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葫、蘆”等11個生字,會寫“棵、盯、治、怪”4個左窄右寬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葫蘆的樣子,體會種葫蘆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
3.學習課文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葫蘆的變化,初步體會植物生長過程中枝、葉、果實等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觀賞葫蘆,引入新課
1.出示葫蘆圖片或實物:板書“葫蘆”,念好輕聲。
2.了解葫蘆自古以來的功用、葫蘆文化。
(課件出示相關葫蘆制品、葫蘆工藝品圖片。)
3.教師范讀課文,請學生猜故事名字。
4.教師補充板書課題,學生讀好課題。
設計意圖:
通過初步了解葫蘆,感受人們對葫蘆的喜愛。
二、初讀正音,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2.動筆圈圈本課生字,同桌合作互讀,歸類識字。
3.教師和學生合作串讀課文,相機正音,反饋評價。
隨文識字:“藤”是后鼻音,借助插圖,了解藤的特點,由“葫蘆藤”拓展生活中常見的絲瓜藤、南瓜藤等幫助識記漢字。“哇、蚜、盯、慢”都是左形右聲的生字,可以在初讀中隨文識記。
三、圖文對照,梳理因果
1.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一至三句。
(1)學習課文第一句: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蘆”和課題中的“葫蘆”意思一樣嗎?
(2)結合觀察第一幅插圖,聯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蘆”是包含:葫蘆藤、葫蘆葉、葫蘆花、小葫蘆。
(3)感受葫蘆的生長順序:
①思考:這棵葫蘆長得怎么樣呢?
動筆畫出短語:(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
②用“△”標出一連串的動詞。
③利用查字典,選義項的方式,理解“謝”在文中的意思。
(教師相機板書:種了葫蘆;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小花;掛了小葫蘆。)
(4)指導朗讀,規范學生語言。
①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對葫蘆的喜愛之情。
②借助以下關鍵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的種植經驗,嘗試有序表達。
出示詞語:種了、長滿了、開出了、花謝以后、掛了。
設計意圖:
探究葫蘆所代表的意思不同,幫助學生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習“細長的葫蘆藤”等短語,積累語言,初步感受課文把內容寫得清楚、具體的方法。
2.學習第一自然段第四至五句,感受種葫蘆人對葫蘆的喜愛之情。
(1)指導有感情朗讀句子: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啊!體會種葫蘆人對小葫蘆的喜愛、滿意之情。
(2)關注種葫蘆人的行為,抓住關鍵詞“每天、看幾次”,指導重音朗讀,體會種葫蘆人內心的喜愛與渴望。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導語:可是,沒過幾天,原本長得這么好的葫蘆卻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棵葫蘆怎么了?
(2)自由讀,同桌交流。
(3)比較發現,感受表達的生動。
出示句子:
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
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都落了。
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4)指導重音朗讀,抓住“更、慢慢地、一個一個”,感受蚜蟲、葉子、小葫蘆三者之間的聯系。
設計意圖:
體會用詞的準確性,理解小葫蘆逐步變化、逐步掉落的過程。
四、書寫指導,練習寫字
學寫漢字“棵、盯、治、怪”。
(1)學生看范字,歸納“左窄右寬”的結構特點。
(2)教師提醒“棵、怪”中的穿插筆畫位置。
(3)學生書寫、組詞。
(4)反饋交流。
五、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11個生字,會寫“謝、想、言、鄰”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對比插圖,聯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
1.創設情境,玩葫蘆游戲。
(1)填上合適的詞語。
(2)選擇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幾句話。
2.復習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課后題: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為什么最后卻一個也沒得到?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不能孤立地教學生字,讓學生機械識記生字是很吃力的。這個環節既可以穿插在讀詞語和說短語的過程中,還可以拓展到具體語境中去,這樣既能理解,又幫助學生運用。
二、著眼“葫蘆”,探究聯系。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學生思考:那個人看到葉子上的蚜蟲,心里怎么想?
指導朗讀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感嘆句可以反映出他對蚜蟲不屑一顧的態度。
(2)請學生觀察插圖中人物的神情、動作。思考:“盯”能不能換成“看”?體會種葫蘆人眼里只有小葫蘆。
(3)理解“自言自語”的意思,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
(4)抓住反復的語言“快長啊,快長啊!”,指導學生讀出種葫蘆人自言自語的語氣和熱切期待葫蘆快快長大的心情。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語:鄰居看到了葫蘆葉子上的蚜蟲時是怎么說的?用橫線畫出鄰居說的話。
(2)指導重音朗讀“別光盯著、快治一治吧”,從中體會鄰居急切的態度。
(3)思考:種葫蘆的人為什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線畫出那個人說的話。
(4)朗讀一組句子: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5)出示課后第二題,比較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討論交流。
相同之處:這兩組句子,上下兩句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不同之處:第一組第一句是感嘆句,第二組第一句是反問句;每組中上一句所表達的語氣比下一句更強烈些。
三、比較變化,發現寓意
1.兩幅插圖做比較,進行發現學習。
(1)那個人的表情、動作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2)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葉子是綠綠的,一是葉子是枯黃的,有的葉子有小孔。
(3)葫蘆所在位置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在發現不同點的過程,幫助梳理蚜蟲、葉子與果實的關系。
(教師隨機板書:蚜蟲—葉子—小葫蘆。)
2.總結寓意。
3.拓展續寫練習。
設計意圖:
讀圖也是閱讀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精讀的方法,可以圖文結合地研讀,從而更加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
四、書寫指導
1.出示:“謝”,引導學生觀察,教師范寫,點明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之間的穿插。評價反饋。
2.出示:“言”和“鄰”,提醒“言”第一個長橫與中間兩個短橫是等距的;注意“鄰”右耳旁適當寫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勻稱,學生自行練習并組詞。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哇、盯、鄰”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領悟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看過動畫片《葫蘆兄弟》嗎?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關“葫蘆娃”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
二、指導看圖,觀察,比較:
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兩張“葫蘆娃”的圖片,找一找,這兩張圖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出示兩幅圖,比較,學生說話。
三、設疑、朗讀感悟: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整個故事讀一讀,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寫第一幅圖的,哪一段是寫第二幅圖的。
學生讀書,指名說出自己找到的.。
1、學習第1段。
(1)請同學們認真地把第一段讀兩遍,看看誰能把這三個詞組補充完整。
出示:
細長的
雪白的
可愛的
(2)指導讀詞組,并結合識字“葫、蘆、藤”。
除了葫蘆藤,你還知道哪些藤?(指名說)
(3)這么可愛的小葫蘆,誰愿意來讀一讀?
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段,句中結合學習“哇”。
2、可愛的小葫蘆最后怎樣了呢?
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四段。
設疑: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鼓勵學生自由提問)
3、學們問得真好!現在就請大家帶著問題讀讀故事的第二、三段。
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領悟寓意。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第二、三段。
(2)指名說說“為什么可愛的小葫蘆最后會掉下來呢?”
提示:同學們說得真不錯!想聽聽葫蘆兄弟是怎么說的嗎?(課件出示:葫蘆兄弟的話)
(3)討論:聽了葫蘆兄弟的話,誰能把剛才的問題回答得更好呢?
指名說。
(4)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結合學習“盯、鄰”)
師范讀,生模仿讀。多種形式練讀。
四、課堂小結:
師:你們喜歡這個種葫蘆的人嗎?為什么?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新課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14課,這是一篇寓言性質、趣味地介紹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的課文。課文主要寫了種葫蘆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間的聯系,不懂得葫蘆的生長規律,一味只盯著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不去治,鄰居勸他也不聽,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的故事。文本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讀通課文、能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他們具有善于表現自己,天性好奇,對于新鮮事物刨根問底的特點,所以我主要創設情境,讓學生當文本中的主人公,體會種葫蘆的樂趣以及主人公前后心情的變化,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本文。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理解“有幾個蟲子怕什么!”和“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明白“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即是“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的語氣更強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會分析“小葫蘆”、“葫蘆葉子”和“蟲子之間”存在著聯系的道理。
3、能角色朗讀那個人和鄰居的對話。
【學習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寓意。會分析“小葫蘆”、“葫蘆葉子”和“蟲子之間”存在著聯系的道理。
【課前準備】
制作課文課件。
【學習過程】
一、復習本課詞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十四課,《我要的是葫蘆》。老師帶來了一些詞語,你認識他們嗎?
