱與長方體有相似性,都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所以從”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猜想“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師: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三、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一)直觀感知
用幾枚一元硬幣疊成圓柱形,底面積不變,高增加,體積隨之增加;再用幾枚一分硬幣疊成圓柱形,對比發現,當高相等時,底面積變小,體積也隨之變小。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圓柱的'體積與它的底面積、高有關。
但是圓柱的體積是不是就等于底面積乘高呢?那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二)等積變形
1、回憶圓的面積推導過程。
把圓平均分成若干個小扇形,再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這樣我們就把計算圓的面積轉化成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思考:既然圓能變成長方形,那圓柱能變成長方體嗎?
2、演示圓柱到長方體的變化過程。
將蛋糕分別8等分、16等分,再重新拼起來,可以得到近似的長方體。
課件演示:把實物圓柱的切拼過程重新用課件演示:將圓柱分別16等分、32等分、64等分。引導學生觀察拼出的圖形的變化,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起來就越接近長方體。
想象推測:如果我們一直分下去,把這個圓柱進行無窮等分,再拼起來,得到的就是一個長方體。
這樣我們就把圓柱轉化成了長方體,把計算圓柱的體積轉化成了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3、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
師:觀察轉化后的長方體和原來的圓柱,你有什么發現?
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沒變,長方體的體積就等于圓柱的體積,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因為長方體體積等于底面積x高,圓柱體積也等于底面積x高。
用字母表示:V=Sh
4、小結:通過驗證,證明我們一開始的猜想是正確的,圓柱的體積就等于底面積乘高。
四、嘗試應用,解決問題。
1、笑笑了解到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徑為0.4m,高為5m,你能算出它的體積嗎?
分析:求體積需知道底面積和高,所以要先用3.14x0.42求出底面積。
提醒學生注意體積單位名稱是立方米。
2、從水杯里面量,水杯的底面直徑是6cm,高是16cm,這個水杯能裝多少毫升水?
分析:已知底面直徑是6cm,需要先計算出半徑,再求出底面積。提醒學生要換算成容積單位。
小結:有時候題目并沒有直接給出底面積的數據,這時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已知條件來列式計算。
五、鞏固練習:
課本“練一練”第1—3題。
六、回顧總結,交流分享。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呢?和同學或家人分享你的收獲。
師:我們學會用轉化的方法,將圓柱的體積轉化成長方體體積,這樣就可以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了。我們還可以根據圖形之間的聯系先進行猜測,然后想辦法驗證自己的猜測。這些都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
七、課后實踐
尋找身邊的圓柱形的物體,量一量,計算它的體積。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
圓柱體積=底面積x高
V=sh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會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并能應用分式解答一些實際問題。
2.在充分展示體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推理歸納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正確理解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正確理解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
教 法:啟發點撥,歸納總結,直觀演示
學 法:自學歸納法,小組交流法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5分)
(一)導學
1.什么叫體積?(指名回答)
生: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
師:你學過哪些體積的計算公式?(指名回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2.圓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數個扇形,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根據學生的敘述,邊用幻燈片演示。)得到圓面積公式s=2πr。
3.動腦筋想一想,圓柱的體積,能不能轉化成你學過的形體,推導出計算圓柱體積的公式?
4、導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圓柱體,學會了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今天研究圓柱的體積。(板書:圓柱的體積)
(二)定向
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2、會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實際問題。
二、合作交流(15分)
1.閱讀書25頁。
2、看書回答:
(1)圓柱體是怎樣變成近似長方體的?
(2)切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和高分別與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有什么關系?
(3)怎樣計算切拼成的.長方體體積?為什么 ?用字母怎樣表示?
3、小組展評交流結果。
(1)展評題(1)。圓柱體是怎樣變成長方體的?把圓柱體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圓柱切開,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教師加以說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越接近長方體。)
(2)展評題2。
切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相當于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底面積相當于圓柱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相當于圓柱體的高。
(3)展評題3
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v=sh
4、公式檢測
學生獨立完成書上做一做1、2題。
三、自主學習(5)
1、出示例6
下面這個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奶
直徑8厘米 高10厘米 這袋奶498毫升
2、嘗試列式計算.
