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結構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
(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2)自由水(94.5%):以游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劑,利于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3)利于細胞內物質運輸
三、無機鹽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離子態
3.生理作用
(1)細胞內某些復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2)維持生命活動
(3)維持細胞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四、糖類
1.組成元素:C、H、O
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
(1)單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脫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3)糖類與生物體的結構有關
五、脂類
1.組成元素:C、H、O、(N、P)
2.分類及生理作用
(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溫恒定、減少摩擦、緩沖外界壓力等
(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質--生物大分子
1.相對分子量大
2.分子結構復雜
(4)空間結構:蛋白質--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形成空間結構
3.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
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結構蛋白);
(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
(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名稱RNA DNA
分子量104 106
分布細胞質細胞核
2.結構復雜
(1)元素組成:C、H、O、N、P
(2)結構單位:核苷酸
(3)化學結構:多核苷酸鏈
(4)空間結構:DNA的雙螺旋結構
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質
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
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
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
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
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探究原理: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生物組織中的有些化合物還可以通過其它方法鑒定它的存在。假設生物組織中含有水、無機鹽等化合物,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鑒定其的存在。
問題: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生物組織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種類,先寫出實驗設計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等),如果條件允許,親自做一下自己設計的實驗。
方案設計示例:
材料用具:小麥種子及小麥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實、種子等)、酒精燈、解剖針、火柴、試管架及試管若干支、顯微鏡、載玻片、斐林試劑、蘇丹Ⅲ溶液、雙縮脲試劑、碘酒
方法步驟:
(1)取小麥種子,置于干燥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上烘烤,看試管壁上有無水珠出現,證明水的存在。
(2)取烘烤過的小麥種子放在酒精燈上燃燒,說明有有機物的存在,燃燒后剩下的灰分,證明有無機鹽的存在。
(3)取小麥種子的胚,做橫切,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染成的紅色的透明物質,證明有脂肪的存在。
(4)小麥面粉制成淀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分別進行檢驗,證明是否有淀粉、還原性糖、蛋白質的存在。
分析討論:
(1)為了能更有效地證明各種化合物的存在,應采取什么措施處理要檢測的實驗材料?
(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種化合物的含量是否相同?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參考資料:幾種化合物與特定試劑的顏色反應。
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作用,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溶液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可以出現紫色反應。
淀粉與碘酒會發生蘭色反應。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04-24
九年級化學元素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19
有關化學元素的謎語09-25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教學設計08-23
英語教學設計 英語教學設計09-02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