同桌互考。指名讀、男女生配合讀。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帶動學習積極性,為接下來的合作學習熱身。】
二、品悟課文,體會葫蘆的可愛以及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愛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ppt出圖。
你看,他的葫蘆長的怎么樣?請在文中找到答案完成填空。
讀短語
課文具體是怎樣描寫這棵葫蘆呢?用波浪線劃出答案。
這么可愛的葫蘆,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ppt: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多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從你們的朗讀里我感覺到你們很喜歡這葫蘆,其實那個人也很喜愛他的葫蘆,你能從文中哪些句子看出?
ppt出示句子1、2
ppt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我們把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歡通過朗讀讀出來。
ppt2: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你能體會他這時的心情嗎?從哪里體現?動作表演盯,理解自言自語,感情讀。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的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描寫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發自內心地對小葫蘆產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后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后文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抓關鍵詞動作演讀課文,能將學生和文本融為一體,更好地理解那個人當時的心情。】
三、那個人這么關心他的葫蘆,那他收獲了葫蘆沒?
ppt圖二
這棵葫蘆發生了什么變化。
課文那個自然段描寫了這幅圖的內容?太可惜了,你能讀好這句話。
ppt: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設計意圖:通過變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疑問和探究的興趣。】
四、學習第二、三段
為什么那么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還是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其中的原因嗎?.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段2、段3。先合作朗讀課文,再討論、交流)
ppt:先合作讀段2、段3,再交流為什么那個人沒有收獲到葫蘆。用上“因為……所以……”來說明原因。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這個道理?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1)他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心里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2)當鄰居勸他時,他感到很奇怪:“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那個人是怎么想的呢?
ppt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
你能想象他在說這些話時臉上的表情嗎?(不屑、不在乎、沒所謂!驚奇)
《課課練》31頁
仿說句子:
1、這種話還用聽嗎?
2、自己的事情還要爸爸去做?
3、小河不過十米寬,還用游那么久嗎?
學到這里,我也有點疑惑了,那個人要的只是葫蘆吧了,長蟲子的是葉子而已,為什么葫蘆會掉落呢?你們能結合平時所了解的知識幫我解答嗎?
看到那個人那么愚昧無知,你覺得著急不?他的鄰居看見了,實在看不下去,我們看看他鄰居是怎么說的。
ppt“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誰來扮演一下這位熱心的鄰居來勸勸他?
指名讀,男女生讀
那個人是怎么回應:
ppt:“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同桌練習角色朗讀,讀出鄰居的熱心與著急,讀出那個人的無所謂和無知。
男女生角色讀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朗讀,體會感嘆句、反問句所包含的強烈感情。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或者閱讀時積累到的知識來解釋葫蘆藤、葫蘆葉、小葫蘆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白那個人的收獲不到葫蘆的原因—看問題只看片面,不看全部,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通過合作學習,思考領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五、學習段四
那個人最終還是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去治一治葉子上的蚜蟲,所以---讀
ppt: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六、拓展
1、ppt1:種葫蘆的人看見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可能會地說:"
2、拓展2: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葫蘆的葉子上又長了一些蚜蟲……那個人會怎么做?結果會怎么樣呢?
3、你想以什么成語來概括種葫蘆的人的行為?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領他們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去體驗、捕捉作者瞬息萬變的情感旋律,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個性閱讀體驗,傾吐自己的情與意;運用之前所學概括課文,學以致用,理解課文,理解寓意。】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一個葫蘆。
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出示生字:葫、蘆,我們一起把這兩個生字來讀一讀。指名拼讀,并連起來讀詞語,注意輕聲。
2、老師講述:古時候,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這棵葫
蘆慢慢地長大,最后長得怎樣了呢?
3、這節課我們就學習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老師讀課文。
2、借助拼音自己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看看帶拼音的小樹葉。
(2)會讀了就和同桌一起學學生字。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指名分段讀課文。
(1)仔細聽同學讀課文。
(2)評一評:這個同學是不是把字音都讀準確了。(師生一起評)
4、交流:你剛剛通過自己讀課文,知道了課文寫了什么呢?
三、朗讀感悟課文1、4段。
1、看誰先讀懂課文
(1)同學們剛剛說了,那棵葫蘆藤上先長滿了綠葉。
(2)葫蘆后來長得怎么樣呢?
(3)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這兩幅圖。
2、細讀品味:
(1)插圖: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
(2)請你找出課文中和這兩幅圖對應的段落,是哪兩段?
3、朗讀交流第一段:自由讀一讀第一段,選你讀得最好一句話,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①第二句:他種的葫蘆怎么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葫蘆怎么可愛呀?這么可愛的小葫蘆,你喜歡嗎?那我們該怎樣讀呢?自由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用筆畫出關鍵詞。
②讀一讀這一段最后一句,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從哪些詞語看出來?你能把那個人愛葫蘆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③說話:看圖上這么可愛的葫蘆,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長大了會是怎么樣的?指名說說
④齊讀這一段課文。
4、朗讀交流第四段:
(1)是的.,這是一株長得非常好的葫蘆,以后會長得那么好,可結果,看了圖,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多可惜的葫蘆啊!你能來讀一讀這一段話嗎?指名讀,齊讀。
(2)我們剛剛一起讀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對比這兩幅圖,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5、過渡:是啊,同學們,葫蘆長得那么可愛,后來為什么一個一個地落了呢?我們下一起來找找答案。
6、這么美的小葫蘆,最后變成什么樣子了呢?請在課文中找一找這些句子。齊讀最后一段。出示圖:多可惜呀!
7、小葫蘆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請小朋友讀課文2、3自然段從故事中找答案。學生自由說。
8、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四、學習生字:
1、卡片讀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的?(怪、慢、哇、掛)
2、給生字口頭組詞。
3、指導書寫生字
五、課堂擴展
1、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
2、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續編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種的葫蘆畫下來。看誰想得好,畫得好。
3、學了這節課你懂得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4、請小朋友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規范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讀熟全文,勾畫生字,標注自然段。初步認識生字條中的6個生字。
2、讀熟“我會讀”中的句子。
3、通過查資料,了解有關葫蘆、蚜蟲的一些常識。如有條件,可觀察葫蘆和蚜蟲。
4、用“ ?”標出不懂的詞語。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兩幅插圖,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你發現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
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 葫蘆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
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過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呢?我們在14課去找答案。(板書:14)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呢,請用課文中的話來說說。(讓學生自由說)
(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3、出示生詞,指名教讀: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找出帶生字的句子讀一讀,鞏固記憶。
4、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指名分段讀。
三、合作學習,朗讀感悟
1、朗讀理解第一段:
⑴ 他種的葫蘆長得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⑵ 指導朗讀。
2、朗讀理解最后一段:
⑴ 種葫蘆的人得到葫蘆了嗎?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
⑵ 齊讀最后一段,質疑。
3、小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 小葫蘆為什么會落呢?找課文里的語句讀一讀。
⑵ 請讀下面兩句話,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
⑶ 比較以下句子的語氣有什么不同,體會每組的兩句話意思是一樣的。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⑷ 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從對話中,你感覺到什么?
4、整體欣賞感悟:
多媒體配樂朗讀全文。引導學生思考下面的問題。
⑴ 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所以葉子長了蟲子,他認為沒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
⑵ 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總結全文
1、齊讀課題。說一說:“我”得到葫蘆了嗎?為什么?
2、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生自由說)
3、引導小結:識字4中,哪些成語可以送給種葫蘆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對他說點什么?(自由說)
二、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鞏固會認的字:
我會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
我會找:哇──(蛙)──(娃)──(洼)、盯──(丁)──(頂)
2、鞏固會寫的字:
誰讀得準?言 每 治 棵 掛 哇 怪 慢
誰會發現?
同結構的字:治、棵、掛、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掛、哇
誰會看?(觀察老師范寫,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寬的字:治、棵、掛、哇、怪、慢
從上到下的字:言、每
誰寫得好?