3、學生展示自學結果。
4、小結
小結:要求圓柱體積,必須知道圓柱的底面積(如果給半徑、直徑、底面周長,先求出底面積)和高。注意統一單位名稱。
四、質疑探究(2)
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又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五、
小結檢測
(
13
分)
(一)小結
讓學生說出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體積公式。
(二)檢測
1、把圓柱切開,可拼成一個( ),圓柱的體積等于近似長方體的( ),圓柱的底面積等于( ),圓柱的高等于( ),所以圓柱的體積=( )。
2.圓柱體的底面積3.14平方分米,高4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3.一根圓柱形鐵棒,底面周長是12.56厘米,長是10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4 判斷正誤,對的畫“√”,錯誤的畫“×”。
(1)圓柱體的底面積越大,它的體積越大。( )
(2)圓柱體的高越長,它的體積越大。( )
(3)圓柱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體積相等。( )
(4)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和高可以相等。( )
5、 一張長方形的紙長6.28分米,寬4分米。用它分別圍成兩個圓柱體,它們的體積大小一樣嗎?請你計算一下。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v=sh
75× 90=6750(立方厘米) 杯子的底面積:3.14×(8/2) ×(8/2) ×10=502.4(ml)
答:它的體積是6750立方米。答:這個杯子能裝下這袋奶。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9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確定目標
談話:前面我們認識了圓柱,學習了圓柱的底面積、側面積和表面積,今天學習“圓柱的體積”。(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啟發: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會想到什么?這堂課要解決什么問題呀?(可能學生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引導:
(1)什么是圓柱的體積?
(2)圓柱的體積和什么有關?
(3)圓柱的體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4)圓柱的體積是怎樣求出來的?
(5)學習圓柱的體積公式有什么用?
談話:對!剛才這幾位同學跟老師想的一樣。
啟發:圓柱的體積就是圓柱所占空間的大小
談話:這堂課我們主要解決三個問題:(出示探究問題)
1、圓柱的體積和什么有關?
2、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學習了圓柱的體積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直接揭示課題,啟發學生自己提出教學的要求,這樣既創設了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學生明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
二、溫故知新,自學課本
1、提出問題
談話: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計算。是怎樣計 算的?
引導:我們已經學過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出上述圖形)。
談話: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統一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談話:長方體和正方體和今天學習的圓柱有什么顯著的區別?
引導:長方體的面都是平面圖形,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談話:因為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計算圓柱的體積就比較困難了。能不能直接 用體積單位去量呢?
引導:它的側面是一個曲面,用體積單位直接量是有困難的。
2、引發猜想
談話:圓柱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系呢?(準備三組比較圓柱體杯里飲料的多少:一組是底面積一樣,高不同;另一組高一樣,底面積不同;最后一組底面積、高都不同)
引導:圓柱體的體積既和底面積有關,又和高有關。
3、自學課本
談話:圓柱體的體積和底面積、高到底有什么關系呢?如何求圓柱體的體積?
啟發:請大家閱讀課本,在課本中尋找答案。(教師要求學生利用預先準備好的平均分成16份圓柱學具拼一拼,學生一邊看書,一邊操作。學生閱讀課本后,全班交流。)
引導:我們用圖形轉化的方法,求圓柱的體積。
談話:這個辦法很好。那么把圓柱轉化成什么圖形呢?
引導:長方體。
談話:以前我們學習圓的面積時也是運用轉化的策略,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化曲為直”、“化圓為方”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用多媒體演示圓形的轉化過程,邊出示、邊交流)
【設計意圖】在不能用體積單位直接量的情況下,啟發學生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解決問題。通過復習了舊知識,又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能夠促進學生充分運用遷移規律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組成一個新的知識結構。
三、合作交流 發展能力
談話:同學們觀察一下,拼成的是什么圖形?
引導:近似的長方體。
啟發:說得很好,為什么說是近似的長方體,哪里不太像?
引導:長都是許多弧線組成,不是直的。
談話:這里我們把圓柱分成16等分,還能分嗎?
談話:究竟能分多少份呢?
引導:無數份,可以永遠分下去。
談話:對。這就是說,分的份數是無限的。你們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分的份數越多,長就越接近于直線段,這個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
四、師生合作 歸納結論
談話:從分割、拼接的操作過程中,比較拼成的近似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你發現了什么?
匯報:把圓柱體轉化為近似的長方體,形狀變了,體積沒有變。
談話:要求圓柱的體積,我們只要求轉化后的長方體的體積就可以了。
匯報:
(1)轉化后的`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原來的圓柱體的底面積相等。
(2)轉化后的近似長方體的高與原來的圓柱體的高相等。
因為: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所以: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教師要求學生觀察自己在課堂上拼出的圖形,一邊討論,一邊逐步寫出推導的過程。)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交流:我們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v = s h (板書)
引導:剛才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圓柱的體積既和底面積有關,又和高有關。
現在請同學們把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再完整地說一遍。
談話:通過猜一猜我們知道了圓柱體積的大小與圓柱的底面積和高有關。
通過分一分、拼一拼我們把圓柱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體。
通過比一比、算一算成功地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了我們前兩個要探究的問題。
【設計意圖】要求每個學生動手操作,打破了過去教師演示教具學生看的框框,并滲透轉化、無限等數學思想,讓學生自己從嘗試中推導圓柱體積的公式。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0
一、教學對象及學習內容特點分析:
圓柱的體積是小學立體幾何圖形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已學的長方體知識和將學的圓椎體知識的橋梁,其公式是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V=Sh的延續。
二、教學目的:
學生能借助媒體提供的資源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學生能應用圓柱體積公式進行圓柱體積的計算。
學生能利用知識之間相互"轉化"的思想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三、教學基本指導思想、教學策略和方法:整個過程,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點,以小組學習的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輔導者。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和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已學過,因此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思想去學習,并創設情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利用電腦、課本、實物提供的資源協商解決問題,使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運用的主要手段、技術、材料:電腦網絡、實物投影、圓柱體。
五、教學過程的設想和點評
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點評
第一階段:創設情景,設疑引趣。
教師故事引入:圓柱形狀的"轉筆刀"和"漿糊筆"迎著朝陽高高興興上學了,走著走著,它們就為哪個體積大而爭論起來,"轉筆刀"很自信地說:"看我這么胖,肯定是我的體積大!""漿糊筆"很不服氣地說:"我比你高多了,一定是我的體積大!"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了很久還沒個結果。
提問:小組討論尋找解決這兩個圓柱體積大小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解決的方法。
2、小結歸納:解決圓柱的體積的方法:尋找一種方法,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然后應用公式求圓柱的體積。
通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發現問題,并通過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法,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也從宏觀上得到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出人意料的回答,老師根據情況,給予恰當的鼓勵性的評價,以激發學生的思維。
第二階段: 自主探究。概括規律
1、電腦提供學生探索資源:
(1)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面積公式和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導出過程。
(2)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圓柱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2、學生反饋自學內容,師生共同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1、學生打開電腦"自能學習"中的"尋方法",有選擇地看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立體圖形體積公式的導出過程,從中找到推導圓柱體積公式的方法
2、學生通過觀察圓柱公式的推導過程。
3、小組討論填寫實驗報告。
4、師生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后,學生自學課本例題,并完成例4內容。通過利用資源、自能學習,讓全體學生都能動腦、動口、動手參與到學習中去,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協作,所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透徹。在自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監控密切觀察著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學生會有不同的方法,如用課本的方法或用類比的方法,教師應給予恰當的評價。
第三階段:拓展公式,自能訓練。
1、公式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圓柱的底面積通常沒有直接給出,那么我們通過什么條件也能求出圓柱的底面積呢?