學生練寫,互相評價。重點講解:“掛、哇”二字右邊的“圭”,是由上下兩個“土”字組成的;“言”字第一橫長,下面兩橫短;“每”字的筆順。
三、實踐活動
補畫葫蘆長大后的圖畫,再把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看誰想得好、畫得好。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本設計基于故事性文本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考慮低年段閱讀教學的關鍵,努力實現識字與寫字、朗讀中隨文識字、理解詞語與指導朗讀的巧妙融合,于情趣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以及學生言語表達的生長。
教學目標:
1.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相結合,識記“葫、蘆、感、怪”等生字;理解“謝”“賽”“盯”“自言自語”4個詞語的意思;指導難寫的生字“謝”,鞏固左窄右寬字的書寫規律,重點指導“謝”字兩部分的長短變化。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好反問句、感嘆句、陳述句,以體會句子不同的語氣。
3.在開展“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為什么最后卻一個也沒得到”的討論中,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葫蘆”圖片)認識葫蘆,指導“蘆”在詞中讀輕聲。再借助圖片,識記“藤”字。進而擴詞積累:黃瓜藤、南瓜藤等。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今天,咱們來學習一篇跟葫蘆有關的課文,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我”字斜鉤是主筆,一定要舒展。“要”字最后一筆橫要長。“蘆”在這兒讀輕聲。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嘗試自學
1.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2.排列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
有一天,他看見葫蘆的葉子上生了蚜蟲。
鄰居勸他治一治,可他覺得不用治。
沒過幾天,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三)引讀課文,分段學習
1.學習第1自然段,讀懂“葫蘆”的可愛及種葫蘆人的喜愛。
⑴標畫出描寫這棵葫蘆的樣子的句子。
理解“謝”字在本文中的意思——敗落,并在本段中找“謝”的反義詞——“開”,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指導書寫“謝”,鞏固左窄右寬字的書寫規律。重點指導“謝”字兩部分的長短變化。
⑵教師范讀,了解“的”字短語的妙處,嘗試運用“的”字短語。
聽老師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師范讀。(配樂讀)
(引導學生用文中短語或句子說具體,并指導讀)
誰能把你看到的畫面讀給我們聽。
這樣,誰還會讀?(去掉細長的、雪白的、可愛的)
(體會“的”字短語的妙處,進而練習)
的大海
的天空中飄著的氣球。
2.讀第4自然段,理解小葫蘆的`逐步變化。
指導朗讀,體會種葫蘆人的傷心難過。
3.質疑:那么可愛的葫蘆,為什么會都落了呢?
⑴學習第2自然段,初步走進種葫蘆人的內心。
①關注“心理活動”,讀懂種葫蘆人對葉子上生了蚜蟲一點兒也不在乎。
指導朗讀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進而換種說法——有幾個蟲子不用怕。對比朗讀,體會感嘆句表達的強烈情感。
②著眼“動作”“語言”,體會種葫蘆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蘆。
理解“盯”的意思,體會種葫蘆人眼里只有小葫蘆,對葉子上的蚜蟲不屑一顧。
理解“自言自語”“賽”的意思,并抓住反復的語言“快長啊,快長啊!”體會種葫蘆人急切盼望小葫蘆快快長大的心情,從而指導讀好種葫蘆人的話。
⑵學習第3自然段,進而讀懂種葫蘆人的內心。
①指名分角色朗讀,識記“感”“怪”。了解無論是豎心旁還是心字底,都是內心的一種感受。
②指名讀。思考:種葫蘆的人為什么不治蟲?用自己的話說說。進而指導朗讀(重讀:葫蘆)
③變換句子,對比朗讀,“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發現兩個句子意思一樣,表達的語氣不一樣。體會反問句的情感更加強烈,更能表現出種葫蘆人的奇怪和對鄰居話的不可理解。
(四)比較變化,發現寓意
師:老師就不明白了,既然,種葫蘆的人口口聲聲要的是葫蘆,為什么最后卻一個也沒得到?
生:因為這個人只盯著小葫蘆,不管葉子上生了蚜蟲。
師:葉子和小葫蘆有什么關系嗎?
師:(板書:相互聯系。)葉子可以制造營養輸送給小葫蘆,葉子被蚜蟲吃光了,小葫蘆就得不到營養,只好一個一個都落了。你看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
(五)回歸全文,復述故事
讀了故事,若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那可就厲害了。誰能借助這四句話,四幅圖把故事講清楚,講生動?
誰愿意做故事大王?(學生復述故事)
(六)布置作業
續說故事:
第二年,假如種葫蘆的人重新種了一棵葫蘆,小葫蘆又長了蚜蟲,他會怎么做?編一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7
教材說明: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二年級上P63頁的一篇課文。(教材附后)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且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正如《我要的是葫蘆》一課,語言生動形象,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本課選自第四單元,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而這篇寓言講述的是有個人種了一課葫蘆,他一心盼望葫蘆快快長大,但是卻全然不顧葫蘆葉子上的蚜蟲,最終導致蚜蟲越長越多,那些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全落下來的結果。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學習生字和積累詞匯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并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學生特點:
對于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豐富的想象力,并具有初步識字、朗讀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但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還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師加以積極有效的引導。尤其是認識的字特別容易混淆,很快反生。而本課的生字大多是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十分明顯。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采用創設情境等多種方式,讓他們在學中樂,樂中學。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認讀“葫、蘆、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創設情境、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教學準備:
《我要的是葫蘆》相關圖片、字卡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
1、齊讀課題,板書:葫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出“蘆”單獨讀時是第二聲,比如蘆葦的蘆。但和葫交朋友時放在后面,我們就讀輕聲。齊讀詞語:葫蘆。
2、那么這小葫蘆長在什么上面呢?有個人他就種了一棵葫蘆,咱們快快拿起書本翻到63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一讀吧!
二、隨文識字
1、讀完后誰來說一說這小葫蘆長在什么上面?(板書:葫蘆藤)其中“藤”字是后鼻音,指導讀準。知道葫蘆藤長什么樣嗎?瞧,老師這就有一(棵)葫蘆。(課件演示“一棵葫蘆”的圖片,引導:“棵”是木字旁,表示的是植物)再出示一個小葫蘆,同學們這能說是一棵葫蘆嗎?對,這是一個葫蘆。
2、學生自由說一說:在圖中你看到的這棵葫蘆它有著怎樣的葫蘆藤,怎樣的葉子和小花?還可以怎么說?課件出示:()的葫蘆藤、()的葉子、()的小花。
3、請同學們到書中找找課本上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來描寫葫蘆的?出示句子: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指導讀該句。
4、是啊!這葫蘆就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上面,真有意思。(點擊:“掛”)老師這也有個小葫蘆,誰能幫幫我把它掛上去呢?其他小朋友注意他的動作。(引導“掛”要用手,所以“掛”字是提手旁)這個字你還會記嗎?(引出:哇、蛙、洼……)師相機板書。
5、“哇”,這是個語氣助詞。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語氣助詞嗎?(啊、呀、吧、呢……)相機板書。
6、小結:咱們能想到這么多字,可真了不起。以后我們也要多多觀察,善于積累,這對我們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7、這么可愛的小葫蘆你們喜歡嗎?種葫蘆的人喜歡嗎?你從課文中哪句感覺到的?出示句子: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這個“每”字你在哪見過?如果給它加個偏旁它會變成什么字?(引出:霉、海、梅、莓……)指導讀該句。
8、還有哪可以看出種葫蘆的人很喜歡這些小葫蘆呢?
出示句子: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你從哪個字、詞或句感受到了他十分喜愛這些小葫蘆?
A、“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大南瓜有多大?學生比劃一下。那賽過大南瓜又有多大呢?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可加上動作。
B、“快長啊,快長啊!”
指名讀,其他同學評價。指導讀出急切的語氣。
C、“盯”字。
請一個學生上臺來演一演,該怎么看這個小葫蘆才叫“盯”?說說你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學也學著他的樣子盯著這葫蘆看,并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引出:要用上眼睛所以這個字是目字旁)再次齊讀該句。
9、這個種葫蘆的人是沖著葫蘆大喊嗎?他是怎么說的?“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師引說:當我寫作業時遇到難題時,我會自言自語地說(“怎么這么難啊?”……)當我一不小心踩進了水坑,濺得滿身是泥時,我會(自言自語地說:“真倒霉。”……)當我看見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時……(我會自言自語地說:“媽媽忘帶雨傘這該怎么辦啊”……)引導學生說。
10、現在你們就是那種葫蘆的人,自己和自己小聲地說一說吧!接著,老師讀該句的旁白,同學們邊盯著這葫蘆邊自言自語的說。
11、(播放課件:蚜蟲的圖片)糟糕,葉子上開始生蚜蟲了,那些可怕的蚜蟲順著藤慢慢地爬了上去,而且越來越多。這些可憐的綠葉就這樣被蚜蟲一口一口的撕咬著,在他們的身體上已逐漸形成了多少千瘡百孔!而這種葫蘆的人并不是沒有發現。當他起先看到葉子上出現一些蚜蟲時他的反應如何?(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么!)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12、看到這樣,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你只是個過路的人,你會焦急嗎?那你會怎么說或者怎么做呢?同桌之間互演。之后匯報練習成果。
13、書上也有一個好心人來勸說他了,一起來讀一讀吧!