2、教師小結:無論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直徑還是底面周長,我們都必須根據V=Sh,先求出圓柱的底面積,然后乘以高才能求出圓柱的體積。
3、質疑
1、學生可根據已學的"圓的面積"公式導出。
(當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時V=∏r2h、當已知直徑時V=∏(d÷2)2h、當已知周長時,先求半徑,再求底面積,然后求圓柱體積。
2、判斷。并說明原因
(1) 一個圓柱體的底面積是8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這個圓柱體的體積是48立方厘米。
(2) 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10平方米,高是10米,它的體積是100平方米。
(3) 一個圓柱體鐵罐,底面直徑是2米,高是3米,求它的體積。 列式是:3.14×22×3
1、根據生活實際,當知道圓柱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時,怎樣求圓柱的體積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充分拓展思維,不要停留在只會死記公式、生搬硬套的低層次上。并大力鼓勵、表揚愛動腦筋的同學
2、通過練習,學生對基本知識有一定的理解,教師也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四階段:反饋學習、應用提高。
1、提出練習要求:先做"鞏固"練習,有余力的'再做"提高"練習。
2、小結練習情況,及時表揚對而快的同學及小組
3、回應開頭,解決"漿糊筆"和"轉筆刀"爭論的問題。學生在電腦上完成。
1、賽車游戲:看誰跑得快。
(1)圓柱的底面積是15平方米,高是3米,體積是( )立方米。
(2)已知圓柱的高是20厘米,底面積100平方厘米,圓柱的體積是( )平方厘米。
(3)一個圓柱形的糧囤,從里面量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2.5米。這個糧囤能裝稻谷( )立方米。
(4)一個圓柱的體積是80立方分米,底面積是16平方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
2、提高練習。考你智慧:看誰攀得高。
(1)一個圓柱,它的底面直徑4厘米,高是3米,體積是( )立方厘米。
(2)一個圓柱體鐵架,它的底面周長是62.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在計算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不少問題,可通過師生交流或小組互相幫助解決,從而實現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六、歸納總結、自我評價。
1、提出要求,學生談收獲。
2、總結本節情況。 談收獲,并作出自我評價。通過談收獲,體現學習的自主性,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七、對教學過程的設想和點評:
新課程標準注重小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思維能力較為有限,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提倡課程貼近小學生的生活,這節課從學生身邊學習用品"卷筆刀"和"漿糊筆"的入手,通過擬人的方式,由它們上學過程中引起的爭論導出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在教學進程中安排好相關的情景組織學生參與其中,親歷過程,自主地開展活動,通過看、做、玩、想等方式,讓學生既學會知識與技能,又培養智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
新課標還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這是一節在網絡環境下開展的探究型數學課,引入后,教師則大膽放手,營造了一個開放的探究空間,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尋找比較圓柱大小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方式進行實踐活動,觀察由圓柱轉變成已學過長方體的過程,在觀察中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形成共識后并加以記錄。再將大家的記錄結果對比、討論、從而得出結論:圓柱的體積=轉變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從而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每一位的發展,珍視每位學生的探究體驗及獨特見解,在學生探究結果的表述過程中,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他們通過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思維更是得到發展與創新。不僅激發了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實踐活動,更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合作、懂得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更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從而實現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并在探究中發現、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實踐的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方式不僅改變了以往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并進行合理解釋的能力,大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創新意識日漸增強,真正實現了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內容服務。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讓學生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推理能力,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3.通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運用的過程,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準點:
掌握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設想:
1.課前互動,我們做一個吹氣球的游戲,讓學生來對比氣球變大后所占用空間的變化。在熱烈的氣氛中讓學生感受物體的體積就是物體所占用空間的大小。
2.教學伊始我創設學具槽做圓柱學具這一睛境,讓學生感知圓柱體積的概念,再通過讓學生給這4個圓柱學具排序這一問題設疑,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3.動手實踐是學生體驗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學生體驗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學中我為圖形轉化、猜想推理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三步曲:第一步:選擇轉化的方法。第二步:體驗轉化的過程、第三步:驗證轉化的結果。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交流、轉化的活動,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經歷數學、體驗數學。
4.用字母表示公式已經是學生很熟知的幾何知識,因此我為學生提供了與圓柱體積有關的字母,讓他們寫出相應的公式并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引導學生發現公式與習題的聯系,讓他們對號入座。學生根據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給4個圓柱學具排序。這樣可以深入理解不同的條件、不同的方法,同樣可以得到圓柱的體積,在對比算法中掌握新知。 5.體積和容積這兩個概念在五年級已經學過,學生會說意義,但是通過了解,學生并不是真正理解圓柱的體積和容積。所以我在第一次探究中安排了這樣的環節,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區別圓柱的容積和體積。從形象到抽象建立圓柱的體積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第二次探究則是加入表面積這一剛剛學過的內容,讓學生在為3道選擇問題的練習中達到區別體積、容積、表面積的目的,從而實現學習運用的最佳狀態。 6.最后的思維訓練是計算正方體中最大圓柱體的體積,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直觀的認識,此題算法多樣,富于啟發地清晰揭示了知識的內在規律,使它和教學過程有機組合,把學習延伸到實際,讓知識在體驗中生成。
7.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經驗、生活情景、思維方式的不同,對知識的學習也有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讓他們用今天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寫成數學日記,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探究學習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質疑問難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氣球,(師從兜里掏出兩個氣球,將其中一個遞給學生。)你試試把它們變大。(老師再把兩個氣球放回兜里。)為什么這個放不回去了?(因為其中一個的體積變大了。)看來它占據了很大的.空間。教室中還有哪些物體占據空間?
師:這是一個制作學具的學具槽,想一想,它可以做出什么樣的學具來?
生:圓柱學具。
師:是的。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生:圓柱學具占據了學具槽的空間。
師:這就是圓柱學具的體積。你真善于發現!能用你的話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嗎?
生:圓柱的體積就是圓柱所占空間的大小。
師:誰來試著給這4個圓柱學具按體積從大到小排排序?你來試試。
生:體積大小接近,不能確定。
師:老師聽懂了,無法判斷的原因是不知道圓柱體積的大小,現在我們就來研究圓柱的體積。(師板書。)
二、圖形轉化。猜想推理
師:想一想,你有辦法得到這4個圓柱學具的體積嗎?(圓柱課件再從槽中跳出。) 生:用公式計算。 生:用水或沙子轉化計算。 師:你們是怎樣轉化的,具體說說。
生:用橡皮泥轉化計算。
生:用圓形紙片疊加計算……
師:嗯,這些方法都很好,就在今天的課堂你會選擇哪種方法?
生:因為沒有實驗學具,所以只能用公式計算。
師:其他的方法可以在課后進行。
師:想用公式計算的同學,你想怎樣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呢?結合你們以往學習幾何圖形的經驗,舉例說明。
生:大部分圖形公式的推導都是把新學的轉化為學過的。例如:圓形可以轉化為長方形。
師:聯系舊知識,采用轉化法,確實不錯。 師:那現在它是一個圓柱,你想怎么辦?
生:像剛才一樣進行平均分。
師:你能具體說說嗎?
生:沿著圓柱的底面直徑平均切分成16個小扇形。
師:都說實踐出真知,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拿出學具,動手嘗試著進行轉化,并說說轉化后的結果。
生:將圓柱沿底面直徑平均分成16個小扇形,切分之后,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師:(剛才我們將圓柱沿底面直徑平均分成16個小扇形,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如果想讓它更近似于長方體,你想分成多少份?(32)更近似一點。(64)你呢?(128)……
師:這是同學們剛才的轉化過程。
師:打開書,自由讀,用直線標記,找出關鍵詞,依照關鍵詞自由讀讀轉化的過程。
師:現在再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轉化過程,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圓柱轉化為長方體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7(圓柱轉化為長方體時形狀變了,但是它們底面積、高和體積都沒變。)
總結文字公式: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師:恭喜大家,我們已經成功地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掌聲鼓勵一下)老師這有一些字母:d、s、r、c、h、v、π。它們與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息息相關,請你們用字母表示出圓柱的體積公式。
生:v=sh v=(d/2)2π×hv=π2×h v=(c÷π/2)2π×h
師:對比這四個公式你又有什么新發現?(彩色粉筆畫線。)
生:相同之處都是底面積乘以高,不同是底面積求法不同。
師:謝謝你精彩的發現,你叫什么名字,認識一下,老師會記住你的。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圓柱的體積公式,快來解決剛才的實際問題吧!這是我們要由大到小排序的4個圓柱學具,請你們拿出題卡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并排序。
1號底面積50平方厘米,高2.1分米:
2號直徑是10厘米,高20厘米;
3號半徑是4厘米,高22厘米;
4號底面周長31.4厘米,高18厘米。
師:匯報一下你的計算和排序結果,并說說你應用了哪個公式?