出示句子:“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這個好心人是誰呀?(課件出示:鄰居)如果把“鄰”字的偏旁去掉是個“令”字,這個基本字它還可以跟其他哪些偏旁交朋友?(隨機出示字卡:令、零、鈴、玲、領……)這個基本字和大多數偏旁加在一起組成新字后他的讀音都是后鼻音。咦,這和鄰居的鄰在讀音上有什么不同,誰發現了?(它是前鼻音)齊讀詞語三遍:鄰居。
14、鄰居是什么意思?(住處附近的人家)這位同學就坐在他旁邊的位置。這叫……(鄰座),隔壁班叫(鄰班),在我們附近的國家叫(鄰國)
15、對于鄰居好心的勸告,種葫蘆的人聽了沒有?因為他認為……
出示句子:“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誰能給他換種說法但意思不變?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不用治。齊讀這兩句話。
16、葉子上的蟲就真的不用治嗎?(課件出示:文中兩副插圖,形成對比)你發現了有些什么變化?學生自由說。
17、為什么這些長得好好的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學生自由說。
觀看動畫:養分傳送的過程。(引導學生認識到小葫蘆的生長和它的根、葉是密不可分的,它要靠根、葉給它傳送養分)所以葉子都被蚜蟲吃掉了,小葫蘆還能長得成嗎?
18、當種葫蘆的人看到那么可愛的`小葫蘆結果全都落了,他的心情會怎樣,你能感受到嗎?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當萬物復蘇時那人他又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這時如果葉子上又出現了蚜蟲,他會怎么做呢?
教學反思: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就必須扎扎實實地給學生打好語文這個基礎,而識字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關。但是面對繁重的識字任務、繁瑣的識字,怎樣省時高效地使學生掌握呢?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并通過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課上“我能說”、“我能演”、“我能做”,使他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例如:請同學上臺來掛葫蘆,其他同學觀察他的動作,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掛”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后再想想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學生們很快想到了“哇、畦、洼”等生字,從而拓寬了學生的識字面,并使以前所學知識得以鞏固。再如:教學生字“鄰”時,先讓學生說說可以換哪些偏旁,學生回答有“領、零……”然后通過字卡演示出他們的讀音。很快他們就發現“令”這個基本字和大部分偏旁交朋友時都是后鼻音,而鄰居的“鄰”卻是前鼻音。當學生對該字的特殊讀音有了認識后,再通過擴詞“鄰座、鄰國”等來加深對義的理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努力抓住一條主線:引導孩子們順其自然地識字,并在識字活動的基礎上滲透漢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歡想象才會有所創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幾個想象說話的環節。如:“當看到那么多蚜蟲時,如果你是種葫蘆人的朋友或者只是個過路的人你會說些什么?”以及最后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種了葫蘆,當再次生了蚜蟲時他會怎么做?”通過這樣的大膽想象,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也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以培養。
此外,低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創設,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課件創設情境向學生們展示了葫蘆的可愛,蚜蟲的可怕等,從而激活學生們的思維,使之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當然,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其中部分生字還可以讓學生多組詞從而加深對義的理解。而且在教學中,學生隨時都可能有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及時地促進學生,我覺得在這點上做得還不夠好。我想在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加磨練,并多多汲取其他老師好的做法。教與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希望經過努力,學生能在我的引導下輕松愉快地進入語文這個靈動而充滿激情的世界!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8
【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葫、蘆、掛、些、盯、鄰、居、奇、怪、怕、治,這十一個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生詞,會認讀藤、哇、蚜,這三個二類字。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葉子和果實的關系,從而受到事物是有聯系的這一科學思想的教育。
3、練習用每天、可愛,造句
【能力訓練點】
通過看圖和學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洞察事物變化的能力。
【重點】
學習本課生字、生詞、理解重點詞句。
【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明白那個種葫蘆的人錯在哪里?
【疑點】
葉子和葫蘆的關系。
【解決辦法】
提前讓學生查找葉子的作用的資料,在理解課文時,著重讓學生觀察葉子的變化,知道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課時安排】
3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學習聽課之前查找有關葉子的作用的資料。
2、通過各種讀書形式,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進行小組討論,解決本課重、難點。
4、學生自學字,對識記有困難的生字討論交流。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手拿小葫蘆)(生說小葫蘆)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與葫蘆有關的課文《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7 我要的是葫蘆,齊讀課題。
〖運用比較,指導看圖〗
一、出示課文圖,提出觀察要求
先讓學生整體的觀察這四幅,看圖上畫了什么?比較四幅圖的變化(生自己觀察,小組討論)
二、匯報觀察結果
1、圖中都畫了什么?(葫蘆、葉子、小花、人)
2、讓學生說一說葫蘆發生了那些變化(包括葉子、花、果的變化)
3、說一說種葫蘆的人的表現有什么不同?(包括眼睛、表情、姿態)
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那么課文是怎么描寫的呢?下面請同學門仔細聽讀課文
三、讀課文
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一下課文內容。
四、生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借助拼音讀課文,注意難讀的字和難寫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字形。
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句子可做記號或隨時請教老師。
讀通課文后,標出自然段序號,并在文中找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五、檢查自讀情況
檢查字詞,對有創造性的字形記憶方法要大加鼓勵。糾正容易讀錯的詞語的讀音。運用不同形式進行朗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七課《我要得是葫蘆》。(板書課題)上節課我們出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并結合看圖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下面,我們通過錄象再把課文內容回顧一下請同學們邊看邊回憶總結: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放錄象)(生答)
二、新授
1、朗讀:
下面,老師找同學把課文分自然段讀一讀,注意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就讀哪一自然段。(生選讀)
2、自學課文:
首先老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大家先仔細把課文讀一讀,然后在仔細想一想,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找出來再書中畫一畫,然后在討論交流。(生自學)
3、匯報交流: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匯報一下你的自學成果,生匯報時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當學生提到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時,指導學生了解葫蘆長的什么樣子?重點理解在“藤上掛了幾個葫蘆”這句話中,為什么用“掛”而不用“看”或其他的詞。(用“掛”生動、形象、準確)理解句子“那個人每天都去看幾次”(說明種葫蘆的人非常喜歡小葫蘆)
當學生提到第二段的內容時,了解蚜蟲對葫蘆有什么危害?種葫蘆人的.心理(他不治蟲的原因)理解:盯著、自言自語。
指導朗讀,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用急切、贊嘆的語氣)
當學生說到第三自然段時,重點指導朗讀,用反問奇怪的語氣,體會他不聽勸告,滿不在乎的心情。
當學生說到第四段的內容時理解“更多了”“慢慢的”“一個一個都落了”讓學生充分體會種葫蘆人內心的沮喪。指導學生用后悔、無奈、緩慢的語氣讀。
4、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這么多,那么,你還有那些地方沒有讀懂?或者說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請大膽的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討論。比如:我們知道了葫蘆和葉子的關系,那么還有那些事物之間有關系呢?鼓勵學生個抒己見,以不同的事物說出自己的看法。一激發學生的思路,發展思維。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培養學生朗讀、理解能力。
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教育意義。
4結合實際懂得道理,明白怎樣對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育學生結合實際懂得道理,明白怎樣對待生活中的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情。
教學內容:
課本第x頁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詞語卡片第一課時
導入:
1、認識“葫蘆”兩個生字。“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故事講的就是一個人種了葫蘆,這顆葫蘆長得什么樣呢?請小朋友們自己讀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樣不一樣。
讀課文、識字學詞。
1、觀察課文插圖,認識“藤”字。觀察課文插圖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2、自讀課文,自學字詞。
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找出帶生字的句子來讀,要求讀通順。 3、生字的鞏固。
鞏固會認的字。
我會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我會找:哇—(蛙)—(娃)—(洼)盯—(丁)—(頂)
4、鞏固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說話:
那么我們就先來看看故事中的葫蘆,先看第一幅圖,請小朋友認真觀察,哪個小朋友能說說這幅圖?下面請小朋友再看一幅圖,出示第二幅圖,看看你發現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1、現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
(1)、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2)、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
(3)、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這兩幅圖,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個大問號產生了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故事。
二、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找出描寫這兩幅圖的段落。
2、描寫第一幅圖的是哪個自然段呀?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學生說說自己聽了以后的感受。那個人喜歡他的小
葫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找讀。他為什么喜歡?
3、找從哪些詞看出葫蘆長得很好?(細長、長滿、雪白的、小葫蘆)
指名讀。再評。
這么美的小葫蘆,最后變成什么樣子了呢?請在課文中找一找這些句子。
4、小葫蘆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請小朋友讀課文2、3自然段從故事中找答案。
5、讀讀下面兩句話,猜猜他在想什么?小組討論匯報。
6、分角色朗讀對話并指導,學生分角色,老師和學生合作讀。說說你覺得他倆誰說得有道理?為什么?
四、擴展理解
1、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
2、一棵葫蘆從發芽到成熟,還會遇到哪些危害,還需要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
(續編故事)。看誰想得好,畫得好。
3、學了這節課你懂得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請小朋友在課外找幾個成語送給這個種葫蘆的人。
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成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2、能正確讀出要求學會的詞語。
3、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系。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收集葫蘆的實物和圖片。
2、葫蘆圖片、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師指著圖片:這是什么?這么可愛的葫蘆是怎樣長出來的?我們讀懂了第14課的這個寓言故事,就會知道了。生齊讀課題:14、我要的是葫蘆。
師指導讀好“葫蘆”一詞,注意“蘆”字要讀輕聲。
二、讀文、識字、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要求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2、看課件,圖上有什么?這些內容在課文的哪一段?誰來讀一讀?他讀得怎么樣?學生評議學生讀的字、詞的正確讀音。并出示本課要讀好的詞語:葫蘆藤、掛了、一些。
3、誰認為比他讀得更好?好,我就請你當一當小老師。讓學生跟著學生讀,進一步熟悉第一段。
4、讀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課件,結合學生回答,指點理解:誰來說說葫蘆是怎樣長出來的?長滿綠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系嗎?
板書葫蘆的葉、花、果的關系。“掛了”在這里可以換成什么詞?哪個詞用得好?觀看課件感悟。指導朗讀,那個人看到這么可愛的小葫蘆,心情怎么樣?比一比,看看哪組讀出了高興的心情?分組比賽讀。
5、觀看課件,這么可愛的小葫蘆都怎么樣了?這些內容在課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蘆變黃了,落下來了,心情怎么樣?我們來比一比,男同學和女同學誰能讀出傷心的語氣。男女同學比賽讀,并相機糾正讀音。板書“變黃都落了”
三、合作、探究、識字。
6、讀了第四段后,你們有什么問題想要提出來?預設學生心理:為什么可愛的小葫蘆會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7、請四人小組合作找一找,在課文里找出為什么。哪組有發現?讓四人小組集體匯報,并出現相應的圖片和動畫,畫出重點的詞、句:“盯著”的意思。“有幾個蟲子怕什么”這句說什么。理解“奇怪”,為什么那個人會奇怪?鄰居和那個人的態度有什么不同?板書那個人錯的地方:“不用治”,讓葉子“生了蚜蟲”,而且“蟲更多了”。 8、認讀二、三段的詞語。
四、拓展與鞏固。
9、說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體會?預設學生的回答:1、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是很密切的。2、種果實不僅要澆水、施肥,還得捉蟲才行。
3、要虛心聽取別人好的'建議等。
10、指點、展示:葉子和果實有聯系,我們就要注意葉子上的蟲;寫作業和考試成績有聯系,我們就要按時完成好作業。看課件,你還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聯系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好它?
11、總結談話。原來葫蘆的葉子和果實是有關系的,以后我們做事可不能像這個人那樣,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結果一無所獲。 板書:
14、我要的是葫蘆
簡 長滿了綠葉 生了蚜蟲 蟲更多了
筆 雪白的小花
可愛的葫蘆
畫 不用治
變黃都落了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自然段。
1、我們借助圖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多媒體。
2、好,我們一起來復習上一節課學習的第一自然段。請打開書,根據老師的問,用書中的話回答。細長的葫蘆藤上有著什么?花謝以后,又怎樣呢?那個人怎么做的?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多媒體。
1、是的,這是一株長得非常好的葫蘆,這以后一定會長得更好吧,可結果,是怎樣的?請看圖。多媒體。
2、看了圖,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個讀,用讀表現出你的惋惜。齊讀。對比這樣的兩幅圖,你會產生什么樣的疑問?
3、長得那么好的葫蘆,為什么會變黃、落了呢?你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請你帶著這個問題,自讀2、3自然段,邊讀邊想。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板書。
你知道主要原因是:1、葉子上長蚜蟲,他不治。2、鄰居勸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產生了什么疑問?葉子上的蚜蟲,他為什么不治?
他想些什么?這些問題可以在哪個自然段找到答案?請一個同學朗讀,聽聽、想想。現在就請你們用這樣的符號勾出他想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個讀,訂正。齊讀,你怎么理解這句話?不怕,不在乎。怎么讀出不在乎的語氣呢?個讀、男生讀、齊讀。是的,他不在乎葉子上有蟲,他只在乎葫蘆。他為什么不在乎葉子上長蚜蟲呢?對,他在乎的只有葫蘆,他怎么說的?你從他的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具體從哪兒感受到他希望葫蘆長得快些?個讀、齊讀。
還感受到什么? 長得大些。
從哪兒感受到的?讀、齊讀。
是的,他多希望葫蘆長得快些,長得大些呀,根本不管葉子上長蟲了。再讀他說的話,齊讀。
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他只在乎葫蘆,盯著是什么意思?
會抓關鍵詞,用這種神情來說一說,齊讀。
對了,他不在乎葉子上長蚜蟲,他只在乎葫蘆。根本不去治葉子上的蟲。
可鄰居勸他,他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說的?我請一個孩子讀第三自然段,其余同學邊聽邊想。
他怎么說的?個讀。
齊讀,種葫蘆的人說了幾句話?你對哪句話映像最深?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分讀。
這是種葫蘆的人在鄰居勸他時說的話,鄰居對他說什么了?齊讀,引讀。
如果是你聽了種葫蘆的人說的話,你會怎么勸告他呢?
四、總結。
從這篇課文中,我們知道了這個人他的葫蘆開始長得那么好后,后來長了蟲,他不 ;鄰居 最后才使葫蘆變黃落下來,這多可惜。
好,再讀一遍課文,回憶內容。
板書: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寫好“言、每、棵、怪、慢”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悟,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體會反問句,感嘆句及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學會帶著問題讀課文,讀中感悟,看圖與學文相結合。
3、懂得當自己做錯事情時一定要聽別人的勸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1、寫好“言、每、棵、怪、慢”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悟,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體會反問句,感嘆句及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學會帶著問題讀課文,讀中感悟,看圖與學文相結合。
教學方法:
通過讀讀、找找、想想、說說、編編、畫畫等方法讓學生充分閱讀,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學生很喜歡讀,因此,教學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師讀生評價、分角色讀)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學生對課文的內容以及所蘊含的道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物的神態、語言都通過看圖和朗讀得到充分的感悟。
教學流程:
游戲導入——學習一、四自然段——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拓展延伸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找不同畫面。
2、學生認真觀察圖片,找出不同。
3、請學生帶著游戲中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為后文找出課文插圖的不同做好鋪墊。)
二、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我要的是葫蘆》。
2、學生齊讀課題,教師質疑:從課題中你們讀懂了什么?
3、學生自主交流。
4、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自主交流從課題中讀懂了什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生更能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情。)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圖文結合,體會葫蘆的可愛。
(1)、出示葫蘆圖片,引導學生評價葫蘆。(可愛 )的葫蘆
(2)、出示:( 可愛 )的葫蘆 多么可愛的葫蘆哇!