師:與他答案相同的同學舉手示意一下,你是怎樣做的?現在你清楚了嗎?
師:看來,靈活運用公式,并選擇合理的算法。會使我們的學習更高效。
四、巧用公式,多重探究
師:同學們到現在為止,你都學到了哪些關于圓柱的知識?
生:表面積、體積、容積。
師:老師這里有一組習題。請你們選擇合適的問題。
師:讀完之后,你認為求什么就可以大聲地說出來。
(生:體積、容積、表面積。)
學具廠有一個制作學具的圓柱形鐵皮桶。它的底面直徑是22厘米,高是25厘米,_________?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______________9底面積是380平方厘米。側面積是1727平方厘米_________________?
師:說說你選擇問題的根據是什么?
生:體積是圓柱所占空間的大小。容積是圓柱能容納物體的大小,表面積是圓柱所有面積的總和。
五、開放訓練,拓展提升
師:學習很愉快,我們來慶祝一下:在一個棱長為a分米正方體盒中,放一個最大的圓柱體蛋糕,系上b分米長的絲帶,(打結部分忽略不計)挖去1根直徑為c厘米,高是d厘米的圓柱蠟燭空隙,這個蛋糕體積到底是多少呢?這次我們男女生比賽,列式不計算,看誰解法多并說明解題思路。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利用數學思想,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2、讓學生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運用體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把圓柱體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先用教具讓學生觀察比較,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理解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復習舊知。
1、什么是圓柱的體積?
①出示情境圖。修一面墻,用哪一種磚,所要的塊數較少?為什么?
②什么叫做物體的體積?
③長方體的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什么: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必須得到哪些明確的數據?
④推測:圓柱的體積可能與它的什么有關?
2、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探索新知
1、比較大小,探究圓柱的體積與哪些因素有關。(讓學生先試著說說)
(1)圖1:比較等高不等底的三個圓柱的體積。(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等高時底面積越大圓柱的體積也就越大)
(2)圖2:比較等底不等高的五個圓柱的體積。(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等底時高越大圓柱的體積也就越大。)
(3)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可能是什么樣的?V=Sh 2、大膽猜想,求證體積公式。
(1)引導學生回憶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2)設疑:圓柱的體積又該怎么樣計算呢?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你可以做出怎樣的假設?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4)各小組參加全班交流匯報。(把圓柱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小扇形,把圓柱切開,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長方體的`體積是底面積乘高,圓柱的體積也可能就是底面積乘高來計算的。)
3、演示轉化過程,推導公式。
(1)老師操作轉化過程。先分一個四或八等分的再分手上的這個十六等分的。
(2)學生帶問題操作轉化過程。
a: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什么?
b:拼成的長方體的高又是圓柱的什么?(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體的底面積,高等于圓柱體的高。)
師生共同完成推導過程。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 = s h 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就是:v=sh
(4)如果知道圓柱的底面半徑r和高h,圓柱的體積公式又可以怎樣來寫呢?v=πr2h
(5)教材第25頁“做一做”第1、2題。(第2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步驟,再齊練)
4、教學例6。
(1)出示例6。讀題,說說從題中獲得的信息。
(2)引導學生思考: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計算什么?