(3)、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比較感嘆句的語氣。(贊美)
過渡:這么可愛的.葫蘆,書中是怎樣描寫的?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葫蘆的可愛。
(5)、指名朗讀描寫葫蘆可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細長的、滿、雪白的、可愛”;齊讀。
過渡:這么可愛的葫蘆,同學們喜歡嗎?種葫蘆的人呢?
2、朗讀體會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
(1)、出示: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引導學生體會“每天、幾次”這兩個詞語的表達效果。
(2)、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讓生從多次的朗讀中深深感受到種葫蘆的人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朗讀指導不需多講術語,只要引導孩子入情入境,身臨其境,感情自然會出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小葫蘆變黃了落了。
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2、學生讀中比較句子意思的不同。
3、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情。(傷心)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現種葫蘆的人當時的心理活動。)
4、多媒體出示文中兩幅圖進行比較,找出不同之處。
①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②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
③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過渡:找出了這么多的不同,同學門腦子里有什么疑問嗎?指名交流。(“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朗讀課文的2、3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文中兩幅圖畫的比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緊緊抓住“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進行展開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
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蘆落地之謎。
(一)學習第二段
1、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那個人是怎么想的
(板書:一些蚜蟲 變黃了)
多媒體出示: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師:誰知道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指名)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你覺哪一句更能說明不可怕呢?請大家把這兩句讀一讀。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蘆 不要葉子)我們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朗讀指導。(理解“盯著、自言自語”)
3、是啊,他多希望葫蘆長得快些,長得大些呀,根本不管葉子上長蟲了。你聽了他的話,想對他說什么呢?(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學習第三段
1、種葫蘆的人這樣做,難怪他的鄰居也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勸他。請大家讀第三段。畫出他不要葉子的句子。
2、多媒體出示: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知道這話的意思嗎?這兩句的意思也是一樣的,你覺得哪個句子更加肯定地說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呢?再讀讀這兩句。
3、如果你是那個鄰居,接下去還會怎么勸告他呢?(指名)
是啊,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每一個環節都會互相影響。要想得到好果實,就要細心呵護每部分的生長。
我們做事情也一樣,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不能只注重結果。板書:葉和果有聯系
4、全班齊讀二、三段。
5、分角色朗讀對話,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6、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議,讀中悟,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采用課后的反問句和陳述句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得到再認識,再創造,從而達到理解、積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學中設緊緊圍繞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有效性得到了加強。)
六、拓展延伸。
1、想一想: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種葫蘆的人看到葫蘆都落了,他會想些什么?
2、編一編: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些葫蘆… …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續編故事來內化課文中的語言,這樣對他們進行一次人文教育,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3、畫一畫:你能畫出長大后的葫蘆嗎?
七、寫字指導
1、出示“言、每、棵、怪、慢”6個字
2、指導學生觀察發現:
言和每為獨體字,后3個字為左右結構的字。
結合“母”字指導“每”字的筆畫順序,師范寫
“言”字第一橫長,下面兩橫短。
復習“忄”的寫法,師范寫“慢”
3、生描紅書寫
4、點評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葫蘆、葉子與果實關系等課外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正確處理識字與學文的關系。
本課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一)學習“葫、蘆”。
1、出示葫蘆圖片:誰能叫出它的名字?(“蘆“讀輕聲)
2、誰可以介紹葫蘆?(外形、顏色、作用等)
3、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葫蘆”怎么寫?
(二)學習“藤”字。
1、老師有個問題考考你:葫蘆長在哪里?(葫蘆藤圖片)
2、出示“藤”卡片:請仔細觀察,想想怎樣記住它?
3、認讀卡片(讀音、字形、組詞)
(三)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個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一)請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二)范讀課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預習得很好,看來,這幾個詞難不倒你了吧。
(出示詞語: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長滿了綠葉、雪白的小花、幾個葫蘆)
2、你能用這三個詞描述葫蘆生長的過程嗎?
3、真了不起!課文是怎樣描述的,誰能告訴大家是第幾自然段?
4、請一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5、讀好這一段可真不容易,它藏著好幾個生字呢。我們一起把它們找出來吧。(葫、蘆、藤、哇)
6、學習“哇”:出示卡片(讀音、字形、組詞)
小練習:給“哇”換偏旁再組詞。(掛、洼、娃)
7、寫好“哇、掛”(觀察——說注意的地方——范寫——練寫)
8、生字認識了,我們到文段中再讀讀吧。(齊讀第一自然段)
9、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寫葫蘆長得很好)
10、這一段寫得多好啊,你能把它背下來嗎?(看詞語練習背誦——齊背——點名背)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葫蘆長得真好哇,這個人會怎么想呢?
2、這個人的愿望能實現嗎?你是從那一段知道的?(齊讀最后一段,提示朗讀語氣)
3、真奇怪!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4、你認識“蚜蟲”嗎?(出示蚜蟲圖片,了解蚜蟲、了解植物的`養料)
5、這個人見到蚜蟲表現怎樣呢,課文第幾自然段有描述?(齊讀第二自然段)
6、哈哈!這個人認為(“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意思就是(“有幾個蟲子不怕”)
7、他的眼里可是只有葫蘆啊。他只是(“盯著”)小葫蘆,還(“自言自語”——)地說(齊讀說的話)。
8、“盯”你會換別的詞嗎?(看、觀察……)“盯“的意思是什么?說明這個人怎樣?
小練習:給“盯“換偏旁,再組詞。
9、理解“自言自語”的意思,用“自言自語”說一句話。
10、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這個人不知道蚜蟲的利害,可也不聽別人的勸告。有誰勸他要治一治蚜蟲呀?(出示第三段)
2、出示“鄰”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前鼻音、組詞)
3、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指導朗讀語氣)
4、可惜呀可惜!這么可愛的葫蘆就這樣沒了,到底怪蚜蟲呢還是怪這個人?
5、出示“怪”(音、形、觀察范寫)
6、還有個豎心旁的字,是“慢”,請仔細觀察,怎樣寫好?
(豎心旁先寫左右兩點,再寫中間一豎。“怪”的.右上是“又”字。“慢”的右邊中間的“四”比較寬。
三、看看生字表,還有哪幾個字沒寫呀?(播放指導寫字、范寫“每”)
四、練習鞏固
1、認讀詞語
2、完成“我會讀”
五、作業
1、把《我要的是葫蘆》這個寓言故事講給家長聽。
2、從課外找幾個成語送給這個種葫蘆的人。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會認讀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生字:葫 蘆 謝 哇 慢
會寫生字:哇 謝 慢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自制道具、葫蘆一個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互動::師:孩子們好,咱們又見面了,老師在這里要送給你們一份小禮物(葫蘆娃歌曲視頻播放,師生互動,在教師帶動下邊拍手邊唱歌)
二、歌曲導入,揭示課題
師:剛才那首兒童歌曲你們聽清楚了哪些詞語?(抽生答)
生:葫蘆
師:瞧!這就是葫蘆,你們喜歡嗎?(教師拿出葫蘆道具)
生:喜歡
師:誰來和它打打招呼,親切地叫叫它的名字。(抽生答“葫蘆”)
師:你們看“蘆”字單獨的時候念二聲,和葫在一起了就念輕聲了,要讀得又輕又短“葫蘆”(教師示范),咱們一起來和它打打招呼(齊說“葫蘆”)。咱們現在就把葫蘆送到課題里去(手指黑板,學生齊讀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要去學葫蘆里發生的故事。先看學習目標(課件展示)(1)和生字寶寶交上朋友。(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抽生說目標)。
師:這個葫蘆里究竟發生了什么故事,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三、初讀感知
師:想知道故事的話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出示課件:自主學習環節)。
師:(1)聽老師朗讀課文,你們標出自然段。(2)用你喜歡的符號畫出新認識的生字寶寶。(教師讀自主學習內容)孩子們開始吧。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理解第一自然段內容)
師:誰來告訴老師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抽生答)
生:4個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看,新認識的生字寶寶來跟我們打招呼了(出示課件),哇!有好多音節都是(輕聲,學生齊回答)。注意帶輕聲的詞語,要讀得又
輕又短。誰來當當小老師?(抽生當小老師,跟著讀兩遍)
師:小老師真厲害,掌聲送給他。(再開火車讀、摘掉拼音再齊讀)
師:看看這幅圖片,圖上都掛了些什么?小組內快速地讀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合作探究環節)
師:哪一組先來,什么樣的葫蘆藤?(抽組回答所有的填空)
師:你們喜歡這些長長的詞語嗎?(喜歡)一起來讀一讀。
師:有誰喜歡葫蘆藤的?(我喜歡)請你把這個詞語美美地讀一讀,(抽生讀)你們覺得他讀出葫蘆藤又細又長了嗎?(沒有),那請你再來試一試(這里如果讀得不好教師范讀,如果讀好了進行表揚),還有誰能像剛才他那樣讀一次?好,請你來。(抽生讀)咱們一起來讀,“細長的葫蘆藤”預備起。
師:看,葫蘆藤不僅又細又長,還彎彎(曲曲,學生回答),這又細又長彎彎曲曲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
師:你們喜歡綠葉嗎?(喜歡)。我們把這個詞語讀好了,綠葉就長出來了。誰來讀?(抽生讀,邊讀教師邊貼綠葉)。
師:咱們女孩子來試一試“長滿了綠葉”起。
師:哇!女孩子讀得真好,看!綠葉真的長出來了,男孩子來PK一下。
師:綠葉又長出來了,現在綠葉長滿了嗎?(沒有),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雪白的小花真美啊!(教師邊說邊畫花)咱們像剛才那樣把這個詞一起讀一讀。
師:我們把這些長長的詞語送到課文里面去(課件展示),你們喜歡這句話嗎?(喜歡),誰帶著喜愛之情讀一下?(抽生讀)還有嗎?
(抽生)誰再來PK一下?(抽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示范糾正)。咱們一起來讀(教師先示范起個音)
2、(理解“掛”)師:現在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了(邊說邊貼葫蘆)注意觀察(出示課件圖片)葫蘆的柄很長,從藤上垂下來,像掛在上面一樣,孩子們一起來做一做掛的動作(學生伸手跟老師一起做),好玩嗎?(好玩)。
3、(學習“哇”)師:我們在第一自然段中還有哪個字和掛字很像呢?(抽生答“哇”)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你們看出老師對小葫蘆是怎樣的?(抽生答“喜歡”)那去掉這個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一起來讀讀(“多么可愛的小葫蘆”)。
師:誰來說說你的感受,(抽生說感受“沒那么喜歡了”)師:是啊,去掉“哇”字就沒那么喜歡了,我們帶上“哇”字一起來夸一夸小葫蘆吧。(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師:除了夸夸小葫蘆你還能像這樣夸夸這些葫蘆藤、小花、綠葉嗎?(抽生答)
師:讀什么?(出示“哇”字)(抽生說)。
師:孩子們想想你們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記住這個字的呢?(抽生說加一加的方法,一個口兩個土加起來的)
師:還有什么方法呢?(換一換)還有哪些字換偏旁可以變成這個字?(抽生說)
師:老師把這些長得很像的字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教師帶著學生讀,邊拍手邊讀)
師:是不是一下子就把這些字給記住了呢?(是)
師:我們現在來玩一個打氣球的小游戲,看看你們誰是神槍手。(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起來搶讀)
師:看來孩子們個個都是神槍手,掌聲送給自己。
4、(學習并書寫“謝”)師:葫蘆是什么時候掛上去的?(花謝以后)。孩子們看看這個“謝”字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課件)會讀嗎?(學生齊讀)
5、師:這個字是我們生活當中經常用到的字,想一想我們在什么時候能用到這個字呢?(抽生說)老師在這節課也要用上這個字(邊說邊走向學生)。
6、師:我謝謝你,因為這節課你聽得非常認真。我謝謝你,因為這節課你發言很積極。我謝謝你,因為這節課你很守紀律。我謝謝下面的各位老師,因為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邊說邊向聽課的老師鞠躬),孩子們,把掌聲送給下面的老師。(學生鼓掌)師:那你們在生活當中最想感謝誰,因為什么?像剛才老師這樣說一說。(抽幾個學生說)
7、師:孩子們說得真好,看來你們都是懂得感恩,有禮貌的好孩子。師:注意觀察這個字的關鍵筆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誰來提醒下大家。(抽生說)
8、師:哇,這個字的筆畫好多好多哇,要寫好這個字可不容易,把你們的金手指伸出來跟著老師一起寫,言字旁要寫得窄窄的,中間“身”字也要寫得窄窄的,第三橫要寫在橫中線上,右邊的“寸”字還要寫得窄窄的。像這樣筆畫很多的字都要寫得窄而緊湊,上下左右距離要留得合適。好了,孩子們,現在是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看看你們誰是小小書法家,把筆輕輕地拿出來,安安靜靜地寫兩個在書上。(放背景音樂)注意寫字的姿勢。(教師巡視并提醒寫字的`姿勢),(寫完后學生互評再教師展評)。孩子們,都會寫這個字了嗎?(會)
我們把剛才學的生字寶寶送入第一自然段,誰來讀一讀,把你對小葫蘆的喜愛讀出來。(抽生讀第一自然段,讀得不好的教師帶著讀 )
師:老師也喜歡小葫蘆,也來讀一讀。(教師范讀)
9、師:大家一起來讀一讀,把書輕輕地捧起來。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朗讀最后一段)師:孩子們讀得真棒,通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這葫蘆掛在藤上十分可愛,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越看越喜歡。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們,你們發現了什么?一起來讀最后一段,咱們再一次輕輕地把書捧起來。(齊讀最后一段)(老師課件展示,讀課件上的話)。
2、(學習“慢”字)課件展示,學生齊回答“慢”。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慢慢地做哪些事情呢?看哪個小組說得多。(抽生說)師:是啊,很多事情我們都得慢慢地做、慢慢地來。看,你們在慢慢地長大,老師在慢慢地(學生回答)。
師:課后,咱們慢慢地把今天學的生字慢慢地寫兩個好嗎。(好)師:小葫蘆也慢慢地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鄰居小孩編了一首歌來笑話他呢,把你們雙手拿出來跟著老師一起唱。
3、孩子們唱得真好,看來這個故事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們下節課再來讀。
教學反思(裴興學校 田嬌):
《我要的是葫蘆》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則寓言故事。我今天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采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從整個教學流程來看,設計是比較完整的,但從孩子們課堂的表現看,我的教學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以下是自己的教后反思: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結合本課的特點,從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的不同為切入口,以朗讀為主,培養孩子的朗讀能力,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使學生在不同的閱讀實踐中自主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語言的積累。
在教生字的時候,孩子能運用自己已有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記憶字形,教師省了很多的字形分析和講解。抓住了低 段孩子的心理,在識字過程中設計了打氣球游戲和讀兒歌的環節。只是在寫字過程中還未能留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講解得還不夠詳細評價得還不夠到位。
在教學中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及時充分的肯定學生,教學反饋應變能力,教師的組織語言,對一節課的把控能力還有待于提高。這幾點,我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多聽課,多學習其他老師好的做法。
在這次卓越課堂的活動比賽中,我得到了鍛煉和學習的機會,我深感上好一堂課有多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鉆研教材,認真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關注每一個孩子,虛心向別人請教,多進行課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葫、蘆、藤、哇、盯、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3、學寫掛、哇、每、慢這四個字。
【教學重點】
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的第一節和最后一節。
【教學難點】
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圖畫:葫蘆,這是什么?葫蘆可以入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著老師再讀。想一想怎么記?
3、范讀課文。認真聽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學課文
要求:1、借助拼音把樹葉里的生字讀正確,并想一想該怎么記。
2、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指名讀課文,評議
我在每個組請一個同學讀每人讀一節其他同學當一當小評委評一評他們讀的怎么樣
四、學習課文第一節
1、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人的葫蘆園去看看吧!自由讀課文第一節,思考:葫蘆一開始長得好嗎?你從那里看出來?(細長的葫蘆藤藤藤字怎么記:這長長的順著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蘆藤。點雪白的葫蘆花綠色的葫蘆葉可愛小葫蘆)你知道可愛的小葫蘆是怎么長出來的嗎?你能用先再最后來說一說嗎?綠色的葫蘆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系嗎?看課件葫蘆的葉、果的關系。葫蘆根葫蘆莖和葫蘆葉向小葫蘆輸送養分小葫蘆漸漸長大了。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這么可愛,他從心底里發出感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記哇字這是什么句?應該怎么讀。誰來試一試。
2、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葫蘆葉雪白的葫蘆花可愛小葫蘆你喜歡這棵葫蘆嗎?我也好喜歡這棵葫蘆我要用的朗讀來告訴它。范讀。你想試試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練習:細長的()雪白的()可愛的()
3、討論:那個人喜歡葫蘆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課文中劃一劃找一找(四人小組)
⑴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每天都幾次說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說一句話嗎?