老師:求杯子的容積就是求這個杯子可容納物體的體積,計算方法跟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組織交流反饋。
交流時,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步驟,著重說明杯子內部的底面積沒有直接給出,因此先要求底面積,再求杯子的容積。
三、 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第一題。
(1)要判斷這杯水夠不夠喝,需要知道什么?你打算分哪幾步計算?嘗試完成。
(2)要求這個問題,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獨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五第2題。
(1)嘗試完成。
(2)說說解題思路。
3、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五第3題。
(1)嘗試完成。
(2)說說解題思路。
四、課堂小節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究了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經歷了猜測、實驗、證明的思維過程。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和長方體、正方體相同,都可以用“底面積×高”來求。
五、課堂作業
教材練習五第4、5題。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V= s h 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是v=sh=πr2h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課本第7頁圓柱體積
教學目標:
理解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提高知識的遷移和轉化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圓柱體積的公式推導
教學關鍵:
實物演示幫助
教具準備:
圓柱體積演示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圓柱的側面積怎么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長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
學生可能會答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想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公式“底面積×高”。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3、拿出一個圓柱形物體,指名學生指出圓拄的底面、高、側面、表面各是什么?圓柱有幾個底面?有多少條高?
請大家想一想,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是怎樣把因變成已學過的.圖形再計算面積的?
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大家仔細想想看,能不能把圓柱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求出它的體積?
二、學習探索。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如何將圓柱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求出它的體積。
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出示目標:1、推導2、計算
1、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師出示一個圓柱,提問:這是不是一個圓柱?用手捂住圓柱的側面,只把其中的一個底面出示給學生看提問:“大家看,這是不是一圓?”“這是一個圓,那么要求這個圓的面積,剛才我們已經復習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積?”
學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將圓轉化成長方形來求出圓的面積,于是教師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
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沿著圓柱底面的扇形和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塊。教師將這分成16塊的底面出示給學生看,問:現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應該怎樣把它拼成一個長方形?
大家再看看整個圓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狀?(有點接近長方體:)
指出:由于我們分得不夠細,所以看起來還不太像長方體;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了。
把圓柱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后,體積發生變化沒有?圓柱的體積可以怎樣求?
小結:可以通過求切拼后的長方體的體積來求圓柱的體積。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請大家觀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原來圓柱的哪一部分有關系?近似長方體的高與原來圓柱的哪一部分有關系?
明確: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如果用V表示圓柱的體積,S表示圓柱的底面積,h表示圓柱的高,可以得到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2、自覺書本第7、8頁。
3、教學例3。
出示例3。
(1)教師指名學生分別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據公式直接計算?
③計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2)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下面幾種解答方案,讓學生判斷哪個是正確的?
①V=sh=40×1.8=72
答:它的體積是72立方厘米。
②1.8米=180厘米
V=sh=40×1800=72000
答:它的體積是72000立方厘米。
③40平方厘米=0.4平方米
V=sh=0.4×1.8=0.72
答:它的體積是0.72立方米。
④40平方厘米=0.004平方米
V=sh=0.004×1.8=0.0072立方米
答:它的體積是0.0072立方米。
(3)自覺書本第8頁例3。提出質疑。
(4)做第9頁“試一試”。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聯系學過的知識進行學習的。
四、鞏固練習。練一練1~4題。
五、《作業本》第4頁。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4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學開始首先出示了一個裝了半杯水的燒杯,然后拿出一個圓柱形物體準備投入水中并讓學生觀察:會發生什么情況?由這個發現你想到了些什么?
2、提問:“能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嗎?”
(學生互相討論后匯報,教師設疑)
二、自主探究、
1、比較大小、探究圓柱的體積與哪些要素有關。
(1)、先出示了兩個大小不等的圓柱體讓學生判斷哪個體積大?
(2)、提問:“要比較兩個圓柱體的體積你有什么好辦法?”學生想到將圓柱體放進水中,比較哪個水面升得高。
(3)、讓學生運用這樣的方法自己比較底等高不等和高等底不等的兩組圓柱的體積,并將實驗結果填入實驗報告1中。(課件出示)
(4)、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匯報結論:當底等時,圓柱越高體積越大;當高等時,圓柱底面越大體積越大。即圓柱的體積的大小與它的底面積和高有關。
2、大膽猜想,感知體積公式,確定探究目標。
(1)、再次設疑:如果要準確的知道哪個圓柱的體積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辦法?學生想如何計算圓柱的體積。
(2)、引導學生回憶圓的面積公式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3)、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依據學過的知識,你可以做出怎樣的假設?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圓柱平均分成若干小扇形體后應該也能夠轉化成一個近似長方體;圓柱的體積可能也是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
(5)、讓學生依據假設結論分組測量圓柱c和圓柱d的有關數據,用計算器計算體積,并填入實驗報告2中。(課件出示)
4、確定方法,探究實驗,驗證體積公式。
(1)、首先要求學生利用實驗工具,自主商討確定研究方法。
(2)、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確定了兩種驗證方案。
方案一:將圓柱c放入水中,驗證圓柱c的體積。
方案二:將學具中已分成若干分扇形塊的圓柱d拆拼成新的形體,計算新形體的體積,驗證圓柱d的體積。
(3)、學生按照自己所設想的方案動手實驗,并記錄有關數據,填入實驗報告2中。
(4)、實驗后讓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用實驗的方法得出的數據與實驗前假想計算的數據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5)、學生匯報:實驗的結果與猜想的結果基本相同。
(6)、教師用課件演示將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向學生明確圓柱的體積確實可以像計算長方體體積那樣,用底面積乘以高。
(7)、小結:
要想求出一個圓柱的體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8)、學生自學第8頁例4上面的一段話:用字母表示公式。
學生反饋自學情況:
v=sh
三、鞏固發展
1、課件出示例4,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說說這樣列式的依據是什么。
2、鞏固反饋
3、完成第9頁的“試一試”和練一練”中的兩道題。
(“練一練”只列式,不計算)
集體訂正,說一說圓柱體的體積還可以怎樣算?
4、一個圓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已知水杯中水的體積是整個水杯體積的 2/3, 計算水杯中水的體積?
5、拓展練習
(1)、 一個長方形的紙片長是6分米,寬4分米。用它分別圍成兩個圓柱體,a是用4分米做底高6分米,b是用6分米做底高是4分米它們的體積大小一樣嗎?請你計算說明理由。(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 一個底面直徑是20厘米的圓柱形容器里,放進一個不規則的鑄鐵零件后,容器里的水面升高4厘米,求這鑄鐵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談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圓柱體積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滲透數學思想,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3、通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運用的過程,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借助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會用圓柱的體積公式計算圓柱形物體的體積。
2.方法與過程:經歷猜測、驗證、合作、動手操作等過程,體驗和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步學會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正確理解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過程。
教 具:
圓柱的體積公式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1)、請大家想一想,我們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是怎樣把圓變成已學過的圖形再計算面積的?
(2)、我們都學過那些立體圖形的體積公式。
二、積極參與 探究感受
1、猜測圓柱的體積和那些條件有關。
2、.探究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小組合作討論:
(1)將圓柱體切割拼成我們學過的什么立體圖形?
(2)切拼前后的兩個物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3)切拼前后的兩個物體有什么聯系?
課件演示拼、組的過程,同時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讓學生明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
①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不變。(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
②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課件,閃爍相應的部位,并板書相應的內容。)
③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書公式)
2、練一練: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積為75平方厘米,長9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3、要用這個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三、練習 1、填空
(1)、圓柱體通過切拼轉化成近似的 ()
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體的()
這個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體()
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
,所以,圓柱體的體積等于()
用字母表示()。
(2)、底面積是 10平方米,高是2米,體積是( )。
(3)、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5分米,體積是( )。 2討論:
(1)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和高,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V= 兀r2 × h (2)已知圓柱底面的直徑和高,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V=兀(d÷2)2×h
(3)已知圓柱底面的周長和高,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V=兀(C÷兀÷2) ×h
3、練習:已知半徑和高求體積,已知直徑和高求體積。
四、小結或質疑 五、作業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V=Sh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06-05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08-31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06-03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優選】08-31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常用11-18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15篇06-27
圓柱體積教學設計05-31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3篇【精華】12-23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常用15篇)08-03
圓柱的體積說課稿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