⑵他盯著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指導看圖,認識盯,理解盯(像這樣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語的意思;你看這里一下子用了兩個感嘆號。說明這個人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找一樣東西代替葫蘆演一演這個種葫蘆的`人從這里你看出了什么?
4、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著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實現了嗎?看課件咦長得好好的葫蘆怎么都落了呢?看著這么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心情怎么樣?那該怎么讀呢?自由讀指名讀
五、為什么那么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為什么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
下節課我們要幫種葫蘆的人找找原因了!
六、鞏固生字
葫蘆藤哇盯
1、齊讀
2、開火車讀
七、學寫生字掛哇每注意每的筆順
掛和哇的右邊是兩個土組成
仔細觀察范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它們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哇的口字旁寫的比較小)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寓言,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的故事。這個人不知道葉子和葫蘆的關系,他只注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也不管,鄰居勸他,他也不聽,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也都落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如果只顧葫蘆,不管葉子,到頭來,葫蘆也長不成。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的,共有四個自然段,以葫蘆的變化為線索向讀者講了一個可笑的故事。
文章開篇著力描寫了葫蘆長勢之好和種葫蘆人高興、喜愛的心情。第二自然段講那個人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但他一點也不在乎,眼睛只盯著小葫蘆。第三自然段講一個鄰居勸他治葉子上的蚜蟲,他不聽,認為葉子上的蚜蟲跟葫蘆沒有關系,不妨礙葫蘆的生長。第四自然段講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也都落了。
種葫蘆人的無知、自以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這個故事成為了警示人們的極好教材:不能孤立的看問題,有錯就要該正,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都有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技巧。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背誦能力,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課文的內容去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和道理;掌握了一定的認字技巧和寫字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情感朗讀和發散性思維。
教學理念:
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同時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對文本的反應都是以個體的形態呈現的,本節課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情景設置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教學手段,在本課中有所運用。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系。
3、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主識字為主,師引導識字為輔,并引導歸納識字方法。
2、學生讀中悟、悟中讀,自主討論,明白課文所說的道理。
3、通過拓展延伸題的練習,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的看問題,并且懂得有錯就該、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認讀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教學難點:
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不能孤立的看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葫蘆
師:誰知道這是什么?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你看到的是什么樣子的?
(師適時引導說出葫蘆藤得樣子:茂盛的綠葉、、、、、、)
2、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學一篇關于葫蘆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蘆》。
[設計說明:1的設計是有的孩子沒見過葫蘆,讓這樣的孩子對葫蘆有個直觀的認識,并通過別的孩子的描述了解一下葫蘆生長的特點;二的設計是激發生的閱讀欲望。]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
1、師老師請一位同學說說初讀課文的方法。
(預設:初讀課文的三步:一輕生或不出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同時標上自然段;二圈出生字,用巧方法識記;三再讀課文,讀通順句子,把讀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
(師巡視指導,關注閱讀、識記生字較差的學生。)
2、全班識字,交流識記生字的巧方法。
(預設:“葫蘆”是一種植物,所以是草字頭,“葫”的下面是“胡”字,提示了“葫”的讀音;謝謝別人要說話,所以“謝”是言字旁;蚜蟲是一種小蟲子,所以蚜蟲的“蚜”是蟲字旁、、、、、、)
(師適時對識字方法進行歸類。)
3、小組長用生字卡片檢查組內識字情況,全認識的組員獎一朵小紅花。
4、游戲鞏固識字效果;“識字小擂臺”
[設計說明:1是強化學生對初讀方法的掌握;2教給學生歸類識字,或其它識字的巧方法,提高識字效率;3提高課堂效率;4激發識字興趣。]
(三)再讀課文,指導朗讀。
1、師:我們把字寶寶送回“家”中,你還能認識嗎?
2、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聲音洪亮、讀出感情。
(讀書方式:單獨讀、幾人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
3、檢查讀。以小組匯報的方式讀,互聽互評,師隨機指導朗讀。
[設計說明:評價別人讀的好壞的同時,逐漸明確自己該怎樣讀。](四)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師:誰想給大家讀一下第一自然段?
(讀的同時課件演示:長滿綠葉的葫蘆藤—葫蘆藤上開滿雪白的小花—葫蘆藤上結出小葫蘆。)
2、種葫蘆的人喜歡小葫蘆嗎?你從哪看出來的?找出來讀一讀,注意讀出喜愛的語氣。
3、誰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講一講小葫蘆生長的過程?
(四)作業:
畫一畫這些可愛的小葫蘆,注意“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
第二課時
(一)檢查,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認讀。
(二)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1、種葫蘆的人有什么樣的希望?
理解“自言自語”“賽過”結合這兩個詞體會人物語氣、心情。
2、發生了什么意外情況?種葫蘆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3、鄰居給了他什么建議?種葫蘆的人又是怎么說的?
引導學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標點符號,結合課文內容,觀察插圖,想象鄰居和種葫蘆人的表情、心理。先小組內讀,再班內讀。課件演示卡通人物,學生配音讀。
4、葉子上生了蚜蟲,種葫蘆的人和鄰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覺得誰的想法對,為什么?
先小組內討論 ,再全班討論。
5、結果怎么樣?你認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師引導學生感悟到“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只要葫蘆,不管葉子,是得不到葫蘆的。”
[設計說明:1的設計是培養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而2的設計是告訴學生有錯就該,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蒙受損失。]
(三)作業:
給爸爸媽媽講講《我要的是葫蘆》這個故事,注意人物的語氣語調。
第三課時
指導書寫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型、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生試說筆畫筆順。比較簡單的字可讓學生當“小老師”來教同學,比較難的字師可講解、示范。
2、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小小書法家”。
4、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進行修改。
5、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6、練習:邊讀邊寫。
(在教學生字過程中歸納書寫規則,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里邊后封口┄┄)
[設計說明:1、2、4是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我當小老師”和“小小書法家”是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激勵措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5、6是讓學生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
教學片段
識字教學片段:
師 :誰能說一說怎樣初讀課文?
生1:先輕聲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生2:把生字圈出來,認真讀一讀,記一記。
生3:把不認識的字作標記,自己想辦法解決。
生4:把課文多讀兩遍,把句子讀通順。
師 :如果遇到字條里沒有,自己又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1:問一問周圍的同學。
生2:老師走過來的時候,問一下老師。
生3:媽媽教過我部首查字法,我可以查一查字典。
生4:我們可以聯系上下文猜一猜。
師 :同學們開始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生自讀課文。
師 :看來同學們已經讀完了,老師來檢查一下生字。(多媒體出示標有序號的生字。)你已經認識了哪些生字,介紹一下認識它的巧辦法。
生1:“蚜蟲”是一種小蟲,所以“蚜”是蟲字旁。
生2:“盯著”要用眼睛,所以“盯”是目字旁。“盯”的右邊是“丁”。
生3:道謝要用語言,所以“謝”是言字旁。
生4:“葫蘆”是一種植物,所以“葫蘆”是草字頭。
師 :你觀察的真仔細,有許多表示植物的字都是草字頭誰還能說出這樣的字?
生1:“花”“草”。
生2:“葡萄”。
生3:“菠蘿”“甘薯”的“薯”。
師 :你還有不認識的字嗎?
生1:我不認識第7個字“賽”。
生2:我不認識第8個字“鄰”。
師 :哪當小老師教教他們?
生1:我用“賽”組個詞來教他“賽跑”“比賽”。
生2:我用“鄰”組個詞,造個句子來教他“鄰居”“鄰居有困難我們要幫助他”。
生3:“賽”字的“寶蓋兒”好象小屋頂,小屋頂下有寶“貝”,我們“比賽”看誰能搶到寶貝。
師 :同學們說的真精彩,你們記住這兩個字了嗎?
生 :記住了。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0-26
[經典]《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4-07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設計09-11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7-19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6-03
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9-03
【精品】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7-19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熱門】07-19
【熱門】《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8-14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薦]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